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00年代畫家點選
滿額折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00年代畫家點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三十二位00年代台灣畫家
三十二幀各異其趣而又與時代共鳴的圖像
在淺暢的文字、精微的分析中
追溯畫家生涯,近觀台灣繪畫創作的環境與影響

畫家在今日藝壇中的地位為何?在卸下身為藝術主流的光環之後,繪畫的出路何在?本書的三十二位台灣新生代畫家也許是回答上述問題的最佳人選。這群出生於1970年代之後、崛起於2000年左右的畫家多半具有學院背景、曾與畫廊交涉,在摸索創作的同時眼見近年藝術市場的轉變,其生涯因而綴合著一連串的自我詰問,成為書中各篇的問答伏流。

本書由《藝術家》雜誌策畫編輯、藝評人、策展人張晴文撰文,作者以其多年觀察與研究為基礎,在追溯畫家生涯之外,亦用淺暢的文字帶動精微的分析,並配上每位畫家十餘幅的作品圖版,為00年代的台灣畫家拼出了三十二個各異其趣、而又與時代共鳴的圖像。

作者簡介

張晴文
Chang Ching-Wen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目前是《藝術家》雜誌策畫編輯,也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等校系兼任助理教授,講授當代藝術相關課程。

曾任《藝術家》(2004-2010)、《藝術收藏+設計》(2012.11-12)執行主編,策展包括「心動EMU」(與黃建宏共同策畫,2012)、「四不像——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畫」(香港子題,2012)、「新店男孩」(2012)、「弱繪畫」(與蘇俞安共同策畫,2009)、「表面深度——再探當代繪畫的新空間」(2004)等,著有《莊普:世界來自一個「有」—一個藝術家的五四三》(2010)、《台灣當代藝術大系:議題篇—遊戲/互動》(2003)。

曾獲「帝門藝評獎」(1999)、金鼎獎雜誌類「最佳編輯」個人獎(2005)。研究方向為當代繪畫、當代藝術以及文化政策的公共性,藝評散見《藝術家》、《現代美術》等雜誌。

自序/張晴文

這兩年多以來,因為《藝術家》雜誌的專欄,讓我有更多機會造訪藝術家的工作室,以採訪之名與這些崛起於2000年代左右的新畫家們談創作、聊他們關心的事。儘管許多藝術家都是熟識的,或為同學、朋友,也或許緣於藝評生產的需求而曾經深談;我們經常在畫廊或任何展覽的場合裡偶遇,然而大部分的時間裡,彼此並不見得有多少機會單刀直入地談自己的作品。

許多人曾在受訪結束後客氣地表示歉意,對於談自己創作這類事情真的滿不在行。然而,我想他們之中會有更多人同意,我不是一個稱職的訪談者。帶著目的前來的談話容易讓人緊張,不幸的是那個緊張的人偏偏是我,訪談之中偶爾因為陌生而陷入尷尬的沉默,或者莫名地語無倫次。誠實地說,短短幾個小時的相談,我也從來沒指望能聽到藝術家條理分明地分析自我和創作,甚至,過於熟練的表達也會讓我存疑。我只是想要聊天而已。不善言語如我,其實更希望自己能夠隱形,只需靜靜看著他們如何生活,又如何創作。談話之餘,藝術家們工作的環境、安排工作空間的方式、感興趣的事物、書架上的書、豢養的寵物、聽的音樂,甚至是日常用品,也成為各種微小的線索,讓我對於創造出眼前畫作的那個靈魂,有更多的認識。

我所接觸的這群畫家們皆出身學院,大多在2000年左右以藝壇新秀之姿崛起。在受訪的藝術家群裡,年紀最長、出道最早的賴九岑,其實在1990年代已經有許多發表,直至2002年從北藝大的美創所碩士班畢業,隔年獲得台北獎,大約是一個經歷上的轉捩(儘管畫家的經歷和創作的狀態不見得有太大關係)。做為一位自持的畫家,他的工作空間是我採訪過的畫家裡最擠迫的;而我也經常從更年輕一些的畫家口中,聽見對其作品的欣賞之情。隨著時間過去,這群「年輕藝術家」漸漸不適用於這個籠統且無甚意義的稱謂,他們大多經歷了2007年前後台灣藝術市場那一波躁動的高峰,當然也經歷了熱潮退散後的莫名虛無。他們是台灣美術史上少見的,在校園裡和畫商打交道的一代,更活在一個媒體和行銷高度發展的時空裡。甚至,在他們養成專業的過程中,繪畫可能被與老派、不合時宜畫上等號。就像王璽安曾經在訪談裡提到的,繪畫大概是這個年代裡最無法表現聰明的一種創作方式。而我好奇的是,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畫家前仆後繼地投入繪畫者的行列,站在深厚的歷史面前試圖做些什麼?多年以來,在爭奇鬥豔的畢業展或者大型展覽之中,依然有不少繪畫作品抓住了觀眾的目光,甚至成為展場裡少數經得起一看再看而看不膩的作品。

這些出生於1970年代以後的畫家,藉著畫畫探索各種既古老又當代的問題。最根本的,關於畫家的身分、畫家及其媒體之間的關係,在他們的筆下產生各種不同的討論和實踐。論成就風格,對於尚未步入中年,甚至未滿三十的藝術家來說是否言之過早?看來未必,並且,就藝術環境而言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焦慮。當今的學院體制,也已經能夠訓練出高度自覺且台風穩健的畫家。有些風格來自深刻的文化認同,對於自我歷史或文化傳統的認識、信念,在作品裡展現出一種屬於這一代人的詮釋方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畫家將興趣放在各種造形的問題上。當代繪畫和影像之間的關係,在數位發達的時代顯得複雜而有趣,也有不少畫家在創作裡展現他們對於這個問題的探索。

更多時候,畫家在作品裡映射的是關於自我的反省或感受。在某些疑似自傳性的創作裡,畫家以隱晦的語言剖析自身,或許甜美,或許哀傷,這類作品可以是屬於個人的微小敘事,也可以做為當代社會或生活的情調反映。

莎拉.桑頓(Sarah Thornton)在《藝術世界的七天》(中譯《藝術市場探密》)裡寫道,當代藝術已成為無神論者的某種另類宗教。她引用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話說:「繪畫,或者是所有的藝術形式,現在已完全成為一種世人賴以分散自我注意的遊戲,而藝術家要搞出名堂,必須真正深化這項遊戲。」或許繪畫至今還需要向觀眾索求多些駐足時間,而00年代的台灣畫家們也持續追索著繪畫的可能性和出路。在此同時,我樂於做一個和藝術家們成長於同一時代的寫作者,在對談和寫作之間留下關於台灣當代繪畫的片刻紀錄。

然而,在造訪了這麼多畫家之後,我仍未能清楚說出他們為何而畫。但我知道,對他們來說,還有許多未被解決的疑惑值得用這種孤獨的方式慢慢領悟。我對於這一代畫家的探訪和好奇,也將持續下去。

目次

序言
01 賴九岑:從手感繪畫到超級扁平圖像創造
02 王午:情感在地化,找出版畫新語言
03 許唐瑋:來自建築,突破空間的尺度
04 蕭筑方:畫微不足道的人生,苦笑的療傷系
05 王亮尹:以甜美為名,記下層疊時間
06 黃海欣:我們習以為常,其實不太正常
07 邱建仁:迷離的時光印記
08 范揚宗:平整無瑕裡的小激情
09 陳崑鋒:在旅次的移動之間
10 黨若洪:多位一體的我
11 蘇孟鴻:藝術做為一種事業的可能
12 常陵:找回當代繪畫的東方
13 吳東龍:簡單卻更複雜
14 黃華真:親密是永遠無法到達的距離
15 廖堉安:繪畫做為一種怨念的累積
16 許尹齡:只要對自己誠實
17 陳敬元:如果現實是虛構的史詩
18 林煒翔:畫畫就是我的生活
19 陳曉朋:世界上有什麼是抽象的?
20 陳建榮:似是而非地改寫空間
21 黃嘉寧:關於選擇這件事
22 高雅婷:以包圍的方式接近
23 許瑜庭:在意這塊土地的旅行者
24 曾雍甯:畫圖就像植物
25 羅喬綾:身體裡藏著一個小孩
26 廖震平:繪畫做為一種翻譯
27 王綺穗:懷舊有什麼不對?
28 謝牧岐:繪畫做為懷疑的方法
29 呂浩元:尋找當代繪畫的原鄉
30 王璽安:繪畫是個空間的問題
31 蔡士弘:繪畫是攻擊的行為!
32 蔡依庭:你永遠沒法假裝畫出笑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