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龍樹菩薩為什麼有幾個譯名?他的奇異的出生,為什麼願意棄外道,並出家從佛?為什麼他的死亡也如此神異?為什麼民間對龍樹菩薩也會寄於非凡的醫神、財神色彩信仰……這一連串的問題,也許從書中您可以略知一、二。
龍樹菩薩傳予後世不少著作,但書中並沒有探索龍樹菩薩艱巨的著作佛學理論,而是作者多年來從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看過有關龍樹菩薩的故事,再配合作者自己從小成長的地方就有龍樹大聖的信仰,進行編、採、寫的過程而成書,是一本比輕鬆有趣的作品。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作者簡介
序
桂心編著此書,可以說是從「無知」開始。「無知」,是因為幾年前編者和家人回老家時,去到供奉「龍樹大聖」的廟宇時,被同行者取笑連自己禮拜的何方神聖都不知道,心生慚愧,從而才開始在市面和圖書館找了幾本對龍樹菩薩的零碎介紹,又在網上看了一些龍樹菩薩的故事,覺得很有趣,但從中也起了不少疑問,例如龍樹菩薩為什麼有幾個譯名?他的奇異的出生,為什麼願意棄外道,並出家從佛?
後來再看著、看著就發現為什麼同樣的龍樹菩薩,對他的出生,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就有不同的表述;甚至他的死亡也如此神異!即使在漢傳佛教經典的譯師鳩摩羅什大師和玄奘法師,也有不同的演繹;再看傳統民間對龍樹菩薩也寄於非凡的醫神、財神色彩信仰;編者深感可以將其整合成書,與眾分享。
此書並不探索龍樹菩薩艱巨的著作佛學理論,而是編者多年來從漢傳佛教、藏傳佛教看過有關龍樹菩薩的故事,再配合編者從小成長的地方就有龍樹大聖的信仰,進行編、採、寫的過程而成書。
目次
01. 廣大發願頌
02. 龍樹菩薩簡介(維基百科)
03. 龍樹菩薩傳(古文)
04. 龍樹菩薩傳(今譯)
05. 南懷瑾先生講龍樹菩薩的故事
06. 八宗共祖
07. 龍樹菩薩「偷心」的故事
08. 龍樹菩薩與極樂淨土
09. 龍樹菩薩與咒語
10. 龍樹傳略三說
11. 因吉祥草而往生因緣的故事
12. 龍樹菩薩與《華嚴經》
13. 龍樹菩薩弟子:提婆菩薩傳
14. 唐宋漢地龍樹菩薩醫療神信仰(白照傑)
藏傳佛教的龍樹菩薩的故事
15. 藏傳佛教的龍樹菩薩
16.《龍樹菩薩親友書講記》摘要
17. 親友書(全文)
18. 龍樹菩薩唐卡造像特點(旦增央噶)
19. 龍樹菩薩聖像全集
民間信仰的龍樹菩薩的故事
20. 供奉龍樹菩薩近600年的夾漈村
21. 龍樹菩薩在夾漈的足跡
22. 龍樹菩薩下南洋
慈悲與素食
【附文一】佛教為什麼要食素、戒殺、放生
【附文二】戒殺文
【附文三】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書摘/試閱
龍樹菩薩寶誕有幾個?
大家都知道龍樹菩薩的誕辰是農曆七月廿四日,但位於福建省永春縣的夾漈村就多了一個大型的法會為菩薩慶生的日子:「農曆七月十六日」。
這個供奉龍樹菩薩近600年的村莊,有關「農曆七月十六日」龍樹大聖誕辰法會的由來是,相傳早年一到農曆七月中旬,村裏各個角落的善信開始搶著要為菩薩慶生,出現了時間分配不均的情況。於是,善信就以擲聖杯的形式,求得菩薩示現應允,擇於每年農曆七月十六日提前為菩薩慶生。而十六日的慶生與廿四日的慶生法會最大不同是:不搭壇做敬,但會有四名善信代表,每名會備有1支白粿,合共4支(高度約2米,略低於廿四日的白粿7吋),其他供品則包羅萬有,道士以三場的誦讚法會做結,這天由於參與的人數眾多,氣氛往往比七月廿四日顯得熱鬧。
菩薩的兩大誕辰法會,有不少僑居海外的鄉親會特地趕回家鄉為菩薩慶生,他們會大排敬筵、頌讀經文、自製白粿,以示報庇佑之恩。在龍樹大聖佛光普照下的夾漈村,幾百年來,在龍樹大聖誕辰前約十天,就陸續恭迎龍樹大聖到自家祖厝舉行慶生宴。
七月十六日在庵內慶生後,七月十七日開始,菩薩就開始出廟,順沿路線,應邀到上林祖宇;十八日到內厝(美德堂);廿一日到大路下(碧前堂);廿二日到官厝壠的祖宇,接受各房祖宇族系的慶典儀式,直至廿三日再恭送回庵搭壇,以備迎接七月廿四日做七場的「祝燈」大法會。
七月廿四日為菩薩慶生的一般有兩名功德主,俗稱「廿四頭」,一般由私人設供。兩名功德主各以1支「白粿」,即共2支「白粿」供奉龍樹大聖,「白粿」是用手工在庵內現場捏製而成,層層疊疊在粿塔之上,喻意節節高升;加上「白粿」是白米做成的,又喻意五穀豐登,在粿塔的頂端會放有圓盤似的大白粿,這個白粿是分給下一年主持龍樹大聖誕辰的所屬角落善信。以白粿塔供奉菩薩,可說是夾漈村最具特色的民俗傳統之一。每年的菩薩誕圓滿後,會有下一屆功德主的交接儀式,這也是傳統民俗代代相承的體現。
為菩薩慶生的另一個特點是,在菩薩誕辰前的幾天,就會開始有善信請獻高甲戲、布袋戲或電影,以示叩謝神明庇佑之恩,村裏這幾天的晚上也會顯得特別熱鬧,在以前電訊和電視沒有那麼發達的時代,「高甲戲」的演出豐富了村民的晚間活動。隨著高甲戲、布袋戲或電影的放映結束,為期多天的慶生活動亦告一段落。
雖然上述供奉和迎請菩薩的儀式,都是採用了當地民間特色,但有口傳的560多年來,村民都從未間斷,用自己最虔誠的方式來憶念龍樹菩薩的慈悲,這也是一種殊勝!以一條不過數百戶的村莊,幾百年來,村民能用他們虔誠的心供奉菩薩,就連衪的誕辰也持續近十天之久,可見龍樹菩薩極高的感召力。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