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不乖:哈佛導師的自我突破心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不乖:哈佛導師的自我突破心理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從小,被大人教導的我們都深信:“乖巧”就有理,“聽從”便無罪。 長大以后恍然發現,童年時期關于被表揚的經歷,居然都只與滿足了大人的期待有關——而不是你本來就很好。 一直在壓抑真實的自己,靈魂深處的不安感要如何擺脫? 哈佛心理導師加藤諦三在本書中深層剖析了“乖孩子”在長大以后自我認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適區等種種負面心理背后的深層心理成因,追溯到童年成長過程中抽絲剝繭,分析了家庭環境、父母的態度對成年后的你心理所造成的影響,提出了找回自信、實現自我價值的處世智能,鼓勵讀者擺脫父母和他人的期待,接受不完美卻真實的自己,喜歡上自己,勇敢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作者簡介

加藤諦三 ? 1938年出生于日本東京,畢業于東京大學教養系、社會研究科碩士。日本知名心理學家、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哈佛大學賴肖爾研究所研究員、日本精神衛生學會顧問,同時還擔任過日本電臺“人生問題咨詢”欄目的主持人,2016年被授予“瑞寶中綬章”大賞。 著有《情感暴力:你會和親近的人互相傷害嗎》《我們為何如此不安:哈佛導師給迷茫者的心靈地圖》《性格中的蜜與毒》等數十部經典的大眾心理讀物。

目次

序言? 幼年的心理創傷,支配人們的一生

遭父母忽視的恐懼??

無法信賴自己,並輕視自身的苦楚??

第1章? 為什麼“乖孩子”是問題??

某個“乖孩子”的悲劇??

“做好事、得褒獎”的陷阱???

“我都做到這種地步了……”?

隱藏的神經質愛情索求??

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殺者??

不安罩頂而無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企圖把孩子當精神奴隸的父母?

持續背叛自己會對生命絕望???

乖孩子核心里的“厭惡”情感?

由于“應該表現出的自己”而失去自我??

放棄自我渴求,實現父母愿望?

第2章? 過剩的愛與支配欲???

孩子淪為父母精神糾葛的犧牲品????

過剩的愛,是愛情饑渴的強迫行為??

占有、支配才是愛?

遷怒到孩子身上????

憂郁癥患者年幼時也是“乖孩子”??

雙重束縛的溝通????

第3章? 不安所引發的心理疾病????

不安的三種基本性格

與母親的關系缺乏信賴??

比起被遺棄的恐懼,寧愿選擇服從??

借由迎合對方來自我保護

將憎恨與敵意壓入潛意識

酸葡萄與甜檸檬


書摘/試閱

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是精神上的自殺者 對于人類的自我實現,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1](Abraham Harold Maslow)曾經有過深入研究,他在著作里提到以下內容: 如果要小孩在“讓自己開心”以及“得到他人認可”中二擇一,通常小孩會選擇“得到他人認可”。所以,他們扼殺了自身的喜悅情感,或者移開視線,逃離這些情感。對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世上最可怕的,莫過于失去周遭人們的心。這些孩子在他人沒察覺之下,開始懷著精神性死亡,邁向人生道路。 換言之,所謂“開朗又溫順的乖孩子”,其實帶著精神性死亡展開了人生。無法信任自己內心的孩子,試圖通過取悅父母來獲得認同。他們學會一個道理“只要能讓父母開心,就可以獲得贊賞”,而這樣的態度也一直延續到他們長大成人。 取悅他人的確並非壞事,但如果動機是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企圖得到贊美,問題就會浮現。 套用馬斯洛的說法,假使起因為“成長動機”,取悅他人便是一件好事;而出發點若是“匱乏動機”就不太妙了。這即為兩者的差別。 這里提到的“成長動機”,是為了滿足基本欲求、實現自我的欲望而驅動。相反地,“匱乏動機”則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所屬或親密關系等基本欲求時,為了填補不足而起的動機。按照這個說法,害怕失去人心而違背自身本性的行動,就是源于匱乏動機。 馬斯洛也說,以這些孩子的狀況來看,“獲得他人贊美”跟“信任自己”是彼此對立的。他們越是努力想要得到他人贊賞,就越無法信賴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2](Karen Horney)也說過同樣的意見:“迎合他人的結果,就會感覺無法倚賴自己。”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3](Rollo May)也說了以下這段話: 當我們為了得到他人贊賞而采取行動,這時行動本身會讓人赤裸裸地回想起自己的懦弱,以及自己缺乏價值的不堪。(小野泰博翻譯自《重整消逝的自我》)[4] 羅洛·梅甚至毫不留情地批判,認為對人類來說,這種態度是最殘酷的屈辱,會導致一個人膽小怕事。 然而,人們如果在情緒不成熟的父母身邊成長,便會誤信要得到他人喜愛方法,就是想盡辦法得到認可。這種人固執地認為,毫無偽飾、真實面貌的自己無法得到任何人喜愛,因此他們開始偽裝自己,最終完全忘記自己的真實模樣。 心理療法中的一套技法認為,“Don't be you”(不要做你自己)這句話是“父母摧毀孩子心靈的信息”。“不要做你自己”是一句很驚人的話,轉過來思考,馬斯洛或許說的也是同一件事吧! 孩子甚至會為了得到父母喜愛,而否定自己感到歡愉的體驗。他們嘴里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父母愛聽的、舉止態度都是父母所中意的。因為,倘若他們不這樣做,父母就會面露不悅,這正是“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當孩子開始放棄自己的感受方式、斷了自己心中的念頭,便會喪失自我。 幼年時期的我就曾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我總是采取父親喜歡的行動,而最具體的做法,就是貶低社會觀點中的偉大人物。如果我不這么做,父親就會極度不悅,說出“你怎么變成這樣無趣又沒用的人啦”類似這樣的話,然后對我深深嘆氣,表示他的失望。 很明顯,這就是對我強迫施予了“不要做你自己”的信息。這種孩子將會使出任何手段,逼自己得到讓父母喜愛的特質。唯有得到這樣的特質,他們才能換取到父母的愛。而這樣的愛,是必須通過父母自我陶醉才能入手。 經歷過這些成長過程者,心理狀態總是動蕩不定。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成功時,才能得到對方的愛;唯有自己說出對方喜歡的話語,才能得到對方的青睞。但如果沒有繼續這樣的行為,說不定在某一天就會被對方拋棄。而這樣得到的結果是,他們對于周遭的期待會過分敏感,並壓抑自身的意愿。 于是,他們越努力不懈,渴望成為對方所中意的角色,就更加對自己喪失信任感。 ? 不安罩頂而無法自拔,所以扮演“乖孩子” 馬斯洛曾說:“人一旦犯下‘違逆本性’的罪,幾乎無一例外會記憶在潛意識中,涌出一股蔑視自己的念頭。”違反自己原有的性格,努力要擄獲他人歡心,這種狀況下,人總是會輕視自己。因此,人的心靈會變得容易受傷,並出現各種病態心理的傾向。 一個扮演著“乖孩子”的小孩,總是懷有不安,擔憂自己會失去父母的愛。而為了避免失去雙親的愛,他們會刻意當個乖孩子。由于害怕被拋棄,他們變得比誰的能力都強、更加優秀。 不過,對他們而言,當個“乖孩子”只不過是獲得父母贊美的手段。他們認為,真正的自己並無法獲得父母的贊賞。扮演乖孩子的同時,也導致了他們輕視實際的自己,甚至對于真實的自己帶有罪惡感。 這些“乖孩子”必須隨時隨地得到贊美,否則他們就會感到焦躁。因為他們越是看扁實際的自己,越需要別人的贊賞,也變本加厲地察言觀色,看著父母的臉色行事,在心理上尋求認同。 羅洛·梅表示,這些滿懷虛榮心或是帶有自戀傾向的孩子,若無法時常得到父母贊美,就會認為自己一文不值。但這種狀況並非局限于特別的孩子身上,一般來說,“乖孩子”都有這樣的通病──他們只要沒受到稱贊,就會失去自信。 企圖把孩子當精神奴隸的父母 只有“具備對方期待的特質”才得到愛,這般扭曲的狀況所引發的悲劇還不僅如此,背后也意味著,這些孩子隨時都有可能遭到遺棄。但面對那些心理沒有成長的父母、情緒不成熟的雙親、因為“匱乏動機”所驅動的父母,無論對孩子如何盡心侍奉,只要孩子對自己沒有益處,他們就會立刻拋棄孩子。當孩子無法符合父母的期待,那么隨時都會被父母棄之不顧。 一旦父母身邊出現能夠滿足自己欲望的人,那么這個孩子就可能會被取代。對當事人來說,這可是天大的悲劇。而無辜的當事人正是處處都要仰賴父母的小孩子。 如前所述,不管孩子怎樣自我犧牲以得到父母的寵愛,若喪失了父母所期望的特質,孩子便會遭到無情的拋棄,由另一個孩子取代,並奪走了“愛”。為了避免陷入這樣的絕境,這個小孩會開始扮演起父母喜歡的角色。 卯足全力迎合父母的孩子,當他們化身成“父母會愛的孩子”時,會有種錯覺:以為“自己”被父母所愛,卻絲毫沒發覺,自己只不過是個隨時會被其他孩子取代的存在。 那些因“匱乏動機”而行動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是“精神奴隸”,而非孩子本身。只不過,孩子無法理解。對他們而言,即使沒了這個孩子,只要另外有個孩子贊譽自己,那么,原先的孩子就會被他們所遺忘。父母尋求的,只是一個會“尊重自己”“滿足自己欲望”的物件罷了。 這種事事配合父母要求的孩子,其存在如同奴隸一般。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滿足父母的欲望。而且,這些孩子絕對不能口出怨言。因為,只要他們不愿配合父母,就隨時可能遭到拋棄。 所謂“精神奴隸”,不只是凡事拍父母馬屁就萬無一失。簡言之,孩子必須是個對父母來說處處方便的存在。打個比方,假如父親在外頭有了小三,就會期待孩子不要向母親揭穿這個秘密。 在親子關系里,最為緊密的莫過于共生關系,這是彼此犧牲自律性而成立的。其中有不少孩子忠實遵守著父母強制灌輸的想法與情感,彼此活在封閉的世界。處于這種關系里的孩子,大概從未想過自己其實只是隨手可棄、取代性高的存在吧。 但是,共生關系並不能稱為真正觸及內心的關系。彼此都放棄身為一個人,就算表面上看來是多么緊密,在心靈方面其實缺乏互動。 身處共生關系中的人們也會因為某些事情發生而分離。像是,親子之間處在共生關系,隨著孩子的心理成長,便會告別父母獨立。而他們對父母的敵意原本壓抑在潛意識,于此開始浮現于顯意識里。 這樣一來,后果就是:孩子離開父母獨自居住時,他們這樣的行為,會對父母造成心理上的打擊。因為,在共生關系里,他們會有“對方相當愛自己”這樣的錯覺。假使某方離開,肯定會對另一方造成嚴重沖擊。不過,這一切全是自戀使然。 深陷共生關系的人,立刻就能發現另一個新物件。換句話說,共生關系並非成立于“愛對方”,所以只要有某個物件讓自己心理能有所依賴,他們就會迅即忘掉前面的人,轉頭去找新物件。 當人的心理一成長,就能夠明白,自己在對方心中具有何種存在意義。從這個層面來說,處于共生關系者等于絲毫沒有進展。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價值。而對于對方來說,他們也好比是個隨時都能更換的商品。 [1]以需求層次理論最為著名,為一種心理健康的理論,認為首先要滿足人類天生的需求,最終達成自我實現。 [2]新弗洛伊德學派研究者。對基本焦慮研究貢獻良多,並提出理想化自我的心理學概念。 [3]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他在一九六九年期間撰寫了具有影響力的書《愛與意志》。他經常被和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存在主義哲學聯系在一起。 [4]出自Man's Search for Himself一書,日文版書名《重整消逝的自我》。臺灣版書名《愛的序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