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經絡通百病除 (附全彩經穴圖) (新版)
滿額折

經絡通百病除 (附全彩經穴圖) (新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簡易實用穴位自療
每篇都有針對不同療法的文字解說,加上步驟圖解,讓讀者方便查閱。
●適用各種病症族群
常見病保健療法,都有多種選擇,讀者可針對自身需求和方便性,來做決定。
●多功能綜合療法
本書不只提供資訊,更深入解說,讓讀者對中醫的經絡穴道,有一定了解。就診之前,能第一時間減緩疼痛,避免成為盲目投醫的患者。
●隨書附贈彩色經穴圖
全書以彩頁完整呈現全身常用經穴圖,手、足、耳穴反射區,和各種按摩推拿手法,配以文字解說,易懂實用!

內容簡介

按摩‧拔罐‧刮痧‧艾灸,養生手法全圖解
常見病自我調治,活出健康,做自己的貼身治療師
認識身體上神奇的經絡,最好的藥物就在你手上
保健養身一手掌握,簡簡單單學施治,揉揉按按保健康!
疏通身體經絡穴位,治病又養生
◆人體各部位經絡、穴位,詳細圖文解說
◆38種穴位按摩和相關療法
◆13種專為上班族設計「1分鐘健腦功」
◆11種超實用按摩法,立即消除疲勞
◆12種常見病綜合療法,一手掌握建康
如何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又能不花錢?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則是體內四通八達的網路,能夠反映各處的疾病警訊。透過相關經絡、穴位的施治,就能維持身體健康。
如何認識經絡穴位,一次理解拔罐、刮痧、針灸的原理?
任何治療方式,都是改善體內的氣血滯礙和陰陽失調。只要了解經絡運行和相對應的反射區,你就不再是個盲目尋求治療的患者。
常見疾病可以有多少種治療的選擇?
「落枕」一定只能施用針灸治療嗎?本書提供五種方式,包括最簡單推拿按摩法,並提供詳細的圖文解說和步驟,讓你自由選擇、安心嘗試。
不假手他人,用最簡單的按摩療法,就能做養身保健?
有了大致的常識,一些大小毛病,自己在相關的穴位施治按摩,便能改善症狀、找回健康。

作者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 郭長青

經歷: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針刀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中國針灸學會文獻分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中華中醫藥協會針刀醫學分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北京針灸現代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作者從事中醫教學近30年,曾多次受邀至西班牙、波蘭、新加坡、韓國等各國講課,致力推廣針灸、針刀醫學,提倡以按摩方式增進身體健康,廣受大眾好評。
代表著作:
《經絡通百病除》、《識穴取穴點穴》、《針灸學的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等書,經常於專業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極受醫學界重視

名人/編輯推薦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 陳峙嘉 中醫師

作者序

照顧經絡,長保健康
「經絡」,是人體經脈和絡脈的統稱。「經」有路徑的含義,為直行的主幹,「絡」則有網路的含義,是經脈的細小分支。「經絡屬於腑臟,外絡肢節」,行氣血,通陰陽,聯繫表裡內外,以保持身體功能的協調與平衡。
人體的每條經絡上分布著許多穴位,按摩穴位則能疏通經絡。在臨床上,常運用推、拿、揉、捏等手法刺激人體相關穴位,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進而達到消除疲勞、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全書共分為三部分,包括經絡、穴位的介紹、針對經絡穴位的各種常用療法和實用的日常養生保健療法。可自行操作的養生保健療法,又包括針對現代上班族設計的輕鬆健腦法、日常疲勞。
全書配有300餘幅操作圖、相關穴位圖和最新標準穴位圖,並附有詳細的圖片解說和名詞解釋,讓您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可作為您貼身的生活治療師,幫助您達到防治疾病和保健身體的目的。

目次

第一篇 經絡與穴位─認識你身上神奇的經絡
經絡的功能
穴位的類型
如何找穴位?
經絡與穴位
人體常用穴位圖
手、足、耳穴反射區圖解

第二篇 各種常用療法詳解─最好的藥物就在手上
第1章 推拿按摩的26種療法
推拿按摩的功效與禁忌
●一指禪推法 ●滾法 ●揉法 ●摩法 ●擦法
●推法 ●搓法 ●抹法 ●按法 ●點法
●撥法 ●拿法 ●捏法 ●捏脊法 ●捻法
●掐法 ●振法 ●抖法 ●拍法 ●叩法
●擊法 ●搖法 ●扳法

第2章 手、足、耳穴按摩療法
●手部按摩療法 ●足部按摩療法 ●耳穴貼壓療法
第3章 拔罐、灸法、刮痧療法
●拔罐療法 ●灸法 ●刮痧療法
第4章 針刺及其他療法
●針刺療法 ●皮膚針療法 ●穴位注射療法
●橡膠錘療法 ●藥浴療法 ●藥物貼敷療法
第三篇 日常養生保健療法─實用養生保健攻略
第1章 上班族輕鬆健腦
●類健腦益智的經穴 ●按揉百會穴健腦法 ●指壓勞宮穴健腦法
●推運印堂穴健腦法 ●指歸提健腦法 ●按摩頸後健腦法
●推拿耳廓健腦法 ●頭部按摩健腦法 ●醒腦提神按摩法
●全身自我按摩健腦法 ●手指運動健腦法 ●交掌運動健腦法
●摩足健腦法

第2章 減緩日常疲勞的簡易按摩法
●伏案工作疲勞消除術 ●熬夜疲勞消除術 ●看電視疲勞消除術
●做飯疲勞消除術 ●旅途勞頓消除術 ●穿高跟鞋疲勞消除術
●性生活疲勞消除術 ●肩部與手腕疲勞消除術 ●腰背疲勞消除術
●下肢疲勞消除術 ●敲打穴位緩解疲勞術

第3章 常見病症的居家調養
●腰腿痛 ●頭痛 ●偏頭痛 ●消化不良
●落枕 ●頸椎病 ●五十肩 ●腰椎間盤突出症
●慢性腰肌勞損 ●坐骨神經痛 ●腎虛腰痛 ●女性腰痛

書摘/試閱

經絡的功能─治百病、調虛實

「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句話說明經絡的重要性。經絡能決定人的生死,是因為它有聯繫人體內外和運行氣血的作用;能處治百病,是因為它有反映證候、抗禦病邪的作用;能調虛實,是因為它有傳導感應、補虛瀉實的作用。經絡的功能,大致可分為以下4種。
1 溝通內外,網絡全身
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五臟六腑便能互相聯繫、配合,使人體的各部位和功能協調統一,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2 運行氣血,協調陰陽
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人體的臟腑器官需要氣血的滋養才能發揮功能,而氣血的運輸有賴經絡的運行。因為經絡的聯繫和運行,氣血盛衰和機能動靜才能達到相對平衡,使人體保持正常的生理狀態。
3 反映證候,抗禦病邪
經絡反映證候,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體的。當氣血不足及陰陽失衡時,大多會透過經絡反映出疾病的訊息。經絡的陰陽、氣血的盛衰,可以表現出寒、熱、虛、實等多種證候。疾病的發展與變化,則體現了經絡與經絡、經絡與臟腑之間的相互聯繫關係。
4 傳導感應,調整虛實
經絡就像人體內四通八達的網路,在正常情況下運行氣血、協調陰陽、傳遞訊息。此外,透過激發經絡本身的功能,疏通經脈氣血的傳導,可以調整身體虛實,重新恢復健康。
經絡傳導感應的具體表現,反映在針刺治療時的「行氣」和「得氣」現象。

穴位的類型─氣血運行的部位

穴位又稱作「腧穴」(腧,音同俞)。「腧」有輸注、轉輸的意思;「穴」即孔隙,指脈氣集注於凹陷處。腧穴與經絡有密切的關係。腧穴歸於經絡,經絡屬於臟腑,因此腧穴與臟腑脈氣相通,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軀體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應點和針炙等療法的刺激點。穴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診斷和治療兩方面。
◎穴位對某些病症,有協助診斷的作用
在生病的情況下,穴位有反映證候的作用,如患有腸胃疾病的人常在「足三里」出現壓痛過敏點;患有肺臟疾病的人常在「肺俞」等穴出現壓痛過敏點。
◎穴位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
穴位是經絡氣血流通匯集的部位、人體表面與臟腑相互聯繫的特殊區域,也是推拿、針灸的部位。不同部位的穴位應施用不同的手法,可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平衡,臟腑趨於調和,進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穴位主要分為以下3類
1 經穴:凡是屬於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即十四經)的腧穴,總稱為「經穴」。經穴均有具體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經穴的循行路線上,並且有明確的主治病症。
2 奇穴:凡是未歸入十四經穴的範圍,而有具體的位置、名稱的經驗效穴(請見名詞小辭典),統稱為「經外奇穴」,簡稱「奇穴」。這類穴位的主治範圍單一,多數對某些病症有特殊療效。
3 阿是穴:又稱作不定穴。這些穴位既不是經穴,也不是奇穴,在按壓痛點處確定其穴位。這類穴位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而多在病灶附近。

常用的各種療法詳解─最好的藥物就在手上

推拿按摩的26種療法
◎一指禪推法
一指禪推法是以拇指指端、指腹或偏峰為著力點,用前臂帶動拇指的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屈曲),以連續的振動力作用於治療部位或穴位。
手法要領:手握空拳,拇指蓋住拳眼,用拇指指腹或指側自然著力於身體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首先,將手腕放鬆,沉肩墜肘、懸腕;再來,以肘關節為支點,透過前臂的擺動,帶動腕關節和拇指關節做按壓動作。肘部擺動時,手臂內側低於外側,使力量持續作用於治療部位。必須注意的是,手指的壓力、動作頻率和擺動幅度要均勻,動作要靈活。最後,在上述的基礎上,拇指指端做緩慢的直線往返移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緊推慢移,但不可跳躍,不能離開皮膚或來回摩擦,動作頻率以每分鐘120~160次為宜。
療效:一指禪推法具有舒筋通絡、行氣活血、健脾和胃以及調和臟腑的功效。
適用部位:適用於全身各部穴位。常用於頭臉部、頸項部、胸腹部、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關節處。
注意事項:一指禪推法接觸面積小,壓強大,深透作用好。
拔罐、灸法、刮痧療法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又稱作「吸筒療法」,古代稱為「角法」,是以口徑不同的瓷罐、玻璃罐或竹罐為工具,以熱力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的穴位或拔罐部位,造成皮膚充血、瘀血,產生刺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是玻璃罐,口徑3~5公分,呈球狀。玻璃罐的優點是質地透明,使用時可觀察到所拔部位皮膚充血、瘀血的程度,以便隨時掌握情況。
●常用的拔罐種類
火罐法
利用燃燒時火的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將罐吸著在皮膚上。常用的火罐法有「閃火法」、「投火法」、「滴酒法」、「貼棉法」、「架火法」等5種。
1 閃火法:用鑷子夾住一個酒精棉球或用長紙條,點燃後在罐內繞l~3圈,將火退出後迅速將罐子扣在應拔部位,此時罐內形成的負壓即可將罐吸住。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閃火法適用於身體各個部位。
2 投火法:將易燃紙條點燃後投入罐內,不等紙條燒完,立即將罐子扣在應拔部位。拔罐時應注意將紙條點燃的一端向上,以免燙傷皮膚。
3 滴酒法:在罐內滴入1~3滴純度95%的酒精或白酒,使其沿著罐內壁搖勻,然後用火點燃,並且迅速將罐子扣在應拔部位。注意滴酒切勿過多。
4 貼棉法:將一塊大小適宜的酒精棉貼在罐內壁下的1/3處,用火將酒精棉點燃後,迅速扣在應拔部位。
5 架火法:將不易燃燒和傳熱的物體(如瓶蓋,直徑要小於罐口)扣於應拔部位,然後將酒精棉球置於瓶蓋內,或滴入幾滴純度95%的酒精,點燃後將罐子迅速扣下。
水罐法
一般的作法是先將若干個竹罐放入鍋內,加水煮沸,然後用鑷子將罐口朝下夾出,迅速用涼毛巾擦拭罐口,之後立即將罐子扣在應拔部位。若煮時放入適量的藥物,即稱為藥罐。
抽氣法
將青黴素、鏈黴素空藥瓶製成的抽氣罐緊扣在拔罐的部位上,之後用注射器由瓶口的橡皮塞抽出瓶內空氣,使之產生負壓,便能吸住拔罐部位的皮膚。
以上的各種方法,一般留罐約10分鐘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膚充血或瘀血時,再將罐子取下。
起罐方法
一隻手將火罐輕輕稍向一方傾斜,另一隻手則在對側火罐口附近,用手指緩緩按壓皮膚,使火罐和皮膚之間形成一個空隙,讓空氣由此進入罐內,火罐就會自然脫落下來。避免用力取下火罐,以免傷害皮膚。
●常用的拔罐方法
留罐法
將火罐拔在一定部位後,留置10~15分鐘。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吸拔時間。
閃罐法
用閃火法將罐拔在施治部位後,立即取下,重複吸拔多次,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比起其他的拔罐法,閃罐法會使神經系統產生較明顯的興奮作用,適用於功能減退的虛弱病症。
走罐法
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或罐口上塗一層凡士林等潤滑油,再將罐拔住。醫師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傾斜,在罐口的後半邊著力,前半邊略提起,循著上、下、左、右方向推移,或以順時針、逆時針走向推動,直至走罐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或出現瘀血時,才將罐起下。走罐療法一般分為「局部走罐」和「循經絡走罐」2種。
刺絡拔罐法
先將選定穴位或部位消毒,然後用三棱針、粗毫針或皮膚針點刺,起針後再迅速將火罐用閃火法拔罩在點刺穴位或部位上,使之出血,留罐10~15分鐘,最後起罐,並用消毒棉球或紗布擦淨血跡。
●拔罐反應及處理方法
正常反應:拔罐時,患者局部有牽拉、發脹感,或感到發熱、發緊、涼氣外出、溫暖、舒適等,均屬正常現象。起罐後,治療部位出現潮紅或紫紅色疹點等,也屬於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一至數天後即可自然恢復,不必處理。
異常反應:拔罐後如果患者感到異常緊痛,或有燒灼感,則應該立即起罐,並檢查皮膚有無燙傷。刺絡拔罐後,如罐內有大量出血(超過治療所需的出血量),應立即起罐,用消毒棉球按壓出血點,進行止血。
如果拔罐過程中患者出現頭暈、心悸、噁心、面色蒼白、冒冷汗,甚至昏厥時,應立即起罐,並讓患者平臥,採取頭低腳高的姿勢,或讓患者靜臥,飲用適量的溫開水。
●拔罐注意事項
1 拔罐時應選擇適當的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或毛髮較多處不宜施用。
2 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布處不宜拔罐。
3 有自發性出血傾向者不宜拔罐。
4 孕婦的腰骶部及腹部不宜拔罐。
5 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大小合適的火罐。拔罐前患者應選擇適當的體位,拔罐過程中不能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6 拔罐時若因燙傷或留罐時間過長而引起皮膚起泡時,小泡無需處理,大泡可用消毒毫針將裡頭的液體放出,塗以龍膽紫溶液(請見藥方小辭典),然後用消毒紗布包敷。

【藥方小辭典】龍膽紫

龍膽紫是「甲基紫」的俗稱,可作為染料、酸鹼指示劑和消毒劑,若與水稀釋成1%~2%濃度的紫藥水,則可當作藥品使用。
療效:殺菌力強,在醫藥上被當作消毒防腐劑使用,沒有刺激性。
用途:可治療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和白色念珠菌。因為具有收斂效果,也可用於皮膚潰瘍、皮癬、燒燙傷、擦傷、刀傷等。
注意事項:當紫藥水(或龍膽紫)儲存已久,顏色變淡並且有許多沉澱時,不宜再使用。

日常養生保健療法─實用養生保健功略

減緩日常疲勞的簡易按摩法
◎伏案工作疲勞消除術
長時間伏案看書、寫字,很容易造成頭、眼、頸、背、肩等部位的疲勞,出現頭昏、頭痛、眼花、頸肩部痠痛等症狀。此時進行適當的自我按摩,便可以有效緩解身體不適。
1 點穴療法
每穴點揉1~2分鐘即可。
印堂穴:用拇指或中指交替向上抹印堂穴1分鐘,或用拇指、中指點揉印堂穴1分鐘,有助於消除頭痛。
百會穴:用一手的中指或拇指點揉百會穴,有提神、健腦、止痛的功效,點揉至有痠脹感為宜。
太陽穴:用兩手拇指、食指或中指端點揉太陽穴,有健腦止痛作用。
風池穴:用兩手拇指按壓或按揉兩側的風池穴,有提神健腦、祛風止痛的功效。
率谷穴:用兩手中指按揉兩側的率谷穴,有緩解頭痛的功效。
睛明穴:用兩手拇指、食指或中指端,點壓兩側的睛明穴。一按一鬆,力道均勻緩和,有明目的功效。
攢竹穴:用兩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揉兩側的攢竹穴。起初輕按,逐漸加壓,以有痠、脹感並能耐受為宜,有明目的功效。
魚腰穴:用兩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揉兩側的魚腰穴,有明目的功效。
絲竹空穴:用兩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揉兩側的絲竹空穴,具有明目的功效。
2 按摩療法
伸懶腰:抬頭、伸腰、雙肩向後展,同時深吸氣,重複做數次。可放鬆頸、肩、腰、背部肌肉。
移動兩肩:一肩不動,另一肩盡量向前移動,左右肩交替進行數次。有消除肩背肌肉疲勞的作用。
分抹前額:用兩手的手指指腹從前額正中向兩側擦抹。有醒腦明目的功效。
抹眼球:閉目,用兩手的中指和無名指由內向外,以適當的壓力緩慢抹眼球1到數次,有明目的功效。
刮抹眉弓:用兩手食指屈曲的中節橈側面刮眉弓,或用兩手的中指和無名指指腹,由內向外抹眉弓。有明目健腦的功效。
推摩雙鬢:用兩手掌根由前向後推摩,經「太陽穴」至雙側鬢角,後面順勢抹到頸部兩側的「風池穴」以下。重複數次,有消除腦部疲勞的功效。
手指梳頭:兩手10指自然分開,以手指指端著力於髮根,從前額向腦後、從中央向兩側,重複做梳頭動作。可緩解腦部疲勞。
推揉頸肌:兩手手指(拇指除外)併攏,從上到下依次推揉頸部肌肉,力道由輕漸重。有緩解頸部肌肉疲勞的功效。
拿肩:一手繞過頸前放於對側肩部,用拇指與其餘4指相對,拿揉肩部肌肉。有解痙止痛的功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