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一度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精神醫學研究中心?2023年國際行為與社會科學史學會凱隆書獎(Cheiron Book Prize)決選同時去殖民化,卻又援引殖民時期的資料;想要平等合作,卻又不免依循相同訓練背景,產生同質化研究方法;想要超越國家,卻又不免抱持民族國家的夢景。二次大戰後,和平降臨,隨著「世界公民」理念的興起,「如何衡量人類集體的心理健康?」這個世界衛生組織的願景,隨著科學與技術的創新、人員組織的新設計、各式資金的啟用,以及理論層次上的反省,逐漸落實成形。在這個跨國、跨專業的全球冷戰網絡裡,台灣人林宗義醫師扮演了關鍵的重要角色。他是誰?為何有能力擔任主持精神醫學計畫的大任?冷戰的地緣政治因素如何影響此全球計畫的進展?專家(精神科醫師、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流行病學家…)如何協商出全球普世性的標準,同時又能涵納多元文化價值?什麼樣的組織設計,才能有利各國合作?成就了什麼,又失落了什麼?這段歷史又如何引領出當今精神醫學、全球公衛的樣態?作者身體力行,進行地理大尺度的跨國檔案追尋,從檔案文獻、會議紀錄、醫學論著及口訪資料,一步步拼湊出這段歷史的軌跡。前半部從世界衛生組織出發,後半部從台灣角度重新出發,「雙向書寫」世界衛生組織運行的面貌,描繪「中心」與「地方」的互動,期許台灣成為一種方法學。
Concern about the future of a democratic society is not new. However, the commitment to equip young citizen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enable them to be vigilant, to do something, and to s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