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6)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6)
庫存狀況

有庫存 (7)
無庫存 (9)
商品定價

$200~$399 (14)
$400~$599 (2)
出版日期

2024年 (1)
2022~2023 (7)
2020~2021 (8)
裝訂方式

平裝 (16)
作者

地味手帖編輯部 (16)
出版社/品牌

裏路 (1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6筆商品,1/1頁
地味手帖07 :野孩基地─長出地方的歸屬感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1/08/18 裝訂:平裝
|本期特輯──野孩基地|下課後,仍不想離開的地方;無聊時,不自覺想前往的地方,哪裡是孩子結伴同行、大手大腳奔跑、爬樹和探險的基地呢?這一期,我們以鄉野間的孩子為主體,探看他們學習、創造、玩樂的聚集地,以此與地方文化為連結,邀請長期推動地方經驗的教育工作者陳冠彰和盧駿逸,分享他們如何透過故事開展路徑,讓孩子以走路為起點,用身體實踐、參與地方的精彩對談與經驗分享。同時,將野孩基地分為「生活」、「思辨」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15:游牧聚落─探尋生活原真的可能性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2/12/28 裝訂:平裝
吸引不同世代的人,持續遷徙的內部流變,是當代游牧聚落的特質。流動就是它的原真。|本期特輯──游牧聚落|★特製六款「游牧牌卡」,每本隨機贈送三款,測試自己的游牧指數!隨著島內移民、自由工作的趨勢愈漸發展,有愈多人比過往更頻繁地移動居住地,或因為嚮往異地生活而尋找換宿體驗的機會,這股由隱到顯的生活風潮,逐漸讓部分地區成為「換生活」的聚集地,甚至進一步形成各具風格的游牧聚落,吸引有著同樣頻率的人前來。本期特輯以現代游牧行為為主軸,從「游牧性格大解析」的牌卡測驗進入,探尋為何遠行、遠方、他方彷彿具有改變的允諾,人為何總是想離開的哲學思考。進一步帶入「定居生活本位思考下,對游牧生活的偏見」觀點,邀請台灣大學城鄉所康旻杰和地理系洪廣冀兩位學者,從原初的游牧概念、內部法則、國家控制,到為了共同價值聚合的聚落,漫談游牧與當代社會的連結。接著,依照聚落形成進程,由個人、單一空間、多戶聚集、形成生活圈的發展脈絡,一一介紹由移居者打造的宜蘭南澳一條街,如何成為一處溫柔接納流動者的緩衝之地;因愛好衝浪聚集定居,創業與生活交織的宜蘭頭城白磚屋聚落;及有著多種住居型態的台東長濱,如何建立進入地方的「淺居」模式。深入彙整三種游牧聚落生活圈、及游牧後決定返回原居地的悄悄話分享,了解游牧者留下和離去的各種面向。也藉由企劃換生活的地方單位「台東臨山小宿舍×馬祖大浦plus+」,分享扮演游牧旅程的起點和啟蒙角色,如何成為落地生活前的起手式。最末,更獻上以游牧行動來思考的書籍和電影選單,連結文本和生活意識的選擇。在年末新啟的時刻,期望以游牧聚落的人們和生活觀,引發對現階段生活的省思,繼而邁入下一個「記得自己要追求什麼」的年度。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10:地方兼業─創造自己的在地交往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2/02/23 裝訂:平裝
地方兼業並非打工、也不僅止於斜槓,而是藉由熱情和專業,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工作型態。得以打破固著的工作想像,尋求心理和收入的平衡,為自己創造一種在地交往關係!|本期特輯──地方兼業|下班後,除了癱成馬鈴薯和魚乾,還可以發生什麼事?不如利用這段黃金時間,來和地方發生關係!斜槓、創業、自由工作者,面對愈來愈多變的職業風氣,有許多人雖然想嘗試,卻礙於現實考量無法直接轉換工作模式,或全然改變居住地。因此一種在城鄉間移動、先在地方找到喜好單位,並以自身專業開始投入發展的「兼業」,正悄悄發酵,慢慢打破城市與鄉村對工作的既定定義,開啟改變工作和擾動地方的可能。這一期,我們將聚焦此現象,先邀請關注地方事務的社造業師王本壯、觀察家林承毅、第一線工作者《東園誌》創辦人周盈君和廖翊丞,來一場三方角度的交流對談,探討帶有公共性的地方兼業,是源自討生活的意圖,抑或滿懷炙熱心意投身打拼?接著,藉由「兼業」得以成立的「案主」和「兼業者」雙方角色,連線訪談苗栗苑裡「掀海風」、彰化溪州「我愛溪洲」、屏東恆春「火箭人實驗室」等需靈活運用兼業者的在地團體,了解深耕地方的工作者是如何調配人力和完成各式專案;同時,也請長期推動地方事務與文化的兼業者,談談如何在正職工作之餘,運用自己的所學和專業技能,透過實際參與而加入地方的苦甜和收獲。而兼業總有個開始,不如跟著兼業LEVEL的初、中、高階三個精彩案例,一探新竹「津采酒業」的精釀啤酒團隊,如何以啤酒為媒介,帶領群眾更認識新竹舊城區;一群嘉義縣市的特教老師共同組成「好槺Goody」,下班時間在朴子鄉村開一間雜貨冰店,將所學實踐在社區據點;在花蓮飯店任職、同時心繫新城崇德部落的設計總監,如何從兼職慢慢進入創業階段,繼而在部落內開了「Mhuway達吉利共享空間」。除了個人,陸續有媒合都市人才和地方工作的組織和網站,透過說明會和課程機會,招募對地方工作心之嚮往的人,正代表著此現象的蓬勃需求,本期也將深入報導「台力快遞」的促成和發展。歡迎對鄉村有感者,從地方兼業入門,找到自己和地方發生關係的方式!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11:村之寫真─凝視而後改變的力量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2/04/27 裝訂:平裝
一張照片,曾經屬於某一地某一群人,延續著地方認同與信念,存於記憶中,也存於生命中。|本期特輯──村之寫真|●本期特製三款「寫真之村」小書,收藏攝影師眼中的抗爭、變遷和消失之村,隨機出貨中!如果有一天,生活的地方正在消失,不管是時間洪流裡的被掩埋,或是城市發展下的被消滅,「寫真/攝影」可以在裡面扮演什麼角色?有沒有可能成為一種力量的起點?帶著這個叩問和攝影之眼,特輯之初我們邀請藝評家、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爬梳台灣攝影簡史、攝影師的地方性,如何從風景的發現轉為在地的觀看,甚而看見土地的傷痕專文。接著,以長期記錄同個村落地區為基準,分別探看南風下的彰化台西村,許震唐如何為家鄉記錄生活的抗爭之村;用狡怪視角捕捉高雄旗津百態的林聰勝,如何呈現變遷之村;和在高雄左營眷村蹲點生活五年的林羿綺和呂易倫,拍攝上萬張消失之村後的透視想法。同時,透過關注地方的影像創作者黃迦、莊媖智、黃弘川,寫下他們拍攝之後、影像之外的內心創作過程。並順著地方視角,訪談台南的「海馬迴光畫館」和花蓮的「好地下藝術空間」,耕耘在地影像藝術空間多年來的歷程和轉變。最後,更邀請到「2022Mattau大地藝術季潛行攝影計畫」,以沈昭良為策展人、召集新生代及資深攝影師共組的華麗團隊,暢談此影像創作計畫與地方性的核心想法,及各創作者在曾文溪流域取材的想法和有趣故事。不管出於創作、於追尋、於報導……等動機,各色秀異的影像和創作理念,都為當代的攝影與地方角色,照見多樣態的視角,疊疊浪浪,穿越時間引發迴響,進而為地方找到陪伴的力量、記錄的力量,和可能改變的力量。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13:地區賽隊─地方愛的熱力展現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2/08/31 裝訂:平裝
從運動出發,用汗水和淚水,拉起人和人的關聯性,用熱情和吶喊,凝聚所屬地的歸屬感。|本期特輯──地區賽隊|出自地區的運動隊伍,在肩負代表地方的責任下出賽,每場比賽不管成功或失敗,都是一次次凝聚在地情感和資源的機會,同時也藉由賽事讓所在地被外界看見甚而支持。從地區出生的賽隊,比的不只是技術,更是凝聚力。這一期,我們先從日治時期地區運動與比賽的興起開始談,探看「會打棒球就有工作」的運動時代背景是如何形成。接著把眼光聚焦於歐美國家,在同樣大時代底下,地區運動如何在英國打破階級藩籬、在美國對抗種族歧視、在德國成為融合新舊住民的計畫,明示著運動在改變國家和社會之前,每個人的參與早已產生意義。歸納地方隊伍的誕生,不脫學校、地方單位與社區等在地單位大力主導,才有可能長久持續。因此,這次我們分別以三種面向介紹了花蓮秀林佳民國小桌球隊,如何從運動社團前往校隊的過程;新北三峽熱原拳擊隊,成立與行動皆與都市原住民的發展息息相關;及基隆家扶Enjoy社區棒球隊,從社福單位出發擴及地方社區和學校網絡的強大能量。每一支隊伍,都緊貼地方的脈動和困境,從中看見運動如何聯繫社區情感,和拉起人和人的關聯性。而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教練、選手和觀賽者的互動,場上場下的屏息間,不只是熱力和實力爆發時刻,也潛藏許多不自覺的心理意識,透過「張心理師的運動處方箋」心理師張榮斌的臨場分析、「地下電影」溫溫凱的運動電影整理,及棒球攝影師王紹儒的一瞬直擊,看見賽事中的心理抗衡、電影中的人地關係、場邊的精采瞬間,十足過癮的看盡賽隊比賽的方方面面。正值暑熱,一起來看地區賽隊的汗和淚,如何開展另一種歸屬於地方的動能量!
庫存: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16:地方刊物行不行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3/12/06 裝訂:平裝
刊物,地方發行中!是記錄文化、自我認同、還是改變地方?改版首發,再度上路。★2款《資訊超載地味小報》夾書,隨機附送。★4場地方刊物愛好者、編輯者、官方代表長對談,萬言完整收錄。★60本台灣地方刊物推薦書單,跨時空一本蒐羅。遍地開花的地方刊物/誌,大到縣市政府委託專業團隊、小至地方工作團隊都在製做和推動,已成推廣和認識一地的基本配備。這波發展近20年的地方刊物浪潮,刊物形式、內容取材、乃至出版目的,已經過不同時期的演變更迭。本期透過「刊物豆知識」、「全台刊物地圖」總整理,打開台灣地方刊物的大門,並首先邀請「見域Citilens」共同創辦人謝爾庭、探尋地方刊物與地方營造關係的研究者黃喆亮、與「有間書店」主理人朱毓萍,以編輯者、研究者與蒐藏者的身分對談,先為讀者分析這波由「地方書寫」而始的發展脈絡與觀察。接著,藉由每本刊物都會遭遇的階段:出刊產製、休刊狀態、停刊原因、到官方刊物等各種角度,一探各種編輯團隊的「進行式」。不管是基隆八斗子的《東北風》、以曾文溪全流域為地方的《小事報》、及澎湖《去(Khù)海女神龍》持續發刊的原因;或暫時休息的《轉個灣》、《大雄誌》、《Kiâm-tsúi心適代》、《WuTalk!台南在地誌》如何來場同好會;《掀海風》和《返腳》分享結束刊物之後,隨之而來的發展和滾動;及全台最不官方又具有官方認同的《奇萊有誌》,如何運作甲乙方的協作。所有編輯團隊的歷程,都直指地方刊物的本質不止於出版,而是刊物運作本身就是「一場行動」,編集著地方關係和理想藍圖。因此,本期編輯部共蒐羅60本台灣地方刊物,整理出跨年代的推薦書單。最後,也邀請歐洲、香港與日本的觀察者,以地刊來通信,分享地方刊物與該地的發展與關係,一窺刊物如何從訊息編輯,走向關係編輯的時代。當地方既是生活地,也是田野處,一本經過企劃、拍攝、採訪、編輯、設計、發行、寄送……等過程而生的地方刊物,是為了記錄文化、自我認同、建立關係,還是改變地方?在多媒體時代,仍然想大聲提問,地方刊物在當代究竟行不行?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地味手帖17:地方上的複合式精神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4/06/13 裝訂:平裝
「複合式」是個商業用語,也可以是一種在地生活的方法:一面創造理想的在地生活、一面透過多元的經營方式努力生存,理想+生存=Combine Live and Life|本期特輯──地方上的複合式精神|用Combine(複合)的精神,在地方生存下去吧!地方上的人與店家,如何靠多元的方式或新的工作模式活下去?選擇複合式的經營方式,是為了增加收入、讓生意變得更好,還是想讓地方變得有意思,抑或是兩者兼有之?透過鄉鎮常見的尋常店家可見複合的強大性,如雲林虎尾的惠生大藥局除了藥房業務,更以「小鎮公園」的概念,讓社區長輩願意來開心交流;嘉義民雄的仁偉書局,號稱「書店界的𥴊仔店」,地區大小事皆可包;台南安平的華谷理容院,為了活化自身產業,以理容院文化為軸心探索城市和自己。複合式經營的概念,被運用在商業店家之外,也同樣適用於地方上的社造團隊,讓以服務或專長為主的單位反過來開放或經營空間,例如在萬華的香香澡堂隸屬於芒草心慈善協會,透過澡堂空間讓協會關注對象──無家者及社區貧困者願意主動走進來;又如屏東來義的部落蔬店PAIWAN A LAMI,由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推動耕種和販售傳統作物,找回部落族人的歸屬感、復振自己的排灣文化。原有理念結合新空間、傳統本業結合新服務,地方上的複合模式往往跨領域、跨團隊甚至跨地域,因此特別邀請茶籽堂的趙文豪、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楊富民,和蘇澳KPI共同創辦人張台賜,在商業體和社區組織的不同出發點,分享三位行動者的經驗談,如何以複合深耕地方。一面往理想的道路前進,一面想方設法活下去——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地方生存法則。我們認為,當代的複合式手法,是為了讓在地居民活得更好,同時也讓回到地方上的人創造理想的地方生活。
庫存:1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地味手帖08:聲音風景─聆聽地方的不可見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1/10/20 裝訂:平裝
漁村社區的澡堂裡都在聊些什麼?百年府城的巷弄又會發出什麼聲響?海口鄉鎮的風聲有什麼樣的味道?|本期特輯──聲音風景|聲音是線索,指引出人事、物產和環境,層層疊疊,逐漸覆蓋成地方的面貌。這次,我們將閉上眼、拉著看不見的音頻線,走過地平線的起伏綿延,以耳帶路、透過聲音思考,雙線並進構成完整的地方感知。特輯開頭,即以音景為軸,綜觀清代、日治及至近代社會的聲響演進,說明音景具有的記憶、文化和社會意涵。接著,依聲音具有的「田野紀實」、「混音後製」與「記憶共鳴」 三種面向,分別介紹用十年建構「台灣聲音地圖」的吳燦政、優游於聲音創作和記錄的澎葉生,和將聲音連結生命記憶的鄭琬蒨三位聲音藝術家。同時,特別情商以金山磺港為據點的「津夙昔」Podcast主持人,企劃製作一檔紙上節目,聊聊社區裡的漁船蹦蹦聲、泡澡聲、麻將聲、那卡西……背後的生活故事。也邀請常駐、生活地方的聲音採集者,以「聲標×聲音日記」寫下屬於台北士林、雲林台西、台南市區和綠島的聲音片段,藉由市場休市聲、魚塭打水聲、巷弄流水聲、揉米糰聲……等音檔,一探脫離當代慣用的視覺先行手法,以另一種感官與當地連結的經驗。最後,更藉由「聲景現場」單元,專訪「台灣聲景協會」范欽慧與電影聲音設計工作者周震,談談兩位從攜手合作陽明山夢幻湖《在湖畔傾聽》的聲景創作,到各自的聲音觀點與工作經驗談的點滴。這一期,請跟著音線的描繪,和地方和文化連結,不再只是看,而不見。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02:風土技藝─留住文化留住人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0/10/14 裝訂:平裝
人→技藝→記憶→人有人就有技藝有記憶就有地方的家|本期特輯──風土技藝|「我們是靠手來記憶的。」「你用什麼來記憶?」讓技藝成為記憶,回到人和地方的家。當人長久居住在土地,想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更豐厚的文化內涵,自然會產生技藝。技藝依著所在地的地理環境、產物業、生活習慣,有各式延伸,世代承襲下來就形成集體記憶。因此,技藝關乎的不只是技術手藝,而是生活其上的文化和人。人在,文化和技藝就在;人離開,文化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地味手帖03:秘密據點-地方工作者的地下事務所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0/12/16 裝訂:平裝
一間咖啡店、一家海產店、一處三合院埕都是匯聚機會與可能之地也是地方工作者獲得撫慰的私領域|本期特輯──秘密據點|「欸,等等會過去吧?」「晚上七點直接那邊碰面!」對話中沒有出現地點,就完成的聚會約定,是專屬於地方團體的暗號術語,裡面藏著一個大家都依賴認可、頻繁進出的共同據點。對於仰賴大量串聯溝通,和高度機動性的地方工作者而言,這些據點不單是空間,而是包辦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支持系統,可以是天馬行空的工作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地味手帖06:移動販賣車-日常中的地方行動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1/06/23 裝訂:平裝
|本期特輯──移動販賣車|有一種車,載商品、載服務、載夢想、甚至載著心意,只要願意用金錢、用時間、用互動來交換,就能得到一個短暫交會的驚奇。這一期,我們以街頭巷尾、山區郊鄉皆可見的「移動販賣車」為主題,邀請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靜寬,爬梳文獻寫真照片,淺談歷史中的攤販流變和百工類型,看見時代背景下的奇與趣;同時,也請資深音樂人熊儒賢,從深入人心的攤販叫賣聲,聽見其與流行音樂的共鳴曲,試圖從歷史文獻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04:繼承家業─新時代的返鄉傳承路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1/02/09 裝訂:平裝
從傳統過去→尋找→未來方向賦予家業新可能也再次擁有認識家族和地方的機會|本期特輯──繼承家業|「這是我以前長大的家嗎?怎麼變這樣?」「咦?原來我們家有這樣的地方和文化啊!」「那我好像可以做些什麼事!?」這些自述,幾乎是返鄉繼承家業的下一代,都曾經歷過的心路三部曲。隨著返鄉時間拉長的再探索,就像是第二次認識家業和成長地,已經茁壯的自己眼看著家業逐漸凋零,往往會激發出新的火花,試圖以自身專長結合舊有基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12:鄉村博物館-尋找自己是誰的方法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2/06/29 裝訂:平裝
鄉村博物館的存在,不只是為了過去,更在尋求指向未來的路。|本期特輯──鄉村博物館|走訪各地鄉鎮時,稍留心,會發現有著各式文物館、紀念館、文化館、故事館……,鋪蓋著灰塵和歲月痕跡的指標招牌,指引著過去的地方文化經驗。數量之頻密,讓人不由得好奇這些館舍由誰經營?誰會來參觀?又為何各地都能看見鄉鎮型館舍?藉由這些提問,我們邀請到長期參與宜蘭社區發展的陳育貞、台藝大文化資源學院院長的林承緯,和擅博物館學與文化政策的林玟伶,以文資、社區和博物館三方視角對談,談鄉村博物館的脈絡由來、現況和參與經驗,了解到各地在1980~1990年代社會風氣、社造趨勢下而啟的本土文化追尋,及至2000年後的地方文化館政策導引,而有了鄉村博物館的整體發展輪廓。依此為基礎,實地拜訪宜蘭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和大二結紙文化館,了解經營者大二結文化基金近30年來深厚的社區能量;雲林的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運籌團隊,扮演多點溝通和推動平台,帶動地方眾多文化館的活力;近年來極受矚目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將長久以來的社造能量,逐步引導至生態博物館的路徑。三種地方案例,展現出由一群人、一個團隊和一個館舍而出發的起點,如何展開多點串聯、人地相連的豐沛經驗。接著,藉由各路博物館人、策展者和插畫家的分享,從紙上飛躍至金門、馬祖、花蓮、台東、台南、屏東……及至日本和摩洛哥的地方館舍,從中可看見在地人透過博物館方法,召喚出一段段產業、生態、工藝、族群、歷史等記憶,逐步拼湊出「自己是誰」的完整樣貌。每個地方都是獨一無二的典藏。透過鄉村博物館,濃縮見證了有限的人生,如何延續對土地和對人事的地方關懷,並以此為踏石,尋求指向未來的路。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05:家屋現在式─家的面貌再定義(附「街頭住屋」手繪明信片,四款隨機出貨)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1/04/21 裝訂:平裝
|隨書附贈|「街頭住屋」手繪明信片 (共四款,隨機出貨)可獲得「建築大叔」的街頭觀察,看見住家型態中街屋、公寓和大樓的建築細節,值得收藏!|本期特輯──家屋現在式|過往的家,是打造理想的建築硬體,與家人生活居住;當代的家,已經不侷限如此,而是能尋找契合的住居模式,為自己尋找、創造非親緣家人的新時代。這期,我們將放眼都市和地方,觀察住居型態和家人定義的現在式。本期特輯分成「屋」與「家」兩大主體。「屋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14:望族之後─穿過時代脊簷的光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2/10/26 裝訂:平裝
猶如地方之鑰,開啟地區發展和歷史脈絡的地方望族,是穿過時代脊簷的光。|本期特輯──望族之後|木柵高家、大龍峒陳家、神岡林家、仁武劉家、埔里黃家、豐原廖家、北埔姜家……你認識幾個地方家族?曾有過聽聞望族事蹟,因而解開地方身世之謎的經驗?地方望族,是由血緣、地緣、信仰圈、婚姻關係、商業網絡及政治力量所匯集形成,往往成為支撐、維繫地方發展的主力,也是左右歷史的關鍵角色,深入一地發展脈絡,處處皆根系,細細梳理極易碰觸到軸根家族的龐大網絡。本期特輯,先從大歷史回望,一探時代變遷下望族形成原因的轉變,並從中精選「螟蛉子」、「地方仕紳與紳章」、「半山」、「新舊五大家族」等十組關鍵字細說分明。接著,推開深重似海的望族大門,以「望族女子圖鑑」描繪過往隱身於閨門之後的女性身影,在家族中扮演的角色和關係,乃至她們在時代、政局移轉下,個人的生命際遇。在恢弘的歷史之後呢?來到當代,我們依照望族後人處理家業的方式,看見其各自以記憶、修復、活用等方法,或重現或轉化前人留下的軟硬體資產。如嘉義民雄陳實華洋樓,如何透過後代拍攝的大量老照片,記憶家族人地物;正在修復的新竹周益記老宅,因著後代的念舊,一瓦一物花費十年重現;雲林大埤的三秀園,以族史追尋、設計轉化和藝文活動,活用先祖創建的園林宅邸。最後,分別邀請文資保存工作者蕭文杰和陳建融,以自身經驗分享望族建築的保存拆遷議題;及《新修彰化縣志.人物志》編纂團隊張素玢、李毓嵐、李昭容,從地方人物志出發,漫談田野過程和各自研究中地方人物與望族之間的關聯性,一吐史學家的難為與辛苦之處。與地方交融的望族,有如夜空中的星光,有的閃爍停滅、有的愈益恆亮,影響自身家族和周遭地區,不變的是,其散發光芒都穿過時代脊簷,引領人追尋。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地味手帖09:街區一直在─地方生活感的來處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1/12/22 裝訂:平裝
街區,是一座城市的想像與實驗,是一地鄉村的發展原型,也是一個人步行可及的生活範圍。|本期特輯──街區一直在|你最熟悉的街道是哪一條呢?從住家出發,最常走的街道路線,是前往步行可及的便利商店、是轉角處的餐食小吃、亦或是稍遠一些的公園?人們在街區採買、吃食、走晃, 日月穿梭,把街走成了回憶、基地和生活。街區,是個人生活所及的最小範圍,也是城鎮村落發展的最小單位。這次,我們將從城市、鄉村至個人,由大至小的視角,探看街區與人的關係,如何形塑當地最適切的生活風景。首先跟著跟著地景建築背景、投入街區再造至深的侯志仁、連振佑和施佩吟,線上對談,俯瞰理解「何謂街區」和其功能,及這幾年來的街區轉變和想像,並實地拜訪台北南萬華街區、台中舊城區等都市活躍組織,如何以街串聯,連結城市中人和人之間、建築和建築之間的行動。同時,邀請地方者書寫他們對生活街區的觀察與情感,從新竹新埔湖口的客家街庄、台南官田的火車站前市街、屏東市區的大陳村落,到台東關山街道與周邊村落的連結關係,深入了解各地鄉村街道發展的裡層和表層。最後,再跟著「西城Taipei West Town」的李政道、「白杞寮誌Liâu Life」的蘇瑞琦與團隊,分別拜訪台北大同萬華區和嘉義竹崎鄉內埔村的街區,看街廓如何在都市發展下被改變、如何在村落發展中被隱沒,不變的是,街道一直在,帶著生活其中的人們對它的愛。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