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史地類二 / 臺灣史地 / 臺灣史

1153筆商品,8/58頁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三十):基隆市
滿額折
作者:黃翔瑜; 吳俊瑩; 陳世局  出版社:國史館  出版日:2022/12/05 裝訂:精裝
本書收錄基隆市政府、基隆市議會、基隆市中山區戶政事務所、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等有關基隆市二二八之國家檔案。本書披露之檔案,有助瞭解識事件發展經過、基隆要塞司令部編制、自首自新、補償與紀念,以及市民遭受慘烈鎮壓之官方紀錄等課題。
庫存:4
定價:500 元, 優惠價:88 440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十三)~(十五):林宅血案(共三冊)
滿額折
作者:蕭李居; 林映汝  出版社:國史館  出版日:2022/12/05 裝訂:精裝
本套書計分三冊,內容為林宅血案發生後,檢調警情等機關聯合偵辦此案的過程與結果,以及情治機關監控假釋出獄的林義雄及其妻方素敏的言行動態。包含專案小組對國內各方人士,即曾參與美麗島雜誌社活動人士、長老教會的關係網絡、美國學者家博,及其他社會人士的偵查。透過這些檔案,讀者可進一步思索為何當時辦案人員會鎖定這些對象,又何以在投入大量人力,進行鋪天蓋地的追查後,林宅血案最終仍無法偵破。
庫存 > 10
定價:1600 元, 優惠價:88 1408
口述歷史第16期
滿額折
作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委員會-編輯  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本期主題是「科學與藝術」,共收錄四篇訪問紀錄:第一篇受訪者周昌弘先生,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本院植物研究所所長。第二篇受訪者周延鑫先生,曾任本院動物研究所所長。第三篇受訪者林柏亭先生,為知名畫家林玉山之子,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在主題之外,本期特別刊出第四篇,內容是彭明敏先生訪問紀錄,受訪者彭明敏先生為戰後臺灣的重要政治人物,他藉著這次訪問澄清了幾件重要的事。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跨域青年學者臺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第六輯)(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藍海文化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 245
南洋復命: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檔案日治時期南洋視察報告書彙編(一)(電子書)
80折
  • 電子書
作者:張家榮  出版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電子書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派員赴清國(中國)南方、東南亞及印度等地進行考察交流,大量蒐集這些區域的調查報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治時期的檔案,亦即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及臺灣鹽業檔案中,保留大量此類的出差調查報告,詳細的記錄當地人文風情、貿易往來、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等等。本書以南洋相關復命書為主題彙編檔案選輯,以原始版本復刻為原則,不另做翻譯,俾供研究者可便捷使用。另為讓讀者知悉所選檔案之背景,於每則復命書或報告予以提綱挈領的簡要導讀說明,以增進研究者初步理解,進而引導掌握檔案的精髓。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8 400
南洋復命: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檔案日治時期南洋視察報告書彙編(一)
滿額折
作者:張家榮  出版社: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派員赴清國(中國)南方、東南亞及印度等地進行考察交流,大量蒐集這些區域的調查報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日治時期的檔案,亦即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及臺灣鹽業檔案中,保留大量此類的出差調查報告,詳細的記錄當地人文風情、貿易往來、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等等。本書以南洋相關復命書為主題彙編檔案選輯,以原始版本復刻為原則,不另做翻譯,俾供研究者可便捷使用。另為讓讀者知悉所選檔案之背景,於每則復命書或報告予以提綱挈領的簡要導讀說明,以增進研究者初步理解,進而引導掌握檔案的精髓。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500 元, 優惠價:88 440
費爾堡長官報告與東印度對談
滿額折
作者:韓家寶; 歐陽泰; 鄭維中-編譯  出版社:南天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精裝
本書選取兩份17世紀後半,描繪荷蘭統治台灣樣貌的荷蘭語古文獻,以中英文雙語翻譯,並蒐錄原史料全文。〈費爾堡長官報告〉由1649–1653 年間擔任大員長官的尼可拉斯‧費爾堡(Nicolaes Verburch)書寫,以殖民當局的角度出發,描寫荷蘭治下原住民、教會工作、殖民政府運作等情形。另一份史料〈東印度對談〉於1665 年以小冊子形式出版,從基層人物的觀點以文學筆調譏諷殖民地社會奇特現狀,乃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對外宣傳品。兩份史料中對東印度公司、費爾堡治理台灣持截然不同的立場,讀者當能藉此書概覽荷蘭人統治台灣之大要,採取多方比較而求其實況,不失於單一觀點。This work includes two selects documents, with translation, concerning the Dutch rule overTaiwan(Formosa) in the last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The "Governor Verburch's Report" whileunveiling the detailed account of colonial rule of Formosa, enlightens and emphasizes the achievementsof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The "East Indian Dialogue," presents the litany of criticism by thegrass-roots level. This work provides readers about the overview of the Dutch rule over Taiwan withmultiple angles, from top-down to bottem-up.
庫存:1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5 570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泰源事件史料彙編(1、2冊不分售)
滿額折
作者:薛月順  出版社:國史館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精裝
本書係由國防部典藏陸軍總司令部、參謀總長辦公室等單位轉移之國軍史政檔案(以下簡稱國軍檔案),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以下簡稱檔案局)典藏《國防部》、《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國防部軍法局》等檔案全宗,挑選彙集而成。主要內容係國防部與陸軍總司令部等單位對泰源事件相關之各項處置與檢討等具重要性及代表性史料。
庫存:4
定價:1300 元, 優惠價:88 1144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滿額折
作者:張友驊  出版社:暖暖書屋  出版日:2022/11/17 裝訂:平裝
蔣經國接班之路,非外界所想那般順遂。 二十一條人命的「杜長城案」,血腥內幕為何? CIA暗助蔣經國培植的「野馬小組」,秘辛首度公開。 ◆杜長城綁架蔣經國,真有其事?! ◆蔣經國、毛人鳳的情治奪權,何以鬥死方休? ◆CIA如何從敵視蔣經國,到為蔣建構情治班底「野馬小組」? ◆天子門生「野馬小組」又為何因CIA成為棄兒? 在台灣,誰敢監控、監視蔣經國?答案是情報局長毛人鳳下屬技術總隊總隊長杜長城。杜奉命監控、監視蔣經國時間長達八個多月,經蔣派員調查屬實,杜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遭判決「死刑」,二十二日伏法。杜長城案是國府遷台史上,第一樁政治案件,殺戮之慘竟有二十一人陪葬,無奈年代久遠,幾乎無人知曉,都是道聽塗說、真假難分。 杜長城是何人?他是技術總隊長,專長爆破,負責斷後,由於撤退需要爆破隊執行,所以三十四歲就因功升任少將,養成不可一世的作風。來台前夕在沿海地區劫掠八艘船隻從事走私兼爆破船隻,將船隻掛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名下,靠走私養活六百多人。情治單位來台後,編餘人員全部送往技術總隊,員額快速膨脹至二千多人,敵後布建的船與金錢都由技術總隊挹注,成為情報局「糧倉」、毛人鳳「小金庫」,遂養成杜囂張個性。 遷台初期,外界都認為蔣經國是情報頭子,殊不知他情報龍頭地位,係在一九五六年後才建立,完成情治系統一元化指揮是在一九六二年。他接班之路,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順遂。毛人鳳與蔣經國來台之初還稱兄道弟、相處融洽,迨杜長城案發生後,毛蔣之間的鬥爭,為何惡化至刀刀見骨的地步?這段情治奪權之爭,還牽涉到與CIA的合作計畫,雙方更是殺得更是刀光劍影處處不留情面。 蔣經國歷經六年苦鬥拿下情治龍頭寶座,原本對蔣不屑一顧的CIA回過頭來爭取合作,蔣不計前嫌決意與CIA攜手,這段歷史幾乎無人提及。爾後蔣三度進出塞班島,目的不是參訪,而是在荒島與CIA談第一個合作計畫,為蔣量身打造一支神秘部隊「野馬小組」,使台灣成為CIA僱傭兵,影響爾後政局發展,時間長達二十年。但這些天子門生,為何最後竟成為棄子,永埋歷史塵埃,透不得光?◎封面照片:蔣經國,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1951年。(圖片來源:國史館)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張友驊  出版社:暖暖書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11/17 裝訂:電子書
蔣經國接班之路,非外界所想那般順遂。 二十一條人命的「杜長城案」,血腥內幕為何? CIA暗助蔣經國培植的「野馬小組」,秘辛首度公開。 ◆杜長城綁架蔣經國,真有其事?! ◆蔣經國、毛人鳳的情治奪權,何以鬥死方休? ◆CIA如何從敵視蔣經國,到為蔣建構情治班底「野馬小組」? ◆天子門生「野馬小組」又為何因CIA成為棄兒? 在台灣,誰敢監控、監視蔣經國?答案是情報局長毛人鳳下屬技術總隊總隊長杜長城。杜奉命監控、監視蔣經國時間長達八個多月,經蔣派員調查屬實,杜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遭判決「死刑」,二十二日伏法。杜長城案是國府遷台史上,第一樁政治案件,殺戮之慘竟有二十一人陪葬,無奈年代久遠,幾乎無人知曉,都是道聽塗說、真假難分。 杜長城是何人?他是技術總隊長,專長爆破,負責斷後,由於撤退需要爆破隊執行,所以三十四歲就因功升任少將,養成不可一世的作風。來台前夕在沿海地區劫掠八艘船隻從事走私兼爆破船隻,將船隻掛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名下,靠走私養活六百多人。情治單位來台後,編餘人員全部送往技術總隊,員額快速膨脹至二千多人,敵後布建的船與金錢都由技術總隊挹注,成為情報局「糧倉」、毛人鳳「小金庫」,遂養成杜囂張個性。 遷台初期,外界都認為蔣經國是情報頭子,殊不知他情報龍頭地位,係在一九五六年後才建立,完成情治系統一元化指揮是在一九六二年。他接班之路,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順遂。毛人鳳與蔣經國來台之初還稱兄道弟、相處融洽,迨杜長城案發生後,毛蔣之間的鬥爭,為何惡化至刀刀見骨的地步?這段情治奪權之爭,還牽涉到與CIA的合作計畫,雙方更是殺得更是刀光劍影處處不留情面。 蔣經國歷經六年苦鬥拿下情治龍頭寶座,原本對蔣不屑一顧的CIA回過頭來爭取合作,蔣不計前嫌決意與CIA攜手,這段歷史幾乎無人提及。爾後蔣三度進出塞班島,目的不是參訪,而是在荒島與CIA談第一個合作計畫,為蔣量身打造一支神秘部隊「野馬小組」,使台灣成為CIA僱傭兵,影響爾後政局發展,時間長達二十年。但這些天子門生,為何最後竟成為棄子,永埋歷史塵埃,透不得光? ◎封面照片:蔣經國,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1951年。(圖片來源:國史館) 名人推薦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專文導讀 ◆張友驊的這一本書是有關一九五○─七○年代台灣情治史的重要著作,清晰地揭示了半個多世紀之前台灣所經歷的一段曲折經歷。…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15 元, 優惠價:1 315
台北眷村秘境:光陰苒荏的北投溫泉地及中心新村
滿額折
作者:張中模; 張聿文; 胡朝欽; 陳崇安  出版社:遠景  出版日:2022/11/17 裝訂:平裝
《台北眷村秘境》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沈慶京董事長、台灣商圈總會周水美總會長、金馬導演李祐寧、國際美食家梁幼祥、金鐘主持人邰智源、金鐘影后王琄、綜藝祖師爺倪敏然妻子李麗華,以及國內外產業界前輩、學界教授及文史工作者聯名推薦。《台北眷村秘境》是一本兼具歷史與創新的書,由台灣眷村文化學校及北投學苑共同企劃,作者歷經13年扎實的田野調查與文獻整理,描述北投溫泉與台灣眷村的歷史發展,尤其以策展理念展示中心新村珍貴的眷村老照片,並提出整合性的地域創生方法。中心新村是台灣唯一保存的軍醫眷村,預計發展成為台北眷村保存基地,同時打造為北投的觀光景點,邀請各位來參訪《台北眷村秘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爺爺說故事》台灣人權村傳奇彩色圖畫書:一九五二的寒冬
滿額折
作者:江姮姬; 廖昭昌; 陳壽寶-作; 呂世吉-繪  出版社:新北市光明頂農業發展協會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庫存:5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真正的賽德克:賽德克民族視野下的霧社事件特展專輯(電子書)
80折
  • 電子書
作者:吳永昌(Awi Nokan); 何孟侯  出版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電子書
為使發生於賽德克族重大歷史事件-「霧社抗日事件」之歷史詮釋權回歸本族,賽德克族人於霧社抗日事件90週年(1930-2020)辦理「賽德克民族的歷史:霧社抗日事件九十週年追思系列活動」,「真正的賽德克:賽德克民族視野下的霧社事件特展」即為系列活動中之一環,為延續並留下紀錄出版特展專輯,全書主要內容含括:「導言」、「我們的發聲-還原霧社事件的真像與本質」、「日治時期老照片」、「專文:賽德克民族視野下的『霧社抗日事件』」「霧社事件相關地略圖及地名對照」及「館藏暨族人家藏賽德克族文物」等章節,以喚起當代社會重新省視並重視霧社事件的歷史本質。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 360
大正貳年討蕃紀念寫真帖
滿額折
作者:臺灣日日新報社-編; 黃智慧-導讀監譯  出版社: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2/10/05 裝訂:平裝
大正2(1913)年日本與泰雅族群的征戰是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擬「五年理蕃計畫」(1910-1915)之一,包含在桃園、新竹、南投、宜蘭的戰爭,以及合歡山與能高山的探險,是為了之後要討伐太魯閣族的先遣行動。本書內容多為武力征討的紀錄照片及說明,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堅決捍衛自身領域及武力尖銳的衝突。但同時也記錄原住民族順應時勢,追求現代性的改變,從教育、農業、到技術工具,顯見戰爭衝突中,原住民族吸取現代技術的同時併進。
庫存:2
定價:500 元, 優惠價:88 440
臺灣蕃政志(伊能嘉矩增訂)中譯版
滿額折
作者:伊能嘉矩-原著; 鳳氣至純平; 周俊宇-中譯; 陳偉智-審校導讀  出版社: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精裝
本書係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委託總督府事務囑託伊能嘉矩(1867–1925)調查編纂而成。原書序中引用《詩經‧魯頌‧泮水》「食我桑黮,懷我好音」(食黮懷音),企圖「啟導」原住民族;據典《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瞭解自荷蘭、西班牙、鄭氏、清朝對原住民族經綸政策。 伊能氏有系統地探討從荷蘭、西班牙人,經鄭氏到清朝三百多年,不同政權對原住民族的治理。特別以絕大的篇幅介紹清代對「生蕃」與「熟蕃」不同的治理措施,漢人對原住民族土地的侵占競爭、屯防屯租制度、蕃課蕃租、鹽課免除、隘防隘租、教化賜姓與討伐戰爭等。 本書再度翻譯出版,除忠於原著翻譯外,還將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伊能氏親自校對修正該書,並對部分內容做大幅增補的手稿版本,首度以中譯本出版披露,並附錄原文手稿頁面,屬彌足珍貴之史料。
庫存:1
定價:1200 元, 優惠價:9 1080
大正貳年討蕃紀念寫真帖(電子書)
80折
  • 電子書
作者:臺灣日日新報社  出版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電子書
大正2(1913)年日本與泰雅族群的征戰是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所擬「五年理蕃計畫」(1910-1915)之一,包含在桃園、新竹、南投、宜蘭的戰爭,以及合歡山與能高山的探險,是為了之後要討伐太魯閣族的先遣行動。本書內容多為武力征討的紀錄照片及說明,尤其是原住民族的堅決捍衛自身領域及武力尖銳的衝突。但同時也記錄原住民族順應時勢,追求現代性的改變,從教育、農業、到技術工具,顯見戰爭衝突中,原住民族吸取現代技術的同時併進。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8 400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增訂版)
滿額折
作者:陳偉智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2/09/28 裝訂:平裝
歷史學者楊雲萍教授曾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影」的映照。在日治時期、戰後初期乃至今日,伊能嘉矩當年的足跡,確實影響了臺灣研究領域的每一個角落。來自日本東北鄉村遠野的伊能嘉矩,隨著近代日本帝國的擴張,來到臺灣,在臺灣他一步步展開其臺灣研究的踏查足跡。殖民地時代結束之後,其作品更經歷了後殖民挪用與再生。透過對伊能嘉矩作品的分析,本書呈現伊能嘉矩及其時代;更透過伊能嘉矩,追蹤當代臺灣歷史文化建構的殖民印跡。增訂版就伊能嘉矩的田野技藝、漢人社會研究、臺灣歷史書寫幾個部分,增加討論文字與圖片篇幅。附錄新增2014年以來臺灣與日本的伊能著作出版與紀念活動的情況。本次修訂內容反映本書初版以來讀者與學界的批評與回饋,以及納入作者這些年參與伊能嘉矩著作校訂與策劃「重返田野」特展工作,重新閱讀與詮釋伊能嘉矩的心得。★ 隨書附贈伊能嘉矩〈蕃人研究標準〉研究要領圖(日文原件及其中譯版,27×80cm)★【聯合推薦】本書以綿密的文獻檔案史料與民族誌資料解讀為基礎,全面檢視「臺史公」伊能嘉矩在田野文獻、族群分類及歷史研究上的先驅性貢獻及時代脈絡。作者結合學術史及後殖民研究的雙重視角,詳細剖析伊能臺灣研究的跨國網絡與知識系譜,進而解明日本殖民地學術的文化政治意涵。並從公共歷史的觀點,深入觀察解嚴以來關於伊能的各種紀念出版與展示活動,從而對其臺灣研究業績提出嶄新的解釋和評價。從遠野到臺灣、從文獻到田野、從歷史到當代,本書不但是提供讀者迄今關於伊能最完整而深刻的學術傳記,更為臺灣史學史及後殖民史學,提供了細緻而動人的研究範例。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的出版讓我們看到年輕學者陳偉智近年以來所下的功夫與努力。與前人研究比較,陳不但介紹這位早期「臺灣通」的人生經歷和學術旅程,他也引用其對後殖民理論之深厚理解來批判伊能歷史文化理論內涵的政治性。若想了解伊能嘉矩之雙重知識脈絡、時代背景或研究方法,這是必讀的好作品。作者另外的貢獻乃是讓讀者更了解自己的歷史想像(包括臺灣或原住民主體、現今的族群分類範疇、基本空間單元等)有多少還依賴著伊能嘉矩百年前所建構的殖民論述。就如作者在書尾所言「回到伊能嘉矩的時代,是為了重新在當下透過伊能嘉矩看到我們這個時代」。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陳偉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660 元, 優惠價:9 594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最新增修版】
滿額折
作者:湯錦台  出版社:如果  出版日:2022/09/21 裝訂:平裝
這是台灣華麗登上世界舞台的故事! ※台灣史經典暢銷著作 ※新增12,000餘字,17頁篇章,探討台灣如何從史前末期走進大航海時代 ※中央研究院院士 許倬雲專文推薦 ※曾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獎 從東西方海上強權首度交手開始, 台灣在貿易與戰火中,一步步寫下自己的歷史…… 看遠渡而來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如何在台灣周遭角逐爭鬥, 看鄭氏家族如何與西方勢力反覆周旋, 正是在這樣的波瀾動盪中,台灣不斷地定義了自己。 四百年前,遠道而來的西方各國強權,陸續在台灣周邊海域集結,他們在此擴張勢力,與東亞原本的海上霸主爭奪地盤。一場風起雲湧的群雄爭霸,讓台灣在東西兩大世界碰撞下,扮演了關鍵角色。 本書是十七世紀發生在台灣周邊海域的英雄冒險故事;也是在西方勢力角下,決定台灣歷史命運的戰爭史詩。 十七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資本主義在荷蘭人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歲月中發軔,從宗教和王權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的荷蘭新興商業資本,隨著葡萄牙、西班牙人的海外擴張腳步,在亞洲建立了從印尼到日本的商業王國。 在此之前,隨著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的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中,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東來,中國人、日本人和歐洲商人之間開始出現了互動,這種互動又因後來居上的荷蘭人的加入而愈演愈烈,最後在東亞形成了以台灣、福建和日本九州為核心的三邊貿易,並由此開啟了台灣近代的歷史。
庫存:3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物語-原.民.官: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展圖錄
滿額折
作者:侯怡利; 陳玉秀; 蔡承豪; 童文娥; 李子寧; 呂孟璠; 蘇峯楠; 李文媛; 石文誠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什麼展可以把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三個館湊在一起?三館的典藏特色恰好各自反映臺灣歷史上的三個主角:原住民(臺博館)、漢人常民(臺史博),與中國宮廷/官府(故宮)的歷史與物質文化。三個不同典藏特色的館怎樣共同策展?三方看似相異的藏品如何彼此對話?看似三個對立的視角如何彼此映照出一個臺灣多元人群相遇、接觸與互動的歷程,以及豐富的物質文化內涵。展覽也試圖藉由與過去歷史與物質文化的探索及對話,讓過去與當代生活相接,進而能對當代有更多多元化及包容性的理解與想像。三館聯合策展,原民官交會,也與當代相遇。本書特色:★集結三館的10位策展/研究人員進行腦力激盪,聯手策劃選出能夠反映各館收藏特色、並且雅俗共賞的12大主題。★從臺博館率先登場的第1檔、以及臺史博接棒推出的第2檔展覽之文物中,精選三館文物共計326件,收錄於展覽圖錄中。★收錄2篇導讀專文,剖析前後2檔展覽的策展理念及策展語彙,以及三館如何進行合作與對話。★全書中英對照。
庫存 > 10
定價:575 元, 優惠價:85 489
日治前期的族群語言調查:一個歷史GIS的解讀取徑
滿額折
作者:許世融  出版社:采薈軒文創美學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移民史和族群史,始終都是臺灣史研究的重要議題,特別是17世紀起渡海來臺的漢移民種類及其分布情形。日本治臺時期,進行過不少次重要的族群或語言調查,特別是在日本治臺最初十年間(1895-1905)所進行的全島族群、語言調查,不但首度揭開臺灣族群分布的具體樣貌,也決定了此後官方對臺灣住民的人群稱謂。不過這些調查大部分是平面的統計數字,以傳統文獻解讀方式不易觀察;加上百年來地名變化不斷,若不諳新舊地名對接,簡直如墮入五里霧中。本書運用當代的歷史地理資訊系統(HGIS)概念與技術,重新解讀1901-1907年間三份關於臺灣族群、語言的統計資料或圖像,希望可以透過圖像化之後進行「古今對話」,觀察百餘年來臺灣族群、語言的變與常。洪惟仁(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創系系主任)推薦序本書是研究二十世紀初期乃至清朝末葉的族群語言分佈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堪稱為臺灣語言學、地理學、歷史學跨領域研究的劃時代著作。他採用「歷史GIS」作為研究利器,結合歷史文獻與田野研究成果進行兼顧宏觀視野與微觀爬梳的跨領域研究,應該是現代臺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的新趨勢。吳學明(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榮譽教授)推薦序世融教授熟稔日治時期檔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是他研究的重要素材。世融教授勤於田野,精於史料文獻解讀,更擅於將地理資訊系統運用在歷史學研究,已經有很好的成績。最近他運用前述20世紀初期的兩種族群調查報告的數據,和語言分布地圖進行研究,探究20世紀初期臺灣的族群分布概況與族群、語言間的關聯性。個人幸運能先拜讀世融教授的大作,對他反覆比對史料,分析個中差異,繪製出一張張精緻細膩族群分布圖,令人敬佩。本書的出版,讓研究者更方便、正確的運用這三種文獻,對於日治初期臺灣族群圖像有更清晰的認識。韋煙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兼主任)推薦序本書是兼具理論與實證的學術論文,學術論文或專書的學術價值在於具備原創性、論述結構嚴謹、議題聚焦;善用跨領域的研究方法與工具,以圖像(地圖)的方式呈現研究成果,可謂圖文並茂,更重要的是獲致前人未及的整合性視野,且產出具體研究成果,對跨歷史學、語言學、地理學、臺灣族群研究各領域提供相當的學術參考價值,個人十分榮幸能有機會推薦這本扎實的著作。
庫存:9
定價:560 元, 優惠價:1 560
  • 1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5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