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飲食(下冊):非吃不可與少吃為妙的全食物養生法,搞懂食物的個性和偏性,家常飲食也能勝過珍稀大補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多吃蔬果好健康?多喝水真的沒事?
《太極米漿粥》作者最新重磅力作
天天吃的食物,就是漸近式補充身體的藥物!
善用食物物性不同之妙,養胃氣、護陽氣,不勞醫生開藥方。
千年來不敗的食養智慧,用本書無縫接軌!
破解中醫重要經典《神農本草經》隱藏的藥食同源之祕,
縱使我們不懂得怎麼用藥,但若能了解物性,也能增進健康。
囊括蔬、果、蕈菇、魚鮮、禽畜肉和加工食品,超過150種常見食物
吃對了,健康Reset!
※下冊內容為部分植物類、食用蕈類、動物類、加工綜合類等食物的物性介紹以及物性評論。(詳見目錄)
●人有人性,食物當然也有「物性」
物性就是食物的個性,不過並非單純的中醫性味歸經之分,更不是西醫討論的營養成分,而是從食物的外形、味道、科別、生長環境、食用部位,甚至是從人工製造方式去了解:這口食物下肚,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反應。
●人體並不適合經常、大量的吃偏性太重的食物
健康的身體普遍存在溫熱的屬性,這是胃氣和陽氣充足的表現。而多數食物都有「偏性」,一旦人體吃進涼寒屬性或難以化消的食物,就需要透過大量的耗能,才能重新將身體功能維持於平衡狀態。因此,偏性較強的食物在入口前必要經過適當的配伍。如果經常大量的耗去陽氣來處理食物的重大偏性,身體便容易衰弱。
●對人體而言,多吃肉比多吃菜更好
大多數植物類食物(葉菜水果)的偏性較強,因此大部分的中藥方劑是以植物入藥,正因為偏性比動物來得明顯,所以日常食用時要格外注意:量要佔少數為宜,調理的手法需要更講究。如同藥材組成方劑,對於比例、配伍的講究,是效果的關鍵所在。
動物五臟俱全,在五行上的均衡度、面對環境變化的耐受力、藏納養分的效果都比植物好,所以更適合我們在家常食用,做為加強營養攝取的主要來源。
●藥食雖同源,但某些食物非得捨棄不吃,才有恢復、長保健康的機會
【絕對不沾的三種食物】蘋果、黑豆、白蘿蔔
一天一蘋果,醫師真的遠離你?!黑豆被視為健康食品,多多益善?蘿蔔益氣,但只喝一口白蘿蔔湯,就可能讓元氣報銷?就是有這麼些食物,偏性過於強烈,會讓身體的養分大量流失,能量無法透過食物留存於體內!
●搞懂物性和配伍烹調原則,廚房灶頭上就有救命良方
本書提供一套判斷物性的方法和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所以任何疾病在未達重症之前,若食物經過適當的配伍,酌量用之,就能取其用,綜其效,避其害。例如:
薑是回陽的絕佳良藥;
益人無數的太極米漿粥,來自尋常的大米與清水;
馬鈴薯帶皮烘烤,搭配大量油脂烹調,提高腸道機能;
青椒疏瀉肝的濕熱之氣,是少數生熟食皆好的蔬菜
……
本書特色
1.傳承經典──
此書為作者集《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之研究大成,還原古經方中醫的原本面貌,重新白話解譯「藥食同源」的定義,以及各種食物入口後對身體產生的反應。
2.解讀物性邏輯、食物配伍原則──
多數的食物都有偏性,所以需合理食用。本書提供一套判斷物性的方法和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所以任何疾病在未達重症之前,若食物經過適當的配伍,酌量用之,就能取其用,綜其效,避其害。
3..討論的範圍以日常食用的、常接觸的食材為主──
完整的生物個體,像是:豬、牛……
生物的局部,像是:豬油、雞蛋……
非生物,像是:海鹽、水……
天然加工的混合物,像是:蜂蜜、冰淇淋……
4.破除時興的飲食迷思──
從物性來看現代飲食觀念會發現,很多都是可以再被討論的!
例如:糙米一定比精白米好嗎?植物油一定比動物油好嗎?吸菸對肺一定不好嗎?
作者簡介
紫林齋主
紫林書院校長
紫林中醫創辦人
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專家委員
本名林祥榮,13年前罹患膽結石,不定時炸裂的劇痛,讓他試過各種排石偏方,更一度想開刀把膽拿掉,後來因緣際會下他轉而尋求中醫的力量,從而發現失傳千年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的養生方法,成功自療。
05年開始於雅虎奇摩部落格留下學習《桂林古本》的心得。其時多以「IL」為筆名,在與網友交流,討論中醫藥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同樣看到許多朋友在自學之際,碰到與今日世道主流相左的矛盾之處,也看到許多一時流行的健康養生觀念,實在與古籍立論精神相去甚遠。在多位同道朋友的積極邀約與鼓勵之下,07年開設「中醫生活講座」,由最基本的陰陽、五行、六氣、生剋概念入門,徹底說明古籍中醫架構與今日世人所認知的差異,重新檢視今日的疾病預防與保健觀念。
目前往返兩岸進行演講和開課。
出版作品:《太極米漿粥》
目次
植物類
【芸香科】
1.橘──附:橘皮、橘絡
2.檸檬
3.柚
4.葡萄柚
5.四季桔──附:枳實
6.花椒──附:秦椒、蜀椒、山椒
【唇形科】
1.紫蘇──附:蘇籽
2.仙草
3.芝麻
【薑科】
1.薑──附:乾薑
2.薑黃──附:鬱金
3.蘘荷
4.香蕉
【茄科】
1.茄
2.番茄
3.辣椒
4.馬鈴薯
5.菜椒
6.枸杞
7.菸草
【繖形科】
1.胡蘿蔔
2.芹菜
【菊科】
1.牛蒡──附:白朮
【旋花科】
1.番薯
【薯蕷科】
1.山藥
◎調理便利貼:山藥泥料理「快雪時晴」
【棕櫚科】
1.椰子──附:椰奶、椰油、椰糖
2.檳榔──附:檳榔花、檳榔心
◎調理便利貼:半天豬肚湯
【天南星科】
1.芋
【蓮科】
1.蓮藕──附:藕粉、蓮子
【漆樹科】
1.芒果
◎調理便利貼:芒果混搭風
2.腰果
3.開心果
【無患子科】
1.龍眼
2.荔枝
【葡萄科】
1.葡萄
2.大棗──附:蜜棗、黑棗、酸棗仁
【樟科】
1.肉桂——附:桂枝
食用蕈類
附:茯苓、松茸、牛樟芝、冬蟲夏草、香菇、洋菇、金針菇、竹笙、白木耳、松露、黑木耳
動物類
【禽獸部】
1.牛──附:牛奶
2.羊──附:羊奶
3.豬──附:豬皮
◎調理便利貼:白蜜豬皮湯
4.雞──附:雞蛋、烏骨雞
◎調理便利貼:溏心蛋
5.鴨──附:鴨蛋
6.鵝──附:鵝蛋
動物類
【鱗介魚蟲部】
1.魚──淡水魚、海水魚、洄游魚
2.介──、蟹、蛤蜊、蜆、牡蠣、鮑魚、鱉
綜合類
【加工品及原料:人部】
1.蜂蜜──附:蜂王漿、蜂花粉
2.太白粉──附:樹薯
◎調理便利貼:太白粉去腥
3.酒──附:醋、啤酒、紅酒、白酒、清酒、蒸餾米酒
4.咖啡
5.綠茶──附:青茶、紅茶、茶籽油
6.冰淇淋──附:蛋黃醬、霜淇淋、義式冰淇淋、雪酪、土耳其冰淇淋
7.油脂──植物性油脂、動物性油脂
綜合類
【自然混合物:金石水土部】
1.水──附:逆滲透水、蒸餾水、氣泡水
2.自然鹽(海鹽、岩鹽)
第四章、物性評論
飯、麵
食品加工:醃漬、發酵
書摘/試閱
寫在前面
我的上一本書──《太極米漿粥: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靠白米就能重拾健康的本源療法》推出以來,受到很多朋友們的喜愛、討論以及實踐,甚至是肯定。做為一個中醫的獨立研究者,這是一件令我感到很安慰的事。最主要的部分在於:我所架構出來的對於「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的解讀方式,直接「以經解經」,與一般學界或者是大眾所熟知的,如仰賴「實驗數據」、「成分分析」、「臨床實證」等方法來研究之間有著不小的差異。而這樣子一套對於大眾來說屬於較為陌生的邏輯,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接納,進而實用於有緣朋友們的實際人生,並且有幸獲得信任,這代表我們對於在現代發揚老祖先的智慧,其實還存在著其他的可能性,萬不可畫地自限。欲還原古經方中醫的本來面貌,仿效其原本的研究、操作的方式來進行,或許更能貼近其核心真髓。
在《太極米漿粥》中,有很大的篇幅是說明我對於中醫角度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醫理、藥理的想法。這些論述的內容雖然大幅度的偏離時下對中醫的認識,但是我認為卻更能貼合於我在實際操作時的體驗。我以為,透過交相比對《桂本》和《內經》,可以看到許多經典之中所呈現出來的哲理與邏輯,甚至可以看出許多在經典字裡行間所隱含的奧義。我之所以獨取精白的粳米做粥,摸索出《桂本》之中所謂「糜粥自養」,或是《內經》之中所謂「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等等,對於所提及的「糜粥」、「漿粥」這些食物較為清楚的輪廓,是因為我從經典之中學到:人,必須要有「胃氣」才能活,而「養胃氣」是把人的生理狀態穩定下來所必須做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工作,無論我們是在平時養生,或是病時療疾。《內經》所謂「五穀為養」,我從方劑與飲食入手了解中醫,自然體會到:我們怎麼吃喝,身體就會產生怎麼樣的反應。而天然的產物,透過適當的方式採集、修治,並且經過配伍與調理之後,就能夠產生力道大小不一的「恢復身體原本的機能」的力道。偏性小而力道較緩者,或云「養生」,偏性強而力道較峻者,或云「療疾」。所以古來所謂「藥食同源」,本來一物,應是做如此解釋。
從粳米品種的討論、選定精白米的考量,一直到調理的實際做法,在這些環節之中,朋友們除了紛紛關心「我這樣烹煮的結果是不是成功?」之外,對於藉由家常中喝粥所帶來的改變,認識到飲食之於身體調和的重要性之後,再進一步就是關心「我在日常之中還可以吃些什麼?該怎麼吃?」等切身問題。
因此,我再次受到時報出版編輯的邀約,繼續本著同樣對於《桂本》、《內經》、《本經》的解讀邏輯,循著陰陽五行的哲學觀點,把一些個人對於日常常見的食材的特質,做了一些觀察心得的描述分享,於是作成此書。希望讓有興趣隨著這樣的方式來認識中醫藥的朋友們,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上能有些幫助,也希望這些個人的研究心得內容,可以更進一步的幫助更多朋友們的實際生活。
這本書的內容取向主要還是以家常食用的食材為主。一來,家常食用的食材才是我們容易接觸的物種。從這邊開始學習,因為與生活結合,所以容易「有感」,才容易將資訊與身體感結合起來。二來,依照我自己操作的經驗:就算是幾樣日常的食材,雖然分拆開來的時候,個別的性質都十分溫和,但是一旦經過適當的配伍與調理,其產生的綜合功效卻遠勝過我們一般所定義的「藥材」、「藥方」。我曾經用「蜂蜜」、「檸檬」、「綠茶」等材料,以特定的比例調和之後,處理了一位朋友眼部長了麥粒腫的小困擾,一個下午就沒事了。但是有另一位朋友在不明白使用與停用的時機之下,自以為「這些都是食材,應該很溫和,多用幾次也沒關係吧」,貿然的仿效,在短時間之內連續大量的使用,結果造成陽氣下陷,胸口悶重,耳部開始出現不適的現象,也幸好在我發現後立即制止,稍加調理,狀況也就解除了。
故事中問題的改善與惡化,都是半天、一天左右的時間過程而已,比一般人的服藥治療的速度還要快上許多倍。就好比是過去很受歡迎的一部影集《百戰天龍(MacGyver)》一般,清潔劑在你手上可能只會用來刷地板,但是在我的手上就可以合成爆裂物。既然可能「一吃就很有效」,在誤用之下,也很可能會變成「吃了馬上讓人病得很嚴重」,這可不是推說我們只是隨意推薦幾首「日常湯方、茶飲」就可以含糊帶過撇清的。介紹食材的時候,況且需要如此的小心提防,若是把介紹範圍包羅進藥材的時候,我們就更不能不正視這個誤用的可能性了。所以我們在本書裡所介紹的各種食材,可能會提及他的性質,以及比較適當的使用時機與分量,但是對於特定的配伍內容的操作,甚至是有些朋友很期待的「效果」的描述,可能就不會做太多的著墨,而已經提及的部分,也盡可能的挑選較為平和的組合。這一點,是必須要先向各位讀者朋友們說明,並且請求諒解的。
再來,我希望帶給大家的是一種「配伍上的原則」,也就是說,怎麼透過配伍的原則,讓各種食材的偏性獲得修正,可以提升補益的好處,增添食用的風味,也可以盡量避開負面的影響。就客觀的條件來說,每一種食材,隨著取得的來源不同、品種不同、產季不同、種植養殖的方法不同、加工的方法不同,都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差異,導致我們可能要酌情調整使用的分量。藥材使用的狀況尚且如此,其實做料理的時候亦然。只有掌握了原則,才便於拿捏加減的輕重如何,呈現出你所想要的風貌。另一方面則是,家常食用的食材已經不勝枚舉,我們在這書裡雖然盡可能的依照我個人的生活經驗來羅列,仍然不免出現大量的其他的日常食材成為遺珠的狀況。但是,倘若能夠掌握到原則與研究的方法,對於認識其他未及於介紹的常用食材來說,也勢必能產生一定的協助。換個角度來說:我透過研讀《桂本》和《本經》,整理出這些對於物性的研究方法和配伍的基本原則。在藥方之中能夠適用,在食譜之中當然也能夠適用。透過正確的認識,隨手取用物性合適的食材或者藥材,都能夠組合出當下所需要的效果,靈活悠遊於食、藥之間。所以對我來說,從來就不存在諸如「養生與治病須別論」、「食材與藥材要分開」的束縛與罣礙。
我曾經提出過「不針不灸不用藥」的想法,並非要各位朋友抗拒求醫或者用藥的協助,而是希望與更多的朋友們一同來認識我們的家常飲食的內容,主動關心自己每天入口的食物以及作息的方法,透過善用日常生活的資源來調養我們的身體,達到「保身長全」的效果,減少生活之中對醫藥資源的依賴,重新享有生命的美好,而更接近我所謂「經方化家常」的目標。
生物分類 本草分類 取用部位 建議食用頻率 建議用量 使用季節 四性 五味
芸香科 果部 果 少用 少量 當令 寒 酸
檸檬
檸檬的味道更酸,比較少直接大量食用,而多用於與其他食材的輔助調味。檸檬的花苞或是嫩葉都帶有些許的紫色,這表示除了其作用點在胃之外,還與少陽系統的升降功能*有所連通。
檸檬果實的最大特徵就是「兩頭尖」。通常柑橘類水果的外觀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部分是圓形、扁圓形、橢圓形為主,另一部分則是在蒂頭的一端帶有程度大小不一的凸起。若是兩頭均有凸起,也就是兩頭尖,物性就從以圓形為主的土屬性或者圓椎狀的火屬性,轉變成為帶有金屬性較多的情況。兩頭尖的果實或是種子,根據金屬性「收斂肅降*」的能量特性,破瀉的力道也隨之加大。而有的品種的檸檬(不分果皮顏色的黃或綠),果實的外觀就具有兩頭尖的特徵。通常,除非是以大量富含油脂的肉類相佐,把檸檬果肉阻滯氣機與破瀉的力道做相當的稀釋,不然都明顯會傷到胃氣往少陽路線連通的升發力道。
之前聽聞有人推薦孕婦多吃檸檬來「養胎」,這真是駭人聽聞的嚴重謬誤。檸檬酸瀉,不養太陰;養胎首重養太陰,吃檸檬怎麼有可能養胎?還有像是感冒喝檸檬水,不但沒有療效,更恰恰與溫通腠理的治療原理相反,所以還有高度的可能會引邪入裡,讓感冒惡化。這種「感冒要補充維生素」之類背離事實也沒有根據的說法,千萬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不看果肉,檸檬皮的部分也類同於橘皮,對於調理脾胃氣機的效果很好。與橘相同,若是可以找到種植條件較好,果皮無農藥殘留的商品,將果皮直接生用在料理之中,既能增添香氣,又能夠增強身體的氣機,我認為是很理想的調味佐料。
芒果
生物分類 本草分類 取用部位 建議食用頻率 建議用量 使用季節 四性 五味
漆樹科 果部 果 少用 少量 當令 溫 酸
芒果樹的植株相當高聳,可達二十公尺以上,分歧甚多,上行的力道很強,而樹莖也有白色乳汁,表示芒果能夠透過木屬性的走行,對於津液的凝集與疏瀉有很強的作用。果實的外觀多是腎形或是卵形,表示結構上可以同時帶有水或是火屬性。果皮成熟為黃色甚或是橘紅色,果肉色黃,表示凝聚的津液多以帶有土以及火屬性相加後的特質為主。
食用芒果,雖然在盛夏之中能帶給人們消暑的快感,但是芒果肉色橙黃而味酸帶甘,水分較多,津液集中的效果並不如近親的腰果能夠直入下焦吸收,而是多偏向影響脾胃居多,也會間接加重腎系統在濃縮這些水分的功能上的負擔。有的朋友吃多了芒果後,身體會有發癢、發腫的反應,其實是體內的津液原本就偏少了。就像是曾經有位朋友對我聊到,他吃了些芒果,竟然是腳心長了水泡。我的看法是:這有可能是受到芒果斂聚的氣機轉化為水氣而下行至下焦之後,身體不能及時以小便將水氣排出的關係。一般的風氣相搏的證若是停留在身體的外層,則會發為皮膚癢。皮膚癢也分兩種:一種是風偏多一些,會起紅斑疹,甚至有疹塊;一種是氣偏多,會起水泡。水泡問題可用海鹽解決,因為自然海鹽是自然界中的「水」的味道,所以用海鹽引導體內未能及時排出的水氣進入水道之中,問題也就自然平復了。有的人認為腎有發炎問題的人,吃了芒果會加重病情,應該也是這樣的機轉使然。所以我請朋友將芒果改沾些海鹽來吃,再喝點啤酒,下焦將走不通的氣重新拉出至太陽經,表裡順過一回,打到頂再收到底,小便一通,問題自然就解決了。隨手以家常的食材就能擺平這些小毛病,雖然看來簡單,其實裡面所含有的學理,可不簡單。
◎調理便利貼:芒果混搭風
若是對於原本三焦系統之中津液較為缺乏的人來說,過食芒果,可能會形成三焦系統的津液大量收往脾胃之後而生熱,接連引發皮膚有血虛而發癢的過敏現象,甚至可能會影響部分腎系統的運作功能。若是能借用啤酒的力道,將津液重新導出到膀胱經,再以自然鹽的力道,將津液向下導入至三焦。或者也可以借助葡萄的物性,將三焦過多的熱氣回收進來,都有可能得以幫助緩解不適。也就是說:啤酒、自然鹽、芒果配伍共食,或者是葡萄、芒果共食,風味佳,也有調和的作用,值得嘗試。
雞——附:烏骨雞
生物分類 本草分類 取用部位 建議食用頻率 建議用量 使用季節 四性 五味
雉科 禽獸部 全體 經常 無限 四季 微溫 甘
禽鳥幾項主要的特徵,像是:一對前肢特化成為翅膀而無指,這代表氣在往上部提升的時候,木屬性的偏性較重,不受到金屬性的克制而分歧為指。通常禽鳥無論善不善飛,骨質多半都是質輕而中空的。腎主骨,金生水,這可以視為:禽鳥在木屬性特別發達之下,金屬性的功能並不彰顯,導致水屬性的腎系統一方面不獲得「金生水」的助益,又大量提取轉化為木屬性的功能,水屬性的結構偏弱,形成天生的骨質疏鬆。
金屬性偏弱,所以禽鳥的皮膚結構通常較薄,少有韌性。另外一個特徵在於,鳥類通常都有兩個胃,即「肌胃(砂囊)」和「腺胃」。以數術來說,數二屬木,象徵整體性的結構開始轉化出分出兩極的能量。木屬性的能量能把「升、降」或「輕、濁」做出快速的分離,鳥類會藉由吞食砂石至肌胃(也就是砂囊)裡收藏,與構成砂囊的四塊肌肉一同反覆運作,以應付需要長時間消化的腺胃裡頭所粗略分化而出的食物的功能需求。所以通常禽鳥在大方向上來說都以木屬性為主,其中又以雉科的木屬性表現較為明顯。
雉科的禽鳥常見擁有較圓潤的體態,但是有修長的尾羽,再加上羽毛通常顏色多變而華麗,像是臺灣特有的帝雉、藍腹鷴或是孔雀。而長相好看或是相學、命學中所謂的「帶桃花」,都是歸於木屬性,所以被認為木屬性的表徵特別突出。不善飛行的物種較多,雖然能瞬間爆發式的起飛,但不善持久飛行,短期爆發的特徵也歸於木屬性。反而因為足部有力而較善於走跳,足部的骨質也少見的較為紮實、有髓。
雞在《內經》之中有兩種記載。一則在〈金匱真言論〉:「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認為雞是木屬性而味酸。一則在〈藏氣法時論〉:「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認為雞是金屬性而味辛。其實《內經》因為無善本可考,內容細節上偶有矛盾,需要細細推敲。因為主題不同,篇幅有限,我們在這邊不一一詳述推敲的過程,只介紹我認為的結論:我將雞定位為木屬性,性味的部分則是依據《本經》的記載,記為「微溫而甘」。《本經》認為雞肉的功效能夠「主治女人崩中漏下」,還能「止血」,對於鼓動氣機上行,而以「氣行血止」來調理血的問題,很有獨到之處。我認為禽鳥一般以木屬性為主,而雉科的物種的木屬性又較強。馴化後的家雞也保有許多木屬性的特徵,像是外觀上,公雞頭上有高大的肉冠,臉頰有肉垂,這些為了表現性徵而發達的外觀,都是歸於以腎系統為根本,透過木系統的作用而表現出來的特化結構。再加上雞的下肢不但肌肉明顯發達,而且有禽鳥之中少見的,含有較多骨髓的腿骨,這對於禽鳥特化木屬性的結構,因而弱化了金以及水屬性的結構來說,是比較特別的現象。若是木屬性能夠得到「額外的助益」而提升運作的功能,那麼人體對於「水生木」的功能需求壓力就會減輕,水屬性的結構就會獲得比較多的補養的機會。
在食用上,雞肉通常屬於較容易化消的肉類,但是又不像魚肉一般質地那麼輕,對於增加質重的津液,以及幫助木屬性的肝系統來說,都能夠產生好處。所以一般常見的藥膳食補,除了燉豬排骨之外,就是燉雞了。
烏骨雞
烏骨雞因為從皮至骨都帶灰黑色,全白或是全黑的大量羽毛覆蓋全身,透發出水屬性的能量,而家雞四爪(俗稱第五爪的「距」因為不著地,嚴格來說不計在內),烏骨雞則有禽鳥中少見的五爪,象徵如人體一般,肢體末端的分化完全,以五為極限。的確烏骨雞在外觀的特徵上,較一般的家雞要來得更接近於「五行俱全」一些。古人以「十全」的外觀特徵,也就是「絲羽、藍耳、鳳頭、毛腳、鬍子、五爪、玫瑰冠、烏骨、烏皮、烏肉」來表述烏骨雞的特別之處。動物涵養津液的量普遍遠大於植物,不必考慮色黑而津液含量不足的食材,吃進體內後反而倒抽走人體的津液的問題,就算是黑牛、黑豬,同樣都很好,皆是可吃。在物性上雖然略有不同,但是一般來說我認為不必刻意追求「非黑不吃」,正常足量的食用肉類,對於身體日常的補益來說,已經足夠。不過單以食感來說,黑牛、黑豬或是烏骨雞的確有其特出之處。
咖啡
生物分類 本草分類 取用部位 建議食用頻率 建議用量 使用季節 四性 五味
茜草科 果部 果核 避免 避免 避免 寒 苦
咖啡是以來自於茜草科的咖啡樹的果實,取用果核再經過乾煎去水,磨成粉末之後沖泡而成的飲品。茜草科的植物有數種物種作為藥用,像是《桂本》使用的「梔子」,《本經》名為「木蘭」,記載性味寒、苦,用來瀉下脾胃之中導致功能停滯因而發生虛燥熱浮散在外的寒濕水氣。梔子的顏色很黃,類似瀉下力道同樣猛峻的大黃,甚至可以作為染料,影響的是脾系統為主。咖啡與梔子的性味近似,但外觀的顏色則是大紅,影響的部分就轉變為心系統,瀉下的力道擴及到血的部分。再加上通常都是炮製到焦苦後使用,使用的部位又是果核,下行力道更強烈。苦寒之品普遍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
咖啡格外具有破瀉脾胃血的力道,甚至損及心火不能藏神。對於我們一直力説「養胃氣、護陽氣」為根本的保健核心邏輯,明訓「精神內守」、「獨立守神」、「服天氣,通神明」的《內經》養身思想而言,完全違背,實在沒有使用的好理由。就算裡頭加上一些格外講究的奶油還是什麼的,也斷不能力挽狂瀾。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