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廣袤天空底下,除了尊敬,我們只希望得到平等雖然,他既不屬於英國人也不屬於印度人,他只屬於他自己……師大譯研所賴慈芸教授專文推薦最新、完整全譯!出版逾90年,經典文學桂冠英國偉大作家E. M. 佛斯特生前最後一部長篇巨著《印度之旅》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文學獎(The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獲獎之作改編電影由大師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執導美國奧斯卡獎11項提名,榮獲最佳女配角獎、最佳原創配樂獎被譽為英國偉大作家E. M. 佛斯特的經典著作《印度之旅》,場景設立於印度的尚卓拉波城,故事主軸環繞著英國殖民官員與當地知識分子之間暗潮洶湧的角力與衝突,充分展現兩者深刻而矛盾的互動。帝國高高在上的心態,以及被殖民者日漸覺醒、高漲的自尊,在佛斯特筆下真實而細膩地被呈現出來。英國官員朗尼的母親摩爾夫人與未婚妻奎斯特小姐到印度遊覽。不同於其他白人對殖民地疏離的態度,她們對於英國人例行的交際宴會反而更加厭倦,因為她們期待看見「真正的印度」,而不只是坐著馬車穿越市集:「她只需要坐在馬車裡,就可以輕易看見這一切,然而形成這些色彩與脈動的力量,將會離她越來越遙遠。到時候她只能看見印度的表象,看不見印度的精神。」想要了解印度的摩爾夫人與奎斯特小姐,接受當地醫生阿吉茲的邀請,一同出外遊玩,卻在過程中發生了意外。印度人阿吉茲被追究責任,成為英國人指責的對象,然而奎斯特小姐最終卻選擇支持阿吉茲。究竟,阿吉茲犯了什麼錯呢?從英國人、印度人的聚會寫起,佛斯特精湛的文筆功力描繪了生動的場景、繽紛的想像,以及人情之間的冷暖險惡。「……印度人喜歡以大眾化的觀點去欣賞詩句,不像英國人總喜歡從個人化的角度去鑽研。……印度人──許多印度人──喜歡在室外的月光下輕聲讀詩,因為只有在這種寧靜的時刻,印度人才能活得像自己,而且他們只有在聆聽哀悼詩的時候,才會想起自己以往的榮耀時刻,並提醒自己年輕的一代應該勇敢往前飛。」除了突顯英國人之間不同的殖民心態,佛斯特也寫出了階級之間的差異,以及人們複雜的心理狀態,如英印混血兒哈里斯對於身分認同的困惑:「每當有英國人和印度人同時在場,他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屬於英國人還是印度人。他因為自己體內的兩種血液而感到困惑」。越想要「成為自己」,就帶來越激烈的衝突與痛苦。可能融合,也可能隔閡愈深。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痛
蘇林德‧S. 約德卡(Surinder S. Jodhka),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社會學教授,印度新德裡人文科學中心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農村轉型、社群身份、社會文化等。著有《種姓制度:牛津印度通識讀本》(Caste: Oxford India Short Introductions)、《印度農村手冊》(A Handbook of Rural India)等。
[印度]就像一卷古老的皮紙手稿,其上記載著想法與幻夢,由於反覆書寫、擦除而留下殘跡,一層疊過一層,但每一層又不能完全掩蓋或消除之前留下的紀錄……雖然從外表看來,我們的人民組成多元多變、無窮無盡,但每一處卻又存在著強大的一致感,帶我們一同走過各個年代,經歷各式的政治風雨和命運的磨難。――賈爾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發現印度》(The Discovery of India,1946)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七大的國家。然而,沒有其他國家擁有像印度一樣多元的氣候型態與土壤環境、種族與語言、宗教與教派、種姓與階級、習俗──以及飲食文化。由於印度內部歧異之大,琢磨印度飲食中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人能辨識出印度風格,而這樣的風格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某種烹飪文化對所有印度人而言都是常見習慣,就成了饒富興味的工作。為了探討以上疑問,本書將追溯歷史上的印度飲食,縱觀史前時代至今的歷史、社會、宗教與哲學發展。本書大致上按照時間順序,唯編排上稍留彈性,因為許多古老的印度經典文獻無法確定實際的成書時間,只能粗略地劃分為某世紀的作品,有些寫作時間定位甚至可能以千年為單位。這本書中,食物的宗教、哲學意涵占有重要篇幅,因為印度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相比,更看重食物的意義,視之為身分認同的標記物。英語俗話說:「吃什麼就像什麼。」在印度則是:「你是什麼才吃什麽。」佛教徒、耆那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穆斯林,以及其他宗教的信徒,都各有飲食戒律得遵守。住在這座次大陸上的人民們,看遍各式各樣的節慶盛宴、伴隨生命重要事件的筵席場面,也熟稔各種出於修行或醫療因素的齋戒。
《印度美食史:盛宴與齋戒的國度》[印度]就像一卷古老的皮紙手稿,其上記載著想法與幻夢,由於反覆書寫、擦除而留下殘跡,一層疊過一層,但每一層又不能完全掩蓋或消除之前留下的紀錄……雖然從外表看來,我們的人民組成多元多變、無窮無盡,但每一處卻又存在著強大的一致感,帶我們一同走過各個年代,經歷各式的政治風雨和命運的磨難。──賈爾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發現印度》(The Discovery of India,1946)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七大的國家。然而,沒有其他國家擁有像印度一樣多元的氣候型態與土壤環境、種族與語言、宗教與教派、種姓與階級、習俗──以及飲食文化。由於印度內部歧異之大,琢磨印度飲食中究竟是什麼因素讓人能辨識出印度風格,而這樣的風格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某種烹飪文化對所有印度人而言都是常見習慣,就成了饒富興味的工作。為了探討以上疑問,本書將追溯歷史上的印度飲食,縱觀史前時代至今的歷史、社會、宗教與哲學發展。本書大致上按照時間順序,唯編排上稍留彈性,因為許多古老的印度經典文獻無法確定實際的成書時間,只能粗略地劃分為某世紀的作品,有些寫作時間定位甚至可能以千年為單位。這本書中,食物的宗教、哲學意涵占有重要篇幅,因為印度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相比,更看重食物的意義,視之為身分認同的標記物。英語俗話說:「吃什麼就像什麼。」在印度則是:「你是什麼才吃什麽。」佛教徒、耆那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穆斯林,以及其他宗教的信徒,都各有飲食戒律得遵守。住在這座次大陸上的人民們,看遍於各式各樣的節慶盛宴、伴隨生命重要事件的筵席場面,也熟稔各種出於修行或醫療因素的齋戒。《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我們的祖先做出美味的蔬菜湯,肥美的烤鵝、雉雞與火雞,烘烤的餡餅、蜜酒、果汁甜酒……他們不是細緻的美食家,只喜歡吃飽,滿足於加了鹹肉或牛肉的包心菜湯、烤網油肉捲、各種烤肉、餡餅、圓薄餅、花式大麵包科羅法耶。每當人們想到俄羅斯食物,浮現的往往是兩種彼此矛盾的景象;一是貧窮與匱乏,年景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少量馬鈴薯或者粥,最糟的則是大規模饑荒,另一種景象則是豐足,甚至是過剩,以壓榨自由為代價:在過去,沙皇與貴族吃著魚子醬、喝著香檳,這種奢侈來自幾百名甚至幾千名農奴的勞動;後來則是共黨上層階級享用特供商店裡種種充裕豐盛的物資,而群眾在門外排著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