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整形外科史話:整外史上最艱難且光榮的一役,八仙塵爆97%生還奇蹟的真相(增修版)
滿額折
整形外科史話:整外史上最艱難且光榮的一役,八仙塵爆97%生還奇蹟的真相(增修版)
整形外科史話:整外史上最艱難且光榮的一役,八仙塵爆97%生還奇蹟的真相(增修版)
整形外科史話:整外史上最艱難且光榮的一役,八仙塵爆97%生還奇蹟的真相(增修版)
整形外科史話:整外史上最艱難且光榮的一役,八仙塵爆97%生還奇蹟的真相(增修版)
整形外科史話:整外史上最艱難且光榮的一役,八仙塵爆97%生還奇蹟的真相(增修版)

整形外科史話:整外史上最艱難且光榮的一役,八仙塵爆97%生還奇蹟的真相(增修版)

定  價:NT$ 660 元
優惠價:9059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您知道整形外科的治療範疇,包含從外傷、燒燙傷、到頭頸部癌症重建等手術嗎?
為什麼整形外科醫師的訓練年限是全台專科中最長的6年?
為什麼台灣整外的醫療實力,在國際間備受推崇?

本書完整記錄下台灣近半世紀的整形外科故事,從中可一窺台灣整外醫療的演進史。看完本書後,將會徹底顛覆你對於「整形外科」的想像。

1964年起,有四位醫師分別赴美接受整形外科專業受訓,回國後齊聚在馬偕醫院,開啟台灣整形外科的發展扉頁。或許他們不曉得,在飛機起飛的這一刻,台灣整形外科的歷史將從此不同,五十年後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卻會發現,他們的個人決定,或許最初渺小有如蝴蝶揮翅,但卻帶來了巨大的世界級蝴蝶效應。

整形外科的領域相當寬廣,從顱顏到顯微手術,從美容整形到微整形治療,有多元的方向可發展、豐富的題材可發揮,多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先賢傾其畢生心血,所發展出整形外科重建與美容的創新概念與精湛手術技巧、以及支援各醫學專科之間的救援系統(intersectional service),是醫學體系中極為重要、彌足珍貴的經驗傳承與知識瑰寶。

透過橫跨17間醫院醫師的口述資料中,我們拼湊出全台灣整形外科歷史發展的輪廓,從書中的歷史故事中,不僅能瞭解台灣整外的專業醫療知識,更能一窺台灣政治、社會、文化變遷的脈動。更重要的是,從這些開創台灣醫療奇蹟的前輩身上,看見堅持專業的態度以及令人動容的奉獻精神,堪稱為台灣醫療的瑰寶與典範。整形外科史話,可說是目前全台灣唯一一本,集結台灣整形外科近半世紀奮鬥心血的歷史書籍!

作者簡介

陳明庭/陳明庭血管瘤基金會董事長、臺大整形外科兼任教授
呂旭彥/紐約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國泰綜合醫院顧問醫師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傳承醫療人文的精神
如同現代台灣史,細數台灣整形外科的發展歷程,既是豐富多元,更是人才輩出。

在《整形外科史話》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醫界前輩的蓽路藍縷、整形外科醫師的孜孜矻矻,也因而充分的理解:台灣整形外科醫學的卓越表現,在國際間享有極高的盛譽,其來有自。

以2015年6月發生的「八仙塵爆事件」為例,塵爆瞬間造成499名燒燙傷病患,近300名燒燙傷患者平均燒傷面積大於40%,台灣整形外科醫師「集體總動員」,群策群力,寫下了死亡率3%的世界紀錄。台灣整形外科醫術之高超,由此可證。

更難能可貴的是,出版《整形外科史話》的積極目的,是為了傳承醫療人文的精神,期望透過第一手的訪談,忠實記錄台灣整形外科的歷史演變與關鍵人物,及其過程中寶貴師道的傳承、醫學專業的分享,包含了對整形外科史、醫學倫理、醫病關係、醫療與社會乃至與國家的了解和探索。——邱文達,前衛生福利部長、現任臺北醫學大學榮譽教授

期許共創下一個五十年整形外科榮景
整形外科在所有外科次專科中是最慢發展的一門專科,它的發展有其歷史背景,經歷了數位前輩的努力,不僅能在外科界發光發亮,而且更細緻發展成更多的次專科,包括顱顏外科、顯微外科、燙傷、肢體重建以及各類的美容外科。這本書所描述的內容就是在傳達台灣整形外科的發展史,包括了最早期的羅慧夫醫師、陳明庭醫師、蔡裕銓醫師、林秋華醫師等,都是在國外學有專長而把國外所學的技術帶回台灣貢獻國人。

本書難能可貴在於耗時兩年多,從南到北訪談各訓練中心學者及會員,收集匯整資料,完整描述台灣整形外科四十年的發展史及各個訓練中心的養成及成長過程,書的內容與所有會員息息相關並緊密結合,讀了本書仿彿進入時光隧道,回味無窮。「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應」,藉由此本書來傳遞前輩的奮鬥與傳承精神,來期許所有整形外科界的同仁,大家互相提攜合作,持續技術創新,共同創造下一個五十年整形外科的榮景。——陳建宗,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導讀】
真正的「整形外科」不只是整形
近年來,打著「整形美容」為名的醫美診所紛紛成立,也讓社會大眾誤將「整形外科」與「醫美整形」畫上等號。整形外科與醫美整形產生錯誤對等的連結,可歸咎於現行政策的不完整。因為政府醫師公會成員中,整形外科比例僅佔不到2%,無法排除選票壓力,規範醫美執刀的醫師必須具備整形外科的專科證照,也因此衍生許多醫療糾紛和爭議。

事實上,在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所設立的26個專科醫師範疇中,「整形外科」是第18個專科,但並沒有「醫美專科」。衛福部針對整外科專科醫師甄審,訂定有嚴格的標準,首先要取得外科專科醫師資格,在醫院經過至少三年一般外科訓練(例如急診室、傷口處理、燒燙傷照護、外科手術),並加上在衛福部認可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經過至少三年的整形外科專科訓練後,再有一篇原始論著刊登於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雜誌才能取得甄審資格,同時還得通過兩次專科醫師考試,且發表過學術論文,獲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證書後,才算是具備完整的整形外科資歷。在衛生福利部嚴格把關之下,一年僅發出約二十幾張整形外科醫師證照,拿到專科醫師資格後,真正的考驗學習也才開始,必須經過一次又一次臨床的實際經驗,才能充分掌握專業領域內的各種疾病或狀況,尤以更需加上美學的歷練以至爐火純青的境界,方能做好美容整形的案例。

如今,整形外科可說是全台最風光也最熱門的一個科別,然而,回顧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在1982年成立的歷史,卻也經歷過一番萬事起頭難的波折;在諸多前輩的審慎擘劃、奔走努力之下,終於開創出一條大道,到現任的陳建宗理事長,亟待後繼者能夠一棒接續一棒,予以發揚光大。

 

【自序】
提供年輕一代瞭解台灣整形外科
雖然歷史僅是一個記憶,既可鑑往知來,並提供年輕一代瞭解台灣整形外科之起源,亦可當作未來進步發展的參考。本書內容期盼是能夠中立公平的交代歷史,不希望對任何人事物有所推斷或評論。

整形外科的起源是來自外觀的美容及功能維持兩個出發點來達到人生完美的目標,雖然過去老一輩的醫師當時相當反對把美容整形外科歸類在醫療的提供年輕一代瞭解台灣整形外科項目之內,但文明進步到某個程度後,能用醫療的立場來達成人類的審美觀,這樣的目標也並非壞事。過去大型的醫療重建工作,常常不計較美觀;然而現今注入美觀的元素卻非常的重要。

若是此書能帶給年輕醫師一些啟示,這是我們老前輩求之不得的事。本書內容如有任何錯誤或是不足的論述,還請各位多多指教。——陳明庭,陳明庭血管瘤基金會董事長、臺大整形外科兼任教授

莫忘初心
整形外科醫師有很多機會可以鼓舞人心,這也是一份幸福的工作,前提是我們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跟健全的心態。我們有沒有從心底尊敬組織?是不是樂於把自己的時間奉獻給病人?是否全心全意求取新知? 當我們手術的時候,是否小心翼翼地執行每一步驟?

本書的出版,對我個人有三層意義,一是獻給恩師陳明庭教授,台灣整形外科前50年的歷史,影映出老師的大半生的功業;其次是獻給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700多位的夥伴,這是我們第一次完整地用自己的話,來述說我們的專業跟歷史。這是一個開始,相關的工作往後必定後繼有人接棒!最後也最重要的是,希望在學的醫學生及剛進入整形外科的醫師後進,瀏覽本書後,從中獲得啟發,有朝一日成為良醫,且莫忘初心。

當時那位年輕有為的外科醫師只知道,要「使用我的雙手,試著在愛中治癒別人,不論是他們殘破的心、靈,或是身體。」

沒想到當年蝴蝶翅膀一揮,五十年來居然掀起了這麼大的漣漪。——呂旭彥,紐約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國泰綜合醫院顧問醫師、副教授

 

目次

推薦序
傳承醫療人文的精神──邱文達
期許共創下一個五十年整形外科榮景──陳建宗

作者序
提供年輕一代瞭解台灣整形外科──陳明庭
莫忘初心──呂旭彥

緒論

第一章/發展沿革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1971-1975 播種期
第三節 1976-1979 發芽期
第四節 1980-1985 組織期
第五節 1986-1990 轉骨期
第六節 1991-1996 躍升期
第七節 1997-2012 危機期
第八節 2013-2018 轉機期

第二章/全臺重鎮
第一節 臺北榮民總醫院
第二節 三軍總醫院
第三節 馬偕紀念醫院
第四節 長庚紀念醫院
第五節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第六節 臺大醫院
第七節 臺中榮民總醫院
第八節 國泰綜合醫院
第九節 奇美醫院
第十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第十一節 慈濟醫院
第十二節 成大醫院
第十三節 高雄榮民總醫院
第十四節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第十五節 義大醫院
第十六節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
第十七節 亞東醫院

第三章/醫學會史
第一節 積蓄動能
第二節 發光發熱
第三節 展望未來

第四章/編輯後記
第一節 結語
第二節 訪談紀錄
第三節 【附錄】創始會員名冊

書摘/試閱

「整形與重建外科」 真正的整形外科
提到整形外科,一般人大概都會聯想到隆乳、削骨、抽脂以及割雙眼皮等,事實上,美容醫學只是整形外科的一小部分。正統整形外科的工作範圍可分為六大範疇,包含先天性缺陷、手外科、一般及美容整形外科、頭頸部外科、燒燙傷與重建顯微手術。也就是說,整形外科涵蓋人體從頭到腳的範圍,從大面積的重建,到最精微的雕琢手術都在其中。
台灣整形外科在此六個領域都有優異發展:先天性缺陷的手術數量為亞洲第一,許多國外醫師紛紛前來台灣拜師學習;手外科斷指再接及重建的技術精湛,手術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一般及美容整形外科手術發展質量並重,例如將食道移植至喉部重建的高難度手術以及「少奶奶」乳房重建手術,數量為亞洲第一;頭頸部外科領域中口腔癌切除重建的技術高超,涵蓋下頷骨咬合的重建,拯救許多檳榔文化下口腔癌患者的咀嚼功能;深耕多年的燒燙傷專業,則在八仙塵爆事件救治患者的成果上,以不可思議的高存活率,成為各國醫師觀摩研習的典範;重建顯微手術的多項創新技術與高成功率,連美國知名醫院皆派人前來觀摩。
這些項目都是台灣在全世界整形外科中引以為傲的貢獻,可以歸功於已經有35年歷史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訓練計畫。目前全台共有18家訓練中心,加上各地整形外科醫師默默的耕耘,帶動了台灣整形外科的發展,使得台灣整形外科的評價得以在世界名列前茅、聞名全球。

最嚴苛的訓練 淬鍊出最精良的技術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醫學和技術的集成、以及醫療需求的提升,整形外科成為一個醫學專科。整形外科的英文Plastic Surgery,依英文字義而言,是以「塑形」plasty 為核心,藉由形塑
身體各種組織、各個器官,達到彌補缺陷、重建機能、美化外觀的效果,進而提升求診人士的生理、家庭、職業、以及社會功能。整形外科醫師必須靈活運用各式儀器設備,並且全力專注於醫療技術的精進,以確保醫療效果能夠全面涵蓋求診人士的身、心、靈。
衛生福利部針對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甄審,訂定有嚴格的標準,完整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訓練需要連續六年,是修業年限最長的科別之一。歷年來,平均淘汰兩成的甄選者,每屆僅有約二十幾位醫師能夠取得認證。因此,要取得整形外科專科證照可謂是一件極不容易的挑戰。
特別是,整形外科涉及手術種類繁多且技術和儀器日新月異,為求精進,每每「嚴師出高徒」,包含從針對單一特定部位或技術的小型會議,到重建美容的大型國際會議,不一而足。在這樣嚴苛的要求下,也形塑出台灣整形外科醫師高標準自我要求的態度。其結果則具體表現在台灣整形外科的六大領域、所有面向盡皆成績斐然,其中更不乏備受國際讚譽的傑出醫療成果。

「顏值力」當道 醫美整形不為人知的恐怖風險
這個時期,網路社群興起,在網路上分享自拍照片蔚為流行,也捧紅了許多網路帥哥、美女,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隨著社會越來越加注重個人的外表,「顏值」的高低,不僅影響到個人的人際關係,在許多行業中,甚至可能關乎個人的職涯發展。因應需求增加,醫美診所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冒出。
其實,醫學美容只不過是商業操作下所產生的一個「包裝名詞」,實務上正確的名詞應為「美容醫學」。醫學的核心目的是為了促進人類的健康,如今醫美產業中的許多侵入性的治療,與整形外科中的美容醫療技術其實並沒有高度或必然的相關性。
依據2012年底的資料顯示,台北市醫美的一級戰場──捷運忠孝復興站到國父紀念館站一帶,忠孝東路四段約一公里長的路上就有超過200家醫美診所,形成獨特的「醫美街」熱潮。然而,台灣整形外科專科一年僅訓練出24位專科醫師。這些醫美診所中的「整形醫師」從何而來呢?
答案很簡單,第一種是剛出道的年輕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第二種是資深的遊牧型整形外科醫師,第三種是未經完整訓練的他科醫師。
這些都是醫美診所中常見的醫師來源。
究竟為何會有如此多的醫師跨年資、跨領域,前仆後繼地湧入醫美領域呢?其實這背後與健保給付的嚴苛規定有關,超時工作導致過勞的惡性循環,逼得他們不得不離開自己原本的專業領域,冒著可能手術失敗的風險,也要踏入美容整形領域。

水上樂園驚爆成火中煉獄的那一晚
2015年6月27日晚上,在新北市八仙樂園的彩色派對活動中,一場意外的粉塵爆炸,改寫了近500個年輕人的人生。當時,活動主辦單位將樂園中一個大型泳池的水抽乾,架設噴槍噴灑彩色粉末以供來賓娛樂。沒想到在活動接近尾聲時,舞台西側突然起火,火勢瞬間蔓延至整個表演場地。現場在幾秒鐘內陷入一片火海,數百人全身著火驚叫四處竄逃,鄰近的水上設施「漂漂河」內擠滿待救傷者,原本歡樂的水上樂園瞬間驚爆成絕望的火中煉獄。
受傷的民眾,快速地被分送至北區的各大醫院,包含馬偕、三總、臺大、臺北榮民總醫院、國泰、長庚、新光、北醫、萬芳等醫院,特別是北區的整形外科訓練中心皆收容了大量病患,面對這種突發狀況,每個醫院無不戰戰兢兢,緊急動員全院人力、資源,齊心投入救治燒燙傷患者的任務。
八仙塵爆患者年齡分布在18至25歲,499位患者的平均燒傷面積超過40%,根據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死亡率公式」,一位22歲燒燙傷面積40%的患者,在沒有嗆傷的情況下,死亡率為50%。因此儘管此次傷患多為年輕人,但普遍燒傷面積嚴重,原先外界對復原的情況不敢抱有過高期待。
沒想到,面對如此艱鉅的挑戰,在全台灣醫療人員不眠不休與政府大量物資的共同投入下,竟然拯救回484人,創下不可思議的3%極低死亡率。
台灣緊急救護的醫療水準達到如此傳奇的境界,令全球醫界人士大加讚賞、大為稱奇。歐盟也邀請建立長庚燒傷中心的楊瑞永教授以及臺大整外戴浩志主任代表台灣去分享八仙塵爆案的大量燒傷救治經驗,替台灣在參與WHA議題上扳回一城。同時在台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理事長,也是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暨燒傷中心主任戴念梓奔走之下,2017年亞太燒傷協會(APBA)正式成立,同年第11屆亞太燒傷會議(APBC)在台灣舉辦,超過350位外國醫界人
士來台參與。
這場災難,對無數家庭造成震撼性的影響,也讓外界看見台灣醫療的進步與用心。整形外科平時對處治燒燙傷的訓練嚴格扎實,各醫療機構動員機制與應變措施完善,政府不計成本從國外調度大量的醫材、藥品、敷料。透過環環相扣的合作,才能締造出如此超乎預期的成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9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