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
電子書 (2)
政府出版品 (3)
紅利兌換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6)
無法訂購商品 (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6)
商品定價

$200~$399 (6)
$400~$599 (1)
出版日期

2021~2022 (2)
2019~2020 (1)
2017~2018 (2)
2017年以前 (2)
裝訂方式

平裝 (5)
作者

蔡振家 (3)
蔡振家,楊敏奇,李承宗,馬國鳳,嚴宏洋 等 (1)
蔡振家,陳容姍 (1)
蔡振家、楊敏奇、李承宗、馬國鳳、嚴宏洋、黃千芬、李百祺、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編著;于宏燦–主編 (1)
蔡振家、陳容姍 (1)
出版社/品牌

臺大出版中心 (3)
三民書局 (2)
臉譜 (1)
臉譜文化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筆商品,1/1頁
妙趣痕聲:聲彩繽紛的STEAM
滿額折
歡迎進入聲彩繽紛的世界!閱讀以後,你的生活將從此妙趣痕聲! 「聲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物理現象。從本質來看,聲音就是一種波動,所以不僅蟲鳴鳥叫是聲音、音樂是聲音,甚至是地震都是一種聲音。生物們藉由聲音來傳遞訊息,而人們更是利用聲音來探索世界、傳遞感情。隨著人們在聲音之旅的旅程中邁進,這個世界也愈來愈繽紛多彩。 ●音樂的本質是聲波,這種波動真的可以感染我們的情緒?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知道情緒是怎麼來的。情緒是由我們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受到刺激之後,透過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產生應對的結果。科學家們透過腦造影實驗發現,當人們受到音樂這種抽象的聲音刺激之後,受試者大腦中掌管多巴胺分泌的區域會有明顯的活躍,這就證明了音樂是可以影響情緒的。 ●誰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傷心的人更應該聽慢歌! 誰這麼大膽敢質疑五月天!?當然是有專業才敢大聲。這個理論可以從三方面來講。在生物因素上,悲傷音樂元素可以引發一連串生理反應來影響情緒。在心理與社會因素上,人們會因為自己的悲傷與悲傷音樂產生了共鳴,或者因為悲傷音樂轉移了我們糾結情緒,而使心情得到改善。在文化因素上,音樂可以讓我們與歌曲意境共情,當我們能以有安全距離的位置感受悲傷,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就能讓我們產生悲天憫人的感受,如此一來也就達到撫慰的效果。 ●預測地震有可能嗎?聽聽地球的歌聲吧! 地震的本質其實就是地殼釋放能量產生出波動,也就是說,它正是地球的聲音。那麼地震有可能預測嗎?很遺憾的,非常難。但是,我們卻可以預警。當地震發生時,我們可以透過各個地點地震儀取得的波動數據,來對這場地震做全身檢查預測出各個地區可能的震度與災情,並在主震到達之前的簡短時間內提出警報。當然,這樣的預判還必須以從古至今的地震數據作為參考。也就是說,地震預警不僅僅是對當下地球歌聲進行解析,還必須充分閱讀過去的樂譜。 本書收錄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的演講內容,先從聲音的物理性質切入,說明各種樂器的發音原理;接著介紹音樂製作的流程與重點;再透過心理學的研究剖析聲音對情緒的影響;並說明研究人員如何利用地震儀來聆聽地球的聲音;而聲音在各種脊椎動物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顛覆你對於動物叫聲的理解;此外,利用聲音的物理性質,人們不僅能夠將其用於海洋的探測,甚至能讓光與聲音互相轉換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9 300
作者:蔡振家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3/09/01 裝訂:平裝
音樂為何能夠影響情緒,讓我們的身體蠢蠢欲動?音樂活動在人類演化與文明發展中,占有什麼一席之地?這些謎題許多人一直感到好奇。拜科技進步之賜,科學家如今可以觀測人腦在處理音樂訊息時的活力型態;另一方面,音樂活動的跨物種比較,也隨著生物學家對於靈長類、鯨豚、鳥類……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本書結合神經科學與演化生物學的觀點,探討音樂認知心理學裡面的主要議題,包括:聽覺系統、音感、音樂的意義與形式、演
絕版無法訂購
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
滿額折
作者:蔡振家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1/06/01 裝訂:平裝
站在科學與藝術的分水嶺向奧立佛薩克斯致敬之作 文學與藝術作品的欣賞有許多面向,多樣的題材與表現方式,足以讓閱聽者涵泳其間,樂此不疲。蔡振家所謂的「另類閱聽」,倒不一定是因為這些藝文作品本身有多麼另類,而是因為採取了不太尋常的閱聽方式:病理觀點。 本書所探討的疾病以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嗓音異常)為限,因為這些疾病跟表演藝術的關係較為直接。既以「另類閱聽」為題,自然無意對於表演藝術作品提出「唯一」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音樂認知心理學
滿額折
作者:蔡振家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0/04/01 裝訂:平裝
人們為何需要音樂?音樂有哪些功能?音樂為何會引起情緒?聽音樂時為何會想要律動身體?……拜科技進步之賜,科學家如今可以觀測人腦在處理音樂訊息時的活化型態;另一方面,音樂活動的跨物種比較,也隨著生物學家對於靈長類、鯨豚、鳥類……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本書結合神經科學與演化生物學的觀點,探討音樂認知心理學的主要議題,本書二版增加了一些有關大腦中輔助運動區(supplementary motor a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蔡振家; 陳容姍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2017/08/31 裝訂:電子書
張惠妹〈聽海〉、陳奕迅〈K歌之王〉、梁靜茹〈崇拜〉〈會呼吸的痛〉、曹格〈背叛〉、孫燕姿〈我不難過〉、A-Lin〈給我一個理由忘記〉、劉若英〈後來〉…… 為什麼這些經典華語抒情歌曲,比誰都懂我們的心? 臺大音樂所副教授蔡振家,打破科學與藝術間的藩籬, 找出華語抒情歌曲能夠感動人心、傳唱不已的祕密! 經典抒情歌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它們在KTV裡名列必點金曲,一到副歌,大家總忍不住齊聲歡唱,而當我們靜下心來,獨自聆聽抒情歌曲時,總會想起甜蜜往事,或是心碎的舊時戀情。不論這些抒情歌曲讓人心暖或傷懷,音樂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力量,使我們感動、共鳴,進而得到心靈療癒與成長。到底抒情歌曲的魔力從何而來?讓我們感動的心理機制是什麼?華語情歌有怎樣的歷史脈絡?蔚為主流的「主副歌形式」又在其中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 ▍聽情歌時,你可能沒想過…… .宋代詞人柳永,為何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影響深遠的詞曲創作者? .在古典戲曲與歐洲歌劇中,竟然可以發現「主副歌形式」的蹤跡! .為什麼「主副歌形式」能夠跨越不同時空、地域、文化、語言,成為主流曲式? .歌曲中的「五大編曲元素」,跟身體感受有什麼關係? .副歌讓人渴望、讓人迷戀,其效果就像巧克力、炸雞、可樂一樣! .抒情歌曲會活化腦中高階的「心理自我」,促進心靈成長! .歌曲中的第三次副歌,為什麼讓歌曲結構具有「英雄旅程」的特質? .寫歌詞的時候應該如何使用譬喻?主歌跟副歌裡面的譬喻技法有何差別? .MV如何讓陳奕迅的粵語歌曲〈一絲不掛〉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本書結合心理學、語言學、文學、音樂學、美學、歷史,分析多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佐以腦科學的實驗結果,試圖找出華語抒情歌曲感動人心的原因。此外,本書也希望打破藝術的雅俗界線,打破人文與科學之間的高牆,讓我們重新思考歌曲與自我的關係,更提示了臺灣音樂教育改革的可能方向。 不論你是單純的愛樂人、詞曲創作者、音樂產業人士,還是相關領域的學生或教育者,本書將帶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理解華語抒情歌曲。在這些經典歌曲中,我們其實可以聽見更多…… 【各界推薦】 方文山(作詞人) 江文瑜(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作家) 李明璁(社會學者、作家)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柯智豪(音樂創作人)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袁永興(資深樂評人、廣播DJ) 張鐵志(文化評論家) 陳樂融(作家、主持人)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45 元, 優惠價:1 245
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
滿額折
作者:蔡振家; 陳容姍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17/09/02 裝訂:平裝
聽情歌只聽一半,會比聽完整首更傷心? 第一本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解析華語情歌的著作! 張惠妹〈聽海〉、陳奕迅〈K歌之王〉、梁靜茹〈崇拜〉、 A-Lin〈給我一個理由忘記〉、孫燕姿〈我不難過〉、徐佳瑩〈身騎白馬〉…… 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得主、台大熱門通識課「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開課教師, 帶領你我從認知心理學、語言學、歷史、美學等觀點切入, 試著找出那些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華語情歌,感動人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妙趣痕聲:聲彩繽紛的STEAM(電子書)
75折
  • 電子書
作者:蔡振家; 楊敏奇; 李承宗; 馬國鳳; 嚴宏洋 等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電子書
歡迎進入聲彩繽紛的世界!閱讀以後,你的生活將從此妙趣痕聲! 「聲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物理現象。從本質來看,聲音就是一種波動,所以不僅蟲鳴鳥叫是聲音、音樂是聲音,甚至是地震都是一種聲音。生物們藉由聲音來傳遞訊息,而人們更是利用聲音來探索世界、傳遞感情。隨著人們在聲音之旅的旅程中邁進,這個世界也愈來愈繽紛多彩。 ●音樂的本質是聲波,這種波動真的可以感染我們的情緒?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知道情緒是怎麼來的。情緒是由我們大腦中的「邊緣系統」受到刺激之後,透過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產生應對的結果。科學家們透過腦造影實驗發現,當人們受到音樂這種抽象的聲音刺激之後,受試者大腦中掌管多巴胺分泌的區域會有明顯的活躍,這就證明了音樂是可以影響情緒的。 ●誰說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傷心的人更應該聽慢歌! 誰這麼大膽敢質疑五月天!?當然是有專業才敢大聲。這個理論可以從三方面來講。在生物因素上,悲傷音樂元素可以引發一連串生理反應來影響情緒。在心理與社會因素上,人們會因為自己的悲傷與悲傷音樂產生了共鳴,或者因為悲傷音樂轉移了我們糾結情緒,而使心情得到改善。在文化因素上,音樂可以讓我們與歌曲意境共情,當我們能以有安全距離的位置感受悲傷,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就能讓我們產生悲天憫人的感受,如此一來也就達到撫慰的效果。 ●預測地震有可能嗎?聽聽地球的歌聲吧! 地震的本質其實就是地殼釋放能量產生出波動,也就是說,它正是地球的聲音。那麼地震有可能預測嗎?很遺憾的,非常難。但是,我們卻可以預警。當地震發生時,我們可以透過各個地點地震儀取得的波動數據,來對這場地震做全身檢查預測出各個地區可能的震度與災情,並在主震到達之前的簡短時間內提出警報。當然,這樣的預判還必須以從古至今的地震數據作為參考。也就是說,地震預警不僅僅是對當下地球歌聲進行解析,還必須充分閱讀過去的樂譜。 本書收錄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的演講內容,先從聲音的物理性質切入,說明各種樂器的發音原理;接著介紹音樂製作的流程與重點;再透過心理學的研究剖析聲音對情緒的影響;並說明研究人員如何利用地震儀來聆聽地球的聲音;而聲音在各種脊椎動物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顛覆你對於動物叫聲的理解;此外,利用聲音的物理性質,人們不僅能夠將其用於海洋的探測,甚至能讓光與聲音互相轉換,讓我們看見聲音聽見光 當你「聆聽」完這首由各個領域交織而成的知識交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5 28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