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崛起:新加坡的立國智慧〈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世界科技旗下八方文化新加坡建國五十年系列
ISBN13:9789814719117
出版社:八方文化企業
作者:匡導球
出版日:2015/08/01
裝訂/頁數:平裝/288頁
規格:21cm*14.8cm (高/寬)
商品簡介
新加坡的成功主要不在於它的威權主義,不在於它的嚴刑峻法,而在於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嫺熟的法治手段以及真正的“為民服務”理念。中國不僅要學習新加坡的具體做法,更重要的是學習新加坡的銳意進取精神。
本書共分八章,全面介紹了新加坡的歷史淵源、政治制度以及人民行動黨政府在經濟轉型、社會保障、外交政策、廉政建設、文化教育、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其中,凡與中國相似之處或可為中國借鑒的寶貴經驗,作者均不惜筆墨作了深入探討,並提出了大量獨到而深刻的見解,以帶給讀者“十足有用”且“視覺不同”的資訊。
作者簡介
湖南益陽人,1964年9月出生,經濟學博士後,研究員級高級經濟師。
曾任湖南省廣播電視廳辦公室副主任、益陽市赫山區副區長、益陽市外經委副主任、益陽市招商局局長、南京日報副總編輯、南京報業傳媒集團總經理、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會副秘書長等職,系新加坡連瀛洲紀念獎學金得主、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已出版的專著有《中國出版技術的歷史變遷》、《伊甸園》、《超級莊家》和《媒介生態與報業轉型》等。
序
資訊技術的發展,讓人類步入了溝通無極限的開放時代,世界隨之變成了“地球村”,它帶來了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多元的文化……。在這個“村落中”,人類只有消弭障礙、溝通對話,並且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改革開放,是永遠值得中國歷史大書特書的一章,當我們回顧那些曾經為我們帶來啟示與靈感的國家時,新加坡赫然在列。這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島國,國土面積714.3平方公里,遠低於中國的任何一個行政省,總人口531萬,僅相當於中國中等城市人口規模,然而建國不到50年的新加坡,人均GDP卻是中國的10倍。從一個貧窮落後的“海城”變成一個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國家,新加坡像一顆明珠閃爍在東南亞南端,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看到新加坡的建設成就,讚歎不已。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說:“在中國有更多留守的文人學士,也就是說中國的華人能力更強。而新加坡的華人都是從廣東、福建來的家無寸土、目不識丁的苦力後代。沒有可能新加坡能夠做到,中國人不能做到,或者說不能做得更好”。李光耀的話,深深觸動了鄧小平。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時說:中國要向新加坡學習,並且要超過它!
時光飛掠,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與國力昌盛相伴隨的,是國民心態的日益自信與豁達。然而,某種已然成為“大國”的心態,一些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言論,以及面對突發事件時一觸即發的亢奮心理一再提醒我們,在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這些外在表像的同時,如何以一種自信從容、開放平和的國民心態,關注這些現象背後的內在價值,在現階段仍有重提的必要。
2011年,我有幸參與了“連瀛洲紀念獎學金”專案,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我體會到觀念碰撞的激情與火花,同中之異與異中之同更是耐人尋味。新加坡之所以可以作為中國發展的參照系,起決定性作用的原因,是它獨特的歷史文化及發展模式。從歷史文化看,新加坡華人占總人口的75%,儒家文化是其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容易獲得中國人的理解與認同;從發展模式的選擇看,新加坡是“威權主義”政治模式下取得廉潔與高效發展的範例,融合了中西方制度的優勢,政治生態上更接近中國。因此,新加坡成為中國政府派出官員與學者考察學習最頻繁的國家之一,也就順理成章了。
關於新加坡發展經驗的書籍、文獻已不鮮見,但這些作品或因作者的學者身份而偏重於學術探討,或因作者的經歷局限而缺乏更開闊的視野,或是時過境遷,缺乏現實觀照。如何錯開前人的體驗與思考成果,帶給讀者“十足有用”且“視覺不同”的資訊,是我在新加坡訪問學習時考慮最多的問題。作為長期在媒體工作的筆者,我更習慣帶著中國的現實問題,去體驗和品味這個溝通東西方的國家。時至今日,我個人認為我們對新加坡的解讀和學習仍然沒有到位:一方面,新加坡的成功主要不在於它的威權主義,不在於它的嚴刑峻法,而在於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嫺熟的法治手段以及真正的“為民服務”理念;另一方面,我們不僅要學習新加坡的具體做法,更重要的是學習新加坡的銳意進取精神。
當下,中國正處於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上, 結構調整放緩,“增長”和“轉型”的矛盾仍很突出;政治上,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諸多壓力;外交上,“和平崛起”的意願尚沒有被外部世界充分理解和接受;社會上,貧富差距日益加大, 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住房、醫療、養老、教育等諸多民生問題亟待解決;文化上,“價值迷失”已經引發普遍的社會焦慮,“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也迫在眉睫;環境資源上,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發展的可持續性遭遇巨大挑戰。
中國與新加坡的差距,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方面,也表現在社會管理、國民素質等精神文明層面。一個“脆弱”島國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實際上是文化的作用;繁榮的背後,是新加坡人對東西方文化理解、包容和融匯的智慧、胸襟。總之,新加坡的成功,靠的是新加坡人的文化。
誠然,中國和新加坡的國情有明顯差異,中國的問題不可能在新加坡一一找到答案,但探索本身,至少表明一種態度。作為從威權到民主的過渡,一個法制化的後威權體制,新加坡對中國有著更多的借鑒意義。鄧小平曾說,“新加坡能,中國應當也能”,現在我們可以說,“新加坡能,中國更能”。
魯迅先生在論述“拿來主義”時這樣說:“我們要運用腦髓, 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這次新加坡之行,我試圖立足中國國情,“為我所用地拿,不亢不卑地拿”。在新加坡,呼吸著海風的味道,我一次又一次陷入沉思:中國夢,需要海納百川的膽識和智慧。
這姑且算是我“拿來”的心得。是為序。
匡導球
2012年12月16日于金陵寓所
目次
v • 序
1 • 第一章 從“淡馬錫”到“四小龍”
2 (一)舊時新加坡
5 (二)漫漫獨立路
11 (三)奮鬥的歷程
16 (四)今日新加坡
19 • 第二章 “做蛋糕”與“分蛋糕”的哲學
21 (一)轉型升級“三級跳”
33 (二)政府的角色
46 (三)“分蛋糕”的藝術
55 (四)新加坡的經濟哲學
59 • 第三章 “非典型”民主制度
61 (一)新加坡的政體
71 (二)“屹立不倒”的人民行動黨
93 (三)廉能政府如何鑄就
106 (四)民主的價值
111 • 第四章 以開放謀和平
114 (一)從依附到獨立
126 (二)在“巨人”間立足
135 (三)以行動贏尊重
142 (四)和而不同:小國大外交
145 • 第五章 自力者,他助之
148 (一)自力之基─ 中央公積金
161 (二)自力之要─ 政府作為
169 (三)三塊基石─ 構建理想家園
181 (四)“理性”的“吝嗇”
185 • 第六章“ 從儒家價值”到“國家意識形態”
187 (一)從“儒家價值”到“共同價值”
202 (二)從“文化沙漠”到“文化之都”
213 (三)“新加坡價值”前路漫漫
217 • 第七章 “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
220 (一)有教無類
238 (二)因材施教
244 (三)“繁榮”與“公平”之路
247 • 第八章“花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250 (一)綠色的化工重鎮
260 (二)新加坡的“資源經”
270 (三)環境─ 一個政治問題
273 • 參考文獻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