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繼2008年[橋] 、2010年[牆]競圖獲得熱烈的迴響後,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再度以08年首辦全國競圖的經驗為出發點,加以延伸、發想其他建築基本元素為藍圖的競圖,希望藉由此競圖活動,提供一個交流平台,結合建築領域近年來對永續發展與全球暖化的投入,用更多的創意概念來回應當下建築設計的議題。
本書特色
本次競圖以「Array」為主題。參賽者須在 ”ecological” 的議題下,重新關注排列空間的手法,以提出具有創意及想像力的空間秩序或空間運作機制。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1
具有相同字源或字根的幾個字: Array、Arrange或range,意義環繞著排列、整理,使有條理等(array: arrange in order; an ordered arrangement/ arrange: put into order/ range: arrange in rows) (The Oxford Dictionary)。並非如繪圖軟體中的指令的限制,事實上,排列具有單一間距以外的更多選項,亦即,非線性(non-linear/ irregular alignment)或是多重間距值規律的排列(array by multiple data),譬如希臘神殿建築中平面圖內可察覺的a-b或是a-b-a等的柱距韻律,具體化了某種秩序化的安排,也構成差異化的空間。
亦或是對齊非直線物件的排列(Align to a nonlinear element),譬如雪花結晶的碎形幾何,向日葵的種子盤中沿著可被費式數列(Fibonacci Sequence)描述的生長螺線排列,或是藤類植物的分枝參照著著非絕對直線的莖幹排列生長等,皆為非單一規律、非線性排列,或自體相似性地單元重覆排列等的例證,其中具有可被抽取及再次演繹的複雜機制,是本競圖期待探索的目標之一。
設計不外乎巧妙的安排,安排的巧妙程度決定了創造對象的良寙,同時排列法也決定著變異機制。其不僅存在於建築領域,語言中,以拉丁文為核心,演化出以拼音文字為共同特徵的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英文等。其以字母為基本單元,經排列組合後,產生無窮的變化以指涉龐大浩瀚的客體。其字彙並非隨機任意式排列組合,於字首、字尾的結構中,可以循其脈絡理解其根源與家族關係。
值得相互參照的,在生物學上,DNA排序模式在晚近被確定為物種變異或演化的核心,物種基因的表現受到DNA排序的絕對支配。基因工程中,透過改變DNA排序,可以創造出不同特徵的新物種。宇宙觀上,太極與陰陽論作為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萬物生成及循環關係的觀念,其核心基於一分為二,二產生四的等比級數和排列組合的關係上,《易傳》記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原出太一衍生陰陽實虛二元,並兩兩演化,以至萬事萬物。
生成演化過程中,基於某種動能或驅動力,驅使本體進行衍生,並於複製中產生變異、演化。在音樂上,基本音階被編入某個秩序性的序列中而產生曲調,並依此作為聲音、噪音、音樂的分野。更進一步,安排音階的位置、重疊、韻律、強弱、快慢的技術,形成了編曲、混音、混曲、分部、和聲、對位關係等的音樂操作技術,由之衍生繽紛的音樂世界。凡此種種各有特殊性的專業領域,都可在其中發掘出排列秩序的規則的支配性地位,而產生共通與相互印證之處。
Array也蘊含著在前期將事物定位就緒後,待其變化之義。字義上,Array亦多用於與軍隊有關的列陣、佈署。數量相等情況下,兵力佈署配置的不同,影響戰鬥成敗結果。東方古代的兵法,強調陣形,以形勢克敵制勝,排列配置的不同形勢具有優劣之分。建築師的工作內涵不亦如同佈陣,將建築物設置妥當後,靜待人事興迭流轉。柯比意的馬賽公寓、理想城市、Metabolism代謝主義、Mega-structure、Archigram等流派,體現了實質空間排列組構的邏輯與其可預期的使用結果之間的關係。
就空間的構成(fabrication)而言,泰半情況中,無論建築物或都市,空間設計都需要處理大量物件對象,將之堆疊、組織、排列。建築物大多難以一體成形(in one piece),需要被零件化,零件化後即連帶產生零件之間的類型化(Type, panelization),以及零件之間的結合(Assembly)的課題。
擴大到更大尺度,則如Aldo Rossi所指出,都市是長久歷史中眾多的人為構成的事實。組織的機制以及組織而成的紋理,在建築物上,形成構築術或構法的討論,在都市尺度上,集結為都市紋理、都市循環系統、土地使用分區、垂直聚落、都市生態學等的討論。
設計的本質不外乎控制變化,或管理變化的能力,以之作為時空嬗遞間設計條件瞬息萬變的因應解決之道。近年來,起於資訊處理技術而後應用於建築設計的演算法(algorithm),其推演可能性與展現可能的排列組合的能力。
用以推測模擬可能之未來發展,或是處理複雜條件下的問題,而催生了具有Parametric,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等特徵的建築或都市設計。這個當代的技術與思惟,不但繼承自科學革命、現代主義以降人類文明朝向理性的、工具技術、機械的、大量生產的主客關係(人與自然之間,人與創造物間),同時也透露著一個新的可能性,不是全然反對前者,而是蘊含其優點,也平行地可兼顧生態的、混雜的、多樣的、著重個體差異的;空間設計從設計條件之間具有的「固定關係」而產出此一模式,逐步轉型為兼具符合「變動、互動關係」的能力的設計。
不同事件之間存在著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因果影響關係,如S.基提恩(Sigfried Giedion)於《空間、時間、建築》的序論中所論及日本木刻與印象派之間的延續性。這個競圖所集結的成果,除了做為此一當下來自全球各地的設計方法樣貌的紀錄,也希望在未來能有迴響的發生,使亙古流傳的事物法則被重新地看待,以作為邁向永續環境時的設計操作基礎。
何震寰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案教師
推薦序2
本次競圖為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年度例行性的公開學生競圖比賽第三屆,從2008年首次舉辦的全國性學生競圖「橋」主題、2010年首次舉辦的國際性學生競圖的「牆」主題,到2011年續辦的國際學生競圖「排」主題,以「安排 / 排列 / 秩序」為名、對自然/ 社會 / 人文層面的生態永續關懷為宗旨,除了提供學生創意激盪的舞台,也透過公開展覽及公開評選的形式達到學生競圖的對話性和教育性。
本次競圖最珍貴的經驗在於評選的過程。很榮幸地在決選階段邀請到多位知名建築學者及建築師(王增榮 / 曾成德 / 葉朝憲 / 楊家凱 / 褚瑞基 / 劉懿慶,依姓氏筆劃排列)擔任評審的工作,藉由他們對競圖本質的態度、議題本身的詮釋、甚而是建築宏觀/微觀的思考、建築的時代性... 等獨到的立場及關注面向的差異,為評選結果提供了多元而全面的審視角度。評選的過程採積分入取制而非淘汰制,使評選策略傾向在挑出「有值得被討論的亮點」的案子,討論的重心也能聚焦在「什麼是建築正向的價值」而非「什麼是我們不要的」。
在高潮迭起的密集討論過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評審們對於「美」的個人闡釋。入選作品中不乏邏輯清晰、系統明確、呈現完整度高的提案,但引起最熱烈討論(甚至爭議)的,卻是表現出特殊關懷、生活性的、文化性的、甚或抒情的、衝突的、純粹的美的作品。一場理性與感性的精彩論辯,延伸討論到數位工具使用的再思考與傳統價值的回歸...參數式設計以其工具性來說,要做到迷惑人心太容易,但在那迷惑背後要做到好的、感動人的建築,才是最重要的事。
2011年ARRAY競圖的評選終告尾聲,金銀銅的得獎名單也抵定,評審獎則給了「點燈」的作品。它傳達的是一種小王子式的詩意,「也許這個人是荒謬的。但是他不會比那位國王,那位愛好虛榮者,那位實業家和那位酒鬼更荒謬。至少他的工作有意義。當他點亮街燈的時候,他好像使一顆星星或者一朵花活起來。當他熄滅街燈的時候,他使那朵花或那顆星入睡。這是一項美麗的工作。這才真正有用,因為它是美麗的。」透過學生競圖的例行性舉辦,建立起持續性的對話平台,是我們能為台灣的學生、台灣的建築圈而點的,一盞幽微而執著的燈。
劉宛育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案教師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