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培養自信、自由、自覺和熱愛學習的孩子
優質的幼兒教養,奠定孩子成功的基礎
※ 無論是以實物形式還是在自己的內心,父母都要為孩子設立一個小本子。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珍惜孩子的榮譽感,避免懲罰性記錄。兒童沒有過錯,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著有生長空間和成長可能。
※ 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就等於為他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境。
※ 談如何選擇幼兒園,如何讓孩子不拒絕上幼稚園,兒童拒絕上幼稚園的心理分析,幼稚園教師應該注意什麼;又該如何讓過適應期。
※ 性格即命運。當我殷殷期盼孩子一生幸福時,對她的心理健康就充滿切切之意。心理健康的要素很多,它猶如一座花園,裡面盛開著自信、友善、誠實、理解等美麗的花草樹木,它們植根的土壤則是四個字:實事求是。
※ 談如何對孩子進行放手管理,通過給兒童自由培養他們的自覺性、自立精神及公民意識。
作者簡介
* 教育專家、教育碩士、親子作家。
* 作者從教多年,熟悉學校教育,現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專業寫作工作,對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有精深的研究,致力於優秀教育理念的推廣。
* 其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優秀的家庭教育原創作品,在還未上市時,就以「手抄本」的形式開始在網上流傳;本書上市後,獲得如潮好評,迅速躋身暢銷書行列,長銷不衰,被無數家長和教師譽為教育「聖經」。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I集榮登誠品、金石堂與博客來暢銷榜。
*本書像工具書一樣實用,像哲學著作一樣深刻,像小說一樣好看,適用於任何文化層次、任何年齡段、任何文化背景的讀者,目前已在中國大陸以外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1
有自信,孩子學習才會有進步/洪蘭
尹建莉老師的第一本教養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台灣熱賣,上了誠品、金石堂和博客來暢銷書的排行榜,讓我們看到兩岸雖然分隔了六十年,但是在教養上的問題卻是一樣的,我們都還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我們都還是望子成龍,都希望孩子能上明星學校,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兩岸,甚至全球華人父母所使的手法都一樣,美國有個虎媽,大陸有個狼父,都採嚴刑峻法的手段,逼迫孩子念書,使中國成為僅次於韓國的最大補習國家,補習可以說是全民運動,每個孩子都補過習,不管需要不需要。
因為孩子課餘時間都花在補習上,因此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變的很少,親子關係出現隔閡,萬一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高過孩子的能力時,問題就產生了,尹建莉老師針對家長給她的來信寫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第二集,在這一集中,尹老師深入的跟父母談解決之道。
例如很多家長都認為假如自己不提醒孩子,孩子就看不見他的缺點,就不會改正,所以父母就成天嘮叨,跟著孩子後面念經,其實這是反效果,也是中國親子關係緊張最主要的原因,孩子正如尹建莉老師所說,他是有自尊心的,如果他認同你的觀點,他自動會去改,如果他不認同,你念一百遍也無效,徒傷親子感情而已。
尹老師告訴父母,用正向的鼓勵去勉勵孩子克服缺點,在實驗上我們看到,每一句負面的責備話需要四句正向的鼓勵才能平反它的傷害,所以她贊成在家中貼記功簿,卻不贊成貼記過表,父母應該讓優點的種子萌芽,不要把缺點貼在牆上每天提醒他,更加深這個缺點。我們大人一定要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這個錯。
不論海峽兩岸,父母都是責罵孩子的多,獎勵孩子的少,許多父母都看不見自己孩子的優點,因此,我們的孩子都沒有什麼自信心,像書中的例子那樣,孩子每做一件事,便要抬頭看一下父母的臉色,不確定自己的行為是被肯定還是被譴責,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最近有好幾個相當好的實驗都一致指出成就感不是禮物,別人不能給你,你必須實實在在去賺得(earn)你的自信心。
孩子怎麼才能賺得他的自信心呢?美國名作家Martha Grime講的好,「We don’t know who we are, until we see what we can do.」,增加孩子自信最好的方式便是帶孩子去做志工,讓他從服務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發展成他的自信。有自信,學習才會有進步,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因為真正有效的學習是忘我的投入,全神貫注的學習,這種學習當然是快樂的,因為它是心靈的饗宴。
這本書有非常多值得父母參考的地方,但願兩岸的孩子都能因此而受惠,活的快樂些。
推薦序2
真正美好教養,不須虎媽、狼爸來作伴文∕陳美儒 親子教育專家
據說,被稱為「狼爸」,自創育兒口號:「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大陸爸爸蕭百佑,現在對岸內地正火紅著。依《揚子晚報》的報導說,他日前還帶著他管教孩子的工具-「雞毛撢子」上節目錄影,超高調的自曝「動輒就打」的教育方式,強調用暴力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是必要且最好的教養方式;他將「打小孩」給予合理化,而且大剌剌地稱自己是天下最好的爸爸。
根據後續報導指出,「狼爸」一出,竟吸引了三十多位父母將孩子送往蕭家,說要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
不過,如果以大陸十三億人口計,也不過只有三十多位父母認同、響應這般充滿「奴性」味道的教育;縱使「狼爸」是如此火辣透過大眾傳媒來「曬」他的教養法,卻也未見「風起雲湧」的回應。三十比十三億,怎麼比呀?太微乎其微了吧?可見,在廿一世紀的今日,揮舞雞毛撢子來教育孩子的方式是難以引起共鳴的。
對照尹建莉女士所著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七月在台灣一上市,竟然就攻佔了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的前十大,一晃眼已近半年,仍見它賣得熱呼呼的繼續盤旋在排行榜上。
尹建莉,何許人也?雖然她的親子書在未上市前,曾以「手抄本」在坊間流傳;雖然她的親子書一出,就在中國大陸狂銷近三、四百萬冊,可是她在台灣卻從未曾有過知名度,為什麼這麼一本在台灣屬「破冰之旅」處女航的親子教養書,竟能石破天驚般在書店濟濟眾多、數不勝數的教養書中「殺」出重圍,迅速攀上暢銷排行榜?我想這一切最大的主因,還是因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平易近人、合乎人性的教養方式,確實引起了無數爸爸媽媽的回響和呼應。
記得二十五年前,建中還未成立所謂的「數學資優班」或「科學班」時,學校在高二班級暗暗設立了一個「特殊菁英班」--全班四十八個孩子,全是高一結束時各班學業成績的第一、二名。有一回,上到《詩經》的<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談到父母之恩,昊天罔極,也順帶提到了家庭教養。
我問這四十八個許多父母心中的「龍中之龍」的菁英生說;「記憶中從小沒有被爸爸媽媽打過的,舉手!」-耶,結果全班無一人舉手。接著我再問:「如果現在爸爸媽媽再像小時候那樣打你,你會怎樣?」
哇!我竟然看見不少孩子眼露「兇」光,氣呼呼的說:「打呀!再打看看!」雖然還不至於到「要跟他拼了」的心意,卻明白的看到這群少年表現的意志是:不論是我做錯了什麼,或成績分數未達到爸爸媽媽的要求;總而言之,我再也不想挨打了。
可見透過打罵為手段的教育,也許可以迅速、短暫的收到效果,可是因為「屈服」於怕痛、怕被臭罵而勉強完成爸媽「指令」的行為,其背後潛藏,後遺症深遠所造成的委屈、「恨意」,卻可能是親子間久久難以彌補的隱形傷痕。
欣見《人類文化》積極地為尹建莉女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出版第二集,本書內容特色除了補足第一集比較欠缺的閱讀能力、品格教育和學習興趣之外,尤其難得的是還加入了洪蘭教授的《共鳴》,使本書更見視野廣角與可信度。
而我始終相信,真正美好的教養應本諸天然人性與向善的誘發,而不是用言語暴力、肢體打擊來逼迫孩子就範。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續集重現時,虎媽、狼爸只好靠邊站囉!
序
一位讀者在郵件中給我講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天,她7歲的兒子在樓下玩,忽然急沖沖地跑回家,「媽媽,快點,快點把那本書給我!」說話間拿起我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就往外跑。媽媽拉住他問幹什麼,孩子說:「嘉嘉他媽媽又打他呢,我趕快讓他媽媽看看這本書,以後就不打嘉嘉了!」
這位讀者告訴我,她一直以來自信自己是個好媽媽,對孩子非常關心,管教嚴格,可孩子卻越來越不如意。直到她有一天看到我的書,才發現自己像寓言中所講的農夫那樣,無知而自以為是,一直在用鋤頭雕玉,對孩子犯了許多的錯誤。她內心為此非常痛苦,下決心從此改變自己。她說她孩子後來驚奇地說,媽媽你自從看了這本書,變化好大!所以當孩子看到有家長打小朋友時,會急急地跑回家,要拿這本書去「拯救」小朋友。這位家長寫信告訴我這件事是向我表達感謝,說非常慶幸自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讀到了這本書,否則難以想像自己一直錯誤地對待孩子,將會把孩子教育成怎樣一個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大陸創造了一個銷量神話,三年三百萬冊,而且至今勢頭強健。這背後,是數量龐大的讀者群。從我收到的讀者來信以及其他管道回饋的資訊來看,它幾乎被所有年齡、所有文化層次、所有行業、所有地區的人接受——這絕不是宣傳或炒作得來的成果。恰恰相反,本書上市後,並未進行太多的宣傳,它的暢銷完全得益于廣大讀者的口口相傳和互相推薦。當公眾多年來在一些虛飾淺陋的教育話語下深感迷茫,或在老生常談的話語下深感倦怠時,他們意外地被這真實、深刻和美震撼了。
不少人評價本書「通俗易懂」,這確實是本書一個特點,但並非全部。我曾在某個獲獎發言中說:專業寫作,想把一件簡單的事寫複雜了比較容易,想把一件複雜的事寫簡單了比較難。通俗的語言並不等於表達的淺陋,寫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從一個母親的角度來看問題,卻是以專業工作者的學識和態度來分析問題的。而且,我不僅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同時也以一個作家的角色,盡可能文筆精準地寫下每個字、每句話。我要顧及大家的理解成本,力求奉獻給讀者的是既有營養,又有好口感的作品。很高興我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公眾的認可。
《瓦爾登湖》作者梭羅有句名言:「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輕鬆而自然地加以表達。」可是長期以來,社會中一直有那樣一種怪現象,一部書寫得詰屈聱牙,晦澀難懂,被認為是深刻而有內涵;如果寫得流暢明白,文筆簡美,則被認為太淺顯,缺少理論深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人缺少專業思想,對所研究領域問題不能有融會貫通的理解,無法簡化面對的種種問題,只好創造新名詞、製造新概念,以此掩蓋學術上的蒼白和空洞。這些行為,都給人一種錯覺,以為專業著作,不複雜就不是好東西。
我無力去改變這種觀念,但自己必須有所堅持。學術的歸宿不應該僅僅在行業中,更不應該在各類核心期刊中或在書架上,應該在豐富的現實生活中。理論也不是飄浮在事實之上的高貴的空氣,而是潛藏在事情內部的規則和原理,它的本質應該是樸素、簡單和明瞭的。
一位元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曾說過,「物理是最簡單的科學」。教育亦如此,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簡單的教育。所以當人們熱衷於製造概念,區分東方西方教育、男孩女孩教育、三歲教育和八歲教育時,我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告訴大家,一切教育如地球上的大陸,表面距離很遠,有大洋相隔,其實大海下面它們全部是相連的。雖然我在書中寫了很多具體的辦法和細節,但我的目的是通過這些辦法和細節,傳達一些最基本的教育原理。每個兒童身上會發生無數的教育細節,細節是無窮無盡的,而原理就是一把萬能鑰匙,可以幫你找到無數的方法,打開無數的癥結之鎖。
再深奧的原理,一旦明白了就會覺得很簡單。我希望家長們看完我的書後,都會說這句話:教育孩子原來好簡單啊,這本書講的道理我也能做來——這就是對我工作最大的肯定與獎賞。
任何優秀的教育思想,它能否對家長產生影響,都要基於家長是否有基本的接納態度和正常理解力。我的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家長的,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家接受並感覺受益,這一方面取決於我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也取決於讀者,取決於你們的努力程度。我想說的是,不是會生孩子就會做父母,在當代,做個好家長必須要學習。
一個人沒辦法選擇自己有什麼樣的父母,但可以選擇自己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祝福大家!
謝謝大家!
尹建莉
2011年11月於北京
目次
【推薦序】洪蘭教授˙陳美儒˙林良
【作者序】
【前言】寫給讀者
【第一篇】教孩子的每件小事都是教育大事
第1章:給小板凳揉揉疼
『要做個善良、豁達的父母』
第2章:每年都來的聖誕老人
『要做個花心思、製造驚喜的父母』
第3章:比黃金更珍貴的四個字
『要做個實事求是的父母』
第4章:讓孩子不怕小動物
『要做個幫孩子克服恐懼的父母』
第5章:長大要和馬曉飛結婚
『要做個端莊自在的父母』
【第二篇】影響孩子一生的品格教育
第1章: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要做個善於獎勵的父母』
第2章:像「牛頓」一樣
『要做個允許孩子嘗試錯誤的父母』
第3章:如何學會開「家長會」
『要做個親師充分溝通的父母』
第4章: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級飯店
『要做個讓家充滿愛的父母』
第5章:孩子是從哪裡來的
『要做個擁有健康兩性觀的父母』
第6章:睡覺不怕吵,學習不怕吵
『要做個引導孩子適應環境的父母』
【第三篇】讓孩子快樂的去上幼兒園
第1章:入園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什麼?
『要做個引領孩子認識幼兒園的父母』
第2章:如何解決孩子和家長分離的焦慮?
『要做個舒緩孩子焦慮的父母』
第3章:讓孩子順利入園應注意哪些細節?
『要做個正面鼓勵孩子的父母』
第4章:孩子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
『要做個了解孩子的心思的父母』
第5章:理想的幼兒園老師應該是什麼樣?
『要做個能提供良好建議的父母』
第6章:如何選擇合適你孩子的幼兒園?
『要做個注重教育科學的父母』
第7章:孩子不上幼兒園,可不可以?
『要做個注重幼兒啟蒙教育的父母』
【第四篇】提升孩子學習興趣和能力
第1章:讓孩子「識字」其實不難
『要做個施行正確教育方法的父母』
第2章:用唐詩滋養的孩子
『要做個讓孩子愛古典詩詞的父母』
第3章:學習不要太強調「刻苦」
『要做個讓孩子歡喜學習的父母』
第4章:不考100分的心態
『要做個鼓舞孩子學習動機的父母』
第5章:孩子考好了,不獎勵
『要做個不隨分數起舞的父母』
第6章:扮家家酒就是學數學
『要做個懂得寓教於樂的父母』
第7章:學語文,而不是學語文課本
『要做個重視語言教育的父母』
【第五篇】給孩子自由,就是給他選擇權
第1章:自由,教育中的核心詞
『要做個給孩子自由的父母』
第2章:給孩子自由,就是給他選擇權
『要做個讓孩子自在成長的父母』
第3章:如何給孩子自由
『要做個學會放手的父母』
第4章:給孩子自由,就是給他犯錯權
『要做個自律和寬容的父母』
第5章:自由的人才會是自覺的人
『要做個懂得愛與自由的父母』
書摘/試閱
【第一篇】 教孩子的每件小事都是教育大事
1-1 給小板凳揉揉疼
『要做個善良、豁達的父母』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幼兒玩耍或走路時,不小心碰撞到什麼東西,撞疼了碰傷了,哇哇地哭起來。家長為了安慰孩子,就會一邊哄孩子,一邊故意舉手打那個「肇事者」,「責怪」它為什麼碰疼了孩子,做出給孩子「報仇」的樣子。然後安慰孩子說:「我們打它了,它再也不敢害你了。」孩子可能在這時候會有些安慰,破涕為笑,家長也會感到很滿意。
這是一種很不好的方法,是一種「復仇行為」。它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責怪別人,教他不寬容和報復,不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會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過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疼,這有什麼,我沒教孩子打人啊。其實,在孩子看來,萬物同物,對一棵草說話與對一個人說話一樣,對一張桌子的態度與對一個人的態度一樣。有時候,一個小女孩對心愛的布娃娃的感情絕不遜色於她對同胞姐姐的感情。單純如一張白紙的孩子,任何事情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任何經歷對他來說都是體驗和學習。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論著《愛彌兒》中談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時認為,人在開頭的一剎那間,也就是尚處於天真純潔時期所接受的感知,將對他的一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在孩子幼小時,每一個生活細節都可能成為蘊含重大教育意義的事件,兒童教育中無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發展為孩子的一個好習慣或壞毛病。家長對此應敏感,要用一些心,讓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為砌築兒童美好情操大廈的一磚一石。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子小時候,輕微的撞傷碰疼的事會常常發生,我女兒圓圓當然也一樣。我們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在這些事情發生時,也不過分大驚小怪。盡量以輕鬆快樂的心情面對,讓她覺得這是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動不動就一臉驚慌失措,不但不能給孩子安慰,還會嚇著孩子,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會產生恐懼。
同時我們還教她善待「對方」。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我們絕不會去打小板凳,而是趕快輕輕地親親她的疼處(據說媽媽的吻止痛效果很好),安慰她「馬上就不痛了,寶寶不哭了」。等她狀況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帶著她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
這樣做,不但沒有讓小板凳站到她的對立面,成為「加害」她的壞蛋,反而使其成為分擔痛苦的朋友,並讓她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圓圓去給小板凳揉疼時,也就忘了自己的疼,情緒很快好轉。
由於我們經常這樣做,有一次,我帶她在外面玩耍,她跑著跑著,被不夠平整的地面絆了一下,摔倒了,兩隻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痛得大哭起來。我趕快親親她的小手,輕輕地給她吹吹,再給她擦擦眼淚,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帶她走開時,她居然蹲下來,給摔倒的地面揉揉疼,安慰地面「馬上就不疼了」。
同時,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個布娃娃,發生衝突,我們既不要求她出讓,也不慫恿她搶奪,而是趕快用另一個東西來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讓她知道好玩的東西不止一樣;或者引導她和小朋友一起玩,體會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訴孩子們說:「我們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頭髮亂了。來,小哲給布娃娃梳頭,婷婷到浴室找個毛巾給布娃娃擦一下臉,圓圓把你那個蝴蝶結拿來給布娃娃戴頭上……啊,看,你們三個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大人經常這樣引導孩子,並且家長自己也每天友好對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辦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鬥狠比倔,孩子就學會了理解他人,學會了溫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學會了「讓步」。
圓圓從小就懂得謙讓,每當有什麼衝突出現時,她總是會讓步。這讓步並不是怯懦的退讓,是一個孩子表現出的真正的大度,是變通能力,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她和小朋友玩耍從來不鬧意見,總是懂得透過「辦法」來解決問題。記得有一次在幼兒園,圓圓和幾個小朋友排隊玩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子總是第一個上去第一個滑下來,然後再第一個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後面的人都滑下來,站到他後面時,再一起上去。孩子們可能突然發現當這個「第一名」很風光,就開始爭搶。後面滑下來的孩子拚命往梯子旁跑,但很難趕到第一的位置,於是有的孩子開始互相推擠,大喊大叫,鬧得情緒很不愉快。圓圓也很想第一個滑下來,但她不會利用喊叫或把別人推開這些方法爭搶第一。她讓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別的小朋友這一輪滑下來跑到梯子旁時,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後面。她用適當放棄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衝突,又為自己爭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機會。
圓圓的善解人意轉移到很多方面。她從小對萬事萬物親切友好,我和她爸爸開玩笑打一下布娃娃的屁股她也不允許。她上小學後,和班上同學關係也很好,每次班裡選模範生,幾乎都能全票當選。她才七歲時,我哥哥的孩子,當時四歲的小毅來我家住了幾個月。圓圓總是對小弟弟非常好,從沒和弟弟鬧過一次彆扭。有一次,我和她去買一種她和弟弟都非常喜歡吃的蛋糕,店裡只剩一點點了,勉強夠兩個人吃。我問她可不可以回去只讓奶奶和小弟弟吃,她這次不吃行不行。圓圓爽快地答應了,儘管她非常想吃,但她考慮到弟弟那麼小,奶奶老了,都需要照顧。回家後她一直堅持要把蛋糕給奶奶和弟弟吃,自己說什麼也不吃。奶奶讚嘆說這個孩子真懂事。
圓圓初中就讀的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校每天發一個水果。她回家對我說,開始時分到不好的水果有點不高興,但一想到這個不好的水果如果不分給她,就會分給另一個同學,總得有一個人吃它。這樣一想,就高興了,以後不管分到什麼樣的水果都不在意。她說這話時才十歲。
她能這樣想,我們非常欣慰。善良和豁達永遠是相隨的,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對別人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讓她在當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證她一輩子不吃大虧。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