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論述(莎)戲曲而思考莎能樂和莎新劇,不但開創戲曲研究的新視野,也是跨文化劇場別開生面的重要著作!附36張精彩劇照。本書乃作者嘗試超越傳統戲曲考述格局,修正較具系統性的理論,以分析戲曲的內涵。同時在「莎戲曲」(Shake-xiqu)已有的研究成果上,進一步思考臺灣跨文化劇場的發展。全書有三個重點:一是運用布魯姆(Harold Bloom)「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uence)和詩學誤讀理論,結合高友工「抒情美典」(Lyrical aesthetics)理論,探討戲曲的互文與抒情呈現。期能以紅樓戲為例,建構經典的意義。二是以弘彼(Richard Hornby)的後設戲劇(metadrama)理念為基礎,重新評量自宋、元至今的戲曲作品,為何及如何表現後設的視域。三是從「莎戲曲」出發,觀察「莎能樂」(Shake-noh)及「莎新劇」(Shake-shingeki)的文本結構與表演特色。借鑑他山之石,以展望臺灣傳統戲曲的未來。庶幾可以提供戲曲研究與跨文化劇場創作之參考。※36張精彩劇照:上田(宗片)邦義教授、栗田芳宏導演、末松美知子教授、Li Lan Yong(楊麗蘭)教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老師與林秀偉老師、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等提供劇照(特別致謝)
BALLBOSS|視覺藝術家/劇場導演呂岱衛|資深音樂劇講師邱瑗|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耿一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馬天宗|劇場製作人唐從聖|劇場鬼才謝盈萱|知名演員專業推薦這是一齣交織笑與淚的戲劇,他們持續排練著……本書從劇場裡的倫理講起,接著從排練到巡演間一步步說明劇場演員各環節該注意的事項,還說一些在劇場上的禁忌,中間收錄了數十位資深美國劇場和影視演員的肺腑之言,講述了許多身為演員的必要條件,包括該有的禮儀(對其他演員的尊重、遵守時間還有照顧好身體等)、也告訴你如何跟劇場相關人員相處(也就是社交技巧)、還有說明如果在劇場上遇到性騷擾或是虐待等狀況,你可以怎麼做,還包括一些迷信。還說明到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劇場觀眾,大部分都留傳至今,比方關掉所有會發出聲音的電子儀器,禁止錄音錄影等,有個比較特別的是謝幕的時候不可以離席,因為這會讓演員認為你不喜歡他們的演出。總而言之,本書以直白的口吻說了關於劇場的各種祕辛,不論你是演員還是觀眾,都能從這本書裡找到你需要的答案。我認為《劇場演員大補帖》的影響會超越寫這本書的人、參與這項工作的人、以及啟發這一切的人。滿滿的智慧、聰明才智,和關愛,本來就該如此這般。好樣的!──肯‧佩基,百老匯傳奇演員(Ken Page, Broadway legend)迫切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劇場教育環節之一:專業態度。《劇場演員大補帖》應該被規定成每個有心投身劇場的學生們的必讀內容。──賴瑞蘇沙,導演兼編舞家,波士頓伯克利學院戲劇教授(Larry Sousa, Director/Choreographer, theatre professor at The Boston Conservatory at Berk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