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腦與宗教+神經神學套書(共二冊)
滿額折
腦與宗教+神經神學套書(共二冊)
腦與宗教+神經神學套書(共二冊)
腦與宗教+神經神學套書(共二冊)
腦與宗教+神經神學套書(共二冊)
腦與宗教+神經神學套書(共二冊)

腦與宗教+神經神學套書(共二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40 元
優惠價
90396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愛因斯坦 Albert Eienstein
偏頭痛讓人看到顯靈?癲癇讓你進入宗教狂熱?瀕死經驗讓信仰更虔誠?
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癲癇症、梵谷的葛斯文症候群、托爾斯泰的宗教憂鬱、洪秀全的升天異夢,是否因為腦神經的疾病,讓他們經歷了更深沉的宗教經驗?

《腦與宗教:尋找腦中神明》
聖保羅、聖女貞德、穆罕默德等宗教先知,可能患有腦病?
梵谷、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偉大創作是否與「葛斯文症侯群」有關?
洪秀全的「升天異夢」究竟是歇斯底里還是急性躁症?
透過癲癇、偏頭痛、瞻妄、瀕死經驗、藥物誘發,
真的可以體驗「深深的狂喜」之神祕宗教經驗嗎?
宗教的創始與壯大,究竟與大腦有怎樣密不可分的關係?
朱迺欣博士畢生投入腦科學研究,認為宗教經驗由腦產生的想法,雖然有爭議性,卻值得討論,遂以其專業的醫療與科學背景,為我們揭開大腦與宗教的神祕關聯。
本書研究範圍全面而通達,涵蓋歷史、哲學、神學、腦科學、神經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等。書中詳列文獻資料、研究紀錄、案例分析,作者旁徵博引,飽學中西,實為人文與科學的激盪與交融。

《神經神學:宗教有腦生物基礎嗎?》
美國心理學之父暨實用主義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認為,構成宗教生活骨幹的,並不是宗教的教義,而是個人的宗教經驗,而宗教經驗主要由潛意識活化而來。可知宗教經驗之於人,是一種活躍於大腦中的主觀經驗。
鑑於宗教與科學之間壁壘分明,作者朱迺欣醫師以其醫學專業與臨床經驗為基礎,試圖釐清宗教與科學兩者之間的模糊地帶,以科學觀點深入分析種種宗教經驗。
朱迺欣醫師在神經神學的基礎上,以杜思妥也夫斯基與聖保羅的顳葉癲癇症、洪秀全的升天異夢等例子,解釋信仰與腦科學之間的確具有關連。並引介國內外腦科學家關於神經神學的研究成果,是此一新興研究領域的入門之書,同時也為「宗教」帶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作者簡介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神經生理學博士,曾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神經科住院醫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研究員,並任教於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爾灣(Irvine)醫學院,回國後任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主任,長庚醫院顧問級醫師及榮譽副院長,目前退休。
專長診治頭痛、癲癇症、巴金森症、威爾遜病等。曾獲行政院國科會之傑出研究獎,並因研究錳中毒巴金森症出色,獲得美國巴金森基金會(National Parkinson Foundation)贊助,其研究小組成為該基金會的傑出研究中心,為亞洲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之研究小組。
除了學術專業論文外,著有《打坐與腦》、《腦與宗教:尋找腦中神明》(原書名《尋找腦中神明:宗教的腦科學觀》)、《靜坐:當東方靜坐遇上西方腦科學》(以上皆立緒文化出版)、《懸壺看人間》、《認識腦、保護腦、開發腦》、《走出頭痛的陰影》、《巴金森病——認識與面對》、《前塵往事腦醫學》、《腦醫生的大帽子》等,另譯有《尋找腦中幻影》(Phantoms in the Brain)、《禪與腦》(Zen and the Brain)等書。

目次

《腦與宗教:尋找腦中神明》
Ⅰ 宗教因緣
01 生活與宗教
02 宗教之種種
03 原始宗教
04 人類進化與宗教
05 西方宗教
06 東方宗教
Ⅱ 宗教經驗
07 詹姆斯的經典鉅作
08 宗教經驗是什麼?
09 宗教經驗是認知還是情緒?
10 宗教經驗的特徵與例子
11 各宗教的神祕經驗
Ⅲ 當大腦遇見宗教
12 大腦與宗教
13 腦功能的結構
14 情緒的建構
15 情緒與動機
16 神經傳導物質系統
17 意識
18 自我意識的建構
19 自我意識的發展
Ⅳ 宗教有腦生物基礎?
20 模糊地帶
21 癲癇症與宗教經驗
22 詹姆斯的圓夢與癲癇
23 瀕死經驗與宗教經驗
24 偏頭痛與宗教經驗
25 洪秀全的「升天異夢」與宗教經驗
Ⅴ 人神之間
26 宗教的腦副本
27 托爾斯泰皈依的啟示
28 大哉心乎

重要參考文獻
致謝

《神經神學:宗教有腦生物基礎嗎?》
序言 不妨從另一個角度看宗教信仰
Ⅰ 宗教信仰有腦生物基礎?
01 南懷瑾老師的一句話
02 神經神學的誕生
03 俄國大文豪的貢献
04 台灣的貢献
05 中國的貢献
II 宗教經驗之種種
06 宗教經驗
07 瀕死經驗
08 洪秀全的「升天異夢」
III 宗教之種種
09 神秘主義、宗教、與腦科學
10 東西方的宗教
11 自我與自我意識
12 自我的複合體
13 演化、宗教、腦科學
14 宗教的腦副本
15 崔波教授的腦側化
16 納爾遜教授的「腦中的宗教門檻」
17 紐柏教授的「神經神學的原則」
18 宗教戰爭
19 各宗教需和平共存

總結

重要參考文獻
致謝

書摘/試閱

聖經的第一篇是〈創世記〉,很多論述皆從追本溯源開始。
要談宗教的源頭,不可知的因素很多,我們只能推測。另外,宗教形成的因素很複雜,宗教的腦生物基礎應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我們也只能推測。
今年,理論物理界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新聞,說找到了「上帝粒子」(God particle)。原來找到小於電子的粒子,稱為「希格斯粒子」(Higgis boson),似乎可以解釋宇宙開始形成的理論叫「大霹靂」(Big Bang)。希格斯是一位瑞典物理學家的名字。
當我們談論宇宙的開始時,物理與宗教的界限就變得模糊,因為我們對上帝的存在,正如宇宙初時如何形成一樣,是一種無法知道(unknownable)的情況,答案可能要看你的推理,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
討論宗教令人興奮,但也是一種危險的遊戲。科學與宗教之間,也往往存在模糊地帶。雖然科學不一定能幫助我們破解或完全瞭解宗教,但可能幫助我們瞭解宗教的某些事。腦科學對宗教亦是如此,只是模糊地帶可能更廣泛、更零落,因為缺乏動物模式做研究。
個人覺得,宗教經驗由腦產生的想法,雖然有爭議性,卻值得討論,尤其我們觀察到,全世界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樣社會皆有宗教,因而讓人懷疑,宗教是不是有它的生物基礎,它是不是一種生物現象,甚至是人類現象?因為只有人類有宗教。
支持宗教經驗由腦產生的另一項證據是,有些腦病會產生宗教經驗。這些腦病包括:癲癇症、瀕死經驗、偏頭痛、精神病等。現代社會服用迷幻藥產生high時,也會導致神祕的宗教經驗。這似乎表示,神祕經驗可能有生物化學基礎。最近的研究亦顯示,改變腦內傳導物質的作用,也會產生神祕經驗,表示後者可能由腦作用引起。

癲癇症與宗教經驗
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是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1821-1881)的癲癇症。杜氏不但在文學留名,也在腦醫學留名。
杜氏的一生,充滿貧窮、不幸、痛苦、失望和疾病。他曾被判死刑,被放逐到人間地獄的西伯利亞,因狂賭而傾家蕩產,欠債而流落他鄉,在肉體上和精神上都嘗盡了人生最大的折磨與痛苦。因此,杜氏能看透人間的醜惡與殘酷,但也能體會人性的善良和神聖。這些人生的歷練在他的小說中赤裸裸地展現。
一八四九年,杜氏因參加社會運動派的集會被捕入獄。九個月後,他被判死刑,於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被押到一個廣場要處決。正當三名同伴已被槍決倒地,杜氏也被蒙上眼睛隨時會被槍決時,不料沙皇特使及時趕到宣旨減刑,改判放逐西伯利亞。此種大難未死,幾乎到了鬼門關的情況,稱為「恐懼死亡經驗」(fear-death experience),據說它的效果與「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相似。也許,此次的恐懼死亡經驗,也影響杜氏日後對宗教的虔誠和熱中。
杜氏在西伯利亞過著暗無天日的勞役生活,日夜與他相伴的唯一讀物是一本聖經。當杜氏回憶這段痛苦的日子時,曾說:「人唯有在極端痛苦中,才能最接近上帝。」
杜氏後期的作品,往往充滿宗教的情操與基督的教誨,據說,與這段時間苦讀聖經,以及經歷恐懼死亡經驗皆有關係。
杜氏被放逐到西伯利亞時,癲癇首次發作,當時他約二十八歲。最後一次的癲癇發作,在他死前三個月。杜氏的癲癇發作,一般是大發作,即猝倒地上,全身的抽搐,並失去意識;有時候是一種複雜的、奇怪的、莫名其妙的小發作,可能伴隨機械似的重複動作,或毫無意識的行為。這些小發作,一般在顳葉癲癇症(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出現。
杜氏的最特殊的癲癇症狀,是有時在癲癇發作前的短暫一刻,會有極度愉快的感受,稱為狂喜(ecstasy),充滿了整個心靈。
杜氏曾向他的姪女訴說這種感受。下面是他姪女的敘述:
「他告訴我,他能感覺癲癇快要發作,因為在發作之前,他能夠感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快樂。
他說:『我感到天堂將要降落塵土,這種感覺把我的整個人吞噬掉。我真的觸摸到上帝,祂進入我的身體。是的,上帝真的存在。我哭泣,我不記得其他的事。』
他說:『你們所有健康的人,均無法想像,我們癲癇患者在發作前所感受到的快樂。穆罕默德(Muhammad)在《可蘭經》中也說,他看到天堂並走進它的聖殿。世間所有自以為聰明,其實是愚蠢的人們,都以為穆罕默德是說謊者和欺世者。這種想法是錯的,他沒有說謊,在癲癇發作中,他真的到了天堂。他是癲癇受害者,像我一樣。我不知道這種快樂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但是相信我,我不願意把此刻的快樂,與世間所有的快樂交換。』」
杜氏的此種極樂癲癇預兆,過去的文獻都沒有報告過。
杜氏不是醫生,卻在近代癲癇學發展之前五十年,就能精確地描述此種癲癇預兆,實在難能可貴。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將呈現此種極樂預兆的癲癇,稱為杜氏癲癇症(Dostoevsky epilepsy)。
其實,杜氏的極樂癲癇預兆,與以「狂喜」為主的宗教經驗毫無區別。這似乎表示,由顳葉產生的腦激化,可能導致宗教經驗。
著名的腦神經學家拉瑪錢德朗(V. S. Ramachandran)曾推想:「我一直懷疑,顳葉與宗教經驗有關係。顳葉癲癇症病人,在癲癇發作時,可能會有強烈的宗教經驗;在未發作期間,有時會相當關心宗教和道德問題。這些短暫的顳葉風暴,有時會永久改變病人的個性,使他們在癲癇沒有發作時,與別人不同。這種個性的改變,一些神經科醫生叫『顳葉性』。」
「顳葉性」的臨床表現,稱為「葛斯文症候群」(Geschwind syndrome)。葛斯文是哈佛神經學教授,被尊稱「行為神經學之父」。
葛斯文症候群,雖非常見,在探討宗教的腦生物基礎時卻很重要。它指出,人類的宗教傾向,可能源自顳葉。
葛斯文症候群,一般指顳葉癲癇症病人在癲癇沒有發作期間,所表現的特殊個性。由於這種個性與宗教有關,正如拉瑪錢德朗所說,使顳葉這個腦區被認為與宗教有關係。
葛斯文症候群的病人往往有下列五個特徵:
1.對「宗教」、「道德」、「宇宙」等問題,特別有興趣。
2.多寫症(hypergraphia)。包括寫、畫、講(例如:對錄音機講話),且其內容往往與宗教和道德有關。
3.性趣減低。
4.行為或講話比較有攻擊性(aggressive),或比較難纏(sticky)。
5.說話喋喋不休,或繞轉沒有重點。
典型的葛斯文症候群的歷史名人是:杜氏和梵谷。
如前述,杜氏的癲癇症,從二十八歲開始,一直到他六十歲去世為止。他的癲癇前兆,充滿宗教狂喜;他的癲癇大發作,平均一個月一次;由此推算,他一生共有四百多次癲癇大發作。
杜氏是多產作家。在三十五年的寫作生涯中,總共發表三十多篇短篇和長篇小說,處女作是《窮人》(Poor People),最後作品為不朽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The Brothers Karamazov)。
杜氏的後期作品,往往充滿宗教的情操與基督的教誨。一般認為,這與他在西伯利亞流放期間,苦讀《聖經》有密切關係;也有人認為,這與他一八四九年在Semenovsky廣場要被處決時死裡逃生的啟示有關係;此項大難不死的事件,讓他感覺生命的重生。在他被送去西伯利亞之前,他匆匆寫了一封信給他的一位哥哥,並說:「面對死亡給我對生命的新啟示,因而感到心中喜悅不已,生命本身充滿幸福,我們每個人每一個時刻變成永恆的快樂。」杜氏此次的經驗,應不是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而是一種恐懼死亡經驗(fear-death experience),導致宗教信仰變成他寫作的中心。
另一位歷史名人是梵谷,他的個性和行為,活生生地反映葛斯文症候群。
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一進門就看到一個銅匾,上面寫道:梵谷有顳葉癲癇症。另外,梵谷的個性,也很像葛斯文症候群所說的。
梵谷有多寫症。他每天與他的弟弟西奧(Theo Van Gogh)通信,寫得又長又仔細,生活起居,鉅細靡遺;他每天瘋狂似地畫畫,一生畫了六百多幅油畫。
梵谷的宗教熱情,表現在愛情和傳教。他曾三次試圖戀愛,滿腔熱情皆遭到對方拒絕;一次是基於同情,或者出於拯救墮落靈魂的宗教熱忱,而與懷孕的妓女結婚,但這位妓女對梵谷的熱情和關懷,並不心存感激,反而繼續揮霍無度。
梵谷出身牧師之家,受到宗教的薰陶,使他有同情心,也能看淡世俗。梵谷曾在比利時的Borinage貧窮礦區做傳教士,一廂情願地想把福音傳給這些貧窮的礦工。因為想與礦工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梵谷住在帳棚裡,生活的困苦與礦工不相上下。但是,由於他邊幅不修、衣衫不整,礦工們對這位汙穢的傳教士,反而敬鬼神而遠之,認為是一位瘋子在傳教。
在傳教期間,梵谷又到處遊走寫生,主要對象是工人和農民,要畫下代表下層階級生活困苦的平凡人物的人間悲劇。這些畫暗晦而沉重,最著名的油畫是《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和《農婦》(Peasant Women)。
所以,梵谷的個性,符合葛斯文症候群的幾個特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96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