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教養,從父母的改變做起
滿額折

教養,從父母的改變做起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20 元
優惠價
9019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父母應如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有些父母對子女的培養和教育煞費心機,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他們甘願不辭辛勞,費盡心血。
但卻往往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
其原因就在於孩子的父母沒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
還在用傳統的理念教育孩子。

幫你認清自己的教育方式,幫你思考教育
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應該如何改進和創新

每個人對於學習的觀點與看法都是不一樣的。無論其觀點如何,最主要的是怎樣才能製造最好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與事倍功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也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夠事半功倍,更有效率。但是怎樣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效率呢?那就是讓孩子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
每個父母都是不辭辛勞盡全力在協助孩子的學習。當父母看到孩子專心學習的情景時,常會感到非常欣慰。心想:「孩子最近很努力,這樣一來,我就不用操心了。」期待孩子努力學習,父母首先做些什麼呢?那就是給孩子一個舒適的讀書環境,讓他能心無旁騖的專心學習。現在,小家庭十分常見,讓孩子擁有私人房間並不困難。但是孩子擁有私人房間以後,是否能一個人靜下心來專心學習呢?孩子有了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就一定會更加努力的。事實上,這種想法常與事實背離。對孩子來說擁有私人房間,雖然能集中精力學習,但同時也能逃避父母的監督。
「他們會認為只要回到自己的房間,父母就會很放心,因此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沒有學習習慣的孩子,產生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他把房間當做自己的密室,也就是說,沒有人會來打擾他,他可以隨心所欲的看武俠小說或者把玩具拿出來玩。」
有時孩子在學習時,雖然很想集中精神力,但是卻因提不起興趣,而使得精力無法集中。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其實這些方法是那些優秀的教師和學生經常採用的。其實,學得最好的學生並不總是最刻苦、勤奮的學生,而是那些找到了最佳學習方法的人。
孩子的學習問題是天下父母最關心的大問題,介紹孩子學習方法的書也數不勝數,但我們這裏只想講一條促進學習的快樂法則,那就是:玩要玩的開心,學要學得快樂。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心情好,興趣才會高,學習才會開心,孩子才會努力。
教育是一項複雜工程,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接受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教育,缺一不可。父母的責任尤其重要,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還要將科學的教育理念與人文關懷協調起來,融入對孩子的教育當中。然而有些父母對子女的培養和教育煞費心機,為了培養孩子成才,他們甘願不辭辛勞,費盡心血。但是卻往往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其原因就在於孩子的父母沒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還在用傳統的理念教育孩子。
父母應該如何解決孩子的學習、生活等問題?父母應如何教育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幫助孩子將來能夠擁有一個較高的智商?本書內容幫助你認清自己的教育方式,幫助你思考自己的教育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及應該如何改進和創新。如果通過本書的學習,我們能改變一下目前孩子的學習心態,那將是創新教育的一條捷徑。

作者簡介

畢業於生物工程專業,後出國研修心理學,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論,經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

目次

第一章 認清影響孩子學習好壞的六大因素
一、非智力因素對孩子的影響/17
二、外部環境影響孩子學習的心態/23
三、孩子的心理特點影響學習/29
四、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學習的高度/34
五、看不清孩子的實際情況/39
六、父母溺愛影響孩子的學習/42

第二章 要孩子主動學習,須由家長做起
一、帶領孩子探求學習的意義/45
二、培養他喜歡讀書的習慣/49
三、讓你的孩子興奮起來/53
四、讓他嘗試新鮮事物/56
五、不要將夢想強加給孩子/58
六、努力尊重孩子的意願/61

第三章 開啟孩子主動學習的基石
一、培養孩子快樂的學習情緒/65
二、興趣是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68
三、快樂學習,家長從自我作起/72
四、最重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75
五、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82
六、適時的幫孩子解決壓力/87

第四章 留給孩子自己的成長空間
一、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93
二、幫助孩子正確評價自己/96
三、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99
四、孩子之間的事讓孩子自己解決/103
五、規則的堅持與變通/110
六、給孩子一片成長的天空/115
七、讓你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積極勤奮的人/119

第五章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自尊心
一、美國人注重培養孩子自尊心/123
二、大人大面子,小人小面子/126
三、家長應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130
四、懂得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尊重妳/132
五、與孩子在心理上要保持平等/139
六、誘導孩子尊重他人/142
七、培養孩子自我鼓勵/145

第六章 寬心接受孩子的過錯與缺點
一、對小孩的壞習慣保持樂觀/155
二、怎樣面對孩子的過失/160
三、父母的寬容心不能丟/163
四、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166
五、孩子犯錯後的引導/170
六、家長對孩子態度要一致/176
七、一位偉大教育家的忠告/182

第七章 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一、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187
二、與孩子一起玩/192
三、抓住吃晚飯這個黃金時段/195
四、勇敢地對孩子說「不」/198
五、拒絕孩子的攀比/202
六、獎勵孩子要掌握方法/211
七、讚揚要有分寸/215
第八章 現代父母必須學習的改變
一、父母應該學會傾聽/221
二、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228
三、不要做嘮叨的父母/235
四、不要輕易否定子女的意見/241
五、敢於向你的孩子道歉/244
六、化解親子矛盾的技巧/248
七、「比較」要切合實際/250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認清影響孩子
學習好壞的六大因素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為孩子考慮了很多,報這班,學那班,事實上,大可不必如此,您只需要問問孩子是不是有興趣就可以了,興趣是學習的前提。我們可以讓他們去嘗試各種新事物,慢慢激發他的學習興趣,而不要強行讓他去學習。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快樂,他們覺得一旦孩子快樂了,根本沒有心思學習!其實,無數的事實證明,家長通過逼迫孩子學習,訂下種種規矩,導致孩子不是主動學習,而是被動學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造成逆反心理,從而出現撒謊、翹課,性格孤僻等。這樣,不僅讓父母傷心難過,也讓孩子的學習及身心受到了影響。


一、非智力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個性品質,就要讓孩子有「能夠學」的內、外因條件,這樣才能讓孩子學好。
一些家長捨得花錢送孩子上才藝班,也能辛苦地接送孩子,他們確實非常注重孩子智力因素的開發,但是他們往往忽視了另一個重要方面:那就是培養和保護孩子學習,並能獲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即自信與毅力、情感與興趣等,非智力因素。
心理學家的跟蹤研究表明,在人們的學習和事業取得成功的道路上,非智力因素往往起著更大的作用。他們說:「僅有IQ(智商)是不夠的,我們應當用EQ(情商)來教育下一代,幫助他們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甚至說:「透過情感智商,可以精確預知每個人一生發展道路上的每一種可能及其答案。」不管說法如何,許多成才者的足跡表明了:「對事物有廣泛的興趣」、「我能行」、「笑對人生、笑對困難」等非智力因素是更為重要的。心理學家的研究與客觀實際都表明了這樣一個公式是很有道理的:
A(成功)=IF(智力因素或稱IQ智商)+NIF(非智力因素或稱情商)
所以,教師和家長首先要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有信心,覺得「我能學」、「我是天才」,能夠在家裏、在班上都「抬起頭來走路」。
家長要善於培養並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適度的期望值,正確對待分數和考級。
家長要關心和瞭解自家孩子的情況,做到正確估計、正確要求,切勿要求過高。要知道,過高的指標和期望,是孩子努力了也達不到的,只能造成孩子一次次失敗,一次比一次產生更大的精神壓力和自卑心理,不用多久,就會失去學習動力。而合理的期望和目標能使孩子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會學習的樂趣,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家長一定要正確對待「分數」和「考級」,做到「重過程,輕結果」。即,更看重的是孩子高興地與小朋友一起說說做做,做出一定努力的過程。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這個既做出努力,又有進步的「過程」本身,就是效果和成績,就應當鼓勵,家長不要老追問得多少分,什麼時候考試。
事實上,正確的態度,主要的是讓孩子們「展示」,而不是「考試」,是樂趣而不是壓力。不要給孩子以不必要的壓力。

二、通過「豎比」看到孩子進步。
有些家長喜歡給自己的孩子定一個「參照人」(樣板),經常對孩子誇獎他如何優秀,得一百分還加二十分,以為這樣可以促使孩子發奮。豈不知,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孩子非常反感。每個孩子的身體、學習基礎和智力等是不相同的,他們的語言能力也不相同,而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也都有上進心,家長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去與別人家孩子的長處相比是最要不得的,越比越讓孩子「無處藏身」,越比越讓他「敵視」優秀生,也更厭惡學習,結果是使教育進入了「惡性循環」,這又是家長在「好心辦錯事」。
家長最好常用「對比」的方法,即拿孩子的「今天」與他的「以前」相比,細心地發現他的進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尋找閃光點」。如從不主動上學到主動去;上課不舉手、不張口,到開口說一句話;回家主動複習等。要珍惜每個「第一次」,珍惜好的開始或是一點點進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感受到家長對自己是充滿希望的,他才會繼續努力去爭取大一點的進步和成績,真正建立起自尊與自信,才能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學習活動和自強精神,從而進入教育的「良性循環」。

三、發現孩子優點及時給予鼓勵。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在一所小學裏,從學生花名冊中隨意地挑出部分學生的名字,並對教師說,根據他們的研究判斷,這些學生天資聰慧,能在學習上有大的進步,將來有大出息。幾個月後,年終考試成績表明,這些學生的平均成績竟高出其他學生好幾分。
為什麼隨意點出的學生的成績會明顯上升呢?一個主要原因是,教師們受到專家們的「權威性判斷」的影響,他們賦予了這些學生以較高的期望,不但以語言,而且還以「鼓勵的眼神」和「向他前傾的體態」等來「明示」、「暗示」這些學生:「你們比別人聰明」,「這個難題你能解答出來,你再想一想」,這一切都會使這一部分學生更多地動腦思考,努力學習,因而受到不斷地更加多地鼓勵。另一方面,學生受到教師的影響後,自己也覺得自己是「聰明孩子」、「我能行」、「我是比別的同學聰明」,於是他們更加用功,學習成績在不斷地上升。這就是「期待效應」或稱「暗示效應」。這對我們家長的啟示是:要多鼓勵孩子,如說一些「你長大了、懂事了」,「你能趕上去的」,「這次沒考好,我們相信你能努力,你會進步的」等鼓勵的話語。同時,平時在家聽到孩子在說英語、做動作等時,要誇一句「有進步」、「好孩子」,或是做出拍拍孩子肩膀,抱一抱他的動作,即對孩子要表現出滿意感、親切感,發揮家長的「期望效應」。
心理學家還做過另一個實驗:他們把智商高的一個班的學生,交給一位智商也高的教師,但是,這位教師的性格是既冷酷又粗暴。一年後,這個班的學生的平均智商下降了二十;與此同時,把智商中等的一個班的學生,交給一位智商也是中等的教師,但是,這位教師的性格是既熱情又有耐心。一年後,這個班的學生的智商上升了二十。這個實驗也證實了:家長和教師的尊重和鼓勵,能啟動並促進孩子腦細胞積極活動,促使他們更聰明。這就再次提醒家長,對孩子學習要多加鼓勵,鼓勵他們多聽、多說、多舉手、多做表演,而不是挑他們的毛病、嘮嘮叨叨說諷刺話,或態度冷漠、不關心。

四、培養孩子學習的毅力和承受困難與挫折的能力。
儘管對孩子的學習應該勤加督促,但是,如果讓孩子長時間佔用業餘和遊戲的時間,在晚上或週末甚至假日去學習,這對於小孩子,特別是六、七歲的孩子來說,畢竟是有一定困難的,是很不容易堅持的。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不隨便請假、缺課,這樣不但有利於學好知識,也能培養孩子善始善終的良好習慣。
此外,教學中的競賽活動、同學中的交往、考試和考級等,都會「有勝有敗」、「有好有差」,孩子常會遇到比自己強的「對手」,也常會遇到「挫折」和「不順心的事」,情緒低落,這在當今的獨生子女中,更是如此。這時,家長更需要冷靜對待,不但不要溺愛、護著孩子,更要把此事看作是教育和鍛鍊孩子性格難得的好機會,看作是提高他們承受困難和挫折能力的好時機。
例如,當孩子因為喜歡的教師要調換而哭泣時,要告訴孩子,人在一生中會多次同好朋友分離,還會不斷地再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儘快調整自己去適應,而不該再哭鬧;又如,孩子因為當天上課時自己搶答慢了,或小組的「比分」落後,不高興時,家長不能哄著他,而是要讓他知道,「成與敗」、「輸與贏」是人生常有的事,不必「斤斤計較」。只要家長注意,並進行教育,孩子的情緒一定會很快轉變的,也能堅持努力學下去,越學越好。這就是毅力、意志力的培養,也是個性的不斷完善。
要想讓孩子更快樂、更輕鬆地學習,不但要有學校完善的教育體系,更要有家長的配合。只有兩者結合起來,重視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個性。



二、外部環境影響孩子學習的心態
家庭可以說是整個生活的基礎,溫暖和諧的家是家庭成員快樂的源泉,事業成功的保證。在此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利於其人格的發展。
如果夫妻不和、吵架,將會極大破壞家庭氣氛,影響夫妻的感情及其心理健康,而且也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心靈,對孩子的教育很不利。理想的健康家庭模式,應該是所有成員都能輕鬆表達意見,相互討論和協商,共同處理問題,相互供給情感上的支持,團結一致應付困難。每個人都應注重建立維持一個健全的家庭。社會可以說是個大家庭,一個人如果能很好地適應家庭中的人際關係,就可以很好地在社會中生存。
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給予良好的物質條件還要重要,因為這將影響到孩子的情感智商的發展,所以家長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和睦融洽的家庭關係。
良好的家庭氛圍建立在互相關愛、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學習,能使孩子有責任感。根據國內外多方面的調查:父母親經常吵架,特別是父母親離婚後,生活在單親家庭或是隨祖父母生活的孩子,學習差的多,有心理問題的更多,不少離異家庭的子女表現出自卑、膽小、多疑、不合群等心理障礙,會大大地影響和干擾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

二、鼓勵孩子勤學好問。
遇到有不懂的、不會的問題,與孩子一道查字典、翻閱資料,這樣做不僅會提高家長的威信,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會給家庭增添許多樂趣。

三、父母親要樹立良好的榜樣。
兒童期的孩子一般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父母對學習的態度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父母喜好讀書、看報,特別是學習新事物,跟上時代的步伐,就是對孩子最有效的、最深遠的教育。
一些專家學者們說得好,「現代社會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現代教育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向孩子學習是成年人真正成熟與睿智的標誌」。對孩子加強素質教育,首先家長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與孩子一道成長;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互相學習,相互交心,不要自以為是;家長還要放下架子,虛心向孩子學習。
為了讓孩子快樂地學習,家長參與引導,配合教學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我們現時的社會來說,學校的教育並不完善,所以家庭教育更可以發揮其獨特的魅力,讓孩子的學習更為主動。

四、鼓勵孩子並與孩子一起學習。
如問候語、禮貌用語的應答,玩遊戲、畫圖、塗色、剪拼等,這些活動既是有效的學習,也是親子之間親切的交流。鼓勵孩子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學習。如在家居物品上貼上標籤等。

五、珍惜孩子得到的小獎品、小製作等。
把孩子在班上得到的小紅花、彩旗等,展示在他們的「學習角」裏;把他們的獎狀、獎品陳列出來,適當地請親友們參觀,將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家長還可以許諾,在孩子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小獎品」後,再給一次諸如玩具之類的「大獎」,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六、多鼓勵和表揚,少批評,讓孩子高高興興地學。
家長千萬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缺點與別的孩子的優點相比,說什麼「瞧人家總拿前幾名,你呢……」。要知道,每個孩子的基礎、身體、愛好,特別是語言能力是不同的,甚至相差很大,隨便去比只會影響他的學習興趣。孩子們喜歡好學、好記的內容和形式,孩子們常常在放學時還在高唱,可以說這是上課的延續,應當得到家長的贊許。但是有些家長忽略了它,往往不悅地追問「今天學什麼啦」、「你學會了嗎」等,這些問話馬上會遏制孩子濃厚的興趣;反之,如果家長欣賞完後高興地誇讚:「又學新歌啦,唱得真好」等,會進一步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再有,大多數孩子都是在課堂上「能說會道」,因而告訴家長說「會了」,但是當他在家時往往「不會」了,這是因為課堂上有著特定的學習環境,又是剛剛學習過、練習過的,離開教師和課堂當然就會不一樣了,家長要理解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而不是批評,更不能指責他們。

七、學校換教師時,要及時配合做孩子的工作。
特別是低、幼年齡的孩子,對於先教他們的教師容易先入為主地格外喜歡和支持,他們較難接受後面接替的教師,而學校有時會更換教師,因此,遇此情況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接受新任教師。

八、向孩子學習,拜他為師,這樣會極大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認真程度。
認同孩子的學習,會使孩子們高興。甚至,你還可以拜他為師。實踐證明:輕鬆愉快的學習,能充分激發和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潛能,從而能增強記憶效果和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反之,呆板、枯燥、緊張的學習,只能抑制思維活動,降低學習效果。
上述的方法都是為了幫助家長在課外為孩子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使孩子更輕鬆快樂地學習。可以說,要想讓孩子學得好,首要是讓孩子能「愛學」、「樂學」,這正是現代教育一再強調的。
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下面是我們的一些建議:
一、豐富感情世界:要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加深感情,並鼓勵其與同齡人一起玩耍,學會建立愉快融洽的人際關係。
二、指導調整心態:人生快樂的秘訣就在於有適應性很強的心理狀態,因而要培養孩子形成調整心理狀態的能力,在恢復快樂心情中尋到慰藉。
三、賦予決策權力:讓孩子從小就懂得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四、限制物質佔有慾:使孩子認識到人生的快樂不能簡單地等同於物質財富的佔有。
五、培養廣泛興趣: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愛好廣泛者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六、保持家庭和諧:在和睦幸福家庭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成年後大多都能獲得幸福生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