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從球員到教練,從職場菜鳥到專業經理人,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分享他的職涯實戰心法。
成就自己,一點都不難!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從平凡的魚販之子,到成為Top Sales、專業經理人,帶領奧圖碼寫下締造全球DLP投影機市佔率第一名。他尋找人生方向,面對各種工作挑戰的因應智慧,首度收錄於本書。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份包括初入職場,如何看待第一份工作、做好向上管理、經營人際關係?
怎樣別讓職位把你看扁了?郭特利告訴你如何能成為企業搶著要的人才。
第二部分是給新手主管的管理心得。
如何建立團隊,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怎樣在沒路中找出路,用一分資源做出十分成績?
第三部分則是關於他做為專業經理人後萃取出的人生智慧。
如何兼顧事業與健康、做好EQ與時間管理?
如何打贏人生下半場?
如果你沒有背景、沒有顯赫資歷加持,在工作中要發光發熱,可以靠自己嗎?
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此書。
書籍重點
實現自我目標,在於為與不為,而不是能不能。
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分享他從魚販之子到經理人,一路自我學習的工作智慧,告訴你:
Y世代社會新鮮人,如何才能走對工作的第一步?
新手主管如何在資源缺乏的條件下,將一塊錢當四塊錢用?
職涯轉換不需要「太精明」?
怎麼培養好EQ,做好「管事理人」?
工作的價值不僅可以不同,還可以向外延伸?
作者簡介
口述
郭特利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管理學系畢,美國聖若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於夏普、飛利浦台灣分公司從事業務工作。2003年接任琉璃奧圖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洲區總經理,第一年即創下業績成長三倍的佳績,2006年使奧圖碼從默默無名的品牌躍居全球DLP投影機第一名,並於2009年獲頒「台灣優良品牌」殊榮。從基層一路爬升,可謂由業務晉升至專業經理人的典型代表。
採訪整理
盧智芳
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學士暨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召集人,現為《Cheers雜誌》總編輯。
史書華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學士,曾任Cheer雜誌記者。目前於美國紐約大學就讀新聞碩士,專攻創新媒體。
名人/編輯推薦
重量推薦
王文華 知名作家
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沈方正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莊鈞源 前台灣飛利浦總裁
廖聰賢 夏普光電副總經理
嚴凱泰 裕隆集團董事長
蘇麗文 跆拳道國手
(按姓氏筆劃順序)
「職涯如同走鋼索一樣,是一個摸索與逐步修正的過程,每一步都要步步為營、謹慎抉擇。本書作者以相當年輕的資歷即擁有耀眼的職涯成就,足供新鮮人參考。」──杜書伍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書中對於職場歧路上的決策,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模式,幫助台灣新世代工作者面對本身的挑戰。」──沈方正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希望透過本書的分享,能讓更多年輕人的未來,在自我努力與堅持之下,也都能逐步成真。」──莊鈞源 前台灣飛利浦總裁
「任何一個有熱情要追夢的年輕人都可從本書中所透露的思維與做法,一樣逐步追夢,邁向成功!」──廖聰賢 夏普光電副總經理
職涯初始決定你的職場高度
杜書伍
每個人的職涯只有一個,既無法預先規劃,也不能重新來過。如同走鋼索一樣,從踏出社會的第一步開始,職涯就是一個摸索與逐步修正的過程,每一步都要步步為營、謹慎抉擇,才會穩健扎實、開花結果。然而,未來是無法預知的,外在環境也非個人能掌控,不僅缺乏經驗可循,稍一不慎也可能誤判,甚至導致職涯方向大轉向。假若能夠參考過來人的經驗與體悟,做為自己探索職涯的參考,將很有幫助。
雖然沒有任何人的職涯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當我們解析成功人士的職涯歷程,仍能歸納出一些共通特質:這些特質不外乎需具備喜愛動腦思考的習慣,有持續改善、主動尋求突破方法的毅力與決心,積極主動負責與正直正向的價值觀等等。上述特質,有部分是從小形塑而成,有些則是受到踏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所奠立的價值認知與行事習慣,我將它稱之為「職涯人格特質」。
就像人格特質是自小受到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所形塑一樣,一個人的「職涯人格特質」,往往在就業初始的三到五年就奠定了。你的職涯初始工作環境是屬於什麼樣的行業與專業功能,強調何種組織文化與價值觀,對品質的觀念、做事的方法、以至於精緻度的追求有多高等等,無形間便在形塑你的工作習慣,養成你對工作的認知。
以企業組織而言,企業文化跟所屬行業別有高度關聯,經營理念及價值觀更是受到創辦人或主要領導人的理念與價值觀所形塑;當你的職涯初期是在這樣的企業文化與環境下工作,價值觀與行事作風都在耳濡目染中深受其影響。不管未來轉任到什麼組織,自然會用先前奠定的價值觀與工作習慣來行事與判斷,不自覺就影響了你未來一生的職涯取向,甚至決定了職涯發展的順遂度與成就高度。所以,慎選職涯初始所在的行業與機構組織,非常重要。
本書作者秉持著積極、正向、努力、毅力、積極動腦思考與主動尋求突破等特質,以相當年輕的資歷即擁有耀眼的職涯成就,實屬不易。他將其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現身說法的實例回顧方式,將他所認知的職場倫理,或是面臨職涯重要抉擇等轉折的思維歷程,撰寫成書,足供職場新鮮人參考。然而,不同企業文化所信奉的文化與價值觀不同,形塑的「職場人格特質」亦有所差異。本書作者的初期職涯是在外商體系所形塑,觀念與用辭難免偏向外商企業文化的觀點,對於有志從事外商職涯者,有好的參考價值。
(本文作者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有遠見」的價值
沈方正
本書的副標題中「給新世代的真實工作之道」是我個人讀完之後的最大感想。特利兄比我年輕,從事的產業也與我完全不同,但令人驚訝的是,撇開這些差異性,我們在職場上需要克服的困難卻幾乎完全相同。
一個新鮮人進入職場,從挑選合適的工作、面對學習的過程、爭取工作升遷、適應職場文化、經歷公司轉換、調適人際關係等等,無一不是選擇上的難題。書中對於這些職場歧路上的決策,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模式,著實幫助台灣新世代工作者面對本身的挑戰;但是,在所有的故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也希望跟年輕人共勉的就是──「有遠見」的價值。年輕時候的收入、多出來的工作分配、公司裡為難你的惡魔主管、努力工作時遇到的挫折──這些等於書上流動著在尋常人眼中「吃苦」的事,「有遠見」的人不自怨自艾,當作是在「吃補」。一個人的成功故事中,大多數的讀者喜歡知道他做得多棒!學他會有多厲害!殊不知成功的人被「電」過多少回,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成功的背後是對自己堅毅的承諾負責,對於在職場奮戰多年的敝人而言,深有所感,也相信年輕的朋友能從本書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舞台,恭喜特利兄能出版本書,與大家分享心得!
(本文作者為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希望有更多個Telly
莊鈞源
Telly(註:郭特利的英文名)找我為此書寫序,讓我這位「退休人士」重新回憶與整理了一下當年的記憶。在台灣飛利浦與Telly共事,約莫是十七年前到十年前的往事。在那七、八年間,看著Telly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成長到可以獨當一面的專業經理人。雖然Telly在許多場合都歸功於我的指導,但我想,應該更多是因為Telly本身清楚的目標與堅持到底的執行力。
看完本書書稿,很高興看到Telly在過去十年,依然保持當年我們共事時的努力態度,不僅創造奧圖碼投影機在亞洲區的成績,更為他的職涯創造另一個高峰;也同時為年輕讀者們高興,因為Telly在書中,毫不藏私地分享他累積的心得與竅門。
十五年前某日清晨,當我進辦公室,發現Telly一個人在辦公室內已開始工作時,我曾鼓勵他:「持之以恆,保持這樣的認真態度,我相信你未來必有所成。」看來我當年的預言已經成真,也希望透過本書Telly的分享,能讓更多年輕人的未來,在自我的努力與堅持之下,也都能逐步成真。
推薦這本書,希望在七年級的年輕朋友當中,能有更多個Telly。
(本文作者為前台灣飛利浦總裁)
懂得惜緣惜福的後起之秀
廖聰賢
每當我接到他的電話時,我總會聽到他說又接受了某雜誌專訪,他又跟人說我是他人生中碰到的第一個貴人。每次這樣的對話,都會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十幾年前的情景,那位年輕、坦誠,跟我說什麼都不會,願意來學習及擁有跆拳道黑道的Telly,而今已是品牌的創意大師了。當這次電話中的他問我能否在新書中給他寫序文時,我當然一口就答應了他。十幾年來在新年時,我總是能接到他那笑聲不斷又帶點稚氣的口吻,祝福我新年快樂、身體健康。他真是一個懂得惜緣惜福的後起之秀。
Telly進入職場後目標極為明確,並以他積極樂觀的行事風格,把吃苦當做吃補,不斷地學習累積實務經驗,不但在專業上被肯定,圓通的人脈對應更奠定了他在每個職埸上被大家的尊重。當面臨轉換職場跑道上時,更能有充份的自信心勇往直前。他強韌的意志力,不達目的絕不中止的決心,都是他今曰會有如此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看完他的書後,你更會瞭解到他是個有夢想、看燈塔、燃熱情、展毅力等諸多特質的人,非常清楚每段時期要扮好的角色。從單打獨鬥時期悍將的角色,到為人表率教練級的總經理,Telly一直能帶領他的團隊開創、擴張品牌,都是年輕人值得學習的地方。
Telly說為達成目標絕不妥協,方法可以改變!但維持職場倫理,重視結果圓滿比追求對錯更重要!任何一個有熱情要追夢的年輕人都可從Telly這本書中所透露的他的思維與做法,同樣的方向跟他一樣逐步追夢,邁向成功!
(本文作者為夏普光電副總經理)
序
職場是不斷修煉的過程
與Cheers雜誌認識是在二○○六年,當時恰逢Cheers十週年推出了《悶世代》專輯,探討在台灣的「七年級生」在大環境轉變後,在求職與職場上的困境,Cheers雜誌為求能給七年級朋友一個相對成功的「五年級」對照組,而找上了我做為該系列報導內的「五年級」成功案例,而種下了本書出現的種子。而二○○九年世界金融海嘯過後,海峽兩岸的年輕職場工作者,各有更多的「悶」,舉凡薪水漲幅有限,但房價飛漲、物價上漲等等,造成了許多初出社會的年輕朋友生活的壓力,以及對前途的徬徨。低迷的氣氛甚至多次引發社會事件,成為頭條而造成關注討論。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當盧總編輯找上我,討論如何將個人過去二十年的職場經營心得,來分享給更多年輕朋友時,我們因而有了誕生此書的規劃。我們共同的想法,是如何寫一本簡單而容易學習的書,來讓更多年輕朋友能在職場上少走冤枉路,容易複製(甚至超越)我二十年累積的成果。
本書並不是告訴年輕朋友,如何成為張忠謀與郭台銘,因為我自己也不會;但是希望本書能夠讓年輕朋友,更輕易地,成為企業界的中高階主管,或者是更快樂地在企業界工作。我個人認為,要成為成功的創業家,確實很困難,因為它包含了許多複雜的因素;但是要成為一位企業的中高階主管似乎要容易許多,只要有幾個大原則,全力以赴,大多數人都有機會。許多成為中高階主管的條件,對我們而言,都只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決心而已,而成為企業中高階主管可能已足以擺脫許多年輕朋友的「悶」。所以,我以自己一位大學畢業就投入職場的親身經歷,將過去二十年在職場中,所面對的種種機會與考驗,分享給年輕朋友。希望年輕朋友能由其中有所參考,一起能更輕鬆地掌握成為中高階主管的幾項原則與方向。
職場如同人生,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修煉過程,我自己也還正在修 煉。過去二十年的心得,只是個人跌跌撞撞之後,所歸納的幾項職場「速成原
則」,不見得是多麼偉大的道理,當然,也並非什麼金科玉律;但是我相信,應
該已足以幫助許多年輕朋友,更有「效率」地來經營職場。本書完成時,我個人
也發現,其實我自己也還有好多職場的修煉還沒完成,而正在進行中。例如,如何使奧圖碼投影機,成為更廣為人知的投影機專業品牌,也是我與團隊們正在修煉的另一項課程。所以,我也相信,在未來我的職場人生裡,也會持續遇到不一樣的機會與挑戰;我也將會提醒自己,隨時注意本書中所歸納的幾項方向與原則,讓我在未來的機會與挑戰中,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與突破的策略。
曾經有人說,年輕人像是一張尚未開獎的彩券,希望本書歸納的原則與方向,能讓我們的「中獎率」大幅提高,甚至「人人中獎」,因為本書除了希望大家的職場經營更有效率之外,更希望大家都能更快樂地工作。我想引用我書中的一句話:「騎上牛,也要當成馬來騎。」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如能保持這樣的態度,相信許多困難的問題,也會簡單許多。本書確實花了我不少時間,希望對您有參考價值;更希望年輕朋友在看完本書後,可以不再那麼「悶」,可以更有效率地為自己光明的未來而努力!
感謝我在職場上,一路上遇到的貴人,包括我父親讓我從小在菜市場的訓練,養成的韌性與堅持。謝謝夏普光電的廖聰賢副總,沒有您二十一年前的錄取,我可能不會進電子業;謝謝前台灣飛利浦總裁莊鈞源先生,沒有您的提攜,我可能無法有這麼多的收穫;謝謝中強光電張威儀董事長,沒有您成立奧圖碼投影機品牌,我和亞洲區團隊無法有機會發揮;也謝謝所有給過我批評指教的朋友,謝謝大家!
我相信,在自己的職涯上,只要能堅持,目標對準月亮,至少射得中老鷹!
出版緣起
每個「小題」的後面,都有「大做」的思惟 盧智芳
《瞄準月亮,至少射中老鷹──郭特利給新世代的真實工作之道》是繼《為自己爭氣──群聯電子十年318億元的創業故事》一書後,第二本為迎接Cheers雜誌十周年里程碑,和天下雜誌出版聯合為讀者特別規劃的禮物。如果說,前一本藉著創業家赤手空拳、從無到有實現理想的過程,希望傳遞給大家的是勇於打破框架的「膽識」,那麼這本書可能更貼近絕大多數的上班族,因為它談的是「向上」,是一位優秀專業經理人分享如何在組織中不斷培養自己、開創舞台的實戰經驗,是你我在每天的工作中,立刻就可以應用的心得。Cheers雜誌長期耕耘職場議題,我們經常在各種活動裡跟讀者面對面,歸納職場中最令人困惑、痛苦的根源,不外乎兩個面向:選擇與面對。前者,從讀什麼、考什麼、做什麼,到去哪家公司、該不該換跑道,每個轉捩點都是一次考驗;後者,小從面對主管、同事衍生出的人際關係,大到面對順境、逆境該有的心理素質,也都在在挑戰當下的智慧。這些問題不見得可以問身邊的親朋好友,上一個世代的答案,也未必適用於今天。如何以更貼近、更誠懇的方式,幫助大家在工作中多一分清明、少一分徬徨,正是我們當初邀請郭總經理共同催生此書的初衷。在這本書裡,沒有教條與生硬的道理,郭總經理從「第一份工作」、「第一份薪水」、「出國留學好嗎?」這些每個人都會碰到的情境談起,但每個「小題」的後面,都有他「大做」的思惟和體會。而做為五年級的總經理,郭總經理從外商到轉戰台灣企業、從業務到經營品牌行銷、從台灣到橫跨兩岸、放眼亞洲的生涯軌跡,每一步都呼應著大環境的變遷,當中的摸索和判斷,相信對六、七年級生思考未來如何「走自己的路」時,也極有參考價值。採訪郭總經理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我自己已深受啟發。在這本書即將付梓之際 ,除了再次謝謝郭總經理不藏私的慷慨分享外,十年來,Cheers雜誌始終以協助讀者「熱情工作,快樂生活」自我期許,我們由衷希望再次藉著一本好書,為每個此刻正奮鬥中的工作人,帶來激勵與無限的能量。(本文作者為天下雜誌集團Cheers雜誌總編輯)
目次
出版緣起 每個「小題」的後面,都有「大做」的思惟 盧智芳
推薦序 職涯初始決定你的職場高度 杜書伍
推薦序 「有遠見」的價值 沈方正
推薦序 希望有更多個Telly 莊鈞源
推薦序 懂得惜緣惜福的後起之秀 廖聰賢
自序 職場是不斷修煉的過程
第一篇 初入職場
第1章 把第一份工作當作開啟未來的門票
第2章 第一份薪水:與其低頭打算盤,不如抬頭看月亮
第3章 出國好,工作好?
第4章 熱門?冷門?別讓位置把你做小了!
第5章 向上管理的祕訣:讓二%的業績發揮二○%的影響力
第6章 人際關係管理的原則: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第7章 面對挫折,種瓠仔也會生菜瓜
第8章 人紅更要少是非:用一二○%的努力證明自己
第二篇 經營管理
第9章 換跑道:抓住大方向,小事不用太精明
第10章 新手主管的快速成長學Ⅰ: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第11章 新手主管的快速成長學Ⅱ:先做出成績,再引領變革
第12章 準備永遠都不夠:把牛當成馬來騎
第13章 把一塊錢當成四塊錢來用
第14章 舞台愈大,愈要敢破、敢立
第15章 從球員變教練
第三篇 工作智慧
第16章 掌握時間,掌握全局
第17章 好EQ,幫你「管事理人」
第18章 放大你的工作價值
第19章 克服壓力:站在雲端往下看
第20章 正面思考的力量
第21章 面對選擇:選一個最大可能的自己
第22章 給七年級生:職場頭十年的夢想與理想
第23章 給六年級生:聰明面對人生分水嶺
第24章 給五年級生:打好人生下半場
書摘/試閱
第1章 把第一份工作當作開啟未來的門票
很多人問我,什麼工作適合做為第一份工作?
我的答案是,不必用有形的條件衡量它,反而要看它對你未來的意義。
就像我的第一份工作,完全不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的一般標準,卻給了我一張珍貴的門票,開啟我後來職涯一路攀升的契機。
每一次我對年輕人演講,台下幾乎都會有人問我:「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每次聽到這個問題,都讓我也覺得很好奇:大家對第一份工作的期待是什麼?是「錢多、事少、離家近」?還是對父母栽培的交代,或出社會之後,拿來跟同儕比較的第一個基準?
對我來說,我的第一份工作,完全不符合以上這些條件,卻給了我一張門票,開啟了我後來職涯一路攀升的契機。
一九九○年,我從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畢業。那一年對台灣經濟發展也是別具意義的一年:股市首度破萬點;前總統李登輝開始正式推動「國家建設六年計畫」。
念交大運輸管理系,並不是我的興趣。所以畢業前夕,我特地轉了個大彎,跑去報考企管研究所,可是遺憾的是,成績並沒有如我所願。碰上「六年國建」大興土木的年代,同學和學長不是考國家考試當公務員,就是進入土木工程界,每個人的前途似乎都很明確。只有沒考上研究所、又因為高度近視不用當兵的我,在畢業典禮當天,雖然頂著學士帽,心中卻滿是徬徨,沒有自信。
第一次面試的震撼教育
硬著頭皮,我開始找工作,既然不打算走運輸這條路,我就不想為自己設限。我記得當時在台北國際學舍(原址現已改建為大安森林公園)有場就業博覽會,我特地走了一遭,把履歷丟出一輪,竟然完全沒人理我。於是,之後只要看到報紙分類廣告中出現「不限經歷」這四個字,我全部都去嘗試。
好不容易等到第一次面試,來自在電腦圖書出版界頗富盛名的電腦圖書公司。我本來滿心歡喜,沒想到當場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課。後來我常常說起這段故事,年輕人找工作不必怕挫折,因為每個人一定都經歷過,我也是!
填履歷表時,二十三歲的我心想:既然沒有任何相關工作背景,乾脆在「特殊技能」這一欄寫上「跆拳道黑帶」,這是我大學時擅長的運動,至少可以顯示:雖然我什麼都不會,但是身體很健康。
結果,這個動作竟換來面試官的消遣:「怎麼,你以為是要來做苦力嗎?」我差點懷疑自己聽錯了,對方接著又用帶點不耐煩的口吻繼續問:「你還會什麼?」
「我什麼都不會,」當下,我只能這麼回答。「坦白」的結果,讓這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在幾分鐘之內就劃下句點。當天特地為此北上的我,摸摸鼻子,傍晚又搭著南下的火車慢慢晃回台中老家。
雖然第一次找工作就碰壁,但我倒沒有因此灰心喪志。我始終相信,屬於我的機會,總有一天會出現。
第二次面試就遇上貴人
果然,在台中等了一段時間後,我接到震旦行電子事業部(註:在我加入工作一年後,已被日商夏普半導體購併)打電話給我,這是我畢業後的第二次面試。
震旦行當時的辦公室,在台北市的南京東路二段。我一進門,就看到四周牆上展示著各種半導體零件示意圖,學工程和管理出身的我沒有一個電子零件看得懂。就在我充滿好奇、到處張望的時候,負責面談的處長廖聰賢,出現在我的眼前。
「你會什麼?」廖處長眼神犀利、口氣直接地問我。
「我什麼都不會,」這個答案跟上次一樣。儘管因此讓我在之前的面試中受挫,但我思考過後,還是覺得與其自我膨脹,倒不如老老實實表達心中的想法。於是,這次我把同樣的答案再說了一次;不過,說完後我多補上了一句:「可是我願意非常認真地學習。」
「不會沒關係,就進來學吧!」廖聰賢這句話一出口,頓時讓我原本緊繃的情緒全卸下來。事後回想這段歷程,為什麼他這麼快就決定用我?我想,或許跟我從小幫家裡在菜市場賣魚,不害怕和陌生人溝通有關吧。雖然沒有相關經驗,但我很自然地跟廖聰賢聊起來,我相信從對話的過程中,他慢慢從我身上感受到了誠懇、實在、願意溝通的特質。所以,非常讓我意外的是,當場,我就被錄取了。前面三個月先從起薪兩萬兩千元的電子零件業務做起,三個月後通過試用期,再調高到兩萬三千元。
沒有挑三揀四的過程,也沒有太多計算跟規劃,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這麼來的。
事實上,這位比我大上九歲的廖聰賢處長,不只給了我工作的起點,他更是我職涯上的第一個貴人。那個年代去跑業務,碰到的同行大多是五專畢業,對交大畢業的我來說,難免心裡有道關卡過不去。但這種念頭浮上心頭時,我就會提醒自己:看看當時不過三十二歲的廖聰賢處長,他也只有二專畢業,卻在進公司六年後就升上處長的職務。既然他可以,我也決定忘記自己的過去。也許在未來,學歷會幫我加分,但它絕不是眼前的一道城牆,讓我跨不出步伐。
甚至,透過跟他面談得到的激勵,讓我第一次對人生方向有了初步的輪廓:「我也要像他一樣,三十歲就當上大公司的高階經理人!」
箭頭對準月亮,至少射得到老鷹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電影台詞:「箭頭對準月亮,至少射得中老鷹。」幸運的,踏進職場後,我很快就把自己的目標設定為「當上大公司的高階主管」,這是我的「月亮」。接下來,有很多路可以通往當上高階主管的目標,會計、研發……都可以,我符合哪些工作的條件和特質?倒推回自身的「專業」和「興趣」,我發現,「業務」這個職能對我是個好的起點。
站上這個起點的過程看似有些運氣,不過,它給了我日後進入面板業的鑰匙,甚至打下今天成績的基礎。
我在公司主要負責販賣顯示器零組件給下游供應商,一九九○年代,顯示器產業用的還是8.4吋黑白STN的技術。我常常形容,自己當時像做「高級小弟」,每天工作的實際內容不脫各種瑣碎事務。儘管如此,我卻躬逢其盛,遇上台灣面板業正要起飛的黃金時期,因此談合作、碰面的對象,全是今天電子業的一流人物,像是現任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宏碁電腦資訊產品全球運籌中心總經理翁建仁……等等,著實讓我大開眼界。我的直屬主管胡宏明因此甚至指著我和同一組的另一名業務同事說:「我們三個人會是台灣未來最瞭解LCD產業的人。」
這份工作我做了九個月,最後劃下句點的原因並不是想跳槽或有人挖角,而是當時的女友,也是現在的另一半,計劃出國念研究所,為了兩人的感情,我決定跟她一起出國讀書。讓我意外的是,連第一次遞辭呈,也讓我上了一課。
第一次離職教我的一課:凡事做好準備
因為覺得很難開口,我不敢在上班時間跟主管胡宏明提這件事,所以特別趁他假日到公司值班時,找了個空檔跟他說。沒想到才剛說完留學的打算,立刻換來他一頓臭罵:「你要出去念什麼?念完以後回台灣,你要進什麼產業?你未來五年的計劃是什麼?」他丟出的問題,我沒有一個能完整回答,整個人僵直地站在他面前。
「你對未來一切都不清楚,還要出國,根本是逃避現狀!」胡宏明把我狠狠修理了一頓。但為了跟女友的約定,我還是決定維持原計畫,硬著頭皮放下工作,決心出國。
即使如此,直到現在我仍然非常感謝胡宏明。被他罵完的當天,我走出公司,在當時台北車站附近的木船西餐廳裡,為自己寫下一段話:「從這一刻起,我做每件事都要well-prepared(做好一切準備)。」絕不能真如他所言,對未來沒有藍圖,沒有規劃,就貿貿然採取行動。
從那天起,這句話始終是我自我要求時最重要的守則。當上高階主管的「目標」、從業務切進的「方向」、以及惕勵自己的「惕勵」,我全在第一份工作中得到了,你說,雖然薪水沒有超過三萬塊,但它帶給我的多不多?
◎ 對第一份工作,應該有的幾點思考:
1. 先決定職涯大方向。
找到方向,才知道你現在是不是在「對」的路上。以我來說,我的大方向是「成為企業內部的高階主管」。
2. 針對這個大方向,找出一條自己能夠勝任的路。
有很多路都可以通往「高階主管」這個目標,但我必須判斷自己符合哪些條件和特質?例如,我也可以從會計做起,再逐步往高階主管爬,但這個前提是,我得先學好會計,還要考上會計師證照。很明顯地,我的興趣和專業都不在此。所以從「專業」和「興趣」這兩方面來檢視,「業務」對我是最好的開始。
3. 不要讓學歷成為阻礙。
特別是像我一樣選擇跨領域工作時,應該讓學歷在未來成為你的資產,而非眼前的絆腳石。至於當下,應該努力補足不足的核心知識,像我當時的弱點是缺少半導體、電子學的相關知識,如果當時更有系統的學習,可以更快上手。這也是我回頭再看時,覺得自己沒有做足的地方。
4. 選擇上哪一條船時,要看遠不看近。
當年的我,其實也可以到夏普、飛利浦、Intel、三星或其他小型電子零件商工作,到底該選哪一家公司?我選擇的關鍵,並不是薪水、福利等條件。當時,我發現歐美商的台灣公司負責人比較多是台灣出身的經理人,日韓商相對較少。這就代表我到歐美商工作,以後比較有機會出頭。
第2章 第一份薪水:與其低頭打算盤,不如抬頭看月亮
人生財富累積的爆發點,其實是集中在某一個時間點上,而這個時間點必須等到工作數年後,當你具備好能力、做對決定,還有碰上機會,能量才會一次展現。
新鮮人薪水不漲,已經是職場上歷時超過十年的現象。最近(二○一一年)有雜誌調查指出,今年應屆畢業的新鮮人,高達六成可以接受第一份工作薪水低於兩萬八千元。顯然在媒體報導跟現實洗禮下,年輕人對第一份薪水的認知已經愈來愈實際。
到底第一份薪水重不重要?它跟人生整體財富的關聯性有多高?這是很多人在決定職涯起點時,心中都會出現的困惑。回想起來,我的第一份工作起薪是兩萬兩千元,這個數字也是當時新鮮人的平均水準,不算高也不特別低。從過來人的經驗出發,我認為,評估人生的第一份薪水時,實在沒有必要去在意自己有沒有贏在起跑點。
薪水的意義是什麼?對我來說,它有兩個層次的意義:第一,是成為個人經濟來源。我相信現在的年輕人從小生活在還算富足的環境,因此這個意義對現代人的影響將愈來愈小。而除了經濟因素外,還有一個理由是不會隨著時間消逝的,就是把薪水當作對自我或對父母的交代,象徵著一種自我肯定。假如我今天拿的月薪是兩萬兩千元,似乎就比拿兩萬元的同輩優秀,但又比不上領兩萬五千元的人。後者是我們很容易陷入的「與同儕比較」以及「自我期許」的陷阱。
會糊里糊塗掉進這樣的思考邏輯很正常,只不過從長期來看,它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第一份薪水:不要陷入短期的數學計算
為什麼這麼說?我還記得,我有個國中同學,他大學畢業後決定留在台中的故鄉工作,每個月領薪水一萬八千元,和我跑到台北工作拿兩萬兩千元相比,從帳面上來看,他拿得比我少,但我同學卻另有一套算法。他認為雖然我在台北拿的薪水比他多出四千元,但我不僅每個月要多付房租五千五百元,在台北生活,各種生活花費都遠比他高。「你雖然領得多,但不見得比我划算。」我國中同學曾這麼仔細算給我聽。
話雖這麼說,但事實上,兩萬兩千元對我而言也沒有不夠用。找到工作後,我在台北市的大安國宅附近租了一間不過兩坪大的房間,每個月扣掉房租五千五百元,我還可以拿五千元回家給母親。當時我的想法還滿傳統,總覺得男孩子長大獨立之後,要能夠回頭照顧家庭。因此,每個月我只幫自己留下五千元的生活費。從小在鄉下長大的我,對物質的慾望很單純,就算三餐都吃便當也一樣很滿足。
至於我和國中同學間的算法,究竟誰算得對?其實沒有一定的答案。不管是之前提到自我期許的陷阱或是我和同學之間的故事,表現出的都是一種「短期的數學」,對未來發展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
第一份工作的條件,除了創造經濟來源、自我肯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性質往往會影響未來職涯的大方向。如果問所有成功人士,他們尋找第一份工作的關鍵是什麼?我相信大家的答案不外乎都是透過它「尋找未來要瞄準的月亮」;但詢問年輕人同樣的問題時,卻發現大家只著眼於眼前的數字。如果不抬頭看月亮,只忙著低頭打算盤,這對生涯規劃是很危險的。
爆發力才是關鍵
在職場上工作愈久,你愈會發現人生財富的爆發點,集中在某一個時間點上,而不是想像中隨著時間按線型累積。這個時間點發生在什麼時候?通常必須等到工作數年後,當你具備足夠的能力、做對決定,再加上碰到機會後,一次創造驚人的能量。以我來說,雖然第一份工作只從兩萬兩千元起跳,但後來我換工作進入飛利浦之後,因為個人表現很突出,我平均每年調薪高達二五%。換言之,把眼光放遠後,你對第一份工作真正需要在意的是:這個工作能不能幫自己累積能力?還有,現階段你需要再投資哪些方面的能力?
錢多或錢少不是核心,重點是,能不能在有限的財務資源中,對自己做最高效益的自我投資。
從十多年前起,我就開始打Giorgio Armani的名牌領帶,學著在客戶面前包裝自己。當然,我的收入和Giorgio Armani真正的消費族群根本不能劃上等號。可是儘管我買不起Giorgio Armani西裝,仍然可以從小配件著手,讓我自己看起來夠專業、有品味,讓客戶留下印象。這是我認為值得的個人形象投資。我們常常形容進入職場就是進入「社會大學」,既然是「大學」,當然也需要繳學費。在工作頭兩年,不管是砸錢包裝自己的形象,還是訂雜誌閱讀、或把握晚上去進修,只要是想增加工作上的競爭力,往「月亮」之路前進,多付學費都是值得的。一旦能力逐漸養成,雖然工作的前半階段薪水低,但從以後的「可能性」來看,那一定會是另一段故事。
二十五歲的我,每個月拿的錢雖然只有兩萬元出頭,但我相信未來的日子一定會改變,心中有理想性跟憧憬,那幾年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而我現在的成就,則早已超過當時的想像。
第一份工作的薪水重不重要?這絕不是個數學問題,更應該是個策略問題。因此,別執著在加減乘除上,反倒侷限了你長線的企圖和眼光!
◎ 關於第一份薪水,你應該這樣想:
1. 別拿「錢多、事少、離家近」來挑第一份工作。
錢多或許會讓你現階段比較開心,但不會影響之後人生的貧富;事情少,代表學習的機會也少,反而是缺點;離家近,除了節省通勤時間外,這些多出來的時間如何安排?反而對你影響更大。
2. 別抱怨薪水不漲。
從另一個角度看,十多年前,從來沒聽過上班能致富,但現在有上班族年薪加上分紅一年能拿到幾百萬,或是愈來愈多透過各種新管道實現夢想的可能。從好的方面看,即使起薪仍然低,但機會卻變得更多。
3. 人生財富的爆發點,都是發生在職涯的中、後段,不妨將剛進職場前幾年視為「繳學費」的階段,勇敢做自我投資。
4. 在專業上有所累積後,財富自然會水到渠成。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