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420 元優惠價
:90 折 378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當漫畫成為日常生活的一分子,
繼續與大眾同在,
漫畫與漫畫的故事就不會結束
本書藉由探究近世江戶職人文化的專業精神、近代明治維新以降融合西方漫畫的表現手法與批判精神,以及二戰後至今日成熟的內容產業等面向,說明日本漫畫如何成就其獨特的文化表現、產業發展及獨立性的場域。
具體來說,以文本內容的形態來看,日本漫畫是社會生活世界的再現、重構及具有豐富表現性的敘事,而此敘事又是多樣化、無所不包的故事;做為一種故事而言,日本漫畫是體驗社會、人性與世界的一種媒介;從漫畫文化的發展史來看,它亦是另一重要的故事,是漫畫與創作、閱讀、正當性之建立的議題。上述都引導了本書的核心關懷:當漫畫成為日常生活的一分子,繼續與大眾同在,漫畫與漫畫的故事就不會結束。
繼續與大眾同在,
漫畫與漫畫的故事就不會結束
本書藉由探究近世江戶職人文化的專業精神、近代明治維新以降融合西方漫畫的表現手法與批判精神,以及二戰後至今日成熟的內容產業等面向,說明日本漫畫如何成就其獨特的文化表現、產業發展及獨立性的場域。
具體來說,以文本內容的形態來看,日本漫畫是社會生活世界的再現、重構及具有豐富表現性的敘事,而此敘事又是多樣化、無所不包的故事;做為一種故事而言,日本漫畫是體驗社會、人性與世界的一種媒介;從漫畫文化的發展史來看,它亦是另一重要的故事,是漫畫與創作、閱讀、正當性之建立的議題。上述都引導了本書的核心關懷:當漫畫成為日常生活的一分子,繼續與大眾同在,漫畫與漫畫的故事就不會結束。
作者簡介
陳仲偉
動漫畫文化研究者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現職】
於逢甲大學、東海大學及中興大學等校之通識教育中心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開設社會學與動漫畫文化暨產業相關課程
2004年起擔任《frontier開拓動漫畫情報誌》特約專欄作家至今
【專書著作】
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
臺灣漫畫文化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臺灣漫畫的興衰
臺灣漫畫年鑑:對漫畫文化發展的另一種思考
動畫講堂:日本動畫的詮釋、歷史與製作
《怪醫黑傑克》論:醫學倫理與漫畫文化的觀點
臺灣漫畫記
另有學術論文四十餘篇,主要範圍涵蓋了動漫畫迷文化、動漫畫文化史、動漫畫產業研究。
序
本書試圖結合漫畫與日本大眾社會的形成過程,認識到日本漫畫的社會基礎與特徵所在,並將日本四百年來的漫畫發展分為三個重要時期。(一)江戶時代:關心的是日本大眾消費社會崛起,大眾閱讀習慣形成與日本人口及物質文明的增長。(二)明治至二次大戰時期:關心的是「和洋」的融合與衝突、日本漫畫從西方吸收、又由此改變了什麼?(三)二戰之後,關心的是日本漫畫如何確立正當性與在產業面上加速成長,並成為今日全球化時代日本大眾文化象徵之原因。但本書所採的並非是一種線性發展的時間觀,而是梳理各種歷史作用力、行動者是如何交織,而此交織才形成了歷史的條件、限制與影響,認識歷史的變遷所需要的是辯證的時間觀;對本書來說,重要的是在這三個時期中所建構出來的「結構與變遷」。
而我們可以由日本漫畫的長時段發展來看到。日本漫畫不但反映了日本大眾社會,並且就文化融合和多元社會力對話的意義上,漫畫也改變了日本。
本書的主軸在於經由研究日本漫畫史讓我們解答日本大眾文化,也是日本社會基層、日常生活的生命力與對話力所在。舉例而言,通常我們會以明治維新來理解日本現代化的發展,也會推論之前的日本也是一個相對於西方是落後的國家。但是,逐漸有一些西方及日本學者注意到,問題的關鍵更在於要問「為什麼只有日本可以成功地現代化?」從這邊也開始注意到日本在明治維新前的社會結構特性。若將時期拉近,換另一個問題來看「二次戰後的日本為什麼可以如此快速的復興?」當然,美援對日本來說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日本本地為何可以在幾十年內又再度地追上西方?而且現在的日本為什麼又可以轉而成為一個全球大眾文化引領者的姿態?這些問題都不會是一個單純的政治或是經濟的問題,而是一個整體社會長期累積下來的文化議題。而本書認為漫畫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就表面來說,漫畫是日本當今最重要的大眾文化,也是日本在全球化時代的象徵;但是漫畫卻是在江戶時代開始歷經數百年,逐漸與日本的民眾、日常生活結合,更經歷過許多障礙才成為日本的日常生活,變為一種被普遍接受的需求。
而我們可以由日本漫畫的長時段發展來看到。日本漫畫不但反映了日本大眾社會,並且就文化融合和多元社會力對話的意義上,漫畫也改變了日本。
本書的主軸在於經由研究日本漫畫史讓我們解答日本大眾文化,也是日本社會基層、日常生活的生命力與對話力所在。舉例而言,通常我們會以明治維新來理解日本現代化的發展,也會推論之前的日本也是一個相對於西方是落後的國家。但是,逐漸有一些西方及日本學者注意到,問題的關鍵更在於要問「為什麼只有日本可以成功地現代化?」從這邊也開始注意到日本在明治維新前的社會結構特性。若將時期拉近,換另一個問題來看「二次戰後的日本為什麼可以如此快速的復興?」當然,美援對日本來說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日本本地為何可以在幾十年內又再度地追上西方?而且現在的日本為什麼又可以轉而成為一個全球大眾文化引領者的姿態?這些問題都不會是一個單純的政治或是經濟的問題,而是一個整體社會長期累積下來的文化議題。而本書認為漫畫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就表面來說,漫畫是日本當今最重要的大眾文化,也是日本在全球化時代的象徵;但是漫畫卻是在江戶時代開始歷經數百年,逐漸與日本的民眾、日常生活結合,更經歷過許多障礙才成為日本的日常生活,變為一種被普遍接受的需求。
目次
《日本漫畫400年:職人技藝、文化融合與內容產業的特質》
第一章 做為當代日本文化象徵的漫畫
第一節 當代日本漫畫的影響力
第二節 為什麼要研究日本漫畫?
第三節 研究定位
第四節 本書架構
第二章 漫然畫之、無所不畫的漫畫
第一節 江戶:日本第一個大眾消費時代
第二節 江戶庶民:町人與職人
第三節 浮世繪與漫畫
第四節 做為大眾消費商品的漫畫
第三章 糾葛在政治、日常生活與戰爭之中的漫畫
第一節 西方的諷刺漫畫與其對日本漫畫的影響
第二節 明治時期:在新氣象與舊傳統之間
第三節 大正時期:長篇漫畫與「漫畫家意識」崛起
第四節 昭和的戰爭時期:被政治所控管的漫畫
第五節 「和」與「洋」的衝突與融合
第四章 做為一種故事與日常生活的漫畫
第一節 現代日本與漫畫
第二節 手塚治虫為什麼是漫畫之神
第三節 日本漫畫的敘事形態與多樣化
第四節 面對持續不斷的漫畫爭議
第五章 漫畫「產業」與社會的對話
第一節 從月刊到週刊、從兒童到青年
第二節 分工與專業化的漫畫產業
第三節 漫畫的加速度與正當性
第四節 與需求相互建構
第六章 大眾需求與漫畫:從邊陲到中心
第一節 長時段的視野
第二節 日本漫畫的核心:趣味、感動與知識
第三節 論「日本的漫畫論」
第七章 故事仍未結束:「漫畫的未來」與「我們的漫畫」
第一節 漫畫的未來
第二節 我們的漫畫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日文部分
第一章 做為當代日本文化象徵的漫畫
第一節 當代日本漫畫的影響力
第二節 為什麼要研究日本漫畫?
第三節 研究定位
第四節 本書架構
第二章 漫然畫之、無所不畫的漫畫
第一節 江戶:日本第一個大眾消費時代
第二節 江戶庶民:町人與職人
第三節 浮世繪與漫畫
第四節 做為大眾消費商品的漫畫
第三章 糾葛在政治、日常生活與戰爭之中的漫畫
第一節 西方的諷刺漫畫與其對日本漫畫的影響
第二節 明治時期:在新氣象與舊傳統之間
第三節 大正時期:長篇漫畫與「漫畫家意識」崛起
第四節 昭和的戰爭時期:被政治所控管的漫畫
第五節 「和」與「洋」的衝突與融合
第四章 做為一種故事與日常生活的漫畫
第一節 現代日本與漫畫
第二節 手塚治虫為什麼是漫畫之神
第三節 日本漫畫的敘事形態與多樣化
第四節 面對持續不斷的漫畫爭議
第五章 漫畫「產業」與社會的對話
第一節 從月刊到週刊、從兒童到青年
第二節 分工與專業化的漫畫產業
第三節 漫畫的加速度與正當性
第四節 與需求相互建構
第六章 大眾需求與漫畫:從邊陲到中心
第一節 長時段的視野
第二節 日本漫畫的核心:趣味、感動與知識
第三節 論「日本的漫畫論」
第七章 故事仍未結束:「漫畫的未來」與「我們的漫畫」
第一節 漫畫的未來
第二節 我們的漫畫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日文部分
書摘/試閱
節錄自〈第二章 漫然畫之、無所不畫的漫畫〉
在江戶時代,漫畫還不能說是一種獨立的文本類型,對於何謂「漫畫」也尚未有任何明確的界定,不過的確是仍存在著許多「漫畫式的圖畫」。但不管是以什麼樣的名稱或是創作風格,漫畫的核心在於做為庶民文化,要能夠表現並與庶民日常生活互動這點仍是相同的。若從這點來看,我們就得注意到江戶時代繪畫的代表「浮世繪」與漫畫的關係;江戶時代的許多漫畫創作者本身就是浮世繪師。
浮世繪是指在1657年之後,一種與江戶的版元(出版商)結合而發展出來的出版美術。主要是描繪其時代風俗。另外,由於版元是以營利為主,所以浮世繪也就相當關注於回應時代的需求。而這種大量生產、具有普及性的作品得到了庶民的歡迎(大沢まもり,2002)。雖說浮世繪是今日日本享譽全球的重要文化表現,但浮世繪在當時並非高雅藝術取向的創作,而是最具代表性的庶民文化消費。那麼,何謂「浮世」?為何江戶庶民會喜愛浮世繪呢?
在前文我們已經分析過商業與庶民消費在江戶時代的重要性,同時也瞭解到江戶庶民具有相當強烈的現世生活傾向。浮世繪正是因應於這些的庶民需求而誕生的圖畫。小林忠(2002:14-18)強調,在富裕的經濟之中,想要輕鬆享樂的生活成為了一種支配性的思考。「浮世」一詞所指的不只是現世,還有帶著捉取正在流動、變化的今樣、当世風(今日風格)的意味。浮世繪的本質,正是在於對處於時代最前端的風俗與話題的強烈好奇心。還有在表現手法上,也積極地嘗試新奇的畫法並彼此競爭。浮世繪的主要顧客乃是喜好新奇的江戶商人,今日的一流作品在明日可無法保證也是一流作品,受歡迎的浮世繪師亦是不斷更替。而「浮世」一詞也清楚地再現出庶民意識的變化,從中世的「憂世」到近世的「浮世」有很大的改變;從帶有佛教性色彩的、苦難的世間到沉浮不定的現世之中(諏訪春雄,2003:25-26)。
浮世繪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社會基礎與需求之上的。同時,浮世繪所運用的印刷技術也是相當獨特的。在17世紀初,日本開始運用活字印刷術。跟手抄本比起來,能有著數百倍的廣大的讀者群,也因此刺激了浮世繪的發展。江戶時期是日本所經歷的第一次之大規模的資訊革命時代,能夠實現這個資訊革命的最大原動力就是新式的印刷術。日本同時獲取了大陸系統與歐洲系統的活字印刷術。但是活字印刷並無法表現文字的連綿美,還有無法搭配插圖。為了處理這些缺點,民間立刻用了木版印刷來進行技術的改良(文字是活字印刷、插圖是木版印刷),使得以千為單位的印刷成品成為可能。這些文字情報,賦予了讓日本人幾項重要的國民長處:深化論理能力、養成方向感、人類的自覺、讓行為變得慎重。江戶時代的書籍基本上都是單一的墨色印刷。但到了浮世繪的錦繪誕生,出現了多色印刷的美感世界。江戶時代資訊革命的另外一面就是視覺革命。浮世繪的圖像特色有:(一)造型的認識。(二)養成色彩感。(三)及時攝取大量資訊。(四)引起對於圖像之後,深層感覺的興趣。(五)感性的改革。而這些特色讓日本人的文化感性更加洗鍊與具有融合性,對美的意識也益加敏感(諏訪春雄,2003:13-14、121-127)。
而浮世繪的內容是「江戶時代以江戶市民階層所基礎而發展的風俗畫」。浮世繪以描寫民間日常生活和日本的自然風光為主要內容,表現出江戶市井中活生生的人物與其場景,如美人、浴女、徘優、歌舞伎、妓女、浪人、遊女、俠士、花街柳巷、紅樓翠閣、旅遊風光等,被譽為「江戶時代形象的百科全書」(劉曉路,2003:156-170;張夫也,2004:71-85)。浮世繪更表現是一個我們深入江戶社會中社會力的發展與競逐的切入點。重要的是,浮世繪是因應庶民大眾需求而誕生興盛的。這是一股與傳統武士階級、封建勢力不同的社會力,也表現著日本庶民文化的核心所在(宮竹正,2005)。
在江戶時代,漫畫還不能說是一種獨立的文本類型,對於何謂「漫畫」也尚未有任何明確的界定,不過的確是仍存在著許多「漫畫式的圖畫」。但不管是以什麼樣的名稱或是創作風格,漫畫的核心在於做為庶民文化,要能夠表現並與庶民日常生活互動這點仍是相同的。若從這點來看,我們就得注意到江戶時代繪畫的代表「浮世繪」與漫畫的關係;江戶時代的許多漫畫創作者本身就是浮世繪師。
浮世繪是指在1657年之後,一種與江戶的版元(出版商)結合而發展出來的出版美術。主要是描繪其時代風俗。另外,由於版元是以營利為主,所以浮世繪也就相當關注於回應時代的需求。而這種大量生產、具有普及性的作品得到了庶民的歡迎(大沢まもり,2002)。雖說浮世繪是今日日本享譽全球的重要文化表現,但浮世繪在當時並非高雅藝術取向的創作,而是最具代表性的庶民文化消費。那麼,何謂「浮世」?為何江戶庶民會喜愛浮世繪呢?
在前文我們已經分析過商業與庶民消費在江戶時代的重要性,同時也瞭解到江戶庶民具有相當強烈的現世生活傾向。浮世繪正是因應於這些的庶民需求而誕生的圖畫。小林忠(2002:14-18)強調,在富裕的經濟之中,想要輕鬆享樂的生活成為了一種支配性的思考。「浮世」一詞所指的不只是現世,還有帶著捉取正在流動、變化的今樣、当世風(今日風格)的意味。浮世繪的本質,正是在於對處於時代最前端的風俗與話題的強烈好奇心。還有在表現手法上,也積極地嘗試新奇的畫法並彼此競爭。浮世繪的主要顧客乃是喜好新奇的江戶商人,今日的一流作品在明日可無法保證也是一流作品,受歡迎的浮世繪師亦是不斷更替。而「浮世」一詞也清楚地再現出庶民意識的變化,從中世的「憂世」到近世的「浮世」有很大的改變;從帶有佛教性色彩的、苦難的世間到沉浮不定的現世之中(諏訪春雄,2003:25-26)。
浮世繪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社會基礎與需求之上的。同時,浮世繪所運用的印刷技術也是相當獨特的。在17世紀初,日本開始運用活字印刷術。跟手抄本比起來,能有著數百倍的廣大的讀者群,也因此刺激了浮世繪的發展。江戶時期是日本所經歷的第一次之大規模的資訊革命時代,能夠實現這個資訊革命的最大原動力就是新式的印刷術。日本同時獲取了大陸系統與歐洲系統的活字印刷術。但是活字印刷並無法表現文字的連綿美,還有無法搭配插圖。為了處理這些缺點,民間立刻用了木版印刷來進行技術的改良(文字是活字印刷、插圖是木版印刷),使得以千為單位的印刷成品成為可能。這些文字情報,賦予了讓日本人幾項重要的國民長處:深化論理能力、養成方向感、人類的自覺、讓行為變得慎重。江戶時代的書籍基本上都是單一的墨色印刷。但到了浮世繪的錦繪誕生,出現了多色印刷的美感世界。江戶時代資訊革命的另外一面就是視覺革命。浮世繪的圖像特色有:(一)造型的認識。(二)養成色彩感。(三)及時攝取大量資訊。(四)引起對於圖像之後,深層感覺的興趣。(五)感性的改革。而這些特色讓日本人的文化感性更加洗鍊與具有融合性,對美的意識也益加敏感(諏訪春雄,2003:13-14、121-127)。
而浮世繪的內容是「江戶時代以江戶市民階層所基礎而發展的風俗畫」。浮世繪以描寫民間日常生活和日本的自然風光為主要內容,表現出江戶市井中活生生的人物與其場景,如美人、浴女、徘優、歌舞伎、妓女、浪人、遊女、俠士、花街柳巷、紅樓翠閣、旅遊風光等,被譽為「江戶時代形象的百科全書」(劉曉路,2003:156-170;張夫也,2004:71-85)。浮世繪更表現是一個我們深入江戶社會中社會力的發展與競逐的切入點。重要的是,浮世繪是因應庶民大眾需求而誕生興盛的。這是一股與傳統武士階級、封建勢力不同的社會力,也表現著日本庶民文化的核心所在(宮竹正,2005)。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