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4)
政府出版品 (2)
紅利兌換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9)
無庫存 (5)
商品定價

$200~$399 (8)
$400~$599 (6)
出版日期

2024年 (4)
2022~2023 (6)
2020~2021 (1)
2018~2019 (1)
2016~2017 (2)
裝訂方式

平裝 (14)
作者

InfoVisual研究所 (4)
于宏燦-主編;許晃雄、王根樹、張靜貞、張聖琳、林子倫、陳美霞、楊谷洋、周桂田、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編著 (1)
周桂田、林子倫 主編 (1)
周諺鴻、周宏儒、王佳祺、廖敬而、邱紫嘉、涂仁維、林子倫、褚志鵬、陳正杰 (1)
唐妮菈‧米道斯、喬詹‧蘭德斯、丹尼斯‧米道斯 (1)
林宗弘、許耿銘、蕭新煌 (1)
林文源與「記疫」團隊 (1)
潘美玲、林繼文、張隆志、楊孟軒 主編;潘美玲、林繼文、張隆志、楊孟軒、蕭新煌、林子倫、江俊宜、侯志仁、黃丞儀、曾薰慧、李宜澤、謝力登、梁志鳴、許菁芳、涂豐恩、鄭肇祺 著 (1)
陳柏君、林恩德、曾依蘋、周諺鴻、黃于真、沈柏緯、鄭正元、吳姿瑩、陳尉雯、黃仲瑋、陳敏寬、林子倫、廖亭瑋、王彥婷、曾佩如、朱珮芸、楊智凱、李佳玲 (1)
馬克.馬斯林 (1)
高木超 (1)
出版社/品牌

臺灣東販 (4)
巨流圖書 (3)
三民書局 (1)
交通部 (1)
交通部運研所 (1)
新自然主義 (1)
時報文化 (1)
網路與書 (1)
臉譜文化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4筆商品,1/1頁
永續發展的路口:實踐SDGs的權威指南
滿額折
—站在永續發展的路口,下一步該往哪走—為了下一代更美好的未來也為了現在的繁榮要怎麼選擇?●沒有最熱只有更熱,氣溫不斷飆升身處臺灣近期只覺得每天都快「熱死人」,但其實不只臺灣如此,全球不斷出現「十年一見的熱浪」、「百年一遇的大雨」、「前所未有的乾旱」,但這些頻率到底是怎麼得知的?又為什麼會出現「旱澇並存的現象」?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氣候已經悄悄改變……●在都市裡種菜?永續城市的建構英國某些城市出現一群不甘寂寞的農耕愛好者,趁著夜裡突襲城市空地,其他居民可能一覺醒來驚覺家門口前的停車格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菜園,這些人被稱為「綠色游擊隊」,他們試圖引起民眾反思,現在的都市規劃真的能讓都市與鄉村更永續嗎?●後疫情時代,人又要如何永續新冠疫情從2019年末至今,情況逐漸好轉,我們也終於有機會回顧碰到重大疫情時,公共衛生體系怎麼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每年都常聽到健保財務惡化,那我們究竟要做何改變?本書收錄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的演講內容,在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這個特殊的時間點,回顧2015年擬定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首先從氣候變化點出永續發展議題的起因;接著針對水資源安全和糧食安全議題進一步討論其重要性;再藉由田園城市和能源轉型方針尋找永續城市的下一步策略;而在四面環海的臺灣,海洋保育也與我們息息相關;剛經歷的疫情更顯示公共衛生體系對永續生存的重要性;近年火熱的AI新科技,又能對永續發展做出那些貢獻?政策引導下2050臺灣淨零轉型又有哪些挑戰等著我們去面對?永續發展被定義為「在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其自身需求的情況下,滿足當代需求的發展模式」,站在永續發展的路口,現在的人類要為作出決定而努力。
定價:490 元, 優惠價:85 417
庫存 > 10
2016年度風險分析報告: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
滿額折
作者:周桂田; 林子倫 主編  出版社:巨流圖書  出版日:2016/03/31 裝訂:平裝
近年來,臺灣的風險爭議事件頻傳,我們的社會面臨越來越艱鉅的考驗;經濟發展之餘,如何享有一個更好的環境與生活,成為人們渴求的願景。在臺灣,食品安全、環境汙染,以及工業開發帶來的災害事件,都牽動著我們對風險治理的討論,特別是關於政府、產業與民間彼此的對立、推託與不信任,造成許多問題的擴大,直至難以解決。本書是「臺灣風險治理系列叢書」第二本讀物,聚焦於「能源轉型」主題,以單元式的規劃方式,邀請學者專家共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3 260
庫存:1
記疫:臺灣人文社會的疫情視野與行動備忘錄
滿額折
作者:林文源與「記疫」團隊  出版社:網路與書  出版日:2022/12/12 裝訂:平裝
以「記疫」之名, 我們一同記錄三年走過的疫情起伏, 累積未來面對危機的共存基礎。 * 臺灣人社學者跨界視野 * * 千人精選日常記疫風景 * * 抗疫期間實際行動見證 * * 三年疫情完整年表紀事 * 八大主題、百篇文章,綜觀抗疫之路的思辨軌跡與局勢演化, 深刻思考後疫情時代共同體的「新日常」樣態。 《記疫》八大主題 【經濟與科技新常態】 【後疫情時代的自然、生態與風險】 【後疫情社會的公民、人權與民主治理】 【心靈與情感的新日常】 【後疫情時代的知識與文化】 【防疫第一線新日常】 【後疫情國際衛生治理與臺灣定位】 【後疫情共同體的心理社會價值】 跨界學者視野(按姓名筆劃排序)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宜澤/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柏翰/臺灣大學全球衛生學程助理教授 邱大昕/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林子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建甫/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徐美苓/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陳美智/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美霞/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嘉新/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連賢明/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甫昌/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 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以及精選「人社風景」、「記疫行動」數十位各界作者選文分享! ˙「記疫」網站 +《記疫臺灣》紀錄片,共三集:口罩背後/疫正當中/大疫家園 相關資訊連結(「記疫」國圖典藏):https://covid19.ncl.edu.tw/ 【簡介】 因應百年大疫,「記疫」計劃持續推動網站、演講、紀錄片、Podcast等各面向的探討與記錄,累積了數百個組織與上千名作者的參與。本書從中精選22位學者及數十名作者的寫作,共有八大主題,涵蓋疫情間與後疫情階段的各項議題,每個議題都由「記疫風景」、「人社分析」與「行動記疫」構成。其中的人社分析來自我們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1
拯救地球:事實與真相
滿額折
作者:馬克.馬斯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4/20 裝訂:平裝
拯救地球所需要的,是了解事實與真相。地球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地球的現況│否定氣候變遷的假訊息做與不做之間│個人可以帶來改變│引導企業來改變世界│政府的措施│2050的未來我們做了什麼? 人類世以來,澳洲的大型哺乳動物物種消失了88%。 人類每天消耗約2800億個電燈泡的能量。 10%的富人造成50%污染。 人類製作出來的水泥,足以覆蓋整個地球2公分厚。 人類每年製造3億公噸塑膠,相當於全人類體重,並流入海洋與人體之中。劇烈的氣候變遷,將導致毀滅性的颱風、洪水、乾旱、熱浪與野火……這一切都是進行式。拯救地球,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具體而為的事情。我們該怎麼做? 認識氣候變遷,以植物為主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不再消費快時尚。 使用再生能源、提倡環保住宅、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投資綠色能源,循環經濟產值高達1兆8000萬歐元。 個人、企業、政策,對環境友善的任何一步,都有幫助。馬克.馬斯林為人類世、氣候變遷與環境生態專家。簡述地球與人類簡史,藉以比對出人類對地球產生的巨大影響,從「我們對地球做了什麼」到「我們該怎麼做」,以簡明的數據類比方式,幫助讀者具象了解事實與真相,並提出從個人、企業到政府各層次的具體建議。 「清楚又實際的方案,解決許多人認為太複雜又強大而不願面對、遑論解決的問題。拯救世界可不是小事,但是拿起這本書是個好的開始。」──芭莉絲.李斯(Paris Lees),英國版《時尚》(Vogue)作家。!守護推薦! 林子倫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副教授 許晃雄 中央研究院人為氣候變遷中心執行長 詹順貴 前環保署副署長暨環境律師● 戴興盛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威爾.麥卡拉姆(Will McCallum)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海洋專案負責人 克莉絲緹亞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 《我們可以選擇的未來》作者 傑米.馬格林(Jamie Margolin) 「零時」創辦人 貝拉.拉克(Bella Lack) 保育家與環境行動主義者 艾莉絲.羅伯茲(Alice Roberts) 《幾乎不可能的事件造就了生命》作者 梅根.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SDGs系列講堂零廢棄社會:告別用過即丟的生活方式,邁向循環經濟時代
滿額折
作者:InfoVisual研究所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2/08/29 裝訂:平裝
全球每年會製造出20億噸的一般垃圾, 預計到2050年前將達到34億噸 已開發國家不斷大量廢棄, 開發中國家則為處理所苦 了解垃圾的本質,思索生活的未來, 邁向零廢棄的社會! 根據世界銀行於2018年公布的報告書「What a Waste 2.0」,全球於2016年排出的一般垃圾估計約為20億1,000萬噸。該報告已經敲響了警鐘:如果再這樣不採取任何對策,預計到2050年前將膨脹到34億噸。 這裡所說的一般垃圾,是指從家庭或企業回收的垃圾,又稱為都市垃圾。究其細節,食品與植物類44%、紙類17%、塑膠12%,光是前3名就占了7成以上。 垃圾排放量較多的,都是一些已開發國家與石油產出國等所得水準較高的國家。這些高所得國家的人口不過占全球人口的16%,排出的一般垃圾卻占了全球的3分之1以上。富裕的國家不斷大量生產並大量消費,結果便產生大量的垃圾。 另一方面,低所得國家的垃圾處理設施不夠完善,導致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危及人們的健康與環境。倘若這些國家的人口繼續增加或愈來愈都市化,垃圾量將會倍增,預計會帶來更嚴重的災害。 一項商品從生產、加工,歷經運送、陳列於商店中,最後才送達我們手中,這個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能源與費用。然而,只要用過了,任何東西最終都會淪為「垃圾」。我們往往會認為,「垃圾燒掉即可」、「只要做好分類即可回收,所以無妨」,但是垃圾處理與回收所耗費的能源與費用也很龐大。追根究柢,我們的消費活動才是製造出大量垃圾的原因所在。我們是否過度追求超出所需的東西呢? 垃圾問題是龐大產業結構的問題,同時,在其核心運作的引擎正是我們日常中的微小慾望。很遺憾必須這麼說:針對垃圾的探究,最終也會讓我們看清自身慾望的樣貌。 零垃圾社會究竟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可行的,有賴於我們每一個人意識上的覺醒。 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何昕家(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 林子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瑞賓(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依姓氏筆劃排序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SDGs系列講堂跨越國境的塑膠與環境問題:為下一代打造去塑化地球我們需要做的事!
滿額折
作者:InfoVisual研究所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2/04/27 裝訂:平裝
「如果無法找到分解的鑰匙,我們終有一天將被塑膠吞沒。」 ──1973年於捷克斯洛伐克(現在的捷克)「設計與塑膠」展 海龜等生物誤食塑膠製品的新聞怵目驚心, 世界各國皆因塑膠回收、處理問題而面臨困境,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其中一項目標就是「在2030年前大幅減少廢棄物的製造」。 然而,回到實際生活,狀況又是如何呢? | 塑膠造成的環境問題,已經沒有時間再忽視 | 塑膠易塑形、耐用、輕盈,自發明之後便快速普及, 然而,原本讓生活更便利的用品,卻成為破壞環境的一大元凶! 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人類只花了短短70年 就讓地球上充滿了塑膠物質! | 這是我們正面臨的危機 | 至2015年,全球生產的塑膠有83億噸,其中63億噸被當成垃圾丟棄 被拋棄的塑膠垃圾中,有12%被燃燒,有79%則是被掩埋 目前已有1億5000萬噸的塑膠累積在大海上 每年還有800萬噸的新垃圾進入海洋 根據研究,按照這個速度,到了2050年 海洋塑膠垃圾的總量就會超過海洋中的魚類總量! | 這是我們現在要開始做的事 | >真正地認識塑膠 理解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材質,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問題, 今後更能有意識地挑選、消費。 >了解世界現狀 塑膠問題並非自掃門前雪就能一勞永逸,更完整地理解改變方法, 需要認識世界各國的垃圾處理方法、企業的應對行動……從中獲得與地球和平相處的靈感! >逐步邁向脫塑生活 從手邊的小習慣開始做起,減少家庭中的塑膠使用、落實循環利用, 你我都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一個小動作就能有大改變! 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何昕家(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 林子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瑞賓(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用過即丟的生活方式,已走到盡頭。 重新審視塑膠與環境問題,打開眼界學習「未來的新常識」!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SDGs系列講堂去碳化社會:從低碳到脫碳,尋求乾淨能源打造綠色永續環境
滿額折
作者:InfoVisual研究所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2/05/26 裝訂:平裝
從敲響地球暖化的警鐘到達成《巴黎協定》的過程, 在聯合國的主導下,全世界都致力於減碳。 甚至訂定了SDGs中的目標7「確保人人都享有負擔得起、可靠且永續的近代能源。」 然而回到實際生活上,狀況又是如何呢? | 地球暖化造成的環境問題,已經沒有時間再忽視 | 如果北極圈的格陵蘭島冰層全部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約7m。海平面一旦上升,小型島嶼與低地就會淹水或沒入水中,失去家園的人們便會淪為「氣候難民」而流離失所。威脅著全球經濟。 更有甚者,氣候變遷的影響還波及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擾亂了生態系統。動植物的棲息地已經開始往更高緯度的地區移動,而無法適應氣候變化的物種則瀕臨絕種的危機。 目前這些變化都是緩慢發生的,但已經敲響了警鐘:一旦地球系統的負載超出臨界點,就會發生無法逆轉的急遽變化。 | 這是我們正面臨的危機 | 人類在遇到火後才得以進化,也可以說是人類最初獲得的能源便是由火帶來的熱能與光能。 化石能源造就了人類的產業發展,然而當我們掌握熱能來發電時,大氣中的CO2增加引起了地球暖化。溫室氣體中,又以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出的CO2增加特別多。燃燒化石燃料的產業持續擾亂地球的碳循環。 | 這是我們現在要開始做的事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力求發展乾淨的能源,並設定了實施目標:確保人人都享有負擔得起、可靠且永續的近代能源。而所謂乾淨的能源,是指用了也不會減少,且不會排放CO2等溫室氣體的可再生能源,比如陽光、風力與地熱等。 當能源警鐘再次響起,我們已經不能夠、也沒有時間夠再猶豫下去。 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必須保有守護地球環境的決心與行動的魄力。 現在正是時候! 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何昕家(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 林子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瑞賓(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亞馬遜環境問題4.3星推薦 ★用插圖輔佐文字,更易懂,更好理解與吸收! ★各個年齡層的人都適讀!也應該要懂!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減碳社會學:台灣淨零轉型的民意與挑戰
滿額折
作者:林宗弘; 許耿銘; 蕭新煌  出版社:巨流圖書  出版日:2024/02/02 裝訂:平裝
台灣於2022年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並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為四大目標推動台灣的淨零轉型,本書的架構與章節,基本上也都對應了上述的淨零目標。《減碳社會學:台灣淨零轉型的民意與挑戰》以「減碳社會學」為主題,代表台灣環境社會學研究已從一般的環境社會學研究課題轉進到具體的減碳策略社會學探究。它是當下世界各國氣候變遷最棘手、最迫切的政策挑戰,更是台灣追求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目標,絕對必要進行的關鍵政策過程。全書各章從環境社會學的視野和研究方法去瞭解台灣民眾的減碳態度與行為,探討日常消費行為和對加稅或加價的意願,分析階級與交通不平等及減碳政策偏好,論述民眾對能源轉型與產業政策的態度。這些課題構成了本書對台灣減碳政策民意基礎的剖析,更在結論提出我們對台灣邁向淨零社會的政策建議。***2050淨零排碳已經是政府宣示的氣候政策目標,但是如何達標?這可不是單純技術問題,因為它會牽動各行各業多方面的大變動,因此需要瞭解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台灣社會願不願意配合這個政策?本書是三位社會科學家經由迄今最廣泛的問卷調查所得到的最清晰的答案。書中的數據應為政府、學術機關及關心人士所細讀。(王寶貫/中央研究院院士)本書揭示了影響減碳政策的社會和人文因素,並從豐富多元的社會科學觀點,提供台灣民眾在減碳行為與政策偏好上的多向度解釋,以及邁向淨零社會的具體政策建議。是瞭解台灣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社會轉型必讀的好書。(杜文苓/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暨創新國際學院院長)近四十年來,蕭新煌與其研究團隊開啟了台灣環境社會學之研究傳統,主題包括了自力救濟風潮、經濟與環境之平衡、永續發展、地方永續等,這本專書進一步延伸至去碳化、能源轉型、淨零排放等新興議題,兼具有學術傳承與前瞻創新的雙重意義。(何明修/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淨零轉型不僅是能源和產業的技術革命,更是一場社會工程。本書開啟了淨零社會轉型的探索,透過對於在地民意和社會需求的理解,將有助於建構淨零轉型的社會支持基礎。(林子倫/行政院發言人)淨零生活典範恐將是台灣社會未來無可迴避的選擇,該如何來轉變?這必須清楚的瞭解台灣民眾對於減碳的態度及行為,以此來擘劃未來減碳策略的走向,本書於此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3 353
庫存:1
我們想要的未來05 SDGs ×公民合作:解決地方課題之永續設計
79折
作者:高木超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2024/05/22 裝訂:平裝
完整採訪,現場最前線! 追求多元合作下,市鎮再造必讀的一本書! 本書作者高木超自2012年起,任職於神奈川縣大和市的市政府,五年半公職期間,參與了駐地合作、厚木據點對策、保育園入學事務等工作。工作之餘,又自發參加了由當地政府官員組成的獨立學習小組(自學小組),從前輩和同儕廣泛學習和體驗跨部門行政作業實務技巧。 本書是依2015年聯合國大會全體會員一致通過的「永續發展目標(以下簡稱,SDGs)」如何活用於地區再造,而提出的「公民合作」這個具體做法而誕生的。書中介紹豐富的案例及促進公民合作的重點,因此在將SDGs運用於地方自治團體、企業以及市民團體時,應該能從中獲取值得參考的內容。 一開始,說明SDGs為地方自治團體及地區社會帶來的好處。同時也介紹了推動公民合作的SDGs性質,並且刊登各種案例及關鍵人物的採訪。譬如,日本政府從2018年起,將提出優秀SDGs措施的地方自治團體選定為「SDGs未來都市」,到2023年為止,已經有182個都市被選定。本書拜訪了在推動SDGs佔有重要角色的,內閣府地方創生推進事務局地方創生事務局長(當時)的青木由行先生,談到地方自治團體在推動SDGs時需要做的事,以及公民合作的重要性。 讀完本書,希望企業、NGO、NPO或公部門等,可以從SDGs及公民合作的觀點來討論地區的永續發展時,能夠萌生更重要的想法。 【共好推薦】 李朝成|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 林子倫|行政院發言人 周俊吉|信義房屋創辦人 張豐藤|台灣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 陳美伶|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 黃正忠|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董事總經理 葉欣誠|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序) 【本書特色】 ★作者有當地政府工作經歷,又在海外參與最尖端培訓和SDGs評估訓練的經歷,提供的知識和資訊非常具有價值,即使是一般企業負責人,也可以從中獲益。 ★本書結合地方政府官員的經驗,介紹如何將永續發展目標與地方政府政策聯繫起來,以及如何展開跨領域工作,在基礎、實踐和例子之間取得平衡。 ★本書涵蓋地方政府、民間企業和居民如何利用彼此的專業領域進行合作,並列舉先進地區的實例,透過10個SDGs的實施範例和7個關鍵詞,協助讀者了解各級機關團體如何透過SDGs的視角解決地方議題,說明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的推動,與加速落實地方SDGs的關鍵,堪稱是靈活運用SDGs的最前線報導。
新書特惠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5
預購中
成長的極限:當代最重要地球成長極限預言經典,三十週年增訂版
滿額折
作者:唐妮菈‧米道斯; 喬詹‧蘭德斯; 丹尼斯‧米道斯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24/03/30 裝訂:平裝
地球環境的推背圖,半世紀前的重磅預言!全球暢銷超過1000萬冊,翻譯成近40種語言,千所大學指定必讀教科書ESG、SDGs時代更該回望精讀的當代生態經濟學經典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暨數位賦能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系統動態學臺灣分會主席 顏敏仁教授——專文導讀推薦 近5年來,臺灣除了完成「臺灣永續發展目標」,也已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以面對險峻環境,全球永續發展似乎是近幾年的流行話題,……但你可知道,地球極限早在五十年前已被預見?1968年,全球一百位政經領域的菁英人物,組成第一個提出全球問題的智囊團——羅馬俱樂部,研究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1972年發表了《成長的極限》研究報告,造成全球轟動。這項研究計畫由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丹尼斯.米道斯領導,使用系統動態理論和電腦模型作業,分析世界人口成長和物質經濟成長的因果關係。犀利提問:追求成長的未來是否必定崩毀? 該報告指稱,地球生態限制將對全球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人類大量使用的非再生資源,都將在20至50年內突然地消耗殆盡。若沒有可靠的替代手段,則人類歷史與生活水平將無可避免倒退幾百年。此項大膽預言在當時受到強大質疑,但半世紀以來,我們的確看到資源耗竭的危機如何威脅著人類的前途;《成長的極限》一書也被翻譯成近40種語言,暢銷全球,並普遍成為大學指定的教科書。現今地球生態日益惡化,追求成長的瘋狂讓我們將環境拋在腦後,World3模型將要再次發出警訊,呼籲人類使用5種方法追求永續、面對極限:懷抱願景、建立網絡、說出真話、認真學習和發揮愛心。能夠建立永續社會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行動就從此刻開始。★國內外專家一致推薦★「惟面對未來發展,值得我們重視的並不僅於作者所建議的做法,亦或是再次爭論作者所提方法的精準度,而是我們是否能夠用非常審慎的態度、以科學方法為基礎來關注分析真實環境威脅與經濟及社會需求,進而可能找到兼容並進的永續發展路徑。」——顏敏仁(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暨數位賦能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系統動態學臺灣分會主席)「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環境問題與挑戰,肇因於人類過度耗竭自然資源,破壞地球碳循環系統的平衡,1972年「成長的極限」一書問世,即預言此現象。」——林子倫(行政院發言人)「如何用同理心與愛,更清晰冷靜的頭腦,秉持著謙遜與耐心,一同打造
13號悅讀日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庫存:9
花東地區智慧交通便捷經營輔導計畫(附光碟)
滿額折
作者:周諺鴻; 周宏儒; 王佳祺; 廖敬而; 邱紫嘉; 涂仁維; 林子倫; 褚志鵬; 陳正杰  出版社:交通部  出版日:2019/12/01 裝訂:平裝
本計畫藉由提升幹線公車客運可靠度、於最後一哩路導入共享運輸之服務模式,改善花東地區偏鄉公共運輸服務之品質與覆蓋率。藉由導入公車客運準點到站提升機制及推動站牌結合動態資訊,降低民眾候車之不確定感,增進民眾使用公共運輸意願;共享運輸服務是整合在地多元車輛提供最後一哩路之小眾運輸服務,本計畫亦建立共享運輸服務媒合機制及作業方式(SOP),可供其他偏鄉部落推動在地共享運輸之參考。本計畫主要成果包含完成3家
定價:490 元, 優惠價:85 41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跨界跨代的台灣研究:北美台灣研究學會(NATSA)二十年
滿額折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是從台灣的民間出發,在台灣研究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扮演開創的角色;它就像一般的學術研討會,儘管二十年來的運作主力,不是學術地位穩固的資深教授,而是以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為主,但學會會員的台灣共識,卻凝聚了學會知性和感性的集體力量。 本書以鮮活的主題,串起北美台灣研究學會的歷史,卻不是刻板單調的編年記事,而是以各種主題呈現北美台灣青年研究學者的學思歷程和著述成果,探討台灣研究在知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3 32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SDGs系列講堂牽動全球的水資源與環境問題:建立永續循環的水文化,解決刻不容緩的缺水、淹水與汙染問題
滿額折
作者:InfoVisual研究所  出版社:臺灣東販  出版日:2022/06/29 裝訂:平裝
地球耗費40億年所形成的水系統, 人類只花了短短200年就幾乎破壞殆盡。 根據預測,在2050年之前,光是亞洲 就會再增加10億人陷入缺水的窘境。 氣候變遷讓各國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危機。 再不正視,缺水問題恐成全球最大風險! 劇烈降雨、嚴重乾旱、工業廢水與生活廢水汙染…… 人類破壞環境所引起的全球規模水資源危機,已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如果放任不管,未來各國甚至可能會為了搶奪水資源而引發戰爭。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態發生,建立知水、惜水、愛水的水文化至關重要。 唯有運用新思維、新模式、新技術來面對迫在眉睫的「水問題」, 才能打造讓所有人免於淹水、缺水之苦的永續安全水環境。 〡水資源問題並非遙不可及,與你我息息相關〡 水災頻仍 地球暖化擾亂了水循環模式,造成豪雨連連、颱風大型化、冰河融化、河川氾濫,預計會有50%的人類飽受缺水之苦。 糧食危機 氣候變遷造成部分地區雨量減少,導致土壤乾涸,因而無法栽種作物,對農業造成致命的打擊,引發嚴重的糧食危機。 生態系統逐漸崩潰 地球的氣溫上升導致動植物的棲息地消失、變化或遷移,而無法適應環境的生物便會逐漸被淘汰。據說地球的平均氣溫只要上升1~2度就足以讓20~30%的生物瀕臨絕種。 〡為了守護水資源,我們現在所能做的事〡 ․不要用水過度,不把油等髒汙沖進下水道。 上下水道設備是會耗電的,節約用水亦可達到減碳之效。 ․響應「停止購買瓶裝水,攜帶自己的水杯」運動。 可減少汙染海洋與河川的寶特瓶垃圾,還有助於防止製造大量瓶裝水而過度破壞水源。 ․生產糧食需要大量的水,而進口糧食就等同於進口生產該糧食所使用的水。 考慮到虛擬水而盡量購買國產品,成為「有良知的消費者」也有助於解決水資源問題。 ․購買致力於保護水環境或減碳之企業的產品 ․透過捐款的形式來幫助飽受缺水之苦的非洲孩童。 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何昕家(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 林子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瑞賓(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依姓氏筆劃排序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