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小屋食堂
滿額折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小屋食堂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小屋食堂的期待
元智藝設系與內壢里合作今年邁入第八年,歷屆大四冠華組的學生以社區為創作的場域,與居民合力完成眾多的藝術與設計創作。2014年秋,因林勝傑里長的協助,由陳姓屋主提供位於活動中心旁的黃色小屋作為藝設系在內壢里的工作基地。初步推動的綠手指計畫,帶動居民改善居家環境,並予以美化和綠化,而黃色小屋、社區活動中心周邊、空中農園等公共空間,漸漸地成為居民休閒、集會和交流的中心場域。
目前黃色小屋一樓規劃成ㄧ社區居民與元智學生共食與分享的空間,可以說是「社區食堂」,加上「展覽與閱讀場」和「小農柑仔店」的複合式空間。整體規劃與執行的過程希望是採取居民參與、青年創業與學生創意的協力設計方式來實踐。讓社區居民間更具凝聚力,並聯繫外部資源,進行分享與交換,讓獨特又美味的「地方料理」等無形資產可以被下一個世代傳承與發揚。

作者簡介

黃琬雯 Wan-Wen Huang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 博士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碩士

現任: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
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今井研 海外研究員

設計方法論、住居類型學、世界傳統聚落與民居之調查與研究、藝術與文化產業、設計史。近年致力於台東南迴地方創生、社區設計、再設計Re-design、土耳其世界遺產城市Bergama之研究。編譯書籍有「東京論」、「同居台北」、「SUEP. Book2:末光弘和+末光陽子設計理論」、「黃埔新村以住代護紀實」、「花東海岸小教堂測繪紀實」、繪本「AlinaAnila」。

名人/編輯推薦

宛如月光般溫暖也明亮的黃色小屋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阮慶岳教授)

這是一本溫暖誠懇、同時深具啟發性的小書。

基本上,是記錄由黃琬雯老師所帶領的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大二學生,以經營八年的社區「內壢里」為本,透過逐步改建更新荒廢多年的「黃色小屋」,作為進行「社區設計」的工作基地,其後兩次設計課題的成果紀錄。

看似有些微觀取向的設計內容,其實涵蓋著以人與社區為中心的廣大關懷,尤其把目前設計教育裡,過度依賴技巧手法與專業知識的自我侷限,開展出一種溫暖的人文關懷面向,並且藉由身體力行的長期處身社區裡,迴避因為浮光掠影式介入社區的可能缺失。

內壢里的平凡豐富與疏離冷漠,恰恰是此刻台灣非都會民間社區的真實寫照,看起來完全沒有什麼可以宣揚標榜,走進去卻也血肉淋漓真實動人。黃琬雯老師接續陳冠華老師的先前腳步,帶著學生們一步一腳印地埋首社區設計的實踐方向,除了讓我們看到設計教育的其他可能與新面向,也展現社區與設計結合的另一種探討可能。

我自己在過去的八年裡,親眼看著內壢里與黃色小屋,在與系上師生的互動過程裡,彼此共同經歷的學習與成長。對於過程的艱辛與挫折,我除了感動也有尊敬,更是開心能見到這本美麗小書的整理出版。

目次

推薦序 04
I序言 05
II關於內壢里 09
III顏色與質感 13
IV記憶中的味道 19
V概念與型態轉換 23
VI小屋食堂 29
山海 32
日嚐 34
串門子 36
屋中屋 38
慢食Slow Food 40
緣 42
VII 五月桃花 45
VIII 寄居工所 53
一家麵包屋 56
The guardian of green 58
小宅的世界 60
Tree SPA 62
Double份 64
光・宿 66
冰島 67
IX從想像到謫凡 69
X 結語 73
成員介紹 77

書摘/試閱

CH1. 數位工具輔助設計創作,從細微之處做起

【設計創作(四)】為藝術與設計學系大二下學期的核心必修課,以設計創作結合數位技術實作課程。課程內容由上學期傢俱設計、展場設計注重人性尺度與舒適感,延伸到下學期的「小屋食堂(室內設計)」與「寄居工所SOHO HOUSE(建築設計)」這兩個設計課題,建築空間這個中介體,將人與環境相連繫,接續室內與戶外空間,並建立人與人可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公共空間。

本課程也配合教育部數位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創新計畫,融入「移地教學」與業師,以及何炯德、蘇哲甫、王駿揚與林耀正等兼任老師「共授課程」等創新課程。這兩個設計課題的基地都設定在元智大學周邊社區(中壢區內壢里),不但與社區居民合作與分享設計成果,一系列以社區設計師、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之共課教學課程,也讓學生以各種不同的設計面向切入社區參與式設計,將社區環境、居民生活、地方文化與建築設計融為一體,了解社區參與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學生的設計也會更貼近居民的實際需要。關於基地的觀察與紀錄,將以數位測量工具、數位製圖建模與色彩質感擷取與記錄App等工具來輔助設計,學生在從數位模擬轉向實作的階段,出現了不少掙扎與困難,但這些「數位」和「現實」世界的「間隙」剛好成為設計思考中的刺激。數位媒體只是一種載體或工具,真正對真實世界有所影響的是產出的設計帶來的改變,這是在執行計畫之後,更深刻的學習和理解。

本書的內容按著時間軸開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初識:在第一章到第六章描述著社區環境與地方人文的特色,其中也包含2018年春「記憶中的味道分享會」執行後,居民的回饋和感動,啟發「小屋食堂」設計發想和設計方法論的延伸,從社區環境的質感、顏色和自身對記憶中的味道的轉化到食堂設計的呈現。相知:第七與第八章主要是學生透過國際工作營與社區居民合作,認知社區參與的意義,最後在社區尋求一個複合工作與居住的設計解答。友朋:最後第九與第十章屬於小屋食堂設計實踐過程、感想與期待。雖然本書僅記錄短短半年的工作過程,但小屋食堂的誕生將會繼續在內壢里創造新的故事與傳奇。

CH2 關於內壢里

* 內壢里的都市涵構
內壢里位於中壢與桃園的交界,於1967年興建眷村「中華新村」,直至2003年眷村改建,居民才陸續遷入鄰近的國宅。因此,內壢里現今仍保有部份眷村之遺跡。從元智大學大門口至內壢里活動中心約10分鐘的步行距離,彎進社區小巷後,猶如闖入迷宮一般,傳統市場、眷村廢墟、菜田、花園、水圳,或公寓大廈,甚至是納骨塔與公墓等超現實的都市景觀都同時包容在一個小社區當中,地理環境景觀豐富。
*居民組成
內壢里的人口組成多元,除了閩南(30%)、客家(30%)、外省(30%)族群之外,也有許多因中壢工業區而移居此地的原住民與新住民(10%)。近年,因為人口結構老化,主要以高齡者和兒童為主。且因居民大都是流動的勞工人口,彼此互動冷漠,社區意識薄弱。

*內壢里的問題與轉機
內壢里除了上述人口結構高齡化、隔代教養與巷弄黑暗成為治安死角等社會問題之外,大量的閒置空屋也是另一個潛在的治安問題。2010年春,由現任里長 林勝傑先生,寄給當時的元智大學校長的一封信而有了轉機,此信開啓了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和內壢里的美化與再造社區環境之計畫。2016年春天,藝設系在內壢里的工作基地 — 黃色小屋開幕,之後這裡與內壢里活動中心成為藝設系師生進駐社區工作與辦理活動的主要場所,本計畫中的兩個設計課題「小屋食堂」、「住居工所SOHO House」都與黃色小屋和內壢里複雜的涵構相關,盼望藉由數位人文的計畫,能將黃色小屋一樓的空間改造為學生和居民共學共享的場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