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原名「五版教材」,大陸全國中醫院校組織教材編審委員會編輯。 本套教材為中醫大學課堂習課之用,有課程時數範圍之限。因而其特色為精簡,適合學習者熟讀精讀,以掌握各科的核心內容,紮好中醫之根基。本套教材之編輯觀念,重視傳統,以經典為中心;讓學習者能瞭解中醫理論的基本架構與發展軌跡,以便將來臨床應用與研究創新,故名為《承啟版教材》。本叢書排版為珍惜學子之眼力,特採用約4號大字,字體大而清晰,久讀而不倦。本社《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是以本教材為基礎擴編而成,內容完備,標明出處,重視探源理解。兩套叢書配合使用,學習效果令人驚喜!
目次
緒言【上篇 經絡腧穴】
第一章經絡總論
第二章腧穴總論
第三章經絡腧穴各論
【中篇 刺灸方法】
第四章毫針刺法
第五章灸法(附:拔罐)
第六章其他針法
第七章頭針、耳針
第八章針刺麻醉
【下篇 治 療】
第九章治療總論
第十章治療各論
【附篇 參考資料】
1.針灸文獻節錄
2.針灸歌賦輯要
3.子午流注針法
4.靈龜八法(附:飛騰八法)
5.古代體表部位名詞解釋
6.經絡針灸近代研究簡介
第一章經絡總論
第二章腧穴總論
第三章經絡腧穴各論
【中篇 刺灸方法】
第四章毫針刺法
第五章灸法(附:拔罐)
第六章其他針法
第七章頭針、耳針
第八章針刺麻醉
【下篇 治 療】
第九章治療總論
第十章治療各論
【附篇 參考資料】
1.針灸文獻節錄
2.針灸歌賦輯要
3.子午流注針法
4.靈龜八法(附:飛騰八法)
5.古代體表部位名詞解釋
6.經絡針灸近代研究簡介
書摘/試閱
緒 言
針灸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它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及臨床治療等部分。
針灸具有適應證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針灸是我國先民們及醫學家在長期與疾病的搏鬥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醫學。歷史悠久,其起源已難稽考,但從文獻記載、出土文物、社會發展規律等方面探索,遠在文字創造前即已萌芽。
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可知針的前身是砭石。《說文解字》記載:“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經‧東山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郭璞注曰:“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者”。這是砭術的較早記載。古人生活於洪荒大地,與鷙鳥猛獸相搏食,不能無病。一旦患病,除祈禱鬼神外,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逐步形成砭石治病的方法。1963年,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旗頭道窪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根磨製的石針,據鑑定,認為是針法的原始工具砭石。因此,砭石的起源,可遠溯到距今一萬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甚至可能更早些。
隨著冶金術的發明,針具也得到不斷地改進,至《內經》著作年代,才由古代的石針、骨針、竹針而改變為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等金屬製針,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現在改進為不銹鋼針。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公社的出土文物中首次發現一根“青銅砭針”。1968年在河北滿城發掘的西漢劉勝墓,內有金製、銀製醫針九根。製作頗為精細,證明了金屬製針的不斷進步。
灸法的產生是在火的發現與使用以後,人們發現身體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適或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從各種樹枝施灸發展到艾灸,形成了灸法。《素問‧異法方宜論》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 。”即指此言,隨著後世醫學的進步發展為多種多樣的灸法。
由於針灸用具、材料的逐步改革,擴大了針灸治療的範圍,提高了治療效果,有力地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針灸學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73年在湖南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兩種古代經脈的著作,即《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其中敘述了十一脈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現及灸法治療。經初步考證,其著作年代早於《黃帝內經》,經絡學說的早期面貌於此可見一斑。
《黃帝內經》對經絡、腧穴、針灸方法以及適應證、禁忌證等,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其中尤以《靈樞》所載針灸理論更為豐富而有系統,故《靈樞》又稱“針經”。可見當時針灸學已經比較成熟,為後世針灸學術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除《靈樞》外首推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作者參考《內經》、《明堂孔穴治要》(已佚),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依照頭、面、胸、腹、背等部位記述腧穴,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和確定了349個腧穴的位置、主治及操作,介紹了針灸手法、宜忌和常見病的治療。這是繼《內經》之後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發展史上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東晉葛洪著《肘後備急方》所錄針灸醫方109條,其中99條是灸方,引起了人們對灸法的重視,使灸法與針法一樣得到了發展。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明了“阿是穴”的取法和應用,並繪製了“明堂三人圖”,分別把人體正面、背面及側面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用不同顏色繪出,尤其值得推崇的是提出灸法預防疾病的方法,為預防醫學作出了貢獻。
此後王燾在其所著的《外臺秘要》中,全面介紹了灸法,為推廣灸法起到積極作用。隋唐設“太醫署”,掌管醫學教育,針灸成為其中一個專門學科,內設針博士、針助教、針師等從事教學工作,足見當時對針灸的重視。北宋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敘述了經絡、腧穴等內容,並考證了354個腧穴,全書曾刻在石碑上,樹立於汴京(今河南開封),供學習針灸者拓印和閱讀。次年,還設計鑄造了兩座銅人,是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對辨認經穴與教學起了很大作用。元代滑伯仁認為任督二脈雖屬奇經,但有專穴,宜與十二經並論,總結為十四經,著《十四經發揮》,系統闡述了經絡的循行路線和有關腧穴,對後人研究經脈很有裨益。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昌盛的朝代。楊繼洲以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為基礎,彙集了歷代針灸著作,並結合實踐經驗撰寫了《針灸大成》,內容豐富,是繼《內經》、《甲乙經》之後對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直到今天它仍是學習針灸的主要參考著作。當時還有陳會的《神應經》、徐鳳的《針灸大全》、高武的《針灸聚英發揮》、汪機的《針灸問對》、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等,蔚為大觀,諸家各有所長,形成不同流派,相互爭鳴,促進了針灸的發展。到了清代雖然也有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鑑‧刺灸心法》及廖潤鴻的《針灸集成》等書問世,但很少新義,至清代末葉,針灸乃走向衰落。
流傳幾千年的針灸醫學雖然不斷有所發展,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其速度比較緩慢,特別是清朝統治階層因拘於封建禮教,於1822年竟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謬理由,下令停止太醫院使用針灸,廢止針灸科,一般“儒醫”也注重湯藥輕針灸。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帝國主義入侵,在各地設立教會醫院和醫學院校,排斥、攻擊中國醫藥學,使中醫事業包括針灸學更趨衰落,幾至一蹶不振。然而由於針灸經濟、方便、有效,深受一般民眾的歡迎。儘管民國時期曾遭壓制,但在民間,仍得到應用與流傳。同時各地有志之士,創辦學社、學校,培養人才,為發揚針灸,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五○年代後,由於大陸中醫政策的實施,中國醫學獲得了新生,帶來了針灸事業的復興與繁榮。全國各地先後成立了中醫學院、中醫院,設置了針灸專業和專科,並建立了專門研究機構,使針灸在教學、醫療和科研等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十多年來編撰出版了大量針灸著作。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使用了統一的針灸教材,開展了對《內經》、《難經》、《甲乙經》、《針灸大成》的校釋工作,在全國各報刊發表的針灸論文資料不下萬篇。為學習針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大豐富了針灸醫學的內容。
針灸的臨床工作有較大的進展,治療病種不斷擴大。臨床實踐表明,針灸對內、外、婦、兒等科300多種病症的治療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對其中100種左右的病症有較好或很好的療效。針灸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膽道結石、細菌性痢疾等,不僅用科學的方法肯定了療效,而且用現代生理學、生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等闡明其作用原理,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六○年代以來,中國醫學界採用針刺麻醉,成功地進行了多種外科手術,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普遍重視,推動了針灸醫學的發展。
近年通過多學科的大協作,深入研究了針灸治病原理。證明針灸對機體各系統功能有調整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針灸鎮痛原理的研究已深入到神經細胞、電生理學和神經遞質如腦腓 等分子生化學水平。
經絡的研究經過大量普查,不僅肯定了循經感傳的客觀存在,而且從循經感傳現象出現的規律,客觀指標及測定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為經絡實質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同時,不少地區還開展了對針刺手法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績。
幾千年來,針灸醫學不僅對我國人民的保健事業起過重大的作用,而且很早就流傳到國外,對其他一些國家的醫療保健事業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約在公元六世紀,針灸醫學傳入朝鮮,並以《針灸甲乙經》等書為教材。公元562年,我國吳人知聰攜帶《明堂圖》、《針灸甲乙經》到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在醫學教育中開始設置針灸科,至今還開辦針灸大專學校,深受日本人士的歡迎。公元十七世紀末葉,針灸又傳到了歐洲。有些國家除設有針灸專科外,還成立了研究針灸醫學的專門機構,並多次召開國際針灸學術會議。我國一些省市設立了國際針灸培訓基地,為世界各國培訓了大批針灸醫生。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正在使用和研究針灸。我國獨特的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產生積極的、廣泛的影響。
繼承和發揚中國醫學遺產,除運用中醫理論,廣泛開展教學、醫療、科研等工作外,並應用現代科學研究經絡的實質與針灸治病的原理,使針灸學的內容更豐富與完善,無疑是有志於研究中國醫學者的重要任務。只要我們努力不懈,針灸醫學必然會取得更豐碩的成果,為人類的保健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上篇 經 絡 腧 穴
第1章 經絡總論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一種理論學說。它是中國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學說是古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多少年來一直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診斷和治療,其與針灸學科關係尤為密切。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有網絡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針灸臨床治療時的辨證歸經,循經取穴,針刺補瀉等,無不以經絡理論為依據。所以《靈樞‧經別》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對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的重要意義,而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第一節 經絡學說的形成
經絡學說是我中華民族通過了長期的醫療實踐,不斷觀察總結而逐步形成的。到《內經》創作時代已初步形成了系統的理論,經歷代醫家不斷地充實而逐步趨於完整。據文獻記載分析,經絡學說的形成,可能通過以下之途徑:
一、“針感”等傳導的觀察
針刺時會產生痠、麻、重、脹等感應,稱為“針感”,這種“針感”常沿著一定路線向遠部傳導。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中氣穴,則針遊於巷。”溫灸時也會有熱感由施灸部位向遠處擴散。古代醫學家經過長期觀察,逐步理解到人體各部有複雜而又有規律的聯繫通路,從而提出經絡分布的輪廓。
二、腧穴療效的總結
通過長期的針灸實踐,發現主治範圍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規律地排列在一條路線上,如分布於上肢外側前緣的腧穴都能治療頭面病症,分布於上肢內側前緣的腧穴,雖與上述腧穴距離很近,但卻以治療喉、胸、肺病症為主。古代醫學家把作用相似的穴位歸納分類,逐步形成經絡的聯線。
三、體表病理現象的推理
在臨床實踐中,有時發現某一臟器發生病變,在體表相應部位可有壓痛、結節、皮疹、色澤改變等現象。對體表部位病理現象的觀察分析也是發現經絡系統的途徑之一。
四、解剖、生理知識的啟發
古代醫學家通過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內臟的位置、形態及某些生理功能。觀察到人體分布著許多管狀和條索狀結構,並與四肢聯繫,觀察到某些脈管內血液流動的現象等等,這些觀察對認識經絡有一定的啟發。
以上幾點表明,發現經絡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各種認識又可相互啟發,相互佐證,相互補充,從而使人們對經絡的認識逐步完善。從現存的醫學文獻資料來看,經絡學說在二千多年前已基本形成
針灸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它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及臨床治療等部分。
針灸具有適應證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數千年來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針灸是我國先民們及醫學家在長期與疾病的搏鬥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醫學。歷史悠久,其起源已難稽考,但從文獻記載、出土文物、社會發展規律等方面探索,遠在文字創造前即已萌芽。
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可知針的前身是砭石。《說文解字》記載:“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經‧東山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郭璞注曰:“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者”。這是砭術的較早記載。古人生活於洪荒大地,與鷙鳥猛獸相搏食,不能無病。一旦患病,除祈禱鬼神外,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逐步形成砭石治病的方法。1963年,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旗頭道窪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根磨製的石針,據鑑定,認為是針法的原始工具砭石。因此,砭石的起源,可遠溯到距今一萬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甚至可能更早些。
隨著冶金術的發明,針具也得到不斷地改進,至《內經》著作年代,才由古代的石針、骨針、竹針而改變為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等金屬製針,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現在改進為不銹鋼針。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公社的出土文物中首次發現一根“青銅砭針”。1968年在河北滿城發掘的西漢劉勝墓,內有金製、銀製醫針九根。製作頗為精細,證明了金屬製針的不斷進步。
灸法的產生是在火的發現與使用以後,人們發現身體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適或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從各種樹枝施灸發展到艾灸,形成了灸法。《素問‧異法方宜論》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 。”即指此言,隨著後世醫學的進步發展為多種多樣的灸法。
由於針灸用具、材料的逐步改革,擴大了針灸治療的範圍,提高了治療效果,有力地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針灸學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73年在湖南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兩種古代經脈的著作,即《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其中敘述了十一脈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現及灸法治療。經初步考證,其著作年代早於《黃帝內經》,經絡學說的早期面貌於此可見一斑。
《黃帝內經》對經絡、腧穴、針灸方法以及適應證、禁忌證等,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其中尤以《靈樞》所載針灸理論更為豐富而有系統,故《靈樞》又稱“針經”。可見當時針灸學已經比較成熟,為後世針灸學術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存最早的針灸專著除《靈樞》外首推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作者參考《內經》、《明堂孔穴治要》(已佚),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依照頭、面、胸、腹、背等部位記述腧穴,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和確定了349個腧穴的位置、主治及操作,介紹了針灸手法、宜忌和常見病的治療。這是繼《內經》之後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發展史上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東晉葛洪著《肘後備急方》所錄針灸醫方109條,其中99條是灸方,引起了人們對灸法的重視,使灸法與針法一樣得到了發展。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明了“阿是穴”的取法和應用,並繪製了“明堂三人圖”,分別把人體正面、背面及側面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用不同顏色繪出,尤其值得推崇的是提出灸法預防疾病的方法,為預防醫學作出了貢獻。
此後王燾在其所著的《外臺秘要》中,全面介紹了灸法,為推廣灸法起到積極作用。隋唐設“太醫署”,掌管醫學教育,針灸成為其中一個專門學科,內設針博士、針助教、針師等從事教學工作,足見當時對針灸的重視。北宋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敘述了經絡、腧穴等內容,並考證了354個腧穴,全書曾刻在石碑上,樹立於汴京(今河南開封),供學習針灸者拓印和閱讀。次年,還設計鑄造了兩座銅人,是我國最早的針灸模型,對辨認經穴與教學起了很大作用。元代滑伯仁認為任督二脈雖屬奇經,但有專穴,宜與十二經並論,總結為十四經,著《十四經發揮》,系統闡述了經絡的循行路線和有關腧穴,對後人研究經脈很有裨益。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昌盛的朝代。楊繼洲以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為基礎,彙集了歷代針灸著作,並結合實踐經驗撰寫了《針灸大成》,內容豐富,是繼《內經》、《甲乙經》之後對針灸學的又一次總結,直到今天它仍是學習針灸的主要參考著作。當時還有陳會的《神應經》、徐鳳的《針灸大全》、高武的《針灸聚英發揮》、汪機的《針灸問對》、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等,蔚為大觀,諸家各有所長,形成不同流派,相互爭鳴,促進了針灸的發展。到了清代雖然也有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鑑‧刺灸心法》及廖潤鴻的《針灸集成》等書問世,但很少新義,至清代末葉,針灸乃走向衰落。
流傳幾千年的針灸醫學雖然不斷有所發展,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其速度比較緩慢,特別是清朝統治階層因拘於封建禮教,於1822年竟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謬理由,下令停止太醫院使用針灸,廢止針灸科,一般“儒醫”也注重湯藥輕針灸。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帝國主義入侵,在各地設立教會醫院和醫學院校,排斥、攻擊中國醫藥學,使中醫事業包括針灸學更趨衰落,幾至一蹶不振。然而由於針灸經濟、方便、有效,深受一般民眾的歡迎。儘管民國時期曾遭壓制,但在民間,仍得到應用與流傳。同時各地有志之士,創辦學社、學校,培養人才,為發揚針灸,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五○年代後,由於大陸中醫政策的實施,中國醫學獲得了新生,帶來了針灸事業的復興與繁榮。全國各地先後成立了中醫學院、中醫院,設置了針灸專業和專科,並建立了專門研究機構,使針灸在教學、醫療和科研等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十多年來編撰出版了大量針灸著作。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使用了統一的針灸教材,開展了對《內經》、《難經》、《甲乙經》、《針灸大成》的校釋工作,在全國各報刊發表的針灸論文資料不下萬篇。為學習針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大大豐富了針灸醫學的內容。
針灸的臨床工作有較大的進展,治療病種不斷擴大。臨床實踐表明,針灸對內、外、婦、兒等科300多種病症的治療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對其中100種左右的病症有較好或很好的療效。針灸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膽道結石、細菌性痢疾等,不僅用科學的方法肯定了療效,而且用現代生理學、生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等闡明其作用原理,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六○年代以來,中國醫學界採用針刺麻醉,成功地進行了多種外科手術,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普遍重視,推動了針灸醫學的發展。
近年通過多學科的大協作,深入研究了針灸治病原理。證明針灸對機體各系統功能有調整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針灸鎮痛原理的研究已深入到神經細胞、電生理學和神經遞質如腦腓 等分子生化學水平。
經絡的研究經過大量普查,不僅肯定了循經感傳的客觀存在,而且從循經感傳現象出現的規律,客觀指標及測定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為經絡實質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同時,不少地區還開展了對針刺手法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績。
幾千年來,針灸醫學不僅對我國人民的保健事業起過重大的作用,而且很早就流傳到國外,對其他一些國家的醫療保健事業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約在公元六世紀,針灸醫學傳入朝鮮,並以《針灸甲乙經》等書為教材。公元562年,我國吳人知聰攜帶《明堂圖》、《針灸甲乙經》到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在醫學教育中開始設置針灸科,至今還開辦針灸大專學校,深受日本人士的歡迎。公元十七世紀末葉,針灸又傳到了歐洲。有些國家除設有針灸專科外,還成立了研究針灸醫學的專門機構,並多次召開國際針灸學術會議。我國一些省市設立了國際針灸培訓基地,為世界各國培訓了大批針灸醫生。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正在使用和研究針灸。我國獨特的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產生積極的、廣泛的影響。
繼承和發揚中國醫學遺產,除運用中醫理論,廣泛開展教學、醫療、科研等工作外,並應用現代科學研究經絡的實質與針灸治病的原理,使針灸學的內容更豐富與完善,無疑是有志於研究中國醫學者的重要任務。只要我們努力不懈,針灸醫學必然會取得更豐碩的成果,為人類的保健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上篇 經 絡 腧 穴
第1章 經絡總論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一種理論學說。它是中國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學說是古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多少年來一直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診斷和治療,其與針灸學科關係尤為密切。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的含義,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絡,有網絡的含義,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靈樞‧脈度》說:“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針灸臨床治療時的辨證歸經,循經取穴,針刺補瀉等,無不以經絡理論為依據。所以《靈樞‧經別》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對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的重要意義,而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第一節 經絡學說的形成
經絡學說是我中華民族通過了長期的醫療實踐,不斷觀察總結而逐步形成的。到《內經》創作時代已初步形成了系統的理論,經歷代醫家不斷地充實而逐步趨於完整。據文獻記載分析,經絡學說的形成,可能通過以下之途徑:
一、“針感”等傳導的觀察
針刺時會產生痠、麻、重、脹等感應,稱為“針感”,這種“針感”常沿著一定路線向遠部傳導。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中氣穴,則針遊於巷。”溫灸時也會有熱感由施灸部位向遠處擴散。古代醫學家經過長期觀察,逐步理解到人體各部有複雜而又有規律的聯繫通路,從而提出經絡分布的輪廓。
二、腧穴療效的總結
通過長期的針灸實踐,發現主治範圍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規律地排列在一條路線上,如分布於上肢外側前緣的腧穴都能治療頭面病症,分布於上肢內側前緣的腧穴,雖與上述腧穴距離很近,但卻以治療喉、胸、肺病症為主。古代醫學家把作用相似的穴位歸納分類,逐步形成經絡的聯線。
三、體表病理現象的推理
在臨床實踐中,有時發現某一臟器發生病變,在體表相應部位可有壓痛、結節、皮疹、色澤改變等現象。對體表部位病理現象的觀察分析也是發現經絡系統的途徑之一。
四、解剖、生理知識的啟發
古代醫學家通過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內臟的位置、形態及某些生理功能。觀察到人體分布著許多管狀和條索狀結構,並與四肢聯繫,觀察到某些脈管內血液流動的現象等等,這些觀察對認識經絡有一定的啟發。
以上幾點表明,發現經絡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各種認識又可相互啟發,相互佐證,相互補充,從而使人們對經絡的認識逐步完善。從現存的醫學文獻資料來看,經絡學說在二千多年前已基本形成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