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論藝話哲學:馬諦斯〈筆記〉真誠告白
商品資訊
ISBN13:9781647840761
出版社:漢世紀數位文化EHGBooks
作者:尤昭良
出版日:2021/03/01
裝訂:平裝
規格:22.8cm*15.2cm (高/寬)
定價
:NT$ 3000 元優惠價
:79 折 237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圖書簡介◎
西方藝術、學界大致認為:「表現」為〈筆記〉的中心思想,而本書主要旨趣之一,則進一步探詢:「馬諦斯要表現什麼(what)?」,以及「為何 (why) 如此表現?」
本書論證不同於歷來西方學者的三個主要論點:
第一:不同於許多學者認為〈筆記〉「缺乏明確的結構」,筆者指出:文本第六段即反覆論說一個明確的結構「思想與方法的一致性」。
第二:本書並將該文的主旨由目前所普遍認為的:「表現」,追根究底至表現的本源:「真誠」── 真誠其中,表現其外,此乃其思想之真正核心,且明白強調於文本的結論中。
第三:本書也將馬諦斯藝術思想的根源,由普遍認知的十九世紀學院教育和二十世紀的現代思潮,往前探究至文藝復興的達文西,甚至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
Matisse claims in his 1908 essay, “Notes d’un peintre” that what he has been searching for is “expression”. Ever since then, it has been widely agreed by most of the contemporary scholars that “expression” is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his theory of art.
However, a detailed reexamination of “Notes” will indicate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prevailing interpretation is both incomplete and misleading, which might be a result of neglecting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Notes” and its metaphorical language.
In this book, the author analyzes “Notes” according to three art categories (art criticism, theory and creation) and finds that there is a formal and clear structure in it. Thereaf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Matisse's art 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aforementioned three art categories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shall argue and justify that, according to Matisse, expression has its root in his sincerity toward his thought, creation in art and Nature. In other words, the identity of thought and creation is the genuine structure of “Notes”, while Matisse's very central conception should be the origin of expression: sincerity.
◎作者自序◎
這是一本探討藝術之感動與哲學之驚奇相互關係的書。筆者希望做到立論嚴謹,如同科學辦案;內容豐富有趣,好像探險尋寶。
本書討論野獸主義藝術家馬諦斯於一九○八年的文章:〈一個畫家的筆記〉(“Notes d’un peintre” 簡稱〈筆記〉,如附錄) , 美國現代美術館前館長巴爾(Alfred Barr)稱讚它:「二十世紀最有名的藝術家畫論 。」事實上,該文除了有名,還頗有助於增進人們對藝術兼具深度與廣度的了解。西方藝術、學界大致認為:「表現」為〈筆記〉的中心思想,而本書主要旨趣之一,則進一步探詢:「馬諦斯要表現什麼(what)?」、「為何 (why) 如此表現?」
〈筆記〉發表後,隔年即被翻譯為俄文與德文,英文版則遲至一九三一美國現代美術館為馬諦斯舉辦回顧展時才出現。國內熟悉馬諦斯畫風雖然可以溯自日據時代;但較早的中譯則推一九六七劉文潭教授的翻譯 ;後來坊間另有其它不同譯本,可見國內對於〈筆記〉不致於太陌生。
也許,有人會問:研讀這篇逾百年前的文章,所為何來?要之,該文所關注的藝術與哲學之核心問題,自古以來,並未隨著時代、國籍或個人而失卻重要性。況且,欲了解現代藝術,不能不了解野獸主義;欲了解野獸主義,必須了解馬諦斯;而馬諦斯辭世已逾六十年,世人對他的了解仍感不足;即使專家學者如班傑明教授(Roger Benjamin)也直稱他為「當代最抽象的畫家」,如此一來,筆者便嘗試開闢一個詮釋其基本思想的新途徑。
西方藝術界雖然常引述〈筆記〉的片斷,但深入研究之專門論述,目前為止,較為顯著者:僅有專書一本,兼論四篇。這五筆文獻分別是:
班傑明(Roger Benjamin)教授一九八七的專著:《馬諦斯的〈筆記〉──批評、理論和內容,1891-1908》 ,乃就該文寫作的背景,以及部分內容做了重要的研究。其二是柏克(Catherine C. Bock)教授一九八一《馬諦斯與新印象主義》 ,有一章兼論該文,用以論証馬諦斯與新印象主義者在藝術思想和技法之間的關係。第三是席夫(Richard Shiff)教授一九八五於《塞尚與印象主義的結束》 ,也闢單章兼論〈筆記〉用以輔証受塞尚影響的馬諦斯對印象主義所做的反省和取捨。
第四是佛聯(Jack Flam)教授在他近三十年來的馬諦斯研究中,曾於一九九五將〈筆記〉收錄於其所編譯的馬諦斯文集:《馬諦斯論藝》 ,並附有導論隨文刊出。第五是波瓦(Yve-Alain Bois)教授一九九O的《繪畫模式》採用「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的方法,解析馬諦斯一九三五的另一篇文章〈論現代主義與傳統〉(“On Modernism and Tradition”),但引證〈筆記〉中有關構圖、用色之觀點,來論證其所認為的馬諦斯「繪畫模式」: 「量與質的等式」〔quantity-quality equation〕,其主要目標乃是要消解藝術史上長久以來「線條與色彩的鴻溝」(Gap between drawing and color) 。以上論述自然成為本書重要的參考資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對該文整體性的探究仍屬缺乏,這可能部分由於〈筆記〉長久以來予人段落獨立、缺乏結構的刻板印象有以致之。
筆者秉持與上述各家不同的看法,基於分析該文之內容與形式結構後所得的三個範疇:藝術批評、理論與創作,進而發現此三者之間密切的關係,乃於首章建立一堅實可靠的架構。其中,馬諦斯乃是思想與創作之主體,而其個人對藝術之執著、忠於自然、忠於自我之真誠性情竟由始至終充盈全文。
因此,本書經由第二~四章論證,並在第五章再確認了不同於歷來西方學者的三個主要論點:第一,大部分學者認為〈筆記〉「缺乏明確的結構」,筆者指出:文本第六段即反覆論說一個明確的結構「思想與方法的一致性」。第二,本書並將該文的主旨由目前所普遍認為的:「表現」,追根究底至表現的本源:「真誠」── 真誠其中,表現其外,此乃其思想之真正核心,且明白強調於文本的結論中。第三,本書也將馬諦斯藝術思想的根源,由普遍認知的十九世紀學院教育和二十世紀的現代思潮,往前探究至文藝復興的達文西,甚至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如此一來,〈筆記〉乃有如超越時空、融合藝心與哲思的瑰寶。
事實上,該文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即是行文看似信筆寫成,不著痕跡;實則結構分明,外弛內斂。讀者於品讀時自可感覺如身處馬諦斯的畫室、或巴黎羅浮宮、或大自然裡,聽他忽而旁徵博引,娓娓道來;忽而古往今來,高談闊論。他一會兒對古代雕刻品首論足,轉身又就現代繪畫詳加剖析。他引導讀者由「虛擬實境」到「身歷其境」,讓人渾然自如於藝術與哲學的忘我境域中。
在這場大師的現身説法,為使讀者達到最豐碩的收穫,本書即將其中不為「後現代」人所熟知的作品舉例、哲學術語、相關藝術家和思想家的背景,加以蒐整探究,俾使讀者們能隨文神遊,依序由本書各章進程,逐步深入其思想的核心,並分享藝術與哲學的奧秘。感謝〈筆記〉的精心指點,筆者深受啟發,後來方得以進一步探究馬諦斯所心儀的幾位前輩藝術家與哲學家,以致於綜合探究西方現代繪畫由塞尚至杜象(1889-2020)的柏格森質素等議題,開拓後續研究視野 ,這也是筆者二十年後出版修訂版的初衷。
再度感謝師友與家人各種形式的鼓舞;感謝論文指導教授王哲雄教授悉心指導與關懷;以及鄧元忠教授、劉文潭教授、曾曬淑教授、黃光男教授、葉海煙教授、李匡郎教授與楊金穆教授的熱心協助與賜正;另外,楊彬甫老師長久以來的耐心與批判;陳熒興老師、簡伯如老師、陳慶鐘先生、鄒昕航先生與陳沛云同學的各項協助;以及李鴻賓先生的慷慨贊助等,惠我良多,謹此致謝。
本論文原名:《由馬諦斯〈一個畫家的筆記〉探討其藝術批評、理論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完成於一九九九年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班;曾於二OO五微出版名為:《談心論藝話哲學─馬諦斯〈筆記〉記些什麼》,可惜當時僅用黑白圖版;目前則為大本彩色版,並附有〈筆記〉法文原文,中譯則主要參考劉文潭教授譯本、佛聯教授英譯與原文綜合比對,但不另附錄。第四章部份文字曾獨立成篇:〈馬諦斯核心思想新論〉發表於《歷史文物》第一一一期 ,謹此申明。
學海無涯,藝境浩瀚,筆者才疏學淺,又格於現實,雖戮力以赴,必有未逮,書中鄙陋之處,期盼讀者方家與博學碩彥能惠予指正,俾臻美善。是為序。
尤昭良
二o二一年 元宵節
天地一隅
西方藝術、學界大致認為:「表現」為〈筆記〉的中心思想,而本書主要旨趣之一,則進一步探詢:「馬諦斯要表現什麼(what)?」,以及「為何 (why) 如此表現?」
本書論證不同於歷來西方學者的三個主要論點:
第一:不同於許多學者認為〈筆記〉「缺乏明確的結構」,筆者指出:文本第六段即反覆論說一個明確的結構「思想與方法的一致性」。
第二:本書並將該文的主旨由目前所普遍認為的:「表現」,追根究底至表現的本源:「真誠」── 真誠其中,表現其外,此乃其思想之真正核心,且明白強調於文本的結論中。
第三:本書也將馬諦斯藝術思想的根源,由普遍認知的十九世紀學院教育和二十世紀的現代思潮,往前探究至文藝復興的達文西,甚至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
Matisse claims in his 1908 essay, “Notes d’un peintre” that what he has been searching for is “expression”. Ever since then, it has been widely agreed by most of the contemporary scholars that “expression” is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his theory of art.
However, a detailed reexamination of “Notes” will indicate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prevailing interpretation is both incomplete and misleading, which might be a result of neglecting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Notes” and its metaphorical language.
In this book, the author analyzes “Notes” according to three art categories (art criticism, theory and creation) and finds that there is a formal and clear structure in it. Thereaf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Matisse's art 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aforementioned three art categories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shall argue and justify that, according to Matisse, expression has its root in his sincerity toward his thought, creation in art and Nature. In other words, the identity of thought and creation is the genuine structure of “Notes”, while Matisse's very central conception should be the origin of expression: sincerity.
◎作者自序◎
這是一本探討藝術之感動與哲學之驚奇相互關係的書。筆者希望做到立論嚴謹,如同科學辦案;內容豐富有趣,好像探險尋寶。
本書討論野獸主義藝術家馬諦斯於一九○八年的文章:〈一個畫家的筆記〉(“Notes d’un peintre” 簡稱〈筆記〉,如附錄) , 美國現代美術館前館長巴爾(Alfred Barr)稱讚它:「二十世紀最有名的藝術家畫論 。」事實上,該文除了有名,還頗有助於增進人們對藝術兼具深度與廣度的了解。西方藝術、學界大致認為:「表現」為〈筆記〉的中心思想,而本書主要旨趣之一,則進一步探詢:「馬諦斯要表現什麼(what)?」、「為何 (why) 如此表現?」
〈筆記〉發表後,隔年即被翻譯為俄文與德文,英文版則遲至一九三一美國現代美術館為馬諦斯舉辦回顧展時才出現。國內熟悉馬諦斯畫風雖然可以溯自日據時代;但較早的中譯則推一九六七劉文潭教授的翻譯 ;後來坊間另有其它不同譯本,可見國內對於〈筆記〉不致於太陌生。
也許,有人會問:研讀這篇逾百年前的文章,所為何來?要之,該文所關注的藝術與哲學之核心問題,自古以來,並未隨著時代、國籍或個人而失卻重要性。況且,欲了解現代藝術,不能不了解野獸主義;欲了解野獸主義,必須了解馬諦斯;而馬諦斯辭世已逾六十年,世人對他的了解仍感不足;即使專家學者如班傑明教授(Roger Benjamin)也直稱他為「當代最抽象的畫家」,如此一來,筆者便嘗試開闢一個詮釋其基本思想的新途徑。
西方藝術界雖然常引述〈筆記〉的片斷,但深入研究之專門論述,目前為止,較為顯著者:僅有專書一本,兼論四篇。這五筆文獻分別是:
班傑明(Roger Benjamin)教授一九八七的專著:《馬諦斯的〈筆記〉──批評、理論和內容,1891-1908》 ,乃就該文寫作的背景,以及部分內容做了重要的研究。其二是柏克(Catherine C. Bock)教授一九八一《馬諦斯與新印象主義》 ,有一章兼論該文,用以論証馬諦斯與新印象主義者在藝術思想和技法之間的關係。第三是席夫(Richard Shiff)教授一九八五於《塞尚與印象主義的結束》 ,也闢單章兼論〈筆記〉用以輔証受塞尚影響的馬諦斯對印象主義所做的反省和取捨。
第四是佛聯(Jack Flam)教授在他近三十年來的馬諦斯研究中,曾於一九九五將〈筆記〉收錄於其所編譯的馬諦斯文集:《馬諦斯論藝》 ,並附有導論隨文刊出。第五是波瓦(Yve-Alain Bois)教授一九九O的《繪畫模式》採用「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的方法,解析馬諦斯一九三五的另一篇文章〈論現代主義與傳統〉(“On Modernism and Tradition”),但引證〈筆記〉中有關構圖、用色之觀點,來論證其所認為的馬諦斯「繪畫模式」: 「量與質的等式」〔quantity-quality equation〕,其主要目標乃是要消解藝術史上長久以來「線條與色彩的鴻溝」(Gap between drawing and color) 。以上論述自然成為本書重要的參考資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對該文整體性的探究仍屬缺乏,這可能部分由於〈筆記〉長久以來予人段落獨立、缺乏結構的刻板印象有以致之。
筆者秉持與上述各家不同的看法,基於分析該文之內容與形式結構後所得的三個範疇:藝術批評、理論與創作,進而發現此三者之間密切的關係,乃於首章建立一堅實可靠的架構。其中,馬諦斯乃是思想與創作之主體,而其個人對藝術之執著、忠於自然、忠於自我之真誠性情竟由始至終充盈全文。
因此,本書經由第二~四章論證,並在第五章再確認了不同於歷來西方學者的三個主要論點:第一,大部分學者認為〈筆記〉「缺乏明確的結構」,筆者指出:文本第六段即反覆論說一個明確的結構「思想與方法的一致性」。第二,本書並將該文的主旨由目前所普遍認為的:「表現」,追根究底至表現的本源:「真誠」── 真誠其中,表現其外,此乃其思想之真正核心,且明白強調於文本的結論中。第三,本書也將馬諦斯藝術思想的根源,由普遍認知的十九世紀學院教育和二十世紀的現代思潮,往前探究至文藝復興的達文西,甚至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如此一來,〈筆記〉乃有如超越時空、融合藝心與哲思的瑰寶。
事實上,該文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即是行文看似信筆寫成,不著痕跡;實則結構分明,外弛內斂。讀者於品讀時自可感覺如身處馬諦斯的畫室、或巴黎羅浮宮、或大自然裡,聽他忽而旁徵博引,娓娓道來;忽而古往今來,高談闊論。他一會兒對古代雕刻品首論足,轉身又就現代繪畫詳加剖析。他引導讀者由「虛擬實境」到「身歷其境」,讓人渾然自如於藝術與哲學的忘我境域中。
在這場大師的現身説法,為使讀者達到最豐碩的收穫,本書即將其中不為「後現代」人所熟知的作品舉例、哲學術語、相關藝術家和思想家的背景,加以蒐整探究,俾使讀者們能隨文神遊,依序由本書各章進程,逐步深入其思想的核心,並分享藝術與哲學的奧秘。感謝〈筆記〉的精心指點,筆者深受啟發,後來方得以進一步探究馬諦斯所心儀的幾位前輩藝術家與哲學家,以致於綜合探究西方現代繪畫由塞尚至杜象(1889-2020)的柏格森質素等議題,開拓後續研究視野 ,這也是筆者二十年後出版修訂版的初衷。
再度感謝師友與家人各種形式的鼓舞;感謝論文指導教授王哲雄教授悉心指導與關懷;以及鄧元忠教授、劉文潭教授、曾曬淑教授、黃光男教授、葉海煙教授、李匡郎教授與楊金穆教授的熱心協助與賜正;另外,楊彬甫老師長久以來的耐心與批判;陳熒興老師、簡伯如老師、陳慶鐘先生、鄒昕航先生與陳沛云同學的各項協助;以及李鴻賓先生的慷慨贊助等,惠我良多,謹此致謝。
本論文原名:《由馬諦斯〈一個畫家的筆記〉探討其藝術批評、理論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完成於一九九九年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班;曾於二OO五微出版名為:《談心論藝話哲學─馬諦斯〈筆記〉記些什麼》,可惜當時僅用黑白圖版;目前則為大本彩色版,並附有〈筆記〉法文原文,中譯則主要參考劉文潭教授譯本、佛聯教授英譯與原文綜合比對,但不另附錄。第四章部份文字曾獨立成篇:〈馬諦斯核心思想新論〉發表於《歷史文物》第一一一期 ,謹此申明。
學海無涯,藝境浩瀚,筆者才疏學淺,又格於現實,雖戮力以赴,必有未逮,書中鄙陋之處,期盼讀者方家與博學碩彥能惠予指正,俾臻美善。是為序。
尤昭良
二o二一年 元宵節
天地一隅
作者簡介
尤昭良簡介
輔大哲學系學士
師大美研所碩士
文大哲研所博士
現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副教授 (2002-19)
論著:《塞尚與柏格森》、《創造與變現―現代藝術的柏格森風》
小說:《塞尚密碼》
輔大哲學系學士
師大美研所碩士
文大哲研所博士
現職: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副教授 (2002-19)
論著:《塞尚與柏格森》、《創造與變現―現代藝術的柏格森風》
小說:《塞尚密碼》
目次
自 序
ABSTRACT
目錄
圖表目錄
圖版目錄
●第一章 關於〈筆記〉
前 言
第一節〈筆記〉發表的緣由
第二節〈筆記〉的結構與主旨
小 結
●第二章 藝術批評之間
前 言
第一節 培拉東批評馬諦斯
第二節 馬諦斯駁斥培拉東
第三節 雜誌編輯的引言
小 結
●第三章 馬諦斯的藝術創作與批評
前 言
第一節 對印象主義的學習與批評
第二節 對匹傑的雕刻之批評
第三節 對羅丹的構圖法之批評
第四節 對新印象主義的研究與批評
小 結
●第四章 馬諦斯的藝術理論與創作
前 言
第一節 論表現的元素與主題
第二節 論模仿、想像與個人氣質
小 結
●第五章 各家藝術、理論與馬諦斯
前 言
第一節 其他藝術家與馬諦斯
第二節 馬諦斯與泰恩
第三節 馬諦斯與柏格森
小 結
●第六章 結論
後 記
(附錄)〈筆記〉法文影本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二、西文部份
ABSTRACT
目錄
圖表目錄
圖版目錄
●第一章 關於〈筆記〉
前 言
第一節〈筆記〉發表的緣由
第二節〈筆記〉的結構與主旨
小 結
●第二章 藝術批評之間
前 言
第一節 培拉東批評馬諦斯
第二節 馬諦斯駁斥培拉東
第三節 雜誌編輯的引言
小 結
●第三章 馬諦斯的藝術創作與批評
前 言
第一節 對印象主義的學習與批評
第二節 對匹傑的雕刻之批評
第三節 對羅丹的構圖法之批評
第四節 對新印象主義的研究與批評
小 結
●第四章 馬諦斯的藝術理論與創作
前 言
第一節 論表現的元素與主題
第二節 論模仿、想像與個人氣質
小 結
●第五章 各家藝術、理論與馬諦斯
前 言
第一節 其他藝術家與馬諦斯
第二節 馬諦斯與泰恩
第三節 馬諦斯與柏格森
小 結
●第六章 結論
後 記
(附錄)〈筆記〉法文影本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二、西文部份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