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世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並宣稱「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通過《論語》保存。本書從當今讀者需要出發,以「德性」和「士行」為綱,精選《論語》二百則,歸結為仁、義、禮、智、信、忠、勇、孝、恕、和、中,以及志、節、學、樂、交、言、恥諸章。通過簡練精確的譯文,結合當下工作、生活情境,深入淺出地解讀孔子的智慧。配合大量幽默風趣的情境圖解,淺白、直觀呈現《論語》精義,讀者在捧腹大笑之際對於如何安頓心靈,如何更好地生活,當有新的認識。
作者簡介
序
紙上之法,心行之理
在中國歷史上,從沒有一本書受到如此廣泛的尊崇和批評。
它一忽兒被抬到九重天上,從漢代到民國的一千多年中,它作為文化人的必讀書目之一,深深影響着中國人的生活,決定了千年的價值觀。特別是宋代,它被整理和發揮成教條性的宗教。但是近代以來,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嘯聲中,被當作是中國積貧積弱的罪惡淵藪,不僅拉下神壇,還要打入十八層地獄。
這本書就是《論語》。有過分地推崇和拔高,就必然有過分的反感和批判。但無論是哪一種態度,都無法使我們真實地認識它,從中汲取營養。
儒字為「人」加「需」,說明它是人所需要的一門學問。有人把儒家比喻成糧店,道家則比喻為藥店,也是說明了儒家思想是一種精神補給品,主旨是生命:「它是以生命為它的對象,主要的用心在於如何來調節我們的生命,來運轉我們的生命、安頓我們的生命。」(牟宗三語)
所以,無論讀論語還是其他經典,最終目標都是與古人心心相印,從而吸收精神營養。不過對現代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先要克服兩個障礙。
第一個障礙,是時光在我們和作者之間造成的隔膜。
從論語的文字來說,言簡意賅的同時,也略掉了相當多的背景信息,甚至引發孔子議論的問題也有很多是語焉不詳的。這對於史籍都已爛熟於心的古人來說,不是大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知識儲備足以讓他們了解文字後面的背景出處。而對缺乏這種素養的現代人來說,有時就難免如讀天書。
不過幸運的是,我們一方面可以在《尚書》、《左傳》、《史記》等史著中找到相對完整的故事背景,另一方面,從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禮記》、《莊子》、《荀子》、《呂氏春秋》、《晏子春秋》、《孝經》、《孟子》等典籍裏,及後世的《孔子家語》、《孔叢子》等書裏,我們可以讀到相對完整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記錄。引用這些資料,對簡潔文字背後的思想和邏輯進行解讀,顯然比簡單的字詞注譯更有意義。
第二個障礙,是我們對經典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明代學者李贄說:「經可解,不可解。……夫經,言教也。聖人不得已而有言,故隨言隨掃,亦恐人執之耳。」而事實上,他所說的對經籍和解讀的執着,特別是對「孔聖人」的執着,直到今天也大有市場。然而,把典籍上的話當教條,其實就是古人早已批評過的「以死語活人」,最終只能是徒勞無功。大詩人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卻能夠樂在其中欣然忘食,所抱持的正是這種不執着的態度。
王陽明畢生勤於講學,但一直反對弟子把教導當成教條。他打了個比方說:「聖賢教導別人,就像是醫生診病開藥一樣,都是針對病人的症狀來開藥方,根據他身體的虛實、溫涼等情況變化,而不斷地調整用藥,目的就是治好病,並沒有固定的方子。如果抱着一個藥方不變,病人是很容易被治死的。」
只有理解了這段話,把讀《論語》還原為與一群智者的對話,才能真正讓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活過來,在字詞語句的天地間如對故人、如晤新雨,會心處相視一笑,感奮時血脈賁張,那才是真正的受益無窮。
《論語》在編排上並沒有一定的脈絡和中心,乍讀起來似乎全本都是一堆零散的建築材料,沒有架構和規劃。但細讀下來,整體上不但有一個完整的體系,而且是十分系統科學的,它涵蓋了德性和士行兩個大的領域,在每個領域又有不同的方面分別作為中心、方向、載體、憑藉、支撐和紐帶、目標。德性是內在的修養,士行則是外在行為的追求和操守,它們所包含的內容都是彼此交接貫通的。
目次
德性
一、仁:無憂無懼的精神家園
二、義:指引前行的人生路標
三、禮:和諧關係的調整法則
四、智:知事知人的心內之鏡
五、信:成功之車的離合器
六、忠:發自本心的誠實
七、勇:一把以仁義為柄的劍
八、孝:社會責任的情感種子
九、恕:處世成熟的內在基因
十、和:和而不同的包容
十一、中:治癒偏執的人性良方
下篇
士行
一、志:我們的心要去的地方
二、節: 不可侵奪的行為統帥
三、學: 輕鬆愉快的行仁致用之道
四、樂: 在仁道中的和悅情懷
五、交: 中恕圓融的交往分寸
六、言: 施行仁智的媒介
七、恥:對不良習氣的自我免疫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一、仁:無憂無懼的精神家園
所謂「孔門之學,求仁之學也」,「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講學,往往隨機而發,所以他也沒有給仁下一個普遍固定的界說。人的精神活動在西方被區分為知、情、意三個方面,理智與情感處於一種對立的關係,而儒家不崇尚客觀邏輯分析,而推重主觀生命踐履,是一種「生命的學問」。情與理融為一體,才產生了仁這一極富中國特色的概念。
在《論語》中,「仁」並不僅是形而上的理論,而是人的成長實踐中的情與理,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小到個人理想人格的培養,大到治理國家的理想社會行為,是一個包括個體及群體生活在內的全面實踐體系。
《論語》關於「仁」的論述,以修心的實踐為主,對於我們無憂無懼地生活,很有教益。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超越血緣關係而普遍性地關愛他人。這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徵。「樊遲問仁」、「顏淵問仁」和「仲弓問仁」三節,都反映了這個內容。
二、一種無憂無懼的生命境界。從「仁者不憂」到「仁者樂山」,都反映這種境界。它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超越個人得失的大樂。
三、人的修養提升和人格完成。孔子以個體道德實現為終極價值,「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都是以人格的完成為「仁」。
四、禮樂制度的統攝中心。孔子的仁,既是道德的,也是倫理的,是統攝禮樂制度和人我關係的中心。
1. 仁是心靈的安樂窩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論語》4.2〕
【釋讀】 夫子說:「不仁的人不能長久處於困窘,不能長久處於安樂。只有仁人安於實行仁德,智者知道仁對他有益而想要擁有。」
人生活是否安樂舒泰,主要在於內心而不在環境。因為外面的環境有約束有寬鬆,假如自己的心不能擇仁而處,那麼無論是在約束還是寬鬆中,都不能安心,這樣受到約束久了,就會有非分之想;而在寬鬆中生活久了又會驕傲自滿。無論環境是約束還是寬鬆,如果人心不仁,最終都不能安樂。
可見,無論是獨處還是在人群中,仁都是生活安定的根本。王陽明曾經形象地說:「放棄根本,卻從枝枝葉葉上去求得條理分明,絕不能反過來對根本有大的幫助,即使勉強能夠修補添綴得很漂亮,最後也一定會凋謝零落。如果能經常用水去灌溉根本,時間久了也會生意盎然,即使不理會枝葉,枝葉也會自然而然地長出來。後人在事事物物上用工夫,就好比是向枝葉上灑水灌溉樹木一樣。」
仁是心靈的安樂窩,它是所有人都有的,一切能夠長久存在的事物都從這個窩裏成長。它就像果實的仁一樣,沒有它,人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根源和核心。
這裏有一個安仁和利仁的區別,如果一個人發自內心地安於仁道,就像腰帶和鞋子一樣,自然安適而不覺得它存在,那就是安仁。而利仁,是人意識到仁道對人生的價值,想要擁有它。仁是道德理性,智是認識理性,結果也是有區別的,就像《淮南子》中說的:男人種出的蘭草,看上去豔麗卻並無芳香;不是父母養大的小孩,看上去壯實卻沒有神采,因為缺乏內在的精神和滋潤。
唯有仁者能安貧樂道,故稱「仁者安仁」。人之所以成其為人,主要在於心而不在環境。環境有約有樂,如果不能擇仁而處,那麼就不會有一處可安定之所。
2. 仁者也有好與惡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4.3〕
【釋讀】 夫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真心地愛別人和厭惡別人。」
孔子在這裏沒有說到要愛甚麼人,厭惡甚麼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惡,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孔子認為,只有仁者的好與惡才合於理。仁者不僅站在公正立場上,而且能夠清晰地辨別人身上善惡的品質或者方面。有一副對聯寫得好: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
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
明代,董蘿石68歲拜在王陽明門下學習,曾經向陽明自述平生崇尚美善、憎恨醜惡的性格,並就此請益。王陽明簡捷明了地告訴他:「好(好惡的好)字原是好(好壞的好)字,惡(好惡的惡)字即是惡(美惡的惡)字。」董蘿石聽了以後,有大徹大悟的感覺。後來,他總結了一句話說:「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即是任理。」
惟有仁者,才能明白無私地正確地愛和恨。《禮記.大學》中指出,在生起好惡情緒時必須保持一分省察: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這也是生活的一條重要策略,因為如果人不能正確地去愛,不如不愛,或者是雖然愛,卻把愛當作傷害別人的理由。無論對一個人是好還是惡,是愛還是恨,都不能成為傷害他的理由,更不能作為自己失德的藉口。
小知識:標序原則
依《論語》篇目及章節先後為序。論語篇目為: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衞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則《論語》4.3,屬里仁篇第三節。
3. 仁道帶來大愛的力量
【原文】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論語》4.4〕
【釋讀】 夫子說:「只要存心在仁道,便不會真厭惡甚麼人。」
所謂「志於仁」,也就是存心在於仁道。
對於「惡」的意思,歷來存在分歧。一種觀點認為,應該讀作好惡、厭惡的惡。因為本節是承接上一節「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但是仁者心懷大愛,因此即使是討厭一個人,也是討厭那個人的不仁不義,其本心仍然是出於愛,仍然是希望他能夠改過自新,這是仁道的表現。所以仁者厭惡不仁不義者,仍然是以愛人之仁為本,並非是從頭到腳地厭惡一個人。
如果真的是有徹底厭惡別人的心,那麼可能也就沒有辦法喜愛一個人。我們可以理解,能好人能惡人,是基於仁義正道。而本節「無惡」,則體現了人心中毫無偏私的大愛。同時體驗這兩節,才能理解孔子所說「無惡」的含義。
季孫曾問孔子:「如果用殺死壞人的方式來表明喜愛好人,怎麼樣呢?」
孔子說:「治理國家哪裏必定要殺人?你想治理好,百姓也就自然會好。君子的品德好比是風,小人的品德好比是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然倒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