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經濟學了沒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你相信三小時讀通經濟學的鬼話嗎?
你有閒功夫花一個月讀一本經濟學課本嗎?
認識經濟學,一週時間恰恰好!
隨選隨讀的開放式課程,一本讀通一生必備的知識入門
特色一 超越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輕鬆閱讀
特色二 打破知識藩籬,專業學門一看就懂
特色三 一週讀一科目,系統化學習好吸收
特色四 用得到的經濟學,實際解決人生疑難雜症
無論電子新聞,報紙,電視,雜誌,隨處可見GDP,出口成長率,CPI,通貨膨脹,失業率,附加價值,邊際效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濟名詞,它們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至鉅,但經濟學究竟學什麼?你是否真的了解它?
為滿足上班族的個人興趣和進修需求,以及學生們的課業與考試準備,本書以一週時間安排進度,規劃簡而精要的學習內容,讓讀者逐一認識經濟學的起源,發展,理論人物及學科分支,不躁進,不累贅。
本書採開放式課程概念,超越時空限制,每位讀者均可隨時隨地自我學習。讀者可以按自身需求挑選閱讀段落,也可依照本書的系統學習規劃,按部就班地掌握經濟學各重要內容。同時,以深入淺出的介紹,搭配簡潔易懂的文字,打破專業知識難以進入的藩籬,一般上班族,非本科生均可無障礙閱讀。
每日規劃 3 分鐘重點回顧單元,隨時複習,進步毫無負擔。特別設計用經濟學看世界,用經濟學聰明買房單元,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切身感受經濟學對生活的影響。
即便只有零碎時間,或是考前臨時抱佛腳,閱讀本書能夠迅速掌握經濟學梗概。速成!速效!有趣!易吸收!同時激發你的創新思維!
OpenCourse 一週讀完,同系列尚有今天學心理學了沒,今天學哲學了沒,系列特點包括:
1. 一週讀一科目,不躁進,不累贅
2. 系統性學習,按部就班最有效率
3. 開放式課程理念,超越時空限制
4. 每日重點回顧,複習迅速不間斷
5. 放下書實踐所學,Q & A 解決疑難
6. 專有名詞小詞典,把握重要概念
7. 大師語錄隨頁附,指引人生方向
作者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 ( 輔修哲學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經濟碩士。研究所時期主修領域在公共經濟學,賽局理論以及經濟哲學思想。畢業後長期從事政治工作,兼任媒體行銷公司創意總監。擅長政府財經政策分析,選舉研究分析,金融商品研究及行銷包裝策略。崇尚制度經濟學精神,並帶著左派哲學觀點,最喜歡問朋友的一個問題是:在面對不公平的經濟體制和環境時,究竟該設法改變?還是努力成為底下的受益者?
目次
星期一 導論
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的定義,主題及探討方法
--西方定義:理性人的假設
--東方定義:經世濟民之道
--五大主題:理性,效用,效率,供給與需求,均衡
--兩個工作:初學者的心理建設
--三個方法:數學,統計,歷史思想解析
--兩大分支:總體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
3 分鐘重點回顧
星期二 起源與發展脈絡
經濟學有哪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經濟學的起源與發展
--十九世紀以前:經濟學思想啟蒙時代
(一) 十五至十八世紀:重商主義
(二) 十八世紀:重農主義
--十九至二十世紀中
(三) 古典經濟學 (1766-1870)
(四) 新古典經濟學 (1870-)
--一九三O以後
(五) 凱因斯經濟學
(六) 新興古典經濟學
3 分鐘重點回顧
星期三 重要人物與理論
哪些人物對經濟學做出重大貢獻?重要經濟學家及理論
--李嘉圖 (1772-1823):古典經濟學集大成者
--邊沁 (1748-1832):功利主義與經濟學
--馬爾薩斯 (1766-1834):馬爾薩斯與人口論
--古諾 (1801-1877):廠商理論之父
--馬克思 (1818-1883):共產經濟思想的奠基者
--馬歇爾 (1842-1924):新古典經濟學大師
--約翰克拉克 (1847-1938):美國經濟學隊長
--巴瑞圖 (1848-1923):資源分配最適化
--凡勃倫 (1857-1929):制度經濟學開創者
--熊彼得 (1883-1950):創新理論之父
--海耶克 (1899-1992):新自由主義大師
--傅利曼 (1912-2006):經濟學界的小巨人
--布坎南 (1919-2013):新政治經濟學大師
--納許 (1928-):打開經濟學視野的納許均衡
--孟代爾 (1932-):歐元之父
3 分鐘重點回顧
星期四 學科分支
經濟學與其他學科激盪出了哪些火花?經濟學的分支
--理論型
(一) 計量經濟學
(二) 制度經濟學
(三) 福利經濟學
--應用型
(一) 公共經濟學
(二) 貨幣經濟學
(三) 法律經濟學
(四) 農業經濟學
(五) 衛生經濟學
(六) 勞動經濟學
(七) 行為經濟學
3 分鐘重點回顧
星期五 用經濟學看世界
哪些經濟學議題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用經濟學看世界
--總體經濟
(一) GDP 的迷思
(二) 追求一個沒有失業的國家?
(三) 萬惡不赦的通貨膨脹?
(四) 房地產泡沫危機從何而來?
(五) 中央銀行的貨幣把戲
(六) 貨幣供需和匯率高低
(七) 外匯存底到底要多少才對?
(八) 雲霄飛車般的景氣循環
(九) 恐怖的二OO七年金融海嘯
(十) 歐債五國怎麼了?
--個體經濟
(一) 自由放任萬萬歲?
(二)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三) 最低工資愈高,對勞工愈有保障?
(四)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就是不一樣
(五) 台灣職棒的矛盾:共體時艱 VS. 把餅做大
(六) 公地悲劇與反公地悲劇
(七) 從囚犯困境理論看社會
(八) 資訊不對稱才有利可圖?
--生活經濟
(一) 現代人為什麼都不生小孩?
(二) 愛情經濟學
3 分鐘重點回顧
週末 放下書,用經濟學聰明買房
買房陷阱多,如何聰明選擇?經濟學教你當個理性經濟人
--第一步:了解土地的發展故事與價值
--第二步:了解建築物的價值
--第三步:破解住宅房地產的需求迷思
--第四步:花時間去除資訊不對稱,聰明買房
3 分鐘重點回顧
書摘/試閱
摘文一:Day 04 星期四 學科分支
經濟學在十九世紀開始百家爭鳴地發展,有人重視福利分配,有人重視數理統計。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有人將經濟學放在軍事研究、公共衛生等領域,與其他學科交叉探討。於是,愈來愈多經濟學學科紛紛冒出頭來,豐富了經濟學的世界。
應用型--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
起源與定義
還記得我們在週一〈導論〉時,提過「理性」這個經濟學的五大主題之一。行為經濟學就是專門討論經濟學「理性」的分科,它有很深的心理學含量,甚至包含生物學科,主要就是在探討傳統經濟學無法解釋的非理性行為。雖然目前行為經濟學並不存在美國經濟學會的主要分類裡,但是各經濟學科分支裡,對行為其實都有專門的討論,尤其是金融和商業經濟學運用很深。
這一切起因於理性的有限性,人很難做到完全地經濟理性,某些情況下我們會有特殊的作為,像信仰、冒險、慈善、利他主義等,這些特殊行為很難用「理性」分析。例如小時候我們聽過司馬光為了救朋友而打破水缸,這就不是傳統經濟學容易描述的,畢竟傳統經濟學具有規範性的特點,是一門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的學問,而行為經濟學則有描述性的特點,是一門描述人類事實上會怎樣做的學問。
行為經濟學是個新興學門,雖然從亞當.斯密開始,已有多位經濟學家談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後來馬爾薩斯、馬歇爾、凱因斯等都有相同認知,強調心理因素對經濟決策行為的重要性,但早期的經濟學者關於心理因素的陳述,並未受到後代經濟學者的重視。直到賽局理論及預期效用學說大展鴻圖之後,接著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史密斯(Vernon L. Smith)獲得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有關行為經濟的理論才開始獲得大眾重視。
行為經濟學探討的內容
有人說行為經濟學是一門源自於賭博的學問,這句話挺能夠解釋一切。經濟學雖然假設人是理性的,但人在抉擇時,接受到的資訊很難完整,這也包括本身知識的限制,更不用說判斷的精確性。就像法官在斷案時,多少都會有自由心證的情形。有限的資訊造就有限的理性,於是做出的抉擇往往帶有風險,所以說人生就像一場賭局,一點也不為過!
行為經濟學要試著揭開人生的賭局,彌補經濟學假設的不足。其研究方法和心理學很像,有許多行為實驗的探討,但也試著寫出一個數學模型,相當有趣。我們從三個最基本的理論來介紹這門學科,也從其中的例子了解其探討的內容。
1. 預期效用理論
了解行為經濟學的第一步,就是預期。因為人生賭局充滿不確定,所以人的大多數行為都會根據一個「期望」來做判斷。所以,預期效用其實就是機率學裡所講的期望值。理性的人多半會根據期望值做出抉擇,例如丟一枚正反均勻的硬幣,正面可以得到十元,反面要賠十五元,掐指一算,這個賭局很不划算,照理說不會有人想玩,因為賠錢的期望值遠高於贏錢。這就是預期效用的探討,說明人類本身存在的理性行為。
預期效用理論和傳統經濟學較為接近,不過卻是行為經濟學的源頭,因為期望值雖然客觀,並不是每件事都有機率可以參考,也不是每個人都資訊充足、學識豐富到可以獲得正確機率。所以從預期效用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有趣的素材,去探討「實際」行為,這也就是行為經濟學的重點。
2. 展望理論
展望理論又稱前景理論,它和預期效用理論是互補的,也就是說,在不同的風險「預期」條件下,人們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所以行為經濟學從中分析出三種人類的風險行為:風險趨避者、風險愛好者,和風險中立者。
舉例來說,樂透彩中獎機率和贏錢的期望值其實都很低,按照傳統經濟學對於人類理性的假設,無法解釋為什麼會有人要買樂透。但是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這個社會普遍存在風險愛好者,甚至每個人多少都有這樣的潛質。再深入一點解釋,一注五十元對一般人的金錢效用損失其實非常少,卻可以確認每個買的人都有機會當上幸運兒,因此總彩金愈高時,期望值愈高,買氣也就愈旺。
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大樂透頭獎機率是 1 / 13983816,連續擲出均勻錢幣同一面二百二十四次的機率是 1 / 16777216,兩者機率相當接近。假設獎金一樣,參與的價錢都是五十元,你願意參加哪一種賭博呢?相信絕大多數還是會選擇樂透,因為當一枚錢幣連續擲一百次都是正面時,你已經開始懷疑這枚硬幣是不是造假的了。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想法,這些想法如何依靠實驗或統計方式找到規律或行為線索,卡尼曼為此提出展望理論三個重要且實用的基本原理:
a. 面臨獲利時為風險趨避者
假設今天有場賭局,選A則一○○%可以獲得一萬元,選B則八○%可以獲得一萬三千元,但二○%一無所有。以期望值來說,選項B較高,照理來說「理性的人」應該要選B,但實驗結果發現選A的人較多。為什麼呢?因為A是確定獲利,B雖然獲利機率很高,但得到的錢和一萬元比較起來,其效益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是很大,而且有二○%機率一無所有,這時多數人面對獲利會變成風險規避者。不過,當B選項獲利提高到一千萬或一百萬,相信結果就不一樣了。
b. 面臨損失時為風險愛好者
跟上面的例子剛好相反,假設今天有場賭局,選A則一○○%賠一萬元,選B則八○%賠一萬三千元,但二○%可以不用賠錢。以期望值來說,選A賠得比較少,但實驗結果發現一般人往往選B。面對虧損時,人總是很習慣地去賭一個機率,哪怕是一%都要賭,這也就是為什麼股票市場中很多人不肯認賠,反而一直硬撐下去的原因。
c. 面對損失比面對獲利更為敏感
進一步來說,其實大多數人並不討厭風險,因為風險是必然存在的,就好比吃燒餅很難不掉芝麻。比起風險,我們討厭的其實是損失。因為討厭損失,我們會迷信一些「偏方」;因為討厭損失,我們願意去冒險;因為討厭損失,我們容易貪婪不滿,例如原本可以賺一萬,結果只賺五千,遺憾的感覺通常會大於賺錢的喜悅。
展望理論說明了許多傳統經濟學無法說明的現象,也是解釋傳統經濟學中「非常態」現象經常使用的概念。
3. 心理帳戶理論
你會把錢貼標籤嗎?在傳統經濟學中,你從賭場賺到一百元,跟從公司上班賺到一百元,成就感不一樣,但錢的效用都一樣。可是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這是錯的,其效用未必一樣。賭場贏來的錢是意外之財,像台灣很多人在打牌贏錢之後會給人吃紅,但實際上應該沒有人每月領了薪水之後就到處給朋友吃紅。所以,我們不知不覺地給每一筆錢貼上標籤來管理,每一筆錢也都被我們賦予不同的價值。就像剛剛分紅的例子,意外之財分紅通常不會讓人感到心痛,但拿薪水來分紅就不是這樣了,而這就是心理帳戶。
還有一個常見的實驗:狀況一,你買好了某場大聯盟球賽的票,價值五百元,結果到現場時發現票不見了,好險現場還有販售,但你願意再買一張嗎?狀況二,你來到球場買票,準備欣賞一場盛大賽事,結果在路上掉了五百元,如果手中現金還夠,你仍願意買門票看比賽嗎?其實兩個狀況都要花一千元看一場球賽,但實驗結果卻有分歧的答案。在狀況一中,願意再買一張票的比例較低,而狀況二花錢買票的機率很高。這就是因為同樣都是損失五百元,但它們放在我們不同的心理帳戶所致
心理帳戶對於投資學相當重要,美國經濟學家泰勒(Richard Thaler)根據心理帳戶的實驗,提出一個關於投資學的學說。他認為大多數人會將自己的所得分成三部分,即目前的薪資所得、資產所得和未來所得。每個人對於這三種所得的態度也不一樣,例如對於未來所得總是不太願意立即使用,但對於薪資所得,則有隨時使用的準備。這個學說影響投資學甚巨,因為它解釋了投資市場許多矛盾難解的心態,例如對一支股票同時放空與買進的原因。若加入時間因素,心理帳戶理論也能提供期貨市場的分析,因此被認為是投資心理學的重要根據。
心理帳戶可以協助我們對於未來資產配置的理解。簡單來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你」,不管是要把雞蛋放進同一籃子,還是分散風險,如果不清楚自己心理帳戶的管理,恐怕有再多錢也不夠賠在投資市場。
行為經濟學還有相當豐富的題材和理論,近五年又切割出了「神經元經濟學」這科分支,相當有趣,是一門不像經濟學的經濟學,但也無法反駁它對於討論人類理性問題的重要性。它不僅補足傳統經濟學的疑問,也拓展了經濟學相當多的視野,逐漸地被廣泛運用在其他經濟學分科。
摘文二:Day 05 星期五 用經濟學看世界
經濟學在十九世紀開始百家爭鳴地發展,有人重視福利分配,有人重視數理統計。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有人將經濟學放在軍事研究、公共衛生等領域,與其他學科交叉探討。於是,愈來愈多經濟學學科紛紛冒出頭來,豐富了經濟學的世界。
總體經濟--GDP的迷思
提到經濟學,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連結,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幾乎沒有一家不談論GDP。但GDP真的萬能嗎?
所謂的「年度GDP」,是指「當年度國內實際買賣交易之毛利的總合」。簡單來說,一杯珍珠奶茶的成本十元,如果我用三十元的價格賣出去,GDP就增加了二十元。然而,市場中充斥著各樣的交易,這些產品或服務所產生的毛利,最後又變成了員工薪資,所以總體經濟學認為:「國民所得 ≒ GDP」。於是我們最關心的平均國民所得,也就得以計算出來。獲得薪資之後,我們又再一次投入市場交易購買,所以毛利會不斷累積和循環,經濟活動因此而有所變動,產生了景氣循環。而對於景氣循環的高低,我們通常會用年與年之間的GDP增減變化率,也就是「經濟成長率」作為依歸。
除了上述這些簡單的定義之外,GDP還具有下列三個特點:
a. GDP是動態的,所以當交易速度增加,即便只是左手換右手,都可以為GDP帶來貢獻。
b. GDP必受物價影響,當產品價格上漲,GDP也會上升;當匯率變動,GDP也會變動。如果考慮物價購買力因素,我們就稱為實質GDP(real GDP);反之,則稱為名目GDP(nominal GDP)。
c. GDP忽略許多經濟活動,像是網路交易、地下經濟、家事等,也忽略了社會成本、環境成本等活動。
雖然GDP具有統計數據準確、重覆計算少等優點,也能客觀呈現一國的經濟情況,不過各個國家的統計能力和方式不同,也會影響數據,像中國就常被點名隱匿真實數字。但回頭來考量上述三個特點,GDP通常只表示交易活動快速活絡、購買力強等,並不代表我們的經濟和生活品質很好。另一方面,政府要拉升GDP其實相當容易,從匯率、作帳、貨幣政策下手,多少都有效果。因此,一般人對於GDP一直存在許多盲點,認為高就代表好。其實GDP成長高,也常造成無感,例如每年都有一○%的成長率,卻生活在暴力、槍枝、髒亂的環境中,這種社會一定令人害怕。
總體經濟--追求一個沒有失業的國家?
人們工作,無非就是希望得到一份薪水,可以養家活口;當然,也包含了我們生活在這社會的尊嚴。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可以理解失業率這個數據大家都希望愈低愈好。但人人有工作的境界,應該只存在於理想世界。
各國失業率的算法皆有些出入,以台灣為例,我們的主計總處將失業率分成廣義與狹義兩種。一般我們看到的數據是狹義失業率,算法很簡單:
失業率 = 失業人口 / 勞動力
另外,根據主計總處的定義,所謂「勞動力」是指十五歲以上可工作的人口,包括就業者與失業者,但排除因就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或是想工作而未找工作的人。其中「想工作而未找工作的人口」,通常也被稱為「隱藏性失業者」。除此之外的,就是所謂的失業人口。
我們不難發現,一般公司中並非每個人都會待上一輩子,每天一定都有人從就業變成待業,所以會產生失業人口。另一方面,並非每家公司都經營得很好,每天也或多或少有人因公司經營因素而失去工作。再者,金融產品的發達,讓有些人不用上班,光靠操盤就可以有不錯收入,這些人也被歸類為失業人口。還有林林總總的失業狀況,都會被主計總處列入失業。因此,每個社會都存在一定的失業比率,而這個比率就是「自然失業率」。要提出一個政策達成零失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既然存在自然失業率,壓低失業率使其等於自然失業率,就可以說是充分就業的社會。
不過失業的因素百百種,很難有顆萬靈丹可以一次將所有問題通殺,因此不管整體大環境是好是壞,政府都該持續針對各種不同失業狀況,給予不同的政策協助,包括職業訓練、就業媒合、健全法規、政府擴大投資等。更重要的是產業發展的正確規劃,以及勞動法規的嚴格執行。一旦發生失業率快速上升,政府應將力量放在總體經濟的復甦上。若只追求短期失業率數字好看,政策介入勞動市場價格平衡,後果往往會不堪設想。
總體經濟--萬惡不赦的通貨膨脹?
每天翻開報紙,不難發現有個奇怪現象,一下寫到通貨膨脹來臨,幾天後又擔心通貨緊縮,接著又三不五時宣稱要力抗通膨。聽起來「通膨」像個大惡魔,可是有時又好像非要它不可。雜亂紛紜的資訊,讓大家對通膨產生很大的誤解。
讓我們先回想一下介紹貨幣經濟學時,捕魚阿丁和砍柴老李之間的通貨膨脹故事。將這段故事換成經濟學的文字,通貨膨脹簡單來說,就是「物價在某段時間內持續上升」的一種現象。面對通貨膨脹,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物價上升?這個現象是否會持續下去?
物價上升的原因,大致可以簡單分為兩種:第一,也是最直覺的,就是廠商的成本增加,包括原物料、人事薪資、稅、設備更新等。但並非成本增加物價就一定會調升,還要思考產品的供給和需求彈性,或是品牌差異化等因素。如果在某段時間內,因為成本因素導致大多數產品的物價持續性上漲,這一類的通膨,我們就叫作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最常見的就是油電雙漲導致的物價上揚。第二種因素來自於需求的推動。簡單來說,當一個貨品供不應求時,就會反應在物價身上,使其上漲。這一類的通膨叫作需求推動型的通貨膨脹。當一個國家的GDP持續成長,也就是國民所得持續增加,便會帶動需求的上升,進而導致通膨,二○○○年後的中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貨幣經濟學派認為,這兩個通膨因素的背後,有一個共通的現象,就是它們都是因貨幣供給增加所致。就像上段故事中的漁夫阿丁撿了一大堆貝殼,原本兩個貝殼換一斤柴,後來變成五個貝殼換一斤柴。當貨幣供給變多之後,物價就會相對被推升。因此,這兩個因素之間也會互相循環影響,有時不一定能準確說出誰才是主因。
從這兩點原因來看,通膨並不是壞事。例如需求推動型的通膨發生,表示這個國家經濟成長相當快速。至於是不是過熱了,一般常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年增率來衡量適當的通貨膨脹率。每年平均二至三%屬於溫和,這類的現象便是美事一樁。像民國九十年時,一罐養樂多大概要價五元,現在養樂多一罐則至少八元。如果九十年我們一個月的薪水可以買一千瓶養樂多,現在的薪水只足夠買九百瓶,這也就是說,即便薪水數字上升,我們的實質購買力卻下降,這就是令人最討厭也最困惱的停滯性通膨。
另外,物價有向下僵固性。也就是說,我們長期一定會面臨物價上升。會有這樣的現象其實很簡單理解,整個金融市場是有利息的,有利息則貨幣供給就會增加,有增加則物價就會上升,只是上升速度快慢問題而已,所以王子麵和養樂多的價錢只會愈來愈高,不會降低。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央銀行時常利用貨幣政策守住物價波動,進而控制整個總體經濟問題。
在經濟政策上,每個政府都在追求溫和的通貨膨脹,而試圖避免停滯性通膨及通貨緊縮(需求衰退,造成CPI年增率大幅降低)。總之,好的通膨帶領我們上天堂,壞的通膨不只帶我們住套房,還有可能下地獄,像之前非洲的辛巴威一樣,兩兆元辛巴威幣才能換一條麵包。
總體經濟--外匯存底到底要多少才對?
上一節提到,各國之間因為貿易需要而有匯率產生,但這些買賣外幣的錢,並非完全散置在各銀行手中。因為銀行有新台幣借放的需要,所以銀行一收到外匯,大都會再轉賣給央行,換成新台幣出來。這些賣給央行的外幣就成了外匯存底。以此類推,凡央行持有的外國貨幣(包括現金、存款、支票、本票、匯票等)和可以兌換成貨幣的有價證券(包括公債、國庫券、股票、公司債等),皆屬於外匯存底的一種。
當我們向國外輸出產品或服務,銀行或央行持有國外金融商品的孳息等,外國人多半會用美金來支付,這筆錢可說是我們賺到的外匯。相反地,如果我們從國外輸入產品或服務,我們就要支付外匯,此時外匯就會流失。所以,當外匯存底的數字得以增加,通常意味著出口產值大於進口,這也就是為什麼早期台灣和近年中國能留下大量外匯存底的主要原因。此外,外匯存底的增加和存量,也可視為央行貨幣政策運用空間的指標,包括短期干預市場匯率、作為印鈔票的準備金(俗稱美元本位制)等。
不過,外匯存底高低並不是國力強弱的絕對指標,對於各國也都有不同的意義,到底要存多少量才好,並沒有一定的標準。過高的外匯存底有資本流動趨緩等問題,過低則有匯率風險和國債支付能力等問題。國人一般以為「外匯存底愈高,則經濟愈好」,這樣的刻板印象其實是不對的。
儘管如此,對台灣而言,外匯存底還有一項有趣的考量。台灣的外匯存量高低,不可能不牽扯到國家安全的問題。我們知道,一國的貨幣價值來自生產力的強弱和信用。台灣在貿易和製造業上的確很強盛,但在軍事政治上並非如此,尤其我國並非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會員,加上中國政治威脅不斷,一旦爆發類似兩千年韓國的金融風暴,我們將很難向全世界借錢來度過。換句話說,地緣政治的不安,加上國際政治實力的薄弱,中國只需做做樣子,例如丟幾顆飛彈飛越北台灣落入太平洋,此時如果外匯不夠,就無法先穩定國內政經,再向外求援。以空間換取時間,台幣除了瞬間變成辛巴威第二之外,不戰而降的機率恐怕瞬時大增。所以對我國來說,只有當外匯存底愈多時,至少經濟能感到愈安全。
總體經濟--恐怖的二○○七年金融海嘯
自二○○七年十一月開始,整整一整年時間,全球股市經歷了一場相當大的災難。台北股市從九八○○點一路滑落至四二○○點,而這波金融海嘯的後座力更影響到歐洲債務危機,全球景氣為此低迷了相當多年。
這一波金融海嘯,可以視為金融商品的泡沫,起因於美國次級房貸的貸款浮濫。兩千年之後,全球經濟需求大幅度擴張,包括耳熟能詳的金磚四國,還有東歐和東南亞新興市場,不僅原物料、糧食等價格因此衝上歷史新高,更因為歐美等大國利率的低落,導致市場資金相當浮濫。美國很多小型銀行就搭上這波經濟熱潮,對於房屋貸款的資格限制下修許多。這些借給條件較差借貸者的貸款,就是俗稱的「次級房貸」。
次級貸款本身就有較高的風險是收不回來的,不過聰明的美國金融業想出了一套分散風險的方法,就是把這些債權集中起來,以這些債權為擔保品發行債券,也就是所謂的「債務抵押債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銀行將這些債券賣給投資公司,也就是說,銀行用債權先跟投資公司借錢,如果利息還不出來,這些擔保品的金額就全屬投資公司。當然,銀行還會把其他債務,像是公司貸款、汽車貸款等,打包成一個債券賣出,將風險壓低,讓投資公司在計算時能夠符合其投資門檻。但投資公司也不是傻子,轉而將這些CDO賣給一般投資者,也就是利用投資者一起集資來購買,一方面能分攤風險,另一方面也有充足的資金,而這就是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連動債基金」。
除此之外,這些投資銀行敢購入這些高風險的債券,完全要歸功於一個很可怕的風險轉移制度--「信用違約互換交易」(Credit Default Swap, CDS)。簡單來說,投資公司A買了這些債券之後,向另外一家投資公司B簽訂CDS條約。A先付一筆固定的費用或利息給B,但是當這個債券發生違約,錢收不回來時,B要負責填補所有虧損。這是一種保險的概念,也就是A要求B作保人的意思。此外,B必須同時簽訂許多CDS,才能分散風險,如同一般保險公司的作為。例如有XYZ三種債券,X若不幸違約,B還可以拿YZ所賺的保費來填補X。這看似合理,可是一旦XYZ一起違約呢?所以CDS是一種金融槓桿相當大的投資,擁有高報酬也有高風險。由於人性貪婪,當時可是趨之若鶩。
於是二○○七年的金融海嘯,就從雷曼兄弟投資這些次級房貸債權破產開始。二○○六年時,美國房地產價格開始出現衰退,並且造成大量的法拍。過去低利率帶來的炒房投機氣氛,開始緊張了起來,買家信心大幅減少。CDS違約在二○○七年後瞬間爆發,手中持有債券的各個投資銀行,也無法搞清楚CDO包裹裡的債務到底是不是地雷。
雷曼兄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旗下所有金融商品很快地被全球投資者鄙棄,而美國當時最大的保險公司荷蘭國際集團(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ep,簡稱ING)也受到牽連。終於在二○○八年,雷曼兄弟宣布破產,而ING則在美國財政部的協助之下倖存下來。沒想到這把火卻繼續延燒到歐洲,直至今日仍未停歇,整個過程後來被拍成電影《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相信這是未來學子們一本學習經濟學最活生生的教材。
個體經濟--最低工資愈高,對勞工愈有保障?
自從台灣受歐債風暴波及之後,勞工薪資也跟著倒退。倒退可以分成兩個部分,除了起薪確實倒退之外,還有因物價上漲造成的購買力倒退。這兩項因素的變化,也連帶影響了最低工資的討論。
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是由政府立法介入勞資市場的保障政策,目的就是規定一個勞工最低薪的薪資,保障勞工能夠得到足以生存的金額。最低工資的制定考量相當多,例如基礎糧食物價、交通運輸消費、住屋需求等。一旦物價連年高漲,最低工資就有相當程度的調升空間,否則勞工將會入不敷出。如果自由競爭的勞動市場,其基礎工資水準足以應付這些基本開銷,政府就不需介入。換句話說,政府規範的最低工資,一定比完全不受干預下的均衡薪資還要來得高。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類似「關稅」的保護,而把這個保護門檻調高或調低,難免就產生了爭議。
以一般大眾的心態來說,最低工資當然愈高愈好,但因為最低工資具有「保護」特性,價格高於均衡薪資,對於資方來說,勞動需求量就會減少。理論上這會產生超額供給的現象,也就是說,原本最低薪資一萬八千元,企業可以請一百人,調漲到兩萬之後,企業可能只請九十五人。另一方面,當最低工資上升後,企業會雇用更高階的人力,技術和知識能力不符合此價錢者便不會被錄取,因此可能造成更多的失業。
不過實際上並非如此,最低工資的調升對於非領取最低工資的勞工來說,薪水不會在短期內調漲。除非公司大多數員工都領取最低工資,否則短期而言對公司影響不大。但長期呢?九○年代有許多美國經濟學家比較各州的最低工資調漲現象,發現最低工資調漲之後,會連帶使得消費者購買力增強,長期並沒有顯著造成失業率攀升,但確實導致更弱勢的勞工產生失業。後來更有六百多位經濟學家一起為「調升基本工資」背書,他們認為這麼做對於社會福利和安定都具有正面效果。
整個論述似乎對於最低工資調漲有利,其實不然,問題還是卡在最低工資的考量條件。以台灣為例,資源過多集中在台北地區,但領取最低工資的勞工多數卻不在台北地區,所以當政府參考全國物價、房價等平均價格時,在其他鄉鎮市難免會有過高的評估,特別是房價因素。因此,對企業來說,遵守同樣的最低工資,台北的員工和老闆會無感,但台南的老闆可能就有壓力了。所以,最低工資真的愈高愈好嗎?這需要更精確的數據分析,才能提出正確的政策。而分區、分年齡之類的最低工資政策,在歐美已有實行,可惜台灣尚無這樣的政策概念。
大致上,最低薪資的設置確實利多於弊,畢竟若將勞工薪資完全交給「自由放任」的市場,恐怕失業率會大到難以想像,也容易產生逆選擇的風險。
生活經濟--現代人為什麼都不生小孩?
出生率大退步,似乎已成為許多已開發國家的社會問題。出生率降低雖然不代表人口的減少,卻代表著人口成長的緩慢。馬爾薩斯曾經針對人口爆炸的經濟問題提出質疑,他的想法其實並沒有錯,至少對於全球而言,馬爾薩斯陷阱正在持續發酵中。不過對於個別國家來說,縱然跳脫了馬爾薩斯陷阱,出生率的下降對經濟成長還是存在著一些負面影響,例如人口老化、消費需求減緩等。
過去的農業社會,因為資本和技術較不發達,勞動力幾乎就是生產力的保證。因此一個家庭要維持經濟,小孩生愈多,相對地生產力也愈多,尤其是男丁。當然,醫療衛生不發達也有其影響,畢竟小嬰兒容易因此夭折,所以生得愈多,愈能確保勞動來源和家庭經濟的穩定。
在經濟學中,如果所得提高,而某商品的消費數量持平或增加,我們可以說這商品是一個正常財;同樣情況,消費數量卻減少,則稱為劣等財。以台灣為例,現代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準,其實比起六十年前高出許多,但小孩子卻愈生愈少,難道小孩是劣等財嗎?嚴格說起來,這是一種統計學相關性的迷思。所得變動看似與出生率成反比,其實兩者並不直接影響。換句話說,如果小孩真是劣等財,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在財力允許之下,絕對會生小孩呢?可見小孩還是屬於正常財貨,而唯一能解釋需求量減少的原因,就在於生小孩的成本變貴了。
我們試著列舉從懷孕到小孩念國小這七年期間的主要花費:醫院產檢、坐月子、奶粉、尿布、各種嬰兒用品、保母或育嬰中心、醫療、幼稚園等,這些項目跟六十年前戰後嬰兒潮相比,是不是多出了相當多的開銷呢?這些是顯性的成本,另外還有機會成本,例如請育嬰假留職停薪所失去的收入、懷孕期間求職困難度大增,以及產後面臨去留的困擾等。這些現象在農業社會相當罕見,更不用說孩子進入小學之後的各種教育費用,比起過去實在多出太多。此外,過去孩子可能養到十五歲,就必須投入勞動市場,現代卻拉長至二十三歲左右,這也讓現代父母喘不過氣來。
這些成本通通加總起來,不難理解現代養一個小孩的費用,可能比過去還要多上數十倍。換句話說,過去養十個小孩的所得負擔,或許和現代養一個小孩的所得負擔是相同的。不過,這些花費真的有其必要嗎?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和各種商業手法、廣告等必定脫離不了關係。其實這也是一種過度競爭和資訊不對稱所帶來的結果。
平心而論,要提升生育率,政府的各種補貼多半只是杯水車薪,效果非常有限。畢竟無論是外顯成本或機會成本,生育成本只會逐年增高;也就是說,現在的補貼對以後的新婚夫妻而言只會變薄,成本終究還是會回到原點。如果補貼跟著等比例放大,長期而言恐怕還是會拖垮財政,排擠其他預算。這世上幾乎沒有人能事先精準地準備一桶金,讓將來小孩從出生到工作完全靠這筆錢來支出。每對夫妻在生小孩之前,都早有心理準備和未來的自己借貸。因此,將重心放在確保勞動條件的合理、經濟和物價的穩定,以及生活品質的進步,才真的有辦法讓生育率回到正常的成長。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