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孟子新解
滿額折

孟子新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孟子新解

孟子被譽為亞聖,他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構建了完整的體系,並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創見。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於《孟子》。

處在今日這個變亂的社會,令人茫然困惑。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所謂的學問,不只是知識的學問,也包括生命的學問。人心的陷溺、迷失,如何自救、自解?追根究柢,就是要把放散的心找回來。

我們從《孟子新解》一書,可以尋得人生的幸福密碼;熟讀本書,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藉由孟子的名言,我們更可以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回自己,並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創造和諧美滿的人生。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意在為大家分享生機盎然的孟子大智慧,告訴讀者在當下生活中,如何安定身心、面對困境,如何為人處事、奮發有為,做一個快樂而自信的人。但凡你有一點休閒的時間,又想真正認識孟子的思想,那麼本書正好可以用得上。

作者簡介

司馬志

喜好鑽研中國「古典文學」,一位嫻熟中國歷史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性喜比較與綜合中西文化的異同,並從其中歸結出宜於當今所用的「現代精神」,常於報章雜誌發文立論,是一位熱愛中西文學、歷史和科學,並不忘關懷、回饋社會的優質作家,編著有《鬼谷子全書》、《莊子全書》、《道德經全書》、《論語全書》、《孫子兵法全書》、《菜根譚新解》、《荀子新解》等書。

目次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一章 /12 第二章 /13 第三章 /15 
第四章 /18 第五章 /19 第六章 /22 
第七章 /23
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章 /33 第二章 /35 第三章 /36 
第四章 /39 第五章 /41 第六章 /44 
第七章 /45 第八章 /47 第九章 /48 
第十章 /49 第十一章 /51 第十二章 /53 
第十三章 /54 第十四章 /55 第十五章 /57 
第十六章 /58
公孫丑章句.上
第一章 /62 第二章 /65 第三章 /72 
第四章 /73 第五章 /75 第六章 /76 
第七章 /78 第八章 /80 第九章 /81
公孫丑章句.下
第一章 /85 第二章 /86 第三章 /90 第四章 /91
第五章 /93 第六章 /94 第七章 /95 第八章 /97
第九章 /99 第十章 /101 第十一章 /103
第十二章 /105 第十三章 /107 第十四章 /108
滕文公章句.上
第一章 /111 第二章 /112 第三章 /115 
第四章 /118 第五章 /125 
滕文公章句.下
第一章 /130 第二章 /132 第三章 /134
第四章 /136 第五章 /138 第六章 /141
第七章 /142 第八章 /144 第九章 /145
第十章 /148
離婁章句.上
第一章 /153 第二章 /155 第三章 /156
第四章 /158 第五章 /159 第六章 /159
第七章 /160 第八章 /162 第九章 /163
第十章 /165 第十一章 /166 第十二章 /167
第十三章 /168 第十四章 /169 第十五章 /171
第十六章 /172 第十七章 /173 第十八章 /174
第十九章 /175 第二十章 /177 第二十一章 /178
第二十二章 /179 第二十三章 /179 第二十四章 /180
第二十五章 /182 第二十六章 /183 第二十七章 /184
第二十八章 /185
離婁章句.下
第一章 /188 第二章 /189 第三章 /190
第四章 /192 第五章 /192 第六章 /193
第七章 /194 第八章 /194 第九章 /195
第十章 /196 第十一章 /196 第十二章 /197
第十三章 /198 第十四章 /199 第十五章 /200
第十六章 /200 第十七章 /201 第十八章 /202
第十九章 /204 第二十章 /205 第二十一章 /207
第二十二章 /208 第二十三章 /209 第二十四章 /209
第二十五章 /211 第二十六章 /212 第二十七章 /213
第二十八章 /215 第二十九章 /216 第三十章 /218
第三十一章 /220 第三十二章 /222 第三十三章 /223
萬章章句.上
第一章 /226 第二章 /228 第三章 /230
第四章 /232 第五章 /235 第六章 /237
第七章 /239 第八章 /241 第九章 /243
萬章章句.下
第一章 /246 第二章 /248 第三章 /250
第四章 /252 第五章 /255 第六章 /256
第七章 /259 第八章 /261 第九章 /262
告子章句.上
第一章 /265 第二章 /266 第三章 /267
第四章 /268 第五章 /269 第六章 /272
第七章 /274 第八章 /276 第九章 /277
第十章 /279 第十一章 /280 第十二章 /281
第十三章 /282 第十四章 /283 第十五章 /285
第十六章 /287 第十七章 /287 第十八章 /289
第十九章 /289 第二十章 /291
告子章句.下
第一章 /293 第二章 /294 第三章 /296
第四章 /298 第五章 /300 第六章 /301
第七章 /304 第八章 /306 第九章 /308
第十章 /309 第十一章 /310 第十二章 /312
第十三章 /312 第十四章 /314 第十五章 /315
第十六章 /317

書摘/試閱

卷首語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內蘊儒學經典、歷史著作、諸子百家等,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脈絡,將華夏文明的精華充分予以展示。近代以後,隨著西學東漸,我們在接受外來思維的同時,也明確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流失。故而對東西方文化進行冷靜思考,明確了傳統文化不可動搖的根基地位。繼承先輩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是可以弘揚中國民族特色文化,進而促進當下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的。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之後,出世時,家道已衰落,是沒落貴族的後裔。據說孟子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由母親撫養成人。孟母很重視對孟子的教育,歷史上廣泛流傳著「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足見其良苦用心。在母親的精心教誨下,孟子度過了充實的少年時代。孟子長大成人後,曾「受業子思之門人」。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是戰國時期大名鼎鼎的儒學大師。因此,師從子思之門人,奠定了孟子對儒家學說的終身信仰。中年時期,孟子以儒學大師的身分遊歷各國達二十年之久。他以推行王道政治為己任,曾到過齊、宋、滕、魏、魯等多個國家。儘管孟子學派的影響很大,然而沒人肯真正實行他的政治主張。晚年時期,孟子視「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自己的人生樂趣。
孔子曾經感歎沒有人瞭解自己,實際上,孟子熟習孔子的學說並且「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把儒家思想發揚光大,從而成就一家之言。儒家總是教人直接面對人生,這不是天真的樂觀主義,而是從「好學、深思、力行」中提煉出來的智者之言。孟子亦認為一切理想都是可以並且應該實現的。只有「真誠」了,你才能有力量。力量可以稱為「向」,所指的正是「善」。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他期盼「平治天下」,並且自信地說:「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然而可惜的是,這種大智慧曾經受到各種曲解:第一,董仲舒向漢武帝獻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成為統治階級的綱本;第二,宋代學者一相情願地把孟子的「性善」說成「性本善」,使人性原本的活潑生機成為僵化而刻板的死水。
孟子被譽為亞聖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構建了完整的體系,並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創見。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於《孟子》。古代學問大家韓愈有言:「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當代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也說:「三十歲後,我做人處世全靠孟子。」可見,不學習《孟子》將會蒙受無以彌補的損失。
但是,儘管歷代注釋孟子思想的著作數不勝枚舉,然而真正適合當代人讀的卻少之又少。經過歷次政治運動和極左思潮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字義與字句的解釋,而只是對廣徵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意在為大家分享生機盎然的孟子大智慧,告訴在當下生活中,如何安定身心、面對困境,如何為人處事、奮發有為,做一個快樂而自信的人。若你有一點休閒的時間,又想真正認識孟子的思想,那麼本書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一章
【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泝。王曰:「叟沴,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沊利而國危矣!萬乘沝之國,弒沀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泞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泀。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洰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釋】
泝梁惠王:即魏惠王,西元前369~西元前319年在位,惠是他的諡號(卒於西元前334年)。西元前362年,魏國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因而也被稱為梁。
沴叟(ㄙㄡˇ):對老人的尊稱。孟子見梁惠王時已63歲,故梁惠王稱孟子為叟。
沊交征:據朱熹《集注》云:「征,取也。上取乎下,下取乎上,故曰交征。」
沝萬乘之國:古時一車四馬叫乘,萬乘之國是指能出兵車一萬的國家。其下千乘、百乘,以此類推。按古制規定,只有天子才能享有萬乘,諸侯享有千乘、百乘不等。
沀弒:古代臣殺君、子女殺父母叫弒弑。 泞苟為:如果真是。
泀奪:篡奪。饜(ㄧㄢˋ):滿足。
洰後:據朱熹《集注》云:「不急也。」意思為不照顧。
【譯文】
孟子參見梁惠王。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是有什麼高見將使我國獲利嗎?」
孟子回答道:「大王何必講利呢?只要有仁義就夠了。大王說,『怎樣使我國獲利?』大夫們說,『怎樣使我家獲利?』百姓們說,『怎樣使我自身獲利?』在上位的人和在下位的人互相求使自己獲利,那麼,國家可就危險了。能出兵車一萬的國家裡,謀殺他們的君主的,必然是能出兵車一千的大夫;能出兵車一千的國家,謀殺他們的君主的,必然是能出兵車一百的大夫。由此看來,萬中擁有千,千中擁有百,不能說不多了。如果真是輕義而重利,不篡奪國君的地位是不會滿足的。相反,重仁德的人從來不會遺棄他的親族,重義的人從來不會不顧他的君主。大王您也只要講仁義就夠了,何必講利呢?」
【延伸閱讀】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大家一開口說的都是「利」字。
孔子有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為人處世是這樣,治理國家也是這樣,孟子大力提倡的也是君子不言利。
司馬遷說自己讀孟子見梁惠王常常感歎不已,同時也明確指出忘義是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啊!
不過,朱熹說得好:「君子不言利並不是完全不顧及利,只不過不唯利是圖而已。孟子之所以說得那麼堅決,是因為當時的人唯利是圖不知世上有『仁義』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對於當今社會而言,言利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正所謂利義齊飛,君子已不羞於言利。我們應該既說利也說義,用孔聖人的話總結就是「見得思義」。

第二章
【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泝上,顧鴻雁、麋鹿沴,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沊:『經始靈台沝,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沀,庶民子來泞。王在靈囿,麀鹿攸伏泀,麀(ㄧㄡ)鹿濯濯洰,白鳥鶴鶴泍。王在靈沼,於牣泇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沰曰:『時日害喪泹,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注釋】
泝沼:水池。
沴鴻雁、麋鹿:朱熹《集注》云:「鴻,雁之大者;麋,鹿之大者。」
沊《詩》云:此處十二句詩引自《詩經.大雅.靈台》中的第一、二章。這是一首歌頌周文王德行的詩歌。
沝靈台:台名,舊址在今陝西省西安西北,鄠縣以東。相傳為周文王時所造,由於百姓的協力操作,很快落成,如有神靈相助,所以叫靈台。
沀勿亟:是說文王不加督促。
泞子來:是說百姓就如同子女來為父母出力一樣。
泀麀(ㄧㄡ):雌鹿。攸伏:是說母鹿安臥於它原來所在的地方,沒有被驚動。
洰濯濯(ㄓㄨㄛˊ):肥大且毛有光澤的樣子。
泍鶴鶴:形容潔白的樣子。 泇牣(ㄖㄣˋ):充滿。
沰《湯誓》:《尚書》裡的篇名。是伊尹輔佐商湯王討伐夏桀王時的誓師詞。
泹時:是,這個。害:《尚書》原文作「曷」,何時。喪:滅亡。據《尚書大傳》說,夏桀暴虐無道,大臣勸諫,他居然無恥地說:「上天有太陽,如同我擁有天下,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毀滅了,我才會滅亡呢。」於是老百姓就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毀滅呢?要是它會毀滅,那我們即使跟它一塊滅亡也在所不惜。」比喻民眾對夏桀的暴虐怨恨到了極點。
【譯文】
孟子拜見梁惠王。惠王站在水池邊上,望著那些飛雁、馴鹿,問孟子道:「賢德的人也喜歡享受這些東西嗎?」
孟子回答說:「正因為是賢德的人才能享受到這些東西,不賢德的人,儘管擁有這些東西卻無法享受。《詩經》說:『開始籌建靈台時,忙於測量和經營,百姓齊來建造它,沒有幾天便竣工了。文王勸說不要急,百姓卻建台更積極。文王偶來遊靈囿,母鹿悠然地安臥,母鹿長得又肥又美,瑞鶴羽毛潔白豐滿。文王來到靈沼旁,滿池魚兒蹦得歡!』文王用百姓的勞力建台修池,百姓卻歡歡喜喜,稱他的台為靈台,稱他的池子為靈池,為他能享受到有禽獸魚鱉而感到高興。古時的賢德者能夠與民同樂,所以能夠感到快樂。《尚書》裡的〈湯誓〉說:『這太陽何時隕落?我們和你一起滅亡!』民眾詛咒暴君夏桀,情願與他一起滅亡,那桀即使有高台池沼,飛禽走獸,難道說他能獨自感到快樂嗎?」
【延伸閱讀】
與民同樂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他認為與民同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快樂,並主張政治領導人要與民同樂。相反,殘暴專制的獨裁者窮奢極欲,不顧老百姓的死活,結果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縱觀歷史,夏桀王自然沒有好下場,後世的殷紂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宮、隋煬帝修迷樓、宋徽宗築艮嶽、慈禧太后建頤和園等,也一樣沒有好的結局。他們大興土木,原本都是為了享受快樂,但由於貪婪殘暴,不顧人民死活,結果是民怨鼎沸,自然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也沒有一個真正享受到了舒心和快樂。這些都足以表明,孟子「與民同樂」的思想具有無可辯駁的正確性和事實根據。
從根本上來說,樂的本質是一個精神問題,而非一個物質問題。儘管物質條件和環境的好壞可以影響精神和心理,然而它畢竟不是決定因素。快樂與否,其決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所以,生活中,每個人都應主動與人分享快樂,並且也只有在與人分享的過程中,你才會真正感到快樂。

第三章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泝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沴!河內沊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沝,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沀,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泞,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泀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洰,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泍,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泇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沰者,未之有也!
「狗彘(ㄓˋ)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莩泹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釋】
泝寡人:古代王侯自我的謙稱。
沴焉耳矣:三個語氣詞疊用,意在加重語氣,表示懇切的感情。
沊河內:魏地,相當於今河南境內的黃河以北地區。
沝填然:鼓聲咚咚直響的樣子。鼓:擊鼓,名詞作動詞用。
沀曳兵:拖著兵器。走:跑。
泞數:密。罟(ㄍㄨˇ):網。洿(ㄨ):低窪的地方。
泀斤:砍刀,古代常斤、斧連稱。
洰豚(ㄊㄨㄣˊ):小豬。彘(ㄓˋ):豬。畜:牲畜。
泍謹:認真辦好。庠序:古代的鄉學,商朝叫序,周朝叫庠。《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泇頒白:同「斑白」,頭髮花白的老人。
沰王:擁有天下稱王稱帝,名詞作動詞用。
泹莩(ㄆㄧㄠˇ):同「殍」,餓死的人。彘(ㄓˋ):豬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治理國家,盡心竭力了吧!河內發生災荒,就把那裡的災民移往河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當河東發生災荒時,我也是這樣做。看看鄰國的君主處理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見減少,而我的百姓並不見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愛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戰鼓咚咚響起,雙方剛開始激烈的交戰,有的士兵就丟盔棄甲拖著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住了腳。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覺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說:「不行。他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可這同樣也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您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子民比鄰國多啦。只要不違背農時,那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漁網不入池塘,那魚鱉水產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能使老百姓供養活人、安葬死者,不至於感到有什麼不滿。老百姓對於生養死葬都沒有什麼不滿,這便是王道的開端。
在五畝大的宅園中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上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繁殖飼養,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到肉食了;有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的耕種,幾口之家就不會鬧饑荒了;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鬚髮花白的老人們就不用再肩挑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肉食,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天下的是絕不可能的。
現在,豬狗吃著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了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饑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卻說『與我無關,是武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您要是能夠不歸罪於荒年凶歲,普天下的老百姓便會湧向您這兒來了。」
【延伸閱讀】
孟子認為梁惠王的治國之道並非一無是處,只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梁惠王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才能使更多的百姓歸順於他,孟子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來作比喻,因勢利導地講述了「王道」的政治、經濟的措施。孟子認為,要想稱王,首先一定要得到民眾的擁護,而做到這一點的起碼條件是民眾能夠安居樂業,這就是文中所說的「生、死沒有不滿,是王道的開端」。孟子在此所提出的施政措施,概括起來共有兩條:第一,使百姓富庶;第二,要對他們進行倫理道德教育。這兩點其實是對孔子「富之」(先使民眾富庶)、「教之」(然後要對他們進行教育)觀點的繼承和發揚。

第四章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泝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沴,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沊,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沝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沀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泞!』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注釋】
泝安:安心,樂意。承:接受。
沴梃:木棍棒。刃:刀劍。
沊庖:廚房。廄:馬棚。
沝率:率領,驅趕。朱熹《集注》云:「厚斂於民以養禽獸,而使民饑以死,則無異於驅獸以食人矣。」
沀惡(ㄨ)在:何在。
泞仲尼:孔子,字仲尼。俑:古代用於殉葬的偶人。後:後裔。
【譯文】
梁惠王說:「我很高興聽到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道:「殺人,用木棍和刀劍有什麼不同嗎?」
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道:「用刀劍和政治手段殺害人,有什麼不同嗎?」
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說:「廚房裡有肥肉,馬棚裡有肥馬,老百姓卻面帶饑色,田野上有餓死的人,這無異於趕著獸類去吃人。野獸自相殘食,尚且為人們所憎惡,那些號稱老百姓的父母官,辦理政事時,不免做出類似驅趕野獸去吃人的勾當來,那麼,又怎麼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說:『發明造俑殉葬的人,大概會絕滅後代吧!』這不過是因為用了像人形貌的木偶去殉葬。這樣看來,執政者又怎麼能如此做而使老百姓饑餓至死呢?」
【延伸閱讀】
孟子果然當仁不讓,又一次對梁惠王進行了一番關於父母官執政為民的思想教育。
孟子告誡梁惠王,執政者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讓百姓生活幸福是其基本職責。相反,如果自己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而百姓卻在挨餓受凍,那簡直就像是驅趕著野獸來吃人一樣,是極大的犯罪。
孟子的言論淺顯易懂,說到底就是崇尚民本主義的思想,但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如何實施。
梁惠王肯定是實施得不好,不然怎麼會出現「庖有肥肉,廄有肥馬」而「民有饑色,野有餓莩」的現象呢?然而,不管是與梁惠王同時代的其他國家統治者,還是後世的當權執政者,又有多少實施得好的「父母官」呢?
在今天看來,我們樹立人民公僕的意識,反腐倡廉,認真為民辦事等措施,不是依然在考慮為人民謀利益,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道德意識嗎?
因此,孟子的言論在今天看來並不過時,仍然對領導者產生警戒和約束作用。

第五章
【原文】
梁惠王曰:「晉國泝,天下莫強沴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沝;南辱於楚沀。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泞。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泀;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洰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泍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泇。』王請勿疑。」
【注釋】
泝晉國:指魏國。魏與韓、趙三家春秋時本是晉國的大夫,後來逐漸吞滅晉國其他世族,三分晉國。到西元前403年,東周威烈王正式承認他們為諸侯,史書多是把這一年作為戰國時代的開始。戰國時他們與秦、楚、齊、燕也都稱王。魏在戰國初年曾因革新變法而稱強一時,故此處謂「天下莫強焉」。
沴莫強:沒有哪一個強過它的。
沊東敗於齊:《史記.魏世家》載,魏惠王三十年攻打韓國,韓向齊國求救,齊宣王用孫臏的計謀,出兵救韓擊魏,魏軍在馬陵中計大敗,魏將龐涓自殺,統帥太子申被俘,下文「長子死焉」即指此,魏國從此一蹶不振。
沝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史記.魏世家》載,魏惠王三十一年、三十二年(西元前342年),魏國屢敗於秦,被迫割地求和,黃河天險的河西之地盡入秦國之手,即七百里。
沀南辱於楚:據《戰國策.韓策》和《史記.楚世家》記載,魏惠王後元十二年(西元前323年),楚國為了迫使魏國倒向它,插手魏國的王位繼承,派柱國昭陽在襄陵打敗魏軍,奪取魏國的八座城邑。
泞比:為。一:全部。洒:通「洗」。《說文》云:「洒,滌也。」比死者一灑之:言欲為全部死者雪其恥也。
泀易耨(ㄋㄡˋ):易,迅速。耨,耘田除草。
洰制:通「掣(ㄔㄜˋ」,意為提、拿。撻(ㄊㄚˋ):用鞭子打人。
泍陷溺:朱熹《 集注 》云:「陷,陷於阱;溺,溺於水,暴虐之意。」
泇仁者無敵:是句古語,加上「故曰」引來作結。

【譯文】
梁惠王對孟子說:「魏國的強大,當時世上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但到了我這一代繼承王位後,東面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也陣亡;西面喪失了七百里疆土給秦國;南面還受辱於楚國。我對此深感恥辱,願意替那些為國犧牲的人雪恥。要怎樣才可以辦到呢?」
孟子回答道:「國家不在大,只要有方圓百里的土地就可以實行王道,使天下歸心。大王您如果能夠對民眾實施仁政,廢除嚴刑酷法,減免苛捐雜稅,督促百姓深耕土地,抓緊時機清除雜草;讓青壯年人在農閒的日子修習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裡侍奉父兄,出外侍奉尊長,這樣做的話,即使他們是拿起木棒也足以打敗秦、楚的堅甲利兵了。
那些國家(秦、楚、齊等)侵奪百姓的農田,使他們不能從事農耕來養活自己的父母,導致父母受凍挨餓,妻離子散,兄弟背井離鄉。那些國家的民眾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大王您派軍隊前往討伐他們,又有誰能跟您對抗呢?所以有句名言:『奉行仁政的人無敵於天下。』大王啊,請您採納仁政,不要再疑慮了。」
【延伸閱讀】
孟子的確是說客的典範,梁惠王已經對他深信不疑了。孟子也感覺沒必要再賣關子了,進而一針見血地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張。
孟子的主張表現為物質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方面:
1.物質生產方面
物質生產包括三項內容:(1)減免刑罰;(2)減輕賦稅;(3)深耕易耨。雖然刑罰屬於法治,薄賦稅屬於財政,只有深耕易耨才屬於農業生產。然而從根本上說,前兩項是為了讓老百姓能夠提高農作生產積極性,進而發展生產。
2.精神文明建設方面
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問題是教育。在儒家的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識是第二位的。
孟子的主張是兩手抓,只要兩手都硬,國不管大小都可以發展和壯大起來。小國可以打敗大國,弱國可以戰勝強國。畢竟,仁者是無敵的。
孟子也具體分析了敵對國的致命弱點,而後才鼓勵惠王,請他不要懷疑自己的治國良方。實際上,不要說梁惠王,就是在當今社會,人們聽了孟子的一番遊說,也照樣會覺得非常有道理。

第六章
【原文】
孟子見梁襄王泝,出,語沴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沊然問曰:『天下惡乎沝定?』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沀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泞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泀,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洰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泍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注釋】
泝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魏惠王的兒子,西元前318~西元前296年在位,襄是他的諡號。
沴語:告訴。 沊卒:通「猝」,突然。
沝惡乎:怎樣、如何。 沀與:此處為「歸順」之意。
泞浡(ㄅㄛˊ)然:蓬勃生長的樣子。
泀人牧:管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收養,引申為管理。
洰引領:伸長脖子。領,即脖子。 泍由:通「猶」,好像。
【譯文】
孟子見到梁襄王,出來之後告訴別人說:「遠看上去不像君主的樣子,走近他面前也覺察不出能使人敬畏的地方。見到我之後,突然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說:『統一才能安定。』他又問道:『誰能統一天下呢?』我對他說:『不喜好殺人的國君就能統一天下。』
他再問道:『誰會來歸順他呢?』我再回答:『天下沒有哪個不歸順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長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一遇上乾旱,禾苗就會枯萎;一旦天上佈滿烏雲,下起了滂沱大雨,禾苗就會蓬勃地挺立起來。要是像這樣,那有誰能夠阻擋得住呢?現在世上那些做國君的人,沒有不喜好殺人的,如若有不喜好殺人的,那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來盼望他了。真能如此,老百姓歸順他,就好比水往低處流,洶湧澎湃,有誰能阻擋得了呢』?」
【延伸閱讀】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深刻地揭露出了一個人不成器的樣子,更為有意思的是,就是這個不成器的公子哥兒,竟然一開口就問「天下惡乎定」?給人以小人說大話的感覺,他竟然還想平定天下呢!令我們吃驚的是,孟子並沒有以貌取人,沒有拂袖而去或緘口不言,而是照樣認真地給他做了一番關於統一天下的開導。這一點,要是換作當今社會的人就很難做到了,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喜怒形於色,不能掩飾自己的感情好惡。尤其是遇到自己看不慣的領導人,往往心生不屑,而且表面上也不加掩飾,缺少孟老夫子那樣的涵養。
從理論上而言,孟子的政治學說和治國方略都有他特有的道理,人們聽後會很信服。然而從實踐上來看,則不一定適用於戰國那個特殊的時期。在戰爭年代,軍事和政治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的,要謀求天下統一絕對離不開軍事。因此,國君普遍會認為孟子的思想過於「迂闊」而不實用,不如縱橫家或兵家的計策來得實在。梁襄王顯然也是持這種看法。也進一步證明,就在孟子離開後不久,蘇秦到了魏國,毫不費力就鼓動了梁襄王參加六國合縱抗秦。


第七章
【原文】
齊宣王泝問曰:「齊桓、晉文之事沴,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沊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沝。』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沀,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泞,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泀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洰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泍,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泇,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沰,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泹;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於寡妻泏,至於兄弟,以禦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
「權泩,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泑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炔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炘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炅。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盍炓亦反其本矣。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訴於王。其若是,孰能禦之?」
王曰:「吾惛炆,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炄,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炑,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炖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釋】
泝齊宣王:齊國君主,齊威王之子,姓田,名辟疆,西元前319~西元前301年在位,宣是他的諡號。
沴齊桓、晉文:齊桓公,名小白,任用管仲為國相,改革政治,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晉文公,姓姬,名重耳,在位期間,整頓內政,增強國力,被中原諸侯尊為霸主。與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合稱為春秋五霸。
沊胡齕(ㄏㄜˊ):齊宣王左右的近臣。(齕:用牙齒咬)
沝釁(ㄒㄧㄣˋ)鐘:古代新鐘鑄成時,宰殺牲口,取血塗在鐘上進行告祭的儀式,叫做血祭。
沀觳觫(ㄏㄨˊ、ㄥㄨˋ):言牛將要被屠殺時,因恐懼而渾身發抖。
泞褊小:狹小。 泀無傷:沒有關係,不妨事。
洰說:同「悅」,高興。
泍復:報告。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泇秋毫之末:比喻極細微的東西。
沰折枝:枝通「肢」,替年老的人按摩肢體以解除疲勞。
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個「老」字是動詞,尊重;第二、三個「老」字是名詞,父兄。下文「幼吾幼」與此類似。
泏刑於寡妻:刑,同「型」,典型。寡妻,國君的正妻。
泩權:秤錘,此作動詞,稱物。下句「度」字類似,量物。
泑便嬖:指國君身邊受寵愛的人。 炔蒞:臨。指當時的中原地區。
炘鄒:當時小國,在今山東鄒縣一帶,孟子是鄒人。
炅集有其一:朱熹《集注》云:「言集合齊地,其方千里,是有天下九分之一也。」
炓盍(ㄏㄜˊ):何不。 炆惛(ㄏㄨㄣ):同「昏」,昏亂,糊塗。
炄輔吾志:從思想上開導幫助我。炑放辟邪侈:放蕩,胡作非為。
炖罔:同「網」,名詞用作動詞,網羅陷害。
【譯文】
齊宣王問孟子道:「您能告訴我齊桓公、晉文公春秋時稱霸於諸侯的事情嗎?」
孟子回答說:「孔子的門徒從不談論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所以後世沒有流傳,我也沒有聽說過。如果一定要我說,那就談談王道的事好嗎?」
齊宣王問道:「要具備怎樣的德行才能統一天下呢?」
孟子答道:「透過安撫的方法,使百姓安居樂業去實行王道,那就沒有誰能阻擋得了的。」
齊宣王又問:「像我這樣的人,能夠安撫百姓嗎?」
孟子答道:「能夠。」
齊宣王再問:「您怎麼知道我能夠呢?」
孟子繼續答道:「我聽到您的近臣胡齕說,有一次大王坐在殿堂上,有牽牛的人從堂下經過,您問他:『牽牛上哪兒去?』他回話道:『要殺牠來祭鐘。』您說:『放了牠吧?牠沒有罪過卻要去送死,看到牠那害怕被殺而嚇得發抖的樣子,我心裡實在不忍。』那人回問道:『那麼,就廢止祭鐘的儀式了?』您說:『怎麼可以廢止呢?換隻羊來代替。』不知有沒有這回事?」
齊宣王說:「有這回事。」
孟子說:「有這樣的好心腸就足以借此來施行王道了。百姓都以為大王您是因為吝嗇,我卻覺得您是於心不忍呢。」
齊宣王說:「是這樣,確實有百姓這樣想,齊國地方雖然狹小,我怎麼會捨不得一頭牛呢?只是不忍心看到牠嚇得發抖,這樣毫無罪過卻被送進屠場,所以才用羊換下牠。」
孟子說:「您不要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的羊替換大的牛,他們又怎麼會知道您的用意呢?大王要是憐憫牲畜沒有罪而被送進屠場,那麼牛和羊又有什麼區別呢?」
齊宣王不禁笑道:「這到底是什麼心思呢?我並不是吝惜這點錢財而用羊來替換牛的,怪不得百姓要說我吝嗇。」
孟子說:「沒有關係,這正是仁愛之道,因為您只見到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於禽獸,見到牠們活得那麼好,就不忍再見到牠們死去;聽到牠們鳴叫的聲音,便不忍心再吃牠們的肉,所以君子要把廚房安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
齊宣王聽了,高興地說:「《詩經》裡面講過:『別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正是對先生而言的。我已經做了這件事,回過頭來尋求它的意義,反而得不出。經老先生這麼一講,我心裡便豁然明亮了。這種心地為什麼就能與王道仁政相合呢?」
孟子說:「假如有人向大王稟告說:『我的力氣能舉起三千斤重的東西,但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視力能看清秋天鳥的細毛,但看不見一大車木柴。』那麼,大王您會同意他這種說法嗎?」
齊宣王說:「不會。」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一片仁心足以使禽獸沾恩,而百姓卻一無所得,這是什麼原因呢?可見,拿不起一根羽毛是因為不願用手力;看不見一車木柴是因為不願費眼力;百姓不能安居,是因為不願廣施恩惠。所以,大王沒行王道統一天下是不肯去做,並不是不能做。」
齊宣王問道:「不肯做和不能做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說:「要用胳膊挾著泰山跳過北海,對他人說:『我不能做。』這的確是不能做。為年長的人按摩肢體,對他人說:『我不能做。』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沒有施行王道而統一天下,不是屬於要用胳膊挾著泰山跳過北海這一類的事,而是屬於為年長的人按摩肢體這一類的事。
「尊重自家的長輩,進而也尊重人家的長輩;愛護自家的晚輩,進而也愛護人家的晚輩,這樣治理天下就像運轉在自己手掌之上一樣容易治理了。《詩經》云:『在家先做妻兒的榜樣,然後兄弟也受到好的影響,再推廣到封邑和國家。』說的不過是以這樣的仁心來施加於他人罷了。所以,廣施恩澤就能保衛國家,否則,就連自己的妻兒也保護不了。古時候聖明君主之所以能勝過世人,沒有什麼祕訣,只不過善於推己及人罷了。現在大王的恩惠能夠施及禽獸,卻不能惠及百姓,這是什麼原因呢?
「秤了才知道輕重,量了才知道短長,各種事物都是如此,人的心更是這樣,更加需要衡量。請大王您細加衡量吧!
「難道大王非得興師動眾,驚擾臣民,與諸侯結下仇怨,然後心裡才感到快活嗎?」
齊宣王說:「不,我對此有什麼快意呢?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想藉此達到我最大的欲望。」
孟子問道:「大王最大的欲望,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齊宣王只是笑笑,沒有回答。
孟子問道:「是因為肥美的食物不能滿足於口腹嗎?還是輕暖的衣服不夠舒適?或者因為文采美色不中看?歌唱樂曲不中聽?侍奉左右的寵臣姬妾不夠役使?像這些,大王的臣子都能夠供奉,您難道是為了這些嗎?」
齊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要是這樣的話,那麼大王的最大欲望我就明白了,您是想擴張疆土,使秦、楚等大國臣服,然後統治整個中原地帶,安撫四方邊遠部族地區。憑您這樣的做法,去求取您所想達到的目標,簡直好比是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
齊宣王問道:「事情會這麼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還要更嚴重呢!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抓不到魚,卻不會帶來災難;憑您的所作所為,去求取希望達到的目標,費盡心力去做了,結果必然會帶來災難。」
齊宣王說:「先生可以把必然帶來災難的道理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反問道:「鄒國人跟楚國人作戰,大王認為誰能取勝呢?」
齊宣王回答說:「當然楚國人會取勝。」
孟子說:「可見,小國本來不敵大國,人數少的本來不敵人數多的,勢力弱的本來不敵勢力強的。當今天下方圓千里的土地共有九塊,齊國只佔其中的一塊。以一塊去征服八塊,這跟鄒國去和楚國對敵又有什麼不同?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來解決問題呢?
「現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願在您的朝中任職,耕田的人都願在您的田地上耕種,經商的人都願到您的街市上交易,旅行的人都願到您的國土上遊歷,天下那些對自己的君主不滿的人都願來您這裡控訴。要是真能做到這樣,又有誰能抵擋得住呢?」
齊宣王說:「我糊塗了,沒有能力做到這種程度,希望先生幫助我完成志向,明確地教誨我。我雖然缺乏才幹,請讓我試著去做。」
孟子道:「沒有固定的產業而有一定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只有讀書明理的人才能做到。若是一般民眾,沒有固定的產業,便也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一旦這樣,就會放蕩胡來,無所不為。等到陷入罪網,然後對他們施加刑罪,這等於設下網羅陷害民眾。哪有仁愛的國君當政,卻可以做出陷害民眾的事呢?所以賢明的君主規定,民眾的產業必須使他們上面足夠奉養父母,下面足夠養活他們的妻兒,豐年能夠終身溫飽,荒年可免於餓死,然後要求他們向善,百姓也就容易聽從了。
「而現在規定百姓的產業,上不足奉養父母,下不足養活妻兒,豐年勞苦艱辛,荒年難免要被餓死。這樣就連維持自家人的性命都還來不及,哪有空閒時間去講究禮義呢?
「大王既然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大業,何不回到根本上來施行仁政呢!五畝宅田種植桑樹,五十歲以上的人能穿上絲綢;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畜養,七十歲的人能吃到肉食了;百畝農田能及時得到耕種,八口之家就能不鬧饑荒了;注重學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鬚髮斑白的老人就不至於在道路上肩挑背負了。老年人能穿上絲綢、吃上肉食,老百姓不受饑寒,做到了這些還不能得到廣大百姓的擁戴,以實現王道的事業,那樣的事是絕不會有的。」
【延伸閱讀】
從理論上來說,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確是非常有道理且令人深思的。
孟子慣常用的手法就是從心理分析入手去抓住對方,並掌握主動權,抽絲剝繭,將對方最終拉進自己的觀點中。上述的「君子遠庖廚」的心理分析便是典型的手法,精彩絕倫,切中要害。它所發揮的作用就是喚醒齊宣王內心的「不忍」和仁慈之心。只要把這種仁心喚醒,以後的事情,什麼王道、仁政之類的,齊宣王便通通有了接受的心理準備。
「君子遠庖廚」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只不過是說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罷了,也就是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為他親眼看到了牛即將被殺的樣子而沒有親眼看到羊即將被殺的樣子。正所謂「眼不見為淨」;君子切記要避免宰雞殺鴨的心思干擾。
不過話又說回來,「君子遠庖廚」這句話,並不是孟子首次提出的,早在《禮記.玉藻》篇中就已出現:「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踐也。」也就是說,凡有血氣的東西都不要親手去殺它們。但作為仁慈的品德而大加提倡,還是符合孟子的用意的。
然而,還是有不少人都曲解了「君子遠庖廚」的真正意思,這也就成為時下很多男人偷懶不下廚房的最佳藉口。
南懷瑾先生也曾提到了這一點,他幽默地指出:「近代的年輕人,當太太要他到廚房裡幫個小忙的時候,他就拿這句話來當作擋箭牌。太太請原諒!孟老夫子說的,『君子遠庖廚』,我要做君子,你的先生不能是小人哪!於是坐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等太太把熱騰騰的菜飯端來。」
然而,南懷瑾先生的笑談也只是道破了其中一種情況。以我們今天見到的更多的家庭狀況來看,君子先生們「遠庖廚」的時代似乎已遠,當然,我們依然是肉食動物!「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被認為是過於迂腐。
那麼,到底仁好還是不仁好呢?恐怕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