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秋末獻禮,精選書展75折起
跟著楊晨醫師這樣做,養出長得高、不過敏的孩子:小時候高不是高,矮不是矮,讓孩子遠離過敏,避免性早熟,把握成長關鍵期,打造黃金發育力!
滿額折

跟著楊晨醫師這樣做,養出長得高、不過敏的孩子:小時候高不是高,矮不是矮,讓孩子遠離過敏,避免性早熟,把握成長關鍵期,打造黃金發育力!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小兒科名醫教你把握孩子的成長關鍵期,
打造黃金發育力!

孩子,我要你好好長大!

從懷孕開始,如何讓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長,就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該怎麼幫孩子補充營養?可以給孩子吃保健食品嗎?過敏使用類固醇會影響發育嗎?喝轉骨湯和牛奶對長高有幫助嗎?……
每天都在治療長不高的孩子、門診經常一號難求的楊晨醫師指出,身高並非全由遺傳決定,想讓孩子長高,關鍵在於「骨頭年齡」和「把握生長時間」!男生的骨齡只能長到16歲,女生只到14歲,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成長進度就可能落後;如果孩子性早熟,也會提早喪失長高的機會,而過敏、飲食和睡眠問題,都會導致「長不高」的困擾。
想讓孩子「高人一等」其實並不難,只需要「早睡、運動、少喝飲料」三個秘訣,以及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鈣質,就能讓孩子在黃金發育期發揮最大的成長潛力。男生身高最好和最壞的結果相差了15公分,女生則是12公分,而這15公分和12公分之差的關鍵,就掌握在父母手裡!

來自家長的真實見證!
我們夫妻都不算高,原本預估兒子最好的身高是165公分左右,治療結果遠超過想像,目前他18歲將上大一,身高178公分。──浩平媽媽

女兒出生6個月後,生長曲線一直在3%以下。小學二年級時,她身高才123公分。在楊醫師超乎常人的耐心和高超的醫術下,終於讓女兒順利長到156公分!──20歲女生的母親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便帶兒子定期返診追蹤身高與骨齡,並且配合楊醫師的武功秘笈:飲食控制與運動。今年暑假,他即將升上八年級,身高已經173公分,是全班男女生中最高的!──14歲男生的母親

作者簡介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現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和兒科部專任主治醫師、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兼任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小兒學科臨床副教授。
楊醫師專攻遺傳學,擁有十多年豐富診療經驗,是國內治療兒童身高問題的專家。她經常看到許多父母不惜花大錢「拚身高」,但8到9成都太晚了,而一旦錯過長高機會,就再也「回不去了」,因此她希望透過本書跟所有關心孩子發育的家長們分享正確的觀念,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打下良好的基礎。

●【真健康】官網:www.crown.com.tw/book/health

名人/編輯推薦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黃朝慶、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 鄭重推薦

了解孩子的真正問題,才能找出解決的方法



臺灣的法規要求十八歲以下的孩子生病應該看小兒科,而生長發育、長不高、長太快或長太胖等問題,都是屬於小兒遺傳新陳代謝及內分泌專科的範疇。在醫學的領域裡,小兒遺傳及內分泌科不像其他專科那麼熱門,但是遺傳醫學這門專科卻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想要高人一等,除了遺傳基因之外,營養補充、生活習慣、體質及環境等因素都和身高息息相關。由於我從小就特別熱愛生物學,而且喜歡追根究柢,主攻兒童遺傳醫學可說是如魚得水,在診間也獲得非常多啟發和樂趣。
隨著醫學和科學的進步、人類環境衛生的改善,兒童的感染疾病及併發症越來越少,所謂的「文明病」卻越來越多,在兒科門診所碰到的兒童往往是肥胖、過瘦、吃不胖、身材矮小……但以上這些狀況都只是表面的現象而已,大部分的家長和專業人員,包括老師、校護、兒科醫師在評估兒童的成長發育情況時,往往都只依照綜合評估表、平均數據及表格來衡量是否達到平均標準。但那只是一個平均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成長軌道,不能完全跟別人比較,而是必須跟自己比較。
因此要發現兒童的成長問題,必須經歷一小段規律且不間斷的追蹤,唯有這樣才可以提早發現真正問題所在,而不至於錯過黃金治療時期。成長一生只有一次,且非常特定的時期,但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也就是這個階段,因為大部分的家長以及老一輩的父母都普遍認為:不用管小孩,時間到了,他們自然就會長大!而且現在的孩子營養那麼好,哪會長不大?小時候胖不是胖,所以沒有關係。但是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小時候矮不是矮」、「小時候高不是高」,但是「小時候胖就是胖」。
我常告訴這些擔心孩子無法長高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才能找出改善或解決的方式。
很多爸媽認為,長不高只要讓孩子打生長激素就可以解決。身為專科醫師的我,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家長們釐清正確觀念,尤其是前幾年塑化劑事件及食安事件的影響,讓我更覺得應該教導這些愛孩子的父母親們,避免因吃下不確定性的食物而受害,進一步從這些認知當中,確立更好的觀念。
成長發育如同蓋房子一樣,著重基礎的穩固及良好建材。地基打得穩,才能一層層地往上蓋成高樓大廈。同樣的原理,替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將來他們的骨骼發展在同輩之中才能優人一等。
每當爸爸媽媽們帶著小朋友來看診,我都會經由詳細的問診及檢查,一步一步地抽絲剝繭、找出問題,這樣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成長的工程延宕了。對於成長遲緩的小孩來說,想要趕上發育標準的進度並非一蹴可幾。除了尋求醫師的治療之外,也要改變生活習慣,兩者相輔相成才可以達成。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我跟孩子和爸媽們就像老朋友般熟悉;而看到孩子們的身高能夠迎頭趕上,也是讓我感到最開心、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我非常了解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除了先天遺傳的基因決定這些因素之外,在後天調養上,我更希望能幫助他們掌握到最好的分數。其實想要長高、長壯沒有特殊的偏方或秘訣,那就是讓孩子養成晚上九點前上床睡覺的習慣、攝取均衡正確的營養及適當的運動,並且注意不讓孩子吃甜食、喝甜的飲料,以上三點,缺一不可!聽起來好像是老生常談,但是真的要做到,需要持之以恆的決心。在我的病例中,幾乎都是圍繞這些問題。
許多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父母們,總希望能在孩子成長發育的路上助他們一臂之力,即使花費再多心力與時間也在所不惜。父母親們如果發現孩子的成長有問題,不是先去購買昂貴的營養品或補品,而是應該先尋求專科諮詢找出問題,幫助他們找出改善的方法。因此,我希望能將自己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跟大家分享,讓孩子輕鬆超越自己原來該有的理想身高。

目次

目錄
前言——了解孩子的真正問題,才能找出解決的方法

Part1 替孩子的成長打底
從孕前健檢開始,為寶寶的健康把關
一人吃兩人補?懷孕時如何吃最健康
注意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三大參數
新生兒篩檢:守護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新手父母最想知道的:新生兒飲食
幼兒期是腦部及器官成熟的關鍵時期
判斷孩子成長發育是否正常的生長曲線
定時評估寶寶的生長發展情形
施打疫苗,如同幫寶寶的健康買保險

Part2 孩子的成長發育,別怕輸在起跑點
生長激素及骨齡,是孩子長高的關鍵
營養、睡眠、運動,是幫助孩子長高的跳板
蛋白質是讓孩子長高的催化劑
成長路上不能缺少鈣
早睡早起,頭好壯壯
運動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
施打生長激素是否可以治療生長遲緩?

Part3 你家小孩性早熟嗎?
性早熟使孩子提早發育,容易損失身高
性早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況
治療性早熟,首先要預防骨齡繼續增長
避免性早熟,從飲食下手
吃中藥可以轉骨嗎?

Part4 過敏,是孩子的成長絆腳石
過敏造成孩子長不高、長不壯?
類固醇會影響發育嗎?
過敏的迷思

書摘/試閱

注意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三大參數



經過十個月的漫長等待,寶寶終於呱呱墜地了!準媽咪們也在滿心喜悅之下,展開育兒大戰。當寶寶出生後,媽咪們都會領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也就是俗稱的「寶寶手冊」,裡面記載許多育兒資訊及寶寶出生後的狀況紀錄。翻開寶寶手冊,我們首先會看到「寶寶出生狀況記錄表」,除了寶寶出生的時間之外,還記載了體重、身長及頭圍等三個重要參數。爸媽們可要詳細研究一下,因為裡面藏有新生兒是否健康的訊息。
家長們可以對照寶寶手冊後面的生長曲線圖,將體重、身長及頭圍的數值換算成百分位,就可以得知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成長的情況。如果寶寶的體重、身長及頭圍三個參數都偏小,稱為「對稱性發展遲緩」,表示胎兒整體發育皆不好。此時須特別注意,因為很有可能是先天染色體異常或胎兒先天性感染(如弓漿蟲感染)的問題。如果頭圍、身高正常,只有體重發育較差,稱為「非對稱性發展遲緩」,此時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很可能是胎兒本身正常,但媽媽營養不好或子宮不良造成的。母親懷孕年齡較大、體重較輕、多胞胎等情況,都有可能造成胎兒非對稱性發展遲緩。在臺灣,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很關心胎兒的體重,卻忽略了頭圍及身長其實更為重要。

約四分之一的SGA胎兒,出生後無法到達正常發育

胎兒發育及體重小於妊娠週數所該有的正常值,被稱為「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例如正常足月三十七週的胎兒應該有兩千五百公克以上,但SGA胎兒卻小於兩千五百公克。而大於妊娠週數所該有的正常值,則是「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根據醫學資料顯示,SGA的胎兒約占出生嬰兒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常併有週產期窒息、低體溫、低血糖、低血鈣、紅血球增多症、血小板低下和先天性畸形等臨床問題,同時也易有長期生長不良、神經系統障礙及較高的胎兒及嬰兒死亡率。
SGA的寶寶出生後,約有四分之一發育無法跟上其他孩子。不過SGA的小朋友們有一項特權,兩歲前身高及體重可以偏小一些,家長在這個時期也無需太過操心他們的身高、體重等問題,只要持續到醫院追蹤即可。但兩歲過後,就必須到達正常成長範圍。
至於LGA,也就是比妊娠年齡該有的正常值大的胎兒,也會有很多併發症。例如因為血液較為濃稠、紅血球數目較多,導致出生後餵食困難,同時也易有黃疸、低血糖等情況。此外,LGA的小朋友也可能因肺部不成熟,造成呼吸窘迫症。體型太大的寶寶,出生時容易被擠壓到肩部,造成鎖骨骨折,甚至是臂叢神經受傷,需經由復健才能恢復正常。
LGA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四千至四千四百九十九公克,第二等級為四千五百至四千九百九十九公克,第三等級則是大於五千公克。只要是大於四千公克的胎兒,醫學上都稱為「巨嬰」。由此可知,寶寶不是愈大愈好,適當的營養攝取才能讓寶寶發育正常。


































幼兒期是腦部及器官成熟的關鍵時期



經過了「一暝大一吋」的嬰兒期,寶寶開始進入幼兒期,成長發育的速度也稍微趨緩。七歲以前是小朋友的腦部及各種器官趨於成熟的關鍵時期,家長們如果能夠建立正確的觀念,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將具有正面的助力。
由於先天基因遺傳加上後天條件等差異,每個孩子成長的速度皆不相同。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家的寶貝看起來好像長得比別人慢,會擔心是否有生長遲緩的問題。其實要判斷孩子生長速度是否正常,光憑感覺是不夠的,必須使用更科學、更專業的評估方法才行。

留意成長里程碑

古人說:「七坐、八爬、九發牙。」表示寶寶七個月要學會坐,八個月學會爬,九個月長牙齒。雖然並非每個小孩發展都完全符合這個標準,但還是有一個時間表可以參考,我們稱之為「兒童發展里程碑」。發展里程碑的意義是讓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行為發展有參考的準則,才能評估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問題,以及該不該進行早期療育。
從孩子大腦及身體的發展可分為粗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語言及人際互動等幾個面向,以下有幾個重要的時間表可以參考。但是要提醒家長們,由於遺傳基因及生活環境的差別,每個小朋友的發展能力不盡相同,切勿存著互相比較的心態。只要孩子在時間點裡達到標準即可,操之過急反而容易為孩子帶來壓力,造成不好的影響。

語言發展:
從牙牙學語到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幼兒的語言發展可說是非常地迅速。語言跟小朋友的大腦發育及學習能力息息相關,因此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指標。不過,家長們也不必因此讓孩子學習唐詩三百首或提早學美語,只要符合兩歲會說兩個字的詞彙(不包含疊字,例如:吃飯、不要等),三歲會說三個字的詞彙(例如:我想玩、我不要),四歲會說四個字的詞彙(例給:我想吃飯、我要洗澡)的標準即可。
當語言發展嚴重遲緩時,可能是智能不足或聽力有問題,應盡快轉介早療單位,才能幫助孩子發展。此外,特別提醒爸媽們,兩歲的小朋友走路就應該走穩了,兩歲以後若還出現踮腳尖走路的情形,表示神經發育較不成熟,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會伴隨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家長們應特別留意。

手部的發展:
孩子手部動作的發展也是重要的指標,三、四個月時可以用手抓東西往嘴裡送,七、八個月時可以將玩具由一手換至另一手,十二個月可以用拇指及指尖拿東西,我們可以發現孩子手部的動作愈來愈精細。有些家長會早早讓孩子自己拿筷子吃飯或提筆寫字,但是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及協調能力都還未發展至此,因此建議三歲左右再學習更為恰當。

牙齒及視力:
每個人長第一顆牙的時間點不一樣,從四個月到一歲半都有可能,只要寶寶冒第一顆牙,就可以開始每半年帶至牙醫診所塗氟。四歲之前孩子的眼睛還在近視狀態,因此,視力健康建議四歲後再多加注意即可。但其他的視力問題如弱視、斜視等,仍需一發現即請眼科評估處理。

尿床:
孩子戒完尿布後,偶爾還是會出現尿床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尿液濃縮能力還沒那麼好。因此有些小女生四歲前、小男生五歲前尿床是正常的,請爸媽不要苛責他們。




















蛋白質是讓孩子長高的催化劑



生長激素可以左右人體的生長發育情況,但它並不是直接在生長板發生作用,而是需要再傳化為生長因子(IGF-1)才行。當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它會經由血液運送到達肝臟,並且跟生長激素接受體結合,才能轉化為生長因子。生長因子的分子結構跟胰島素類似,都是屬於活性蛋白多肽物質。生長因子能夠刺激生長板的軟骨組織,使其不斷增生,因此才能持續長高。在這過程中,蛋白質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一旦缺乏蛋白質,即使有了生長激素,骨骼及肌肉也無法合成。
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不管是物質代謝、調控生理功能、修補身體組織、建造肌肉等都需要蛋白質。此外,想要提升免疫力,增加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更是缺少不了蛋白質。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蛋白質可說是特別重要的營養素;相反地,如果缺乏蛋白質,就像蓋房子沒有足夠的原料一樣,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自然就無法長高、長壯。

多元攝取含蛋白質食物

許多食物裡都含有蛋白質,大家都知道蛋白質又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但其實蛋白質又可分為完全蛋白質、部分完全蛋白質及不完全蛋白質等種類。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所構成的,胺基酸總共有二十二種之多,其中大約有八至十種是屬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獲取的「必需胺基酸」;而其他就是可以經由自身合成,不一定要從食物中取得的「非必需胺基酸」。當我們吃進含蛋白質的食物後,經過腸胃道的消化,大分子的蛋白質會被拆解成小分子的胺基酸,並且經由小腸的吸收、血液的運送,才能被全身細胞運用。當細胞收到各種胺基酸時,會將它們重新排列組合,合成各種不同的蛋白質。因此,不同的生理活動,需要的胺基酸種類及比例也不相同。對人體而言,每一種胺基酸都缺一不可。
含有蛋白質的食物,依照含胺基酸的種類多寡,主要分為三種:
完全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含有百分之三十三人體所需的各種必需胺基酸,具有維持生命及促進成長發育的作用。完全蛋白質的生物價值很高,因此又稱為「優質蛋白質」。蛋類、奶類、肉類和魚類等動物性蛋白質,以及植物蛋白質中的黃豆,都是完全蛋白質。
部分不完全蛋白質:缺乏一種以上的必需胺基酸,或是某些必需胺基酸含量不是很充足,僅能維持生命,但不能提供正常生長發育所需。例如米飯、麥片、麵等穀類食物,都是屬於此類。
不完全蛋白質: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既不能維持生命,也不能提供正常生長發育,屬於營養性較差的蛋白質,例如玉米、魚翅(動物膠蛋白)都屬於這類蛋白質。
想讓孩子長得高又壯,攝取必需胺基酸含量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是最有用的。不過,一種食物裡除了蛋白質之外,可能還含有脂肪、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素,如果為了攝取優質蛋白質而放棄其他食物,營養素就會不夠均衡、多元。其實食物本身有互補作用,我們只要多攝取各式各樣含蛋白質的食物,就可以彌補彼此的不足。例如米類缺乏離胺酸,黃豆缺乏甲硫胺酸,如果混合食用就能解決胺基酸種類不足的問題。部分不完全蛋白質可能因缺乏一種或多種以上胺基酸,所以體內還要花點時間來湊對。雖然在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中,效率會稍微慢一些些,但還是能截長補短,達到最好的功效。
嬰兒期需要的蛋白質比例最高,隨著年紀增長,蛋白質的需求率會稍微減少一些。幼兒每公斤體重每日約需三公克蛋白質,青少年每公斤體重每日約需兩公克,而成人則是每公斤體重每日約需一公克左右的蛋白質。
























性早熟使孩子提早發育,容易損失身高



第二性徵的發育跟內分泌及荷爾蒙息息相關,當孩子體內的女性荷爾蒙分泌過多時,會刺激生長板提早關閉。在前面的章節裡有提到,影響身高的因素在媽媽肚子裡就已經占了百分之二十五,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才是我們能把握的。但是,決定這百分之七十五的因素包括了軟骨的發育及女性荷爾蒙,就如同天秤的兩端一般,只要一方分量增加,另一方就會下降。因此,若是孩子體內的女性荷爾蒙增多,軟骨的分化作用就會減少,對長高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換言之,性早熟的孩子等於是提早發育,提早進入青春期,因此骨齡會比別人增加得更快,生長板密合的時間也會提前。
醫學上對於性早熟有很嚴謹的定義,通常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女生八歲以前或男生九歲出現第二性徵發育(通常女生是乳房,男生是睪丸發育);二,骨齡比實際年齡超前兩年以上;三,體內的荷爾蒙超過標準值。
當小朋友出現以上三種情況時,醫師會先根據病人情況,安排腹部超音波及核磁共振等檢查,以區分是中樞性性早熟或周邊性性早熟。
中樞性性早熟:屬於真性性早熟,因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系統提早被活化所致,造成性腺提早成熟及第二性徵提早發育。
周邊性性早熟:又稱為假性性早熟,可能是因子宮或卵巢腫瘤、先天性腎上腺增生或外來的性荷爾蒙造成的。假性性早熟的孩子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系統並未被啟動,只是有第二性徵出現,只要排除致病原因,性早熟的情況就會改善。
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男、女生性早熟比例為一比十,而且女孩性早熟多為不明原因的中樞性性早熟。當中樞神經的下視丘及腦下垂體不斷遭受刺激而分泌荷爾蒙,就會使男孩睪丸或女孩卵巢分別分泌睪固酮及雌激素,因而出現第二性徵。

孩童性早熟比例增高

現代小朋友因飲食習慣及受到塑化劑及環境荷爾蒙的影響,性早熟的比例大為增加。不過由於家長錯判這個問題,造成孩子錯失長高的黃金時間。
身高跟遺傳有關,如果父母親本來身高就不算好,下一代的身高也不可能長得太高。例如原本遺傳潛力身高預估為一百五十公分左右的女孩,如果有性早熟的現象,將來身高就會比別人矮上許多。因此我認為,原本身高就先天不足的小朋友,父母更應該多幫他們注意是否有性早熟的跡象。可惜的是,很多身高不高的父母,認為小孩長得比別人矮是合理的,或誤以為孩子年紀還小,將來還有長高的可能性,這個錯誤觀念讓孩子們失去了補救的機會。
以目前小朋友成長發育的情況來看,真正影響身高的兩大原因是肥胖及性早熟;而性早熟的小朋友,就是在前面章節提到的「小時候高不是高」的族群。要知道,性早熟的孩子骨齡至少超前兩、三歲以上;換言之,他們少了兩、三年成長的空間,若以一年少長五、六公分來計算,可說是損失慘重。

女性荷爾蒙是性早熟的天敵

前面提及,真正影響身高的是肥胖及性早熟,這兩者都跟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通常這些孩子現在的身高都比同年齡的小孩高,以致讓家長認為小孩還會繼續長高。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一個性早熟的孩子,不管男生或女生,最大的天敵就是女性荷爾蒙。女性荷爾蒙會貯存在肥胖細胞裡,因此肥胖的孩子身體裡的女性荷爾蒙較多。這也是為什麼肥胖及正值青春期發育的男生易有男性女乳症的原因。女性荷爾蒙一旦過多就會刺激生長板,使其提早關閉。想要避免性早熟,首先一定要有正確均衡的飲食,才不會造成不健康肥胖的情況;而想控制好孩子的體重,最好的方法是從飲食及運動兩方面雙管齊下。

肥胖會造成性早熟

肥胖是很容易會被忽略的問題,因為大部分家長都以為孩子的身高看起來沒問題,只是稍微胖一些而已,卻不知肥胖會造成女性荷爾蒙增加,導致骨齡超前,最後讓身高損失。
當小朋友的外表發育不如人時,比較有警覺心的父母可能開始察覺到不對勁,但孩子過高或過胖的問題卻往往被忽略。當孩子的生長曲線超過正常範圍(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爸爸媽媽可能以為小朋友只是長得比較高、比較壯一些,甚至會為孩子長得比別人好而沾沾自喜,其實這很可能是性早熟的徵兆。性早熟的孩子們體內性荷爾蒙會增加,荷爾蒙又會刺激生長板,導致提早閉合。換言之,長得特別高的小朋友,很有可能只是發育早別人一步,但生長停滯時間也比同齡的小孩早。長得比較胖的小朋友,通常身高會比同年齡高,是因為女性荷爾蒙會儲存在肥胖細胞裡,造成性早熟,使其骨齡超前。
提醒家長們,若女生八歲前乳房出現發育狀況,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詳細檢查。此外,一般小朋友在十二歲以前,每年約長高六到七公分,若孩子半年內(一學期)突然飆高五、六公分以上,表示可能提前進入青春期,身高才會突飛猛進,不妨請醫師檢查一下比較安心。

成長的黃金年齡

我們常聽到「要掌握孩子成長的黃金年齡」,到底什麼是黃金年齡呢?正常來說,女孩月經來臨前兩年,男生變聲前兩年是發育最快速的黃金時期。不過隨著生活環境愈來愈變得複雜,這樣的說法早已不適用。以前的孩子發育情況不但正常,時間點也不會相差太多,女孩幾乎都是十三歲來月經,男生都是十五歲變聲,但這樣的準則現在已經不適用了。如果家長們還停留在舊有的觀念裡,可能會因誤判孩子生長發育的時間,錯失黃金關鍵時期。以學理來說,女生十一歲、男生十三歲是長得最快的時候,但現在小朋友性早熟的情況非常普遍,我認為與其把握孩子生長的黃金時間,不如提早預防小女生八歲以前乳房開始發育,或小男生九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睪丸先長大),才能避免生長板提早關閉,讓長高的大門被關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