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住宅不但界定人與人的關係,也界定人與自然的關係。
十九世紀中,雕刻家格里諾(H. Greenough)以自然類比建築,強調建築應回歸自然法則以尋找有機之美,延伸出「形隨機能」的理念。此為機能主義思想源頭,後來影響到蘇利文(Louis Sullivan)、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機理論。二十世紀初,一切事物回到本質來思考,建築的本質被定義為「對機能的探求」;建築能反映機能,成為當時的共同需求。
所謂的「有機建築」是以自然詮釋建築,思考人在天地間的位置、思考家宅的意義──建築成為界定人與自然關係的介質。李承寬在三○年代至現代主義重鎮的德國求學,他在有機的脈絡下發展建築形式,追隨有機主義者夏隆(Hans Scharoun)以及黑林(Hugo Häring),再轉化為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
李承寬談的有機並非對自然形式的模仿,而是以生物類比建築構成的邏輯:組織的秩序如同血脈循環、機能空間如同器官──建築是由自然化的過程而生,整體的協調不再是幾何性,而是相互性的關係。
有機的議題是變動的,具有時空性格。在本書出版第十年的當代,回顧德國有機思想及李承寬的建築實踐,並以有機的態度探尋台灣地域建築的走向,這是身在台灣的建築人值得深思的課題。
作者簡介
孫全文
【教育背景】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建築博士 1977-1982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1970-1973
成功大學工學士 1965-1969
【研究領域】
近代建築思潮與發展、當代建築理論與批評、歷史保存與都市建築
邱佩君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
中原大學建築系學士
現任職於高雄市政府捷運局
序
再版序
本書於2008年初版以來,如今已過剛好十年了。
回憶當時,國內正好掀起新校園運動的有機建築趨勢,順時匆忙初版,以應年輕建築師及學生之需。後來發現書中一些圖片及內文有些錯誤未能及時再版修正,數年來心中一直耿耿於懷。
李承寬先生雖然於2003年去世,但他在東海大學及中台灣約13年歲月中,也培育了如趙力行、林東憲、徐岩奇、郭文豐、姜樂靜等傑出建築師及汪文琦教授等後繼者,改變及豐富了台灣的建築。
德國斯圖加特市也從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ifa展覽館舉辦了李承寬先生作品的特別展覽,以緬懷20世紀德國傑出的華裔建築師。本書在此時再版,也能讓國內建築師重視這位國際上曾受高度重視的李承寬先生,以及他與德國大師共同發展的有機建築理論,具有其時代意義。
最後,感謝林東憲建築師在編輯過程中,提供珍貴的圖片及資料,並詳細閱讀全文,指出一些圖文上的錯誤。在此再度表示感佩與謝意。
目次
再版序
序言
前言:李承寬與中原建築系的淵源
緒論
第一章: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
李承寬與德國有機主義
黑林有機理論
第二章:自然觀──時空觀
自然觀之時空特徵
時空觀之時空特徵
小結
第三章:機能形式
整體設計
新時代生活──休閒與自然
機能的形式
小結
第四章:建築形式
風土形式的繼承與發展
李承寬建築分期
Maerkisches Viertel社區 1965-1971
小結
第五章:結論
書摘/試閱
李承寬與德國有機主義
【德國有機建築】
就「環境決定論」的演化觀點來說,「突變」與「進化」是自然法則。時代疊積而歷史經驗不斷的演化,命定接受整體社會的文化遺產和現實,但工業革命的年代裡,時代的延續性明顯發生裂痕,所有事件皆快速接踵而來,變化的週期不斷地在縮減,「時間」史無前例地在壓縮。而建築界的進展在文化歷史的軌跡上卻遲了一步,直到二十世紀初,建築理論雜然併出,延續著十八世紀起之科學與藝術理論,豐富的呈現反映了當代的生活跡象。新、舊論證,指認建築的新立場,所有的理論在大量拼湊中理出端倪。建築的視野並被科學的進展所擴張,走向極度專業的知識領域再重新統合思考。新因子的介入,建築的邊界不斷變動,以驚人的速率變化。
「有機」形式的概念是源自於生物學領域,以建築學的觀點是很難界定。總的來說,是部份與整體和諧,與自然過程概念聯繫在一起──出生、成長及死亡。一開始建築學者藉分析自然與建築的關連性來定義有機從「機能」出發。首先19世紀中雕刻家格里諾(H.Greenough)提出機能與形式之關係,以自然類比建築,強調建築應回歸自然法則以尋找「有機之美」而延伸「形隨機能」的理念,此為機能主義思想源頭,後來影響蘇利文(Louis Sullivan)、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機理論。另一方面,有機主義的機能觀則是建築歷史辯證的進程,被視為十九世紀英國建築理論之延伸。這應從主張以歌德復興式樣回歸建築本質談起,史論家提出古典及文藝復興之以完美之秩序套進建築,此種爭辯漫延至各地,德國亦捲入風暴圈內,加上當時德國建築史學研究的歌德建築有新詮釋,更加奠定德國在中世紀的主導性。文化的自明性再度被發掘,歌德建築被視為北歐建築的真正根源,有別於建築史中以希臘、羅馬建築為正統,講求建築「真實性」的表達,這真實性一則強調建築本質的表達,一則強調建築地域性的觀點。英國歌德風潮使得建築趨向形式的自由及機能主義的呈現,十九世紀的建築的先鋒們試圖詮釋科技的影響,批評工業急速發展下已瓦解了歷史文脈及傳統模式,帶來價值觀的混亂,應以精神及文化的角度出發改革工業革命以降的弊病,重新定義建築。形式對應機能的明晰度,由英國前衛建築理論提出,而後影響到各地有機概念的形成,主要區域在美國及德國。美國由芝加哥學派蘇利文提出大樓三段式立面「形隨機能」(Form follow Function)主張,到萊特早期的草原式有機建築的實踐,時序上比德國發生得早,德國有機主義的走向是接下來所要探討的主軸。
有機主義在德國並沒有特定的文化團體,只有單一的活動及內容,以不同的層面同時存在,相互影響。德國評論家阿道夫.貝恩(Adolf Behne)提出德國有機建築學派的成員,以孟德爾松(Erich Mendelsohn)、黑林(Hugo Häring),夏隆(Hans Scharoun)、阿道夫.瑞丁(Rading)等人為代表。孟德爾松似有機的構造物,被指稱為德國有機形式的發源,趨近於「表現形式」的創作,卻無立論基礎,不屬於以下討論的範圍。德國有機理論由黑林所建立,理論之實踐由夏隆的作品完成,延伸至其他有機實踐者,基本上皆以夏隆所創造之有機形態為核心進行創作,其同質性勝於團體性。李承寬是其中一位,他身為中國人,30年代來到柏林,跟隨夏隆進入有機建築的領域,接下來先簡述德國有機建築的緣由,再說明李承寬與有機主義者的關連性。
之前提及近代建築中的有機理論最早發跡於美國,而德國在不同疆界以同質思維在不同文化脈絡影響下展開不同進程。很重要的,有一事件串連了美國及德國的有機思潮──1910年萊特在德國柏林所舉辦的作品展,引起德國建築界很大的爭議。多斯柏格(Theo van Doesburg)、孟德爾松、密斯(Mies van der Rohe)、黑林、夏隆,皆認同這次展覽的重要性。他的造訪對歐洲建築的發展產生莫大的影響,適時給予即將陳述的重要建築運動播下種子,使歐洲新一代建築師擺脫了古典形式的束縛,呈現嶄新的空間概念與造型表現,亦為德國的有機建築思想注入新契機。新的建築思潮,又回溯影響了萊特在30年代之後的作品,對「有機」的實踐中有更深詮釋。但所不同的,萊特的有機思想,是指空間的關連性,形式的目的在於建構空間的交流並與自然環境的整合;而黑林的有機理論意指機能的有機體。弔詭的是,德國有機主義實踐家李承寬在作品的形象上像是夏隆早期住宅作品的延續,但仔細察看,卻是機能性、空間性、時間性、自然性的綜合體,其空間的概念反倒更貼近萊特晚期的有機詮釋。
德國有機思潮除了延續著19世紀所著重的歌德式建築本質的探求,以控訴古典的幾何形式觀點之外;另一方面,在德國現代主義的內部偏執中浮現出來,從20世紀初德國現代建築運動──「新建築」(New Architecture)的起源談起,一開始並不是發跡於現今建築界所熟知的機械觀,而是由表現主義併發出來的,延續著潛藏在德國浪漫主義的遺風。機械論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承受強烈重建的壓力,才使得真實與現實繼起超越烏托邦的風潮,建築由表現轉向理性的詮釋。而有機主義屬於「新建築」中「機能」與「理性」爭論核心外末微的思想,本質上是極端的機能論,提出文化與生命哲學的觀點,以對抗新建築中幾何之主張,批評機械論者錯誤的沿用「藝術理論」,處在絕對的封閉系統內,在邏輯的操作下導致建築的僵化。而有機主義者意識到領域孤立的困窘,主張納入「哲學」、「生物」領域的觀點,將走向極度的專業化的知識領域重新統合來思考,使建築擺脫形式主義的牢臼,以「人」出發,回到建築本質的探求。有機思潮的顛峰處在20年代中期,正值於表現與理性的交接之處,對阿道夫.貝恩來說,有機主義是機能主義的最佳典範,但總是被歷史學家誤認為是表現主義最後的延伸,而被列舉為國際式樣的對照,怎麼會如此矛盾呢?對佩夫斯納(Nikolaus Pevsner)歷史之間的兩極化的辯證是很重要的,而有機主義就在理性與感性兼顧中真實呈現。有機與表現之間的界線是很難被界定的,但可發現線索說明有機形態是受表現主義的影響,如黑林1922年在Friedrichstrasse Station所設計的高層建築,及1925年的Garkau農場,很明顯沿用了Willi Schelkes所設計的Alpine hut的規劃草圖。但這只是形態上的引用,而在「形式背後的意志」上確有極大的歧異點,有機主義從生物性機能著手以曲線改變空間的形態,以機能及空間的本質出發,這與表現主義以曲線表達建築師意志及動態的時代感不同,兩者皆源自於德國狂飆運動浪漫風格延續下來,卻以不同因子延伸,即使有相同的歷史進程,也只是故事的部分罷了。
時代的各種觀念含混,個體是撇不清的,例如有機主義者黑林加入「十一月小組」(Die Novembergruppe)以及擔任「環社」(Die Ring)的發言人,很難去標示「十一月社」或「環社」是何種主義的團體,成員們討論新建築的方向及表現方法,為時代潮流的生產者。黑林的有機主義即是藉著與密斯相異的觀念辯證出來的,在1926年以前已建立具體的有機理論對抗主流的幾何思潮,結束與密斯的爭論。他看穿他的對手,更深層思考,造就德國現代運動最複雜的有機主義理論。
接下來說明有機建築在住宅形態實踐情形。一般來說,有機實踐者早期皆為中產階級服務,相較於國際式樣建築師的服務對象只是時序上的差別,同樣是由中產到勞工,但在實踐上卻晚了一步, 這與蘇聯的構成主義的出發點截然不同。就從1920年的時間切面戰後德國的建築情況來說,國際式樣建築師已從社會的頂端走下來了,開始思考住宅的大量化的問題。戰爭停止一切社會上的正常運作,產生人與社會的新問題,建築師面臨新時代的考驗必須找尋新時代的居住方式,這樣的思潮由國家主導,在德國境內作集合住宅居住形態試驗,威瑪共和國時期不論在民間及住宅政策皆有國際式樣建築師所控制,大量的合理建築出現,從1923年奧托.海斯勒(Otto Haesler)在Celle、Hannover所建的義大利花園,到1925年Ernst May在法蘭克福實現的 Bruchfeldstrasse開發案──平屋頂住宅群,白色外牆,此為戰後集合住宅合理普遍的形式。1933年納粹執政為時代的轉折點亦是建築的轉折點,由夏隆完成Schminke house(Loebau)、密斯完成Tugendhat house(Breno)以及柯布(Le Corbusier)完成Villa Savoye(Paris)為國際式樣建築劃下句點,新建築此時正尋求其他發展,而「有機創作」找到時代的契合,以夏隆為首進行一系列的形式改造。
在此之前,有機主義者(對象是夏隆及黑林)一直在探求新生活方式的實現,企圖表現西歐社會中新階級居住形式的開端,從參與1927年藝工聯盟在司徒加特所辦的Weissenhof住宅博覽會,到1932年馬丁.華格納(Matin Wagner)在Funkgelande舉辦的「陽光、空氣、住宅,人人都有」的建築展,有機主義者如同現代主義者,成就於對自然的取向。30年代夏隆開始關心住宅組織形式的問題,超越建築與自然結合的單一形式化層面,進入更細緻內部生活型態的探求。有機的論述與實務一開始就分家了,而「有機」的想法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50年代末期才有具體的作品實踐,如1950年黑林在Biberach的兩棟住宅,1954年夏隆在司徒加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集合住宅,及1953年李承寬在Oberstdorf的住宅設計案皆反應新時代的居住需求。
50年代中期以後,在柏林出現大量的有機形式住宅,在當時,社會的情境就不同了,二次戰後暴發富大量出現,中產階級成為有機形式的推動者,他們挾帶大量的資金與自主性,這與薩伏瓦別墅(Villa Savoye)拘謹的貴族式道德品味不同。而50年代末在高層化的住宅實踐上,有機建築者試圖修正建築形式以契合高層化之時代需求,以夏隆的Charlottenburg-Nord(1956)為代表。他們不再專為資產階級服務,發揮建築師的社會責任,為中、下階層民眾需求服務。而在Maerkisches Viertel(1969-72)社區開發案中,李承寬有機式建築與其他合理主義建築做了最鮮明的對照。1930年理性的時代及優良的工業傳統深植於有機主義者深遠的影響是結構與材料的真實與經濟性。經濟的考量給予國際式樣建築師乘時代之便,獲得大量的業務,但有機主義者以人為本的思考一直遭人批評造價的問題,但相較於柏林文化園區內密斯的國家美術館與夏隆的柏林音樂廳之間在造價上的爭辯,很顯然的,密斯是失敗的,造價與形式之間並無決定性的關連。一直到50年代後,有機建築的實現普遍才受到肯定。
有機主義一開始以本質出發,尤其在住宅類型的計畫上徹底的實踐,回應生活與自然的原則,創造了相仿於自然形式的建築走向。而到末期,原本回應於生活與自然的原則消失了,新的原則創造了嶄新的空間想像卻變成了形式操作上的固定模式,失去了有機的真正意涵,如夏隆的柏林歌劇院,形式創造的欲念遠勝於有機的原意。然而「有機」的實踐絕對與建築形態有關,居住的品質是直接回應自然的原則,倘若工廠及劇院形態之有機建築實踐,機能的目的遠勝於基地的回應。
有機主義只不過是反動的一角,不斷的從主流的意識中解脫開來,由無限的小河匯集而成,但終究沉寂在大海之中,但儘管如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德國有機主義一開始受萊特的影響,由黑林發展成完整的理論,提供夏隆及李承寬的等後繼者詮釋作品的依據及文化上的辯解。1920年代,只限於一小圈子內,1935年納粹執政,德國前衛的現代運動者紛紛出走,現代建築發展轉移到美國。黑林和夏隆等人則留在德國,更加失去了在現代建築中發言的機會,有機建築理論卻鮮少人能瞭解,遭受國際間的忽視及誤解。直到1956年夏隆獲得「柏林音樂廳」的競圖首獎時,在德國有機主義的地位逐漸被人重視,而國際上則在1960年代才被歷史學家班漢(Reyner Banham)的「在第一次機械的年代的理論及設計」有機主義建築對轉化傳統來源的肯定,海涅.巴赫(H. Lauterbach)和約迪克(Jürgen Joedicke)介紹黑林的作品,可惜未有英譯本出版。直到揚澤維(Bruno Zevi)的《邁向有機建築》出版後才受到英語系國家的注目。70年代後的後現代主義者開始強調來源及涵構,皆是表徵而膚淺的陳述,非像有機主義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而Behnisch解構主義者卻以此借屍還魂,向有機靠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