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看話禪、話頭禪或者參話頭,都是相同含義的名相。
看話禪不是一門學問,而是要實際操練。介紹看話禪背景之後,才能夠真正體會。
以下三個因素一定要先了解:
第一、止觀法門。看話禪是屬於止觀禪修的一種,不了解止和觀,當然就不能理解看話禪。
第二、心性法門。看話禪雖然是屬於止觀的禪修法門之一,但是跟一般的止觀禪修理論不同,修行的操作方式也不同。看話禪是以心性、佛性、如來藏為理論基礎,因此要明瞭看話禪就要了解心性、佛性、如來藏是什麼?不了解心性、佛性、如來藏,就不能夠理解看話禪的理論和實修方式。
第三、般若法門。般若的法門在大乘佛法是一個很特殊的法門,不同於原始部派佛教所說的般若,尤其是運用《金剛經》的般若。
循著止觀、心性、般若波羅蜜三個方向來談看話禪。
作者簡介
鄭振煌居士
台南市白河區人。1945年出生,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中華維鬘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佛教居士會副理事長、淨覺僧伽大學大乘研究所所長。
長期致力推展居士菩薩道及佛教現代化、國際化、學術化、生活化。長年於海內外主持佛學講座、研習營及禪修營。翻譯藏傳、南傳佛教英文書籍為華文,翻譯漢傳佛教為英文。於2007年創立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擔任理事長,於2013年卸任,任名譽理事長迄今。
主要譯作:
《正念明鏡--中陰成就無上密法》、《讓生命終點成為幸福起點》、《穿越生死》、《藏密度亡經》、《西藏生死書》、《了義炬》、《直指法身》、《當修行者遇見大師》、《當野馬遇上馴師——修心與慈觀》、《達賴喇嘛談心經》、《達賴喇嘛在哈佛》、《認識藏傳佛教》、《心靈甘露》、《心靈神醫》、《觀呼吸》、《菩提樹的心木》、《學佛釋疑》、《聖道修行》等四十餘部。
主要著作:
《佛法新論》、無堅不摧《金剛經》、《大圓滿法--椎擊三要講記》、
《佛使尊者--南傳佛教第一人》、《心靜煩惱心熄》、《淨土法門》。
演講集:
《心經的智慧》、《不惜自焚身》、《維摩詰經的生命意義》、《禪修鳥瞰》、《正念與生命成長》、《西藏佛教的修行道》、《阿彌陀佛的意義治療法門》、《空性與情緒療癒》等小冊子20餘種。
目次
前言
壹、 止觀法門
一、 了解止和觀
二、 原始佛教的止觀
三、 大乘佛教的止觀
四、 看話禪的所緣境
五、 看話禪的起源背景
六、 參話頭的訣竅
貳、 心性法門
一、 《六祖壇經》要義
二、 菩提自性
三、 佛性論的發展
四、 如來藏的思想
(一) 如來藏的相關名詞
(二) 如來藏的內涵
(三) 雲門三口訣
五、 看話禪的修行心要
六、 六祖三悟菩提自性
七、 自性能生萬法
八、 參禪不離自性
九、 六祖法門定慧一體
十、 佛法不離世間覺
(一) 無念為宗
(二) 無相為體
(三) 無住為本
十一、 參禪源自《壇經》
十二、 無相修行法門
(一) 無相自性三皈依
(二) 無相懺悔
(三) 無相五分法身香
十三、 三科三十六對
十四、 無上大乘禪
參、 般若法門
一、 圓滿的智慧
二、 《金剛經》的綱領
(一) 云何生其心
(二) 云何降伏其心
三、 禪宗以般若波羅蜜為主
四、 以般若波羅蜜參禪
(一) 默照禪
(二) 看話禪的過程
(三) 參破疑團 答案揭盅
書摘/試閱
壹、止觀法門
一、分析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的止觀
首先談止和觀,一般稱為止觀(觀,第四聲,讀冠)。觀,佛法的名詞稱為觀照,是像光一樣照,照見事實的真相。佛法以解脫為最終極目的,解脫煩惱,解脫生死的輪迴,解脫痛苦無明。
解脫以真理智慧為方便,了解事實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身心五蘊的真相,不執著才能夠真正的解脫。解脫的方法無非戒定慧,定是止,慧是觀,止和觀是得到定和慧的方法,由止達到定,由觀達到慧。止的梵文samatha,音譯奢摩他,是修定的方法;梵文samadhi,音譯三摩地或三昧,是修止而得到的定,心安定。一般人為什麼看不到真相?因為心不安定。
作為一個生命體,我們的真相到底是什麼?人的存在到底是什麼?以佛法而言,簡單分析成名和色,名就是心理、精神的作用,色就是這個肉體。佛法將肉體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來分析,六根是人和外境互動的工具,為什麼不用五臟六腑、心肝脾肺腎來分析呢?原因是佛法的旨趣在解脫生死輪迴和煩惱,而生死煩惱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外境。為什麼外境會影響我們?因為人在和外境互動的過程中,不了解外境的真相而迷惑,受外境的干擾影響,有了煩惱執著分別,心就不安定,所以色法是以六根分析。心法,心理精神作用,最簡單的就是受想行識。受,領受,我們用眼睛看東西,對看到的東西有所領受;用耳朵聽聲音,對聽到的聲音有所領受;用鼻子嗅氣味,對嗅到的香臭有所領受;用舌頭嚐食物,對嚐到的酸甜苦辣有所領受;用身根接觸種種境界,對接觸的軟硬冷熱粗細滑澀有所領受;用腦筋思維一切念頭,對思維的起心動念有所領受。我們透過六根接觸外境,並受到外境的影響,產生苦、樂、憂、喜、捨五受。
想,有了受以後會去思維: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是什麼?自己的身心狀況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感受?甚至會胡思亂想,想過去,想未來,想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覺知領受的東西。在一切精神作用中,受和想的作用最為顯著,會影響我們和外界的互動模式。
行,是動機,好的東西希望永遠保持它、追求它,不喜歡的就想逃避,因此我們就受到干擾。在一切精神作用中,行的作用最為隱密,卻主宰著我們的身語意業。
在身心的功能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或稱為意或識,也可以合稱意識或心意識。心是記憶和回憶的功能,意是自我統合或自我中心的功能,識是了別或分別境界的功能。心除了是這一世身心功能的發動機和接受器以外,又能把過去所造作的身語意業力儲藏起來,影響這一世的投胎去處和生命現象;也能把這一世的身語意業儲藏起來,影響未來世的投胎去處和生命現象。識最關心的是色受想行,不厭不離,這種精神作用稱為四識住。
色受想行識稱之為五蘊,就是身和心。
眾生的煩惱來自於心不安定,因此要解脫,首先就是安心。安心的方法,修止,奢摩他,將心安住在一個對象(所緣境)上,而這個對象一定要符合佛法的目的,解脫生死輪迴,因此專注在令我們能夠解脫生死輪迴的對象上。原始佛教是把心專注在四念處:身、受、心、法。身,肉體,迴光返照在自己的肉體上;受,最重要的心理作用;心,就是想蘊;法,就是身受心的真相,能夠了知一切法,身和心完全是無常、苦、空、無我。
觀,心安定後再觀察。就原始佛教而言,觀察到一切諸法都是無常,觀察到諸行,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無常故有逼迫性的三苦,有苦就不得自在,自己不能夠做主,觀察到無我;五蘊無我,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無我,無我故空,空是無自性的空,這是原始佛教「觀」到的智慧。
二、看話禪的止觀法門
(一)所緣境比較
看話禪是止觀的禪修法門之一,看話禪的止觀所緣境與其他的經論法門不同,這一點很重要。其他的禪修法門任何東西都可以當成止觀的所緣境,譬如藏密唐卡的綠度母、白度母、瑪哈嘎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等等,令心專注同時觀察該對象;譬如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觀察幾隻手,手上面拿的法器,象徵的含意等等,都是止觀的所緣境,讓心安住,不再散亂。
看話禪不是一般的止觀,不是以身心五蘊或者身受心法為觀的所緣境,不是以眾生的苦難為觀的所緣境,不是以色聲香味觸法為觀的所緣境,也不是以國土為觀的所緣境;《十六觀經》裡有落日觀、西方極樂世界的總觀、阿彌陀佛的別相觀、觀音菩薩觀、大勢至菩薩觀、寶樹觀、八功德水觀等等,都是以莊嚴的國土為所緣境。其他的止觀方法是第六識的作用,以思考的方式將散亂心集中在一個對象上;第六識的作用有散亂、安定的分別,大小的分別,黑白的分別或是苦樂的分別,是二元對立的修行方法。
看話禪止觀的所緣境是所謂的話頭,透過某句話或某字話的參究,直破根本無明而顯現心性、佛性;難在話頭很抽象,心性很抽象。什麼是參話頭?話頭如何「參」?「參」的意思是什麼?「參」,參究的意思,就是了解、研究。一般的科學研究是用第六識分別、探討真理,企圖發現研究的對象和其他對象有何不同。參話頭不是用第六意識分別心去「參」、研究、分別,而是用般若的智慧心性參究。般若的智慧是什麼?如何用心性去「參」?我們不知道般若心性是什麼?因此參話頭難上加難;唯有了解般若心性,才能真正了解參話頭。
再來定義「話頭」,「話頭」也稱之為公案,是古時候的文書,現在稱做公文,公家機關正式的文書,等於是政府機關權威性的文字記載。參話頭只在中國佛教禪宗才有,南傳、藏傳無此修行方式;真正能夠參的人並不多,原因就是不懂般若心性、公案話頭的含意。
(二)看話禪的起源背景
佛教教理初為釋迦牟尼佛所說,再由弟子記錄,後來的大師依經律論三藏的記載,研究思考而修行教證;年代久之,發展出很多法門和經論,飽讀經書卻不實修,說食數寶是沒有用的。
教徒大部分都依照師父所教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基本上都唯師命從之,如印度和藏傳佛教。可是,中國出現一位不守成規的革命派大師——六祖惠能,掀起佛教思想和修行方法的革命,他的出現,代表了與印度、藏傳文化不同的中國文化。
惠能大師是佛教革命的體現。根據記載他沒有讀書,也沒有聽經聞法,24歲以在家樵夫的身份接受五祖弘忍的衣缽,成為中國禪宗第六祖。他的修行方式是直接觀心,活活潑潑,完全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當下即是,用清淨心涵蓋乾坤;他是一位革命性的人物,將印度佛教完全中國化。
惠能大師的南頓禪,也就是南宗,講求頓悟,是在日常生活中體會佛法。南宗禪在唐朝中晚年,取得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得力於他的徒弟神會;神會由嶺南到中原爭取主流地位,成功得到唐朝皇帝的擁護,南宗禪在青原行思、懷讓、馬祖道一後,一花開五葉,五家七宗,南宗禪變成佛教的主流。教導弟子不再以如來的經教為依據,反而教外別傳。「別傳」怎麼傳法?以心傳心,師生之間互動非常密切,時時刻刻師父都在斬斷學生的妄想分別心,契入心性真理。禪宗雖然不立文字,不立文字還是文字,禪師更要依於文字引導弟子,也要依於文字記載師徒以心傳心的經過,因而出現禪宗語錄和禪宗公案,記錄開悟經驗,描述師徒間應對禪機、機鋒相對的過程,總共約有一千七百則,都在說明一位開悟者的修行過程,不是透過研究經教,而是直了心性或透過參究話頭而了悟心性。
唐朝末年黃巾之亂結束後,進入五胡十六國,外來的民族進駐中原,使得中國兵荒馬亂,民生凋敝,很多中原人士逃往南方。接著宋朝統一,結束戰亂的局面;第十二世紀時,北宋受金人壓迫,宋高宗由汴京逃到建康,就是現在的南京,偏安江南,百姓人心惶惶不安。禪宗首先出現默照禪,由大覺宏智禪師推廣,久之出現弊病,由大慧宗杲將看話禪弘揚,這兩種修行方式就在南宋高宗時興盛。
什麼是看話禪?參話頭?「看」就是「參」,「頭」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看話頭其實就是看話。「話」就是念頭,表現出聲音稱做「話」;在表現聲音之前,腦子裡先有一個概念,起一個念頭後才用言語表達,所以「看話禪」、「參話頭」、「參公案」,意思是觀照內心。
(三)安心的對象
藏傳或南傳佛教的觀照對象很具體;藏傳如觀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直接看祂、想像祂,修上師相應法,時時刻刻想起上師,上師就是所緣境;南傳觀數息,是以呼吸為對象,數一二三,非常的具體。
「參公案」是大師們從一千七百個公案中挑選一則,當作腦子裏的所緣境;思維師生之間的對話,當作安心的對象,心不要離開這個公案。譬如,有人問趙州和尚,狗子有佛性嗎?狗子有佛性也無?趙州和尚對一個和尚說:「有!」對另一個和尚說:「沒有!」諸如此類。
可是公案情節太複雜,修行的方法越簡單越好,因此將師生開悟對答簡化一句話思維參究。譬如:念佛者是誰?狗子有佛性嗎?講話的是誰?你是誰?我是誰?是誰?當作思維安心的對象,時時刻刻不要離開這句話。後又簡化成一個字「誰?」當妄念起時,就提起「誰?」將妄念擋掉推開。譬如數息,數一二三四,心散亂了,立即回到呼吸,數一二三四,心一跑開,趕快將它抓回到一二三四呼吸上。當發現自己心散亂了,提起正念,抓住這個「誰?」不要離開「誰?」本來「誰」的意思是講話的是誰?我是誰?念佛的是誰?宋朝以後受到禪淨雙修的影響,最常用的一個公案就是「念佛的是誰?」
注意參話頭有一個訣竅,為什麼要用疑問句而不用肯定句?這是人性的弱點,人的習氣,心安不下來,一直追逐外境,忙著思考。尤其是現代,忙到幾乎每一個人都成低頭族,在公車、地鐵、餐廳,手中拿著iphone、ipad,時時刻刻散亂自己的心,這是眾生養成的習氣,喜歡攀緣,喜歡分別。如果「參公案」用肯定句,依人性的弱點,問完肯定句一定開始起妄想。
為什麼要問「念佛的是誰?」而不說「我在念佛。」如果用「我在念佛」當作專注的對象,已經得到答案,心的習氣又有第二個問題產生,我念佛要做什麼?我要如何念佛?各種問題就接踵而至。因此不用肯定句而用疑問句,就是讓行者能夠參究「念佛是誰?」「到底是誰?」「我是誰?」「講話的是誰?」用疑問句扣住心。我們在學校讀書的經驗,當習題做完後,心就放逸、放輕鬆,如果還有很多的習題和疑問,就會持續研究,將答案找出來。所以,禪宗的大德安立疑問句,不可以給答案,一給答案就開始起妄想,因此用疑問句或是一個字「誰?」代替所有的疑問。
「大事未明,如喪考妣。」我們將所有人生的問題,集中在一個疑問句上,止息妄想心,所有的無明都回歸到無始無明,最源頭的無明,只要無始無明一參破,所謂的黑漆桶底脫落,大地平沉,虛空粉碎,顯現真理智慧,佛性顯發。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