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眾多的節日、儀式及多元的表演藝術,
為世人帶來色彩和歡樂,
也喚醒人們對印度文化遺產的信仰和認同。
《走入大絲路南亞段: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上一本《印度不思議 世界遺產紀行》的延續,集結印度達人作者吳德朗研究印度文化20年,在台灣、印度及亞洲各國舉辦超過500場次文化活動中所獲得的無限啟發。
出版前,作者再度前往印度,拜訪文化部三大部會之主管,並取得第一手資料。同時拜訪印度20多位有口皆碑的藝術家及國寶級大師,做面對面的訪談,獲得前所未有、彌足珍貴的豐富資料。
在印度,藝術與文化以各種形式不斷地在傳承,並維持古老傳統,成為過去與現在之間不可分跟的紐帶。它體現了所有部落和民間藝術形式中隱含的生活各方面的複雜、有機的相互作用。藝術不僅僅是生活中的裝飾或娛樂,也是生活內在的一部份。
而這些藝術,透過長久以來老師跟學生口傳心授的傳承,維繫了印度文化精準命脈,再夾以信仰宗教的神聖力量,透過宗廟儀式慶典全民全面參與,促進地方繁榮也有助於身分認同。這種難能可貴的傳統正符合聯合國非物質遺產的最高精神。
2018年曾出版的《印度不思議 世界遺產紀行》以建築人文美學為主,比較像是硬體的範疇,而這一本《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軟體心靈面的陳述,及美好工藝慶典的記憶。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彼此對應賞讀,必能了解印度文化更深層的輪廓。
作者簡介
1949年出生,為台灣電腦導體的資訊業先趨,於2002年逐漸淡出後,轉而熱衷音樂文化藝術。於2003年成立台北印度愛樂中心,推廣印度文化,引進多元的印度文化分享予國人。透過和印度各公私單位的合作(如:印度台北協會和印度旅遊局等),舉辦印度旅展推廣及旅行交流深入印度多元的文化。
從2004年起,每年在台灣舉辦印度文化節,近20年來未曾間斷。引進國家級的印度表演藝術家在台灣進行交流。幾百場的活動,深深地瞭解印度表演藝術不僅僅是外表迷人的音樂舞蹈及光鮮亮眼的視覺藝術, 而是背後有深厚的宗教、文學、史詩神話的人文底蘊,為了進一步的探索,從此點燃了了他對永無止境印度熱愛。
近年來他對印度文化的視野逐漸提昇,文化節的活動已升級為亞洲文化,將印度國際級傑出的藝人在臺灣交匯。吳德朗對印度文化深耕的成就備受國際肯定,十多年來,他在雜誌,書籍與臉書上分享其印度心得。
此外,亦擔任中華世界遺產協會星球講堂,佛光大學等台灣20多所大學通識課程的客座講師。2013年還受邀到印度尼赫魯大學演講及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發表論文,延續印度文化傳承的概念。
2017年,他一手打造台灣第一座印度博物館,以視覺美學展示其對印度人文歷史獨道的精神見解。至今已有上萬來自台灣印度及世界各國參觀博物館並讚譽有嘉。
為夢想印度博物館、台北印度愛樂中心創辦人。
名人/編輯推薦
楊方 世界遺產雜誌發行人
Akhilesh Mishra 印度文化友誼協會(ICCR)會長
Guru Shashadhar Acharya 聯合國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印度面具舞蹈的代表
木里雅杜 非物質世界遺產大師
Birju Maharaj 卡薩克國寶級大師
吳玉琴 台灣印度國會議員協會會長
管碧玲 台灣印度國會議員協會前會長
林婉美 世界遺產旅行作家
陳自明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黃建忠 星球國際旅行社董事、古文明專家
陳牧民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台灣南亞研究協會理事長
蔡宗德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所長
釋覺明 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
呂麗慧 新月文學第七屆非穆斯林散文優勝
李宛儒 中東肚皮舞引進台灣的重要推手、中東文化藝術團團長
陳景圓 整體瑜珈Integral Yoga、中華國際整體瑜珈協會理事長
導讀序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說 楊方
「文化遺產」的概念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推動下,透過不同的工具和載體,發展出多樣面貌。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文化紀念物或文物收藏而已,還包含了繼承自先人的傳統和活生生的動態表述,例如口述傳統、表演藝術、社會習俗、儀式和節慶、傳統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並不在於其文化表現的本身,而是傳承這個文化表現背後的技能和智慧,其知識傳遞的社會與經濟價值無論對於一個國家內的少數民族部落或是主流社群、已開發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都是一樣重要的。
UNESCO對於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具體化始於1999年公布的「人類口述及無形遺產代表作的宣吿」(The Proclamation of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自2001年起至2005年每2年公布一批「人類口述及無形遺產代表作」;2003年UNESCO第32屆大會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簡稱《非遺公約》,並在2006年第30個締約國批准後正式生效。
根據《非遺公約》第二條,非物質文化遺產是:
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資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 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的手工藝。
依據《非遺公約》第五條成立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在2008年公布了實施《非遺公約》的業務指南(Operational Directives),隨即展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列名工作(inscription)。「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Lis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其實包含二種名錄以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畫、項目和活動:
1.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element)所組成,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樣性並提升對其重要性的認識。
2.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eed of Urgent Safeguarding):為了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委員會公佈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根據有關締約國的要求將此類遺產列入該名錄;列名的目的在動員國際合作以協助瀕危項目的利益相關人採取適當保護措施。
3.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Register of Good Safeguarding Practices):在締約國提名的基礎上,委員會根據其制定的標準,兼顧發展中國家的特殊需要,定期遴選並宣布其認為最能體現本公約原則和目標的國家或地區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計劃、項目和活動。
依據《業務指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的程序如下:
第1年的3月31日:申報截止,所有申報文件必須送達秘書處;
第1年的6月30日:秘書處處理申報材料的截止期限,若不完整則請締約國補充;
第1年的9月30日:締約國補充材料的截止期限;
第1年的12月到第2年的5月:審查機構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
第2年的4月到第6月:審查機構召開最後審查會議;
委員會屆會前四週:審查報告轉呈委員會並上網公告;
第2年的11月到12月:委員會開會審議並決定列名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世界遺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計畫,各有其國際公約、締約國大會與執行單位,並不相隸屬,不可混為一談;此外根據《非遺公約》第三十九條,公約用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擬定,六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因此在論述非物質文化相關議題時應採用公約中文版的統一譯名,以便與國際接軌,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是UNESCO的正式中文名稱,再堅持使用「無形文化遺產」就顯得頑固而無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很脆弱,但卻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維持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支撐。了解不同社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有助於跨文化的對話並促進對不同生活方式的相互尊重。吳德朗老師長年投身印度音樂與文化的推廣,再度排除萬難完成《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鉅作,令人敬佩。
目次
Ind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序 | 印度非物質文化遺產
導讀序 |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說 楊方
推薦序 | 印度文化友誼協會會長的推薦 Akhilesh Mishra
推薦序 | 談論Mudiyettu非物資文化遺產 Pummackal Kunjanmarar
推薦序 | 表演藝術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Guru Shashadhar Acharya
推薦序 | 非物質文化遺產歷久彌新 吳玉琴
推薦序 | 博大精深的印度文化 管碧玲
推薦序 | 浩瀚文明需要真心觸動 林婉美
推薦序 | 行卷的一手資料 陳自明
推薦序 | 多元文化的交融 黃建忠
推薦序 | 研究20年的結晶 陳牧民
推薦序 | 對印度文化充滿熱情 蔡宗德
推薦序 | 喜馬拉雅山拉達克——天上人間的梵音悠揚 釋覺明
推薦序 | 跟著這本書一起去旅行 呂麗慧
推薦序 | 如果我不去中東,而去印度,是因為吳德朗 李宛儒
推薦序 | 華麗的印度文化將持續放出光芒 陳景圓
聯合國非物質遺產
Introduction印度非物質文化遺產簡介
拉瑪利拉的傳統戲劇
吠陀吟唱
苦替雅坦梵文劇
喜馬拉雅山的儀式劇院
木里雅杜
卡貝利亞
查烏面具舞
佛教吟唱
曼尼普爾的儀式吟歌
傳統黃銅工藝詹迪亞拉
瑜珈
波斯新年
大壺節
附則 印度台灣文創音樂劇巡旅
後記/感謝/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拉瑪利拉的傳統戲劇 Ramlila
史詩《羅摩衍那》流傳在印度和東南亞至少2000 年了。印度教史詩流傳數個世紀以來,貫穿了海洋及山脈,超越語言和宗教,歷經了不同的表演風格和藝術形式,受世人的愛戴,在民間廣為流傳。
印度《羅摩衍那》在印尼有穆斯林及峇里島的版本,泰國有佛教版本。在印尼傳統的皮影戲也可見到《羅摩衍那》的故事,而柬埔寨及泰國的寺廟雕刻、舞蹈、戲劇和整個印度從古典、民間、儀式不足而一,各地方書面文本主軸大致已穩定下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但是伴隨著口述傳播,衍生多種語言及拉瑪表演,透過說書人和吟遊詩人的傳唱、寺廟的廟祝和學校教師的多管道傳述,導致了多種版本,每一個說書人都會為自己的觀眾重新編寫一次故事。《羅摩衍那》到今天仍然是一個活生生有機表演故事。
唯獨Ramlila 這部史詩在印度不受地域約束及限制,在全國各地以不同的表演形式進行,而每個表演又以不同的方式演繹宗教故事。不若苦替雅坦(Koodiyattam)僅在喀拉拉邦進行表演,有強烈的地域色彩。
《羅摩衍那》史詩是充滿宗教性的。即使改成戲劇或舞蹈,觀眾在欣賞演出時就好像他們要去寺廟一樣的崇敬,因為這是一種充滿了印度教意識形態信仰的活動。演員在表演時,就如同眾神靈降臨演員身上。但隨著時間的經過和其他民族的影響,這種戲劇形式的作用慢慢發生了變化。
說文解字
Ramlila,字面意思是「拉瑪的戲劇」,是一部基於《羅摩衍那》史詩的表演。《拉瑪利拉》(Ramlila)重點放在拉瑪和拉萬那之間的戰鬥,包括一系列場景,以歌曲、敘述、獨奏和對話演出。
拉瑪利拉(Ramlila)的慶典
拉瑪利拉(Ramlila)的慶典於每年9月或10 月的十勝節(Dussehra)節期間舉行。這節日慶祝拉瑪以強弓射殺拉萬那救出西塔的勝利,象徵邪不勝正。Ramlila的節慶在瓦拉納西和拉姆訥格爾(Ramnagar),即印度北部被公認為是最有名的慶典,這豐富多彩的慶典,已為聯合國指名印度非物質遺產。
慶典的運作
拉姆訥格爾的Ramlila 這民間戲劇製作過程是一場前所未見的盛大的景象,費用由瓦那拉西的大公贊助,盛況空前。因為這些Ramlila 活動中有幾部作品,比如在裡面的演員、朝聖者、扮國王和眾神的Ramlila 節慶團隊聚集許多小型劇團,來自不同的地方,在此地享有盛名並受到關注。
不論在瓦拉納西和拉姆訥格爾及附近城鎮,有些地方的慶典規模可能很小,但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是露天的表演,並且它們的腳本是來自杜勒西達斯(Tulsidas)的《羅摩功行錄》版本而非Valmiki 的文本。
這慶典由不同階級、種姓及不同的宗教人士一起熱烈參與。通常由地方委員會組織或由社區人士貢獻支持,不同地區其表演規模上也是有差異的,但其間仍有共同特徵,如:它們通常不會在一天內結束,而是連續好幾天,範圍在9 天到30 天之間。活動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持續進行,他們重現《羅摩功行錄》的文本裡拉瑪、西
塔和拉瑪的兄弟Lakshman 的故事,以遊行的方式穿過不同的地方或社區或村莊等地,受到萬民的崇拜及歡迎。
近代的改變
雖然Ramlila 的本質是宗教性質的,但在時代的演進下,已然由古老的宗教儀式,轉為寓教於樂的活動; Ramlila 仍是拉瑪利拉,但宗教信仰的含意正逐漸淡化,現在大部分的人們乘火車、公車等交通工具僅只是來參加活動,不似以往用朝聖的心情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參加慶典,期間觀光、購物、探親友等,燒香拜神後
再回家。
神聖的Ramlila 活動不可避免的變成商業化的活動; 或者也許是神聖化的崇敬和世俗歡樂的共存的結果,也是世界遺產摻入商業和市場經濟概念必然的質變。
不可諱言,近10 多年來,由世界遺產保守人士的眼中來評量 ,仍然有負面的評價。
奉愛運動
充滿了反叛精神時代意義的拉瑪利拉。
是在15 到17 世紀之間的奉愛運動影響所致。這一運動意味著「虔誠的狂熱」,導致許多相關的表演主題均具有印度教宗教的濃濃色彩。
除了Ramlila 外還有奎師那舞劇、苦替雅坦(Kutiyattam)、卡塔卡利(Kathakali)、 查烏(Chhau)等等,故事的主題都是來自神話。在中世紀時期對宗教不斷增長的迷戀,宗教身分的主張不僅是為了社會的生存,也是柔性對抗穆斯林征服者信仰的衝突,印度人透過這個節慶的互動中,對其印度教的信仰及理想才更見踏實。
拉瑪故事的神聖行為
印度戲劇傳統,瑪雅(Māyā)和利拉(Lila)的概念是印度哲學的固有根本。直接幻覺和遊戲,似乎意味著所有經驗豐富的現實都是一種自我實現。
因此,演員和拉瑪的概念變得可以互換。神發揮出人類的戲劇性,通過他們的利拉——幻想的世界被賦予了一種現實的外表。
這個利拉當被人類模仿時,他們將表演者提升到神的狀態,在人類遊戲中出現神聖的存在。
許多人認為講述拉瑪故事本身就是一種神聖的行為。因此,Ramlila 中的演員是虔誠的靈魂的化身。
在當地人觀看Ramlila 的表演就好像是在進行法會一樣,吸引了數十萬奉獻者來參加活動。這些居民抱持不同的理由來到Ramlila,求得印度教法(Dharma)的福報。
信仰
慶典中有觀眾要求扮演拉瑪的演員取下王冠的照片時,祭師會大聲譴責,「這不是戲劇,而是信仰!」一旦拉瑪戴上皇冠,沒有人可以脫掉它。他是神。誰能要求神脫掉他的頭飾?人人期待神的關愛;人人攜帶花環和貢品來敬拜拉瑪和他的妻子世界之母西塔,觸摸他們的腳以示敬愛,這些奉獻者充滿了喜樂之心,期待與神靈面對面的接觸。
溫馨感人的節慶
Ramlila 的表演者來自低種姓,在舞台上,他們穿上神的服裝,他們就是神;他們的演出具有凝聚眾人的力量。當他們走下舞台上回到各自的地方,他們就回復原來的凡人身分,而神的身分立刻消失。
這些來自貧困家庭的本地演員,因為扮演這些角色,而獲得象徵的酬勞。當地人會將自己的農作收成或是店家販售的商品,包括稻米、蔬果等農糧食品給這些演員,在表演結束後,可以帶回家鄉,運氣好的話,可能一年半載都不需要再購買糧食,即可溫飽。這是施與受最溫馨、人性交流的節慶,參與Ramlila 節慶的人,從王公、貴族、商人到低種姓表演者全部涵蓋,是全民參與的活動,他們藉由Ramlila節慶在印度教的信仰上找到平衡點,這是多麼溫馨感人的節慶。
拉瑪利拉(Ramlila)恰恰是連結人、神之間的橋樑,也展現了不同的種姓對同一宗教信仰之愛的力量。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