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孩子不好好吃飯,媽媽怎麼辦?
滿額折

孩子不好好吃飯,媽媽怎麼辦?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用最科學的育兒技巧,糾正兒童常見的不良習慣 

孩子不好好吃飯,端著碗追著餵是沒有用的,這只會讓他對吃飯更加抗拒;其實,您只要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小寶貝就會乖乖坐下來,香噴噴地吃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單純可愛的小天使,他只是在等待您用正確的溝通方式教他好好吃飯。

本書教您用最科學的育兒技巧,迅速糾正學齡前兒童常見的33種不良習慣,如: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亂動東西、沒有耐心、害怕與媽媽分離等等。在進入幼稚園或小學之前,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壞習慣,將會讓他在小朋友相處中更加自信與快樂。越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會越順利!

統一模式 簡單易讀
全書33個育兒方式都是以「實例→預防措施→解決方案」統一模式展開,閱讀簡單明確。

實用工具書 速查速用
入手指南表,隨時根據孩子具體的問題,迅速查找科學的解決方案,立即見效。

7大早教法寶 搞定小寶貝
戰勝計時器、老祖母法則、中性時間、表揚、命令、規矩與反省時間,教您如何善用這7大早教法寶,不用打打罵罵就讓孩子改正壞習慣。

成功父母的5大原則
準備好的父母才能帶領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父母自備5大原則:要求明確、即時表揚、避免正面衝突、關注孩子、不翻舊帳,搭配7大早教法寶,開啟美妙育兒旅程。

學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如果你有了孩子,你就會意識到為人父母是一項多麼重大的任務。」
——瑪麗恩・懷特・埃德曼
美國保護兒童基金會創始人

所有的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0~6歲),都存在如何與他有效溝通的問題。簡單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當父母的需求和想法無法與孩子百分之百契合時,問題就來了。
家長應該如何面對這些時不時就會「爆發」的問題?其實,只要父母學會了解學齡前兒童的需要,並調整自己的行為,就能發揮大事化小的作用。在研究學齡前兒童最常見、最典型的不良習慣之後,本書為深陷「戰場」的家長提供了最實用、最有效的糾正方法;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自然也就能平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我們的目的是告訴父母,如何採用一種冷靜和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我們想幫助大家,當孩子不斷犯錯誤,行為漸漸失控時,應如何控制住自己做一個「有規矩」的家長。打罵孩子,只會讓孩子認為,父母的管教就是把恐懼和痛苦強加在他身上,用這種方式來控制他的行為。這樣的話,還談什麼「愛」孩子?
本書所貫徹的理念是,通過溝通而不是用懲罰來讓孩子愈來愈好。全書延續了第一版的思路,並結合了我們的專業積累和為人父母的實際經驗。40年來,我們在大學從事過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也在兒童醫院、大學擔任心理輔導老師,還創辦了5種全國性的家庭教育刊物。
我們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兒童行為心理學基礎之上的,針對的都是孩子們最為日常的行為。

我們知道,家長的要求是簡單、直觀和實用。所以,我們把這本書定位成一本方便家長隨時查詢的指導手冊——糾正學齡前兒童不良習慣的急救手冊。對於本書中所解決的每一個不良習慣,每一節都是從如何預防不良習慣的發生和如何解決兩大方面提供建議。同時,我們還提供了具體、詳盡的案例,指導家長如何採用這些建議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學齡前兒童的需求,常常要動用心理戰術才能滿足。所以,在學齡前兒童成長過程中,當他出現種種不良的行為時,父母需要採用正確的方式來糾正;通過我們所宣導的「積極策略」,讓孩子快樂健康地長大。在孩子上學之前的這幾年,家長的核心任務就是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為孩子上學做好準備。
現在,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作者簡介

傑瑞‧維科夫博士Jerry Wtckoff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專家。

芭芭拉‧優內爾Barbara C. Unell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兒童性格教育專家,美國知名育兒雜誌《Twins》創始人。
他們一生都致力於兒童教育,和孩子家長打交道40多年,在兒童行為、心理方面有豐富的專業技巧和實踐經驗;成千上萬的家長按照他們的教育理念養育孩子,成效極佳。

名人/編輯推薦

教養,別忘了保持優雅 黃瑽寧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老婆只要一提到兒子,就不禁眉頭深鎖,唉聲歎氣。
「怎麼啦?」我問,「他今天又不乖乖吃飯了嗎?」
「唉,是啊。」她總是哀怨的嘆氣。

不是我在炫耀,但根據在門診看過那麼多孩子的經驗,我兒子在各種發展與行為上,就算不是一百分的聽話懂事,也已經是水準之上。然而就只有吃飯這件事,從小到大,帶給我們夫妻不少的困擾。
我非常能夠理解老婆的感受,尤其當孩子還在成長期間,讓他吃得營養健康,長得頭好壯壯,就是當媽媽的唯一心願,甚至無形中成為自我評價的成績單。更有甚者,帶孩子出門屢屢被詢問「為什麼長得不夠胖」的壓力,此種有苦難言的心情,真是人世間做母親最大的折磨!

該怎樣處理孩子不吃飯的問題?答案我當然知道(開甚麼玩笑,好歹我也算是專家)。但你問我是否質疑過這些奉為教條的信念?當然也有。看著孩子對著食物挑三揀四,一整天都順著他「自己決定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自己算了一下熱量,我的媽,還不到五百卡!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有一天我真的忍不住,決定違背書上教的規矩,決定來一段「鐵的紀律」,遵循古法拿出父親的威嚴,把兒子關在房間一對一的單挑,沒吃完就不準走出這個房間。在我的淫威之下,第一天似乎有達到某種效果,餐盤裡的食物清的一乾二淨,身為老爸心裡還暗自得意了一下。可惜好景不長,第二天開始就絕食抗議,擺給他臉色看,馬上崩潰大哭,把原本好不容易吃進去的食物,連本帶利的給你吐光光。
我認輸了。煞車

接下來的故事可能不如你所想像,隨著我照著書上的方法教養之後,孩子就越吃越好,體重身高都直逼九十百分位,那是在做夢。三年來,我和妻子還是在吃飯過程中努力的學習,如何視而不見兒子對著食物發獃,如何克制受不了拿起湯匙餵食的慾望,如何享受一起吃飯的時光,而不去計算這一餐吃了多少青菜和蛋白質。兒子的體重停滯了將近一年,我們索性不量了,以免看了心情不好。好久沒秤重,最近才驚喜的發現,數字終於有所增加了。
前幾天收到人類智庫的邀請,替這本新的翻譯書寫序,我一看原文書名(Discipline Without Shouting or Spanking),忍不住會心一笑。這不就是每個媽媽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大吼和打屁股嗎?少了這兩樣武器,爸爸媽媽們好像斷手斷腳一樣,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招數可用。

這本書內容包羅萬象,囊括了學齡前兒童的家長會遇到的各式各樣令人抓狂的處境,包括不好好吃飯,頂嘴,大哭大鬧,亂發脾氣,不肯坐小馬桶等等。作者依幼童行為的特性,分門別類為「孩子常見的13種不良生活習慣」、「孩子常見的12種不良行為舉止」,「孩子常見的12種不良舉止」、「孩子常見的8種不良性格」四大類型,附錄還包含了兒童居家安全的保障指南,算是包山包海無所不包,把學齡前兒童家長最困擾的問題都替你一次解決了。開門見山的第一章,就是我家那小子的「不好好吃飯」,看來這個問題已經不只是發生在我家,而是全天下母親無法克服的第一名困擾。

由這本書這樣洋洋灑灑條列出四十五種家長頭痛的問題可以得知,孩子的狀況不見得只有一種,可以是很多種同時發生在一天之內。家長一開始也許還能保有優雅的管教,經過孩子一再地挑戰,半天還沒過完就開始脾氣暴躁,接著大吼大叫與棍子全部出籠,導致最終功虧一簣。

所以也許這本書最好的使用方法是,每週選擇一兩個主題來教養,其他的行為則選擇視而不見,等第一個行為解決了,再來處理下一個。我常開玩笑說,上學都要讀十幾年才能出社會,但是父母親卻希望她們的孩子一天學會所有教養之能事,豈非強人所難哉?
開卷有益,希望家長們看了這本書之後,心情更放鬆,並且優雅地面對下一個孩子帶給您的挑戰吧!

親職作家 番紅花

我的孩子們如今已成長為有紀律、有自信、能幹、具備時間管理能力、尊重他人、有同理心的小少年,他們受愛而不嬌溺,正是我從他們學齡前的教養初期,即注重多方的生活態度與行為能力之養成,愛小獸簡單,要教好小獸,那可不容易!

學齡前的孩子正需要一對穩定的、溫暖的、堅持的、有生活秩序的父母,這本書羅列了相當完整的實例和議題,提出非常可行的方法與建議,例如,其中的「計時器」親子競賽就是一個有趣又易行的教養方式,誠心推薦這本書給家中即將養育有個性可愛、卻又磨大人耐性與意志力的小獸,父母一但為學齡期孩子建立良好、合宜的情緒管理與健康的生活習慣,上了小學以後,你就會迎接到一個心性大幅穩定的孩子,校園求學生活將過的多麼順利、熱情、快樂、充實了!

親職作家 番紅花

目次

序言:學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推薦序:黃瑽寧
推薦序:番紅花

「孩子不好好吃飯,媽媽怎麼辦」入手指南

孩子入學前,媽媽要先學習的10堂課
第1課: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教育他們
第2課:明白孩子的哪些行為需要糾正
第3課:成功父母必須明白的5大原則
第4課:打罵孩子只會起反作用!
第5課:積極的自我對話鼓勵自己
第6課:和孩子一起為上小學的基礎努力
第7課:男孩女孩不一樣
第8課:牢記「1~5歲成長里程碑」
第9課:教給媽媽的「7大早教法寶」
第10課:循序漸進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改正孩子的13種不良習慣
1. 孩子不好好吃飯 怎麼辦
2. 孩子玩食物 怎麼辦
3. 孩子暴飲暴食 怎麼辦
4. 孩子不愛洗澡 怎麼辦
5. 孩子不好好睡覺 怎麼辦
6. 孩子半夜醒來擾人 怎麼辦
7. 孩子不好好上廁所 怎麼辦
8. 孩子是小小電視迷 怎麼辦
9. 孩子亂動東西 怎麼辦
10. 孩子是破壞份子 怎麼辦
11. 孩子從不收拾 怎麼辦
12. 孩子旅行哭鬧 怎麼辦
13. 孩子手足爭吵 怎麼辦

糾正孩子的12種不良舉止
1. 孩子總是說「不」 怎麼辦
2. 孩子不聽話 怎麼辦
3. 孩子哭鬧 怎麼辦
4. 孩子說謊 怎麼辦
5. 孩子罵人 怎麼辦
6. 孩子頂嘴 怎麼辦
7. 孩子愛拖拖拉拉 怎麼辦
8. 孩子好動 怎麼辦
9. 孩子拿什麼都當武器 怎麼辦
10. 孩子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怎麼辦
11. 孩子害怕與父母分開 怎麼辦
12. 孩子打斷大人講話 怎麼辦

化解孩子的8種不良性格
1. 孩子缺乏耐心 怎麼辦
2. 孩子拒絕父母插手 怎麼辦
3. 孩子霸道不懂分享 怎麼辦
4. 孩子愛發脾氣 怎麼辦
5. 孩子害羞 怎麼辦
6. 孩子忌妒 怎麼辦
7. 孩子行為過激 怎麼辦
8. 孩子固執 怎麼辦

教導孩子4項基本安全常識
1. 孩子想自由出門 怎麼辦
2. 孩子在公共場所亂跑 怎麼辦
3. 孩子不會跟陌生人打交道 怎麼辦
4. 孩子不繫安全帶 怎麼辦

附錄:你的家夠安全嗎——27條兒童居家安全保障指南

書摘/試閱

孩子入學前,媽媽要先學習的10堂課
上小學之前的這幾年,是人的一生中身體發育、性格塑造和智力發展的關鍵階段。讓孩子擁有自製力,學會自己管好自己,為即將到來的上小學打下良好基礎,是這一時期教育孩子的核心任務。

成功父母必須明白的5大原則
把孩子與他的行為分開來看,將你的表揚或批評統一集中在孩子的行為上,家長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只有孩子自己覺得這麼做不好時,你的教育才會起作用。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用自尊心找到具體的、有建設性的改變行為的方式。

在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時,出於實際操作和心理上的原因,需要將孩子與他的行為分開來看,這是多年對兒童行為的研究和為成千上萬個家庭解決問題的實踐告訴我們的。當孩子把玩具到處亂扔時,叫他「邋遢鬼」,並不能讓他把玩具撿起來,或讓他學會收拾東西。只有當孩子自己覺得這樣做不好時,你的教育才可能對他發生作用,讓他自己改正。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用自尊心找到具體的、有建設性的改變行為的方式。根據這個原則,我們需要學習一系列的基礎知識。

一、家長發出的要求必須具體明確。
你對孩子發出的改正行為的要求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這樣你的要求才更有可能實現。比如,不要跟孩子說「你應該保持整潔」,而是要具體告訴他「我希望你把積木收拾好後,再出去玩」。
二、用正確的方法及時表揚孩子。
不是直接表揚孩子,而是表揚孩子的正確行為。比如,不要說「你這樣安靜地坐著,真是個好孩子」,而是要說「你這樣安靜地坐著非常好」。將你的表揚或批評統一集中在孩子的行為上,因為你的重點是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管理,而不是針對孩子本身。在糾正壞習慣的過程中,家長要不斷地對孩子提出表揚,直到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表揚孩子的正確行為,是在不斷地提醒他,你的希望是什麼,也是在激勵孩子繼續採用正確的行為方式。

三、使用計時器,避免和孩子正面衝突。
比如,當你希望孩子快點上床睡覺時,你就可以採用「與計時器比賽」的技巧。(關於計時器的使用方法,在「教給媽媽的7大早教法寶」這一節中有詳細的解釋。)
四、密切關注孩子在做什麼。
這並不是說父母要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跟著孩子,圍著孩子轉,而是說孩子需要你的時時關注。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正在做什麼,不好的行為就會被忽略,得不到及時糾正,然後有可能發展為不良的習慣。
五、不要翻孩子的舊賬。
壞的行為改好後就讓它過去,不要總是翻舊賬。孩子犯了錯誤,如果你老是反復提起,不僅會讓孩子產生不滿,還有可能變相吸引孩子故意再犯一次。過去的就是過去了。為了將來而努力,比停留在過去要有意義得多。對孩子的錯誤舊事重提,只是在提醒他什麼是不能做的,卻沒有告訴他應該怎麼做,這毫無用處。

教給媽媽的「7大早教法寶」
戰勝計時器、老祖母法則、中性時間、表揚、命令、規矩、反省時間,這7個辦法是你教育學齡前兒童的法寶,建議你熟記在心,常常練習,直到成為你的習慣。

根據本書是如何具體使用以下育兒方法的,對相關術語進行如下定義。
一、戰勝計時器
這是一種技巧,利用孩子的競爭意識,激發孩子按照你的時間表完成任務。你可以這樣做:根據你希望孩子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設好計時器,問孩子:「你可以在計時器響起來之前完成任務嗎?」孩子都喜歡勝利,就讓他們去贏得與時間的競賽吧。更重要的是,不必和孩子進行權力鬥爭,就能讓孩子及時完成任務。我們近40年與成千上萬的孩子和家庭打交道的經驗表明,戰勝計時器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衝突,因為這種方法將權力轉移給了一個中性物品:計時器。
二、老祖母法則
是一種帶有條件的約定,固定的表達方式是:「你完成了這件事(父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之後,就可以做那件事(孩子希望做的事情)。」老祖母法則一定要以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方式表述。一定要用「完成了這件事之後」的句式,而不要說「如果你完成了這件事」,否則孩子就會問:「如果我不做這件事,會怎麼樣?」老祖母法則源自生活中一句約定俗成的話「先幹活,後吃飯」,對孩子的行為能產生很強的引導作用,因為它對正確行為有較強的激勵效果。

三、中性時間
指一段沒有衝突的時間。比如孩子發完脾氣之後,他正在一個人安靜地玩耍,這個時候最適合你對孩子進行教育,因為他冷靜下來了,你說的話他能聽進去,並能好好學習新事物。
四、表揚
用口頭表揚的方式肯定一個正確的行為。表揚要針對孩子的某個行為,而不是針對孩子本身。比如,可以說「好好吃飯非常好」,而不要說「你是個好孩子,因為你好好吃飯」。這麼說會產生不應有的效果:將孩子的好壞與他的行為聯繫在一起。不要讓孩子誤解,只有他好好表現才是一個好孩子,要是他犯了錯誤就是個壞孩子。我們認為,每個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只是他們的行為需要通過父母的不斷努力來糾正,讓孩子表現得越來越好。

五、命令
用簡單的指令讓孩子停止某個動作,包括:(1)告訴孩子停止一個行為;(2)為何要停止;(3)改進的方式。比如,跟孩子說:「不要打人,打人會傷害別人。你可以好好跟你的夥伴說你想要那個玩具。」
六、規矩
事先約定的行為規範,包括規定好遵守和不遵守的結果。比如,你可以幫孩子定這樣一個規矩:「我們脫下髒衣服後,都要扔到籃子裡,保持屋子的整潔。這樣媽媽就不用成天跟在你屁股後面收拾了。」定好規矩並執行,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技巧。如果孩子的世界有明確的界限,同時他們也清楚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那麼他們的行為會越來越有序。

七、反省時間
孩子做了不好的事,讓他反省一段時間。常用的辦法是,讓孩子坐在某個特定的椅子上或獨自待在一個房間裡,用計時器設定一段時間,告訴他:「你必須待在這裡,直到計時器響了。」如果孩子在計時器響起來之前離開了,你就再定一次計時器,直到反省時間執行完畢。這樣做的好處之一,就是在你和孩子怒火都較旺時,暫時分開一下,讓你和孩子都控制好自己。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真實故事

當約翰4歲大的時候,他突然對吃飯毫無興趣。可是,爸爸媽媽和兒科醫生都想不出原因是什麼。在焦急不安的媽媽一再要求下,醫生給約翰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但還是找不到原因。一天吃晚餐時,媽媽乞求約翰吃一粒豌豆,約翰大發脾氣,一把將盤子掀翻在地,大叫道:「不,我不吃!」
爸爸覺得媽媽太拖拉了。「約翰,聽我說!如果你不吃一口通心粉,你就馬上給我從飯桌上下來。」爸爸威脅道,很堅定地讓約翰知道他的態度。但是,他沒想到,約翰居然拒絕了他的要求,直接從椅子上跳了下來。
「約翰?洛倫德,你必須待在這裡吃完飯,否則你一個晚上都不能離開餐桌!」爸爸大叫道,收回了他剛才說的話,把約翰抱回椅子上,試圖讓他吃飯,但約翰根本不聽。

當天晚上,爸爸媽媽依然親吻、擁抱了兒子,哄他上床睡覺。他們商量應該採用完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孩子不吃飯的問題,不能因為兒子不吃飯就打他。他們希望將吃飯變回像以前一樣的美好時光:吃東西時和孩子講故事、唱歌、說說白天發生的事情。
第二天晚餐時,他們不再將注意力放到食物上面,裝作沒有注意到約翰不想吃東西。「告訴我,你白天在幼稚園玩得好嗎?」媽媽開始不動聲色地問道,同時把蔬菜遞給爸爸。約翰很興奮地講述他怎樣被選中舉旗子。約翰一邊講著,一邊吞下了一大勺土豆泥。
「你今天真是太棒了,」媽媽表揚兒子,「我很高興你也喜歡今天晚上我做的土豆泥。」爸爸媽媽繼續吃飯,但是沒有強求兒子再多吃些。
第二天早上,約翰的父母討論了一下前一天晚上的成功經歷,決定繼續這樣做。他們記得醫生說過:「約翰有一點偏瘦,但還算正常。從這個角度看,他一頓飯的飯量比較小,他可能一天要吃好幾頓。」
晚餐不再是讓媽媽頭疼的事情,而且她還為約翰準備了一些有趣的「胡蘿蔔小船」和拌有乳酪的葡萄乾,讓他白天吃。約翰重新對吃東西感興趣了。每次約翰好好吃東西時,爸爸媽媽都會表揚他,並且讓約翰自己決定什麼時候餓了,需要吃東西。

案例分析
一提起吃飯,幾乎是每位學齡前兒童媽媽心中最頭疼的問題。有些家長可能比約翰的爸爸媽媽還要著急。孩子不好好吃飯,有的固執得要命,不愛吃的堅決不碰,還有的一邊吃一邊玩,每頓飯要吃一個多小時,飯菜都冰冰涼了。所以父母不得不端著碗追著一刻不停的孩子,一瞅准機會就把滿滿一勺子的飯往孩子嘴裡塞。
要知道,6歲以下的孩子通常忙於探索世界,他們沒空,顧不上吃飯。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已經有些嚴重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儘量引起他對食物的興趣(哪怕是一粒小小的豌豆),但不要讓他意識到自己不愛吃飯。如果每天到了吃飯的時間,家長都是如臨大敵,並在無形之中把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孩子也會漸漸地把吃飯當成要完成的任務和負擔。要儘早培養孩子養成好好吃飯、按時定量的習慣。

小提醒:學齡前兒童會時不時弄出點「不願意吃飯」的小事故,不要因此就判定孩子有厭食症。但是,如果孩子是因為身體不舒服不能吃東西,就要去諮詢醫生或者專業的營養師。

預防措施
1.家長要起到模範作用
家長自己要按時吃飯,不然,孩子會覺得「既然你可以不按時吃飯,那我也可以這麼做」。
2.不要過分關注自己的體形或崇拜苗條的人
如果你總是念叨著體形的問題,即使3歲的孩子也會變得非常關心自己的身材。不要說這樣的話:「哎呀,我要減肥,不然我那條漂亮的裙子就穿不上了。」「我要是像那個明星一樣瘦就好了!」……你的本意不是要說給孩子聽,但不要以為孩子沒聽到。
3.明確適合孩子年齡和體重的攝入量
孩子的發育程度、活動量和體重決定了孩子每天需要攝入多少乳製品、肉類、蔬菜、穀物和水果,家長需要這方面專業知識的幫助。關於孩子營養的問題,要諮詢專業的健康顧問。

解決方案
應該做的
1.少吃多餐
要讓孩子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但前提是符合學齡前兒童的特點。孩子的胃並不像大人的那麼大,因此每餐吃的食物一般撐不了4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如果還不到吃飯的時間,孩子又餓了,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吃些餐間點心。你可以說:「餓了你就告訴我,你可以吃點蘋果、優酪乳或者別的。」告訴孩子,家裡有些什麼可以吃的東西,以及什麼時候可以開飯了,而且要說話算話。
2.讓孩子自己選擇食物
偶爾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三餐飯或餐間點心吃什麼(在你的監督之下)。如果孩子覺得可以自己決定要吃的食物,他會對吃東西更感興趣。一次只給孩子兩種選擇,以免讓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當他選擇了合適的食物時,要表揚他,你可以說:「我很高興你自己拿橘子吃,橘子確實很好吃。」
3.為孩子提供多樣化和營養均衡的食物
讓孩子明白,健康的飲食結構包括吃多種食物。讓孩子嘗試各種味道、口感、顏色、香味、營養成分不同的食物。不過要記住,學齡前兒童的口味,經常會一夜之間發生改變。上個星期他最喜歡吃的東西,很可能到這個星期他就根本不愛吃了。
4.記下一周內孩子吃的所有食物
一個正常的健康的孩子,在一周之內會自然地選擇一個平衡的飲食結構,兒科醫生認為這樣就可以保證孩子得到足夠的營養了。家長要有意識地用筆記下,孩子從週一到周日(以此為一個週期)都吃了什麼;而不是僅僅在腦子裡記得孩子從早上到晚上都吃了什麼——這樣你才不會突然有一天發現孩子營養不良了。
5.孩子好好吃時,鼓勵孩子
如果孩子自己舀了一大勺有營養的食物吃,要及時鼓勵他,讓他知道好好吃飯比不好好吃飯更能引起大人的注意。你要表揚孩子好的表現,可以說「你自己把肉塊舀起來吃,很好」,或說「我很高興,你喜歡今天做的肉丸子」。
6.使用計時器,引導孩子按時吃飯
學齡前的孩子,生活還沒有形成規律。孩子和大人的吃飯時間也常常不一致。往往已經到吃飯時間了,孩子卻要吵著出去玩或正忙著搭積木。需要訓練孩子放下手裡的玩具和你一起坐下來吃飯。這樣做,不在於強迫孩子多吃東西,而是讓他養成吃飯時間到了,就得坐到飯桌上來吃飯的習慣。
用計時器設定好孩子坐在桌子旁邊的時間,你可以說:「計時器響起時,晚飯就結束了。你得好好坐在桌子旁邊,直到計時器響了才可以離開。你吃完飯就告訴媽媽,媽媽幫你把你的碗和盤子拿走。」孩子年齡越小能在桌子旁邊好好坐著的時間就越短,請根據你孩子的情況,確定計時器的時間。
留意孩子隔多久會感到饑餓,盡可能根據孩子的規律調整家庭的就餐時間,制訂吃飯時間表。

不應該做的
1.不要用零食來獎勵孩子好好吃飯
讓孩子明確食物的用途,食物是用來提供營養的,而不是用來獎勵的。不要因為孩子吃了蔬菜,就用冰激淩來獎勵他,你可以說:「你剛剛吃豆子吃得真棒,吃完飯你就可以出去玩了。」
2.不要強迫或乞求孩子吃飯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不要強迫或乞求他吃完盤子裡的東西,更不要用種種許諾誘惑孩子吃飯,孩子會認為食物是控制你的工具。這樣,吃飯就變成了家裡的權力鬥爭,家長對孩子威逼利誘,孩子反過來用吃飯操控家長。
3.孩子不吃飯時不要難過
如果讓孩子覺察到他不吃飯時你的擔心和不安,就會讓他覺得自己不吃飯比吃飯更有意思,「不好好吃飯是個有趣的遊戲,可以引起媽媽的注意」。
4.不要反應過度
低調處理孩子不愛吃飯的情況,不要大驚小怪,要不動聲色地把食物拿開,對自己說,孩子少吃一點沒關係。避免讓吃飯變成一場戰爭。
記住,孩子的情緒、對吃飯的態度直接取決於家長的態度。

孩子不聽話 怎麼辦
真實案例

4歲半的艾瑞克會寫自己的名字,還知道自己幾歲了,他甚至能背出他最喜歡的書裡的幾個單詞。他唯一不會做的是聽媽媽的指揮,而這正是媽媽想讓他做的。
媽媽每天都會給兒子一些指令,如「艾瑞克,請把你的玩具收拾起來,把你的髒衣服放到大籃子裡」,或者「過來坐到凳子上,自己把鞋子穿上」。艾瑞克總是在做到一半時,就忘記自己在做什麼,跑到一邊去研究他的小卡車或去看看哥哥在做什麼。
「我要告訴你多少次,你才能照著我說的話做呀?」媽媽很受打擊,開始大叫,「你總是不聽我的話!你從來都聽不懂我說的話!」媽媽繼續說道,並且打了艾瑞克。

這個情況一直延續著,直到有一天艾瑞克大叫道:「你的要求,我做不到!」這次媽媽把兒子說的話聽進去了,並且認真對待。她決定把指令變得簡單些,試試艾瑞克的反應。
「艾瑞克,請把你的鞋子遞給我。」她發出一個指令。艾瑞克乖乖地把他藍白相間的鞋子遞給了媽媽,媽媽鼓掌稱讚兒子。「非常高興,你能照我的話做!」過了一會兒,她讓艾瑞克去取外套,艾瑞克乖乖地把外套拿了過來,媽媽表揚了他。
媽媽很高興,她再也不用威脅兒子和沖著兒子大叫了。她意識到,多聽聽艾瑞克的感受對於處理問題非常重要。她逐漸增加給艾瑞克指令的數量,看到他一次能遵守兩條指令之後,再一次給他三條指令。她清晰的指令配合著老祖母法則,逐漸糾正了兒子不聽指揮的毛病。

案例分析
當艾瑞克說「你的要求,我做不到」時,媽媽一定沒有想到情況會是這樣,為什麼艾瑞克做到一半時會去幹別的事?這是由學齡前兒童的特點決定的,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另一方面,學齡前兒童喜歡測試父母的警告是否會實現,父母定的規矩有多大的彈性,父母的話是否要嚴格執行。當孩子這樣試探父母的世界時,你的處理方式要一致。要讓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這樣他才會明白大人的要求是什麼。制定和執行規矩時,孩子會覺得你很壞,會反抗,但你還是要堅持執行,並保持一致性;孩子最後會因為瞭解底線在哪里而有安全感。

預防措施
1.弄清楚孩子一次能執行的指令數量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一次所能記住並執行的指令數量也會有相應地不同,要弄清楚孩子一次能記住幾條指令。開始先給他一條指令,然後一次給他兩條,接著是三條。比如,你對孩子說:「請把書撿起來,放到桌子上,然後過來坐到我旁邊。」如果孩子可以按順序完成每一條指令,你就知道孩子一次能記住三條指令。弄清楚孩子的能力,根據他的成長情況,來調整指令的數量和任務的複雜程度。
2.儘量讓孩子多動手,允許他按自己的方式做事情
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步驟做事情,並嚮往掌控自己的生活,他們會盡力爭取自己做選擇。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創造機會,讓他鍛煉自主做決定的能力,增強他的自信心。他們越是覺得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就越不會下意識地拒絕別人的要求。
3.減少不必要的指令
在給孩子下達指令之前,要分析一下要求孩子這麼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沒那麼緊要,就別老是指揮孩子。學齡前兒童需要獲得足夠的自由,培養獨立能力。

解決方案
應該做的
1.指令要簡單明瞭
對孩子下達的指令要儘量具體,這樣他才能更容易地聽從指揮。要用建議的方式,而不要用批評的方式來讓孩子做事情。比如,你應該說:「現在請撿起你的玩具並放到盒子裡。」不要說:「為什麼你總是記不住,玩完玩具後要撿起來放到盒子裡呢?」
2.當孩子好好執行了指令時,要及時表揚
如果孩子很好地聽從了你的指令,要對他提出表揚。你還要表示,你欣賞他的努力,你可以說:「謝謝你,照著我說的話做。」
3.用倒計時的方式鼓勵孩子行動
給孩子制定一個規矩,用倒計時的方式鼓勵他開始行動。比如,為了吸引孩子放下手中的玩具,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你可以說:「請把你的玩具收拾起來,倒計時開始,5,4,3,2,1!」如果孩子聽話,你要對他的迅速行動表示感謝。
4.做孩子的「啦啦隊」
當孩子開始採取行動去完成你要他做的事時,你要在一旁為他加油、打氣,做孩子的「啦啦隊」。你可以說:「真是太棒了,你開始收拾玩具了,加油!我相信你一會兒就能完成。」

5.老祖母法則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完成任務之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們會更樂意聽從指揮。比如,你可以說:「把書收拾好了,你就可以看電視。」或者說:「你洗完手就能吃午飯。」
6.弄清楚孩子不聽指揮的原因
如果孩子總是不聽從指揮,你就要注意區分:是他沒能力完成,還是他不願意完成。要手把手地教他,並且對他的進步及時提出表揚。如果孩子有能力完成,但只是不願意聽從指揮,你可以說:「我很遺憾,你不願意聽我的話,我們現在只能來練習一下。」練習5次,然後讓他自己做一遍。如果他仍然拒絕這麼做,你可以說:「看來咱們需要多練習幾遍。當你完成了練習,你就可以去玩玩具了。」

不應該做的
1.孩子不聽話時,不要氣餒
對自己說:「我知道,孩子不願意做我讓他做的事情,但是我比他更有經驗,知道什麼才是對他最好的。需要我告訴孩子做什麼,怎麼做,他才能學會自己做事情。」
2.不要因為孩子沒聽指揮,就懲罰孩子
記住,你要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事情,不要因為他沒按你說的去做就懲罰他,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要太在意他沒能聽從指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