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期刊(The Economist)以聳動標題:〈臺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作為封面,意味著當前的臺海情勢暗潮洶湧。然而,1949年至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剛退到臺灣,百廢待舉、內外交困,而中共正積極準備攻臺時,完全孤立的臺灣情勢才是真正危險。 *從軍事外交來看1949年政府遷臺後的危機與轉機 *深入探討大陳江浙反共救國軍與一江山戰役 1949年底政府從四川遷臺,在1950年前半,南澳島、東山島、海南島失守,嵊泗列島、舟山群島自動撤退,廣東海面萬山群島戰役開打。相對於平靜多年的現在,當時在韓戰爆發之前,美國、蘇聯、中共三方的政策演化與彼此互動關係,都讓中華民國政府能否守住臺灣,劃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韓戰爆發以後,軍事與外交局勢轉變,國軍在沿海島嶼不但固守,也有數次突擊行動,踏出反攻大陸的第一步。 從1949年後半的大遷徙,到1955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短短五、六年的關鍵年代中,中華民國政府能夠在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站穩,並且奠定了後來發展的基礎,不論從海峽兩岸或是國際情勢的發展來看,軍事和外交的因素都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回顧1950年代前期的世局,是美國和蘇聯所分別領導的民主和共產國家間的冷戰和熱戰交互進行的時代,也是兩岸不斷兵戎相見的時代。其中對中華民國生存發展影響最大的,首推中共的作為和美國的對華政策。中共毛澤東政權在那關鍵年代,對內推動無產階級專政的仇恨統治,使得許多對它有期待的人民失望、甚至轉而反對,而它在國外向蘇聯史達林政府亦步亦趨地學習、徹底進行對蘇聯「一邊倒」的政策,則冷卻了美國與之建立關係的期望。 美國原來在中國內戰中已經決定袖手,有人甚至準備接受中共占領臺灣,卻因為中共與蘇聯結盟,正式對史達林臣服,讓蘇聯勢力直入東亞和南海,因此考慮改變對臺灣的政策;接著韓戰的突然發生,顯示共產集團勢力不斷對外擴展,於是決定介入臺海。史達林、金日成和毛澤東的決策和美國的因應,反而形成了中華民國在臺灣復興的契機。 韓戰中止之後,中共立即增兵沿海,企圖攻略浙東沿海島嶼,作為再進犯金門以及臺灣的第一步,與國軍不斷進行海空交戰。最後在1955年1月,共軍以最先進的裝備、十餘倍的三軍兵力、壓倒式的絕對優勢,攻下了浙江外海大陳列島
從古波斯到現代伊朗,一個「心智的帝國」如何誕生?本書內容綱舉目張,文字流暢易讀,是一部難以替代的伊朗通史也是在西方主調之外,認識今日複雜世界情勢的快速入門伊朗是熱門的新聞名詞,卻又是我們極為陌生的國度。它在媒體上經常呈現為一個充滿敵意且難以親近的國家。但在這些頭條新聞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個擁有豐富知識、深度與巨大文化重要性的國家的故事。伊朗是好戰的侵略者,還是受害者?它是擴張主義國家,還是被動防禦的國家?關於伊朗,我們知道的不僅太少,而且大部分都是誤解。伊朗充滿了各種悖論、矛盾和例外,然而,這些悖論與矛盾為何存在?必須在歷史中尋找可能的答案。本書是一部以簡馭繁,卻又完整充實的伊朗通史,內容綱舉目張,文字流暢易讀。全書從先知瑣羅亞斯德的時代開始談起,接著介紹阿契美尼德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帝國等強大的古代波斯帝國。自七世紀起,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相繼成為伊朗地區的主宰,也在伊朗歷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六世紀後,什葉派的伊朗成形,歷經薩法維王朝、卡札爾王朝、巴列維王朝,於一九七九年革命後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至今。作者生動地描述伊朗數千年的歷史,並詳盡解釋古代伊朗複雜的王朝更迭,以及在共同的文化脈絡下各族群如何融合而成現代的伊朗共同體。作者認為在薩珊帝國時代之前,就有一種伊朗意識(Iranianness)的存在。而後來在這塊土地上的無論是阿巴斯、加茲尼、塞爾柱,或是帖木兒帝國,它們背後存續的是一個最終證明更為重要的帝國──即伊朗的心智帝國(the Iranian Empire of the Mind)。而伊朗對於它的鄰國,以及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是透過思想和創造力,不是透過武力來實現的,這正是由於伊朗一直是一個真正的心智帝國,這也是本書的重要主張。隨著伊朗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本書正是了解這個「心智帝國」的關鍵指南。相較於「擁有伊朗,就能掌握全世界」的大國地緣政治思維,臺灣更應該具備「閱讀伊朗,就能瞭解全世界」的視角,重新理解伊朗,重新認識世界。
●第一本為台灣城鎮建立在地敘事學的Mook●12個你熟悉卻不了解身世的台灣地方故事●不論地方創生,或者漫遊台灣,都要從地方敘事學出發!●非虛構 X 歷史與訪談 X 雜誌美學●深入探索12座我城:①三重②台中(舊城區)③大甲④西螺⑤鹿港⑥嘉義市⑦民雄⑧頭城⑨永和⑩林口⑪苑裡⑫礁溪●王浩一(作家)、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陳美伶(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梁薑薑(拍謝少年貝斯手)聯合推薦過去幾年,地方創生成為改變台灣的重要力量,但地方創生需要有地方的敘事(narrative)和在地知識(local knowledge)為根基。《我城我鎮:走入台灣十二座小城的故事》嘗試進行一種非虛構寫作的文體。一方面是主觀而抒情的:我們邀請當地出身,或和當地有關的作者,書寫自身對於這地方的連結與情感,但另一方面也必須是客觀的:他們必須書寫地方簡史,並且採訪報導3個以上長年守候於此,或者返鄉洄游的人物或團體。本書挑選《VERSE》雜誌「My Town」單元5曾經報導的12座城鎮故事,分為「Roots」、「Migration」兩部分。「Roots」篇的作者出生成長於當地,他們的生命歷程與城鎮密切連結,歷經求學工作離開家鄉的斷裂與重返,從其再回望的視角中,刻印著城鎮時代變化,以及與地方風土緊密相連的氣味,勾勒出不同於大眾印象中城鎮樣貌。「Migration」篇的作者因為移民、移居、工作等因素,在生命某個階段與一座小城相遇。他們注視城鎮的目光不同於原生居民的習以為常,有著新鮮探索的視野,抑或含有與其心中位於他方的「我城」比擬相較的意味,從另一種視角為城鎮賦予新觀點。每篇城鎮故事的文末皆附有「散步指南」,整理文章中報導及採訪的景點,並特別邀請作者推薦與其自身情感記憶相關的餐飲小吃或者特殊景點,收錄成為「作者推薦私房景點」。這些五花八門的景點,可能是當地人才知道的三角點、藏在市場中的魚丸店,或者是小時候常玩耍的廟宇……蘊含著獨一無二的眷戀情感,等待著你去探索。台灣有368座鄉鎮,無論是如何平凡的小城,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等待著被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