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
滿額折

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漫漫歷史長河裡,平凡小人物能如何因應大時代的風雲開闔?

在宋代道學與政治糾葛變化最激越的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中下階層官員孫應時(1154-1206)躬逢學術蓬勃發展而成為道學追隨者,日後又因道學領袖捲入朝廷政治鬥爭而遭受波及,身陷慶元黨禁陰霾。本書藉由譜寫孫應時的生命故事,描繪南宋中期道學追隨者如何利用自身宦歷政務經驗與人際關係等社會資本,因應政治變局。旨在探討人際資本在宋代中低階層士人宦途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政治權勢與人際情誼如何在政局變動中交互影響。孫應時及其師友的生涯起落,也體現出政局激越動盪下,道學追隨者在為學與從政之間權衡取捨所承受的壓力與相應抉擇,並呈現出朱、陸學術競合與道學群體社會網絡多樣而複雜的面貌。

作者簡介

黃寬重

臺灣宜蘭人。現任長庚大學醫學系講座教授、長庚醫院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少時有志於社會改革,且感於體制改造有賴社會文化的潛移默化,遂投身學術研究。長年耕耘歷史學,致力推動人文學跨領域整合;近年關注士人群體的多元性,及其在政治社會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著有《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宋代家族與社會》、《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習史四十餘年,眷戀南宋;樂在史料中拾掇新議題,興味盎然,不知老之將至。

後記

選擇孫應時為書題,超乎我預定計畫。關注到孫應時是源於對史彌遠的興趣;早在一九七二年我著手寫碩士論文時,就覺得史彌遠與濟王案都是影響晚宋政治的主要課題,值得進一步探究。但對於這麼具有爭議性的問題,要梳理材料作好研究,在一定時間內是有困難的;關鍵的因素是題目大、資料零散、片段,難以統整。因此對這二個課題均僅涉獵而未深究。後來老友戴仁柱(Richard L. Davis)教授以四明史氏家族撰寫博士論文,既對史彌遠在寧、理兩朝的政治角色有清楚的探討,論點新穎且客觀,自嘆不如,遂不敢觸及與史彌遠有關的議題。此後,我像四海遊俠般不斷轉換研究議題;但蹉跎了大半生之後,還是忘懷不了南宋中晚期,也忘不了史彌遠。二○○六年以來,陸續發表了若干環繞南宋中晚期歷史議題;二○一○年撰寫一篇名為「嘉定現象」的論文,呼籲學界重視南宋中晚期歷史的研究;文中提出重新探討與評價史彌遠的作為與歷史地位;卻因緣際會地選擇史家關係密切但身家背景、宦途差距極大的孫應時為研究對象。我對孫應時的興趣,源於《四庫全書提要》。《提要》在介紹孫應時的著作《燭湖集》中說孫應時在仕途遭遇極大困難時,他的學生柄國重臣史彌遠,似乎保持距離;為了解開這一個謎,七年來我花了極多精力,探索、理解名不見經傳的孫應時。

我企盼解開孫、史師生情緣之謎。初步探究資料之後,我發現要了解像孫應時這樣低階的士人官員,不論資料利用與討論方式,都與以前不大相同;我必須先建構孫應時生平事蹟的基本資料。存世的孫應時傳記雖然有二篇,但篇幅不長,事蹟簡略,對了解孫應時無大助益;因此我採取最費時費心的做法,反覆熟讀《燭湖集》中的書文,並按年編輯,先釐清他各階段的事蹟及鄉里、同僚、師友,作為研究基礎。接著再請童永男兄協助查找相關人物的資料文獻,建構這些人的經歷、遭遇及與孫應時的關係,試圖在變動的政治環境中去理解變化的因果關係,以呈現他們的生命世界。

《燭湖集》是研究孫應時的第一手史料。孫應時的事蹟除《燭湖集》外均很零碎,因此研究的主要憑藉就是《燭湖集》。我除了細讀之外,又尋找不同版本,進行比較與補遺的工作;在讀過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及四川大學出版《全宋文》後,又從《永樂大典》中找到部分資料,就以為足夠。二○一二年暑假,我去哈佛進行短期研究,好友包弼德教授(Peter K. Bol),讓出他的研究室供我午休;我從他書架上,看到陳榮捷院士巨著《朱子新探索》,書中收錄史語所前輩,也是我博士論文口試老師黃彰健院士〈象山思想臨終同於朱子―孫應時與朱子及陸象山往來書信繫年〉的文章,文中引用部分孫應時與朱熹來往書信,辯論朱陸異同問題;這一說法與我先從陳來、束景南教授書中查找所得一致,讓我十分驚訝。身為學生竟不知他撰寫過此文,實在慚愧。其後與哈佛圖書館馬小鶴先生閒聊,知道哈佛圖書館有一種清嘉慶八年靜遠軒刊本,但不在本館。一天後看到原書,驚見這個本子竟與文淵閣本內容有相當差異。請他代印其中若干部分,他說本書已數位化,將請傅斯年圖書館的同仁代轉數位檔;真是喜出望外。

返臺後,急與傅斯年圖書館同仁聯絡。同仁提供拷貝數位檔,並告知傅圖就有靜遠軒藏本;這個事實讓我心驚又心虛,驚的是輾轉萬里外,書原在自家裡,自己託大,竟未將家當先行理清。若沒利用這本書就發表文章,部分內容必與黃老師雷同,則學術倫理問題絕無法說清。這一驚讓我覺得需要再細工慢耐,不必急就章。於是重新比勘文淵閣本與靜遠軒藏本,發現兩個本子既有差異也有淵源;又透過在杭州的魏峰博士安排到浙江圖書館,借閱文瀾閣本。知道文瀾閣本的《燭湖集》係由丁丙補輯,內容與靜遠軒藏本並無差異;此外魏博士也提供文津閣本圖版,讓我有充裕的時間比較不同版本。

整理《燭湖集》之餘,我在浙江省考古所鄭嘉勵研究員大力協助下,拜訪上虞、慈溪、會稽、餘姚、紹興等地的博物、文管、文獻機構,考察孫應時家鄉的地理環境與家族祠堂等,向專家耆老請教;得到慈溪市志辦童銀舫與王孫榮二位先生的幫助,看到胡沂與孫應時兩家的族譜,從中抄錄到不少寶貴的資料。

蒐集整理《燭湖集》與實地探訪,有了較踏實的基礎後,我依孫應時一生,擇訂若干與學術、時局、社會緊扣的議題,進行專題研究。由於孫應時學習成長過程,與師友互動密切,這些人後來也不同程度捲入政治漩渦中,因此,決定將際遇與孫應時相近的師友,一齊探究,希望能了解他們在南宋政治與道學糾葛中的處境、遭遇的應對方式,期有助於更全面地了解政治環境變化對士人官僚的衝擊,特別這是一群學界較為陌生的道學追隨者。因此把研究的範圍衍伸到同一世代學友,而非僅刻畫一個銳志難伸的孫應時。

孫應時和他的學友,回應政治衝擊的舉措,各自不同,結果亦有別。其中部分人的抉擇未必契合其師長的期待,評價也有出入;我對這些士人,是抱持同情與諒解的心情,如實地反映史料的紀錄,以呈現真實世界裡的現實人生,而不是懸著高的道德標準,揭露他們人生的陰暗面。

我曾因健康欠佳有過一段陰暗的人生。要寫孫應時這本書時,曾自問會是最後一本著作嗎?這七年來,我在教書、寫作、服務的同時,更勤於鍛鍊身體;慢跑已是每天的功課,身心較以往更為舒暢、健朗,因此,可以很自信地說,我還有能力繼續深耕、播種南宋歷史的根苗,其中影響南宋中晚期學術與政治發展甚為密切卻相當複雜的「慶元黨禁」,很值得進一步利用豐富的文集資料進行較長期的探討;近年來許浩然、李超也相繼提出增補、修正舊說的新見,但這個提議涉及廣泛,非一人之力於短期內能完成。因此,目前打算將研究焦點聚集於長期鄉居、人脈寬廣,能凝聚社會力量,從事大規模賑饑的大慈善家劉宰。相信未來在健康許可,增加與家人互動、含飴弄孫之餘,仍能耕耘一直傾心戀戀的南宋歷史,期能譜出滿室花香。

在這個年近古稀之齡,尚能堅持寫書的動力,若不是有濃厚的興趣支撐、家人的支持和師友的鼓勵,是很難完成的。因此,我為自己毅力高興之餘,更要感謝家人、師友無限的支持,特別是童永昌、鄭嘉勵、王孫榮、魏峰、馬小鶴等諸友,在資料蒐集、整理及編輯都具體協助;而一年來,從文稿改寫成專書的過程中,邱逸凡與熊慧嵐二人,為呈現更有系統的論述內容,耐心的協助我彙整、梳理與修訂文稿,盡心費力的溝通、調整,才有如今的樣貌。書稿送審期間又先後得到方震華、陳雯怡、張谷銘諸友的修訂建議,以及二位匿名審查人鉅細靡遺的指教,讓我在最後階段,重新檢視、梳理、調整內容與文字,才有如今更為完整的樣貌;單篇論文發表時,也得到許多匿名審查人賜教,得以稍減失誤;師友的支持都使我滿心感謝。科技部多年來資助我的專書寫作及相關研究計畫,使我有能力請研究生擔任助理;我服務的長庚大學及醫院給予支持,以及臺大出版中心游紫玲小姐的熱忱鼎助,才得以完成本書的出版謹致謝誠。最後,特別要將本書獻給啟迪、鼓勵我學史的老師陶晉生院士、王德毅教授和已故的宜蘭慧燈中學林忠勝董事長,表達衷心的感謝和感念。

當然,文章的成敗得由我自己負責;為了讓我仍有進步空間及提升南宋史研究的境界,真誠期待宋史學界的師友不吝批評指教。

目次

第一章 導言
Chapter 1 Introduction

第二章 奠基鄉里:孫氏家族及其餘姚人際網絡
Chapter 2 The Hometown Basis: The Sun Family and Its Network in Yuyao

一、緣起於教育的孫、胡、莫三氏世交
Starting from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Friendships of the Sun, Hu and Mo over Three Generations
二、鄉里網絡互惠:孫應時對胡氏後人的扶持
Mutual Assistance from Local Networks: Sun Yingshi's Help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of the Hu
三、孫氏二代授業鄉里的師友關係
Scholarly Relationships from Sun's Local Teaching Activities over Two Generations
四、小結
Conclusion

第三章 學宦難兼:為學仕進的左支右絀與人際的拓展
Chapter 3 Struggling Between Learning and Official Career and the Expansion of Network

一、選人宦海,強復求祿
Selectman Stage
(一) 黃巖縣尉
District Defender of Huangyan County
(二) 講學東湖
Teaching at Donghu Academy
(三) 遠赴海陵
Vice Magistrate of Hailing County
(四) 鄉居懷國
Mourning and Politics
(五) 任令遂安
District Magistrate of Suian County
二、毅然任幕,改謀京官
Serving Under the Pacification Commissioner of Sichuan Seeking the Metropolitan Official Status
(一) 宦途貴人:丘崈
An Important Patron: Qiu Chong
(二) 赴蜀曲折
A Difficult Decision: Going to Sichuan
(三) 在蜀功績
Official Achievements in Sichuan
三、小結
Conclusion

第四章 黨禁池魚:政局動盪下的因應與人際網絡重構
Chapter 4 Response to the Prohibition of "False Learning"

一、政局驟變,杜門省事
Staying Home to Avoid Troubles: A Sudden Political Change
二、不計禍福,勉任常熟
Serving as the District Magistrate of Changshu County
(一) 壯邑難治
Difficulties in Governing a Large County
(二) 常熟治績
Official Achivement in Changshu
(三) 賦稅徵調與黨禁壓力
Tax Levies and Pressure from the Prohibition
三、時運不濟,終遭劾罷
Impeached and Removed
(一) 師長貶黜,急尋奧援
Mentors Dismissed, Seeking New Patrons
(二) 難逃劾罷,但求保身
Removal from Office and Political Survival
四、小結
Conclusion

第五章 師承轉益:陸學門人的師從變化與道學流派競合
Chapter 5 Men of Many Masters: The Followers of the Lu School and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一、亦陸亦朱:孫應時進入太學以後的師從與轉向
Both the Lu School and the Zhu School: Sun Yingshi's Studies at the Imperial Univcrsity
(一) 孫應時與陸九淵
Sun Yingshi and Lu Jiuyuan
(二) 孫應時與朱熹
Sun Yingshi and Zhu Xi
二、轉益多師的陸門弟子
Lu School Followers' Interactions with Various Teachings
(一) 深涉釋教:劉堯夫與陳剛
Involvement with Buddhism: Liu Yaofu and Chen Gang
劉堯夫
Liu Yaofu
陳剛
Chen Gang
(二) 漸趨功利:石斗文、石宗昭兄弟
Utilitarian Tendencies: The Shi Brothers
石斗文
Shi Douwen
石宗昭
Shi Zongzhao
(三) 兼採諸儒:諸葛千能兄弟
Adopting Various Teachings: The Zhuge Brothers
(四) 轉向朱熹:高宗商、潘友文與王遇
Turning to Zhu Xi: Gao Zongshang, Pan Youwen and Wang Yu
高宗商
Gao Zongshang
潘友文
Pan Youwen
王遇
Wang Yu
三、傳揚陸學的沈煥、沈炳兄弟
Spreading the Lu School: The Brothers Shen Huan and Shen Bing
四、小結
Conclusion

第六章 應變世變:慶元黨禁前後孫應時學友的遭遇與應對
Chapter 6 Predicament and Response: The Plight of Sun Yingshi's Friends in the Southern Song Prohibition of "False Learning"

一、直言賈禍:呂祖儉
Punished for Speaking Out: Lü Zujian
二、名節難保:項安世
Reputation and Integrity Impaired: Xiang Anshi
三、仕途轉折:石宗昭
A Change in Fortunes: Shi Zongzhao
四、因人升陟:周南
Rising and Falling with Others: Zhou Nan
五、人事牽絆:王柟
Problematic Relationships: Wang Nan
六、小結
Conclusion

第七章 青史播芳:孫應時的平反與《燭湖集》
Chapter 7 The Rehabilitation of Sun Yingshi and the Publication of the Zhuhu ji

一、開禧北伐與丘崈起復、史彌遠執政
The Kaixi War (-), Qiu Chong's Rehabilitation and Shi Miyuan in Power
(一) 解黨禁,謀開邊
Removing the Prohibition and Planning the Recovery of the North
(二) 北伐挫敗,吳曦叛變
Defeat in the War with Jin and Wu Xi's Insurrection in Sichuan
(三) 丘崈起復猝逝,史彌遠漸掌中樞
Qiu Chong's Rehabilitation and Death,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Shi Miyuan's Hold on Power
二、孫應時與史彌遠
Sun Yingshi and Shi Miyuan
(一)〈上史越王書〉中的史彌遠
Shi Miyuan in Sun's "Letter to Lord of Yue Shi"
(二) 孫應時與史彌遠兄弟的詩文往來
The Literary Interactions of Sun Yingshi and the Shi Brothers
三、平反與身後褒榮
Rehabilitation and Posthumous Glory
(一) 平反與逝世
Rehabilitation and Death
(二) 蜀政功績重獲肯認
Apprecaition of hi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in Sichuan
(三)〔寶慶〕《會稽續志》孫應時小傳與《燭湖集》出版
Sun's Biography in the Gazeteer of Guiji and the Publication of the Zhuhu ji
四、小結
Conclusion

第八章 結語
Chapter 8 Conclusion

後記
Postscript

附錄一 文淵閣本與靜遠軒藏本《燭湖集》簡介
Appendix I: The Wenyuan ge and Jingyuan xuan Editions of the Zhuhu ji
一、《燭湖集》的流傳與版本
The Circulation and Editions of the Zhuhu ji
二、文淵閣本與靜遠軒藏本的比勘
Comparison of the Wenyuan ge and Jingyuan xuan editions
三、小結
Conclusion

附錄二 孫應時書文的編年與整理
Appendix II: Chronology of Sun Yingshi's Works
一、孫應時生平與書文年表
Table of Sun Yingshi's Life and Writings
二、代作
List of Sun's Writings on Behalf of Local Officials
三、年份未詳
Undateable Works
四、疑錯入
Works Mistakenly Included in Sun's Collection

參考書目
Bibliography

索引
Index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導言(摘錄)

為什麼談宋代士人?

宋代的歷史意義,在其奠定傳統中國爾後近千年以士人為主流群體的社會風貌。宋朝採行文治,透過相對公開的科舉制度,以鄉試、省試與殿試三級考試,拔擢士人進入官僚體系。通過殿試這道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後關卡,士人便可獲得任命為基層親民、幕職或學職官員,搖身為國家統治階層,享有賦役優惠,吸引無數庶民投入舉業,祈求一朝翻轉個人與家族命運。受惠於宋代社會經濟繁榮、教育普及與印刷技術發展,庶民階層獲取知識的管道更為便捷。讀書識字、從師業儒者急速膨脹,進士數量持續增加,士人群體逐漸擴大,明顯取代門第貴冑;學術也由家學轉成師承,強化師承淵源,形成門派。在宋代文治政策下,以舉業仕進為目標的一般士人,和為數眾多以蔭補入仕的高官子弟,形成新興士人階層。這些以知識謀生的士人,共同促成了宋代以降的政治與社會變革,並引導了學術文化趨向,成為傳統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的主流群體。

然而,宋代的文治政策也構成了士人之間不同的群體劃分。當業舉人數增加,考試競爭漸形激烈,絕大多數舉子被摒於官場之外,必須靠知識在各行各業謀職,以獲取生活之資。少數有幸者考中進士,釋褐為官,卻不意味從此平步青雲。宋代職官體系主要將官員區分為選人與京官二類,士人取得進士出身後,多半先獲選人身分,只能擔任低階官職;選人必須通過種種考驗,才有機會改換任官資格,躋身京官之列。宋朝設計循資序、考課與薦舉等制度,通過細密繁複的程序與標準,拔擢符合資格、具備潛力的選人升任京官。選人晉升京官,除了才能,更仰賴奠基於仕宦人際網絡的薦舉制度。按規定,晉升京官須有五封長官舉薦信,而舉薦者又有官階與推薦額度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推薦者必須承擔受薦者宦歷表現的連坐責任,能否信任受薦者是影響舉薦意願的重要因素。薦舉制度攸關士人宦途發展,無法取得有力舉薦就只能在龐大的官僚系統中緩慢循資攀爬,使得士人官僚在仕宦的過程中,須著力於經營並累積人脈。選人改官升遷所面臨的挑戰絲毫不遜於科舉考試,而取得舉薦與否更在科舉出身之外,進一步凸顯出士人之間的群體差異。

從讀書業舉到中舉任官前的養成過程中,士人受到個人才學能力、家族資源與社會關係等多方影響。釋褐為官後,在分層負責、循序升階的官職設計下,龐大的官僚群體出現金字塔式的官序差異,低階員多,高官位少,職官制度搭配舉薦制度,使官職升遷競爭更為激烈。眾多進士中,只有少數能獲得京官乃至朝官職位;能爬升到金字塔頂端成為決策者,則為數更少。絕大多數的進士終其一生沉浮於選人階層,只能出任低階州縣層級官職。因此,宋代文治政策首先在士人群體中,區隔出中舉者與落第者之別;而通過科舉取得官職之後,士人官員又逐漸形成三大級別:州縣基層親民幕職的選人、中高階的京官與朝官,以及極少數居金字塔頂端的宰執高官。

士人群體是學界長期以來研究中國近世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課題。不過,學界對宋代士人的關注多集中高官與大儒,主要議題有三:一是重視高層士人官僚與著名學者的角色、君臣關係,以及其對歷史發展的影響;二是強調不同士人官僚之間的集體性與彼此競合,以呈現朋黨、學派等群體的對立性與差異性;三是說明科舉考試對士人乃至政治文化發展的重要性,透過成功個案,論述其在行政與學術的傑出表現。這三項研究成果彰顯了少數菁英士人在宋代乃至近世中國政治文化發展的影響力,也形成探討中國政治與學術思想史的焦點。然而,學界對中低階層士人官僚和無出身士人,則所知甚少。此現象來自既有政治史研究格局和史料囿限的雙重影響,以致宋代史研究議題長期以來始終聚焦於士人菁英,討論內容環繞主要事件、領袖生平,以及各種制度發展,難有突破。以道學研究而論,美國學者田浩(Hoyt C. Tillman)教授關注宋代重要道學家,研究成就斐然。當他回顧學界既有成果時,尤呼籲研究道學應將探討觸角持續擴及參與道學的一般士人,而非限於幾位領袖人物;同時,學界對道學以外的南宋儒學者所知更少,也必須加以關注。這項呼籲正說明目前學界對宋代士人的研究尚有極大發展空間;除了聲譽卓著傑出的學者、政治家與高級官僚之外,為數眾多的中低階層官僚,乃至活動於基層社會各層面士人的生命世界,都值得進一步開拓。

本書目標之一,便在回應學界關注中低階層士人生命世界的呼籲。對宋代士人及其家族而言,科舉與薦舉兩項制度的重要性等量齊觀―科舉提供了士人個人的身分轉換,乃至其家族連帶轉為統治階層的起家機會;薦舉則直接左右了士人日後的仕途發展,政務能力與人際網絡的經營攸關仕途榮衰。政治大環境變動是影響士人生涯的外在條件,相較於高官大儒,中低階層士人缺乏改變大環境的能力,則其如何應對外在環境變化,更值得審慎觀察思考。這些複雜且多樣的問題,是了解宋代士人階層乃至政治文化不能迴避的課題。學界雖已認識到相關議題的重要性,但由於史料零散,彙整梳理不易,一時難有明顯而突出的成果。

鑒此,本書選擇以孝宗、寧宗朝官員孫應時的宦歷與人生境遇,探索在南宋政治變動最激越的時代裡中低階層士人的生命世界。關注議題既聚焦於孫應時及其學友致力兼顧學、宦的努力與生命歷程的轉折;也著意人際網絡在宋代中低階層士人的仕途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政治權勢與人際情誼如何在政局變動中交互影響。一如孫應時及其道學學友,中低階層士人官員多力圖兼顧仕途與學術,卻少有成功者,這些士人如何在為學與從政之間權衡取捨?本書希望藉討論孫應時等道學追隨者,探索南宋中低層士人官員生命故事,拋磚引玉,既為日後討論鋪設基礎,也能引發同道對此類議題的興趣,吸引更多有志者投入相關研究。

需要說明的是「道學」一詞的涵義。長期以來,國內外宋代研究者,特別是思想、哲學界,對如何表述以程朱等人為代表的儒學者,看法相當分歧:宋學、理學、道學、新儒學(Neo Confucianism)等不一而足,彼此論辯甚烈。筆者雖也略能區別宋代主要人物在哲學面的根本分歧,但本書主要關懷是孫應時及其學友在學術與政治糾葛中的角色與關係,因此不擬對這個群體的學術思想性格提出嚴格界定。為使討論單純化,本書主要採用田浩教授以李心傳的《道命錄》的論述作為考察的觀點,以「道學」一詞概括指涉這時期的師徒關係、學派競合等課題。這批士人強調道德修養、師友淵源,因彼此間的認同與凝聚力量,形成具有共同理念的關係網絡,而且不同流派之間交流互動相對開放,並未專尊一師,故而本書稱之為「道學群體」或「道學追隨者」,而非組織性鮮明的「道學集團」;「道學官僚」則用以指稱任官的道學者。此外,書中所稱的「中低階層官員」則泛指
擔任事務性或任職地方的官員,而非參與決策的宰執、侍從等顯官重臣。

誰是孫應時?

本書討論環繞著孫應時的一生。他是南宋中期一位中下階層官員,畢生所任最高官職也僅僅是富縣常熟的知縣。孫應時受教養成於南宋內外關係相對平穩的時代,他躬逢學術蓬勃發展而成為道學領袖追隨者,日後也因為道學領袖捲入朝廷政治鬥爭而受其連累。他的生命故事恰能體現南宋中期道學追隨者,在激越的政治變動中,如何利用自身的宦歷政務經驗與人際網絡資本,因應變局;較之於以往學界對名宦大儒的關注,藉由追索孫應時對其所處時局、人事的因應與理解,希望能提供學界理解南宋政治、學術與社會文化一個新的視角。

南宋孝宗、寧宗二朝,是宋代道學與政治糾葛變化最劇烈的時期。乾道、淳熙年間是道學蓬勃發展階段,各派學說並興,彼此藩籬不甚明顯。殆及道學各派自立門戶,諸儒雖偶為門派所限,在學問上固持己說、彼此批評,但在政治上仍能精誠合作、相互扶持,在朝廷共抗近倖官僚,致力於道學得君行道的目標;在地方致力於興學校、興祠堂,實踐道學教化育民的理想,共謀道學發展。寧宗繼位後,趙汝愚、韓侂冑因定策之功的行賞問題而交惡,進而引發激烈政治鬥爭。韓侂冑一時佔得上風,為避免立場對立的政治領袖集結臨安,因而發動慶元黨禁,以逆黨之名驅迫道學大儒及其追隨者。身居黨禁之列者面臨政治迫害,多遭外放或被罷黜、貶謫,道學書刊也禁止流傳。

韓侂冑等執政者對待異議分子的手段雖不嚴酷,但一系列打擊異己的政治行動,卻使道學中人遭逢前所未有的逆境。特別是黨禁後期,在朝野和戰爭議交雜下,人事更迭頻繁、政策變動急遽,身處官僚體系之中的道學追隨者,尤其是尚在仕途起步階段的中下階層官員、士人,遭遇衝擊更為嚴峻。南宋中期道學與政治的糾葛與變化是掌握南宋政治、文化發展的重要脈絡,學界前輩與同道的研究成果非常豐碩,不過絕大多數是從直接涉入其事的皇帝、名宦大儒的角度進行觀察。本書則以孫應時的學宦生涯為例,闡述身歷其境的中低階官員及道學追隨者的切身處境,探討士人面對政治情勢複雜多變的應對進退之道。這些如孫應時般身處官僚體系中下階層的道學追隨者,在不同政策、人際關係等內外條件下,發展出不同的因應對策,各自在政壇上迭有起落、仕途榮枯有別;其變化之複雜,非道學大儒所能比擬,亦不應視為集團而加以籠統涵攝。

南宋中期,在仕途與學問兩端艱苦耕耘的中低階層官員、士人為數甚眾,但他們的學術、事功均難以與名宦大儒相比,相關的事蹟與傳記皆十分簡略,文章著作尤為零散、缺乏。這正是學界過去雖然意識到這些道學追隨者不可忽視,但在研究上卻難有進展突破的根源。幸運的是,與孫應時相關的資料相對豐富,不僅其著作《燭湖集》收錄了許多與師友互動關係密切的書劄,朱熹、陸九淵等人的著作中也保存不少與孫應時的往復紀錄。這些資料非但有助於了解孫應時及其家族的起家與鄉里關係,更呈現孫應時的學宦人際網絡,提供了一道窗口,讓我們觀察道學追隨者被捲入學派競合乃至政治競逐中的遭遇與因應。孫應時的生命故事顯示出,在政局變化下,除了身居風暴中心的名宦大儒,為數甚夥的中下階層官僚也遭捲入其中。不論是少數的道學意見領袖或眾多的道學追隨者,面對南宋中期的政治風暴,都得共同承擔;但由於各人條件有別,際遇與結果也有所不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本書以事蹟較多的孫應時為主軸,結合與其成長背景相近的學友,作為探討南宋士人發展的案例。將研究視角聚焦於追求仕進與道學的中低階層士人官僚,爬梳其仕宦歷程與學術發展軌跡,分析在道學與政治糾葛的複雜環境中,這些中低階層官員或士人所扮演的角色、開展的人際網絡,以及他們的遭遇與應對,以更清楚重建這段歷史的樣貌。全書大致上分為二個主軸:一是以孫應時本人為主,以其經歷側寫南宋中下階層官僚的生命歷程。二是孫應時與其學友在道學與政治的經歷與變化,希望能在道學與政治的糾結中,對他們有更深入的認識。

第一主軸包括〈奠基鄉里〉、〈學宦難兼〉、〈黨禁池魚〉與〈青史播芳〉四章,主要在介紹孫應時個人的成長與仕歷。餘姚孫氏家族透過鄉里教育奠基起家,由農轉儒,不僅開啟仕進之途,也藉以凝聚鄉里情誼,作為人際網絡的基礎。鄉里關係對孫應時邁向仕途固有所助益,但由於家境貧窮且鄉里資源不足,在爾後遊宦過程中,孫應時必須透過自身努力,加倍經營新的人脈。在太學期間,他與好友師從大儒陸九淵。任官時,他展現才學,結交朱熹、樓鑰等名宦。任教東湖期間,他獲得史浩肯定,與史家建立親近情誼,並得以廣交碩儒,精進學術。在遂安令任上,則持守道學價值,實踐道學理念。其後為爭取晉升京官的機會,受丘崈邀請,赴蜀任其幕僚,協助丘崈解除吳家在四川獨大的影響力,因功升京官並改任知常熟縣。此時正值慶元黨禁,又逢長官罷、死,孫應時處境艱難,雖再尋求新執政核心協助,仍被劾罷。等到韓侂冑轉謀北伐,黨禁舒緩,他獲平反再任官,但中壽而逝,孤兒年幼、母親老病、家道中落。韓侂冑被殺後,宋廷檢討吳曦之叛,肯定孫應時助丘崈壓抑吳氏勢力之功,得以惠及幼子。史彌遠當政時,其生平事蹟被編入〔寶慶〕《會稽續志》中,並出版《燭湖集》,使其事蹟與著作得以留傳。《燭湖集》除了見證孫應時致力學宦的艱辛外,更是認識在道學與政治糾葛中,下層士人官僚遭遇的難得資源。

第二主軸包括〈師承轉益〉與〈應變世變〉二章。以《燭湖集》為窗口,將焦點從孫應時延伸到不同時期結交的學友,闡述在道學競合、政治糾葛的年代,道學追隨者在學術發展與仕途榮枯之間所承受的壓力與相應抉擇。文中論及的孫應時學友,在陸門弟子中,除沈煥與胡拱兄弟外,包括劉堯夫、陳剛、石斗文、石宗昭、諸葛誠之兄弟、高宗商、項安世、潘友文、王邁等人皆是轉益多師的例子。在〈應變世變〉文中,除了孫應時,則論及呂祖儉、項安世、石宗昭、周南與王柟。這些人是孫應時就讀太學、講學東湖和仕宦時所識且相知甚深的朋友,彼此成長與學習過程相近,理念一致,但家境背景乃至個性均有所別。除了呂祖儉、王柟外,共同點是他們都是道學追隨者及中低階層官員,多出身於太學且為象山的門徒,有轉益多師的經驗。他們從政於政局變動激烈之際,特別是黨禁時期,為趨吉避凶,或出於自願,或因人際關係的際遇,有向現實妥協而調整轉向的現象;然而此舉卻使他們招致批判,陷入難以辯解的苦境。不過,從孫應時對他們勸勉的書信,以及他們轉向後的仕途榮枯及歷史評價的變化,都透析出政局驟變中士人官僚為學從政的考量多元而複雜。透過這群中下階層士人官僚的生命故事,讓我們更全面地認識南宋中期政治文化的樣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