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1名醫師‧5種生命感悟‧36則短而精深的隨筆手記
◆日本熱銷突破25萬冊╳亞馬遜書店讀者4顆星好評讚賞!
一名行過死蔭之地、看盡生死三十餘載的醫師如此相信--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著時時守護我們的「偉大存在」
在我們活著的世界旁邊,有另一個「看不見的世界」
而,肉眼看不見的事物,自有其重要的意義!
作者長年身處急診醫療第一線,每天面對各式各樣的病患與家屬,每年看診超過三千人,看盡人生‧生死百態,卻也一直尋思:「人死後會變怎樣?」
在歷經三次瀕死關頭、透過靈媒與已逝母親溝通之後,作者開始確信有「另一個看不見的世界」,並體悟到「死亡這件事,根本毋須擔心或恐懼」。因為「託您的福‧謝謝您」(おかげさま)這句話的力量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支持著我們。
所謂的「您」,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力量,亦是時時守護著人類的「偉大存在」,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神、造物主、大自然、愛、宇宙、真理,並因為「您」讓我們活在這世上,時時心存感謝,進而了解到人活著的使命是:「不急不慌,不去擔心死亡,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沒有什麼比「盡情活在當下」更重要的了。
這是一名醫師對人師的思想手記、隨筆實錄,來自他的行醫經歷與人生體驗,裡頭有生死觀、生活哲學、捨卻欲望的真義、靜心等待的智慧、給予不望報(give and give)的精神……讓人一窺他對人生的大徹大悟,看完後或可問問自己:
「人,為什麼活著?是什麼讓你活?又是什麼值得你活?」
【內文精華摘錄】
肉體的死亡,誰都無法避免。而死後的世界,其實是緊鄰我們身邊的另一個世界。到了那裡,我們一定能遇見想要「重逢」的人。只是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做好一件事,也就是好好走完自己的人生。何謂好好走完人生呢?意即「了解真正的自己」。我們必須趁著活在世上的時候,頻頻自問自答:「何謂無愧於天的生存之道?」盡情體驗各式各樣的經歷後,最終回歸「那個世界」……我想,這應該就是人世運行的法則吧。
這個世界是一座體育場,我們都是活在當下的參賽者。
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往生者們一直在觀眾席為我們聲援。
因此我們要好好活在當下,期待日後與他們重逢的那一天。
「正視自己會死」與「活著」,其實是一體兩面的事。
對肉眼看不見的東西,要敏感一點。
對世間的是非紛擾,則要遲鈍一點。
【本書探討重點】
肉眼看不見的事物,自有其重要意義
●十分鐘的生死交界
●醫院不是什麼病都治得好的地方
●謝謝讓我活在當下
●在急救現場,「意外」乃家常便飯
●獨自走完人生者,其實並不孤獨
毋須尋覓答案‧答案自會出現
●不急,不慌,靜靜等待的智慧
●腦中要惦記的,不是壽命,而是「餘命」
●眼前的人生僅只一次,而且只有這一次
●「勉強」折磨著我們
●不論好壞,一旦握在手中,就要放手
【名人推薦】
洪浩雲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急診女醫師其實.
苑舉正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黃勝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吳若權 作家‧廣播主持人
林書宇 《百日告別》《九降風》導演
賴允亮 馬偕醫學院教授‧馬偕紀念醫院安寧中心資深主治醫師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
∣感動推薦∣
(依姓氏筆畫序)
作者簡介
一九五六年生於神奈川縣。一九八一年畢業於金澤大學醫學院。一九八二年擔任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助教,一九八三年擔任國立循環系統疾病中心的實習醫生,後來擔任同中心的外科體系加護科醫師、主任醫師。一九九九年兼任東京大學研究所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環境學專攻教授、精密機械工學專攻教授。二○○一年迄今,擔任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急診醫學教授,以及醫學院附屬醫院急救部、加護病房部部長,直到現在。主要著作有《人不會死》、《天皇》、《緣分與職責》等書。
序
前言
我從小就常思考「人死後會變成怎樣」,而我之所以確信有一個「看不見的世界」,並不是因為相信世界知名的文獻,或是看了某本暢銷書,而是因為至親的死。
我在二○一一年出版的拙作《人不會死》中提到,我透過一位擔任靈媒的朋友與過世的家母展開溝通,期間進行了許多只有我們母子倆才知道的資訊交流。與此同時,我也確知家母辭世後所在的「那個世界」,鄰近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我從中得到的感想是「根本沒必要擔心死亡」。
肉體的死亡,任誰都無法避免。而死後的世界,其實是緊鄰我們身邊的另一個世界。到了那裡,我們一定能遇見想要「重逢」的人。只是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做好一件事,也就是好好走完自己的人生。何謂好好走完人生呢?意即「了解真正的自己」。我們必須趁著活在世上的時候,頻頻自問自答:「何謂無愧於天的生存之道?」盡情體驗各式各樣的經歷後,
最終回歸「那個世界」──我想,這應該就是人世運行的法則吧。
了解自己,就能了解他人,反之亦然。
年輕時或許無法掌握這句話的深意,但在累積多方經驗的過程中,你將會在某個瞬間親身體認到──不了解他人,便無法完全了解自己。這個瞬間或許是在好事造訪時到來,也可能是在壞事臨頭時出現。在這個瞬間的當下,人們會學到「託您的福」這句話。雖然肉眼看不見,但你會發現,其實在我們四周充滿了「託您的福」所蘊含的力量。
每個人都是為了能替人類帶來貢獻而過著這一生,是某個偉大的存在讓我們活在這世上。不擔心死亡的到來,快樂地度過每一天,是被賦予人生的我們所肩負的使命,而「享受當下」,正是最重要的關鍵字。
目次
【推薦序】思考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練習題 苑舉正
【推薦序】面對生死,坦然且不畏懼 面對人生,努力但不執著 急診女醫師其實.
【推薦序】敬畏著死亡,所以我認真地活著 洪浩雲
前言
第一章 肉眼看不見的事物,自有其重要意義
十分鐘的生死交界
從一千公尺高的地方意外墜谷,我所聽到的聲音
醫院不是什麼病都治得好的地方
氣乃生命之源
雙手的療癒力量
死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謝謝讓我活在當下
在急救現場,出乎意料的事乃家常便飯
獨自走完人生者,其實並不孤獨
第二章 毋須尋覓答案,答案自會出現
不急,不慌,靜靜等待的智慧
無可奈何的事,一樣無可奈何
腦中要惦記的,不是壽命,而是「餘命」
忙碌的時候,更要環視四周
走出半徑五公尺外,累積溝通能力
眼前的人生僅只一次,就這一次
「勉強」折磨著我們
不論是好是壞,一旦握在手中,就要放手
第三章 捨卻欲望
課題若不解決,就會追著你跑
明白自己的立場,就能博得信賴
年紀愈大,愈該拋卻欲望
儘管青春不再,還是能發現快樂
別切斷關聯,而是要斬斷牽絆
第四章 評價,不過是某人的自以為是
告訴病患「你得了癌症」,是一種體貼嗎?
自己播的種,要自己收割
人在做,天都照看著
人天生擁有自豪
好與壞,常在曖昧不明時
人生是「運、鈍、耐、金、健」
第五章 人們是以靈魂相互連結
生命的接力,編織出歷史
江戶人慣用的「要是我死了,可就抱歉了」
應該教育下一代「不可以騙人」還是「不可以被騙」?
神道,一種對萬物都心存感謝的力量
「正大光明」面對人生
在另一個世界開檢討會
懷有一顆「別品之心」
過去,是可以改變的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肉眼看不見的事物,自有其重要意義
十分鐘的生死交界
我當醫生三十餘載,經歷過各種醫療現場。
從麻醉科開始,乃至於內科、急診加護醫療,如今回顧過往,我發現在每個醫療現場都充滿著各種內心糾葛,同時也從中獲得許多學習經驗。雖然學習經驗多樣而複雜,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沒人知道生與死的交界為何」這句話。
急診病房每天都會送來重大傷病患者。尚有意識、能與人交談的暫且不談,大部分患者送來時都已失去意識,有些還是在心肺功能停止的狀態下,由擔架扛進病房。原因大多是交通事故、傷人事件、自殺未遂、中風、心肌梗塞等,也有人是病情突然惡化而轉院送來。各種狀況皆有。但在這種狀態下,醫護人員在急診醫療現場能做的實在有限。當然了,我們定會嚴密監控患者的病況,迅速思考採取何種做法較為適當,可說來遺憾,仍有許多無法挽救的生命。醫師們一面向號啕的家屬說明,一面暗自對不夠完備的醫療感到迷惘,卻根本無暇為此煩惱,緊接著又得馬上投入解救下一位患者的工作中──這就是全國急診醫療現場的真實景況。
人類在常溫狀態下,若是持續二十分鐘處於心肺功能停止狀態,便宣告回天乏術。而在連續劇和小說的世界裡,有時會出現心肺停止超過二十分鐘後,經急救又奇蹟生還的誇大情節,但在現實的醫療世界中,發生這種事的機率微乎其微。一般人要在無任何後遺症的情況下獲救並重新回歸社會,搶救時間頂多只有十分鐘。而這短短十分鐘,就是生與死的交界。
然而,並非人人都能剛好在這十分鐘內決定生死。
有人心肺功能停止後,才八分鐘就亡故,也有人超過十二分鐘後,竟然重新活了過來。
這就是生命不可思議之處,同時也是「沒人知道生與死的交界為何」這句話的深層意義。
我並不崇信任何宗教,但身為一位親歷許多醫療現場的見證人,真要我說的話,我覺得生與死的交界,是只有「神」才知道的一條界線。那是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偉大存在」所屬的領域裡所發生的現象,證明了我們人類是因為某種超越人類智慧的力量才得以生存,也是這種力量在守護著我們。而這時時守護人類的偉大存在,我將之稱為「神」(等同於「天意」)。大家也能以造物主、普遍意識、真理、愛、偉大者、自然、大宇宙等各種名稱來稱呼祂。
如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標與價值觀一樣,每個人想活下去的力量也各有不同。有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死法。只要待過醫療現場,就會明白這不是強詞奪理。
因此,我們應該為自己能活在這世上,心存感謝。
有一百個人, 就有一百種死法。
這是只有「偉大存在」才知曉的領域。
這種力量讓我們活在這世上, 對此我們應心存感謝。
第五章
人們是以靈魂相互連結
在另一個世界開檢討會
如同我在拙作《人不會死》中所述,我一直是將死與舊有的價值觀分
開來看。
死代表肉體之死,這是確切的事,但我們的靈魂卻能永續長存。基於這層含意,我可以公開地說,已故的親友一直都在我們身旁守護著我們,而這的確是事實。坦白說,這也是人自古以來所擁有的感性之一。
這種感性即是「緣分」。緣分是相連的。如是日本人,便會很自然地擁有這種感性。眾所周知,緣分是自己與某人之間的連結。如果與活在世上的人有緣分,與往生者自然也有緣分。緣分同時也是自己與神明之間的連結。雖然我們看不見神明,但祂本就不是肉眼看得見的存在,而是一種感覺的存在。緣分亦非肉眼可見,得憑感覺。
死並不代表結束。我們的靈魂會永存。人的本質本來就不是肉體,而是靈魂,所以不論是生病還是變老,都毋須害怕。
對已故者的深切悲傷,只有真正體會過的人才明白。我自己的父母和弟弟都已到了另一個世界。我曾有失落感,也曾心想,要是能在他們生前多和他們說說話該有多好。不過,現在的我有個很強烈的念頭,那就是日後當我回到了另一個世界,我想和他們一起開個檢討會。
所以現在的我,已沒有被遺留在人世間的人所感受到的孤寂。世上同時存在著兩個世界,對此我自認了然於心。
留在人世的我們,就像正在體育場上比賽的選手,而往生者則坐在觀眾席上,注視著我們,為我們聲援。這當中隔著一面單面鏡,從體育場看不到觀眾席,但從觀眾席看得到我們。
有各種苦難等著在體育場上參賽的我們,但我們必須加以克服,解決問題,學習在名為人生的這場競賽中所需的各種技能。快樂的學習肯定有之,不過,讓人痛苦的學習也不少。
在我們筋疲力竭、感到苦惱時,觀眾席就會傳來「別認輸」的聲援。
而當我們平安度過難關時,眾祖先們會拍手喝采,對我們說一句:「幹得好。」雖然聲援和拍手不會化為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朵裡,但我們總能在某個當下、某個瞬間真實地感受到。雖說情況因人而異,但當你感應到某種感覺,百思不得其解時,或許就是一直關心你、守護你的人,正在向你傳達訊息。請好好重視這種感性。雖然看不見形體,仍要對其說一聲:「託您的福,謝謝您。」
並請好好期待日後與他們再次相逢的那一天到來。
這個世界是一座體育場,
我們都是活在當下的參賽者。
雖然肉眼看不見, 但往生者們一直在觀眾席為我們聲援。
我們要好好活在當下, 期待日後與他們重逢之日。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