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簡體書 (78)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8)
無法訂購商品 (2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77)
商品定價

$199以下 (5)
$200~$399 (39)
$400~$599 (27)
$600~$799 (6)
$800以上 (1)
出版日期

2023~2024 (4)
2021~2022 (5)
2019~2020 (10)
2017~2018 (6)
2017年以前 (53)
裝訂方式

平裝 (61)
精裝 (14)
作者

楊國榮 (3)
劉笑敢 (2)
劉述先 (2)
張法 (2)
李德順 (2)
洪漢鼎 (2)
王中江 (2)
丁四新 (1)
何光滬 (1)
侯宜傑 (1)
傅有德 (1)
劉再復 (1)
劉大椿 (1)
劉後濱 (1)
劉樂賢 (1)
劉納 (1)
劉緒貽、英文原 (1)
吳宗國、劉後濱 (1)
吳義勤 (1)
夏春濤 (1)
出版社/品牌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6)
化學工業出版社 (1)
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8筆商品,1/4頁
郭店楚竹書哲學思想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丁四新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1/15 裝訂:精裝
郭店楚竹書是軸心時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精華。本書是研究郭店楚竹書的重要著作,主體部分由新論、分論和通論組成。新論(緒章)認為郭店楚竹書主要反映了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儒道兩家的思想,特別是老子和孔子、子思子的思想,其價值和意義十分重大。分論(第一至五章)探討了《老子》《太一生水》《五行》《性自命出》《語叢》的思想及相關問題,如楚簡本《老子》思想以「道恆無為」為中心,《五行》思想有其自身的發展脈絡,《性自命出》奠定了儒家思想發展的新理論基石。通論(第六至九章)梳理了郭店楚竹書的天命與天道、人性與人心、治道與倫理思想,系統揭示了其形上學、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的內涵。總之,郭店楚竹書幾乎全是最高水平的學術著作,代表了當時時代精神和儒道思想的精華。本書是郭店楚竹書思想研究的標誌性成果,極具學術價值。
庫存:2
定價:774 元, 優惠價:87 673
作者:楊國楨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9/06/01 裝訂:平裝
本書利用國內外收藏的明清土地契約,對明清時代的經濟結構、土地制度和土地契約關系的特點,地權分化的歷史運動,貴族地主經濟、庶民地主經濟和山區經濟的變化等問題,作了新的探索,進行了綜合性的研究,在法學、比較史學的觀照下,以民間文書證史,揭示出中國古代土地所有權的豐富內涵。圍繞山東、安徽、浙江、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的土地契約關系的特點,進行區域性的專題考察。兩方面互為補充,彼此參照連貫,深入闡述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侯宜傑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9/08/01 裝訂:平裝
本書利用大量史料尤其是報紙雜志,第一次全面、系統、詳盡、真實地展現了清末立憲運動史的全貌;朝野活動場面不斷切換,人物情景經常交替,動態地描繪出一幅豐富多彩而又錯綜復雜的歷史畫卷。觀點鮮明,提出許多創造性的獨到的新見解;史論結合,論證嚴密。評價冷靜理性客觀公允。史料扎實,廣征博引,抉擇精細。學風嚴謹,糾正諸多舛訛。本書不僅是一部開拓性的著作,填補了這個領域的空白;而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絕版無法訂購
中國當代新潮小說論(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吳義勤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8/07/31 裝訂:平裝
本書曾獲國家級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本書共為三篇,分別從綜論(1-4章)、作家論(5-10章)、作品論(11-25章)三個方面對中國當代的新潮小說進行了分析和論述。綜論部分梳理了各種新潮小說潮流,發現其中隱含的規律,勾勒出一幅當代新潮小說的發展圖;作家論則重點分析了新潮小說的代表作家,歸納他們的寫作特點和文學風格;作品論從作品的角度,對當代新潮小說進行了評價。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宋明理學研究(增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立文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6/03/01 裝訂:平裝
宋明理學是對時代所面臨的衝突和危機的化解,是價值理想和道德形上學的重建,是儒釋道三教融突的結晶,是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造極”。理學是以道體為核心,以窮理為精髓,以“存天理,去人欲”為存養工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實質,以成聖為標的。 理學是宋元明清時期哲學概念範疇的發展史,一個民族的理論思維、一個時代的哲學思潮和哲學家哲學體系,都是由諸相互聯繫、作用的哲學概念範疇之間的邏輯順序或結合方式構成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作者:夏春濤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6/03/01 裝訂:平裝
太平天國以宗教起家,又以宗教立國,研究其宗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書對此作了迄今最為系統全面的研究,分別論及上帝教的創建過程,其教義、經典、儀式和節日,在太平軍內部和民間傳播的情形,與西方基督教、中國民間宗教和儒家孔學的關係。同時本書沒有就宗教論宗教,而是以宗教為視角解析太平天國的歷史和思想,諸如宗教對太平天國意識形態和內外政策的影響,與太平天國興亡之間的關係。書末輯錄作者數篇新撰論文,內容涉及太平
絕版無法訂購
亞里士多德友愛論研究(第3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廖申白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6/07 裝訂:平裝
友愛論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佔有獨特的地位。本書是對亞裡士多德的友愛論的一個初具規模的研究。作者認為,亞裡士多德基於存在“可實踐的善”,存在“形成真正的善的友愛的可能”,以及“快樂的友愛、有用的友愛也在某種意義上是友愛”三條依序排列而不可分離的原理,闡釋了更注重友愛的實踐而不是僅僅思考它的理想型式的友愛論。 作者並且認為,友愛論是《尼各馬可倫理學》的內在構成性部分,亞裡士多德對它的安排也表達他對全書理論體系的思考。這一安排暗示善的友愛在與靈魂的積極實現相聯繫的快樂已經生成之時才可能形成,並將實現於將擁有最好的快樂的愛智活動之中;暗示善的友愛是德性與作為沉思的生活的幸福的聯繫環節,因而在理論說明上,友愛論是德性論與幸福論的聯繫環節。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34 元, 優惠價:87 465
作者:晁福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6/01 裝訂:平裝
《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主要考察了夏商西周時期的社會性質.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一些看法。《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認為,夏商兩代的社會性質應當是氏族封建制,而西周則是宗法封建制社會,到了東周時期,宗法封建制逐漸解體,至秦以后則步入了地主封建制社會。此外,《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還對夏商西周時期的社會面貌及先秦史研究中的諸多重要問題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闡述,希望能為學界專家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劉再復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1/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部重要的文學理論著作,著重論述了文學作品中小說人物性格的二重性與多重性。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過于單一化,基於教化的目的,正面人物寫得絕對好,反面人物寫得絕對壞。這種扁平形象既脫離生活真實也背離人性真實。《性格組合論》作者對人與文學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并論證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組合原理,闡述人性是極為豐富的內在世界,性格是極為復雜的心理系統。而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陳高華; 史衛民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8/01 裝訂:平裝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內容簡介:元代實行兩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兩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來往于兩都之間。《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對元代兩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礎,上都則是中國古代具有典型意義的草原城市。《元代大都上都研究》對元史、蒙古史、中國都城史以及民族關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絕版無法訂購
現代科學與倫理世界:道德哲學的探索與反思(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華夏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3/01 裝訂:平裝
本書運用一種交叉視野來研究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係,即從現代科學的視野來探索價值與倫理,力圖闡明現代科學及其方法為價值理論與倫理學說提供了什麼新思路和局部辯護,例如運用系統科學和生態科學的原理分析價值理論,特別是廣義價值理論;運用博弈論分析人類倫理道德的起源,以及功利主義和道義論的突顯;又從現代倫理的視野來看待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存在哪些主要的倫理問題、有哪些主要的倫理約束,特別討論了科學共同體的倫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52 元, 優惠價:87 219
晚清政治革命新論(增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郭世佑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3/31 裝訂:平裝
本書以政治革命為視角,重新探究辛亥革命的內涵、階級基礎與社會基礎、革命性質等重大問題,力求透過錯綜復雜的晚清政治風雲,把握近代政治革命的真實場景,而不是局限于孫中山等人的活動來論述近代政治革命與辛亥革命,也不以簡單的歷史結果來推導復雜的歷史過程。作者既充分注意到暴力方式的重要作用,又不把“革命”僅僅等同于暴力,而是以審慎的態度,以世界近代歷史為重要參照,將梁啟超、張謇等真誠的君主立憲論者的言行也作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99 元, 優惠價:87 260
作者:劉納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4/01 裝訂:平裝
本書對辛亥革命時期、1912—1919年、五四時期三個階段不同的文學風貌做了梳理勾勒,著重揭示出中國文學在此期間;所發生的從“舊”到“新”的歷史性嬗變。 本書引用了大量史料,包括來自各種類型作品的大量實例。作者力圖在別人不經意處發現歷史信息和藝術內涵,進而抓住文學歷史的種種征候、發展進程的點點軌跡,既描繪出一幅幅文學史畫面,又提出了一個個值得人們認真思索的見解。
絕版無法訂購
作者:王慶成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4/01 裝訂:平裝
本書圍繞太平天國的重大事件、政治社會制度、政治觀念展開研究;善于從歷史的細微處進行深入探討,對太平天國史上一系列重要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并就太平天國史研究的思路進行探索,開拓了太平天國史研究的領域;新收幾篇文章是作者近幾年的相關研究成果。本書內容充實,文字精當,考證細密,是太平天國史研究中的經典性著作。
缺貨無法訂購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法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12/01 裝訂:平裝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從文化精神的角度研究中西美學。作者從文化范式入手。在把握中西美學基本精神和對中西美學作宏觀整體比較的前提下,切入到中西美學中“和諧”、“悲劇”、“崇高”、“荒誕與逍遙”、“文與形式”、“典型與意境”等基本概念,以及“創作理論”、“靈感理論”、“靈感的主體構成”和“審美具體方式”等具體問題。并結合了大量的中西藝術實踐,作了觀念的梳理與理論的分析概括,來尋找橫跨不同范式之間的共同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28 元, 優惠價:87 198
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增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姜伯勤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1/02/01 裝訂:平裝
姜伯勤的《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增訂版)》以敦煌文書為核心史料,結合佛教內律與世俗法典的相關規定,并廣涉相關傳世文獻,在運用中國傳統的歷史學方法的基礎上,以馬克思關於經濟史的理論為指導,借鑒研究英國莊園史的權威柯斯明斯基利用《末日審判書》、《百戶區卷檔》研究十三世紀英國土地制度的經驗,探討了敦煌寺戶制度的歷史前提,考證了吐蕃管轄時期的敦煌寺戶制,深究了歸義軍時期寺戶制的沒落。《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增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99 元, 優惠價:87 260
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楊念群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9/12/15 裝訂:精裝
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探討晚清以來的中國人如何從“常態”變成“病態”,又如何在近代被當作“病人”來加以觀察、改造和治療的漫長歷史。“東亞病夫”的稱謂既是中國人被欺淩的隱喻,也是自身產生民族主義式社會變革的動力,在這個意義上,“治病”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醫療過程,而是變成了政治和社會制度變革聚焦的對象,個體的治病行為也由此變成了群體政治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作者以新穎獨特的敘事手法,通過數十幅相互銜接的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654 元, 優惠價:87 569
科學活動論(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大椿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1/31 裝訂:平裝
本書是國內最早用活動論的觀點系統論述科學的著作。全書共分九章:科學論、實驗論、歸納論、理論論、確認論、發現論、科學家論、科學增長論、科學價值論。其特點是:不僅把科學看作既成的知識,而且把科學看作活動的過程;不僅考慮到科學活動的內在方面,而且考慮到它與其他人類活動的關係以及在整個人類活動中的地位。本書自1985年初版以來多次重版、重印,得到讀者厚愛和學界好評,是一部為科學合理性辯護的力作。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216 元, 優惠價:87 188
作者:何光滬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1/31 裝訂:平裝
本書是1949年以后中國大陸學人全面探討現代西方宗教哲學的第一部著作。 作者認為宗教哲學既涉及認識論、本體論、世界觀、人生觀等哲學基本問題,又涉及上帝或神能否認識、是否存在、有何性質、同世界人生有何關係等宗教基本問題,并據此第一次提出了這門學科的體系框架,然后在此框架內綜述了20世紀西方重要思想家的宗教思想,探索了宗教哲學各大問題的發展線索,展現了這一領域豐富多彩的思想景象。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桑兵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0/03/01 裝訂:平裝
近代中國學術界名家輩出,形成宋以來學術發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現大量史料,承襲清學余蔭,溝通域外漢學,當在首要之列。治學須知大勢,近代國際漢學界對中國認識的深化和中國學者掌握西學外語程度的增強,使得彼此得以溝通,漸成一有機整體。通過描述分析中外學界的交往關係,可以顯現學術發展的狀況趨勢,并把握個人及流派在其中所處的時空位置,進而探尋新世紀中國學術發展的正途大道。
絕版無法訂購
  • 1
  • 2
  • 3
  • 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