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最偉大的經典智慧《金剛經》,靜心書寫強大內心正能量。
《金剛經》是最偉大的佛經經典,因應現代人書寫的習慣,設計好攜帶好書寫功能,
也將祈願寫經與書寫美感結合,一筆一畫,對自己或他人祈願祝福表達感謝。
採用軟膠穿線設計,可180度攤平,書中臨摹可達3次,透過書寫慢慢整理腦中思緒,
在練習優美的硬筆字時,還能正確認識寫經意義;
在心力脆弱時,能強大內心正能量、帶給人無畏的信心與安定靜心。
【內容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所謂「金剛」,以金剛寶石般堅固穩實的般若智慧,破除一切虛妄煩惱,修得究竟解脫,圓滿到達涅槃的彼岸。
《金剛經》能讓幫助你在工作、生意、身體上,遇到失敗時不消沉、遇到成功時不迷亂、讓身體更健康。在心力脆弱時,能強大內心正能量、帶給人無畏的信心與安定靜心。
因應現代人書寫的習慣,設計好攜帶好書寫功能,也將祈願寫經與書寫美感結合,在練習優美的硬筆字時,還能正確認識寫經意義。在筆與紙的接觸、心與手的協調中,由身動而至心靜,能體會到禪定的喜悅。
【寫出智慧的力量:金剛經】
◆經文品讀
用說故事方式帶你輕鬆讀懂金剛經
◆完整臨摹3次
嚴選硬筆專用紙張,滑順好抄寫!度魚老師親筆示範,一筆一畫,練習優美的硬筆字
【特別收錄】
1.抄經彩紋摺頁紙2張
‧現代經典紋樣設計,好感度100。
‧臨摹版:跟著老師淺字書寫,成就滿分。
‧空白版:靜心書寫,祈願祝福。
‧嚴選硬筆專用紙張,滑順好抄寫。
‧3摺式設計,方便收合。
‧尺寸:76×26cm
2.金剛經閱讀本
‧極簡風灰卡燙銀設計。
‧清楚注音標示,方便閱讀。
‧嚴選專用紙張,閱讀不疲勞。
‧180度掌上型設計,好翻閱。
‧尺寸:10×19cm
本書特色
1.透過寫經安定身心,練習優美的硬筆字。
2.金剛經擁有強大力量,可對自己或他人祈願祝福,表達感謝。
3.經文解說,精闢易懂,寫字讀經同時也了解金剛經的涵義。
4.180度攤平裝幀設計、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輕鬆書寫與誦讀。
《金剛經》是最偉大的佛經經典,因應現代人書寫的習慣,設計好攜帶好書寫功能,
也將祈願寫經與書寫美感結合,一筆一畫,對自己或他人祈願祝福表達感謝。
採用軟膠穿線設計,可180度攤平,書中臨摹可達3次,透過書寫慢慢整理腦中思緒,
在練習優美的硬筆字時,還能正確認識寫經意義;
在心力脆弱時,能強大內心正能量、帶給人無畏的信心與安定靜心。
【內容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所謂「金剛」,以金剛寶石般堅固穩實的般若智慧,破除一切虛妄煩惱,修得究竟解脫,圓滿到達涅槃的彼岸。
《金剛經》能讓幫助你在工作、生意、身體上,遇到失敗時不消沉、遇到成功時不迷亂、讓身體更健康。在心力脆弱時,能強大內心正能量、帶給人無畏的信心與安定靜心。
因應現代人書寫的習慣,設計好攜帶好書寫功能,也將祈願寫經與書寫美感結合,在練習優美的硬筆字時,還能正確認識寫經意義。在筆與紙的接觸、心與手的協調中,由身動而至心靜,能體會到禪定的喜悅。
【寫出智慧的力量:金剛經】
◆經文品讀
用說故事方式帶你輕鬆讀懂金剛經
◆完整臨摹3次
嚴選硬筆專用紙張,滑順好抄寫!度魚老師親筆示範,一筆一畫,練習優美的硬筆字
【特別收錄】
1.抄經彩紋摺頁紙2張
‧現代經典紋樣設計,好感度100。
‧臨摹版:跟著老師淺字書寫,成就滿分。
‧空白版:靜心書寫,祈願祝福。
‧嚴選硬筆專用紙張,滑順好抄寫。
‧3摺式設計,方便收合。
‧尺寸:76×26cm
2.金剛經閱讀本
‧極簡風灰卡燙銀設計。
‧清楚注音標示,方便閱讀。
‧嚴選專用紙張,閱讀不疲勞。
‧180度掌上型設計,好翻閱。
‧尺寸:10×19cm
本書特色
1.透過寫經安定身心,練習優美的硬筆字。
2.金剛經擁有強大力量,可對自己或他人祈願祝福,表達感謝。
3.經文解說,精闢易懂,寫字讀經同時也了解金剛經的涵義。
4.180度攤平裝幀設計、方便攜帶的開本,可輕鬆書寫與誦讀。
作者簡介
【經文品讀審訂】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李玉珍教授
【經文品讀】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釋德晟法師
【經文書寫】
度魚
閑雅書法網站、論壇創站站長
全國第一屆傳書名師獎
工研院二岸無線城市試點書法教學講師
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書法師資培訓講師
新北市、台中市等縣市硬筆書法師資檢定、培訓講師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李玉珍教授
【經文品讀】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釋德晟法師
【經文書寫】
度魚
閑雅書法網站、論壇創站站長
全國第一屆傳書名師獎
工研院二岸無線城市試點書法教學講師
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書法師資培訓講師
新北市、台中市等縣市硬筆書法師資檢定、培訓講師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1-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李玉珍教授
空的智慧
《心經》和《金剛經》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兩部經典。《心經》講五蘊、十二因緣觀,解釋無我和輪迴流轉之因。一切皆為因緣聚合,「我」並無實質,而是來自始於「無明」愚昧,以及累世沉積的愛惡、病苦、死生經歷,越陷越深,越深越堅固。唯有勘破一切皆為緣聚為空之智慧,放手無罣礙,除去各式各樣求不得而生的恐懼,方得解脫。這是佛教最基礎的人觀和認識論,但是如何離了每一呼吸吐納間相隨的無明呢?《金剛經》提供了答案。
《金剛經》起手式第一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已經發心追求最高、最圓滿的覺悟者,應當涵養那些心態意念?如何降伏其迷妄不安的心?佛陀還沒給答案,就先發了紅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光記著《金剛經》中四句話,僅此吉光片羽即獲功德無量。
至於《金剛經》中最要緊的四個詞彙,首推「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人的主體性、生為人的尊貴性、與萬物感通融合感、以及漫長甚至永恆不變的存在。這四個詞彙道盡習以為常的種種我執,正是認知佛法的罩門。「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首說、即非、是名」,反覆說明不能以此四個象限認識佛陀,才是真正理解它們;另一種讀法則是「是、即、是」,那這三層意思又通通相同。更嚴重的是,「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而且一旦執著,則無法聽受《金剛經》,連一絲一毫的功德都得不到。
層層否定卻又相生相扣!因此必須先理解佛教的邏輯推論方式。佛教的邏輯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而是來回皆破的三層次:非A、非B,非非A和非非B。用數學寫是–A、–B、–(–A–B),三次否定,以達最終肯定──中道不執任何一邊見解。中國人早有一句話把這個邏輯表達無遺,不用我提醒。《金剛經》不只以緣起破我執,還破執著於空,最後闡明語言建構的空亦不離空。
佛教視《金剛經》珍貴如鑽石,因為佛法無堅不摧,而此鑽石硬度,則來自智慧破萬夜黑暗的溫暖光暈。佛法發出智慧的光芒,只要具有正確的空觀必能領受,但最後連空觀的執著亦不能容。《心經》講的是第一層的空觀,一切緣起切勿攀緣;《金剛經》再講第二層、第三層的空觀。佛教的智慧心法,在《心經》和《金剛經》的聯繫上,清楚呈現。在疫情迫使人人必須離群索居之時,寫下來以後送人倒是個利己利他的方法,權當現代手工善書。
推薦序2-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釋德晟法師
心,無所住……看見自己,看見天地,看見眾生
誦念《金剛經》,我曾如是思量。
釋迦世尊出家前,是位榮華富貴集於一身的王子,卻在不經意目睹老病死以後,誓願尋求度眾解脫之道;從離宮苦行乃至覺悟立教的過程,歷經著諸多憂患劫難。禪宗六祖慧能法師出家前,是位貧窮且不識字的樵夫,卻在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語,決心遠赴黃梅東山寺拜師求法;在寺院打雜乃至傳承衣缽的過程,亦經歷了種種困頓磨難。世尊與六祖,遭遇排擠、遭逢追奪,曾疲憊過飢於步行中昏厥倒地、或曾藏匿身份於獵戶群裡食肉邊菜……卻因身心承受此等苦難煎熬,讓他們潛醞出渡越一切的智慧與慈悲,生命發光發熱成為眾人師。
這般蜿蜒、這般澈悟,讓我們見識「王子與樵夫」求道修行的歷程多麼平等!
抄寫《金剛經》,我常如是遙想。
場景為祇樹給孤獨園,放眼望去是千百位的比丘眾席地盤坐,壯觀的僧團在質樸的精舍裡,寂靜且莊敬。慈祥又威嚴的世尊,以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以恆河沙數為例;或者用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用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為例……瞬間,廣闊無邊的山河身命、無窮無盡的功德福報,被「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道破!被「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道破!更甚地,漫漫長長開示到最後,竟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整部經典所有言論盡皆破除!
這般沉著、這般震撼,讓我們體解《金剛經》多麼無所住!
回到《金剛經》的內文,世尊與須菩提的一問一答,正與反、是與非,時立時破,越讀越起惑,也越讀越解疑。循著這對師徒的理路,漸漸地會忘記他們的語言文字、諸法實相,因為這些已然在生命裡信仰,於慧命裡實踐。
奉持《金剛經》,無論讀誦、謄寫、思惟法義,彷彿有股渾厚強勁的內蘊,在任何時刻、任何境遇裡,這部經典都平等地賦予人心安定的力道── 也許人人感受的力道不同,然不著相、平等慧、無所住、清淨心,終將自在地於行住坐臥間蔓延。
作為「若當來世」的眾生之一,我合掌輕捧《金剛經》,虔誠祝願六時吉祥,在暫時的亙古時空中,對著世尊頂禮感恩。
推薦序3-閑雅書法網站、論壇創站站長 度魚
靜心書寫是一件愉快的事,和靜心讀經一樣的喜悅
硬筆書法不存在著太多的學習誤區,無須老師在一旁耳提面命。只要找到好的練習範本充分練習,使用最廉價的工具材料,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就可以享受書寫美字的樂趣。
有些人以為美字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的美感不好,再怎麼練習都沒用。也有人認為寫字就是要寫出自己的個性,所以不要學習範帖,這二者都是對硬筆書法的誤解。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這段文字似乎呼應著以上二種說法,其實完全相反。
想要演奏一首悅耳的曲子,就要經過充分的練習,這和想要寫出一手美字,就要經過大量的臨摹並無二致。在練習的過程中,靜下心來感受落筆的輕重差異、行筆的節奏變化,乃至於空間布白的合理分配,以及伸展避讓的巧妙安排,美字就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成形。
「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是的,雖然學習的是同一件範帖,因為書寫者的性情不同與美感經驗的差異,學習過程中所取、所捨,乃至於對書寫技法的理解都會有相當大的不同。藉由學習範帖所建立札實的運筆與結構技法,有助於學習者在穩固的基礎上,揮灑自己的個性與想法,正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本書的書寫技法力求簡潔易於親近,運筆的技法美觀但不複雜,所取字形也不像古碑帖般使用大量的異體字。經過幾個月的定時、定量練習,寫出一手讓人稱羨的美字並不困難。進階者則可以細心觀察用筆的細膩處,藏露、方圓、俯仰、向背、緩急……進而一窺古典書法的堂奧。
金剛經帶來的不只是平靜,更是思辨能力的提升。在抄寫的過程中觀照自身思緒的流動,是有必要的。硬筆書法的學習亦然,書寫時保持思緒的敏銳,適當的進行自我的提問,學思並進是提升學習樂趣與效果最好的方法。
空的智慧
《心經》和《金剛經》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兩部經典。《心經》講五蘊、十二因緣觀,解釋無我和輪迴流轉之因。一切皆為因緣聚合,「我」並無實質,而是來自始於「無明」愚昧,以及累世沉積的愛惡、病苦、死生經歷,越陷越深,越深越堅固。唯有勘破一切皆為緣聚為空之智慧,放手無罣礙,除去各式各樣求不得而生的恐懼,方得解脫。這是佛教最基礎的人觀和認識論,但是如何離了每一呼吸吐納間相隨的無明呢?《金剛經》提供了答案。
《金剛經》起手式第一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已經發心追求最高、最圓滿的覺悟者,應當涵養那些心態意念?如何降伏其迷妄不安的心?佛陀還沒給答案,就先發了紅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光記著《金剛經》中四句話,僅此吉光片羽即獲功德無量。
至於《金剛經》中最要緊的四個詞彙,首推「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人的主體性、生為人的尊貴性、與萬物感通融合感、以及漫長甚至永恆不變的存在。這四個詞彙道盡習以為常的種種我執,正是認知佛法的罩門。「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首說、即非、是名」,反覆說明不能以此四個象限認識佛陀,才是真正理解它們;另一種讀法則是「是、即、是」,那這三層意思又通通相同。更嚴重的是,「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而且一旦執著,則無法聽受《金剛經》,連一絲一毫的功德都得不到。
層層否定卻又相生相扣!因此必須先理解佛教的邏輯推論方式。佛教的邏輯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而是來回皆破的三層次:非A、非B,非非A和非非B。用數學寫是–A、–B、–(–A–B),三次否定,以達最終肯定──中道不執任何一邊見解。中國人早有一句話把這個邏輯表達無遺,不用我提醒。《金剛經》不只以緣起破我執,還破執著於空,最後闡明語言建構的空亦不離空。
佛教視《金剛經》珍貴如鑽石,因為佛法無堅不摧,而此鑽石硬度,則來自智慧破萬夜黑暗的溫暖光暈。佛法發出智慧的光芒,只要具有正確的空觀必能領受,但最後連空觀的執著亦不能容。《心經》講的是第一層的空觀,一切緣起切勿攀緣;《金剛經》再講第二層、第三層的空觀。佛教的智慧心法,在《心經》和《金剛經》的聯繫上,清楚呈現。在疫情迫使人人必須離群索居之時,寫下來以後送人倒是個利己利他的方法,權當現代手工善書。
推薦序2-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釋德晟法師
心,無所住……看見自己,看見天地,看見眾生
誦念《金剛經》,我曾如是思量。
釋迦世尊出家前,是位榮華富貴集於一身的王子,卻在不經意目睹老病死以後,誓願尋求度眾解脫之道;從離宮苦行乃至覺悟立教的過程,歷經著諸多憂患劫難。禪宗六祖慧能法師出家前,是位貧窮且不識字的樵夫,卻在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語,決心遠赴黃梅東山寺拜師求法;在寺院打雜乃至傳承衣缽的過程,亦經歷了種種困頓磨難。世尊與六祖,遭遇排擠、遭逢追奪,曾疲憊過飢於步行中昏厥倒地、或曾藏匿身份於獵戶群裡食肉邊菜……卻因身心承受此等苦難煎熬,讓他們潛醞出渡越一切的智慧與慈悲,生命發光發熱成為眾人師。
這般蜿蜒、這般澈悟,讓我們見識「王子與樵夫」求道修行的歷程多麼平等!
抄寫《金剛經》,我常如是遙想。
場景為祇樹給孤獨園,放眼望去是千百位的比丘眾席地盤坐,壯觀的僧團在質樸的精舍裡,寂靜且莊敬。慈祥又威嚴的世尊,以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以恆河沙數為例;或者用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用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為例……瞬間,廣闊無邊的山河身命、無窮無盡的功德福報,被「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道破!被「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道破!更甚地,漫漫長長開示到最後,竟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整部經典所有言論盡皆破除!
這般沉著、這般震撼,讓我們體解《金剛經》多麼無所住!
回到《金剛經》的內文,世尊與須菩提的一問一答,正與反、是與非,時立時破,越讀越起惑,也越讀越解疑。循著這對師徒的理路,漸漸地會忘記他們的語言文字、諸法實相,因為這些已然在生命裡信仰,於慧命裡實踐。
奉持《金剛經》,無論讀誦、謄寫、思惟法義,彷彿有股渾厚強勁的內蘊,在任何時刻、任何境遇裡,這部經典都平等地賦予人心安定的力道── 也許人人感受的力道不同,然不著相、平等慧、無所住、清淨心,終將自在地於行住坐臥間蔓延。
作為「若當來世」的眾生之一,我合掌輕捧《金剛經》,虔誠祝願六時吉祥,在暫時的亙古時空中,對著世尊頂禮感恩。
推薦序3-閑雅書法網站、論壇創站站長 度魚
靜心書寫是一件愉快的事,和靜心讀經一樣的喜悅
硬筆書法不存在著太多的學習誤區,無須老師在一旁耳提面命。只要找到好的練習範本充分練習,使用最廉價的工具材料,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就可以享受書寫美字的樂趣。
有些人以為美字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的美感不好,再怎麼練習都沒用。也有人認為寫字就是要寫出自己的個性,所以不要學習範帖,這二者都是對硬筆書法的誤解。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這段文字似乎呼應著以上二種說法,其實完全相反。
想要演奏一首悅耳的曲子,就要經過充分的練習,這和想要寫出一手美字,就要經過大量的臨摹並無二致。在練習的過程中,靜下心來感受落筆的輕重差異、行筆的節奏變化,乃至於空間布白的合理分配,以及伸展避讓的巧妙安排,美字就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成形。
「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是的,雖然學習的是同一件範帖,因為書寫者的性情不同與美感經驗的差異,學習過程中所取、所捨,乃至於對書寫技法的理解都會有相當大的不同。藉由學習範帖所建立札實的運筆與結構技法,有助於學習者在穩固的基礎上,揮灑自己的個性與想法,正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本書的書寫技法力求簡潔易於親近,運筆的技法美觀但不複雜,所取字形也不像古碑帖般使用大量的異體字。經過幾個月的定時、定量練習,寫出一手讓人稱羨的美字並不困難。進階者則可以細心觀察用筆的細膩處,藏露、方圓、俯仰、向背、緩急……進而一窺古典書法的堂奧。
金剛經帶來的不只是平靜,更是思辨能力的提升。在抄寫的過程中觀照自身思緒的流動,是有必要的。硬筆書法的學習亦然,書寫時保持思緒的敏銳,適當的進行自我的提問,學思並進是提升學習樂趣與效果最好的方法。
目次
序
◎抄寫金剛經的禮儀
◎金剛經解說
●靜心書寫 智慧金剛經
【特別收錄】
1.精美抄經彩紋摺頁紙2張
(76*26cm/3摺式設計/可收藏‧可迴向‧可祈願祝福)
2.好攜帶好翻閱金剛經閱讀本
(10*19cm/掌上設計/好翻好讀)
◎抄寫金剛經的禮儀
◎金剛經解說
●靜心書寫 智慧金剛經
【特別收錄】
1.精美抄經彩紋摺頁紙2張
(76*26cm/3摺式設計/可收藏‧可迴向‧可祈願祝福)
2.好攜帶好翻閱金剛經閱讀本
(10*19cm/掌上設計/好翻好讀)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