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成功翻身、揚名海外的成功故事!
旅居美國的藝術家林世寶,藝術創作上長達30年的堅持。多次受邀回台灣展覽,並期待將自己的奮鬥歷程分享給台灣有夢等待實踐的年輕藝術家。
30年來林世寶的藝術創作涵蓋廣泛,包括繪畫、裝置藝術、行動藝術,並受企業界聘請為大型商場戶外空間創作鎮館的戶外雕塑。林世寶的作品最與眾不同的是,其裝置藝術作品的創作結合行動藝術,每件作品並非獨立完成,而是和數萬人心靈交流的過程,從仕紳豪貴、名人、到街頭流浪漢,甚至罪犯等,這些人物的心靈為他的創作注入了感人的生命力。對他而言,每一件行動藝術的過程比完成作品還要重要,他個人對藝術的詮釋是:花費一段青春歲月去證明一件事,去完成一個夢,作一個追夢的人。
本書續寫林世寶過去十年的故事,這一段故事很精采,卻沒有留下隻字片語,包括林世寶在商業掛帥和現實考驗下,如何堅持和變通,裝置與行動藝術的走向,他如何堅持以物易物來募資拍攝他的「集夢計畫」電影;另一方面,和作家劉馨蔓過去十年來類似的生命經驗中所激盪出的故事,以作家的筆寫藝術家的心靈,為生命帶出再一次感動,並以此鼓勵台灣日漸蓬勃的文創事業和工作者。
作者簡介
林世寶
旅美行動藝術家
1962年出生於台灣嘉義市,就讀南山高中時開始美術創作,17歲就獲得全國美展第二名,曾連續四年奪得全國美展比賽大獎,而得以保送國立大學,但他放棄保送,於1986年被日本畫商推薦赴日深造,進入名古屋造形藝術大學,學習現代水墨。在日本奮鬥兩年後,以一幅「白日夢的南極」奪得日本全國水墨畫大賞獎第一名,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且非日裔的首獎得主,也一舉成名,此後成為日本及國際美術比賽的常勝軍,30歲不到已累積了近三十項各藝術大獎的榮耀。
然在日本聲譽如日中天之際,林世寶毅然選擇前往紐約,攻讀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同時開始結合裝置藝術與行動藝術,完成十多件裝置創作,包括2005年受邀為世界博覽會製作「智慧之門」大型裝置藝術。林世寶因其關懷環保與跨族裔人性議題而獲多項表揚,包括2000年獲美國移民局頒發亞洲傑出藝術家獎,2011年獲聯合國頒贈傑出藝術家獎。目前定居紐約。
Facebook│林世寶─Shih Pao Lin
劉馨蔓(Monica Liu)
台灣淡江大學英文系學士,紐約理工學院傳播藝術系碩士,曾從事專業公關、紐約廣播電台中英雙語主持、世界日報記者,獲得過美國新聞報導獎,以及許多文學獎,現定居紐約,現職為美國電視節目製作人,業餘從事寫作。
從1998年開始寫作至今,著有《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男人》、《遊紐約學生活》、《林世寶的一分錢傳奇》、《把世界收進行李箱》、譯作《放下,快樂就來!》,以及短篇小說集《紐約的13種可能》,另有散文百篇見於各大刊物。其中獲獎小說《藍色燐火》被改編英文電影Blue Fire,曾獲紐約2002年第24屆亞美電影節以及其他多項電影獎。其小說以視覺見長,被定位為魔幻寫實風格小說家,曾應邀於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與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等機構以「虛實之間—談魔幻寫實小說」等進行專題演講。
名人/編輯推薦
─王繼光│南山中學董事長
翻閱本書的每一個章節,彷彿一部有溫度的電影就在眼前播放。
─黃嘉俊│電影導演
在這個因政治與宗教分歧而產生全球不安的時代,林世寶以一顆真心與藝術的眼,創造出和平的象徵,啟發了人類對和平的期望。
─楊香雲│台南奇美博物館駐美藏購代表
四十年的堅持,造就他的傳奇。
─廖修平│台灣現代版畫之父
林世寶的故事給迷惘的新世代開啟了一扇心靈之窗,並溫暖了全世界人心。
─趙俊邁│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前會長
一個行動,帶出一個社會議題;一項創作,修補人心缺口。書中故事引人入勝,如一幕幕上演的戲,你也可以加入。
─陳湘琪│金馬影后
目次
自序 三十年來只在做一件事
引言 幕正開啟……
ACT 1少年阿寶─那些年,那些事……
屏東小山村的少年阿寶
國中的放牛班同學
進入四大惡校─南山商工
南山戰國時代的平亂將軍
當兵差點成逃兵
ACT 2傳奇開始的地方—日本
三個月打退堂鼓
帶著十萬元新台幣重回日本
名古屋的生活
開學不久就逃學
山窮水盡時入住大草小廟
廟內神祇夜夜入夢來
畫下夢境獲首獎
畫風轉向心靈追求
血染的畫布
在事業巔峰時離開
ACT 3傳奇的序曲─美國一分錢
紐約意外成了我的二十年
偶然巧合激盪出靈感
主流媒體報導,出現轉機
廣島核爆倖存的老太太
來自非洲的地鐵清道夫
土耳其的啞巴木匠
印度的盲人
曼哈頓的同志們
俄羅斯妓女的Lucky Penny
美國新新人類的夢想
自閉症女孩的錢桶
刑事通緝犯的心願
不開門的捐贈者
我被哈林區的搶匪打劫
在生命消失的瞬間
和平完成的波折
「和平進行曲」突然斷裂
ACT 4集結心靈的延續─裝置即行動
純真的心:「智慧之門」
「愛之樹」:回收被遺忘的愛
生命中的知遇─陳秋貴
「粉紅讚車」的推手
以「讚車」提出對文明的反省
從「粉紅讚車」到「F1讚車」
ACT5我與南山的一世緣
回到南山
南山的大師工坊
「F1讚車」建立心的連結
ACT 6集夢計畫—蘊釀二十年的電影
集夢電影─夢想的終極
書摘/試閱
ACT 1少年阿寶─那些年,那些事……
馨蔓:讓我們先把鏡頭拉回童年時光,看看屏東鄉下的少年阿寶?
阿寶:我的童年是住在屏東的小山村裡,在山村渡過幸福的童年時光,山村的樹木、植物、花草都有他們獨特的花魂,這裡有童年玩伴,山阿寶冒險;我們沒有幼稚園,而是童稚的純真,大自然就是幼兒們的教室和操場,天然的小河小溪和田園小徑是我童年的遊樂場,而且小小的年紀,就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以根作為人生獨特的架構,來造就人生的未來。
馨蔓:我特別能體會小山村的孩子討厭受到拘束,思維也和城市制式化教育的孩子不同,常有跳脫方框的做法,在交友方面特別有正義感,這些是不是在另一方面成為師長眼中的離經叛道?甚至成了問題小孩?
阿寶:沒錯,小時候我住在屏東鄉下,從新豐國小到高樹國中都是牛頭班的墊底生,因為不喜歡受拘束,學校功課自然好不起來,但並不代表是懷孩子。但從小我就喜歡美勞課,老實說當年唯一引起我興趣的只有繪畫,老師要我們交一件作品,我會畫五張交上去,其他科目當然就慘不忍睹了。但鄉下畢竟是有人情味的地方,幸好有三位美術老師提攜我,點醒我要考慮未來,不能只是傻傻的過日子。到了高中,我刻意選擇當時的壞學校,仍希望懵懵懂懂的過日子,除了畫畫心裡甚麼都不想,幸好遇到好老師,他成為我生命轉彎的燈塔,讓我沒有庸庸碌碌的過一生。
馨蔓:回首來時路,你有沒有想過生命的際遇是很奇妙的,我們從生命的這部電影來看,生命的劇本是無法改寫的,如果不是那些人那些事,少年阿寶長大後可能變成畫廣告看板的阿寶,而不是一個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了。我也常看到你不少畫作中多少透露出那些田園樂章和自然流露的純真,特別是外方內圓的和諧?
阿寶:童年生活確實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那些景物和人文多少對我後來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一如妳所說的,我的畫框都是方的,有稜有角,但是我的畫作一定有一個圓,圓代表的就是圓融和諧,任何一點都可以是起點和終點,這就是天地所教給我們的哲學。
馨蔓:我們接下來就按下回放鍵,看看你童年到中學的成長如何影響你後來的人生。
……………………………………………………………………..
屏東小山村的少年阿寶
場景:台灣屏東鄉下
演員:爸媽、兒時玩伴、美術老師
謝幕:以根作為人生獨特的架構,來造就人生的未來。
我如今住在國際化的大都會紐約,但腦中經常縈繞不去的則是鄉下的童年時光!
回首來時路,不同的童年成長經驗,塑造了獨有的個性和表達方法,小山村的貧困環境裡,家家戶戶燒柴煮飯,小孩假日上山砍柴,過年到鄉野溪邊採野薑花回家插,到了田野,下田摸田螺,捕泥鰍抓青蛙,撿蝸牛。在食品相當匱乏的年代,這些都是山村隨手可得的食材,成為桌上的山珍海味。鄉下人很好客,有客來時一定是殺雞宴客,拿出家裡窖藏的陳年酒釀,自家蒜苗梅菜,色香味樣樣到位,掌廚的都是自家媽媽和姊姊的刀工和火候,煎炒煮炸蒸,樣樣極品呈現於桌面。
我最喜歡用柴火煮的飯,到了傍晚山村都飄著稻米香,不知覺得想到村上一位老農夫的自然哲學「人不能染傲氣,但不能無傲骨」以傲骨養成驕傲的本錢。小山村通常會有午後雷陣雨,雨停之後,山風吹來,暑氣頓消,雨沐後的山村,古道兩旁農夫除草推放的新草,飄著自然的芳草味,和現代大城市的巨大工所排放的烏煙是天差地別。
在田野上的野薑花也顯得格外清新,屋後的阿寶溪似歌,通常我會爬上我家屋頂欣賞雨後小村,聽著叮叮咚咚的溪水和小河嘩啦啦的旋律交響圍繞鄉村流淌,聞著雨後的稻香、草香、花香,感受大自然的氣味,這一切朦朧的詩意,像極了印象派的畫。
童年童趣如斷線風箏,越飄越越……
沒有電話的鄉村,大人叫小孩回家吃飯的喊叫聲特別宏亮,山村人的嗓子特別好,雨後小村高高掛在天際的彩虹,襯托下自然聲的韻味,落山風吹響的竹聲、牛聲、青蛙聲、犬聲,生命和自然的交響曲再度響起,大自然真的是上天給的最大恩賜。童年在鄉村除了過年穿新衣,玩爆竹,處處都是濃的年味;反觀現代人生活水準提高,相對的年味淡了。我懷念村中的喜慶宴會都在自家的稻場上辦桌,左鄰右舍都來幫忙,辦桌結束,全村分享剩菜,從沒見塑膠袋,大家都是自備自家大碗;童年時常看到的農村的以物易物農家秋收時的蔬果,家家會互相交換農產品。鄉村人好客,重人情,珍惜萬物,珍惜友情和親情,到了都市,都是人講「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農夫一年到頭和大地為伍,當時的娛樂只有收音機,小孩的玩具不是商場上買來的,而是百分百大人手工,所有玩具一手製造,小小的酒瓶蓋,樹上的鞦韆、捉蟋蟀的小道具,手做的風箏等等,如此代代相傳,孩子們玩著手作的小玩具都玩得那麼開心,我的童年都給村裡的小孩做玩具,手牽動著大腦,不像當今的高科技,小孩的童年都被工程師設計的遊戲程式牽著走。那些童年童趣如斷線的風箏,越飄越越遠,記憶也越模糊了。
在到紐約首次受邀到阿寶肯中心聽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會時,讓我想起當年村裡自製賣豆腐的阿伯,每天風雨無阻,天亮前就在村頭叫賣,聽到叫賣聲我就會起床拿盤子去向阿伯買豆腐,當作早餐的主食,每天聽到阿伯丹田有力的叫賣聲,就是我一天的開始。他的手工豆腐從年輕賣到老,堅持四、五十年每天限量,數十年的時光,每天叫賣聲延續兩小時。我常趣味的想,這位阿伯如遇到賞識的貴人引薦,說不定也能當上男高音!
當時鄉村不用塑膠袋,村人習慣拿自己的盤子、瓶子去買豆腐。鄉村重視人情味,過年時節鞭炮轟鳴,親友會登門拜年,重視慎終追遠,金紙和香燃起的氤氳繚繞成霧,村民首先會祭拜天地,表敬天,同時祈求年年豐收行大運;新年慶典則是鑼鼓喧天,門上貼著手寫的墨筆春聯,用有溫度的筆親筆寫祝賀卡,現代漸漸沒有人用手寫卡片了,春聯少了墨水味,多了印刷的機器味。
一九六O年,我們家從祖籍嘉義全家遷移屏東,到了一九七三年,我小學五年級時,父母決定舉家搬到臺北,那個決定則成了我和家人分開,小小年紀就獨立的開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