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帶著良善的意圖,尊重藝術的優勢與不足,讓創作成為陪伴,才是藝術關照的本質與精神。
藝術是一種與心神對話、與靈魂同在的方法。
藝術治療是一種結合創造性藝術表達和心理治療的助人專業。
藝術關照是透過創作、與作品對話的歷程,去覺察、意識及接納自我的身心靈狀態,進而做出某些行動來調適和改變。
本書的每位作者都是藝術治療師,有各自的生命脈絡及存在議題,共同的是透過不同的藝術創作歷程與經驗,運用榮格的積極想像,與作品對話及反思,或經驗失落悲傷與復原轉化,或探索身體、疾病與創傷經驗,或運用夢境、神話創作、手作木工等追尋自我真實本質,貼近並認同自己內在真實的世界。
唯有治療師真真切切地關照自己,才能在助人場域以及個人生命中誠誠懇懇地關照他人。本書見證了藝術的療癒力量,透過自我關照,讓藝術成為自助和助人的動力。
本書作者分別運用以下九種藝術媒材,深度分享個人生命故事,面對存在的終極關懷,找到自身的歸屬與存在的意義。
˙與「木工」相遇
˙與「罕見疾病自畫像」相遇
˙與「歷程性繪畫」相遇
˙與「曼陀羅」相遇
˙與「夢工作」相遇
˙與「神話」相遇
˙與「天使兒子」相遇
˙與「回應性創作」相遇
˙與「水墨」相遇
作者簡介
周子涵――國教署北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
黃俊勇――馬來西亞孝恩輔導與諮商部門藝術治療師
姚力元――全職媽媽與兼職藝術工作
林正寰――輔英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
周大為――李政洋身心診所藝術治療師、諮商心理師
徐玟玲――杏羽藝術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奕宇――臺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駐校心理師
王蓉瑄――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兒童醫院約聘藝術治療師
序
主編序:
文╱吳明富
在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藝術治療組教書已十年整,每一年都有超過百位以上的學生報考,希望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這麼多年下來,與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和生命背景的學生相遇和結緣,總會好奇的探問:「為什麼你想成為藝術治療師?」幾乎所有人,用了不同的話語,傳遞出相同的訊息:因為我從自己和╱或他人身上,見證到藝術的療癒力量。
與藝術相遇,進而療癒,讓藝術成為自助和助人的助力,是我邀請其他八位作者一起撰寫這本書的立意。但是,在這裡要強調的是:自我關照並非等於自我「治療」。藝術關照是透過創作、與作品對話的歷程,去覺察、意識及接納自我的身心靈狀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地面對個人生活或專業工作上的議題,進而做出某些行動來調適和改變。如果,這樣內求的「覺」、「識」和「知」,最終指向自己需要外求心理專業的協助,那麼,藝術關照便是一塊跳板、一座橋樑、一扇窗門,讓你通往真正的治療之路──尋求任何適合自己狀態的各類型藝術治療、心理諮商和精神醫療的服務。
藝術是一種與心神對話、與靈魂同在的方法,但絕對不是一帖能應付各種生命疑難雜症的解藥;創作可以讓你「越走越裡面」,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進得去、出得來」。需要看醫生,就該看醫生;需要吃藥,就該乖乖服藥。帶著良善的意圖,尊重藝術的優勢與不足,讓創作成為陪伴,才是藝術關照的本質與精神。
「藝術遇療:與藝術相遇的自我關照」這本書所有的作者都是藝術治療師,從資深到資淺,我們都有各自的生命脈絡、各異的存在議題。治療師也是人,既是人,就會有五臟六腑、七情六欲,無法像一張空白的畫布,白得讓人可以無限想像、無盡投射。我們總會在私領域(個人生活)和公領域(助人專業)裡,從過去到現在,冷不防在其上揮灑五顏六色、拼組七形八狀,成就出獨特的生命景緻。書中的每一篇章,就像是每一位作者站在這一幅積累而來的歷程性畫作前,退一步看,進入一個狀態,透過「回應性」創作和「見證性」寫作,梳理出我之所以成為如此的我、我的作品之所以鏡映出「我是我」的理由。
本書分為九個篇章,撰寫架構分成六個部分:
1. 相遇-與藝術相遇的背景
2. 定錨-開始藝術創作前的準備(媒材選擇、空間規劃、時間安排、創作方法)
3. 啓航-藝術創作的歷程與經驗
4. 航行-與作品的對話
5. 過渡-對創作歷程和作品對話的反思(與現實生命議題連結及如何自我關照)
6. 彼岸-總結、注意事項與建議
然而,每一位作者有各自的寫作風格和意欲呈現的內容主軸,身為主編又是作者之一的我,盡其所能地在這樣預設的架構下,給予彈性並修改潤飾,最終希望這本書可以藉由九個人的藝術遇療經驗,介紹一些創作方法和媒材,激勵讀者依自己的步調,進入一個狀態,啟動創造性驅力,與藝術會心、讓藝術作伴,將個人日積月累的情緒想法、渴望期待,以及身心靈整合的需求,通過藝術創作之行動,體現於外地被看見,進而被正念關照。
當我們從代表困惑、衝突或危機的「此岸」,欲航行到象徵接納、復原或整合的「彼岸」時,過程中難免有暗流、有風暴、有迷航之際,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懂得「真不好過」。與媒材相遇(不管是繪畫、攝影、木工、水墨、雕塑或複合材料)所產生的愉悅感和啟發性,讓我們願意停留在面對問題的當下(不論是生涯、認同、失落、家庭、成長或情感議題)所造成的抗拒、不安與恐懼,允許藝術創作成為中介,引領著我們度過這樣的過渡階段,轉化到另一個狀態,推動療癒的正向循環。
在此,我要感謝張老師文化,願意成就這本書的出版;同時要感謝與我一起參與這次書寫計畫的八位作者:謝謝子涵,願意用自畫像分享與罕見疾病奮戰的調適歷程;謝謝俊勇,願意以歷程性繪畫分享離鄉背景來臺灣求學和工作的心路歷程;謝謝力元,願意藉由曼陀羅分享懷孕前、中、後的身心變化歷程;謝謝正寰,願意透過「存在˙夢工作」分享對家庭角色變動的思考歷程;謝謝大為,願意用神話創作分享同志身分的認同和個人的蛻變歷程;謝謝玟玲,願意整理長期的創作分享面對天使兒子的失落歷程;謝謝奕宇,願意透過回應性創作分享為自己發聲的成長歷程;謝謝蓉瑄,願意分享用藝術照護病童和家屬、用水墨撫平預期性悲傷的反思歷程。最後,也謝謝我自己的私心,用了較多篇幅分享手作木工和生涯轉換的探索與掙扎歷程。這本書不論是圖像或是文字的分享,都希望能抛磚引玉,鼓勵並提醒讀者,唯有真真切切地關照自己,才能誠誠懇懇地關照他人。
目次
與「木工」相遇:手作心流,正念木工 吳明富
與「罕見疾病自畫像」相遇:生命之母,馬凡氏 周子涵
與「歷程性繪畫」相遇:異遇,藝癒 黃俊勇
與「曼陀羅」相遇:圓,孕育 姚力元
與「夢工作」相遇:存在,會心 林正寰
與「神話」相遇:我的蛻變神話 周大為
與「天使兒子」相遇:暗裡的吉光片羽 徐玟玲
與「回應性創作」相遇:我是映你是 陳奕宇
與「水墨」相遇:兒童病房裡的水墨觀心 王蓉瑄
書摘/試閱
與「曼陀羅」相遇:圓,孕育 姚力元
2006年,因為工作需求,我試圖在小學美術教育現場,引導學生對於美術這門學科(藝術與人文)產生不同觀點與興趣,在偶然機會下接觸了藝術治療,發現這兩者有不少關聯性,與我的教學激盪出美妙的火花。
藝術治療與我猛然相遇,之後便一直伴隨著我,改變了我的生涯走向。我飛行到了千里之外的英國鑽研藝術治療,同時也初次懷孕,上天的巧安排似乎有其道理,我的藝術治療之路與一個新生命相會,豐富了我的生命。
我就讀的學校是赫特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ld)。藝術治療研究所就附屬在藝術設計學院下(College of Art Design),和自己原本所學的美術教育很貼近。每每走進藝術感濃厚的建築內部,和充滿藝術氣息的學生們擦身而過,更激發我不少的創作靈感,尤其是與圓形相關的圖像。
除了研究所課程的工作坊提供許多創作機會外,大量的自發性創作都是在學校的開放畫室(open studio)裡進行。我在開放畫室體驗了什麼叫做「完全的投入」,身體感官與媒材的接觸碰撞,創作讓我有機會消化藝術治療理論的學習與反思,或是針對某位個案所產生的移情與投射;有時則是很單純的反映自己當下的身心感受,或是下意識的創作出對於家的思念;偶爾,創作也讓自己和自己對話,像是一位安全可信任的老朋友,可與之傾訴,進入時間靜止的「心流」(flow)裡。
我發現這時期的創作多半色彩鮮豔,圓形的意象重複出現,也許與當時的身心變化有密切關聯。雖然有創造、形成和看見它的變化過程,卻少了整理反思與探究的行動。我當時並未深入鑽研曼陀羅,因此在創作圓形的過程中,顯少以曼陀羅的觀點來覺察。仔細端視自己過去的作品,即便不是完整曼陀羅的圖像,似乎也反映了自我心境,顯示了本質我(Self)的動力不斷的前進流動,以及個人生命經驗的象徵意涵。正如Jung所言:「我覺得自體就像我自己,是個單一體,而這就是我的世界。曼陀羅即代表這個單一體,並與精神本質的縮影相呼應。」(劉國彬、楊德友譯,1997,頁256)
因為懷孕,我在英國的求學中斷。回到台灣,繼續在台北市立大學延續我的藝術治療學期。意外的,我又再次懷孕,此時的我開始創作曼陀羅,記錄著自己每日的身心變化。我從圖像中觀察自我的本質,釐清和整理自己每日心靈轉換的狀態。藉由曼陀羅,我與胎兒的聯繫更寓含象徵意義,因著曼陀羅圓形的形狀,呼應懷孕時期的形體。於是,我決定結合彩繪曼陀羅和自我敘說,展開一場創作與懷孕同時進行的實驗性歷程。
定錨-開始藝術創作前的準備
榮格認為圓形是一種「原型」的意象,意味著自體精神基礎的完整性。「圓」,如同是一種心理整合和完整性的「原型」,也是幫助恢復心靈秩序的工具,表現出自發性的自我療癒企圖。Jung也把「原型」稱為「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亦即最古老、最普遍的人類思維模式,既是情感又是思想,也是人類心靈中的傾向,一但被觸發,就能夠以特殊的形式和意義表現出來。Jung提出「原型」具有象徵的內涵,而這些象徵隨時在我們的深層意識中醞釀著,形成無意識的轉化,因此「圓」的象徵內涵具有強力轉化身心的功能(江亦麗、羅照輝譯,2001)。
根據榮格的理論,von Franz提出「圓」乃是自我的象徵,它從各方面表現了心靈的「整體性」(totality),包涵了人類和整個自然界的關係。「圓」的象徵在古代的太陽崇拜、早期天文學家的天體概念、宗教、神話、夢境,甚至是在西藏僧侶所繪製的「曼陀羅」裡出現,「圓」的象徵都指出了生命最重要的一個向度,即是「終極圓滿」(ultimate wholeness)(黎惟東譯,1989;龔卓軍譯,1999)。
另外,「圓」的諧音也正好與我的名字當中的「元」有所對應。我對於圓的意象深深著迷,以往的藝術創作也多與圓有關。「圓」的意象如同女性子宮內孕育著圓形的卵子,正好符合那時候懷孕的狀態,如同子宮孕育新生命的隱喻。懷孕期間腹部隆起時的圓弧狀,亦象徵了代表生命的圓。
我的曼陀羅創作採用直徑十五公分的圓形,以白色的圖畫紙或水彩紙為底,少部分使用美術紙或其他特殊的紙張。繪製曼陀羅的媒材為簡易且方便取得的美術用品,例如:水性色鉛筆、油性奇異筆、水彩顏料、油性蠟筆等,另外也使用複合媒材進行創作。除了限定曼陀羅的尺寸規格外,並未侷限一種特定繪製曼陀羅的材料,希望能在創作中運用不同的媒材特性來表達,例如:流動性(fluid)的水彩容易引發內在情緒或是激發情感,阻抗性的(resistive)油性蠟筆則是較為容易操控及外化認知思考歷程。不同的媒材操作會催化出不同的藝術體驗,也會達到不同的情感經驗,藉以幫助創作者將內在的意念及潛意識內容,充分的呈現在具體的作品上。(Lusebrink, 1990;Hinz, 2009;吳明富,2010;吳明富、徐玟玲,2016)。
創作方法
我在懷孕期間及產後,持續以曼陀羅進行馬拉松式的創作,一週至少五天,並用隨手可取得的媒材即興彩繪。每次創作時間約一至二小時,完成之後再以創作時產生的意念為之命名。內容多以當日身心狀態為主,伴隨創作時自然衍生的想法與感受,回應身心狀態書寫而成的簡短文字。最後再將作品與文字掃描、記錄和歸納,成為日後省思的依據。
……
過渡-對創作歷程和作品對話的反思
圓夢
回顧整個曼陀羅創作歷程,我經歷許多次的覺察、反省、改變與創造的循環,這和創作時所呈現的起、承、轉、合循環相呼應。我的懷孕之路偶遇挫折,也頻頻讓身心跌撞。即便如此,懷孕成為我生命中第一個圓夢。我之所以視為圓夢,因為我在夢境中多次擁抱著溫熱的小生命,如今真實地成為我日常的陪伴。小生命也因著我的乳汁滋養而日漸茁壯,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這比夢境真實,更令我動容。
曼陀羅創作個展<孕育與生命相遇>成為第二個圓夢。由於自己所學是藝術相關領域,以往在學校都是以聯展的方式呈現作品,個展一直是自己心中的一個大夢。即便畢業後持續都有創作,但是作品只能小眾欣賞,也缺乏動力去實現個人的特展,藝術家這個身份更是遙不可及。如今,藉由自己的曼陀羅創作,我終於圓了一個美夢,重新定位自我的價值與藝術家認同。
在這樣圓夢過程中,我體會到榮格所說的反向轉化(enantiodromia)。我在人生的某一時刻放棄了先前執著的價值和信念(專業生涯),轉而追求反向的價值和信念(家庭生活),前後經歷一段好長的摸索期,終於能夠懂得聆聽自己內在聲音,摸索出自我關照的方法,明白我就是我,當下的我即是最真實的我。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