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20)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0)
庫存狀況

無庫存 (20)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
$200~$399 (17)
$400~$599 (2)
出版日期

2022~2023 (10)
2020~2021 (10)
裝訂方式

平裝 (20)
作者

王禕、馮威 (10)
馮威、王禕 (8)
曾迎三、王禕 (2)
出版社/品牌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0筆商品,1/1頁
楊沂孫節書後漢書蔡邕傳(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 “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楊沂孫書後漢書蔡邕傳》為其一種。楊沂孫(1813―1884),字子輿,號泳春、濠叟等,江蘇常熟人。清代晚期書法家、古文字學家。著有《文字說解問偽》《在昔篇》等,並有《說文部首》等多部字帖行世。 清代中期,隨著古文字和碑學的發展,篆隸兩體又重新複出。楊沂孫打通小學和書法,取法鐘鼎銘文,創造出用筆峻利、結體方正、章法大氣的全新風格。楊沂孫是清代晚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古文字學家和足以比肩鄧石如的篆書大家,是清代篆書復興浪潮中守正出新的學者型書家,影響了清末民初的篆書發展,吳大澂、吳昌碩等都借鑒了他的寫法而發揚光大。 本書為民國時期出版的《楊沂孫篆書法帖》。此作為楊氏於清光緒二年(1876)書寫的《後漢書‧蔡邕傳》片斷,是其晚年小篆代表作。今重新編印出版,並依體例對圖版重作處理,尚希周知。
定價:228 元,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王文治書周氏仙壽敘(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王文治書周氏仙壽敘》為其一種。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人。工書法,以風韻勝。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清代書法家、詩人。其書法運筆柔潤,墨韻輕淡,行間布白,疏朗空靈,氣格風神極其婉美。王文治傳世書跡較多,大多為條幅和對聯。民國十年(一九二一)五月,中華書局發行名人真跡系列第二十三種《王夢樓周居士仙壽序真跡》,至民國三十年五次重印。此作系王文治晚期行楷應酬作品之一。原作形制不詳,似從條幅割裱而來,帖芯界有邊長約四點五厘米的方格。此次再版,為體例故,略有縮印,不損原作神采。
定價:348 元,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高昌磚志墨蹟(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高昌磚志墨蹟》為其一種。高昌,吐魯番古稱。吐魯番地區百年陸續出土的墓磚,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高昌磚志具有巨大的文物、歷史、學術、文化和藝術價值,與同地出土的古文書,乃至敦煌石室文物一起,構建了中國古代西域文化的豐富樣貌和成就。磚志中魏楷墓誌的書寫年代與南北朝大致相當,有助於今人更好地學習因刊刻而變形的北碑書法。 本書從一九三〇年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出版的《高昌磚集》中擇要選出具有一定書法學習價值的四十六方磚志,依書寫時間為序,並參照以往學術成果作了釋文。為體例故,對原版圖片進行了高清修復,並統一尺寸,尚希周知。
定價:330 元,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董其昌楷書四種(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董其昌楷書四種》為其一種。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翁、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著名的文臣和書畫家、畫論家,諡號文敏。董其昌長於行草,卓然大成。他的楷書在法度的基礎上又創造出新的變化,嚴整中有錯落。以晉唐宋為法,博識眾長,開創性地以淡為宗,是“雲間書派”的領軍者。董其昌是一位書法藝術集大成者,對明末清初的書畫藝術影響巨大。 本書選取了四件作品,即羅振玉舊藏並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貞松堂藏曆代名人法書》裡的大楷作品《節臨〈郎官柱記〉》、中楷作品《陳於廷告身》和小楷作品《阿房宮賦》,以及風雨樓舊藏、由上海神州國光社於宣統二年(一九一〇)出版的小楷作品《董香光臨曹娥碑小楷書》。為體例故,進行了適當的版式調整,尚希周知。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黃道周書孝經贊義(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黃道周書孝經贊義》為其一種。黃道周(1585 -1646 ),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今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人,隆武二年(1646年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張照書宋元詞(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張照書宋元詞》為其一種。張照(1691—1745),初名默,字得天、長卿,號涇南、天瓶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書法家和戲曲作家。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進士。歷任武英殿修書處行走、內閣學士、經筵
定價:210 元,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王寵書刺客列傳(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王寵書刺客列傳》為其一種。王寵(1494-1533),明代書法家,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江蘇蘇州)人。 王寵存世作品較多。他三十多歲時寫的《刺客列傳》較少人知,民國時
定價:228 元,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趙孟頫寫經三種(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趙孟頫寫經三種》為其一種。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書畫家,楷書四大家(
定價:348 元,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文徵明書自作詩(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文徵明書自作詩》為其一種。文徵明(1470-1559),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文徵明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錢灃節書答難養生論(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錢灃節書答難養生論》為其一種。錢灃(1740―1795),字東注、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清代名臣、書畫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進士,曆官江南道禦史、通政司副使、湖南學政等。有《南園先生遺集》《錢南園書畫集》行世。 錢灃學書初從王羲之和歐陽詢入手,上追顏真卿,楷書主要學習用筆篆隸意味較強的《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行書主要學習《爭座位帖》《祭侄文稿》等。同時,他也遍臨各家,尤愛米芾,最終鑄成“錢氏顏體”,一種更加簡便的筆法強調了顏楷寬博宏大的本質;而且,字號越大,越能體現這種圖像魅力。面對模糊不清的拓本顏碑,錢氏顏楷是一種清晰便利的模仿垯本。 本書收大楷代表作品――譚澤闓舊藏、震亞書局在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出版的《南園先生大楷冊》。此冊字體為標準的錢氏顏楷,內容為三國魏嵇康針對向秀《難養生論》而作的《答難養生論》節選,名篇名筆,學者可寶。為體例故,重新製版,尚希周知。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7 2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翁方綱書杏林雅集圖記(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翁方綱書杏林雅集圖記》為其一種。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忠敘,號覃谿、蘇齋,順天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中期文臣,金石學家、書法家、文學家。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參編《四庫全書》,著有《兩漢金石記》《蘇米齋蘭亭考》《複初齋文集》《複初齋詩集》等。 翁方綱在書法領域,工楷書和行書,涉獵隸書。在當時董其昌和趙孟頫書風流行之際,他別師歐陽詢,忠心傳統,謹守法度,是歐體在清代中興的功臣。他與劉墉、梁同書、王文治合稱“清四家”是清代中期書法從帖學向碑學轉換之際的代表人物。 本書收中華書局在民國九年(1920)出版的《翁覃谿杏林雅集圖記》為底本,重新製版,並加釋文,尚希周知。
定價:168 元,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康有為書自作詩(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康有為書自作詩》為其一種。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更甡等,廣東南海(今屬佛山市)人。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書法家。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進士。著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日本變政考》《大同書》《歐洲十一國遊記》《南海先生詩集》,以及書法論著《廣藝舟雙楫》等。 康有為以雄肆的魏碑體行書為清末書壇注入新的活力。他的書法理論和實踐影響了清末民初,乃至現當代書法家的風格形成。晚年創出“南海體”――魏碑體行書。“南海體”的主要特點是“破體”,融北碑南帖、真篆隸行於一體。用筆融入北碑筆意,參以篆隸筆法;體勢橫平豎直,撇捺盡勢,化行入楷,結構開張;章法茂密鬱結,生機盎然。 本書收康有為中楷自作詩。康有為晚年在杭州西湖一天山建有別墅“一天園”,為其中的十處景致分別作詩,並以中楷寫付長女康同薇。此作由有正書局在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以《南海書一天閣詩稿》為名出版,是當時的暢銷字帖。今據此為底本,依體例重新製版編印,尚希周知。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李瑞清節臨六朝碑(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曾迎三;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李瑞清節臨六朝碑》為其一種。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號梅庵、梅癡、阿梅,自稱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號李百蟹。後署清道人,諡號文潔。江西臨川人。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書畫家。有《清道人遺集》《清道人遺集軼稿》等行世。 通詩、書、畫,尤精書法。自幼鑽研六書,學習書法,對殷墟、周、秦、兩漢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書法上追周秦,博宗漢魏,各體偕備,尤工篆隸,六朝碑體一筆當風。他還以篆作畫,合畫、篆為一體。 李瑞清臨習六朝碑的實踐,是其書學實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強調六朝碑與前期書體風格的一脈相承關係,認為“書不通篆,猶如學不通經”,篆書為書學基礎。從夏商周三代青銅器銘文求篆書之法,從兩漢石刻求隸書、分書之法,進而以篆隸為基礎再窺六朝法書之秘,是李瑞清所倡導的學書路徑。 本書據《清道人節臨六朝碑四種》四輯擇取八件重新編印出版。這八件作品是《節臨〈爨寶子碑〉》《節臨〈爨龍顏碑〉》《節臨〈嵩高靈廟碑〉》《節臨〈石門銘〉》《節臨〈鄭文公碑〉》《節臨〈司馬景和妻孟氏墓誌〉》《節臨〈崔敬邕志〉》《節臨〈張玄墓誌〉》,並將四件全張作品縮印一併附錄,俾便習者參研。李氏臨碑不盡按原碑內容,我們在釋文中一一作了說明。為體例故,對圖版作了大小調整,尚希周知。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曾熙撰書張懷忠家傳(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曾迎三;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曾熙撰書張懷忠家傳》為其一種。曾熙(1861―1930),字子緝、初字嗣元,號俟園、晚號農髯,譜名昭銜,齋名永建齋、遊天戲海樓(室)、心太平庵,湖南衡陽人。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書畫家,海派書畫領軍人物之一。著有《左氏問難》十卷、《春秋大事表》兩卷、《歷代帝王年表》兩卷,書畫錄、詩集、文集各若干卷和字帖多種。 曾熙工書善畫,精鑒藏。素與長於碑版的書家“清道人”李瑞清交好,人稱“南曾北李”;又與吳昌碩、黃賓虹、李瑞清合稱“海上四妖”。致力於南北融合,以達到剛柔並濟的藝術境界。五體中,曾熙的隸書善以篆筆作分,在當時名聲最著,被譽為“今之蔡中郎”和“海上隸書第一人”;其篆書用功亦深,特得力於《散氏盤》《毛公鼎》等西周名器,晚年又以畫梅、松之法入之,更添雅趣;又把篆分意趣融會到章草和行書中,筆勢圓勁,結字開張,氣息奇古,純是一種“意足我自足”的神情;其楷書則既深入魏晉傳統,又融會南北,尤得力于鐘繇、王羲之及《瘞鶴銘》《張黑女墓誌》等。 《張懷忠先生家傳》為曾熙於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為門下弟子張善孖、張大千和張君綬之父張懷忠所撰並書,記敘張氏家世及張懷忠以先人庭訓治業的為政之道,藉此可見其家風對張氏兄弟的影響。此作當時由大風堂收藏並印製出版,由於印量甚少,長期以來鮮為人知。全帖用筆方圓兼用,於清健中顯蘊藉;結字舒朗寬綽,在端嚴外見欹側;氣息醇古簡淨,不激不厲,兼有鐘繇、王羲之和《張黑女墓誌》意趣,體現了曾熙在碑帖融合上的積極探索與創新。既是“農髯體”楷書的典範之作,亦是研究張大千家世生平的珍貴文獻資料。 此次據以重新編印出版,為體例故,對原圖版重作處理,尚希周知。
定價:240 元,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孫克弘書名勝漫錄(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孫克弘書名勝漫錄》為其一種。孫克弘 (1532―1611),字允執,號雪居,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書畫家。他在繪畫、園林、詩文、書法、金石、篆刻、工藝諸領域皆有造詣,是松江畫派的代表人物。長於隸書和行草書,主要取法對象是明代書家宋克。有《林下清課圖》《花卉圖》《水圖冊》等繪畫作品傳世,編著有《古今石刻碑帖目》《備考古今石刻碑帖目》等。 中華書局在民國九年(1920)三月出版的《孫雪居行楷》,為七十二歲時書寫,約為二千四百字,內容記錄包括“孫家園”在內的松江地區園林名勝,是一本罕見的孫克弘小楷作品。此冊作品既可填補孫克弘傳闕,也是研究明後期江南園林史的一手史料。更為重要的是,此冊小楷極為精湛,筆法流利,時出章草筆意;結體扁橫,具有魏晉風度;風格飄逸自然,如其為人。本書以此為底本重新定名為《孫克弘書名勝漫錄》,並依體例重新製版,尚希周知。
定價:228 元,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譚延闓書枯樹賦(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譚延闿枯樹賦》為其一種。譚延闿(1880-1930),字組庵, 號無畏、切齋,湖南茶陵人。其點畫豐滿圓潤、揮灑從容,而體勢疏朗,氣勢奪人,從而形成了寬博溫厚、含蘊性靈、雄健開闊的韻致。是清代錢灃之後又一個寫顏體的大家。被譽“民國至今,學顏者無出其右”。譚延闓曾多次書寫北周文學家庾信撰作的辭賦名篇《枯樹賦》,其中於壬戌年(一九二二)立夏後二日書寫的大楷《枯樹賦》於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由中華書局出版。此作是典型的“譚家樣”,蓄霸氣於醇雅,含奔放於留駐,加之是自運,比臨寫的《麻姑仙壇記》更加自然生動,堪稱譚體楷書的代表作品,有益來者,足資後學。
定價:210 元,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梁同書書六一泉三堂祠記(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梁同書書六一泉三堂祠記》為其一種。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長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書法家。梁同書工於楷、行書,到晚年猶能寫蠅頭小楷,其書大字結體緊嚴,小楷秀逸,尤為精到。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並稱“清四大家”。梁同書所書碑版曾遍及天下,但留傳至今的不多,原作墨跡就更少。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年二月,乾嘉忠臣、時任浙江學政的朱珪為紀念修葺西湖名勝——六一泉三堂祠而撰文記事,此碑由時年六十六的梁同書以楷書寫成。可貴的是,原作墨跡留傳至民國,並由中華書局於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六月初版,截至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三月,印刷三次。原作墨跡自出版後不知所蹤,形制不詳,估計為長卷。中華版字帖,成品高二九點五厘米、寬十七點五厘米,每頁無界格,有列無行。全文以柳體為主,微參顏體,一筆不懈,是學習楷書的**字帖。今次再版,以體例故略作縮印,尚希周知。
定價:210 元,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趙之謙悲盦賸墨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趙之謙悲盦賸墨選》為其一種。趙之謙(1829 -1884 ),浙江會稽人。 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趙之謙書法上溯秦漢,下開風氣,篆隸行融會貫通。趙之謙留傳至今的作品很多,真偽混雜。其中,較為可信的,是他的弟子丁仁、吳隱編輯的趙之謙書畫作品合集《悲盦賸墨》系列。該系列由西泠印社從民國七年至十三年(一九一八—一九二四)年出版發行,共收入四百多幅書畫作品。此次,我們從中精選出六十幅書法作品,分為對聯、條幅、冊頁等幾類,每類中再以原集順序排序,是為選集。
定價:348 元,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唐駝習字帖兩種(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禕; 馮威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0/07/01 裝訂:平裝
“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範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唐駝習字帖兩種》為其一種。唐駝(1871-1938),原名成烈,字孜權,號曲人,江蘇武進人。其書法秀美遒勁,含蓄樸茂,時稱唐體,與沈尹默、馬公遇、天臺山人並稱題額寫匾四大聖手。代表作有《武進唐駝習字帖》《孝悌祠記》《育合堂記》等。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曾發行兩種《唐駝習字帖》,包括一九一七年書寫的《育和堂記》和一九二四書寫的《孝悌詞記》,後者被視為唐駝的代表性作品。此外,在由商務印書館於20世紀初印行的《小學生習字帖》系列中,第二和第三冊為唐駝所書(兩帖範字昆偶有重復),第二冊自一九〇五年六月初版至一九二六年九月間重印四十八次。鑒於此兩帖今人少知,而且影響一時,特將其合編一帖;又限於篇幅,采取一頁放大、一頁縮編的版式。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劉墉書袁君墓誌(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馮威; 王禕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揀拾遺珍,復原書史全貌“書苑拾遺”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後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垯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劉墉書袁君墓誌》為其一種。劉墉(1720―1805),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清代名臣、書法家。乾隆朝重臣劉統勳長子,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進士,官至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諡號文清。曾參修《四庫全書》等,有《清愛堂帖》《劉文清公遺集》等行世。 劉墉用筆多肥厚,結體多橫勢,章法多舒朗,呈現出深厚的隸意和古趣。在融入顏真卿的寬博和蘇軾的濃墨之後,劉墉的楷書最終形成自家面目。在書法從帖學向碑學轉型之際,劉墉以肥腴端厚、雄奇淡遠的楷書和行草書集帖學大成,影響了何紹基、翁同龢、譚延闓等後世大家的風格形成。 本書以中國圖書公司在民國元年(1912)出版的劉墉中楷作品《劉文清公書袁君墓誌銘》為底本,重新編印出版,並依體例對圖版重作處理,尚希周知。
定價:240 元,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