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華東政法大學“東方明珠大講壇”十場講座的內容彙編:第十一講《法律與概率》探討了在風險性與不確定性都大大增加的現代社會,追求確定性的法律將不得不對概率問題進行處理;第十二講《抗日戰爭的國際視角和現代意義》揭示了中國抗戰所面臨的社會組織效能和社會治理不足的問題,亦強調抗戰是中國從傳統國家轉向新型民族國家的重要環節;第十三講《1840年以來的中國時刻》聚焦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甲午戰爭、庚子之變等歷史時刻,講述了1840年以來中國如何走入近代以及近代與當代之間存在何種內在關聯;第十四講《的實施與新聞傳播法研究的過去和未來》在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進入關鍵時期的背景下,討論了《民法典》相關條款中的“新聞報道”“輿論監督”概念;第十五講《兩大法系背景下的作品保護制度》指出我國《著作權法》雜糅了英美法系的“版權”理念和制度,沒有準確反映大陸法系“作者權”以人為核心的傳統,對中國作品保護制度的未來持以審慎開放的態度;第十六講《大道之行》分析了決定現代福利國家建構的關鍵因素,包括現實的財政基礎、該國的政治文化傳統與官僚體制的動員能力;第十七講《憲法的性質》圍繞憲法與部門法的關係問題展開充分對話,拓展了我們對憲法性質理解的廣度與深度;第十八講《從西方經典發現中國鏡像》回顧了孟德斯鳩、伏爾泰以及法國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對中國的理解,從這段中西交流史中提出了“文明互鑒”的命題;第十九講《法學知識的演進與分化》立足知識論的“元科學”立場,深入分析了社科法學與法教義學的關係問題;第二十講《思而在》圍繞“法律職業倫理的特殊性”展開了層次豐富的論辯,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法律職業倫理在中國法學教育中的基礎地位。
定價:510 元,
優惠價:87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