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96)
原文書 (607)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673)
無法訂購商品 (3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44)
無庫存 (659)
商品定價

$199以下 (7)
$200~$399 (72)
$400~$599 (317)
$600~$799 (23)
$800以上 (284)
出版日期

2025年 (4)
2023~2024 (25)
2021~2022 (15)
2019~2020 (32)
2017~2018 (45)
2017年以前 (579)
裝訂方式

平裝 (647)
精裝 (53)
軟精 (3)
作者

Common Core (COR) (94)
Not Available (NA) (33)
Research Masters (COR) (13)
Inc. Carson-Dellosa Publishing Company (COR) (8)
Letts Common Entrance (8)
Sandra K. Athans (8)
Thestreet Ratings (EDT) (8)
Jerry Burkhart (6)
COMMON CORE (5)
Copsey (5)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COR) (5)
Sarah Machajewski (5)
伊能嘉矩 (5)
尼采 (5)
Celeste Bishop (4)
Street Ratings (COR) (4)
Thestreet Ratings (COR) (4)
羅伯特.麥克法倫 (4)
麥可‧波倫 (4)
出版社/品牌

Rosen Pub Group (196)
John Wiley & Sons Inc (104)
大家 (95)
Rosen Classroom (50)
Capstone Pr Inc (24)
Grey House Pub (19)
Church House Pub (16)
Barrons Juveniles (13)
Cambridge Univ Pr (12)
Sylvan Dell Pub (12)
Teachers College Pr (12)
Carson Dellosa Pub Co Inc (9)
Univ of Illinois Pr (9)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8)
Letts Educational (8)
Presbyterian Pub Corp (8)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 (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Houghton Mifflin School (6)
Powerkids Pr (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03筆商品,1/36頁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滿額折
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1/02/03 裝訂:平裝
長期以來,我們都在大地之下安放著我們唯恐失去的東西、但願不曾存在的物件,以及我們鍾愛並祈求能挽回的一切。你腳下的地面,是另一個深邃世界的屋頂。大地之下,充滿寓言,長久以來都象徵不易言說觀看的一切——失落、悲慟、隱晦的心靈深處,因而作者說:「黑暗可能是視覺的媒介, 而下降可能使人迎向啟示,而非剝奪。」那是因為,地下世界的岩石、寒冰、地下河中,記錄、封存了地球最悠遠的歷史,悠遠到我們必須發明一個特定辭
庫存:4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滿額折
作者:麥可‧波倫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9/10/02 裝訂:平裝
劃時代飲食意識覺醒之書‧飲食寫作的至高典範是寫實、深入的關鍵報告,也是無比豐美的飲食寫作為現代人面對的飲食難題,提出最鏗鏘有力的建言! ★ 餐飲界權威「詹姆斯.比爾德獎」飲食寫作類得獎著作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華盛頓郵報》、《西雅圖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眾多媒體好評推薦 我們所倚賴的工業社會,正是讓人類生病的飲食源頭! 美國飲食界的良心與革命者麥可
庫存:1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學術這條路:大學崩壞危機下,教師的危機與轉職之路
滿額折
作者:戴伯芬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1/08/04 裝訂:平裝
短期聘任、限期升等、應付系所評鑑、兼行政職、背招生名額……「你在浪費你的生命。然後有時候你想教學,你也就是有心無力。」錯誤的教改政策與商業化學術環境,正在扼殺教師的教學、研究與勞動權益,學術這條路,該如何繼續走下去?當穩定的聘用制度轉向彈性化的勞動市場時,教師已經無法循原來的文憑路徑直接取得社會地位,中年教師如何看待大學治理與師道衰退?本書是《高教崩壞》的續作,繼解析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與改革方
庫存:1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
滿額折
作者:艾略特‧溫伯格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精裝
翻譯要求譯者的自我消解閱讀仰賴讀者的自我現身譯文,便是反覆思索、字字斟酌的精細平衡翻譯是種精神修練,靠的是譯者自我消解。有此掛心,譯者才能對文本保持絕對的謙遜態度,否則若譯者堅持自行發聲,原作的言語便易遭掩蓋。但是此種消融並非易事,譯者永遠會先是讀者。翻譯正如閱讀,都經歷接收、揀選、判讀、再想像的流程,而這一切都需要積極涉入。因此,譯者的觀點不可能不滲入譯文之中,他們選擇了什麼取徑、把什麼因子排在優先位置,都隱含了譯者對於文本的詩學鑑賞觀點與感性的探查。因此王維的〈鹿柴〉便成了探討翻譯藝術的絕佳典範,這首詩無我無他、無時間、無主題,每位譯者因自身知識的背景架構不同,詮釋時自我顯露的程度與欲強調的重心亦大相逕庭。詩中最後兩句「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其意涵在華語世界原本就眾說紛紜,英譯時自然也成為歧異最大之處。 Returning sunlightenters the dark woods;Again shiningon the green moss, above.返回的陽光 進入幽林中;再次照耀在 綠色苔蘚,之上。在這個英文譯本中,譯者根據自己生活在森林的經驗,選擇以above(在……上方)而非常見的on(在某物上面)來翻譯「青苔上」。 Ombres retournent dans la forêt profonde: Dernier éclat de la mousse, vert.暗影回到深林裡: 苔蘚最後一次微光閃耀著,綠色的。在這個法文譯本中,譯文的韻律頗有法國象徵主義詩派遺風。「綠色」也變成形容光線而非苔蘚。 La luz poniente rompe entre las ramas.En la yerba tendida brilla verde.來自西方的光線穿透樹枝。灑在青草上,發出綠色光芒。在這個西班牙文譯本中,譯者根據王維篤信佛法的事實,而將光線連結到禪宗的靈光,使譯文成為頓悟的隱喻。這些譯句各自反映了譯者在理解原文時所使用的切角,每個譯者都依據自身的知識體系做出決斷。每一版新譯本出現,都是對既存譯本的批評探究,也是再次試圖創新的結果,更是翻譯的藝術在各時空背景下的進化體現。有的譯者涉入深,堅持詮釋與改寫,使邏輯通順、敘事者現身。有的譯者甚至顛倒文句順序,從而把翻譯變成了仿作。也有的譯者維持原本的隱晦留白,營造曖昧的意境。有的譯者重視跨
庫存:4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改變你的心智:用啟靈藥物新科學探索意識運作、治療上癮及憂鬱、面對死亡與看見超脫
滿額折
作者:麥可‧波倫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0/02/05 裝訂:平裝
暢銷名作《雜食者的兩難》、《烹》作者重磅新書《紐約時報》2018十大好書.暢銷榜第一名探索心智邊界與運作模式的雄心之作讓我們進入意識深處,那個藏著宇宙,藏著所謂「神性」的地方「日常生活的問題、困頓、憂慮、沮喪都已消失……我似乎終於能夠冥想永恆的真理。」「我立刻感到進入神的懷抱。祂與我合一。」「我看到數字產生顏色,顏色附帶著聲音。」——這是超脫,是神人合一的神袐體驗。許多人,包括最講求科學實證、最唯
庫存:1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核心崩解:一位教授與思覺失調症奮戰並共存的人生
滿額折
作者:艾倫・薩克斯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3/03/29 裝訂:平裝
大腦是我賴以成功、建立自尊的載體,但同時也擁有一切毀滅我的工具。「麥克阿瑟天才獎」得獎作品|《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好書她擁有牛津、耶魯雙學位,在法學院執教。但她還有另一個身分:思覺失調患者。作者艾倫・薩克斯第一次感覺自己正在「崩解」,是八歲。記憶中,她的覺知變得模糊搖晃;她感覺自己像一座沙堡,當潮水退去,自我也隨著沙粒滑落而分崩離析。高中時期,她首次聽見路旁成排的房屋對她說話,在她腦中植入「你很邪惡」的意念,從此這些意念便不時造訪。到了大學,思覺失調前驅期的跡象開始顯現,她因自我照護功能衰退而不再注重衛生與外表,不過她渾然不覺。此時,各式各樣的症狀其實已紛沓而來,包括幻聽幻覺,伴隨著恐慌與大規模的妄想。當她畢業後遠赴牛津研究古哲學,那些栩栩如生的幻象也一路跟著飄洋過海,去到英國──最後,在牛津的第一學期,她便因為強烈的自殺意念,進入了牛津大學瓦恩佛醫院精神病房。而這只是開始。在沒有妄想、生活也可堪繼續的日子,薩克斯從未放棄過學術,甚至不可思議地以極佳的論文表現從牛津畢業,轉戰耶魯研讀法律。不過,嚴重發作時,她即便打開書本也不知其意,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好,只能終日無法克制地前後搖晃身體,讓精神病意念在她的腦中任意馳騁。這樣的狀態,在她人生最精華的數十年中不時發作。在斷續出入精神病房,以及與治療師密集會診之間,薩克斯最終取得了耶魯法學院的學位,後來甚至在南加大獲得終身教職。這些對常人而言都已經是無與倫比的成就,對她來說更屬不易。從表面看來,她是主流定義下的傑出女性,在學術界成就斐然,獲獎無數。但沒人知道,無論在眾人豔羨的榮耀下,或在深夜苦讀時,她都必須與自己大腦中強烈的幻覺及命令搏鬥,而這樣的搏鬥終將持續一生。在耶魯法學院時期,薩克斯曾遇過把拘束與隔離視為有效治療手段的醫師,甚至用網子將她全身捆縛;即使在神智清醒的狀態下,她不經意的玩笑話也會招致被拘束的慘痛後果。她親身體驗了病房中的階級生態──表現出權力者認定的正常,是精障者荒謬卻有效的自保之道。這也埋下了她後來鑽研精障者的法律問題、投入相關維權工作的種子。思覺失調症不僅是疾病,也是一個深櫃,出櫃者並不多,出櫃而又有幸與之共存者,更為罕見,薩克斯是少數之一。有感於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的歧視極深,甚至醫療專業者也難以不受刻板印象左右,早年她對自己的病情十分保密。她曾因劇烈頭痛去急診,但院方得知她的病史時,直接判定她是精神病發
庫存:3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巷仔口社會學03
滿額折
作者:潘美玲; 王宏仁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9/11/27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對不起,是我拉低了平均薪資!」在贏家通吃的社會,敗者還能不能翻身?是否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出頭天?讓我們以「社會學之眼」,重新剖析台灣經濟現象!「為什麼經濟成長,可是我的薪水沒有漲?」「面對一敗塗地的人生,是不是只要『砍掉重練』,一切就會變好?」「台灣是經濟的已開發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崛起,是否會取代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位置?」主流的經濟學教科書總是強調,人是自利的動物,經濟的
庫存:1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
滿額折
作者:王曉丹-主編; 王曉丹; 余貞誼; 方念萱; 姜貞吟; 韓宜臻; 胡錦媛; 黃囇莉; 楊婉瑩; 孫嘉穗; 陳惠馨; 康庭瑜-著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9/07/10 裝訂:平裝
厭女是一座牆,有人說這是保護,但它更是一種禁錮。為何這座牆比我們想像的更牢不可破?厭女又如何以愛女的面貌現身?厭女,是全球女性主義共同面臨的最新課題。本書是首部完整論述台灣厭女現象之作,剖析了厭女網絡的成因與運作機制,以及那些關於困惑、猶疑、折損的故事,並尋找可能的突圍之道。為何時至今日,厭女仍然是問題?或許有人認為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厭女已經不再是問題,然而當代持續存在的厭女現象告訴我們:在女性
庫存:1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
滿額折
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7/10/05 裝訂:平裝
每道轉彎可能都通往天堂抑或每個角落都可能藏著地獄故道,舊日之道,是小徑,是路跡,既非霸道的柏油路,也非單調的人行道。故道由眾人日復一日踩踏出來。作者麥克法倫說:「路徑是大地的習性,是兩廂情願的造物。」大地向人類展示自身習性,那些起伏、彎折、質地,邀請人類行走其上,而人類只踩出一道足以落腳的地方,融入,不對抗。這是人類和大地的默契,一種最親密,也最詩意的關係。我們在這種路徑上得到靈魂的救贖,那是朝聖
庫存:2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滿額折
作者:克莉斯汀.歐森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6/08/03 裝訂:平裝
每個無法離開地球的生命都應該關心的事 人類數千年來的農耕及畜牧,特別是現代的工業化農業,已經導致八成的土壤碳流失到大氣中,即使我們今天就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地球仍會繼續暖化。而現在有許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從科學家到碳農、碳牧人,從碳權交易巿場到環保團體,紛紛放下宿怨,共同走向同一個目標:把碳種回土壤裡,將大氣中的碳轉換成對土地、對所有地球生物都有利的土壤碳,而這還有可能扭轉全球暖化。同時還能賺到錢。
庫存:1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小王子的領悟
滿額折
作者:周保松 著; 區華欣 繪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7/08/30 裝訂:精裝
《小王子》的哲學式閱讀正因為世道黑暗、人心無力,所以我們才需要《小王子》教我們活好自己、走出孤獨,找回馴服和被馴服的勇氣 在社會的框架下反抗、妥協,在歷盡無力、無奈,傷痛之餘,該怎麼活,才能活好自己的人生?等不到改變,付出成空,如何面對內心那片茫茫的虛空?不願,或不敢再在乎的現代人,要如何走出孤獨?這是藏在《小王子》書頁中的大哉問,也是周保松教授的哲學關懷。而答案就是馴服。 何謂馴服?狐
庫存:2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意義的意志:弗蘭可意義治療法七講
滿額折
作者:弗蘭可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3/11/08 裝訂:精裝
意義治療法的必讀經典很可能是自佛洛伊德和阿德勒以來,最重要的思想。――――――《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人的一切,都來自尋求意義的意志。無論是阿德勒的權力意志,或佛洛伊德的享樂意志,都只是意義意志的衍生物。從二十世紀開始,空虛與無意義成了人人都會面臨的課題。以弗蘭可醫師的話來說,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問題,就是存在空虛(existential vacuum)。而在存在主義精神醫學之中,意義治療法是唯一演化出一套技法的學派。藉由「反反思」與「弔詭意向」這兩種技法,弗蘭可示範了治療師如何與患者共同對抗存在空虛。在意義已變得愈發輕薄微小的今日,意義治療法的位置在何處,又該如何應用?本書詳細闡明了意義治療法與存在主義、精神醫學甚至神學領域的重疊與差異,是深入了解弗蘭可思想的必讀之作。世人皆知,弗蘭可醫師曾待過四個納粹集中營。當他倖免生還,重回醫療崗位,不時會遇到身染不治之症的患者哭喊著問: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那樣毫無道理的無妄苦難也曾深深折磨著弗蘭可,而正是在集中營的煎熬經歷讓他開創出意義治療法。這是他走出死蔭幽谷之後所創的生命之道,其後四十年,他將一生都奉獻給意義治療,協助人們走出憂鬱、自殺意念,以及現代人特有的焦慮感與存在空虛。本書由弗蘭可的演講所彙編而成,闡釋了意義治療法特有的體系、假設與主張,還有基礎信念。各章交織成一面關聯之網,說明了意義治療法的三大概念:意志的自由、朝向意義的意志、生命的意義。意志的自由指的是人類意志的自由。但它絕非無條件的自由,而是指面臨任何條件時,都有採取立場的自由。人生來即是關注意義與價値的動物,但若想激發出朝向意義的意志,就要先闡明意義為何物。弗蘭可強調,意義必須設法去發現,而非由誰任意給出,並且有一定答案。換言之,每個問題總有一個答案,亦即正確的那個。在各種特定處境中,都只有一個特定意義,那便是它眞正的意義。而只要意義存在,人類就有意志朝它前行。人一生持續在追尋,也有自由著手實現的,正是生命的意義。人類要活著,便需要意義──意義治療法的理論即奠基於此。在心理治療中,真正重要的並非技法與動力的詮釋,而是治療師與個案、醫師與患者之間作為「人」的關係,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存在會遇(existential encounter)。唯有當一個人遇上了另一個人,一個存有(being)遇上了另一個存有,會遇的意義與效果才會顯現。弗蘭可的主張與當時只強調
庫存:2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比遠方更遠:走入個人與國族,凝視政治下的創傷與差異,一場起於變革年代的人性之旅
滿額折
作者:安德魯.所羅門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3/05/04 裝訂:平裝
旅遊讓人理解,民主無法移植,自由及公民性都必須學習,方能獲致。繼《背離親緣》、《正午惡魔》,安德魯‧所羅門最新作品。走在變革邊緣,見證民主的崛起與消逝,重探不同社會對自由的定義。────「接受問題往往比執意解決更為明智。我曾想找出少數改變的事物有什麼共通模式――新的國界、民權和殘障人權的整體進步;許多不變的事物又有什麼樣的模式――無法帶來正義的選舉、權力腐化的傾向等等。而今我開始試著別那麼執著於規則,好好發問,慢點回答。」――安德魯・所羅門◇◇◇◇在《背離親緣》裡,臨床心理學家安德魯.所羅門讓我們看見接納異於我們的孩子有多難,以及接納可以如何發生。在《比遠方更遠》中 ,身兼報導者的他前往過去近三十年發生劇烈變革的地域,點出接納異己之難,以及此一艱難所透露的寶貴訊息。薩爾曼‧魯西迪讚譽本書「絕非僅是『旅遊書寫』,而是一個真正到過世界的人為世界所畫的肖像」。書中集結了所羅門的旅遊報導,從1988年始,至2015年止,行遍7大洲,走訪22片異域,其中不乏當時極少人遊歷的中亞及非洲諸國。他之所以選擇報導這些遠方,有時出自純粹的熱情,有時則因為這些國家提供了深入報導的理由,從而使他更愛這些地方。藉由探訪異地,他也對自身內心與外在的異鄉做了最深沉的剖析。書中報導的目的不盡相同,內容與角度也相當多元,除了對他停留較久的蘇聯/俄羅斯有深入描寫,也詳細報導台灣故宮博物院在1996年擬將國寶借展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引起的社會抗議,以及借展事件對美國及台灣的政治意涵,還有中國飽受政治管制的藝術,與相形之下更蓬勃發展的飲食文化。書中也深刻探索了南非在轉型正義多年後仍壁壘分明的種族階級,緬甸人民被高壓統治制約的心智,利比亞人對於部落的認同如何影響選舉,甚至不同國家的同志處境與政策等,還有些則是純粹的遊記,但每篇都是他對異地的第一手觀察。在他決定將這些型態各異的旅遊紀行收錄於一書時,除了盡量忠於最初的視角,也為大多數篇章增添後續報導,使得本書不僅記錄了過往的時代精神,更是一部在不同國族的藝術、文化、性別認同、政治轉型、民主化過程等框架之內,針對個人與集體的心理研究。作者著迷於旅行,起初是出於好奇,後來則認為旅行有政治上的重要性,因為走出同溫層,就是改變的開始。旅行教人同理價值觀不一致的異族,學習成為矛盾的自己,並擺脫「世上只有一種最佳生存之道」的預設立場。由於他一生都對人類的復原力深感興趣,這驅
庫存:2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自由的技藝:登山的受苦、涉險與自我塑造
滿額折
作者:柏娜黛‧麥當勞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2/09/07 裝訂:平裝
「當我們把自己的信念託付給一座絕美的山時,我們就忠於天命。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攀登是我此生從事過最鼓舞人心、最令人振奮的事。登山含有一種迷幻藥成分,那就是解放。」那樣的自由,世上只有極少人嘗過。身為世界最頂尖的登山家之一,他沒能登頂眾人夢寐以求的K2,只因若不是他鍾愛的新路線,他寧可不攀。蒐集十四座八千公尺高峰是當時的熱門競賽,但他不時以較低的六、七千公尺大山壁為目標,只因這些山壁的美學結構更令他著迷。他和隊友在加舒爾布魯木IV峰「閃耀之壁」的攀登,雖未登頂,但以過程中克服的駭人身心挑戰、無懈可擊的技術,被譽為「世紀之攀」,至今仍是登山界獨一無二的傳奇……生於1947年的歐特克.克提卡,是喜馬拉雅攀登黄金時代最耀目的登山家之一,締造了多場赫赫有名的攀登紀錄。然而,他超越時代且令其他登山者嚮往的,並非這些紀錄,而是攀登風格:比起八千公尺巨峰的登頂競賽,他更加看重攀登過程中各自獨立卻又生死與共的夥伴關係、在新路線上解決一道道未知難題的開創性、山壁結構的奧袐與美感,還有最重要的,以極度輕量及強悍技術實現的自由解放及自我超越。他長期的攀登夥伴均是同世代的傳奇人物,然而,與他同等厲害的攀登者,大多都殉身高山,而同樣實現大無畏攀登的他卻總能全身而退,他在高山上的抉擇及對危險的敏銳直覺,因此顯得格外耐人尋味。這是克提卡唯一的一本授權傳記,揭開了這位低調登山家的神祕複雜、以受苦及涉險完成的自我塑造、對登山價值的反覆辯證,以及他不願拿來換取公開表揚的高山珍貴時刻。在似乎邁入八千公尺巨峰攀登新時代的當下台灣,對登山價值的討論,已不再僅限於成功登頂這個單一面向,而進一步關注冒險精神、攀登方式、路線開拓及技術挑戰。攀登具有多層面的意義,不僅涉及自我實現,方式及風格更涉及一個人如何定義、創造自己。克提卡的攀登思維,不僅在他那個時代顯得先進,即使在此時都能再三提醒讀者,一場精彩的攀登所能帶來的極致創造性。人以何種方式和山壁互動,就會以何種方式和生命互動。「登山不是人生的象徵或詩意隱喻,登山即人生。」 ────────● 傳主|歐特克.克提卡小傳生於1947年波蘭,締造的攀登紀錄包括:布羅德峰三連峰縱走、同一登山季在兩座八千公尺高峰攀登新路線。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1985年加舒爾布魯木Ⅳ峰西壁這場超越凡人意志及體能極限的攀登。他運用的那種「只帶一點食物,大部分攀登都在夜裡進行,以省去禦寒衣物、帳
庫存:2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
滿額折
作者:尼采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5/12/02 裝訂:精裝
鄙夷同情、譏諷民主、認可苦難、推崇強權他,何以能得出這樣一個近乎人類公敵的結論? 當笛卡兒以「我思,故我在」作為一切事物的基礎,尼采說,我們根本無從判斷我們是否「知道」。當傳統道德學說以「真─僞」、「善─惡」的對立來指引人類行為,尼采說,那是權力意志在某個階段狹隘、局促和歪曲的表達。 價值之重估──不是理性,而是權力意志 尼采斷然摒棄了「我思」這種思辯的自明性來思考人類的身心和活動,於是一併拋棄許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滿額折
作者:伊能嘉矩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1/01/27 裝訂:平裝
首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辭典式」臺灣史書也是一部「空間」向度的臺灣開發史回到日本遠野的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他以其歷年蒐集的龐大史料及累積的豐富知識為基礎,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本書為首度中譯出版,書名為求簡潔,即直接定名為《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本書蒐羅近600
庫存:2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臺灣民族性百談
滿額折
作者:山根勇藏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3/10/04 裝訂:平裝
從服裝、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到文化差異,一百篇臺灣民族性的分析評論,不只看見百年以來臺灣人的變與不變,也讓人思考殖民統治下,臺灣人被置於何種認識空間1930年,日本領臺已逾三十載,統治看似牢不可破,但統治者真的瞭解被統治者了嗎?本書作者山根勇藏在1897年就來臺擔任教職,而後在警務局繼續從事教育工作,試圖讓第一線接觸臺灣人的警察更了解臺灣民情,以利執行勤務。「在本島從事島民的教化事業者,不管是一般的官僚公吏、教育者或是警察,首要之務就是要理解本島人的民族心理。」──山根勇藏有感於民族性相關論述貧乏,山根發憤著述,廣為蒐集資料,並結合自身經驗,寫成了《臺灣民族性百談》,於1930年出版。書中共一百篇評述,題材寬廣,包括臺灣人髒話的分析、臺灣人的金錢觀、臺灣人對蘭花的偏愛、廣東人和福建人的比較等等。取材對象有作者和臺灣人士的交流經驗、至各地參訪的見聞,以及報紙的新聞報導。從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到臺日比較,包羅萬象地描繪了百年前的臺灣眾生相,並且直言無諱地加以評論。行文輕鬆,不時點綴反諷和嘲弄,讀來有如親見作者在面前談笑風生。看見作者一些超級政治不正確的發言,例如臺灣人有盲從群眾運動的天分、農民組合有女學生加入是想藉此吸引年輕男性等,你或許想反駁「臺灣人才不是這樣!」卻不得不承認作者的文筆著實令人發噱。看見作者批評臺灣人使用道路完全不顧他人、邀請函上的時間僅供參考,你或許會嘆息「臺灣人還是這樣!」或許一百年終究不夠久,原來我們離1930年並不太遠。看見嚴禁和下九流結婚、租借妻子或「長外衣」是時尚衣著的描述,你或許會驚訝「原來臺灣人曾經這樣!」出書至今不過百年,臺灣人的面貌究竟已經翻了幾回?除了玩味本書描繪的臺灣人百態,我們也可以更進一步探究:作者觀看臺灣人時,採取了何種視角?如此追問,也就是深入了解何謂「殖民統治」的機會。因為強調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差異,正是殖民政府為自身統治建立正當性的嘗試,而「民族性」的書寫,也就可以在這樣的理解脈絡下開展更深入的意義。「我們不妨在閱讀時帶上檢視和驗證的眼光,反思這些內容是由何種背景的寫手,在怎樣的時代脈絡或是意圖下生成。透過這樣的沉浸、比較和剖析過程,我們可以把這些文字訊息還原成可資利用的線索,進而更瞭解、認識我們所屬,或是所來自的時代。」──周俊宇,本書導讀。本書過去曾有節譯本,篇數和內文皆有刪減,如今為完整翻譯本首次問世,並且於必要處
庫存:2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02
滿額折
作者:戴伯芬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17/05/10 裝訂:平裝
性別從來不(該)是安靜、乖巧、柔順的名詞;性別是動詞,是在人類的歷史、文化和集體的社會行為中形成的,更可以用當下的行動去創造、翻轉與建構。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可是我
庫存:1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彰化一九○六:一座城市被烙傷,而後自體再生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青井哲人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3/09/13 裝訂:平裝
城市是活著的!無關興盛和衰退,就算受了傷、被破壞,城市也會慢慢痊癒,彷彿活著的生物……彰化,臺灣最早的漢人移民聚落之一。華南風格的有機聚落,彎曲的道路沿水邊而行,有如一座迷宮般的有機城市。但一九○六年,一紙市區改正公告降臨該城!日本殖民的都市計畫強橫覆上這片豐饒土地,簡直就像把燒紅的網子烙在肉片上一樣,為城市深深刻下了明顯的雙重性,既有的巷弄、廟宇、屋舍被截斷,繁華大街成了小巷,嶄新的筆直道路氣燄高張。而彰化這座城市,在碎裂的血肉上繼續增生,似乎正進行著自我修復。● 一九○六年的市區改正,啟動了這座城市荒謬又頑強的生存意志!● 青井哲人是都市研究界的頭號聰明分析者,他踩著腳踏車四處探索,縱向橫向地將城市的諸面相描繪出來。──Acetate組織╱中谷礼仁作者某次在彰化走動時,無意間看到「城市癒合的疤痕」──元清觀,突然直覺領悟到那是城市活著的證據!那標示著兩種城市形態的交界,也是遍布城市全體的雙重創傷。現在,就讓青井哲人帶領我們穿梭在彰化現存/倖存的巷弄與廟宇之中,觀察有趣、怪異、匪夷所思的街景,抽絲剝繭,一步一步,推敲出那個在百年前被湮沒的──已逝的未來。《彰化一九○六》不是都市計畫史,也不是市民生活史。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城市本身,就是「彰化」自己。城市是活著的!從以前到現在,從過去到未來。城市擁有宛如人的臉孔跟身體,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外力驅使,城市往往都會在當下做出必要的改變,繼續存活下去。這些復原的「方法」跟「規則」是這塊土地的珍貴質素,是台灣本身的力量,而非殖民者強加灌輸所致。若能辨識這股力量,或許能解開這塊土地的歷史,一個關於傷害與重生的故事。
庫存:2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臺灣總統選舉:臺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二O二四增補版】
滿額折
作者:小笠原欣幸  出版社:大家  出版日:2024/08/21 裝訂:平裝
選舉神預測學者小笠原欣幸近30年研究成果歷屆總統選舉,透露了臺灣人在價值、認同上,做出哪些重大選擇?增補版新增2024總統大選篇章!【讓過往選舉的血淚經驗,成為民主成熟茁壯的根基】2024選前選後,你可能會有這些心得:●「政客竟然釋出有疑義的民調!」→或許你該了解一下2000年大選,為何讓雞蛋與馬英九結下不解之緣●「在野黨整合一定可以打敗執政黨!」→要不要參考一下2004大選呢?●「境外勢力介選前所未見!」→你知道1996年緊張到美國兩艘航母直接開來嗎?●「縣市長選舉慘敗,總統一定也會換人當了!」→是否該了解一下2018民進黨慘敗之後,2020的蔡英文如何拿到史上最高票?民主化以來臺灣也只選過八次總統,這八次選舉的寶貴教訓不該輕易流逝,應該成為使選民更加睿智的教材,讓身處地緣政治前緣的臺灣能夠享有更加成熟的選舉。雖然對於各次大選,我們心中都有一套他為何輸、他為何贏的理論,但是這樣的想法是否禁得起檢驗?如果對於過去的勝敗理解不確,下一次選舉時又該如何抉擇?關於選舉,我們雖然可以從媒體接受即時的訊息,卻顯得片面且紛雜;我們也從政治人物和意見領袖口中聽到各種說法,卻不免半信半疑。【從造勢場到標準差,全面解析八次總統選舉】小笠原欣幸教授多次精準預測臺灣選舉結果,引起臺灣媒體注意,封為「神人級學者」。預測看似神奇,實乃多年紮實研究累積的成果。小笠原欣幸投身臺灣選舉研究以來,不只堅持實地踏查選情,並且嚴密的分析民調數字以及開票結果,精細的程度直達各投開票「所」層級,務求所提出的解釋不只能夠在數字上驗證,也符合第一線的民情。在本書中小笠原欣幸即以此宏觀又透徹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過1996以來的八次總統選舉,在每一屆選舉的章節中檢視各陣營的攻防、分析成敗之因,以及每次選舉結果對臺灣民主發展的意義,並且也對許多選舉中的迷團提供解答:● 棄保效應於選前哪一天開始發酵?● 中南部的票沒投出來,民進黨才會輸?● 候選人採取「陸戰」或是「空戰」,如何用統計學偵測?● 大家都想搶中間選民,為何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對於親身經歷選舉的臺灣人而言,本書提供了一種冷靜而學術的觀點,重新檢視我們熟悉的總統大選。【臺灣民主之路的完整回顧】本書原文初版2019年於日本出版,旋即獲得 2020年每日新聞第32回「亞細亞太平洋賞」特別賞以及第15回「樫山純三賞」學術書賞的肯定。增補版新增2024選舉的章節,是當前
優惠:2025看蛇麼-單79雙75
庫存:3
定價:650 元, 優惠價:79 51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3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