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15(三)凌晨網頁進行維護,造成不見敬請見諒
台灣近代美術創世紀:倪蔣懷、陳澄波與黃土水見證台灣史
滿額折

台灣近代美術創世紀:倪蔣懷、陳澄波與黃土水見證台灣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5266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台灣美術的「風土學」是本書的新嘗試,試圖以美術家一生中足跡所到之處,包括原鄉的童年,教育的途徑,求藝的管道,生活的體驗,資訊的來源,乃至展覽的榮耀與挫折,一步一腳印地刻劃出台灣史的演進。

作者簡介

李欽賢

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審議委員
經歷:一九四五年生,歷史痴、火車迷,日文藏書豐富,讀書領域富國際觀,
不僅是一位勤於筆耕的美術史學者,也是勤跑田野遍歷鐵道的畫家。
擅以土地與風景的觀點,詮釋藝術史;踏遍全台各地,默默探索時代烙印的足跡。

近著:《台灣人文風景100點》(時報出版)、《台灣城市記憶》、《車站四季》
《台灣古老火車站》、《台灣火車知性之旅》(以上玉山社)
《台灣古地圖(日本時代) 》、《台灣風景繪葉書》(以上遠足文化)
《日本美術史話》、《日本美術的近代光譜》、《台灣美術之旅》
《大地˙牧歌˙黃土水》(以上雄獅美術),以及童書繪本等,共四十餘冊

目次

序:台灣美術的「風土學」
前言:美術家見證台灣史
1. 同年代藝術家的成長足跡
(1)太陽旗下耀武揚威
(2)衛生環境大改造
(3)都市計畫拆城牆
(4)追蹤三位藝術家的少年風土
A. 倪蔣懷
B. 陳澄波
C. 黃土水
(5)殖民地初等教育
A. 瑞芳公學校
B. 嘉義公學校
C. 艋舺公學校與大稻埕公學校

2.台灣人最高學府
(1)國語學校的「國語」政策
(2)師資養成教育的新課程
(3)恩師石川欽一郎
(4)寫生觀移入,帶出台灣新風景
(5)台灣人審美觀的焦點

3. 東京美術學校
(1)東京美術學校經緯
(2)第一位東京美校台籍生
(3)黃土水的高砂寮歲月
A.台灣協會與殖民學校
B.台灣政治運動的搖籃――高砂寮
C.黃土水如何關心台灣?
D.黃土水的東京視野
(4)東美雕刻科師資陣容
(5)東美圖畫師範科與陳澄波

4.「帝展」的光環
(1)帝國美術展覽會的權威
(2)黃土水入選帝展的紀錄
(3)台灣新美術的燈塔
(4)皇族的加持
(5)台灣風光入選帝展的效應

5.倪蔣懷投入煤礦業
(1)殖民地第一位西畫家
(2)放棄教職從事工商
(3)落籍基隆的礦業紳士
(4)瑞芳二坑的礦友畫家
(5)美術贊助者的先驅

6.創作家園圖像
(1)倪蔣懷的港都風情
(2)黃土水的田野牧歌
(3)陳澄波的嘉義街道觀察

7.台灣美術展覽會
(1)「台展」誕生
(2)誰來支援黃土水?
(3)陳澄波中國江南行

8.動盪時代的見證
(1)倪蔣懷未達成的心願
(2)台北大空襲炸毀黃土水名作
(3)二二八血染大地的陳澄波

書摘/試閱

前言:美術家見證台灣史──1895~1947,倪蔣懷、陳澄波與黃土水
一八九五年清廷放棄台灣,一九四七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倪蔣懷、陳澄波與黃土水三位近代美術家的生命史,各嵌在這個年代之間。

台灣近代美術的「發現」,是一九七○年代後半,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激辯中,波及到美術界,進而喚起民間學者回頭省思台灣之有水彩畫、油畫、東洋畫或者雕塑等西方素材的藝術種類,是怎麼起源的?誰是第一位台灣水彩畫家?又是誰在油畫和雕塑的領域率先成名?答案為水彩畫的倪蔣懷,油畫家陳澄波和雕塑家黃土水,他們都是台灣近代美術開路先鋒的人物。

台灣近代美術創世紀三家即倪蔣懷、陳澄波、黃土水三人,第一個共同點即他們皆出生於清廷棄台的同年前後,所以他們是最早接受新時代文化啟蒙的新生兒,成年後創作的媒材,也是前一代所未曾接觸過的西方材料,而此般用材與技法都是日本領有台灣以後才引進來的。第二個共同點是,三家都在終戰爾後,政權正式更替之前,已先後辭世,因是英年早逝,人亡其藝也亡,談論他們的人愈來愈少,時代已經變動,美術換成新寵,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三人被徹底遺忘。台灣近代美術創世紀三家的重新評價,是一九七○年代中期,當台灣文化界全面展開如火如荼的本土探索之際,始再度浮上檯面。

起先文學界對現代詩的囈語批判為無根文學,而點燃最壯烈的火焰,造成一場文化覺醒運動,剛開始時也承受過官方發動圍剿的屈辱。爾後,本地的音樂界和美術界緊跟著發聲吶喊,無不是為了尋回前行代藝術家流過汗水的尊嚴,共吟這片土地的民族哀歡。

這就是發生於一九七六年前後的「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年代是台灣經濟轉型,卻偏逢國民黨外交崩解(逐出聯合國、尼克森訪問中國、台日斷交等事件)的時代,一股反思的力量迸出在野的能量,由於戒嚴之下思想過度箝制,反體制的聲浪只能捱著非政治性的問題邊緣,鄉土文學的戰火,透過一九七○年代台灣政治和社會外緣(黨外運動)的激化,鄉土派巧妙迴避陷進白色恐怖的敏感,直訴現代詩頹廢、虛無的不是,結果還是引來廟堂文士的撻伐,被指為分離主義(台灣獨立)的居心。

葉石濤先生嘗說:「尋根的風潮使得台灣作家不得不重估本土的歷史」。當一九七○年代具社會批判的黨外雜誌,不斷地查禁又新生,台灣意識也因此而擴張開來。活躍於日本統治年代的美術家之重新定位,全拜鄉土文學論戰捲起尋根熱潮的附加效果,就時間點來看,倪蔣懷、陳澄波、黃土水都算是本土運動回溯台灣美術,再獲致重新評估的出土人物。

所以台灣近代美術的界定,通常皆以日本殖民文化接種的「新美術」為發端。何謂台灣 「新美術」?那是相對於台灣在清朝版圖有效領域內,長期藉科舉制度,維繫台灣讀書人與中原文化最後命脈的詩書畫傳統美學。

一般論及台灣史的斷代,將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獨列一章,亦是常用的方法。一八九五年清廷棄台,恰恰處在台灣近代化開端的歷史轉折點,近代台灣史的歷程,在走完日本半世紀的史實之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便宣告終焉。

日本統治時代發展出來的「新美術」,與之前清傳統書畫最大的不同,就是透過新文化的媒介與殖民政策橫向移植,台灣美術首度接納外來的藝術觀,即素描、水彩、油畫、雕塑與東洋畫等「新美術」興起。台灣在過去一百七十年間,三度改朝換代,審美品味亦隨政權更迭而有相當落差。即使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勢力退出,國民黨政權來台,依然再度重演畫壇新貴左右視覺品味的大權。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原先東洋畫(今稱膠彩畫,原是日本藝術的主流,戰前引進台灣)的地盤,戰後即讓給了大陸畫家帶來的水墨畫。

其實水墨畫原本也是清代台灣文人書畫的傳統,它最早被日本殖民文化排擠到一邊,清末曾經短期活躍的前清寓台文人畫家如謝琯礁(1811~1865)等人,畢竟他們只是過客台灣,留下傳統山水花鳥的水墨遺韻之外,終未從容帶出理想的、新山川的大格局,日本人引進的新文化已經捷足先登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26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