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史地類二 / 臺灣史地 / 臺灣史

1169筆,4/59頁
臺灣史:大明荷據與明鄭
滿額折
作者:戚嘉林  出版社:戚嘉林(祖國文雜誌社)  出版日:2024/03/21 裝訂:平裝
明朝鄭和下西洋所用之航行海圖已知平湖(澎湖);明軍用地圖《福建海防圖》更是清晰地繪出西望臺灣;諸山羅列之景;明陳第《東番記》為臺灣撰寫首部詳盡信史。清康熙《大清廣輿圖》則將台灣納入版圖。隨後18、19世紀的西方航海圖,均將台灣繪入中國版圖。本書詳盡梳理台灣史前時代至17世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的脈絡,客觀回望史前、荷據,明鄭這段歷史,彌補斷裂的歷史記憶。 明朝鄭和下西洋所用之航行海圖已知平湖(澎湖);明軍用地圖《福建海防圖》更是清晰地繪出西望臺灣;諸山羅列之景;明陳第《東番記》為臺灣撰寫首部詳盡信史。清康熙《大清廣輿圖》則將台灣納入版圖。隨後18、19世紀的西方航海圖,均將台灣繪入中國版圖。本書詳盡梳理台灣史前時代至17世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的脈絡,客觀回望史前、荷據,明鄭這段歷史,彌補斷裂的歷史記憶。
庫存:3
定價:920 元, 優惠價:9 828
臺灣史:前清盛世與發展
滿額折
作者:戚嘉林  出版社:戚嘉林(祖國文雜誌社)  出版日:2024/03/21 裝訂:平裝
自清政府將台灣納入版圖,在台漢人從1686年的3萬人,增至1781年的90萬人,最終於1824年達到250萬人。清政府在台設科取士,台灣人亦可透過科舉制度擔任中央或地方文武官職,由此開創百年盛世。本書務求注釋詳盡,客觀展示歷史事實,配置多幅珍貴彩圖,展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朝留下甚多的御批和奏摺,及當代繪製之山川、港口,物產名勝,縱橫南北,跨越百年,深化歷史記憶。 自清政府將台灣納入版圖,在台漢人從1686年的3萬人,增至1781年的90萬人,最終於1824年達到250萬人。清政府在台設科取士,台灣人亦可透過科舉制度擔任中央或地方文武官職,由此開創百年盛世。本書務求注釋詳盡,客觀展示歷史事實,配置多幅珍貴彩圖,展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朝留下甚多的御批和奏摺,及當代繪製之山川、港口,物產名勝,縱橫南北,跨越百年,深化歷史記憶。
庫存:3
定價:980 元, 優惠價:9 882
臺灣史:後清開港與洋務
滿額折
作者:戚嘉林  出版社:戚嘉林(祖國文雜誌社)  出版日:2024/03/21 裝訂:平裝
晚清年間,清政府先後調派沈葆楨、劉銘傳赴台佈防,十年間成功抵禦日本、法國的侵略,並建設台北府城,在台灣推動現代化洋務運動,創設西式煤廠,興建中國第一條現代化鐵路,架設電線營運電報,施行新式郵政,創建第一代兵工廠,創辦新式學堂,將台灣建設成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本書務求注釋詳盡,客觀展示歷史事實,配置多幅珍貴彩圖,梳理19世紀台灣社會發展脈絡,展示在英美勢力覬覦下,晚清二十年的台灣保衛戰與建設台疆的壯麗史實。 晚清年間,清政府先後調派沈葆楨、劉銘傳赴台佈防,十年間成功抵禦日本、法國的侵略,並建設台北府城,在台灣推動現代化洋務運動,創設西式煤廠,興建中國第一條現代化鐵路,架設電線營運電報,施行新式郵政,創建第一代兵工廠,創辦新式學堂,將台灣建設成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本書務求注釋詳盡,客觀展示歷史事實,配置多幅珍貴彩圖,梳理19世紀台灣社會發展脈絡,展示在英美勢力覬覦下,晚清二十年的台灣保衛戰與建設台疆的壯麗史實。
庫存:3
定價:980 元, 優惠價:9 882
農的N次方.第一冊:解嚴後1987、88年農民運動
滿額折
作者:林純美; 黃仁志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2024/03/20 裝訂:平裝
書詳細講述解嚴後臺灣農民運動始末。 從最初因美國水果大量傾銷臺灣,山城農權會在1987.12.08發動第一場農民上街抗議,喊出「臺灣不是美國的殖民地」,到1988年元旦的北高兩地賤賣農民、冬季的學生農村生活營,再到3.16農運第一次全臺灣農民大集結的反美示威,以及4.26農運發出「老農不死,也絕不凋零!」的驚天怒吼,延續至5.16農運流血爭取全面實施農民保險,最終在5.20農運爆發2.28事件以來最激烈的街頭流血衝突,風起雲湧的大規模農民運動戛然而止,及至6.28農運分裂,同一天成立了兩個農民聯合組織。 除了具有史料價值的文字外,本書也大量收錄當時優秀的攝影記者所留下的作品,透過這些深具時代感的珍貴影像,讀者能進一步體會當時臺灣街頭運動的氛圍,眼前雖有鎮暴警察打人抓人的肅殺,農民卻也勇敢踏上街頭喊出自己的心聲。 本書還特別側重於農運中客家人所扮演的角色,並就其中關鍵的人物,另撰專文介紹生平事蹟。透過這些詳細的紀錄,除了清楚還原解嚴初期農運與客家人所具有的密切關聯外,也有力的揭示了臺灣農民運動絕不等同於5.20農運!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臺灣民主蘭城尋蹤文集
滿額折
「臺灣的民主之路,雖然曲折,但彰顯了屬於臺灣人的堅韌與毅力。《臺灣民主蘭城尋蹤文集》,正是台灣民主歷程的見證和紀錄。」──總統 蔡英文在追求民主的百年歷史中,宜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回顧經歷殖民與威權統治的臺灣,民主聖地宜蘭不僅孕育出了武裝抗日的簡大獅、文化與政治運動者蔣渭水和石煥長、國民黨統治時期提出〈告臺灣同胞書〉的郭雨新,還有因「美麗島事件」被軍法審判的林義雄與陳菊等前輩,以及諸多先行者;他們以無比的韌性,堅持追求民主和自由,追求一個屬於臺灣人的臺灣。本書收錄重量級民主前輩與歷史學者的深度對話,透過3篇精彩演講和11篇專論,以嚴謹的史料考索,帶您一同前往蘭城民主尋蹤。
庫存:3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臺灣通史
滿額折
作者:連橫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4/02/28 裝訂:平裝
全書共36卷,體裁則略仿司馬遷的史記,分為紀、志、傳三部分。總共包括四紀、二十四志、六十傳,總計約60萬字。記錄則起自隋大業元年(605年),迄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凡約1290年的歷史。連橫本著「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的精神傾注心血撰寫本書。成書於1908年-1918年。臺灣通史一出版,頗多好評,章太炎稱讚此書「民族精神之所附,贊為必傳之作」,當時民政長官下村宏為之作序:「……分類有法,矧又氣象雄渾,筆力遒健,論斷古今,吾幾不能測其才之所至,蓋近世巨觀也。」高度肯定可見一斑。然其部份內容也受學者質疑,或評為杜撰創作、或說與史實不符…。諸多疑義,但作為歷經十年收集資料撰寫而成,並為臺灣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之名的史書,有其參考價值與貢獻。
庫存:2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5 646
快讀228:二二八短論集
滿額折
作者:李筱峰  出版社:遠景  出版日:2024/02/26 裝訂:平裝
228事件帶給台灣的,不只是家破人亡的悲劇而已,還為台灣往後的政治與社會,種下既深且鉅的影響:一方面,台灣人的性格受到嚴重的扭曲,過去一直在外來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顯得更加卑屈自辱,處處都要表現其不敢違抗統治者以求安全自保的奴隸性格;另一方面,台灣人民對政治產生恐懼、灰心、失望。這種對政治的恐懼感與冷漠感,有利於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不利於民主憲政的發展;再者,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架空,便利國民黨的統治。許多劫後餘生的社會菁英不願再與聞政治,地方政治體質改變,劣幣驅逐良幣,土豪劣紳、黑道流氓、地方政客,逐漸進入地方政壇。
庫存:3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2021二二八、人權、民主與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楊瑞松; 葉亭葶; 余佩真; 許志成; 蔡文騰 等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電子書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近年持續舉行二二八、自由、民主、人權與轉型正義相關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先後於2021年10月29日及30日、31日 舉辦「東亞國家暴力與再現、結盟」(與韓國全南大學 5.18 研究所、日本北海道大學東亞傳媒研究中心合辦)及「二二八、人權、民主與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其後將該兩學術研討會中進行發表及評論後的部分文章,經過專家學者審查通過、編輯諮詢及作者修訂等程序後,進而有這本論文集的產生。 基本上,這本論文集可包括四個部分:「二二八事件相關、受其衝擊或是與戰後台灣政治發展有密切關係的國族主義問題」、「二二八事件當時政府、主政者身邊密切相關人物及受難者等之肆應、感受」、「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長期受到壓抑、其後漸漸突破政治禁忌的狀況下,包括海內外社會、文化、教育的相關發展及二二八人權的國際性問題」及「整個戰後台灣初期或者二二八事件前後台灣的經濟社會問題」。 整體而言,本基金會基於職責所在,探討二二八的真相、推動轉型正義的相關事宜是重點的工作之一,也是研究上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期待未來在此一面向能繼續深化茁壯。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 280
2022終戰.接收: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郭佩瑜; 鶴園裕基; 蔡昇璋; 林易澄; 黃正宗 等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電子書
本論文集的內容主要是以戰後初期及二二八事件前後的台灣為核心,除了觸及二二八事件爆發期間的過程之外,並從台灣省的制度、戶口編制與人的移動,以及接收以來鹽業土地、保險監理、港務、廣播等制度、人員的轉換重整及引發的相關爭議問題,進而延續到日本軍人如何在二二八之後再來到台灣,參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反共軍事訓練活動,最後再以轉型正義為例,以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為主題,探討如何從原本的補賠償為主的組織任務轉型為永續經營的發展過程。此外,並旁及戰後初期中國大陸嚴重通貨膨脹的探討,以作為戰後初期台灣通貨膨脹問題對照的參考。整體而言,在了解二二八事件前後的歷史過程、人權發展及其後續轉型正義問題上,有相當程度的貢獻。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 280
The Tragedy of 228:Historical Truth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aiwan(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Chen Yi-Shen; Hsueh Hua-Yuan; Ho I-Lin; Lin Cheng-Hui; Ou Su-Ying 等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電子書
The Tragedy of 228: Historical Truth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aiwan is published by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The book mainly explores eight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228 Incident, as shown in each of its chapter title: “What Caused the Incident: A Comparison of Government and Citizen Accounts from 1947,”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Legal Status of Taiwan during and after the Incident,” “Military Deployment and Suppression during the Incident,” “Taiwan's News Media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Incident,” “The Roles of Local Government Heads during the Incident,” “The Roles of Intelligence Agencies during the Incident,” “Historical Explorations of the Campaign to Redress Injustices of the Incident (1987-1997),” and “Presidential Attitudes towards the Movement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1988-2019).” Throug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book, 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attempts to set a new milestone in the study of 228 Incident by pursuing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international a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100 元, 優惠價:7 770
奔赴的青春:二二八校園記事(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林韋聿; 張尹嚴; 王學儒; 邱羽瑄; 林聖峰 等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電子書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期待著,能夠嘗試以各種角度去研究、探討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本書透過校園場景、青年學生視角與氛圍的營造,帶領讀者感受青年們面對二二八,勇敢無畏的精神,以及他們起身行動的改變力量。敘事時間軸將從戰爭末期、戰後初期、白色恐怖、解嚴後至今,當中包含〈朝會〉、〈國語政策〉、〈學潮蜂起〉、〈北部校園(忠義服務隊)〉、〈中部校園(二七部隊)〉、〈成功大學(省立工學院)〉、〈高雄中學(雄中自衛隊)〉、〈東部校園〉、〈四六事件〉、〈海外台獨運動〉、〈記錄二二八〉等篇章,透過時間與空間的交織,呈現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圖景,一同尋找過去青年們的生命足跡。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 280
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錄(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電子書
《濁水溪畔二二八:口述歷史訪談錄》範圍包括雲林縣的斗六、古坑、北港、虎尾、林內,以及南投縣的竹山。重點事件是虎尾機場被攻占,及衍生出來的竹山青年陣亡、林內士紳出面講和(繳械)事件;以及陳篡地率領民軍退往古坑樟湖,在桶頭與整編21師相戰,及所衍生來自北港、朴子民軍在古坑梅山交界被中國兵伏擊的事件。根據檔案,整編21師自認「樟湖之戰」是台灣中部轉為安定的轉捩點,而陳篡地率領的民軍是在4月6日才被一四五旅四三四團驅散。 本書原是陳儀深教授計畫主持,並由本會於2009年3月出版的口述歷史訪談紀錄,茲因早已罄盡,其後陸續接獲相關學者專家、口述研究者及社會大眾洽詢本書,故有此書印製再版之果。其中除重新校訂文字外,並新增初版至今,陳儀深教授對於這段歷史過程的感言〈口述史與檔案的對話永無止境〉作為再版序。期待透過二二八受難者、其親屬及重要關係人的口述訪談、田野調查,進而更加瞭解二二八歷史真相始末。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二二八‧「物」的呢喃(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吳亮衡; 林聖峰; 徐祥弼; 翁智琦; 張尹嚴 等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電子書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期待著,能夠嘗試以各種角度去研究、探討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當中,由一群年輕朋友所完成《二二八‧「物」的呢喃》的一本書,即是透過自己的視野、爬梳文獻資料,揀選蒐集當中二二八事件發生前中後的重要物件如收音機、米袋、疫苗、國語讀本、版畫、魷魚粥、仁壽醫院牌匾、日記、書單、報告、紀念碑、賠償申請書等12個物件,「非虛構寫作」出來的故事。就如同本書所言,「期待透過適切的語言、具有故事性的主題,引導讀者以更加多元的角度瞭解二二八事件的前後因果。透過各項日常可見的『物件』做為引子,是期待能帶領讀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反思二二八事件期間,各種使用物件的『人』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 245
動物國家:我的名字
滿額折
作者:蠢羊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2/06 裝訂:平裝
從與世無爭的自然小熊到積極參與世界──臺灣黑熊成長故事!荷蘭兔、大清貓熊、美鷹、日柴、中國貓熊……世界各國全部可愛動物化,帶你了解臺灣歷史,看懂世界局勢!從前從前,有一隻在太平洋島嶼上悠哉過日子的小黑熊,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常常成為世界中心而渾不自知。本來不在乎自己叫什麼的小黑熊,經歷殖民、威權統治,名字換了一次又一次,最終在爭取到民主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關於本書】2020年疫情期間,蠢羊開啟了「動物國家」新系列,將各個國家動物化,臺灣是一隻小黑熊、日本是柴犬、中國是貓熊、美國是老鷹……將該國的風土民情模擬到動物上,用有點可愛又有點詼諧的方式,呈現國際間發生的事情。隨著小黑熊的成長,我們看見了臺灣從16世紀Formosa時期到近現代的國際政治地位。故事從生活在大自然中,過著採集漁獵生活的自然熊開始,隨著世界各國航海技術的發展,黑熊開始一次又一次地與外來文化碰撞。書中收錄臺灣各時期的重要事件,包括:17世紀荷蘭占領、18世紀移民來臺開墾、19世紀清法戰爭打開通商口岸、1895年割讓給日本、1949年中華民國遷臺,之後臺灣民主化的過程與近期的美中角力。本作品風格輕鬆,但並不迴避尖銳的歷史問題,完整呈現臺灣黑熊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從與世無爭的野生小熊,逐漸走入世界,成為世界動物國家的一員。本書特色★ 可愛動物國家互動演示國際關係,再複雜的情勢也能輕鬆理解!★ 藉由臺灣黑熊與其他動物國家的互動,從海洋觀點重新看見臺灣定位!★ 搭配黑熊小教室,隨時補充各種歷史豆知識!名人推薦賴清德 中華民國第十六屆總統 / 民主進步黨黨主席陳宗仁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專文作序
庫存:3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動物國家:我的名字(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蠢羊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2/02 裝訂:電子書
從與世無爭的自然小熊到積極參與世界── 臺灣黑熊成長故事! 荷蘭兔、大清貓熊、美鷹、日柴、中國貓熊…… 世界各國全部可愛動物化, 帶你了解臺灣歷史,看懂世界局勢! 從前從前,有一隻在太平洋島嶼上悠哉過日子的小黑熊,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常常成為世界中心而渾不自知。 本來不在乎自己叫什麼的小黑熊, 經歷殖民、威權統治,名字換了一次又一次, 最終在爭取到民主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關於本書】 2020年疫情期間,蠢羊開啟了「動物國家」新系列,將各個國家動物化,臺灣是一隻小黑熊、日本是柴犬、中國是貓熊、美國是老鷹……將該國的風土民情模擬到動物上,用有點可愛又有點詼諧的方式,呈現國際間發生的事情。 隨著小黑熊的成長,我們看見了臺灣從16世紀Formosa時期到近現代的國際政治地位。故事從生活在大自然中,過著採集漁獵生活的自然熊開始,隨著世界各國航海技術的發展,黑熊開始一次又一次地與外來文化碰撞。書中收錄臺灣各時期的重要事件,包括:17世紀荷蘭占領、18世紀移民來臺開墾、19世紀清法戰爭打開通商口岸、1895年割讓給日本、1949年中華民國遷臺,之後臺灣民主化的過程與近期的美中角力。 本作品風格輕鬆,但並不迴避尖銳的歷史問題,完整呈現臺灣黑熊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從與世無爭的野生小熊,逐漸走入世界,成為世界動物國家的一員。 【本書特色】 ★ 可愛動物國家互動演示國際關係,再複雜的情勢也能輕鬆理解! ★ 藉由臺灣黑熊與其他動物國家的互動,從海洋觀點重新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 224
「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展覽專刊
滿額折
作者:石文誠; 廖伯豪; 吳佳霓; 發行人-張隆志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1624,荷蘭人來到臺灣,2年後西班牙人緊接而來,臺灣自此被捲入歐亞貿易的大網絡中。這是一個臺灣躍登世界舞臺的時代,臺灣更加被世界所認識,成為一座東西方貿易航線交會的世界島。400年後的2024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1624為題,以「跨越」的視野重新理解這個年代,我們的關懷的不是400週年,也不是1624這個年份,而是這個代表17世紀臺灣連結世界的「時代」節點。展覽將跨越島嶼邊界進行歷史探索,並以1624為時代議題,回望早期臺灣歷史的世界連結及海洋文化性格,我們更關注1624所帶出的歷史討論課題,期待大家共同來思考、對話關於臺灣視角的歷史。本專刊收錄各單元展出內容及珍貴展品圖片,包括日本的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等國內外館舍、荷蘭藏家及旅法臺人共襄盛舉,展出逾百件精品,且多件藏品首次在臺灣曝光,包含呈現荷治時期荷蘭人與臺灣原住民交流的蕭壠社受洗圖、日本重要文化財等級的17世紀巨幅屏風、旅法臺灣侯氏家族所藏「18世紀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以及清代岸裡社頭目潘敦仔畫像等,讓跨越全球的山、海文物齊聚一堂、相互對話。此外,更邀請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鄭維中兩位臺灣史專家撰寫專文,梳理及標定本次特展的歷史脈絡,幫助讀者重新理解、思考及定位臺灣在世界的角色。
庫存 > 10
定價:680 元, 優惠價:85 578
羅妹號事件:近代世界擴張與在地生活限縮的開端(電子書)
80折
  • 電子書
作者:陳玉苹; 曾明德; 潘顯羊  出版社: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4/01/15 裝訂:電子書
本書針對1867年美國船隻羅妹號(Rover)擱淺後遭到恆春地區住民奪取性命與財產之事件為導火線,引發一連串紛爭的歷史過程進行探究。該事件引起美國出面要求清廷處理但未果,再由美國領事李仙得與當地瑯嶠十八社的政治領袖卓杞篤簽訂了南岬之盟,約定往後飄流民的處理辦法。羅妹號事件(1867)、八瑤灣事件(1871)以及牡丹社事件(1874),等一連串國際糾紛的本質是外來者進入臺灣本島而與在地的居民(原住民)產生衝突的過程,但因為世界局勢的變化,如現代國家對主權的重視與欲擴張勢力,進而躍升為國際事件。全書內文除導論外,共有六章,分別為史前與17世紀的恆春半島、清代的瑯嶠、開港通商與羅妹號事件、解讀龜仔甪戶籍中的人群互動、復返與實踐的區域性史觀和在地視野的羅妹號事件等。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0 元, 優惠價:8 288
台灣使用指南
滿額折
作者:施益堅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2024/01/05 裝訂:平裝
這是一本導遊書,是探索土地與文化的說明指南;這也是一本歷史書,是深入了解台灣社會的入門磚。透過德國的「台灣通」視角,一探台灣是如何發展成今日的模樣。 慕尼黑的Piper出版有一個「指南」導遊書系列,是從作者的個人觀點介紹各個國家、城市的特色。定居台灣已十五年的哲學家、小說家施益堅認為:「如果讓我來寫,這個指南恐怕會跟其他的導遊書稍微不一樣。」 為了讓德國讀者了解台灣,當然會講到棒球與美食,免不了讚揚中央山脈與花東海岸的美麗,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政治情況及其歷史背景。普通導遊書都會避免提及嚴肅話題,但施益堅覺得如果要說台灣的話,這一點無可迴避。德文版於2021年秋天上市,2023年年初即再刷,除了大獲讀者好評,也引發德國人對台灣的好奇心與關注。為什麼台灣人需要閱讀《台灣使用指南》?來自德國的哲學家、小說家帶您深入剖析「認同問題」 雖然台灣人可能不需要外國人幫忙說明台灣文化與歷史,但施益堅提到台灣朋友最常問他的問題,就是「你們西方人是怎麼看台灣的呢?」有些人是單純好奇,有些人卻讓他感覺到一種擔心:是不是你們西方人完全看不到我們? 台灣自1987年解嚴以來,社會不斷地發展,民主進步可觀,這是全體公民的偉大成就,但是關於認同問題,直至目前為止仍未達成全社會的共識。 透過《台灣使用指南》,台灣讀者可以看到外國作者眼中的台灣,進一步思考跟自己所認知的台灣有何異同,藉此對「台灣認同」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身為久居台灣的德國作家,我想要讓同胞了解,為什麼我把這個美麗的島嶼當成我的第二個家,順便戳破一些中國大外宣中關於台灣的謊言。希望台灣讀者閱讀此書的時候,會感受到作者對他們家鄉的熱愛,更希望會感到對自己家鄉的驕傲。我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幾年了,我並不是每天自問為什麼我這麼熱愛台灣?撰寫《台灣使用指南》提供我一個很好的機會:回顧我和台灣的故事、反思我在台灣的經驗、重新確認我在這個地方的歸屬感。本書特色1. 三度入圍德國圖書獎年度決選的德國作家施益堅,將久居台灣的親身經歷寫成導覽指南,向世界介紹他美麗的第二個家鄉。2. 本書不單單導覽國家與城市地理環境、宗教信仰、棒球文化……等,更為威權時代走向民主社會的近代史進程做出淺顯易懂的說明。3. 透過深入淺出的文筆,佐以德式幽默,從西方觀點帶領台灣讀者自不同角度再次認識、思索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作者:陳玉苹; 曾明德; 潘顯羊  出版社: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出版日:2024/01/05 裝訂:軟精裝
本書針對1867年美國船隻羅妹號(Rover)擱淺後遭到恆春地區住民奪取性命與財產之事件為導火線,引發一連串紛爭的歷史過程進行探究。該事件引起美國出面要求清廷處理但未果,再由美國領事李仙得與當地瑯嶠十八社的政治領袖卓杞篤簽訂了南岬之盟,約定往後飄流民的處理辦法。羅妹號事件(1867)、八瑤灣事件(1871)以及牡丹社事件(1874),等一連串國際糾紛的本質是外來者進入臺灣本島而與在地的居民(原住民)產生衝突的過程,但因為世界局勢的變化,如現代國家對主權的重視與欲擴張勢力,進而躍升為國際事件。全書內文除導論外,共有六章,分別為史前與17世紀的恆春半島、清代的瑯嶠、開港通商與羅妹號事件、解讀龜仔甪戶籍中的人群互動、復返與實踐的區域性史觀和在地視野的羅妹號事件等。
缺貨無法訂購
臺灣通史:原文+白話文注譯(全三冊)
95折
作者:連橫-著; 蔡振豐; 張崑將等-注譯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12/28 裝訂:平裝
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臺灣歷史文化百科寶典《臺灣通史》出版已逾百年,連震東文教基金會特別因此為青年朋友們編寫譯文,祈能讓社會各階層人士更深透、更正確了解臺灣的歷史及這塊土地與人民!本書共37卷,體裁則略仿司馬遷的史記,分為紀、志、傳三部分。總共包括四紀、二十四志、六十傳。記錄起自隋大業元年(605年),迄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約1290年的歷史。是臺灣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之名的史書,也是第一本原文加白話文注譯的版本。章太炎稱讚本書「民族精神之所附,贊為必傳之作」,當時民政長官下村宏為之作序:「……分類有法,矧又氣象雄渾,筆力遒健,論斷古今,吾幾不能測其才之所至,蓋近世巨觀也。」高度肯定可見一斑。上冊 序 卷一開闢紀 ── 卷十一教育志。 中冊 卷十二刑法志 ── 卷二十八虞衡志。下冊 卷二十九列傳 ── 卷三十七附錄 ( 後序、家傳、年表 )。
庫存:4
定價:2500 元, 優惠價:95 237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5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