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4)
商品定價

$200~$399 (1)
$400~$599 (3)
出版日期

2023~2024 (4)
裝訂方式

精裝 (4)
作者

亨利-皮耶.侯歇 (1)
坂口安吾 (1)
康乃爾.伍立奇 (1)
諾艾爾.卡列夫 (1)
出版社/品牌

二十張 (4)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4筆商品,1/1頁
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緊張大師希區考克的謀殺文本
滿額折
作者:康乃爾.伍立奇  出版社:二十張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精裝
時間靜止在黑暗的稜線上我們站立於花開的一側想像死亡是樹,想像一個沒有困惑沒有孤獨的午後靜靜分食彼此的血肉靜靜共舞〈後窗〉(Rear Window)─攝影師意外因腿傷而足不出戶,閑來無事透過後窗觀察鄰居們。某天,看到對窗的推銷員夫婦發生爭執,當晚發現鄰居先生數度冒雨走出家門,隔日發現更多異常舉止,鄰居太太也從她卧病甚久的床上消失了……一切都令傑弗瑞不安。〈謀殺案後的早晨〉(Morning After Murder)─劇情轉折在,偵探究竟如何與謀殺有所關聯─僅僅作為一名調查者,又或涉及更險惡的事件。令人不安的自我猜疑,讓讀者不斷質疑經典的「是或否」問題─即他是否參與其中。〈兩宗謀殺,一樁罪案〉(Two Murders, One Crime)─故事第一部分描述一名無辜者,如何被誣告謀殺而被處決。凸顯了警察的無能─完全聽信目擊者的言詞。無辜者遭到處決之後,故事隨即轉向:警方發現了真正的兇手,卻無從起訴他,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承認,自己誤會無辜者而使他慘遭處死的過失……這篇故事中,一窺法律體系與人心的執著癡念,也見證機遇是如何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墳墓般死寂〉(Silent as the Grave)─男人向妻子坦承,曾在過去殺害他人,妻子答應保守秘密。但當男子的前上司死於非命,妻子便被丈夫是否涉及其中的問題折磨著,直到她決定深入探索,又陷入更深的懷疑中。〈瘋狂之屋〉(Crazy House)─一名土木工程師被誣陷,在一間老屋子裡謀殺了女子,他必須回到案發現場找出兇手,才能證明清白。然而,自他在那晚逃離後,屋子就被重新布置過,而他也必須在黑暗中探索陌生的大廳,並以機智勝取真正的罪魁禍首。〈紐約藍調〉(New York Blues)─一名男子獨坐黑暗的房間裡,懷疑自己殺了心愛的女人,而受內心責難與折磨,並等待「死亡」前來取走他的性命。他將真正的自我攤開來審視,而失憶、妄想、恐懼與焦慮也隨之淹沒他。★電影史巨擘、緊張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經典改編原著★ [ fps ]書系:導演與小說家的跨文本經典對話,精彩第二彈★康乃爾.伍立奇為黑色小說先鋒,其作品備受推理大師級作家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與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Edogawa Ranpo)高度推崇;犯罪小說家勞倫斯.卜洛
庫存:2
定價:414 元, 優惠價:9 373
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魅惑楚浮的懺情書
滿額折
作者:亨利-皮耶.侯歇  出版社:二十張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精裝
哪裡都不去了時間是各語系的音節,而你眼裡就是我的歐陸★法國電影新浪潮代表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經典改編原著★ [ fps ]書系:導演與小說家的跨文本經典對話,精裝首發★突破傳統文學體裁的全書信體表現,簡白、節制、鋪陳縝密;三角關係的曖昧與掙脫,愛和性的試探、迷亂;二十世紀初的道德難題,二十一世紀觀點再定錨「不不不、我愛的是他們兩個。」→→→→(性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楚浮:「大部分我的電影都表達了對一本書的崇敬。」突破傳統文學體裁的全書信體表現,簡白、節制、鋪陳縝密三角關係的曖昧與掙脫,愛和性的試探、迷亂二十世紀初的道德難題,二十一世紀觀點再定錨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無論熾熱與淡泊,每一段情感都有開始與結束,所有人在國籍、語言、信仰種種限制內找到理想,直視自身缺陷並尋找平衡。安娜、米瑞兒與克羅德三人關係之轉變,非典型多邊戀,各別往返書信裡陳述的是對愛(與自我)的推敲、鑿刻與試探,性只是最直言不諱的途徑。英國姊妹自幼教養中,深信有命中注定的另一半,為之奉獻、喜樂;而極具魅力的法國男孩克羅德,成為了兩個女孩的激情燃點,更是視野的拓望者。姊妹一冷一熱,心緒卻反之一如湍急瀑流、一如悠揚靜水,藉由無數表白,釐清自己,言辭坦然;男孩多情善感,心猿意馬,機運主義地開啟與結束,然則一生擺盪,仍為廣袤之陸。愛情宛若政治寓言,機巧難測,島嶼遙望大陸,大陸渴望更多擁抱。本書以日記與書信體呈現三名青年男女戀情的幽微婉轉,大量言外之意於文字留白處被細膩暈染而出――臆測與假想,歡快與不安。故事多方隱喻,特別是女性在二十世紀初的舊時代束縛下,所表現的任性與纖細,獲得法國導演楚浮的青睞,轉化為大銀幕影像,以心理寫實的電影語法,描繪三人情愛曲折,讓小說與電影互為援引;反覆的重逢與告別裡,情感中人的念想瞬息萬變,為愛疲於奔命,甚至楚浮與侯歇對結局的鋪排各異,更似一場觀點對奕,讓原已糾纏難解的文本,格外耐人尋味。
庫存:1
定價:484 元, 優惠價:9 436
肝臟大夫(二度坎城金棕櫚獎導演今村昌平的悲喜劇腳本)
滿額折
作者:坂口安吾  出版社:二十張  出版日:2024/07/03 裝訂:精裝
fps系列小說家與大師導演對話第③號:今村昌平 × 阪口安吾日本文壇無賴派代表人物—阪口安吾的悲喜異色短篇小說集戰爭像一顆極度腫脹的病變的肝臟,所有傷痕都是遲遲未醒的夢。⊕日本影壇巨擘、二度坎城金棕櫚獎導演—今村昌平(Imamura Shohei)電影改編原著⊕ [ fps ]書系:「小說家(+)電影」第三續篇,導演與小說家的跨文本對話⊕日本文壇無賴派代表性作家—坂口安吾的反戰作品⊕改編電影獲獎記錄:第二十二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十三項提名並榮獲最佳男主角、女配角與新人獎。⊕日本影史唯一榮獲兩座坎城影展金棕獎導演——今村昌平(Shohei Imamura)改編電影今村昌平:「我關心的是人的下半身及社會的低下階層。」今村昌平有感於坂口安吾書寫人性的墮落,抵抗既定現實的叛逆作風,和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幾乎相同,以高成本拍出了大時代下的戰後魔幻寫實作。⊕坂口安吾創作評價—「優秀的作家既是最初、也是最後的人。坂口安吾的文學作品,是由坂口安吾所創造,若無坂口安吾,則不可語之。」—川端康成(日本小說家)「戰後時期,他以困惑傳達困惑的方式,將其貫穿作品和生活方式。他從未被虛假的寧靜所愚弄。他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諷刺作家。—三島由紀夫(日本小說家)「一旦大壩放開,安吾的作品就會像洪流一樣在你的心中產生共鳴:高貴的、凡俗的、深情的、浮誇的……安吾無所不在。」—石川淳(日本小說家)「坂口的日語寫作明快、詞藻優美,言簡意賅地以最低限度的日語切中要害。朗誦他的文章時,尤其可以感受到這種美感。他在作品中寫到,身為表現者,若對不道德的事物不深入理解,即使是再顯而易見的東西都將看不見。」—山本耀司(日本時裝設計師)「坂口安吾的作品充滿後世文人得以借鑑的發想、論點,人們可以從中看到躍動不已的生命力,他的文學作品至今仍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庫。」—奧野健男(日本文學評論家)「坂口遠遠看著人們,沒有受到世俗成見的束縛。他對人類心理有很深的造詣。他的文學不僅是創作,更有不受拘束的意志。與太宰治的文學面向現代青年相比,坂口的文學似乎是面向未來成年人的文學。」—佐藤春夫(日本小說家、詩人)▁▁▂▂▃▃▅▅▆▆▇▇████▇▇▆▆▅▅▃▃▂▂▁▁赤城風雨醫生一輩子,盡是笑不出來悲劇,有悲痛,也有滑稽………那是先知的悲劇,也是預言者的宿命。認識真理的人,經常是孤絕的,不得不步上荊棘之路。〈惡魔的無聊〉─戰後初期為背景,無所事事
優惠:大專開學書展-單79雙75
庫存:5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9 300
通往死刑台的電梯(法國電影新浪潮健將路易馬盧的黑色靈思)
滿額折
作者:諾艾爾.卡列夫  出版社:二十張  出版日:2024/11/06 裝訂:精裝
fps系列小說家與大師導演對話第④號:路易.馬盧 × 諾艾爾.卡列夫集懸疑、驚悚、煽情、道德擺盪於一—諾艾爾.卡列夫的黑色小說典範命運是無形無情的子彈,厭世且單刀直入……⊕ 法國電影新浪潮健將、坎城金棕櫚獎得主、威尼斯金獅獎得主、作品橫跨娛樂與藝術且備受爭議的導演—路易.馬盧(Louis Malle)電影改編原著⊕ [ fps ]書系:「小說家(+)電影最終篇,導演與小說家的跨文本對話⊕ 本書於一九五七年改編為電影,至今同時名列法國偵探小說、黑色電影經典。諾艾爾.卡列夫以冷靜節制的文字推進他的小說。他精密設計這部小說「機器」──可以這麼說,「設下機關的是命運」──而他的主角也是如此準備著他的犯罪。然而兩者有一點不同:諾艾爾.卡列夫的小說真的是完美的。──吉貝特.席歌(Gilbert Sigaux),編輯、作家、評論家。▁▁▂▂▃▃▅▅▆▆▇▇████▇▇▆▆▅▅▃▃▂▂▁▁吵雜聲慢慢退去。四周一片靜默。他待在原地不動,全身無力。一滴淚水滑過刮得光潔的臉頰,他一點都沒有感覺到……一個男人要製造一樁完美犯罪。他要清除一切痕跡:沒有目擊者、沒有被聽見任何聲響、一個痕跡也不留、一個徹徹底底的密室,甚至,沒有任何能將暗殺者和受害者聯繫起來的證據。但是命運在監視著,悲劇裡都是如此。暗殺者將他的犯罪設計成精確運轉的「機器」,但他忘記「人」的條件,人是永遠無法預測的。當一切都在他預料之中,除了一名大樓管理員,抬起手臂,伸向電閘──漆黑停擺的電梯、微弱光源、稀薄的空氣……各種細節伴隨那無法回復之事──完美犯罪成了惡夢開端。因此失約的愛情與逃亡,轉為苦等不到他的女人歇斯底里、懷疑猜忌的道德難題,也陰錯陽差引發另一場案中案,慢慢將他推往了盡頭的死刑台……通往死刑台的電梯∣一九五○年代始,一群主張影像應該注重寫實性、強調個人風格與內在、反映生活現實的導演,以高達(Jean-Luc Godard,一九三○至二○二二年)、楚浮(François Truffaut,一九三二至一九八四年)、安妮・華達(Agnès Varda,一九二八至二○一九年)為首,掀起一波法國電影新浪潮,並尋求拍攝技術、敘述語法的自由,而路易・馬盧(Louis Malle,一九三二至一九九五年)首部劇情長片《死刑台與電梯》(台譯)即嶄露頭角,成為新浪潮先鋒。本書為電影創作原著,相異於電影視角著重女主角(珍妮・摩露
優惠:2025看蛇麼-單79雙75
庫存:3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9 31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