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建築,從新銳啟程:ADA新銳建築獎特輯Vol.02
滿額折

建築,從新銳啟程:ADA新銳建築獎特輯Vol.02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十組建築新銳,十一種建築姿態。
挾著勇氣、堅持理想持續往前走,就是他們共通的新銳精神。
「ADA新銳建築獎」由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於2012年發起,邀請45歲以下、不拘國籍、不須擁有建築師執照的建築從業人員,以座落在台灣的建築設計或裝置作品參賽。獎項兩年舉辦一次,旨在鼓勵年輕建築師展現原創思維、創作富前瞻性,深化專業視野。2014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邀請安藤忠雄、劉曉都、林洲民、王增榮、阮慶岳等11位國內外知名建築學者、專家擔任初決選評審,從107件作品中選出10組設計團隊、11件入圍作品。作品類型包括公共建築、歷史建物、私人住宅、建築裝置,多元的面向展現出建築新銳的活力與企圖心。
決選評審安藤忠雄:「從這些作品中,我可以感受到參賽者從各種多元角度來看待台灣,而這個多元性,正呈現著台灣未來的可能性。」初選評審褚瑞基:「作品反映台灣目前環境的狀態,表現出4至5種的建築可能,以及年輕建築師在面對各種困難與機會的多元應對。」芬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de:「作品水準令人驚豔,可以觀察到年輕建築師對挖掘台灣建築特性的渴望與野心。」
本書完整收錄2014 ADA新銳建築獎11件入圍作品設計圖稿與作品照片、建築團隊訪談紀錄、首次公開的決選會議內容、安藤忠雄評語、以及第一屆入圍者深夜訪談對話,以不同角度與觀點剖析建築新銳的潛力與舞台;讓讀者看見新銳們對理想的堅持與對土地的關懷,從圖文中感受這股引領台灣建築前進的活力與能量!

作者簡介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是由一群建築開發專業領域之新世代領導者於2008年催生成立,宗旨為促進台灣建築業界之互動交流,激發並鼓勵建築產業創新思維,以及推動慈善公益回饋社會。

 

期待改變,從滋養建築的土壤開始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李彥良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是由一群建設產業相關企業的年輕世代所成立,透過分享各成員的專業及資源,找出台灣建築的新思維與新藍圖,並於2012年起舉辦國內首次針對年輕建築師設置的「ADA新銳建築獎」。本書紀錄2014年第二屆入圍作品,期待同在建築產業鏈上的我們,可以提供年輕創意者們一個向外發聲、相互交流的平台,滋養台灣建築的土壤,使之培育出更多的可能性。

強調「新銳」,是希望透過獎勵及系列活動的舉辦,讓新生代的創作被看見,賦予作品本身更多的意義和連結;同時,以公開討論的交流形式,讓世代傳承有實際發生的機會,年輕建築師也可透過這個過程找到持續前進的契機點。這個獎項聚焦座落在台灣的個案,更進一步鼓勵新銳們認真思考這塊土地上的環境與紋理,創造一個符合在地的好作品,凝聚出台灣整體建築環境的共識。

我們期待新銳們能在現有脈絡內更積極建立自己的論述、勇於嘗試不同的建築工法與技術,同時透過這個平台,活絡建築各世代間的交流,共同找出屬於台灣的建築基因。


從年輕建築新銳,窺見台灣建築未來展望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建築小組主委/蔡漢威

對於建築創作者而言,四十歲上下的年紀是創作能量最豐沛的黃金時期,也是從青澀漸趨成熟的重要階段。

在近代建築史上,許多佔有一席之地的動人經典,也無獨有偶地誕生於這個時期:

獨一無二的雪梨歌劇院,是約翰伍重建築師(Jorn Utzon)在四十一歲時完成的設計。柯比意(Le Corbusier)在四十二歲完成的薩伏瓦別墅,被後人視為具體呈現其「新建築五要素」的理論原型,成為現代主義建築的經典作品。後現代主義典範的前衛建築,巴黎龐畢度中心競圖的當年,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時年三十八歲,其搭檔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更僅在三十四歲之齡。

我們很欣喜的觀察到,邁向第二屆的ADA新銳建築獎,歷經三年多的耕耘,在報名人數或投件數上都有跳躍性的成長,作品的類型也擴及到公共工程及老屋新生等時興題材。當中,我們也看到建築人在面對基地立地條件、業主、預算等內外在的限制條件下,所呈現出的意志、對抗與掙扎,但都各自繽紛精彩。

有別於國內其它建築獎項,第一屆ADA新銳建築獎特展閉幕之後,世代會進一步地在台南、台中及台北三地策劃以「后台灣」為題的創作展與東亞新銳建築師論壇活動,期待能拋磚引玉,激盪出更鮮明的台灣建築藍圖。同時也希望建築新銳在與同儕交流、對話及辯證的過程中,獲得繼續成長的養分與能量。

邀請讀者們與我們一起關注這些肩負著未來的年輕力量,希望在多年後回首,ADA新銳建築獎能夠成為台灣建築菁英們在執業生涯中一個重要的中途站。也期待有更多願意接受挑戰的年輕世代站上這個舞台,集體論述出台灣建築更動人的篇章。

目次

前言|期待改變,從滋養建築的土壤開始
前言|從年輕建築新銳,窺見台灣建築未來展望
ADA新銳建築獎介紹與第二屆入圍名單
評審名單與初審評語

【作品介紹與建築師訪談】
首獎|徑。鹽埕埔
建築師訪談|劉崇聖+吳龍傑+辜達齊
特別獎|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
入圍作品|大溪老茶廠
建築師訪談|曾志偉
入圍作品|方間雲亭
建築師訪談|王喆+陳柏安+呂思蓉+陳宣名
入圍作品|台南一中體育館
建築師訪談|曾柏庭
入圍作品|馬公機場計程車鋼棚
建築師訪談|林祺錦
入圍作品|山邑家
建築師訪談|林柏陽+黃聖軒+何岳璟
入圍作品|風厝
建築師訪談|王柏仁
入圍作品|里院
建築師訪談|陳書毅
入圍作品|層之家
建築師訪談|方瑋+李昀蓁+翁若婷
入圍作品|八德中正堂歷史建築
建築師訪談|何黛雯+林雅萍

【觀點與對話】
決審會議記錄
決選評審會後對談
決選評審──安藤忠雄評語
ADA新銳建築獎的影響
歷屆作品
大事紀
展覽團隊

書摘/試閱

建築師訪談|劉崇聖+吳龍傑+辜達齊
關於「徑。鹽埕埔」

跟上一代建築師相比,年輕一代的建築師可以介入的基地與可以使用的政府資源越來越少,所以必須面對許多特殊的基地與議題。舉我們最近在處理「冬山火車站橋下閒置空間」的案子為例,除了面對基地本身破碎且缺乏使用管理的問題之外,都是一些沒人感興趣、具有複雜性跟特殊性的地點。我們選擇碰觸這些特殊地點,是希望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在資源整合與溝通的過程中找到一個善意且想把事情做好的平台,並納入設計相關的議題、轉化成設計的能量、從中找到對於未來空間使用的可能性,使我們有機會且有能力把環境變得更好。

「徑。鹽埕埔」──叁捌旅居(以下以徑。鹽埕埔簡稱)就是一個很小卻很特殊的基地,很幸運的是,我們做到了一些事。

設計之前
這棟房子有趣的是,它當時是南台灣最紅的婚紗設計公司──正美婚紗。業主的外婆是位非常厲害的創業家,在1970年代經濟還沒起飛時就開始設計婚紗,甚至還舉辦走秀。業主是高雄人但在台北生活,外婆留下一棟富含夢想、並經歷過一段鹽埕區最繁榮黃金時代的房子,他想要延續或承接這棟房子的夢想,但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才來宜蘭找我們。

開始的第一個冬天我們先到高雄停留一個多月,很快速地將二樓整理後進駐,然後開始慢慢發想和業主討論,最後,再經過一個夏天才定案。鹽埕埔在繁榮時期幾乎和大稻埕是同一個地位,常民生活的空間感和都市紋理是非常特別的。我們一直想把這種日常生活軌跡帶進這個非常窄的基地,利用這棟房子讓大家重新認識鹽埕,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重啟舊空間的挑戰
關於空間機能的分配,我們沒有預設立場,但有清楚的論點:第一是希望一樓騎樓整個開通,第二是原封不動保留家族食堂,第三則是保留外婆和外公生活的客廳與房間;空間應該都是白白的,光線非常乾淨,垂直落下,像針線一樣縫合與組織空間。在這個主軸之下,我們開始腦力激盪該怎麼做,雖然後來施工圖還是不停地更改。因為我們生活在那裡,所以只要發現有任何可能性,就會討論哪裡該拆、哪裡該保留。整個案子幾乎是邊設計邊施工,同時我們也擔任營造者的角色,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確保設計和施工的品質。

在面對一個舊建築時,到底什麼東西要留或不留?都是價值觀的問題,所以需要一點時間去沉澱。我們不想要太鄉愿,將所有舊東西都留下,所以得掌握重點,然後慢慢跟業主溝通。業主本身有經商的壓力,會聽到很多家族的聲音叫他趕快把房子蓋一蓋、賺錢比較重要;我們也有我們的壓力,因為有很多人力駐點在那裡。但是,可以好好做一件案子的機會不多,我們一直在想最好的方案,後來業主也慢慢被我們這種特質影響,開始覺得「如果不是好答案,那就再想看看」。我們滿幸運地一直碰到這樣的業主,甚至包含公部門的案子也是如此。對我們來說,也許和上一代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設計可以被等待」。

天井的規劃
我們希望不管在哪個角落,生活和都市能有部分的互動,所以設計了天井。這不只是要解決通風採光的問題,而是希望可以透過光線的穿越,不管是哪一層樓,都可以和鹽埕特殊的紋理呼應。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處理每層樓鑿天井的位置,所以這個案子很有趣的地方是,你走在裡面會和旁邊的房子與街道發生不同的關係,感覺都市生活感由裡至外延伸進來,再向外擴散。建築成為都市空間的一部分。

房子裡有許多天井,其中最重要的天井是騎樓。我們把整個騎樓打通,讓經過的行人有新的都市空間經驗,甚至將空間感延伸到建築裡面;同時,我們也希望將對面那條很細的舊崛江商圈線性空間延伸進來。材質的部份,幾年前這裡有一條公園路,整條路都是在賣修船零件的五金街,所以五金質感的印象是非常鮮明的。為了將五金和婚紗的質感兜在一起,我們使用了大量穿透的金屬元素,來仿造婚紗蕾絲的多層次堆疊及穿透的感覺,以這幾個主軸定調出空間的質感。

將對面大溝頂2的空間延伸至一樓和二樓,主要原因是業主希望這裡成為文創活動的窗口,所以在一、二樓保留最大的空間,希望未來的活動可以讓這個空間開始產生對話。另外,我們保留了原本的立面,將所有的空間往內退,所以外面看起來和旁邊的房子是一樣的,把真正的空間藏在後面。這樣處理除了營造光線和都市的感覺之外,還能克服大馬路的吵雜,有雙層隔音的效果。業主的外婆,也十分喜歡這個想法。

與業主的關係
在設計的過程中,業主加入設計團隊有很大的幫助。他有很長的時間在基地,跟著我們一起看工地,思考空間好不好使用。因為業主不是學建築的,所以在施工前,我們就像小孩子一樣,用粉筆1:1將空間畫在現場。這種操作模式不是過往會有的經驗,大家變成平行的單位。

完工後,業主的外婆來看時非常喜歡,我們的努力被看見,能將大家在意的事情設計進去,對我們而言是一種肯定。通常我們習慣在案子完成後去實際住一次,體驗看看哪裡還沒被想到?哪裡需要被保留下來?結果後來帶著家人去住這個案子時,感覺像是住在自己家裡一樣,業主還有那裡的員工都很像家人。這是我們在做建築時最難得的經驗。

只想「快樂地做建築」
我們的團隊已經成立快五年了,選擇在宜蘭落腳,只是單純想在喜歡的地方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快樂地做建築」是我們的共識。建築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有機會可以自在地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及步調,在面對建築之餘,讓生活成為建築的養分。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觀察環境,跟社區居民或業主討論互動,在設計時考量土地與使用者的議題,最後再將設計落實在空間中,這是年輕一代建築師需要去處理的重要議題。建築是一個手段或是實現的方式,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建築將這個世代最關心的事情落實,因為這些建築改變了環境,讓使用者對環境有更多的重視。

上個世紀初,日本人在台灣做了都市計畫,現在我們開始將這一百年的脈絡重新挖出來,也發現越來越多人像「徑。鹽埕埔」的業主一樣,想要重新論述自己曾經生活過的土地。未來我們想持續研究台灣的生活路徑,因為都市、鄉村、自然地景中無形或有形的路徑是很有趣的,但要怎麼放到新的建築、舊的建築或是一個社區及都市之中,則充滿各種可能性與挑戰。我們期許能提供多樣化的都市生活場景,避免複製既有的概念,尋找屬於台灣的獨特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