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女兒們
商品資訊
系列名:歷史與現場
ISBN13:9789571372822
替代書名: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 Queens: How the Daughters of Genghis Khan Rescued His Empire
出版社:時報文化
作者:傑克.魏澤福
譯者:黃中憲
出版日:2018/02/14
裝訂/頁數:平裝/328頁
規格:21cm*14.8cm*2cm (高/寬/厚)
版次:2
適性閱讀分級:604【九年級】
商品簡介
拂開歷史掩蓋於女性身上的塵埃,
還原蒙古女兒們對帝國的奉獻
撐起大漠草原上輝煌功業的,
並非馬背上的剽悍男兒,
而是手握政經大全、復興帝國威望的
──蒙古帝國的皇后們。
十三世紀時,不知名者刪除了《蒙古祕史》裡成吉思汗論功行賞女兒的片段,僅留下「女子每行,賞賜咱」(給本族的女子們恩賞吧)語意前後模糊的文字,就連成吉思汗共有幾位女兒、她們各自的名字,都未被史冊詳加記載。儘管編年史家拉希德丁寫道,「關於這些女兒,傳說頗多。」然而現今傳說幾乎已全數佚失。在掌權女性的權力移轉間、以及男性後嗣的爭名奪利中,成吉思汗女兒們的事蹟,逐步被蒙古編年史家與學者刪去。
繼暢銷書《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後,獲獎無數的人類學家魏澤福,為了找尋被歷史掩蓋的皇室女性真相,他挖掘中國朝廷的外交報告、寫給梵蒂岡的信件、穆斯林史、亞美尼亞王室編年史、馬可‧波羅等商人的回憶錄,以及道教與儒家寺廟的碑文,拼湊出蒙古皇后們的故事。她們或見於喬叟的詩和普契尼的《杜蘭朵公主》,或見於波斯手抄稿繪圖和藏族喇嘛廟的唐卡,在被世人遺忘許久之後,魏澤福以其文史考證及生花妙筆,證實了世界卻未曾忘卻她們。
全書共分為三部,第一部主要描述成吉思汗建國後,如何利用自己的婚姻,女兒與部屬、異族的聯姻,藉此擴張並穩固蒙古帝國。第二部則由窩闊台繼位寫起,將視野推及兩百年來蒙古帝國的興衰,以及諸位掌權的皇后們如何為己位子籌謀權力。第三部則著重於復興蒙古帝國的皇后「賢者」滿都海。在她的努力下,蒙古帝國維持了三十多年與明朝共存榮的局面,直到她死後的十七世紀,才被滿清所滅。
魏澤福這本為蒙古皇族女性翻案的非虛構大作,書寫範圍超越《蒙古祕史》,補足了正史中缺乏的女性歷史。正如其所言,本書是為了重新拼湊《祕史》裡遭刪除的那幾頁、為了讓受人冷落的章節重見天日、為了看到過去七百年來人類無緣一見的片段,付出綿薄心力,「這些蒙古王后仍在某處,八百年來只等我們再看她們一眼。」
作者簡介
傑克.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政治學學士、社會學碩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人類學博士,以及蒙古國成吉思汗學院的榮譽人文博士,曾任美國明尼蘇達州馬卡勒斯特學院德威特.華勒斯人類學講座和成吉思汗學院的榮譽教職,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人類學家」。因撰寫《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一書,於二○○七年獲頒蒙古國最高獎章北極星勳章。其他著作有《印第安施者》(Indian Givers)、《野蠻與文明》(Savages and Civilization)、《金錢簡史》(The History of Money,商周)、《鄉根》(Native Roots)等,並曾在一九八九年與一九九二年獲頒「明尼蘇達圖書獎」(the Minnesota Book Award)。
譯者
黃中憲
1964年生,政治大學外交系畢,現專職翻譯,譯有《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明代宦官》、《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未竟的帝國:英國的全球擴張》、《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戰後歐洲六十年1945-2005(全四卷)》、《太平天國之秋》等。
名人/編輯推薦
正如史景遷是一流的中國史敘述史家,魏澤福是蒙古史的說故事高手。閱讀此書的樂趣,遠遠勝過一部可靠而枯燥的歷史著作。──蕭啟慶∕中央研究院院士
從訶額倫到賢者滿都海,作者廣泛蒐羅史料中的斷簡殘篇,輔以田野調查,豐富呈現了這些偉大的蒙古女性如何在艱困的環境裏,成為大蒙古兀魯思(Yeke Mongol Ulus)堅實的後盾,保存了黃金氏族的灶火,也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蒙古歷史。
──蔡長廷∕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人類社會的建構及形成,是所有人們努力的成果,缺一人,眼前的世界即有所不同。可惜的是,過住的歷史記載或研究,大多以男性為主體,可說只記載、研究了歷史的一半。蒙古帝國歷史的書寫亦然,大多以成吉思汗為核心,再擴及其四個兒子或其他男性成員。本書作者幫助我們對蒙古帝國的歴史有完整的認識,將這個黃金家族成員中的女性(成吉思汗的母親及女兒們等等),也納入書寫的範圍。因此,他所描繪的蒙古歷史,因這人物成員的複雜及多樣化,而浮現了一種立體感。這種與過往不同的歷史情愫,我,歡欣地邀請讀者一起來領受。
──張斐怡∕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生活在歷史裡」講座主講人
序
為蒙古皇室女性翻案的歷史文學──介紹魏澤福《成吉思汗的女兒們》
中央研究院院士 蕭啟慶
一、
有一天成吉思汗與他幾個愛將談到什麼是男子漢最大的快樂,他說:
鎮壓叛亂者,戰勝敵人,將他們連根剷除,奪取他們所有的一切;使他們已婚的婦女號哭、流淚,騎乘他們的後背近乎平滑的駿馬,將他們美貌后妃的腹部當作睡衣和墊子,注視著她們玫瑰色面頰並親吻著,吮吸她們乳頭色甜蜜的嘴唇,這才是男子漢最大的樂趣。
這是傳世的成吉思汗「格言」中的一則。在一般印象中,這則格言充分反映了成吉思汗的世界觀與兩性觀。這一世界觀與兩性觀也可說是蒙古世界征服的一個主要動力。
美國人類學者魏澤福(Jack Weatherford)最近十幾年來一直專注於蒙古歷史的探討與詮釋,大約六年前出版了《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的英文本,該書從世界史的宏觀視野,力圖修正過去對蒙古世界征服的負面評價,並主張這一征服是近代世界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該書的出版曾經鬨動書林,並為作者贏得蒙古共和國最高榮譽的北極星獎。這部《成吉思汗的女兒們》則對兩性在蒙古世界征服中的角色提出全新評估,相信也將撼動讀者,引起不少爭議。
從本書英文原名《蒙古皇后祕史:看成吉思汗的女兒如何拯救他的帝國》(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 Queens: How the Daughters of Genghis Khan Rescued His Empire),可看出這部書探討的對象不限於皇室的女兒,也包括皇后,也就是皇室的全部女性。
此書的起點是《蒙古祕史》中啟人疑竇的一節:「女子每行,賞賜咱」(啟慶按:此為明初翰林院臣對《祕史》第二五一節的簡譯,札奇斯欽先生今譯本作:「給本族的女子們恩賞吧」!)。這一節是一二○六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即大汗位時,大行封賞記載的一部分。上下各節對受封家人、功臣的功績及受封情況皆有較為詳細的描述,唯有這一節的記載極為簡略。作者認為成吉思汗對女子的成就與貢獻所做的表彰在事後遭到不明人士的刪除,遂使諸女性的角色掩沒不彰,他說:
成吉思汗生了四個愛享福而怕吃苦的兒子,他們善飲酒,作戰平庸,在其他任何方面都表現拙劣;他們傷害了父親所建造的帝國,卻都名留青史。成吉思汗肯定他諸位女兒不凡的領導本事,把帝國裡具重要戰略地位的地區交給她們治理,但如今我們連他有幾個女兒都無法確知。她們在世時不可能受到忽略,但去世後,歷史隨之向她們關上大門,讓數世紀的塵土掩蓋她們走過的路。
可見作者認為:成吉思汗諸子的表現甚為平庸低劣,而女兒們則頗受重用,但她們的貢獻在歷史中卻受到忽視。本書的目的便在於重新拼湊出皇室婦女在蒙古建國史上失落的歷史,恢復她們應有的地位。
本書的原文書名雖然脫胎於蒙文《蒙古祕史》,兩書的性質卻大不相同。《蒙古祕史》是官撰的歷史,旨在建立成吉思汗家族─「黃金氏族」─統治的正統性,僅供皇室子孫閱讀,對外則不公開,故稱「祕史」(niucha tobcha’an)。《蒙古皇后祕史》則是要將蒙古皇室女性長期隱蔽的史實重新公開於世。
二、
本書雖以「成吉思汗的女兒」為副題,但所涵蓋的女性,不僅是成吉思汗女兒與媳婦的一代,亦不局限於蒙古帝國時代(一二○六至一三六八年),繼承帝國的北元時代亦包括在內。
本書按時代順序,分為三部:
第一部〈絲路的虎后,一二○六至一二四○年〉敘述皇室女性在蒙古帝國建國過程中的角色。顯示成吉思汗並不歧視女性。陰陽平衡是他的超自然觀和政治謀略的基本原則。他把夫妻比喻為牛車的兩根轅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他善於運用聯姻蒙古或外族的貴族世家來擴張自己的政治勢力。這一部所敘述的女性中,除去大家習知的成吉思汗母親訶額倫、妻子孛兒帖外,特別受到強調的是他幾個女兒的角色。成吉思汗有三個女兒嫁給有親緣關係的氏族長,有助於蒙古國內的團結。另有四名女兒:阿剌海別乞、也立可敦、拖萊、扯扯亦堅分別嫁給鄰國汪古、畏兀兒、哈剌魯及斡亦剌的君主。在他的支持下,這些女兒都控制了嫁入國家或部族的政治,而被成吉思汗視為捍衛蒙古本土的盾牌,而且在南伐金朝及西征花剌子模的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的角色。如嫁給汪古的阿剌海別乞掌管伐金所得到的漠南地區,並被封為監國公主。消滅花剌子模後,幾位公主實際上控制了貫通東西的絲路,並經營世界性的金融組織。
第二部〈破碎的玉國,一二四二至一四七○年〉涵蓋窩闊台時代至北元初期二百餘年間蒙古皇室婦女的歷史。作者認為窩闊台時代是蒙古皇室婦女地位的轉捩點。窩闊台為擴大自身權力,改變了乃父重用女兒的政策,摧毀了其姐妹及其家族的權力。但是由於皇室男性的種種弱點,尤其是酗酒,結果權力旁落於他們的妻子之手。先後登場的有窩闊台汗之妻脫列哥那、其子貴由汗之妻斡兀立.海迷失,以及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妻唆魯禾帖尼。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唆魯禾帖尼。作者認為:「唆魯禾帖尼大概是蒙古人稱雄時期最能幹的女人,她這一輩子都在準備,等待著那個替兒子掌權鋪路的時機。在塑造蒙古帝國的形式和命運上,她的影響遠超過同時代的任何人,從對歷史的影響來看,她的地位僅次於成吉思汗。」由於她的努力,皇權自此由窩闊台系轉入拖雷系之手。其子蒙哥、忽必烈相繼立為大汗,三子旭烈兀成為波斯伊兒汗國的創始人,而幼子阿里不哥也曾與忽必烈爭奪汗位。
忽必烈立國中原、建立元朝後,中亞反對他的勢力集結於窩闊台汗之孫海都左右。海都結合察合台與朮赤後裔,以維持蒙古正統為號召,反抗忽必烈的宗主權。這場蒙古帝國的內戰持續達三十年之久。在這場戰爭中,海都的女兒禿忽倫成為眾所囑目的人物。據說,禿忽倫美貌出眾,而又精於騎射、摔角,戰功彪炳。雖然追求者眾多,她卻用摔角比武做為擇偶的標準,且從未嘗過敗績。雖然禿忽倫的驍勇未能挽救她父親的覆亡,但她本人倒是成為一個傳奇人物,馬可波羅曾在遊記中對她詳加描述,她更成為義大利劇作家普契尼著名歌劇中,杜蘭朵公主的原型人物。
禿忽倫是蒙古帝國最後一個狂放不羈的皇室女性。此後的皇室女性皆為中國、波斯的禮儀所馴化,在公共領域中的地位大為降低,無法彌補她們男人的放縱、無能與昏庸,造成十四世紀蒙古國勢的迅速衰退。即使在一三六八年逃回草原後,蒙古統治階層仍然互相殘殺,達一世紀之久。
第三部〈狼母,一四七○至一五○九年〉聚焦於中興蒙古的一位皇后─賢者滿都海。過去歷史著作中僅在討論達延汗的功業時偶而談到滿都海。實際上,滿都海才是達延汗的培植者與蒙古中興大業創造者。在十四世紀後期,成吉思汗後裔的統治權已是不絕如縷,而蒙古政治是由一群已經伊斯蘭化的軍閥所操控。滿都海出身綽羅斯部,是傀儡可汗滿都魯的第二個妻子。滿都魯死後,滿都海擁立其亡夫的姪孫,即才五歲的把禿猛可,並極力把他培育成傑出的領袖,授予達延汗的稱號。一四八○年,三十三歲的滿都海與年方十七的達延汗結婚,以後陸陸續續為他生了八個小孩。她不僅才智出眾,而且英勇過人,即便在懷孕時仍馭馬親征。在她主持下,對內先後消滅了癿加思蘭、亦思馬因等軍閥,重新建立了統一的蒙古國,並將國家改組,分為東西各三翼,對外則與明朝奠立和平,創造共存共榮的局面。她前後征戰三十多年,直到六十餘歲時才將治國大任完全交給四十出頭的達延汗。在她死後,達延汗繼續維持了安定與繁榮。而其後代亦能保持統一的局面,直至十七世紀被新興的滿清所滅。長期以來,滿都海一直被蒙古人尊為皇后的典範,有人甚至認為她是成吉思汗的再世化生。
本書說及的蒙古皇室女性,只有幾個人的事跡在一般史書中可以看到一鱗半爪,其餘幾乎都是無蹤可尋。本書作者盡力挖掘出她們埋沒已久的事跡,有系統地串聯成書,彰顯了她們的角色,達到了為皇室女性翻案的目的。而且涵蓋的範圍遠遠超越《蒙古祕史》。《蒙古祕史》所述止於窩闊台汗,本書的內容則向下沿伸兩百餘年,可說是蒙古皇室女性的全史。
三、
為重構蒙古皇室女性的歷史,作者蒐羅了大量的史料。誠如他所說:「只要去尋找這些偉大皇后的資料,就會體認到歷史大部分未遭隱藏,不過是被世人忽略而已。在中國朝廷的外交報告、寫給梵蒂岡的信件、簡潔的穆斯林史、亞美尼亞王室編年史、馬可波羅之類商人的回憶錄、道教與儒家寺廟的碑文,仍可見到有關這些王室女子的零星證據。」在文本中,作者會提到引用的著作,包括早期蒙古歷史的基本史料如《蒙古祕史》、波斯史家拉希德丁的《史集》、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歐洲及非洲人的行紀,諸如加賓尼、馬可波羅、龍如模,以及伊本‧白圖泰等人的報告,關於蒙古後期歷史的著作則有《黃金史綱》、《蒙古源流》、《斡亦剌黃史》,以及朝鮮的《李朝實錄》等。這些著作當然只是作者參考史料的一部分,但即便由此看來,本書已具足夠的史料基礎。加上作者以人類學者的敏銳觀察力在蒙古及中亞長年從事田野工作,因而洞曉蒙古的地理及風俗,這對本書的撰述亦有甚大幫助。
也許有的讀者會質疑在史料的撿擇與詮釋上,作者是否過分誇大了成吉思汗子孫的弱點和女性家族成員的優點?皇室的男性對於帝國的擴張與延續是否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相關史料是否足以支持作者為皇室女性翻案的目的?為了翻案作者是否輕信了一些無可查證的歷史傳說?整體言之,本書是否是一部平衡的歷史論述?這些質疑可能不無道理,從史學的觀點來看,本書是否翻案成功仍有商榷的餘地。
如果不把此書看成純粹的歷史著作,而把他當成是一部歷史文學,對這些疑問便會釋然於心。這種歷史文學與歷史不同,也與歷史小說不同。嚴謹的歷史著作必須是根據史料,重構史實,做出平允的論述,不可有所偏倚,更不可加油添醋。歷史小說則是在歷史的架構下,作者的想像力任意馳騁,隨意增添人物,改變史實,以達到戲劇的效果。《成吉思汗的女兒們》則是整體上根據作者廣泛的文獻探討與實地考察而寫出,卻又憑藉作者的豐富想像力與高明的文藝技巧,重構了若干動人的歷史場景,突出了一些性格鮮明的人物,增添了一些有趣的細節,並將無數扣人心弦的故事貫穿在一起,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成吉思汗的女兒們》與《蒙古祕史》一樣兼具歷史與文學的性質。不過,《蒙古祕史》寫於蒙古文化發展仍處於歷史與文學無法區分的階段,編撰者無意間將該書寫成文史難分的作品。而本書則是作者有意識的將歷史素材經過文學加工而寫成閱讀性高的歷史。正如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是一流的中國史敘述史家,魏澤福是蒙古史的說故事高手。閱讀此書的樂趣,遠遠勝過一部可靠而枯燥的歷史著作。
目次
前言 失落的一章
第一部 絲路的虎后 一二○六至一二四一年
一、英雄應運而生
二、咆嘯的龍與跳舞的孔雀
三、女兒是我們的盾
四、征戰與經商的王后
第二部 破碎的玉國 一二四二至一四七○年
五、討伐女人
六、反抗的孫女
七、兔魔的報復
八、黃龍的女兒
九、失勢的親王與權勢日大的王后
第三部 狼母 一四七○至一五○九年
十、戰士寡婦的白路
十一、打贏戰爭與撫養丈夫
十二、長城聳立
十三、她的玉國重現於世
後記 歷史的祕密
誌謝
註釋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中國史料與某些蒙古史料記載,當時親王開始自稱大汗,而且試圖糾集部眾以壯大聲勢。不管當時他使用什麼名銜,「黃金王子」似乎在浩瀚的戈壁隻身流浪。不久前還是汗廷萬人迷的親王,拋妻棄子,逃離可汗營盤,此時僅剩幾個忠心耿耿的手下長相左右。他仍穿著美麗華服,仍騎著漂亮紅棕馬,仍夢想以蒙古大汗的身分號令天下。
一四七○年,虎年。在蒙古走投無路的他,似乎想過逃回中國,先前攻打明朝時他曾在中國受到熱情歡迎,雖然最後失敗而返。或許他可取得中國人的援助,返回蒙古,當上名副其實的大汗,又或者明朝皇帝會接納他,願意助他掌控蒙古,從而消除明朝的北疆大患。
他循著一條偏僻小徑南行,帶了一名熟悉該區域的隨從。要抵達中國,他得穿越永謝布(Yungshiyebu)萬戶的地盤,而永謝布是亦思馬因的盟友。走到今日中蒙交界,靠近當代北京到莫斯科鐵路線穿越區時,他的食物和水都用盡。他的隨從來自那地區,因此他派那人去找其家人,可以的話請其家人伸出援手。那名隨從找到自己家人,但他的家人不僅不肯搭救親王,還說服那名隨從乾脆留下來,把親王丟在荒漠裡。
戈壁裡偶有泉水、井水,但分布非常稀疏,因此不管是哪個水源地,幾乎都看得到有人圍著水源地紮營。親王知道,要找到水就得穿過營盤,因而必會被人看到。就快渴死的他,冒險匿名進入一個小營盤,從某個少女那兒得到些許酸馬奶。他未向她透露身分,但他騎著白色夾雜紅棕色的駿馬,身穿內襯松鼠毛皮的錦緞袍服,腰間繫著黃金腰帶,在這片荒漠中顯得很突兀。
匆匆恢復元氣之後,親王離開營盤回到大漠。那少女碰到幾個年輕男子,告訴他們有個一身貴氣的年輕男子來過,其中五人便給他們的馬裝上馬鞍,出發去追捕這不尋常的外地人。
親王和他的馬雖喝了水,馬還是腳步蹣跚、疲累不堪。那五人很快就追上親王。追上時,其中一人對他大喊:「你是什麼人?」
「旅人, 」親王回應,不想透露自己的身分。
「把你的腰帶留下, 」這群劫匪命令道。
親王不肯。腰帶是男性的象徵,金質成分使那腰帶不只是件寶物,還是他皇族身分的高貴象徵。搶走男子的衣物,特別是腰帶,除了構成財物損失,更是一記重大侮辱。「無腰帶」是「女人」的同義詞。親王擁有的身外之物,幾乎就只剩那腰帶。
其中一人抓住親王愛馬的馬勒,其他人則把他從馬鞍上拉下來,殺了他。
男人的袍服緊貼皮膚,不僅吸收穿著者的汗水、氣味,還有穿著者的部分靈魂和命運。親王的袍服再怎麼漂亮、昂貴,這些搶匪都不敢穿到身上,以免承接了親王的命運。他們搶走金腰帶和漂亮紅棕馬,隨即揚長而去。
許多夢想在那裡,在那個虎年,劃下休止符。這位帥氣的親王,曾靠母親隱藏其生殖器而保住性命,曾被藏在外面蓋著乾糞堆的鐵鍋裡,曾被駕馬急馳的男子用弓尖鉤起、拋向空中而獲救,曾在貧困且沒沒無聞的環境中長大,曾短暫成為可汗的副手、穿黃金和絲製成的華服、聽可汗告訴自己有征服天下的能力,如今卻以十九歲的年紀離開人世。伯顏猛可孛魯忽濟農,蒙古「永遠富裕、上升的黃金王子」,陳屍在戈壁的礫漠上,身穿內襯松鼠毛皮的繡金絲織袍服,沒了腰帶,沒了氣息。
沒人哀悼他,當他的身體在荒漠中腐爛時,這齣戲裡的倖存者仍得活下去。重要演員全已死亡,二十三歲的滿都海孤單一人站在空蕩蕩的舞臺上。她的命運看來不比那已死的親王好到哪裡去。她的第一任丈夫已死,丈夫的嗣子也是。這個守寡的皇后只是個來自遙遠異地的二老婆。她奉父母之命成婚,而今,她所嫁的氏族已空無一人。所有人都從舞臺上消失了。
死亡帶走滿都海熟悉的每個角色;活著使她的人生有了新局面。死去的可汗未留下男性嗣子來娶她。滿都海仍是蒙古人的皇后,有充分權利可繼續統治,但自成吉思汗創立蒙古國以來,他似乎首度沒有後代可繼任可汗。
這一刻來得太突然,滿都海毫無準備。她還不知道自己的能耐。沒有男人替她帶兵打仗,沒有女人供她諮詢意見。她眼前的道路沒有目的地,沒有指標。沒有神話或故事可供她借鑑,沒有俗語可供她依循。這位年輕皇后即使已會讀書識字,卻沒有典籍可啟發她,沒有祭司可撫慰她。
現在才學已來不及。孤立無援的守寡皇后,是所有想成為可汗的野心男人的目標。可汗和儲君都已歸西,在沒有合法嗣子可繼承汗位的情況下,想當上可汗,唯一的門路就是娶已故可汗的妻子。她是乾草原上每個野心男人的目標與獎品。只要有膽量稱汗、且有本事拿下汗位,下一個可汗就是你。不管是哪個軍閥或將領,只要實力強到能搶下這位皇后,就表示他得到長生天的恩庇,有資格當可汗。
對她來說,主動從眾多角逐者中挑選未來丈夫,好過坐等他們其中一人將她強行奪走。誰會是她的新丈夫?戰功彪炳且據稱是她心儀對象的烏訥博羅特,是最穩當也最符合蒙古可汗傳統的人選。他是合撒兒的後代,雖然不屬成吉思汗這一系,終究還是屬於孛兒只斤氏。選他為丈夫,她的生活變動可能會最小。
可是,野心勃勃的軍閥亦思馬因已是蒙古人的太師,而且他成功用計拉下親王伯顏猛可。亦思馬因與貿易旅行隊有往來,從他那兒可得到外國的珍奇玩意和其他有趣的東西,跟著他,則滿都海可回到較溫暖的南方,在絲路綠洲生活。她將可用義大利製的玻璃高腳杯喝葡萄酒,享用放在地下灌溉室裡冷藏的多汁瓜果。整個冬天都可享用綴有葡萄乾的甜點美食,身邊男人都纏著亮眼的白頭巾,佩戴閃閃發光的大馬士革鋼刀。
穆斯林軍閥誘人的豪奢生活,比起中國明廷能提供給滿都海的豪奢享受,當然是小巫見大巫。如果她效法那遇害的親王逃到中國邊界避難,明廷官員幾乎必然會給她優渥的生活,她只要以宣誓效忠明朝做為回報即可。身為大汗的遺孀,她不過是讓已俘擄、豢養眾多蠻人的明朝,再多一個身價不凡的俘虜。她將過著錦衣玉食的安穩生活,成為蒙古皇族和蒙古國終於承認受明朝管轄、承認中國文明較優越的象徵。
在中國的文化規範下,新王朝要展現其統治合法且順天應人,除了得奪下政權、掌控全國,還必須得到被推翻王朝的正式投降。唯有正式投降才能標誌元朝在法理上已壽終正寢。如果滿都海在盛大隆重的典禮上,執行向明皇帝叩頭的公開儀式,此後必可享盡榮華富貴。她甚至可能被明皇帝納入後宮,由一票太監服侍,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如果她想一個人過生活,他們會派給她僕人、隨從,讓守寡的她備受尊寵。如果有需要,她甚至可以討個男人做丈夫。在封閉而安全的中國上層社會裡舒服度日,終其一生,將永不再有煩事或責任落到她身上。
是要嫁英俊的蒙古貴族,勇猛善戰的穆斯林軍頭,還是投靠明朝享受榮華富貴,她必須盡快抉擇。
烏訥博羅特無疑最令人心動。他派人向滿都海求婚,對她說「我會為妳點火」,並承諾「我會指出妳的草場」。話中提到火,表示他承諾會讓她生下兒子,以開啟新王朝。對沒有男性嗣子的女人來說,這提議想必很令人心動,但她毫不遲疑地峻拒他的提議。
她向烏訥博羅特回應道,「你有我絕不可掀起的門簾」,「你有我絕不可跨過的門檻」。為表明自己不是在忸怩作態,她語氣堅定地補充道,「我不會去你那裡」。
蒙古汗廷裡,每個滿都海身邊的人都知道這求婚的事,也認為她應該遵照慣例嫁給備受愛戴又帥氣的將軍。滿都海向他們徵詢意見。
第一人答道,「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那會有利得多,」並舉出一個簡單但切實的理由:國家需要一個成熟的成年男性。「妳如果接受烏訥博羅特的求婚」,對國家比較好。
第二位發言者不同意上一人的觀點,而提出更長、更深入的解釋。滿都海若嫁給成吉思汗宗族以外的人,即使那人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後代,「妳的道路會變暗」。嫁給這樣的人之後,她將不再是皇后。「妳將與族人分離,會失去那備受尊敬的哈屯尊銜。」有人告訴滿都海,如果她把一生奉獻給蒙古人,把個人富貴或利益置之度外,她會走上讓自己和國家都受益的白路。
滿都海思索眾人意見,然後轉向建議她接受烏訥博羅特的那個人。她以指責的口吻說道,「你不同意我的看法,只因為烏訥博羅特是男人,而我只是個寡婦。」由於愈說愈生氣,她又說,「只因為」我只是個女人,「你還真以為自己有權利這樣跟我說話」。
滿都海皇后舉起一碗熱茶,砸向支持這婚事的那個人頭上。滿都海終於做出這輩子第一個不受他人左右的決定。那些求婚者,她決定一個都不嫁。她是蒙古皇后,她要走自己的路。
時為虎年。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