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哈佛高效學習法:如何利用好淩晨四點半的理念(簡體書)
滿額折

哈佛高效學習法:如何利用好淩晨四點半的理念(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哈佛學子懂得努力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更講究學習的方法。
本書從實際上引導家長解決“雖然孩子努力學習了,成績卻始終上不來”的問題,這也是本書的終極目。

哈佛大學針對“目標對人生的影響”進行過一個長期的調查。調查的對象無論是智力水平、學歷還是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但是他們的人生軌跡卻有很大的差別,原因在於目標的設定。
你不是學習能力差,而是沒找對學習方法。
本書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實際上去解決“孩子雖然努力學習了,但成績始終上不來”的問題。主要從時間管理淺顯化,學習方法具體化,勵志教育捆綁化,情商輔導針對化,經驗介紹案例化切入。
本書還提出“向每一秒鐘要成績”的概念,重點推薦來自哈佛的、適用於國內情況的“高效學習法”。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好的指導和借鑒,幫助學生把“小時功”最大化。
找對屬於你的學習方法,突破學習瓶頸也不是難事。

作者簡介

韋秀英

知名圖書策劃人,哈佛教育研究學者,深諳“頭腦風暴”的理念和方法。策劃出版過《哈佛淩晨四點半》《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不叛逆的18歲:青春期的男孩怎麼教》《誘導心理學》《盲點心理學》《那些你不解的行為,心理學家都有答案》《不任性的18歲:青春期的女孩怎麼教》《情商》《逆商》等暢銷書。

名人/編輯推薦

觀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為何領先,學習他的做法。
—— 哈佛大學圖書館訓言

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 哈佛大學圖書館訓言

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 哈佛大學圖書館訓言

前 言

哈佛大學,無數年輕人夢想中的求學天堂。
哈佛大學自建校以來,便矗立於世界名校之巔。
從哈佛大學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以及其他領域的精英人士不勝枚舉,你可能隨隨便便就能列舉出幾位從哈佛走出的總統或者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名字。他們在哈佛除了學到了領域內的專業知識,還擁有了人生的理想、觀點和信念,更為重要的是,他們
身上都有著“哈佛人”的風采。有一位哈佛教授曾經說過:“人才的培育與成長,並不在於方法,而在於觀念;並不完全依靠勤奮,而主要靠思想。”這些都是哈佛的獨特教育魅力所在!
如果你有機會走進哈佛大學,恐怕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分散在學院各個角落埋頭苦讀的哈佛學子。他們的學習是不分晝夜的,哪怕是淩晨四點半,你也能夠看到校園裡一片燈火通明,圖書館、教室、實驗室,甚至醫療室,都是認真學習、做筆記和冥思鑽研的哈佛學子。
哈佛學子懂得努力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更講究學習的方法。在激烈的競爭中,他們拼的不是付出了多少時間與精力,而是在相同的時間內誰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率。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W.C. 柯偉林(W.C.Kirby)教授曾說過:“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全新的時代、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果我們仍然以傳統“埋頭硬啃”的方式去學習,恐怕只會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們掌握了高效的學
習方法,在扎扎實實的基礎上再進行努力,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如果只顧學習上的成績,就算每門功課都得到A(優秀),離開學校後我們也可能因為缺少社會實踐經驗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哈佛一直提倡學生全面發展,目的是培養真正對社會有用的實用型人才。除了掌握最高效的學習方法,我們還要挖掘自己各方面的潛能,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本書將帶你走入“哈佛人”的世界,帶你領略“百年哈佛”的精神風貌,“旁聽”哈佛教授的精彩講解,瞭解並學習到哈佛學子的高效學習法。除了必要的勤奮,你還應該學會制訂計劃、學會創新的思維模式、學會時間管理、學會去掌控專注力、學會與人溝通……
淩晨四點半的哈佛,校園內燈火通明,照亮的是你的前程,還有你的心。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以目標指引人生:讓哈佛學子蛻變的學習計劃
來自哈佛的指引,你需要明確的目標
哈佛的時間表:從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
屬於你的學習計劃:系統提升成績的根本
高效記憶力培養,充分發揮你的潛能
從點到面的突破:被強化的細節意識
反饋的作用: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第二章 獨特的“哈佛式”思考:從思維快捷至思路清晰
被禁錮的想像力與沉睡的創造力
哈佛學子的專屬思維訓練課
三種“哈佛式”思考方式:有效完善自我的秘方
思維的快與思路的慢
突破常規的思考,難題變得簡單
唯一的結果與一百條路

第三章 和時間賽跑的哈佛人: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
哈佛人的時間觀: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每天一小時,那些被偷走的時間
哈佛的時間管理課,讓一切井井有條
立刻、現在、馬上:牢記哈佛人的人生信條
哈佛人的自覺與自律:輕鬆告別拖延症
強大的執行力:哈佛人總比別人快一步
在超越中進步,明天比今天更好

第四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敢於追問本質的哈佛精神
在興趣中找到樂趣,在學習中創造快樂
十個缺點與一個優點的啟示
哈佛興趣培養法:從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
天才的誕生:在擅長的領域創造奇跡
哈佛的創新思維:給人生帶來不同
請教的智慧:打破砂鍋問到底
精准的判斷力:助你快速找到突破口

第五章 高度專注的哈佛人: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
被忽略的專注力:在不斷突破中實現自我
排除外界干擾,專注地學與專注地玩
自律的生活準則,成就王者風範
哈佛人生教條:想要成才,必先成人
忍常人所不能忍,自我控制釋放的力量
情緒控制:哈佛教你做自己的主人

第六章 哈佛的成功哲學: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座寶藏
我一定能學好:每個哈佛人的信念
走出自卑的泥潭,人生就有無限的可能
戰勝恐懼:原來恐懼並沒有那麼可怕
樂觀向上:將優秀當作一種習慣
堅強的意志力:克服一切困難的決心
遵從內心:在自己的路中走向成功
精力管理:充沛的體力是學習的基礎

第七章 每天多學一點兒:哈佛人一直堅守的行為習慣
從淩晨四點半開始:常人所不知道的秘密
勤奮與拼搏:竭盡全力才能有所收穫
汲取知識:哈佛最貴重的資產
正視無知:你不可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
努力才會優秀:世界會為奮鬥的人讓路
哈佛的奮進精神:堅持理想並有實現的決心

第八章 溝通是質變的起點:從今天開始編織人脈
有效溝通:哈佛人從來不會輸在表達上
善於提問:總是被忽略的學習技巧
共同進退:有競爭才會有突破
找准關鍵:突破瓶頸最有效的方法
學會欣賞:向成績更好的人學習
懂得分享:一起成長更顯自我價值
互動交友:打造一生受益的優質朋友圈

第九章 保持決勝的姿態:向哈佛人學習如何管理壓力
“哈佛式”解壓:輕鬆應對每一次考試
在批評中進步,那些促進你成長的聲音
再堅持一下:哈佛人直面困難的決心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讓失敗更有價值
強大的抗挫力,哈佛人是這樣成長的
絕不氣餒的精神:攀登更高的山峰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以目標指引人生:讓哈佛學子蛻變的學習計劃

來自哈佛的指引,你需要明確的目標
無論你的過去怎樣,過去並不能決定什麼,關鍵在於你的現在。每個人必須要有一個目標,當你有了目標,你就能清楚地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你的學習計劃就會更有針對性、更容易實現突破。

目標對人生的影響非常大,哈佛大學針對“目標對人生的影響”進行過一個長期的調查。調查的對象無論是智力水平、學歷還是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但是他們的人生軌跡有很大的差別,原因在於目標的設定。
3%的人擁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生活在社會的最上層,因為他們一直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最終他們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
10%的人擁有清晰、短期的目標,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因為短期的目標不斷地實現,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60%的人擁有目的性不明確的目標,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因為他們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應該追求什麼,只能安穩地生活,更無法獲得特別好的成績。
27%的人沒有目標,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久而久之,他們漸漸游離在社會的邊緣,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機會。

只有擁有清晰明確的學習目標,並且這個目標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你才能獲得真正的提升。因為目標就是學習的方向,就是人生的航向,只有找准方向才能持久地走下去。
目標會讓你獲得強大的精神力量,會讓你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正如哈佛大學理查德•波斯頓(Richard Boston)教授所說:“人生需要樹立積極的目標,它將會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然而,目標所產生的作用不僅僅如此,它幫助無數人獲得了成功,在生命中創造出了無限的可能。
目標通常分為3類—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不同的目標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在制訂目標時你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真實情況,在短期內達成長期目標,那定然是不現實的。任何一個長期目標的實現必然是無數個中期目標堆積起來的,而每一個中期目標的實現又是無數個短期目標積累起來的。每天進步一點點,時間一長,你就會取得巨大的進步。
每個哈佛學子都提倡制訂學習目標,比如在制訂詳細的周學習計劃時,他們會將每天要做的事情都寫在紙質日曆上,最終形成周計劃。這樣一來,每天要完成什麼,每週要完成什麼,一目了然。每當他們完成一個計劃,就在日曆上進行標記,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他們每天在校園的生活都過得十分充實,學習成績也相應地會越來越好。
你究竟想要什麼?究竟應該怎樣做?人生之路,切莫慌亂前行,那樣可能會失去很多機會。我們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制訂明確的目標,然後將目標細化成各個可以執行的小細節,再按照這個計劃一個一個地去實現,這樣最終能抵達自己的“目的地”。
在確定明確的目標之前,你應該瞭解以下幾點:
1.目標必須由自己來設定
很多人的目標是由家長或老師來制訂的。家長或老師所制訂的目標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並不一定真正適合自己。只有你自己參照家長和老師的建議,審時度勢地去設定目標,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才能激發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2.目標的制訂必須符合SMART原則
S(Specific):目標的內容要具體。
目標不能是抽象的,必須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可執行的細則。例如“我要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這個目標就是抽象的,沒有實際的踐行價值;“我每天早上六點半起來閱讀一個小時”這樣的目標就具有可執行性。
M(Measurable):目標是可以進行衡量的。
檢測目標究竟有沒有實現,我們可以從完成的時間、數量、質量等幾個方面進行衡量。比如閱讀,每天早上讀一章內容,如果想精益求精的話,你可以把章節內的重點整理成讀書筆記。
A(Attainable):目標應該是可以達到的。
目標,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目標太簡單就沒有挑戰性,實施起來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目標太難就無法完成,會打擊自己的積極性,長此以往計劃也難以為繼。所以目標的制訂應該考慮可執行性,最好有具體的可執行計劃,然後你要注意的是不要拖遝,立即行動起來。
R(Relevant):目標應該與志向相關。
你的興趣點和人生志向,會幫助你建立適合自己的目標,從而確定精准有效的努力方向。如果目標與志向無關,你可能努力半天卻進入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那樣你的未來很可能會失敗。
T(Time-bound):目標應該有完成時間。
在執行目標的過程中必須設定時限。時限會讓執行者內心有個時間規劃,同時還能產生一種緊張感,更能激發你的主觀能動性。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實現所需要時間的長短是不同的,短期目標是需要短時間內實現的,而長期目標則是對人生的佈局,你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實現。
3.目標應該從“一”開始
所有的成功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目標也是如此。無論多麼宏大而又長遠的目標,都是由眼前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累積而成的,所以你應該從小目標開始,然後不斷地累積小目標直到達成大目標。只有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才會有長期目標的達成。
4.每天朗讀你的目標,並定期自查
你要記住你的目標,最好每天能“朗讀”目標一次。比如,在早上起床之後,大聲朗讀今天的目標,它會在內心深處告訴你今天該做什麼,並烙在你的記憶裡,逼迫你不斷地前進。不僅如此,你還要定期自查,確定每一個目標能順利完成。
我們年輕人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時期,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為此你必須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帶著目標去學習,你將更有前進的動力,更清楚自己該學什麼,學習的方向會更加明確,學習起來的效率會更高,因此你的努力自然不會白費。你會每一天都看到自己的進步,自然能獲得理想的成績。

哈佛的時間表:從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
人執著於過去,是因為逝去的時光中總是有太多遺憾,讓我們有想要從頭再來的念頭。你的目標有沒有實現?你的人生將走向何方?這些是關於未來的思考。
從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
人需要不斷創造新的價值,而不是活在過去的成績或悔恨之中,也不是活在對未來憧憬的虛妄之中。目標讓一切變得意義非凡,但你必須把握好每一個時刻,努力走下去,才能一步一步地去實現目標。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哈佛的時間表告訴我們三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越是遙遠漫長的航行,越需要目標來指引方向。
在哈佛有一句著名的警句,至今仍然影響著每一位哈佛學子:“目標不是決定一切的,但它就像是船的羅盤,如果沒有羅盤,船就不知道駛向何方,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達目的地。”目標讓哈佛人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人生的一切,有些事情已然過去,不必耿耿於懷,只有把握好當下,你才能一往無前。
目標正是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緊緊串聯起來的關鍵,它就像是一把鑰匙,不停地為你揭開未來的秘密。目標的制訂、實施與實現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
學習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你需要不斷地積累、不斷地思考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你只有不斷地努力下去,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讓目標變得更加清晰。
第二件事情:越是面對勾人心弦的誘惑,越需要目標來穩定心態。
生活中有很多誘惑,每時每刻都在分散你的注意力,影響你的行動,今天你停留下來,明天你就會落於人後。當同伴都在奔跑的時候,你千萬不能停下來,反而要比他們跑得更快,才能最先到達終點。
哈佛學子會將目標當成自己的獵物。一旦盯上獵物,他們就會儘量摒除一切雜念,窮追不捨,直到將獵物收入囊中。在他們眼裡,目標就是“唯一的存在”,再大的誘惑也不能動搖他們追求目標的決心。正是這份決心和毅力,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人若是被外界不利的因素所影響,那麼將很難集中精力去發掘自己的潛力。因為你的視線裡不再只有一個終點,當無數個終點擺在你的面前,你就會止步不前,這與沒有目標無異。
第三件事情:越是無所畏懼的前進,越需要通過制訂的目標來進行取捨。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童話故事裡,下山的猴子想要西瓜,又想要玉米,還想要兔子,最後它什麼也沒有得到,只能空手而歸。這是因為猴子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所以不懂得取捨,只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學習也是一樣。如果你沒有學習計劃、沒有目標,那麼你就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學、該學些什麼。
哈佛校內圖書館有著豐富的藏書,你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將每一本書都看一遍,只能挑選出那些對你有幫助、能讓你實現目標的書來讀。不僅如此,你很難對挑選的每一本書都進行精讀,只能精讀那些對你現在幫助最大、能帶給你最大提升的書。只有這樣,你的學習才會有效率。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儘管你很努力,將時間都利用起來了,可是仍然沒有學到東西。因為你只是在“假努力”,你的努力缺乏指導性和方向性。我們不妨學習一下哈佛學子的學習法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哪些是自己需要的。目標是他們進行取捨的依據,他們將那些對自己幫助不大的東西剔除出來,然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需要重點學習的科目上,因而他們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在人的一生當中,需要進行無數次選擇,每一次選擇都至關重要。今天所取得的一切,來自你昨天的選擇。你今天的選擇,又將決定明天的成果。選擇那些對你幫助最大的東西,你才能獲得最高的成功概率。

屬�你的學習計劃:系統提升成績的根本
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你的視野會逐漸發生巨大的變化。目標給予你的不僅僅是明確的方向,還有心態上的改變。
每個人都存在著惰性。明明今天應該完成的事,因為惰性被推遲到明天,可是到了明天,你又會下意識地將它推到後天,依次往後推,最終離目標越來越遠。假如當時你嚴格執行學習計劃,一切是不是會變得不一樣?究其原因,無非是人的惰性在作梗。但其中的根本因素卻是人的習慣。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決定著人的行為方式。
一個人想要改變自身的格局,就必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謂“不破不立”,懶惰是前進最大的阻礙,你必須勇敢地跨越過去,而不是被懶惰打倒。前進的利器就是制訂計劃,逐漸培養不懶惰的好習慣。哈佛學子的好習慣是在詳細的學習計劃中培養起來的,他們身上的惰性習慣也因為學習計劃而得到了改變。
也許以往你的成績並不好,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只要你肯改變,破舊立新,你也可以讓成績提升上來。有時候,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可能就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因為你之所以拿不到好的成績,也許是因為你沒有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做詳細的規劃而已;也許你為自己制訂過目標,但僅僅是目標而已,並沒有詳細的計劃來支撐目標,漸漸地你就失去了執行目標的動力。
任何時候,只要你肯邁出這一步,你的人生將迎來新的突破。
細緻到每一分鐘的學習計劃,讓你不再有懶惰的藉口。
回想一下你為自己制訂的學習計劃:今天學什麼,明天學什麼,後天學什麼,這周要學成什麼。現在,你發現問題了沒有?你的計劃是按天來制訂的,今天有今天的任務,明天有明天的任務,這樣設定目標確實無可厚非,也是標準的學習計劃。可是你想過沒有,今天有24個小時,對計劃而言是不是“太長”了?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沒有落實計劃,是因為你給自己設定的時間太寬泛了。記住,你的每一天都有24個小時,當你把計劃以小時或分鐘為單位設定時,你會發現自己居然不懶了。因為你沒有找到藉口偷懶,因為每個時間點就是你用來完成預定計劃的,其他的事情可以往後推一推。
當人沒有偷懶的藉口時,行動力就會大大提升。以往你總會說自己沒有時間看書,但是現在你為自己規定了詳細的看書時間,自然就有時間看書了。每天堅持下去,你就會慢慢地形成看書的習慣,不再依靠外力,就能自覺地完成計劃,從而自然地實現目標。
在制訂計劃時,你要結合生活習慣來設定具體的執行時間節點。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歡早睡早起,有的人喜歡晚睡晚起……所以你在設置時間節點時,一定要將習慣考慮在內。如果你只是為了制訂學習計劃而去刻意改變自己的作息時間,就會讓計劃失去原有的意義。因為不符合個人習慣的計劃,很容易造成身體的疲憊,從而讓自己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也更無法提高學習效率,最終計劃可能半途而廢。
哈佛的學子在制訂學習計劃時,通常也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習慣等因素,這個計劃通常只適合他們個人,而不是很適合其他人。有的人為了使自己的學習計劃與他人的學習計劃保持一致,強行改變自己的作息時間,最終往往導致自己的計劃無法執行下去。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相同的,每天遇到的人、經歷的事都不相同,所以每個人設置的時間節點自然也不相同。如果你習慣早上五點半起床,那麼可以多安排一點兒時間來進行早讀;如果習慣早上七點半起床,那麼就少安排一點兒時間來早讀,甚至可以取消早讀,將讀書的時間改到晚上,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每個人的最佳學習時間點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早上比較清醒,那麼他適合在早上進行學習,把學習計劃的時間點安排在早上;有的人卻是午睡之後比較有精神,那麼就把時間安排在午睡之後……你在最好的時間段內進行學習,效率自然更高。
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對於難點你必須優先解決,因為最開始時人的精力是最旺盛的,思維也更加活躍,有利於快速解決難點。至於那些輕鬆的事,你放在後面來做,更能體現出較高的學習效率。
有時候,不是你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不夠多,而是你沒有找到合適的學習時間節點,也沒有制訂屬�自己的學習計劃。所以,哈佛提倡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制訂合適的學習計劃,這會有效提升人的學習能力,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從來沒有捷徑可走,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去,妄想一步登天的人永遠學不到真正的知識。
任何時候,你都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思考自己為何要學,學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再針對自己的情況制訂合適的學習計劃。


高效記憶力培養,充分發揮你的潛能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人總是抱怨自己的記憶力不行,沒有辦法將書本上的知識全部記下來。一個人的記憶力如何,直接決定著最終的學習效果如何。然而,人的記憶力有限,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記住所有的事情。人的大腦在記憶時總會下意識地進行選擇和甄別,對自己意義越重大的事情就越容易被記住。
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對某些知識進行標識,就很容易加深自己對這部分知識的記憶,進而使人對此產生深厚的興趣,並對此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所以更容易記住。
下面這些記憶方法,能夠幫助你提高記憶力,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1.形象記憶法:將要記憶的材料轉變成有趣的畫面
很多知識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理解知識比什麼都重要。哈佛大學有關記憶的研究表明,要實現高效記憶,就要將事物形象化與圖像化,而不是簡單地依靠想像力。比如人們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眼前生動的畫面與情節就會不自覺地印在人的腦海中,而且很容易被記憶。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並沒有刻意去記憶什麼,但是畫面自動在腦海裡生成了記憶。也就是說,當人們在記憶的時候,最深刻的是形象內容,它也容易形成長時記憶。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當需要背誦某一個段落或某一首詩時,有的學生先要一遍一遍地讀,然後才能將它們記住;而有的學生會選擇巧妙的記憶方法,根據文字所描繪的內容,在大腦裡形成生動有趣的畫面。這樣的方法不僅讓學生記得輕鬆,而且記住的內容還不容易忘記。
但生活中有很多知識是十分枯燥的,很難轉化成圖像。這是因為絕大部分人在被動地運用形象記憶,很少有人主動地進行形象創造,更別提進行規律的形象記憶了。很少有人天生擁有超強記憶力,大多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
2.關聯記憶法:讓抽象的東西與熟悉的東西建立聯繫
那些我們比較熟悉的事物總是很容易在大腦中形成記憶,但是很多抽象的東西很難被我們記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將抽象的東西與熟悉的東西聯繫起來,形成關聯,從而記住那些抽象的東西。
所謂關聯,相當於一根繩子,一頭是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另一頭是陌生的、晦澀難懂的事情,它將兩者緊緊地結合起來。回憶時,我們可以通過對熟悉事情的感知,進而聯想到不熟悉的事情上來,從而最終達到“輕鬆記住”的目的。
如果兩件事沒有直接的關聯,無法進行聯繫,那麼我們就需要通過想像力,讓兩者聯繫起來。人的想像力是無限的,只要充分發揮想像力,就能形成關聯記憶。比如要記住某一張撲克牌,可以將紅桃8想像成鱷魚,方塊4想像成某位歌星,如果讓鱷魚咬住歌星,那麼當我們想到鱷魚時,我們就會想到歌星。這就是關聯記憶法。將不相關的事情一個一個串聯起來,形成連續的記憶,就能很好地提高記憶能力。
3.理解記憶法:在牢記前對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
一位哈佛教授曾在課堂上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黑板上寫下20個單詞:信封、紐扣、杯子、碗、郵票、線、茶葉、勺、湯壺、剪刀、茶壺、碟、信紙、針、爐子、筷子、筆、衣服、火柴、酒杯。然後他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來記憶這20個單詞。
這位教授將黑板上的單詞擦掉後,讓學生來默寫這20個單詞。最終結果顯示,那些默寫出單詞比較多的學生是將這20個單詞進行了分類,比如與喝茶相關的、與吃飯相關的、與通信相關的、與裁剪衣服相關的……我們通過這樣的分類整理,使記憶變得更加容易。
這些看似沒有關聯的詞語,因為人們的深入剖析產生了關聯。事實上,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我們充分理解要記憶的內容,才能讓記憶變得更加牢固。但理解不僅僅是字面上的理解,還是我們以內容材料為前提,去尋找材料之間的邏輯關聯。
理解記憶法是最普遍的一種記憶手段,比如對於原理、定義、公理以及法則等,我們都需要先理解其內容,然後才能有效記住。理解記憶的前提就是思考,通過深入的思考,讓材料變得透徹,變得更容易記住。
理解記憶法還能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繫,我們可以讓新的知識點架構起支撐點,而不再是靠死記硬背了。死記硬背記住的東西總是容易忘記,我們可以先通過理解,再將系統化的內容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然後讓這部分知識成為自身整體知識架構的一部分。
比較記憶法:在類比中尋找事件的相關性。
生活中常有同學遇到這樣的麻煩,就是一些看似相似又實際不同的知識很容易被混淆,無論我們背多少次,還是會弄錯。我們在記憶這些材料前,要先弄清楚它們的相同與不同,然後進行比較記憶。
所謂比較,就是要先有思考與分析,再進行有效合理地鑒別,找到材料的異同,然後才能清楚地辨別出材料的相互關聯,使我們理解起來更加深刻。這樣做有利於全面瞭解材料,獲得立體的記憶效果。
之所以會將兩個材料記混,主要原因是我們對材料的辨別不夠準確。如果大腦記錄的信息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在回憶時自然不可能獲得正確的結果。所以通過比較能達到準確記憶的效果,避免錯誤發生。而且比較本身是對材料的一種深入分析,我們將材料之間的相似處與不同處全部標示出來,在記憶時可以進行類似的比較,各材料的特點更加突出,印象也會變得更加深刻。
辨別材料,你可以採用“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的方式去進行比較記憶。“同中求異”就是在具有同一性的兩種或幾種材料中找出它們的不同點,不是簡單地判斷材料本身,而是抓住兩種或者幾種材料的細微特徵進行記憶;而“異中求同”就是在具有差異性的兩種或者幾種材料中尋找出它們之間的相通之處,我們只有深入到本質上分析問題,記憶才能變得更加扎實。
無論採用哪一種記憶方法,都需要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做出準確又細緻的判斷,你才能真正記住所需要記的東西。過目不忘的背後正是強而有效的記憶方法,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潛能,掌握屬�你的記憶方法,你也可以成為記憶大師。


從點到面的突破:被強化的細節意識
哈佛大學一直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它能反映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主要表現在對微小事物的重視。現在很多人並不注重細節,認為細節在學習上所起到的作用並不大,然而細節有時候能決定事情的成敗。
學習的機會無處不在,面對同樣一件事,細緻入微的人更能發現事情背後隱藏的問題,從而可能比別人更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艾薩克•牛頓(Issac Newton)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因為他注意到了蘋果落地這一現象,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忽略它的存在。當你注重細節時,你就會發現很多隱藏的有價值的問題。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從發現細節、思考細節開始的。許多真理顯露時只是通過一個很不起眼的事件,你是否能敏銳地發現它的存在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決定著你是否能發現真理的存在。有些問題在很多人眼裡只是一個小問題,可是小問題能被無限放大,最終影響到全域。我們不僅要發現小問題,更要發現小問題背後隱藏的有價值的東西。
無法發現問題,本身就是問題。人都會不可避免地犯錯,重要的不是犯錯本身,而是要及時發現錯誤,找到補救的方法。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時,為何總有人把頭壓得很低,害怕被老師提問,而不是在面對問題時,主動舉手回答?
學習需要自主地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任何時候都要注重細節意識的培養,最終你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那麼,細節意識應該如何培養呢?
1.要擁有發現和解決細節問題的意識
細節無處不在,如果沒有發現細節的意識,那麼你就很難發現細節的存在。
2.要提高對細節問題的敏感度
敏銳的觀察力是發現細節的根本,所以我們平時就要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不要忽略每一個小細節。
3.要有對細節的責任感
人要有基本的責任感,責任感會讓人的能力變得更加出眾,會發現細微之處的東西。沒有責任感的人,往往是粗心大意的,他們對待事情的態度就是不出問題就好,而不是把事情處理到最好。
4.要培養對細節的辨別能力
人如果沒有足夠的辨識能力,就會讓細節從身邊溜走,從而錯過抓住機遇的最佳時機。越是微小的事情,發生的概率就越低,越需要敏銳的辨識能力。
細節無處不在,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引起重視。
當你注重細節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學習效率越來越高,你的思維也變得越來越活躍。那是因為注重細節需要思考,思考會調動你的積極性,讓你的自主意識更強,讓你不僅僅活在當下,而且看得更遠,實現由點及面的突破。


反饋的作用: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人之所以無法看清自己,很大的原因在於不懂得反思。
反思是一面鏡子,能幫助你看清真實的自己,特別是在面對別人的質疑時,反思能讓你正確地對待別人對你的批評,而不是一味地排斥。
你想要變得更好,必然要虛心接受批評。批評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它意味著你可能有些方面沒有做到最好。這時你需要停下來,好好反思自己。
在哈佛大學,導師會定期對學生進行反思教育。
課堂上,導師會引導學生自己向自己提問。比如最近的執行力怎麼樣,是否完成了制訂的小目標;現在的學習壓力怎麼樣,是否感到了學習的快樂。其實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反思過往,幫助學生養成反思的良好習慣。
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進取,反思自己在做事方法以及行為上是否有所欠缺,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們只有把事情處理得更好,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學會制訂學習計劃,還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停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完成了每天制訂的計劃。反思,事實上就是一種自我監督,幫助你進一步完善計劃。如果你不懂得反思,就不知道自己這段時間的得失,後續也很難有所進益。
任何計劃都有改進的空間,特別是在失敗時,如果不懂得反思,就不可能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就很難做到反敗為勝。失敗之所以能孕育成功,就是因為反思讓人獲得進步。
有時候做得好與做得不好,就在一念之間。一個念頭決定你的最終成敗。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要懂得停下來反思一下,思考自己還有哪裡沒有做到位,這可以杜絕一些潛在的隱患,讓事情變得更加完美。反之,如果你只是做,而不進行反思,很可能因為忽略某個細節,結果一敗塗地。
那些學習成績好的人大多善於反思,他們每天晚上入睡前會抽幾分鐘出來,好好反思今天所做的事。哪件事做得還算滿意,哪件事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以及明天要完成什麼、如何完成……通過反思,他們敏銳地找到問題所在,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可以揚長避短,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只有認清自己的長處,才能做到揚長避短。反思的過程就是一種認知自我的過程,你想每一天都進步,每一天都更加出色,那麼你就必須學會有效的反思方法,在反思過程中強化自己的優點,勇敢地面對可能出現的狀況,在遇到批評時,才能坦然接受。
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學習能力,可以幫助你正確認識自己所犯的錯誤。但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客觀地反省自己,總是會下意識地“主觀臆斷”。
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找到問題所在,並且將自己犯過的錯誤總結歸納起來,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那麼,對青少年來說,應該怎樣“反思”呢?
1.從小事開始反思,循序漸進地讓反思成為習慣
對於生活和學習當中發生的一些小事,無論好與壞你都可以進行反思。好的狀況能夠給你帶來成就感,壞的狀況能夠增長你的個人經驗,在反思中都能夠讓你獲得進步與成長。當你養成了反思的習慣之後,再去經歷一些人生中發生的大事小事,自然而然地就會開始反思—事情的好與壞、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整個事件的利與弊。
2.除了學習上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也要反思
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犯錯,如果你不懂得反思,就無法解決問題,也無法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利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不斷地反復訓練自己的反思能力,就能夠逐步養成反思的習慣。比如你和家人發生了矛盾,或者和好朋友發生了爭吵,如果你不去反思,不去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就很難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更無法解開自己的心結。
3.學會寫“反思日記”
寫反思日記不僅可以清晰地記錄自己犯錯的過程,告誡自己以後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還能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眼光以及看法。
學習的路程是漫長的,這就需要你全神貫注地去對待。當夜深人靜時,當你遭遇挫折時,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一定要及時反思。記住,每時每刻,你都要保證十足的激情,不停地反思自己,糾正自己的行為,確保自己走在人生正確的道路上。
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而不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比如,重要的考試到來了,卻因為早上下雨而遲到了,他就會抱怨天氣惡劣,從來不會想一想自己為什麼不提前一點兒出門呢。生活中有太多意外,我們要學會多從自身找問題,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不好的意外狀況發生。

 

第二章 獨特的哈佛式思考:從思維快捷至思路清晰

 

被禁錮的想像力與沉睡的創造力
人的大腦是神奇的,裡面裝著許許多多奇怪的想法,甚至裝著整個世界。每個人都是自己大腦中的主角,可以盡情地在裡面暢想各種美好與不美好的事情;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做自己現實中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你由此感受到了一種超脫現實的樂趣,這就是想像力帶給你的自由。
但是,人總歸要回到現實。想像出來的東西固然美好,但只是水中月、鏡中花,不可能完全代替你的生活。儘管如此,你可以通過想像力來充分發揮你潛在的創造力。
哈佛大學反復強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重要性。現在很多人對創造力充滿了誤解,認為擁有創造力的人必然有偉大的發現,其實不然;只要對某件事物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人是擁有創造力的。
創造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思維活動,是人遇到事情時經過思考後所做出的判斷。但你不能只是站在一個角度看問題,應當站在更高的位置,用長遠的目光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對於那些你不能觸及的角度,就需要發揮想像力的作用。
自由的想像力會幫助你更好地完善認知。比如“盲人摸象”,單一的角度只能產生單一的認知,使盲人對大象產生錯誤的判斷。但是當你站在多角度去看待問題,對“大象”的認知就會更加全面,更容易接近真理。
所以,我們要帶著思考的目的來學習,不能直接接受書本給予的現成結論,要在形成思維模式之後,通過一定的思考和判斷擁有了自己的認知之後,再來對比最終結論。這樣我們就會明白得出這結論的原因,從而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一種發散性的思維模式。任何時候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唯一的答案不利於思維的發散,只有充分發散思維,我們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舉一反三,就是要我們不單停留在所接觸到的問題上,還要通過這個問題進行類比和總結,推廣到更多的類似的問題上,甚至是與之相關的方方面面,這樣我們更容易獲得知識。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獲得它需要不斷地摸索和想像。
《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J. K. Rowling)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過:“想像力在我重築人生時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這並不是全部的原因。我固然到死也會捍衛睡前故事的價值,但我還認識到要在更為廣闊的範圍內珍視想像力。想像力是人類獨有的預見未知的能力,它還是所有發明創造的源泉。它具有已被證實的最富變革性和啟示性的力量,而正是想像力讓我們能夠切身體會他人的經驗—雖然我們自己並未身臨其境。”
僵化的思維只能接觸到淺顯層面的知識。
更深層的知識需要我們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並將想像力轉化為創造力,才能接觸到。學習知識只是一個引子,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更多的問題上,幫助你解決更多的事情,才能真正發揮你的學習能動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成功的方式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
新的想法正改變著世界。我們除了保持學習的熱情,還要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保持敏銳的觀察力,時刻在大腦裡重組信息,找到真正可以使自己走向成功的方法。
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你就能鍛煉出強大的思維能力,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事情,通過思考找到別人忽略的問題癥結所在,這就是一種強大的個人能力。
持續保持質疑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方式。
不偏聽偏信,對任何事情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只有通過思考獲得的結論,才是真正屬�你的知識。顛覆往往是從懷疑開始的,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懷疑能讓你對世界的認識更加深刻。
創造需要打破常規,是在反復的“懷疑與探索”中產生的。任何新的構想和思路都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對過去和現在的一種內在延伸,其產生必然會有一個可追尋的內在過程。正因如此,創造力必須依賴強大的想像能力,想像力把事情推到另一個更高的層面上,進而產生創造力,讓你獲得全新的知識。
有些看似荒唐的想法背後,正是漫無邊際的想像力,它不被固化的思維所限制,帶你走向全新的領域。

哈佛學子的專屬思維訓練課
一個人的思考能力如何,直接決定他是否有能力來解決問題。
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包含了好奇心、注意力、思考力、想像力,所有的因素背後都與人的思維體系有關。你不僅要思考,而且要懂得思考,更重要的是不做毫無意義的思考。每天發生的事情很多,需要面對的事情也雜亂無章,但你必須從千頭萬緒中捕捉到有價值的線索,這就是一個抽絲剝繭找到事情的本質的過程。
哈佛大學十分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思維能力決定著人的上限,如果我們不肯動腦子,思維就會僵化,就像是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絲波瀾。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可怕的是,你每天都在努力學習,卻沒有運用你的腦子,導致思維沒有得到提升,如此何來“創新”之說?
思維體系是複雜的,你必須找到自己的思維特色。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格外重要,這也是你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的關鍵。通常你需要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公正的批評能力以及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哈佛大學的思維訓練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構建知識體系,決定你是否擁有認識世界本質的能力
現在我們所接觸到的知識面越來越廣,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能納入你的知識體系。你需要將大量不同的知識點系統、有序、指向性明確地組合起來,形成自己獨有的知識框架。通過這個框架,你可以更好地思考現象背後的本質,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在建立知識體系時,你有兩個因素必須重點考慮:
1.盡可能地收集那些具有啟發意義的知識
為什麼要收集此類知識?其實主要是因為知識體系需要足夠的知識點來支撐,如果知識點儲備量不足,就很難形成體系。而且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進行有效驗證,用大量的知識點相互佐證,可以有效地支撐整個體系的正常運行。在收集有啟發意義的知識時,你會產生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從中體會到汲取知識的樂趣。
2.搭建一個具有深度意義的知識框架
你所擁有的知識越多,框架就越重要。框架就是整個知識體系的骨架。你準備如何對知識進行分類,如何將相似的知識點歸納在一起……可以說,框架的建立其實就是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分類整理。

二、批判性思維,幫助你進一步接近真理
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但它們並不是都可以成為我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這時就需要我們擁有批判性思維去對這些知識進行“甄別”。所謂批判性思維就是一種懷疑精神,我們既要對事件進行批評,也要對它們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為了批評而去盲目批評。
我們在接觸到一個事件時,首先要對其產生懷疑。懷疑的前提是思考,通過思考對事件進行準確的判斷。但人總是過於傾向審視他人而忽略了思考應有的意義。當人因為抵觸某事而批評某事時,基本上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所維護的不過是一種假的正義罷了。
受“先入為主”思維的約束,當在一個問題上花費了太多精力的時候,相應地你就會很難對問題形成正確的判斷。所以,你要保持足夠的冷靜,用自己的知識體系來評判一件事,並決定是否將其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而不是僅僅為了批評而批評。
同樣的,人在面對批評時也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批評其實是一種有效的溝通交流的方式,他人對你的批評在某種程度上是在幫助你反思自己,一些之前你沒有意識到的不好的事情被指出來,這更有利於你加強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時,你更需要批判性思維。通過深入思考來判斷對方的批評是否合理,是否值得被自己採納……無論你的計劃制訂得多麼細緻,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都會暴露出缺陷。不完美的計劃必然會引來批評,所以你需要針對批評進行全面的思考,反復完善自己的計劃。
在很多情況下,由於受著現實因素的影響,很多問題不是單一存在的,往往存在著很多約束。在解決某一個問題時,你需要找到影響問題解決的相關約束條件,不然你的解決方式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習尤其如此,每一門學科之間存在著交叉性,你必須對其有清晰的認識和判斷,才能找到正確的解決途徑。

三、邏輯思維能力,讓你的思維體系更加嚴謹
面對複雜的問題,你的思維方向應該更加清晰,不然會做無用或重複的“思考工作”。邏輯思維會讓你準確地找到問題的核心,明確告訴你哪些東西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幫助你更好地分析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邏輯思維能在看似關聯性不強的事物之中,找到其相關聯的合理的線索。
有時候沒有邏輯主要因為對知識的思考深度不夠,我們本身沒有弄清楚知識的本質,在給他人講解時就無法講清楚,表述上就顯得一點兒邏輯都沒有。所以在構建知識體系時,必須要對所需要的知識進行一次深入的思考,只有瞭解了知識的本質,我們才能更好地去表述它。
邏輯思維的重點在於觀點。觀點代表著你的立場,就是你肯定什麼、反對什麼,你對事物必須有準確又清晰的判斷。在判斷前,你必然要有思考,否則你的觀點將是空的,經不起推敲,會很容易就被別人否決掉。
首先,要建立抽象的思維體系。
所謂邏輯,就是將具體事件轉化為抽象觀點的規律和規則。人的大腦存在著獨特的思維,當大腦運作起來時,會由具體事件上升到思維層面,並從中找到共通點,再由此形成完備的知識體系。所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是重中之重。
其次,要學會閱讀和總結。
閱讀是獲得知識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可以說你的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閱讀獲得的。合理的閱讀方式格外重要,有些重要的知識點需要我們進行深度閱讀,也就是帶著思考去閱讀,將知識點的前因後果回想一遍,有些更重要的點還需要再次閱讀。
閱讀之後,要及時進行總結。總結在本質上就是思考和消化的過程,你在閱讀過程中汲取到了什麼知識,知識是如何構成的,對你有哪些幫助,通過總結和整理,將所得納入知識體系,整個過程的邏輯性自然更強。
再次,積極參與討論。
討論的本質就是思維的碰撞。與同學討論書中的內容,試著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認真聽取同學的意見,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
最後,不要只站在一個角度思考。
任何一個問題都不可能只存在一種解釋,越是合理的解釋背後越是隱藏多種變數。所以,你不要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要站在他人或者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讓思考更有深度,不只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
總之,如果你想要實現快速提升,那麼你必須擁有強大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提升會讓你更直接有效地獲取知識,面對問題時的思考深度決定著解決方式的可行程度。知識體系就是你的強大支柱和後盾,批判性思維讓你對世界充滿好奇,邏輯思維則能幫助你進一步窺探事情的本質,讓你的人生獲得質的提升。

三種“哈佛式”思考方式:有效完善自我的秘方
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說:“經常審視自身,並且尋找到自己的過失並進行反省的人,能快速實現自我完善。”這告訴我們,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檢視,通過反思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是否需要進一步完善。
任何時候人最不能丟棄的就是思考能力。有人會說,思考誰不會?誠然,人天生就有思考能力,但是人身上同樣存在著很多的弱點,而且並不是思考了就一定能獲得成功。只有正確的思考方式才可能幫到你,只有真正掌握思考的力量才能讓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在哈佛大學,導師們會反復強調思考力的重要性,他們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提高和鍛煉學生的思考力,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教導學生立體思維的訣竅,讓學生掌握逆向思考的方式,充分發散大腦思維,養成反思的好習慣。
下面三種“哈佛式”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地完善自我。
哈佛教導學生立體思維:換一個角度,幫助你找到更廣闊的天地
立體思維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思維模式,擁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才能實現。人在思考問題時,總是會被某個視角所限制,視角的局限性決定了人的思維廣度。這樣一來,你就很難發現事情的真相。
所以你需要轉換角度,站在多維角度上思考問題。你的思維一定要是立體的,而不是扁平的。扁平的思維相當於一個二維平面,如果我們站在二維平面上思考問題,那麼問題的答案肯定是扁平的。扁平的答案往往只是多種答案中的一種。任何事物都是立體的,存在著多個維度,我們只有站在多維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接近事實的真相。
掌握“哈佛式”逆向思考:“反其道而行之”帶給你不一樣的收穫
在人的思考過程中,總是會“由此即彼”,即由一個事件推導到另外一個事件,然後再繼續往下推……可是這樣很容易因某一個環節出錯導致整個過程出現紕漏,最終無法形成完整的邏輯鏈。尤其在解題的過程中,我們受到思維的局限,很容易在某一個點“卡殼”,從而得不到正確答案。
這時你可以試著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站在問題的對立面進行思考,從答案著手逆著推導已知條件,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這樣更容易找到其中的邏輯。

有一位美國留學生去非洲旅遊,不料遇到了草原大火。大火燒得很旺,很快就要燒到他的腳下了。正常情況下,人應該往沒有火的地方逃,可是大火燃燒的速度極快,逃生的概率極低。這時導遊決定冒險一試,讓大家帶著乾草往大火燒來的方向沖。大家起初都以為導遊不要命了—哪有人遇到危險不逃反而沖向危險的?可是奇跡發生了。導遊用乾草在大家四周的地面上點起了火,乾草迅速燃燒起來,接著在大家周圍升起了一道火牆。當草原大火撲向他們,與火牆撞到一起,並沒有燒進來,而是繞著遠去了。

導遊正是通過逆向思維化解了一次危機。這是生活中的智慧,你只有保持敏銳的觀察力,才有可能產生不同於他人的正確想法。你需要清楚其他人會怎麼做,結果會怎麼樣,再來決定你該怎麼做才能產生更好的結果。
養成“哈佛式”反思的習慣:在忙碌的背後,找到人生的正能量
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錯。一個懂得反思的人,能不斷地提升自我的能力,早日實現自我的完善。反思是最簡單的思維活動,但它又是最難的思維活動。人最擅長的是尋找他人的缺點,最難做到的卻是尋找自己的缺點。
那些懂得自我反思的人,往往擁有超乎他人想像的成就。因為反思不僅是對行為的一種回顧,更是一種尋找自身行為不足之處的有效手段。任何真理都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相對的,如果在實踐過程中不懂得總結,不懂得反思,你是不可能接近真理的。
所以,哈佛大學鼓勵每個學生養成睡前反思的好習慣。利用睡前的十分鐘,對今天的所學進行總結,問自己今天究竟學到了什麼,有哪些知識掌握得不夠徹底,有哪些行為還可以改進。通過簡單的自我調整,你能更好地迎接明天的到來。
不僅如此,在反思的同時,我們還要思考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自己給自己挑毛病,才能逼自己成長起來。
當這些行為成為你的日常習慣,你會發現它們給你的人生帶來了質的飛躍。哈佛大學作為世界一流的學府,目的並不是讓學生明白何為真理,而是讓學生掌握發現真理的方法。


思維的快與思路的慢
學習能提高人的思維能力,但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將學到的知識釋放出來,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習的效果。
在遇到問題之前,你首先產生的是思維模式。思維是大腦的產物,它能分析和推理出問題的答案。思路就是將問題細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平時,無論你想解決什麼問題,都需要有一個詳細的思路。思路就是解決問題的路徑。通常,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所以思路相應地也有很多條。一般而言,思路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你需要進行大量細緻的研究,才能找到真正的解題思路。
思維的快與思路的慢,兩者是兩個極端,卻又相互依存。思維不管轉得多快,思路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思維運轉的目的就是找到最終的思路;同樣,思路的形成正是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和反映。

思路的分類
哈佛大學對思路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並根據思路的不同特徵進行了分類。
根據思路的類型進行分類,主要表現為解釋、討論、觀察等,不同的思路會有不同的效果。解釋主要是將問題講明白,方便理解;討論的目的是尋找解決的方法;觀察是對問題進行全面的把控。
根據學科特徵進行分類,不同的學科所產生的解題思路是不同的。理科類的題目要求做到邏輯嚴謹,有詳細的論證過程;但是文科類的問題則需要對問題有更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看法並加以討論,講究的是行文內在的邏輯性。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根據思維透明化項目的研究成果,將思路分為理解、創造、公平和真理四個種類。但思路最終還是要體現在學習效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一般有引入探討型思路、綜合系統化思路以及深入延展性思路。在接觸新知識的時候,你通常需要用到引入探討型思路,它讓你產生學習的興趣,對所學的內容有更深入的瞭解;當你對新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後,思路就轉化為綜合系統化思路,主要是對知識進行綜合性分析,旨在方便之後的討論和閱讀,這個過程是進一步熟悉新知識的過程;當你充分理解了新知識之後,就需要應用深入延展性思路,理解知識本身的複雜性,從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無論哪種類型的思路,都有其明確的特徵,它們是可以交互存在的,你可以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思路,而不是呆板地陷在一種思路裡。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及時找到屬�自己的思路,利用知識綜合性地去解決問題,這樣有利於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思路與思維的關聯
思路其實就是思考的一種工具,它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之分。當為自己設定目標之後,你需要選擇一條合適的道路去實現目標,這就需要你擁有足夠寬泛的思路。這要求你通過觀察、描述、證明、多元化視角觀察等一系列思考行為,得出準確的結論,最終完成目標。
通常我們無法從思路中直接獲得答案,因為答案是最終的結果,思路只是通向結果的路徑和方法,這就要求你不斷地思考,獲得理想的結果。結果只是一種論證的答案,如果要證明你的思路是正確的,那麼就需要你擁有解釋觀點的能力。這就意味著,思路是思維的一種產物。思維具有延展性,當思維延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思路。
哈佛大學擁有一個具體的思維訓練方式,主要用於幫助學生提高思維水平和理解思維的複雜性,從而起到提升思維能力的作用。
具體的做法是:通過發散思維獲取某一事物更多的概念信息,通過收集這些概念獲得事物的相關信息;然後再對概念的特點進行分析,得出有針對性的排序;之後把所形成的觀點通過一定的方式連接起來,形成思維框架;最後對思維框架進行細化,再分類整理,獲得更豐富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整個過程非常重要,因為概念的特徵是與人的理解掛鉤的,這就很容易讓人陷入個人特色之中。
下面有4種系統化解題思路:
1.歸納法
每一個問題都擁有最核心的關鍵點,我們通過歸納可以將問題細化,找到問題的重點,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且歸納法能讓人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清楚什麼是主,什麼是次,有利於問題的拓展。一個人的歸納能力不強,意味著他無法對問題做出清晰的判斷。
2.CEC法
CEC,即“聯繫(Contact)、拓展(Expand)與挑戰(Challenge)”,CEC法的具體做法是通過引導去聯繫知識體系中的相關內容,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拓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挑戰的目的。這種方法要求你擁有主動學習知識和利用知識的能力,還要能將已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能自主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讓自己擁有更強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這個方法的核心是分析新舊知識,並擁有準確的提問能力,這樣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CSI法
CSI法,是通過顏色(Colour)、符號(Symbol)與圖像(Image)來完成的一種解題思路。通常我們是通過閱讀、觀察和傾聽來獲取知識的,但可以利用顏色、符號和圖像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從而獲取知識中最核心的觀點。這種方法要求你擁有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能準確地將觀點表達出來,它能讓你準確地抓住問題的本質,擁有更強的思維能力。
4.4C法
4C法,“4C”代表思路形成的“聯繫、質疑、觀點、變化”四個階段。首先你通過聯繫來捕捉大量的信息,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和思考;然後再進入“產生懷疑”的過程,通過討論深入挖掘信息的內涵和結果;接著對信息形成自己核心的觀點並進行簡單的評論;最後回顧整個過程,思考觀點的合理性與準確性,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發生變化,發揮思路應有的價值。
任何一種思路的形成,都是一個十分複雜又精細的過程,需要你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收集相關材料,並對材料進行細緻的整理,選擇材料中最適合的部分,為思路的產生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有時候,大腦會由於疲憊和緊張等原因致使思維“短路”。沒有系統的思考,思路就無法形成。這種情況意味著你需要放空自己,讓大腦獲得充分的修整。
思路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行為模式。你可以通過自主的選擇,對具體的思路進行創新和改造,從而更好地完成目標,做到真正的“活學活用”。


突破常規的思考,難題變得簡單
創新思維是人類進步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種思維能力。創新意味著突破常規,走尋常人不曾走過的路,因而需要極大的勇氣。哈佛大學鼓勵學生自我創新,不僅僅局限於學習,還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會陷入常規思維當中,因為在人類的普遍認知中,前人所實踐過的東西定然經歷過反復檢驗,屬�最牢靠的知識。但是因為發展和思維的局限,前人的認識也不可能盡善盡美。
創新必須在充分掌握和理解前人知識的前提下才能產生,如果你沒有弄清楚前人的總結,那麼很難創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事實證明他的嘗試是正確的。正是因為敢於創新,他才會發現螃蟹原來這麼美味。
其實,無論學什麼專業,將來打算做什麼,創新思維能力將是你難能可貴的財富。你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被他人的觀點和想法所左右,你還要敢於突破,跳出原有的圈子來思考問題,不能讓狹隘的思想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你的思維一定是跳躍的、活躍的、靈敏的,甚至有時候你會成為其他同學眼中的“怪咖”,因為你與他們的想法總是“格格不入”。因此,你定然是獨特的。敢於創新的人都擁有探索未知事物的勇氣,在實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你獨特的思維特性,會讓你學到很多他人學不到的東西,做一個別人無可替代的你。

有這樣一個實驗:將青蛙放在熱水中,青蛙會立即從熱水中跳出來,因為它感到了危險;可是當你將青蛙放在冷水中慢慢加熱時,青蛙就不會迅速察覺到危險,因而不會從冷水中跳出來,等它意識到危險的時候,它想要跳出來,卻來不及了。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總是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置身於大環境之中,我們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所左右,因此很難及時察覺到危險的存在。所以你需要保持極大的敏銳度,要知道“越是舒適的環境,越是存在著危險”。當你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時,你就很難做出改變。
當人們在思考某個問題時,總是會不自覺地被慣性思維所影響,思考的途徑和方式與其他人無異,因而得出的結果也在情理之中。常規思維就好比是無形的枷鎖,禁錮了思維的拓展空間,儘管在它的約束下,你仍然可以思考,但是結果不盡如人意。
如果你想要有所創新,就必須打破思維定式,不要讓他人的行為和觀點影響你的思考,你要做的事是站在更高的維度去考慮問題。在創新的過程中,只要你敢於想像,就沒有什麼不可能。最怕的是你不敢想像,依舊追尋著他人的腳步,這樣進步始終是有限的。
很多人習慣依靠直覺思維,因為這是既簡單又省力的一種思維方式,通過直覺做出判斷,不需要更多的思考,也無須耗費更多的精力,但是這樣的思考方式不可能給你帶來新的東西。你的思維被直覺所約束,陷入其中,跳不出來,你只是學了,卻沒有思考,思維得不到鍛煉,能力就得不到提升。更何況,人的直覺往往帶有片面性、主觀性,很有可能會把你帶入誤區。

著名物理學家富爾頓•羅伯特(Fulton Robert)在進行一項研究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固體氦的熱傳導度要比理論值高出了近五百倍。可以說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但是富爾頓害怕公佈結果之後,受到別人的質疑和猜忌,於是忽略了這項研究成果。美國另外一名年輕的物理學家也發現了這個現象,他的做法與富爾頓完全相反,他向世人公佈了實驗結果,從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僅如此,他繼續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測量方法。

可以說,富爾頓就是陷入了習慣性的思維當中,當他對事物超出常規的現象有所發現時,卻不敢進一步突破。思維定式限制了他的行動力。每個人都應有打破思維定式的勇氣,尤其是遇到困難時,一條路走不通,可以換一條路來走,儘管這條路沒有人走過,但只要你敢於走出去,或許能開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來。


唯一的結果與一百條路
人的思維是具有發散性的,在思考時會有許多個方向。儘管最終的結果可能只有一個,但是通向結果的道路卻有一百條甚至是一千條,無論是哪一條路,都能讓你獲得理想的結果。思維一定不能受到限制,尤其在學習時思維必須保持足夠的活躍度,你才能創造出不同的成就來。
面對一片葉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在畫家眼裡,葉子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它像是熱情洋溢的春天;在音樂家眼裡,葉子又成了秋天的音符,它是如此悅耳動聽;在生物學家眼裡,葉子是植物的器官,能進行光合作用,維護大氣的碳-氧平衡;在哲學家眼裡,葉子是一個新奇的世界,它的產生是神奇的,它的落下又有著哲學的玄機……
從不同的人對這片葉子的不同思考中,我們看到發散思維的重要性。它是一種求異思維,是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獲得不同的答案,並在答案中找到最優化的結果。
發散思維對人的考驗是巨大的,它需要你擁有驚人的想像力,在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找到許多個點,並通過這些點不斷地向外擴展,通過對信息的重新組合,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比如,對於一件事,我們可以用多個觀點去闡述;一道數學題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解答。這個闡述和解答的過程,就是一種思維的發散。
哈佛大學向來注重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因為發散的思維能讓學生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試想,如果思維被限制了起來,那麼你所有的行為都是可以預知的。所以你的思維需要不斷地向外發散,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維度擴散開來,形成一張巨大的思維網絡。你會發現,一些原本關聯性不強的事物相互之間會產生某種聯繫,而這種聯繫很可能就是你在尋找的答案。那麼,發散思維應該如何培養呢?
1.你需要推陳出新
當你接觸到某件事情時,不能僅靠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就對事情做出判斷,而應該試著從更多的層面去思考事情的本質。原有的觀點往往是一種枷鎖,它會束縛你的思維,你需要突破和創新,體現出思維的獨特性。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關鍵在於你敢不敢想、肯不肯想。
2.你要擁有一定的聚合能力
感官所感知的信息是有限的,你必須要運用抽象思維對材料產生全新的認知和看法。事情往往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需要你努力挖掘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質。不僅如此,你還要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將一個問題分成若干個問題,進行抽象分析,然後對抽離出來的問題進行概括和描述,從而找到更符合本質的結果。
3.你不能局限于一種思維
任何思路的產生都應當是嚴謹的,需要邏輯推理能力,這意味著你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分析能力,對事情可能造成的種種結果進行推測,通過嚴密的思考,層層遞進,推導出最終的結果。這種方式對思維的要求很高,需要你反復地訓練、充分考慮每一種可能才能辦到。
4.你要掌握提問的技巧
首先,你要有一種覺悟,就是任何問題都不可能只有一個答案。你需要不斷地對事物進行提問,並養成提問的習慣,這會幫助你把思維發散開來。
你提問的目的不是尋找答案,而是通過不斷的提問找出最準確的答案。只要你提的問題是正確的,那麼你就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任何時候,提問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越是面對複雜的問題你就越需要學會提問的方法,將問題分解成多個部分,然後針對每個部分不停地提問,你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就能進一步窺探事情的本質。
5.你需要集思廣益
當你無法拓展思維時,一定要借助眾人的智慧。不同的人由於學識、背景文化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不相同。這些不同的看法可以看作是發散的思維,通過廣泛吸取他人的意見,你能夠有效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你能發現更多的角度和觀點,通過不同觀點和思維方式的碰撞,你能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所以你不能只是埋頭苦學,必要時也要走出去,多與不同的人交流。哈佛大學的每一個社團都會定期舉行交流會,將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交換觀點,交流學習心得,幫助每一個人成長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發散思維是觀念上的自由發揮,要求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多的方式和方法,並且具備一定的變通性。所謂變通就是避免思維僵化,不是按照固定的方式來思考問題,而是要用更多新的、不同的方式來思考。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都不要用普通的眼光來看待,要以事件本身為中心不停地向外擴展,一直思考下去,讓大腦保持在高度的活躍狀態當中,你的思維網絡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第三章 和時間賽跑的哈佛人: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

 

哈佛人的時間觀: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你的身邊肯定也有如此“神一般的存在”,他們永遠有用不完的時間和精力,總能將自己的生活、學習、社交和玩樂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反觀你自己呢?情況可能就不太樂觀了,因為你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安排好的作息總是被打亂,很多計劃都莫名落空了。
事實上,你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他們沒有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常常分不清學習和玩樂的時間,做事能拖則拖,最後將大量的學習任務堆積在一起,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完成。他們是真的沒有時間嗎?當然不是!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最公正的東西,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同樣的24小時,可是不同人對於時間利用的差異性,也讓時間產生了不同的意義。
國內中小學乃至大學,很少會開展專門的時間管理課程,這讓很多青少年朋友缺乏時間觀念,更不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時間。而哈佛的學生往往會對“時間”這個概念產生十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們進入哈佛的第一學年,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設計一張“忙碌的時間表”,以此來鍛煉他們的時間管理能力和抗壓能力。
在哈佛的圖書館裡,有這樣一句格言:“You must run fast if you even don't take a pace.”把它簡單翻譯成中文就是:“今天不走,明天要跑。”這便是最典型的哈佛人的時間觀!
時間是永無止境的,又是轉瞬即逝的,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時間呢?

哈佛大學的愛德華•班菲德(Edwand Barfield)博士曾做過一項持續多年的關於美國社會進步動力的研究,結果發現一部分美國人一代比一代有錢,另一部分美國人則一代比一代貧窮,為什麼呢?
班菲德博士分析了多年的研究記錄,終於有了結論:那些越來越成功的美國人,往往擁有較強的時間觀念,而且是長期的時間觀念。這些人在學習、做事的過程中,總是會以長期的時間觀念去考量,他們的規劃會長達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他們每天、每週、每月的活動、資源分配以及決策,都是基於自己對於未來的規劃而定的。
相反,那些走下坡路的人,幾乎不會去做長期規劃,他們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利益得失,而不是未來的成功與成就上面。這樣的時間觀念直接導致了他們長期的困苦生涯。
班菲德博士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業界的認可,也給美國的年輕人敲響了警鐘: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學會用長期的眼光規劃自己的人生及事業。無論在哪個領域,你只有持續不斷地努力好幾年時間,才能實現真正有價值的目標。“好幾年時間”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值,它是長時間的準備、付出與規劃,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某個領域裡出類拔萃。

時間是什麼?
這是從古到今人們一直在思考和討論的問題。牛頓曾經說過:“時間是一個被神秘氣息所覆蓋著的客體,因為時間獨立於任何物體,在一切之上,是絕對的。”而現代物理學將時間定義為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雖然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度量時間,甚至可以把時間戴在手腕上或者掛在牆壁上,但是對於抽象的時間概念的認知仍舊很模糊。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在《時間之間》中寫道:“時間的意義就在於時間有盡頭—如果時間無窮盡,那時間就不是時間了,不是嗎?”在不斷向前的時間長河裡,每個人一生所擁有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區別在於有的人虛度了光陰,浪費了時間;有的人卻懂得珍惜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情,讓每一分、每一秒都更有價值。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時間充裕,而有的人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呢?因為人們的時間觀念不同,時間管理的能力也不一樣。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你才是真正地擁有了時間。
時間是一點點積累的,能力是一點點提升的。
哈佛一直提倡學生“終身學習”“每天都進步一點點”,這和時間管理緊密相關。在高度競爭化的社會裡,如果今天沒有進步一點點,明天你就要努力奔跑才有可能追上競爭者。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畢業于哈佛大學,他曾經說過:“珍惜今日,你將擁有兩倍的明日。”偉大的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也曾說過:“時間的大鐘只刻著1個詞—Now(現在)。”
因此,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今天,放在現在,放在此時此刻。這也是哈佛人對於時間所持有的態度:昨天已經變成回憶,明天還沒有到來,我們所擁有的只有今天,只有現在!
在不可捉摸的時間面前,我們也許會顯得弱小無助,但是把握好今天,在此刻努力,將讓我們的步伐變得沉著而穩定。當我們成長得足夠強大時,我們就更有能力去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而不是被時間追趕,被迫謀生。

每天一小時,那些被偷走的時間
電影《歲月神偷》裡有一句臺詞:“在變幻的生命裡,歲月,原來是最大的小偷。”
你相信嗎?時間也有“小偷”。我們每天能夠有效支配的時間其實非常短暫,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時間在不知不覺中被“偷”走了。
小時候,我們很少意識到時間的流逝,總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玩;漸漸長大後,我們會突然意識到時間飛逝,感覺每一次過生日都像搭上了新的時間列車,身邊的事物轉瞬即逝。雖然我們常常把“珍惜時間”掛在嘴邊,但絕大多數時間花去了哪裡,我們並不知道……
這是很多人正在經歷的事情:對於既定而抽象的事物的變化,並不會產生太大的感覺,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只有等水煮到沸點時,你才突然反應過來,但此時已經晚了。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留意空氣中的含氧量是多少、空氣的質量好不好,但是當我們登上海拔較高的山頂時,才發現氧氣的含量變少了,當霧霾來襲時,才發現空氣的質量變差了。
時間也是這樣,平時很少有人留意,等我們反應過來時,“時間小偷”早已得逞了。
哈佛首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全名凱瑟琳•德魯•吉爾平•福斯特,Catharine Drew Gilpin Faust)曾經說過:“請用清醒的時間,追求對你最有意義的東西。”為了防止“時間小偷”頻頻作案,我們必須讓自己清醒起來,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時間都花去了哪裡。這也是時間管理的起點—記錄時間的軌跡,防止時間被“偷”走。

有一本書名叫《奇特的一生》,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寫成的文獻性小說。書的主人公是蘇聯的昆蟲學家亞歷山大•亞曆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Alexander Alexandrovich Lyubishchev),他從26歲開始每天都記錄和核算自己使用時間的情況。
如果說小王子馴服了玫瑰花,那麼柳比歇夫就是那個馴服時間的男人。他提出的“時間管理法”十分精確,記錄的時間從分鐘到小時,再到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直到1972年他去世的那一天,他整整堅持記錄了56年之久。通過“時間管理法”,他清楚地看到了時間的軌跡,也就知道自己的時間花在了哪些地方,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在寫、讀、聽、思考等多方面的潛能,即在一定的時間內,自己究竟能夠做多少事情。
正是因為這種特別的“時間管理法”,他生前發表了70多部學術著作,還有各種各樣的論文與專著。他一生共寫了500多張印紙,相當於12500張打字稿。

可見,記錄時間能夠幫助我們脫離虛度光陰的懵懂狀態,讓我們更加清醒地利用時間,防止“時間小偷”的光顧。如果我們能夠記錄下時間軌跡,便能發現時間真相,找出“時間小偷”。所以,請你從今天開始,學會記錄時間,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吧!
1.記錄每日事項分類
在記錄每日事項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對每天發生的事項進行分類,即我們每天會做哪些事情,比如睡眠、吃飯、運動、休閒娛樂、社交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分類不必過於精細,最好保持在10個類別以內,這樣更有利於記錄時間。
2.確定每日事項的優先級
所謂優先級,就是做事的先後順序,如果我們分不清優先級,就會出現“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情況。美國著名“人類潛能導師”斯蒂芬•科維(Stephen R. Covey)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時間管理理論,即“四象限法則”。他將人們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分類,分入四個象限之中,第一到第四象限分別為:緊急而重要的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緊急而重要的事情,必須馬上去處理。重要是指事情的影響力較大、意義重大,甚至會嚴重影響其他事情的進展;緊急就是需要馬上去處理,馬上做出反應的事情。這一象限的事情包括老師佈置的課堂作業、馬上要進行的英語考試、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等等。
這一象限的事情十分重要,也很緊急,需要我們集中精力馬上去處理。如果出現拖延、惡化、處理不當等情況,會讓事態變得更加緊急,並且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不能被忽略或遺漏。儘管這一象限的事情不是很緊迫,卻有著長遠的影響力,比如規劃、理想、抱負等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老師佈置了暑假作業,雖然你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去完成它,時間上並不緊急,而且很自由,但你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在完成過程中出現一些突發狀況,或者出現一些問題,都有可能讓第二象限的事情變成第一象限的事情,那時你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了。
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要避免沉溺其中。第三象限的事情可做也可以不做。不過,它們應該對生活是有益處的。由於它們不緊急,也不重要,所以我們要避免沉溺其中,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平常生活中的打遊戲、上網、逛街、看電影、聽音樂等等。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適當地忽略。現在你可以設想一個情境:週末,你獨自在家寫作業,或者正躺在沙發上看書,這時電話鈴聲忽然響起,原來是同學打過來的,邀請你一同去逛街。
儘管這件事情顯得十分緊急,但是並不重要,你甚至可以不去。
如果你沒有拒絕同學的“盛情邀請”,去逛街了,那麼你手上的作業將會遺留,變成一個巨大的麻煩,手上的書也看不了了。同學的邀請雖然緊急,但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反而會影響到你學習與生活的計劃。
這樣說來,這明明是第四象限的事情,你按第一象限的標準去處理了,顯然是錯誤的。
時間管理的關鍵,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性,我們要分清事情或任務的輕重緩急。
3.記錄一定要及時,不能延後
我們記錄時間一定要保證它的準確性,最好能夠在處理某個事項或者事情剛結束的時候馬上做好記錄,假如事情過後很久我們再根據記憶去記錄,出錯率就會提高很多,因為記憶也不是完全準確的。所以,時間記錄一定要確保真實與準確。如果我們記錄的誤差超過15分鐘,那麼記錄就失去了意義。
4.記錄不用拘泥於形式
在瞭解和掌握了時間記錄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記錄自己的時間了。下面推薦三種常用的記錄方式:
筆和紙。隨身攜帶筆和紙,在每個事項開始及結束的時候,我們隨手做好記錄,包括這個事項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總共花費的時間。在一天結束之前,我們抽出幾分鐘時間,統計一天做了哪些事情、每件事情花費了多少時間,分析自己時間管理方式的優劣,進一步改善時間管理方案。
Excel表格。Excel最大的優點就是具有嚴謹的邏輯性和分類性,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精准地記錄時間。Excel軟件的方格就是一個很棒的記錄時間的模板,我們可以將每日事項分類寫在模板的橫列,將時間段寫在模板的縱列,然後通過填色和打鉤的方式進行記錄。
手機App。這是最適合當代年輕人的記錄方式,在手機應用市場也有非常多的時間記錄App,比如Moment、a Time Logger、Mr Time等。它們的操作方便快捷,有些App甚至有對比、對照功能,還可以將記錄同步到雲端,便於時間的跟蹤記錄、整理和分析。
當學會記錄時間,真正瞭解和掌握自己的時間走向之後,我們就能輕易地打敗“時間小偷”。相反,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時間都花在了哪些地方,“時間小偷”就會隨時光顧,每天偷走一段時間,長此以往,我們的時間就會越來越不夠用。

哈佛的時間管理課,讓一切井井有條
如果你對哈佛出身的名人有所瞭解,一定會發現他們在對待時間的態度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除了格外珍惜時間,他們更懂得進行時間管理。這可能得益於哈佛的時間管理課。在哈佛大學,時間管理課的重要性遠大於戰略、格局、創新那些看上去新穎而炫目的課程。
在哈佛人看來,時間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資源,失去什麼東西,也不能讓時間失守。因為每一寸光陰都擁有生命的質地,珍惜時間就是珍愛生命,我們讓一切井井有條才能不負光陰。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Petter Drucker)說過:“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我們也看到,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都是時間管理的高手。他們擁有超前的時間觀念,懂得高效地利用時間,更懂得規劃時間。

哈佛校園裡流傳著“神童”羅伯特•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的故事。
1922年秋天,奧本海默考入哈佛大學。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他猶豫了很久,因為他曾夢想成為古典文學家、詩人或者畫家,不過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更接近“現實”的專業—化學。他想通過自己的能力去改變世界,化學或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學習期間,他十分重視時間管理,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
早晨,他總是第一個起床,第一個進入實驗室;中午,他匆匆忙忙地吃一塊夾心麵包,然後又投入到實驗之中;晚上,他最後一個離開實驗室,經常會學習到淩晨。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鐘應該用在什麼地方,雖然每天學習的時間比一般人長很多,但生活仍舊井井有條。正是因為他惜時如命、刻苦努力的精神,所以他只用了3年時間,便把學分修滿了,並且成績十分優異。這在當時幾乎是無法做到的奇跡,他也因此被哈佛人稱為“神童”。這位“神童”也沒有讓人失望,1945年,他主導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終於以自己的能力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格局。

世界上真的有“神童”嗎?擁有超強天賦的人,最後不一定創造奇跡,但是懂得利用時間並且刻苦努力的人可以!奧本海默成功的主要因素,便是時間管理。你能夠有效地利用時間,也就掌握了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
在哈佛,時間管理課一直是教授和學生眼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你覺得奧本海默的時間管理術已經年代久遠,那麼現在來看看當代哈佛大學生的一天時間是怎麼安排的。

2018年,一位名叫約翰•費什(John Fish)的哈佛學霸走紅網絡,因為他拍攝了一段視頻,記錄了自己在哈佛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視頻中,約翰•費什將一天要做的事情做成計劃表,每件事情在什麼時候去做、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都在計劃表中一目了然。
除了上課、學習、閱讀的時間外,他還能空出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和健身時間。當然,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列計劃,還要靠良好的執行力和自律能力。

約翰•費什將一天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這事看起來很容易,實則很難做到。畢竟我們身邊大多數人總會抱怨“時間不夠用”,卻很少有人將時間管理做得讓人滿意。
我們如何才能像哈佛學霸一樣,將時間管理得井井有條呢?哈佛的時間管理課,給出了最完美的回答。雖然時間管理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哈佛教授所推崇的,哈佛學霸所應用的,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則:

原則一:時間就是效率
效率是哈佛人公認的“時間管理第一原則”。同一個問題,有人半小時就解答出來了,有人卻要花費半天的時間,區別就在於大腦運轉的效率。如果你能夠在相同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時間是不是就會“多”出許多呢?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
如果想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效率,你可以嘗試這些方法:
1.保持能量
學習或工作的時間太久了,效率往往會有所下降,這時我們最好能夠休息一下,讓大腦充上電,效率的曲線便會隨著能量的補給而上升。
2.提高體能
大腦的運轉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所以一個人做事的效率高,充沛的體力是基礎。因此,我們平時也要注重鍛煉身體,只有提高體能,才能提高效率。
3.集中精神
很多事情需要我們集中精神去做,如果你沒有“一心多用”的天賦,那最好乖乖地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如果有的事情總在大腦中揮之不去,我們可以將它記錄下來,另外安排時間去處理。
原則二:確定優先級
我們必須分清楚,有的事情是必須要做的,有的事情是想要去做的,根據優先級將它們進行排序。如果時間發生衝突,我們應該放棄優先級較低的事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必要的,我們就算想要參加派對,也不能影響到睡眠時間。

原則三:提前做好計劃
在每一周或者每一天開始之前,花一點兒時間做好計劃,否則我們很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時間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永遠不知道時間花在了哪些地方。因此,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計劃:
1.把每週或者每天要做的事情,全部記錄下來;
2.太大的任務可以分解成幾個較小的任務;
3.給每個任務打上“時間戳”。

原則四:享受成就感
當我們圓滿完成某個任務時,內心通常會有滿滿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勵我們繼續努力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當然,也有例外,有的人能夠在高效的生活中獲得成就感,有的人則喜歡慢節奏的生活,這種差異源於每個人對於“成就”的不同理解。
無論怎樣理解,成就感都會成為時間管理的巨大動力。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你熱愛生命嗎?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
我們如果不懂時間管理,生活就會變得雜亂無章,許多時間也會浪費在瑣碎的小事之上;相反,做好時間管理,能夠讓一切井井有條。哈佛學霸和我們每天擁有相同的時間,只是他們更加珍惜時間,更懂得利用時間,才相對更加優秀。

立刻、現在、馬上:牢記哈佛人的人生信條
你肯定也知道時間寶貴,並時常告訴自己要珍惜時間,要讓每一分、每一秒都過得有價值。但很多時候,你無法意識到時間正快速流逝,就像你的床頭掛著一個巨大的鬧鐘,它一直在嘀嗒嘀嗒地提醒你,你卻對此置若罔聞一樣。
正因為如此,你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要做的事情堆積如山,你卻遲遲沒有動手。
意大利著名的無線電工程師伽利爾摩•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曾經說過:“成功的秘訣就是要養成迅速行動的好習慣!”這也是哈佛學子的人生信條:無論要做什麼事情,立刻、現在、馬上就去做。唯有行動才能產生結果,也只有行動能留住時間,讓時間產生價值。
想要有所作為,光有想法肯定是不行的,因為任何想法都無法在知識、能力和技巧等方面做到無可挑剔,如果你想等計劃完美後再開始行動,可那時可能早已錯失良機了。尤其在“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競爭時代,那些寶貴的機遇可能轉瞬即逝。

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求學期間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建立一個網絡交流平臺,方便哈佛大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沒有半點兒猶豫,馬上打開了自己的電腦,做了一款專門給女同學相貌打分的小程序。
這款小程序從設計到上線,僅花了短短6個小時,效率十分驚人。
雖然這只是“試水之作”,但受到了哈佛學子的極度青睞。紮克伯格信心滿滿,正式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他僅僅花了一周的時間,便建立起了火爆全球的臉書網站。

如果紮克伯格在有了想法之後,沒有立刻、現在、馬上行動起來,而是遲疑或者拖延,臉書可能就不是他的了。畢竟互聯網的風潮瞬息萬變,任何一個創新的想法都有可能馬上過時。你只有行動,才能抓住機遇,讓自己成為領域內的“第一人”。

當年,馬雲在西雅圖第一次接觸到因特網,當他搜索“啤酒”時,網頁上只彈出了幾種外國的啤酒,卻沒有中國的,於是他在搜索欄輸入“中國”兩個字,沒有任何結果。
於是,他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做一個中國的網頁。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立刻行動起來,和朋友一起做了一個網頁,之後便一步步著手打造屬�中國的電子商務王國。
從最簡單的中國黃頁到阿裡巴巴集團,再到淘寶和支付寶,馬雲成功之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從“馬上行動”開始的。所以有了想法就要馬上行動,正如曾經的哈佛學子、著名的文學家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所說:“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行動起來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
很多人沒有立刻、現在、馬上行動起來,是因為“時間判斷失誤”。
你肯定也有過“時間判斷失誤”的經歷:明明感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用來學習、做作業、複習功課,可是一眨眼的工夫,時間就沒有了,最後只能通過熬夜或拖延來應對。
事實上,出現“時間判斷失誤”的最主要原因,就在於時間有主觀和客觀之分。古希臘人早就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將時間分為“鐘錶時間”和“沉浸時間”,只有鐘錶之外的時間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現代人在此理論的基礎上,將時間分為“客觀時間”和“主觀時間”。
“客觀時間”是可量化卻不可更改的,一般用日曆或鐘錶來衡量,比如我們都知道每年會有一個2月14日;課間休息時間為10分鐘。如果你錯過了這些時間,就會錯過開始、錯過開場、錯過上課。這些時間都是可以預知的,可以量化的。
“主觀時間”是指我們對於時間的預知與判斷,是不可量化的,也是無從比較的,是我們對於鐘錶之外的時間的經驗。有的時候,我們感覺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有的時候,我們又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就像蝸牛在爬行一樣。
“時間判斷失誤”通常是對“主觀時間”的錯誤判斷,我們如何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說:“人們是參照基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不同坐標來感知時間的。如果你只是局限於其中某一個時間坐標,那麼你的生命觀就會發生偏差和受到局限。那些可以在三種不同的時間坐標參照中保持平衡的人最有可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也更能夠充分地享受生活。”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時間坐標來感知時間,並且時刻利用“客觀時間”來提醒自己,因為“客觀時間”是可以量化和觀察的,可以直接影響對“主觀時間”的判斷。
當你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這是哈佛大學圖書館裡的又一句箴言:“The second you think it's so late is the fastest moment.”對每個人來說,“立刻、現在、馬上”都是最好的開始,永遠不要覺得為時已晚,否則有些路你永遠也走不完!
你還記得經典名著《月亮與六便士》裡的男主人公查理斯•思特裡克蘭德(Charles Strickland)嗎?他在中年時有了自己的夢想,於是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和溫馨的家庭,獨自去遠方追求自己的繪畫夢想。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人到中年,安於現狀總比顛沛流離活得輕鬆。
還有摩西奶奶,她在76歲那年患上了關節炎,不能再做幹了一輩子的刺繡活,於是開始學習畫畫。從零基礎到舉辦個人畫展,她只用了4年時間,直到101歲去世,她一共留下了1600多幅畫作。這樣的藝術產量是難以想像的,更讓人驚訝的是,摩西奶奶76歲開始學習畫畫時,幾乎沒有人相信她可以學好,她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
任何時刻都不會“為時已晚”,立刻、現在、馬上出發,你也可以創造奇跡。

哈佛人的自覺與自律:輕鬆告別拖延症
筆者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當代年輕人的三大絕症是什麼?獲得贊同數最多的答案是熬夜、脫髮和拖延症。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冷笑話,卻真實地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總愛拖延的壞習慣。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下文所述的經歷呢?
每到假期老師佈置作業之後,你都覺得自己的時間足夠多,只要幾天就可以完成的作業,不必急於一時。你一邊這樣安慰自己,一邊打開電腦,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吃雞”。到了假期的末尾,你終於下定決心要寫作業了,可拿出書本不一會兒,又被朋友的電話叫出去玩了。
這樣拖來拖去,直到假期真正結束了,作業也沒有做好……
很多人身上有拖延的毛病,它不僅會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造成負面的影響,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成為阻礙我們成功的巨大“絆腳石”。

哈佛學子大多將“絕不拖延”當成自己的座右銘,但並不是天生就擁有“拖延免疫力”,他們也和普通的年輕人一樣,時常會被拖延症影響。畢業于哈佛大學的蒂姆•厄班(Tim Urban)對此深有體會。從哈佛畢業以後,他先後創辦了兩家教育科技公司,工作十分忙碌。
除了工作,他還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寫作,並且開通了一個名叫Wait But Why的博客。他在博客上寫了好幾百篇文章,每篇文章不低於3000字。空閒的時候三天寫一篇,忙碌的時候他一個月最少也要寫一篇。博客每個月的訪問量有460多萬,就連矽谷大咖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都是他的忠實讀者。他的文章內容全部都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會盲目跟風、炒作熱點,而且他寫東西喜歡刨根問底,寫作之前至少要花好幾十個小時查閱相關資料,然後用最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最後再配上自己親手畫的“蜜汁插圖”。這樣精心寫作的文章,深受讀者朋友的喜愛,幾乎篇篇被瘋狂轉載,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成功而勤奮的人,卻聲稱自己曾是一位拖延症患者,而且“病入膏肓”了。
蒂姆•厄班在哈佛上大學時,就是一位典型的拖延症患者,尤其在寫畢業論文的那段時間,幾乎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他原計劃用一年的時間精心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結果一次次拖延動筆的時間,直到必須交論文的前三天,他才不得不開始趕論文,結果整整90頁的論文,他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總算趕出來了。
這件事情也讓他陷入了思考:是不是拖延症已經影響到自己的大腦思維?自己的大腦構造是不是和那些沒有拖延症的人不一樣了呢?他懷著這樣的猜想走進了實驗室,通過儀器掃描了自己以及一位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腦,發現兩者果然有所不同!
蒂姆•厄班簡單地解釋說,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腦中有一個“理性的掌舵人”,而自己的大腦中除了“理性的掌舵人”,還有一隻“及時行樂的猴子”。每次當“理性的掌舵人”告訴他“應該做事了”的時候,“及時行樂的猴子”都會搶過舵,告訴他“不用著急,時間還多,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猴子”存在於許多人大腦中,它不會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只會誘導你享受“不費腦、開心”的這一刻!
蒂姆•厄班開始意識到拖延症對自己的負面影響,這就像是一個自覺的過程,他告訴自己必須想辦法戰勝拖延症,否則自己的人生將被拖延症耗費殆盡。為了對抗拖延症,他給自己製作了一本“生命日曆”,日曆中的每一個小方格都代表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周,他本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揮霍,然而“生命日曆”顯示他剩下的時間並不多了。
這樣的“生命日曆”時刻都在提醒著他:你的時間並不多,你沒有時間拖延了。通過這樣的提醒,蒂姆•厄班很快告別了拖延症。從哈佛畢業後,他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用它們來創業、寫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上有這樣一句訓言:“不要將今日之事拖延到明日。”
現代心理學將拖延症定義為一種自我調節失敗行為,也就是在自己能夠預知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向後推。拖延症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它對於個人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很嚴重的影響,比如出現強烈的自責與負罪感,還會對自我產生懷疑,並且伴隨著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如果拖延行為出現在政治、軍事、管理、決策等重大問題上,比如重大的決策拖延、處理危機的拖延、解決問題的拖延等,則會造成無法想像的嚴重後果。
由於拖延的時間基本用來做了無意義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認為拖延是懶惰貪玩造成的,其實它並不是因為懶惰這麼簡單。對拖延者來說,他們的內心會糾結於很多事情,在面對內心的焦慮時,他們又會無意識地採取拖延行為來逃避面對,甚至可以說拖延本質上是為了避免內心的衝突及焦慮的手段。這樣一來,他們就陷入了“焦慮—拖延—焦慮”的惡性循環中,因為拖延而產生焦慮,又因為焦慮而拖延。因此,我們必須克服拖延的壞習慣,用行動和成果來減少焦慮感的出現,讓自己進入“行動—成就感—行動”的良性循環之中。
你必須擁有自覺意識,在“人生表格”上看到時間的痕跡。
很多人以為自己的生命還很長,自己的時間還很多,其實普通人活到80歲,一生也僅僅有900多個月而已。如果畫一個30×30的表格,我們的一生僅僅用一張A4紙就足夠放下了。
在這張量化時間的“人生表格”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時間的形狀。假如每過一個月,就塗掉一個小格,你的全部人生都在這張A4紙上了。
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原來自己的人生已經荒廢大半,原來陪伴父母、同學、老師的時間那麼少,原來自己的生命已經所剩無幾……被量化的人生看起來如此短暫,所有時間都那麼值得珍惜,讓所有人都感歎不已。事實上,時間從來沒有停止過自己的步伐,無論我們覺得它走得快或慢,它都不會為我們停留,也不會棄我們而去。
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的著作《致富之路》中寫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這兩句話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成為年輕人節約時間、珍惜時間的座右銘。
“人生表格”讓我們看到了時間的殘酷性,所以那些不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是最可悲的,因為我們擁有的時間是那麼有限。如果我們不想用浪費時間的方式去“慢性自殺”,那就應該馬上把握住時間,告別拖延,只有這樣才能“延長”有限的生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除了自覺,我們還要學會自律,通過時間管理來克服拖延症。
很多人想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卻又苦於沒有好的時間管理法,因為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和方法浩如煙海,真正能夠起到作用的卻少之又少。面對這樣的窘境,我們可以學習一下“番茄工作法”。這是時下最流行、最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法,也是哈佛教授最推崇的時間管理法。
什麼是“番茄工作法”呢?簡單來說,就是選擇一項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置為25分鐘,然後專注地學習或工作,中途不被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情打擾,直到25分鐘倒計時結束;任務結束後休息5分鐘,完成34個番茄時間後,將休息時間延長至1530分鐘。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1.準備好工具
“番茄工作法”所需要的工具十分簡單:一支筆、兩張紙和一個定時器。
你要用兩張紙畫出兩個表格,一張是“今日待辦事項表”,一張是“活動清單表”。
“今日待辦事項表”需要填上當天的日期,列出當天需要完成的任務,每天更換一張。
“活動清單表”是你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務,可以根據輕重緩急排序。一張“活動清單表”可以用很多天,隨時增加新的任務,已經完成的任務塗掉即可。
2.確定你的“番茄時間”
你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番茄時間”,可以是30分鐘,也可以是1小時。如果你將自己的“番茄時間”設置為30分鐘,那麼接下來的25分鐘就必須專注地完成學習任務,5分鐘用來休息,然後再開始下一個“番茄時間”。
當你完成34個番茄時間後,可以將休息時間延長至1530分鐘。
3.應對干擾
哪怕一個“番茄時間”只有短短的25分鐘,你仍有可能受到各種干擾,無法保持專注。
這些干擾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一是內部中斷,二是外部中斷。
內部中斷是指自己突然想到有其他事情要做,比如需要給同學回個電話,這時你可以把突然想到的事情寫進“今日待辦事項表”,然後繼續完成這一個“番茄時間”,不要中斷。
外部中斷是指另有一些緊急、重要的事情需要馬上處理,這時你應該放棄這個“番茄時間”,哪怕它只剩下5分鐘就要結束了,先去處理緊急、重要的事情,然後再開始一個新的“番茄時間”。
“番茄工作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時間管理,也能夠讓時間的分配變得有跡可循。它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我們從一個一個“番茄時間”的完成所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激勵中獲得豐富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我們有了成就感之後,便會更加熱情、專注地去學習,在成就感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繼而克服拖延的壞習慣!現在有一些手機App也運用了“番茄工作法”,比如番茄土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
當我們有了自覺意識,便能打敗大腦中“及時行樂的猴子”;當我們開始變得自律,便能夠徹底克服拖延症,讓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有意義,而不是在拖延中懵懂度日。

強大的執行力:哈佛人總比別人快一步
微博上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很多人的夢想在時間的長河裡擱淺了,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執行,或者沒有堅持執行下去。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過很多“偉大的夢想”呢?比如成為作家、醫生、健身教練、導遊等等。可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動力……最終夢想擱淺了。
俄國著名寓言作家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Ivan Andreyevich Krylov)曾經說過:“現實是此岸,夢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當人生遭遇湍流,你還能勇敢地面對嗎?夢想的好處是能增加人對生活的熱情,使你在接受考驗的時候,還能為了夢想而勇敢面對。然而,除非我們以理想為基礎,付諸行動,在行動中不抱怨,否則任何美好的夢想都是難以實現的。
在充滿競爭的新時代,只有強大的執行力才能讓我們脫穎而出。
哈佛大學也很重視培養學生的執行力,哈佛教授除了講解課題,還會讓學生“馬上行動”,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去。哈佛學子也懂得執行的重要性,當有了自己的目標之後,會立刻執行,讓自己快人一步,因為半點兒的拖延都有可能讓他們落於人後。
什麼是執行力呢?執行力就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做事總是小心謹慎,每次產生想法之後都要深思熟慮,覺得一切都準備就緒才行動;有的人卻勇於行動,有了想法就大膽行動起來,而不是站在原地觀望。要知道,真正渴望成功的人是不會一直觀望的,他們不會坐在原地等待機會,而是自己尋找機會、創造機會。那些只知道站在原地等待的人,最終會像《等待戈多》一樣,永遠只是在等,戈多(Godot)也許沒有來,也許來了,但是等待的人並不知道,也沒有看見—機會也像戈多一樣。
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說得再多也不如立刻執行,因為行動永遠比想法更實在。

哈佛學子崔雲韜身上有許多標簽,比如英文模擬法庭賽場上掌控全場的“意見領袖”,2016年國家獎學金得主,大成律師事務所反壟斷方向的實習生,收到哈佛、伯克利等美國知名高校錄取通知書的優秀學生,等等。他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對他的評價則是“執行力超強”。
崔雲韜曾說過:“當一個東西對你來說有足夠大的意義,你就會有足夠大的動力去做這件事。”他所說的動力,其實就是執行力。一個人的強大執行力往往源於內心強大的渴望。
大三那年,他參加了一個重要的考試LSAT(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法學院入學考試),這是申請國際法學院的必要條件之一。為了備考,他付出了所有時間和精力,但第一次LSAT考試的成績並不理想。如果考試再失利,他可能就要與國際法學院失之交臂了。就在二次備考期間,他收到了大成律師事務所的實習通知,這意味著他必須做出選擇了,是專心備考,還是兩頭兼顧?
最後,他還是決定“逼自己一把”。於是,他的日常安排變得異常緊湊:每天早上6點起床,7點鐘到達律所開始刷題,9點開始實習工作;加班到晚上8點多,學習到晚上12點或1點才能一頭倒在床上。那段時間,他一共要做70多套模擬題,每套題要做3個小時。二次備考的一個多月時間中,他始終保持著這樣的狀態。這需要極強的執行力才可能做到!
他的努力也沒有白費,他不僅考上了國際法學院,還順利拿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一個擁有強大執行力的人,他的執行力肯定不僅是單獨的素質,而多來源於內心強大的渴望。當心中賦予一個目標巨大意義時,他所承受的壓力也是別人無法想像的。有人說,崔雲韜身上有很多讓人羡慕的經歷,崔雲韜自己卻說:“這可能不是我能做到的最好。”
若我們有了這種“不知足”的執行力,實現人生中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如果執行力最好的幫手是“立刻行動”,那它最大的敵人就是“時刻倦怠”。
無論我們想做什麼事情,想完成怎樣的目標,都不應該等所有的條件都成熟了以後再開始行動,否則只會被困於等待和拖延之中。有些人雖然擁有近乎完美的計劃與實施步驟,卻會因為拖延而停滯不前,甚至產生倦怠心理。
1974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赫伯特•J. 弗羅伊登貝格爾(Herbert J. 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職業倦怠”的概念,用來指人面對工作重壓時產生的身心的極度疲勞。2019年5月末,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職業倦怠”列入了國際疾病分類名單中,並將其描述為“未能被成功處理的、來自工作場所的長期壓力”。
除了“職業倦怠”,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被倦怠情緒所困擾。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及學習、工作中的表現,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倦怠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比如憂鬱、憤怒、悲觀、焦慮、失眠頭痛、學習和工作無效率、人際關係緊張等等。
如果你也出現了以上這些情況,那麼就得好好反思一下是否在學習中產生了倦怠情緒,而且要明白:克服倦怠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馬上行動起來。
在這個“快者為王”的時代,最出色的人往往能夠快人一步。
21世紀是全面競爭的時代,那麼我們的競爭力又來自哪裡呢?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David. C. McClelland)告訴我們,未來的競爭力來源於行動力,而行動力又來源於學習力。如果你想在激烈競爭的時代裡獲得更高的成就,就要擁有果斷的行動以及自我的學習力。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誰能成為時間的主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效益,誰就是人生的贏家;誰能比別人快一步,把時間的功用發揮到極致,誰就擁有了行動的主動權。
思科系統公司總裁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快魚法則”,他在談到現今經濟的發展規律時說道:“現代社會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如果你是一條“慢魚”,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加快自己的速度,否則只會被身邊的“快魚”吞食。想要獲得進步與成功,你就要學會快人一步。那些能夠將競爭者挑落馬下的人,其實並沒有什麼絕招,他們只是在競爭者出手之前,在速度上比競爭者快了一點兒而已。這也是哈佛人的制勝絕招:總比別人快一步,總比別人更優秀!
追求效率,更要追求質量。在前行的路上,要學會反思和獎懲。
儘管我們總希望自己能夠“快人一步”,但“快”並不是衝動和盲目。我們還需要在執行的過程中,根據計劃的執行進度和執行情況反思,比如:“今天我完成了哪些學習目標?”“這一周我的學習成績提高了多少?”“我離自己的終極目標還有多遠?”等等。
這樣的反饋就像學習總結一樣,能夠幫助我們進行自我檢視,讓我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執行力,即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做多少事情,是否到達了極限,有沒有提升空間,等等。
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往往能讓計劃更加高效地執行。比如自己完成了某個目標,就給自己某個獎勵;相反,自己沒有按時完成某項任務,則給自己一點兒小懲罰。獎懲機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提高執行力。
英國作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有一句名言:“上帝絕不會只賦予你使命,而不給你時間去完成。”
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養成準時、守時、不輕易浪費時間的好習慣,要知道計劃中的每一個目標、每一個步驟都有完成的時間期限,只有準時、守時地去完成,才能穩紮穩打,確保計劃的高效實現。

在超越中進步,明天比今天更好
在自然界中,人類與其他動物相比,似乎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人類沒有大象那樣龐大的身軀,不能像獵豹一樣快速奔跑,不能像飛鳥一樣翱翔於天際,也不能像魚兒一樣暢遊大海……那麼,人類又是如何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的呢?
這是因為人類擁有智慧,而智慧可以讓人類不斷超越自我,在超越中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強大。人的潛能也是在一次次超越自我的過程中被激發出來的。所謂的成功也不是多麼深奧的大學問,僅僅是我們不斷超越上一次的表現,讓明天比今天更好而已!

2018年10月5日,哈佛新任校長勞倫斯•S. 巴考(Lawrence S. Bacow)走上哈佛校園的演講台,正式成為哈佛歷史上第29任校長。那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也像歷屆哈佛校長一樣,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中,發表了自己的就職演講。
這次演講的主題為“就此啟航,追求卓越”,其中有幾段發人深省的話:
“在哈佛,我們必須努力做出榜樣。在座的每一位都很聰明和敬業,在這裡,言論自由是我們的準則之一,我們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免於在恐懼中入睡的良好環境。如果在哈佛的校園裡都無法探討那些分裂我們的問題,那麼世界其他地方便會更沒有希望。
“與此同時,我們不應為我們事事卓越而抱歉。哈佛就是卓越的同義詞。
“我們在全世界搜尋優秀的學生和教師,他們願意在我們的教室、實驗室、運動場和表演舞臺彰顯才華,並在社區中努力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對卓越的承諾永遠不應被解釋為對精英主義的擁抱。我們所代表的卓越不是與生俱來的特權。它不是由那些天生的特權者繼承的東西,甚至不是那些天賦異稟的人所繼承的內容。卓越不僅僅是由數字定義,它同時還包含著靈感和想像,毅力和決心。
“我們所追求的卓越只有通過不懈的追求才能實現。學術成就好似沖入黑暗的甬道,不斷接受失望,並再次出發。它無疑是混亂和費力的。我們喜歡慶祝“尤裡卡”的時刻,而這些瞬間誕生於長年累月的早出晚歸之後。”

哈佛校長的言行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更別說這樣令人矚目的就職演講了。勞倫斯•S. 巴考校長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遵行,引領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潮流。追求卓越,不斷進步,這也是當今教育界最為推崇的理念!
成功就是不斷在超越中進步,不斷超越上一次的表現。
無論你的夢想有多麼遠大,想要實現它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與不斷超越自我的決心。正如勞倫斯•S. 巴考校長所說:“我們所追求的卓越只有通過不懈的追求才能實現。”那些與成功無緣的人,並不是沒有獲取成功的能力,而是不懂得超越自我。

在很多人心目中,哈佛是殿堂般的高級學府,能夠進入哈佛的學生無疑是優秀的人才。中國每年也會有不少學生進入哈佛學習,其中有一位很特別的女生,她的名字叫朱成。
她為人十分低調,名氣並不高,但是她的頭銜和榮耀閃閃發光。她是哈佛建校370年以來第一位擔任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學生會主席的中國人。
她從小就是一個勇於超越自我的人。小時候,她身體虛弱,跑步的時候總是倒數第幾名。母親安慰她說:“只要努力追趕前一個學生,就是成功。”這樣的激勵效果立竿見影,以後每次跑步的時候,她都朝著一個目標努力追趕,不斷進步。
這樣的“追趕”策略還被她運用到學習上。訂下目標之後,她就努力“追趕”,學習成績不斷提升,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大,畢業後又順利考上哈佛大學,拿著全額獎學金。
在進入哈佛學習的第二年,她便拿到了教育碩士學位,成績全是A,還被哈佛文理研究生院聘任為全職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她也沒有放棄學習,一年後又被教育研究生院錄取,成為一名博士生。由於有哈佛的教學經驗,個人綜合素質也很強,她最終成為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學生會主席,並且獲得了該學院對學生的最高獎勵—傑出工作獎。

雖然朱成的成功之路難以複製,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她的“追趕”策略,不斷超越自我,在“追趕”目標的過程中,不斷獲得進步。
和過去的成功說再見,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
很多人在獲得成功時,就開始揚揚得意,停滯不前。這可能是個人進步最大的障礙了。面對自己的成功,有的人忘記了繼續前行,追求更進一步的成功;有的人卻將過去歸零,選擇和過去的成功說再見,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
或許你曾在昨天獲得了無比輝煌的成績,但它已成為“過去式”,已經成為某種回憶。只有把自己想像成一隻空著的杯子,放下過去的一切,你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的東西,更好地面對未來。這便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空杯心態”。“空杯心態”並不是完全地否定自己的過去,而是讓我們懷著放空過去的態度,去融入全新的環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全新的事物。
當我們擁有“空杯心態”之後,會隨時隨地對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重整,淘汰過時的,為新的知識及能力騰出空間。同時,它會使我們放下過去的成績,不斷刷新自己的起點,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如此不拘泥於過去的喜悅和成功,我們才能令自己始終處於嶄新的生活中,不斷讓自己獲得進步,獲得無限的成長空間。
在錯誤中總結經驗,在失敗中汲取力量
在每個人的成長之路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際遇,錯誤和失敗也是難以避免的。
因此,我們應該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待自己的經歷,從錯誤與失敗的際遇中獲得經驗,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有時犯錯和失敗也能讓我們獲得進步。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經說過:“人不怕犯錯誤,犯了錯誤,如果能帶著教訓和反思爬起來,錯誤就會成為課堂。”我們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權利,犯錯也是成長之路上不可避免的經歷。我們可以允許自己犯錯,但是不能允許自己犯相同的錯誤。
除了犯錯,失敗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情。什麼是失敗呢?失敗就是我們預先設定的目標沒有達成、在生活或學習中遭受打擊、陷入各種困境中等等。
當錯誤或者失敗出現時,我們不應該慌張、害怕、不知所措,而應該在錯誤中總結經驗,在失敗中汲取力量。我們一定要相信,錯誤和失敗也能帶來成長。

第四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敢於追問本質的哈佛精神

 

在興趣中找到樂趣,在學習中創造快樂
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V. A. Sukhomlinsky)曾提出過一個觀點:教育的目的不是將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地學習知識,假如我們力求將孩子的全部精力都專注到功課上,那孩子的生活將變得讓他們難以忍受。孩子不應該只是一個學生,還應該是一個有著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老師、家長抑或其他人,幾乎將分數當成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所有人可能都忘了,孩子並不是“生而為學”的,還是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和各種興趣愛好的人。因此,在哈佛的教育理念中,學習並不是第一大事,哈佛更著重于培養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在興趣中找到樂趣,在學習中創造快樂。

哈佛華人教授丘成桐是著名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領域頗具影響力。他曾摘得“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也是目前唯一獲得這個獎項的華人數學家。
如果你認為這樣的“牛人”肯定整天只知道埋頭學習,沉浸在各種數學公式中無法自拔,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丘成桐教授曾在北大附中演講時透露,小時候的他成績並不理想,但是父親培養了他的學習興趣,讓他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丘成桐教授在演講中說道:“童年的教育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重要的,啟蒙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它往往奠定一生事業的基礎。雖然一位家長可能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是他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仍然能夠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樂趣。對孩子們來說,學到多少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興趣的培養,才是決定其終身事業的關鍵。”
回憶起小時候,丘成桐教授覺得自己特別幸福,因為父親給了他自由選擇的權利,他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自己想學的任何東西。反觀目前的應試教育,老師和家長往往注重知識的灌輸,根本不在意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的人一生也沒有領略到學習的樂趣。

哈佛大學在錄取新生時會關注幾個點,那就是這個學生的創造力如何,他是否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動力去探索全新的領域,除了本專業的知識,他是否關心其他領域的東西,是否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所以,你的興趣愛好,你的課外活動,也是哈佛會關注的方面。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很火:一位臺灣女孩在SAT考試中拿了滿分,卻沒有拿到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女孩的母親打電話質問校方,校方十分禮貌地解釋說:“她除了1600分外什麼也沒有……”可見,SAT拿了滿分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哈佛的青睞,哈佛招生辦更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除了專業成績外,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是否優秀也很重要,比如音樂、體育、藝術等。
學習應該以興趣為基礎,而興趣來源於生活經驗。哈佛大學對於天才的定義是“擁有強烈的興趣和瘋狂的投入的人”。
豐富的網絡信息能夠告訴你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卻無法帶給你高空蹦極和賽艇衝刺時的緊張刺激;課本上的知識再豐富多彩,也比不上現實世界裡的風雲變幻;哪怕你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外語,也無法切身體會到異國的風土人情和思想差異。
哈佛大學首任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說:“孩子們的將來必定是和各種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所以,瞭解整個世界也成為他們的必修課。”
她建議年輕人每年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讓自己獲得足夠多的生活經驗,並且發現自己的興趣點。當然,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有條件、有能力做這件事,但是你可以在課本之外發現自己的興趣點。你可以試著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去學習自己最想學的知識,竭盡全力,如果發現“不可為之”的話,再回到自己只能去做的事情上面,這時候同樣可以踏踏實實地學出好成績,並且內心不再充滿疑惑,因為自己已經從生活經驗中獲得了成長。
學習應該以興趣為基礎,但是如果你缺乏生活經驗,興趣也會變成無源之水。因此,那些整日被鎖在學校和輔導班的學生,應該走出去體驗不同的社會生活,獲得更多的經驗。在多種體驗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他們才會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
這樣的學習才會充滿快樂,並且毫不費力!
在興趣中學習能夠讓人感到快樂,是因為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如果從腦神經層面來看,同樣能夠找到“興趣有助於學習”的證據。
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十分特殊的區域,腦科學家將它稱為“杏仁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產生、識別和控制情緒,方便我們學習和記憶。當我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杏仁核”中便會分泌出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神經化合物,刺激大腦的獎賞通路,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情緒,從而有效提高我們的學習力與記憶力。
學生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時,往往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發散思維、創新思維以及各種潛能都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習的樂趣也從此而來。
學生時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除了學習,我們還應該擁有更多快樂的經歷。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或許只有學業、成績才是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重點,但哈佛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中學習才能創造快樂!
美國的教育方式更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也更注重娛樂性與趣味性。比如在歷史課上,如果老師正好講到古希臘,那麼老師就會讓學生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找出關於古希臘的報紙或雜誌;如果在自然課上,老師講到了植物的種類,那麼就會要求學生去植物園找來各種植物的葉子,然後對照圖書來認識那些植物的名稱及特點。此外,美國的中小學還很注重引導孩子關心現實社會問題,所以教師會給孩子提出一些成人化的課題,讓孩子親自去解決,比如“如何解決環境問題?”“如果你是總統會怎樣做?”,孩子也會很認真地去查閱相關資料並且展開調查,最後產生的想法甚至會讓成年人覺得驚訝!
哈佛教授丘成桐也曾指出:“美國的中學注重通才教育,數學以外的學科,例如文學、物理學、哲學,都會刺激學生的思考能力,值得鼓勵。”什麼是“通才教育”呢?就是讓學生擁有各種興趣愛好,能夠瞭解不同領域的知識,在音樂、美學、體能等方面得到發展。
如果學生能夠保持童心,保持人與生俱來的求知欲和創造力,能夠在興趣中找到樂趣,在學習中創造快樂,那麼在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也會出類拔萃,輕鬆前行。

十個缺點與一個優點的啟示
自從哈佛大學的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之後,很多人開始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哪怕自己身上擁有十個缺點,你也能找到一個優點將其掩蓋!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身上至少有7種智能,它們分別是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自我認知智能。由於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生活和教育環境不同,所擁有的智能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勢智能與弱勢智能組合,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優點與缺點。
在教育上,如果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智能因材施教,正確地認識學生身上的缺點與優點,定然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身上的潛能。哪怕學生身上有十個缺點,但只要發現一個優點,便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對學生而言,發現自身的優點,能夠增強自信心,並且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和方法。無論老師、家長還是學生自己,都應該用辯證的目光來看問題。
無論何時都不要看輕自己,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座潛能的寶庫。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說:“關鍵的一句話,有時會影響人的一生。”從教育上來說,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個人才,一個人身上有十個缺點,但只要有一個優點,就能挖掘出無限的潛能。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妄自菲薄,不知道自己的潛力究竟在什麼地方。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座潛能的寶庫,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也無法將這些與生俱來的潛能發揮出來。
因此,你一定要學會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多個領域的知識,在興趣中找到自己的優勢智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只要一個人還有生存的意志,不選擇死亡,就會主動尋找出路。哪怕唯一的活路上佈滿了荊棘,求生的意志也會支撐你走下去,直到出現新的轉機。
你必須看到自己的優點,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往往就能夠做到。
現代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杜根定律”,它的提出者是美國橄欖球聯合會前主席D.杜根(D.Dugan),他說:“強者未必都是勝利者,而勝利遲早會屬�有自信心的人。”杜根定律告訴我們:只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就能超越自己的極限,發揮出潛能的力量。

從古希臘開始,長跑運動員就試圖在4分鐘之內跑完1英里(1英里約為1.6千米)。為實現這個目標,有人曾喝過真正的虎奶,有人曾被獅子追趕過,可是仍然沒有人能夠成功。
幾乎所有教練、運動員甚至是醫生斷言:人類不可能4分鐘跑完1英里,因為我們的骨骼結構不一樣,肺活量不夠大,風的阻力又太大了……理由實在多得離奇。
然而,有一個人創造了4分鐘跑完1英里的紀錄,他就是羅傑•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之後的一年中,居然有超過300位運動員能在4分鐘之內跑完1英里的路程。他們知道羅傑可以做到後,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從來也不會去懷疑自己。

這需要強大的自信心,需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而不是被缺點所束縛。當我們身上的潛能被開發後,很多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變得輕而易舉了,我們甚至會突破自身的極限。這樣“離奇”的現象也可以用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來解釋。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身是否擁有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推測與判斷。用班杜拉的話來說:“自我效能感的重點並不在於個人擁有怎樣的技能,而在於個人用自己擁有的技能去做些什麼。”我們也發現,每個人的自我效能感,決定了人們是相信自己,還是懷疑自己。自我效能感強的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優點而不是缺點,也更容易激發自己的潛能,打破極限。
很多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影響力,真正影響我們的是我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與態度。雖然每個人身上都有各種潛能,但真正能夠讓這些潛能得到發揮的人寥寥無幾。有的人通過心理暗示激發了自己的潛能,最終取得了比常人更大的成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讓你身上的優點變成閃光點。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寫過一本書名叫《暗示心理學》,用大量篇幅來告訴我們心理暗示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你知道什麼是心理暗示嗎?用一位幽默學者的話來說:“人就是一種奇怪的動物,總是喜歡自言自語,這樣的‘談話’結果甚至會影響到日後的行為習慣,甚至成為自我人格的一部分,這便是自我暗示。”
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評價也是自我暗示的一部分。自我暗示有積極和消極的分別,積極的自我暗示就是對自我的肯定,是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而消極的自我暗示,會讓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形成某種心理定式,容易偏聽誤信,自我設限。
著名的教育專家顏曉川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現在是國內某教育機構的特聘講師,專門負責學生的學科診斷以及學習方法指導。他認為,現代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不懂得如何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大家總是將目光放在孩子的缺點而不是優點上面。
事實上,渾身上下全是缺點的學生也有屬�自己的閃光點。我們必須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以及身邊的人。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優點,不妄自菲薄;才能發現他人的優勢,不隨便輕視他人。另外,一定要注重興趣培養,因為每一個興趣愛好都有可能激發你的潛能。


哈佛興趣培養法:從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
我們時常聽到家長朋友用“聽話”“乖”這樣的詞來誇獎孩子,也時常見到家長朋友披著“為你好”的外衣,剝奪孩子自主學習的權利。很多家長喜歡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決定孩子的學習內容及方向,比如時下AI技術火爆,就讓孩子學習AI課程,根本不顧及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麼。這樣的家庭關係被心理學家稱為“病態共生的親子關係”。
孩子如果太“聽話”,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會被扼殺;如果“不聽話”,父母又會焦躁不安了。如何才能解決這個矛盾呢?哈佛的興趣培養法或許能夠為父母及孩子指明方向。在興趣培養的道路上,父母、老師應該是一座指明方向的燈塔,不要妄圖成為孩子大腦中的“司機”,掌控孩子前行的方向。只有尊重並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態度從被動變成主動。這也是哈佛學子所採用的學習方式—培養興趣,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一種高質量的學習方式,它相對於“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更容易達到學習的目的。如果學習是一碗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就是填鴨式的灌輸,而“主動學習”是自己端起碗來喝下湯,並且十分享受這種美味。

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教授尹希曾經說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你能事半功倍,效率大大提高。”尹希曾是一位“天才少年”,他9歲便在北京八中少年班上學;12歲參加高考,並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17歲被哈佛大學錄取,碩博連讀,研究方向為弦論和量子場論;2015年9月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尹希是如何踏上“開掛”人生的呢?他曾在一次採訪中回憶說:“我9歲在北京八中上少年班,那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生轉折點。因為,那時候我覺得我接受了在中國能夠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而且它非常有因材施教的感覺,我們有很多野外的活動,在那時候也培養了對自然的興趣。”尹希所擁有的強大學習力,正是從興趣培養開始形成的。
尹希在哈佛讀博士期間,有一年寒假,教授佈置了很大一堆作業,還說:“這次作業有點兒多,你們盡力去做,能夠完成多少算多少。”很顯然,教授並沒期望學生能夠將作業完成。
美國大學的寒假不像中國的這樣“漫長”,僅僅兩個星期而已。不過,尹希對作業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每天起床、洗漱、簡單地吃點兒早餐之後,便開始做題,一直做到淩晨三四點,做完就睡覺。第二天他又從清晨開始做題,一直持續到寒假結束。
寒假過後,有同學問尹希:“你的作業做了多少啊?”
尹希說:“嗯?我全部都做完了啊!”
當尹希把全部作業交上去,80多頁作業紙讓教授和同學都看傻眼了。
事後有人請教尹希:你的學習秘訣是什麼?
尹希回答說:“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學習的秘訣。最重要的是我對這個學科本身有興趣。任何人如果有興趣,都會覺得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都會專注地學。如果你沒有興趣的話,就會感覺是被逼著學這個東西,這是很不成功的事情。”

的確,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只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只有對某個知識點充滿興趣,才能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
對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興趣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曾聯合進行過一次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人存在一個思維誤區:人的興趣早就存在,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只要將“藏”起來的興趣“找到”就可以了。這樣的思維誤區可能會限制我們對於全新領域的追求,並讓我們在追求中輕言放棄。
事實上,對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興趣並不是找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人的興趣也不是一直存在、一成不變的,需要進行後天的培養。
你可以不斷嘗試踏足多個領域,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不斷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在嘗試的過程中,可能會不太順利,你甚至可能失去最初的熱情,這時候不要輕言放棄,多一點兒嘗試或許就能得到滿意的結果。通過這樣的試錯方法,你可以過濾掉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真正找到內心所愛。要知道,在強烈興趣的支撐下,學習肯定是輕鬆快樂的事情。

天才的誕生:在擅長的領域創造奇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想要獲得成功,你認為應該瞭解並改善自己的劣勢,還是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呢?這個問題是由美國著名的民意調查公司蓋洛普諮詢公司提出來的。
當時,蓋洛普公司在數十個國家進行調查,被調查者有數十萬人。調查的結果有些出乎意料:在被調查的所有國家,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把關注點放在瞭解和改善自己的劣勢上,只有極少數的人認為努力發揮自己的優勢更重要,而這些人往往是很成功的。
蓋洛普公司隨之提出了著名的“優勢理論”: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就在於他能否避開自己的短處,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只看到自己的缺點,從而暴露更多的劣勢,又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自己的缺陷。“優勢理論”告訴我們要努力讓自己的長板更長,而不是一味地去彌補自己的短板。
曾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人生的訣竅就是找准人生定位,定位準確能發揮你的特長。經營自己的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所以,成功者的智慧就是儘量避開自己的劣勢,努力在自己的優勢上面發光發熱。如果你不懂得避開自己的劣勢,也不懂得發揮自己的優勢,就等於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對比,這樣的做法如同以卵擊石。
哈佛大學走出過30位普利策獎得主,對於這個新聞界的國家級獎項,你又瞭解多少呢?其實,普利策是一個人的姓,他的故事也能說明發揮優勢的重要性。

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在21歲的時候,才開始進入新聞行業工作,那時候由他創辦的《快郵報》已經是美國報業界利潤最高的報紙之一了。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在21歲之前,普利策僅僅是一個退伍兵,每天都幹著粗重的體力活,勉強能夠養活自己。甚至有一次,普利策去應聘推銷員的工作,卻和幾位朋友一起被騙到了一座孤島上,險些喪命。
中介所騙走了他們的錢,然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普利策十分氣憤,脫險後便撰寫了一篇文章,專門揭露那些欺騙應聘者的中介機構。普利策沒有想到,自己的文章竟然被《西方郵報》刊載了,他也因此發現了自己的長處,覺得自己十分適合從事新聞類工作。
不久之後,普利策去一家報社工作,從一名文件管理員到一名記者,開始努力發揮自己的優勢,並且在新聞事業上平步青雲,最終成為世界新聞界的泰斗人物。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努力發揮優勢所取得的成就,要遠遠大於彌補劣勢所取得的成就。天才就是在擅長的領域創造奇跡的人。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給自己定位,更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總認為自己不夠聰明、成績不好、能力太弱,很多地方比不過別人。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又如何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如何給自己制訂準確的目標呢?
你只有找准自己的優勢,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不會讓目標偏離。不過,大多數人自我定位能力較弱,甚至缺乏“自知之明”,要麼過高地定位自己,要麼過低地定位自己。
在人工智能、5G等未來科技大爆發的時代,許多年輕人在上大學之前就盲目地報考那些“熱門”專業,根本沒有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其實從入學到找工作,我們都應該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要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展。
當然,一個人的價值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的價值外,還包括他在社會與人生中的相關價值。因此,在給自己定位之前,最好能夠對自己的總體價值有一個客觀而全面的把握,比如你本身擁有怎樣的才能、技術或者經驗,它們可能創造出哪些價值,等等。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價值點在哪裡,才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
其次,我們要學會描述自己的優勢,知道優勢的四大表現是什麼。
你的優勢到底是什麼?當別人問你這個問題時,你會怎樣回答呢?
很顯然,“我最大的優勢就是與人打交道”“我擅長將廢棄的東西利用起來”“我的思維十分敏銳”這類的表達顯得十分籠統,一點兒也不具體,你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他的優勢究竟是什麼。其實,所謂優勢都是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定義的,也就是那些你不斷在做,並且表現得近乎完美的事情。在描述自己的優勢時,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擁有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等等。這樣的描述才是一個完整的描述,能夠讓別人清楚地知道你的優勢。
如果你想更清楚明確地描述出自己的優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成功
很多人在描述自己的優勢時,恐怕會以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事情作為開場白,這也是最合理的。人們只要想到“優勢”,最先想到的也是那些能夠體現出自己能力的事,而一個人的成功最能夠顯示出他的能力。
2.直覺
有一種“情不自禁”的特質存在於你的優勢裡,你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會被這些事情所吸引。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可能處於緊張或恐懼的狀態,但它們對你的吸引力並沒有減少。這樣的現象不容易解釋,可隨時都在發生。哪怕沒有任何外力驅使,你也總是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之中。
3.成長
你肯定有過這樣的感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覺得很容易、很輕鬆就能做好,似乎一點兒也不費力。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你做起這件事來就是如此得心應手。在做這件事情時,你的腦子總比平時轉得快,各種好點子隨時出現在你的大腦中,你什麼都不用去想,就會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甚至忘了時間的流逝。無論這些事情是閱讀、寫作,還是其他,你都能夠從中發現不同的技巧,不斷改進自身,獲得成長。當然,這些事情也需要你付出努力,只是因為你樂在其中而顯得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得很好。
4.需求
當你做完一些事情後,身體也許會很疲憊,甚至不能重整旗鼓再來一次,可你心理上十分滿足,有一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這也是“優勢”的一種表現,如果“直覺”是指你在做這件事情之前的感受,“成長”是指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的感受,那麼“需求”就是做完這件事情之後的感受。有的事情可以滿足你內心的需求,你做完之後會感到很滿足、很有成就感,認為自己做的是一件最正確、最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將以上的四大表現結合起來,便得到了“優勢”最簡單的定義:你的優勢就是那些讓你感到自己很強大的事情。而你的弱勢就是那些讓你感覺自己很弱小的事情。
最後,我們要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擅長的領域創造奇跡。
思想大師彼得•F. 德魯克(Peter F. Drucker)曾經說過:“多數人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不過他們經常會搞錯,不知道如何正確地發揮自己的優勢。”當你知道優勢的四大表現之後,能夠更加清楚地發現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你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
有的人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不會盲目地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優勢的工作。他們懂得專注於自己的優勢,並且努力將優勢發揮到極致。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如此,你只有專注才能將事情做好,才能走到最後。一味朝三暮四只會讓我們將時間白白浪費掉,等最後明白的時候,已經晚了,對手已經越走越遠,而我們還在原地想著該走哪個方向。當我們確定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之後,就要傾盡全力,一門心思地鑽進去,一旦我們專注於此,那麼離成功就不遠了。
這也是哈佛大學的泰勒•本-沙哈爾(Tal Ben-Shahar)博士提出的一個頗具開創性的觀點—高效領導力的核心和精髓其實就是讓每個人得以蓬勃發展。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當然是讓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這個觀點也和德魯克先生“管理不是控制而是釋放”的觀點不謀而合。
天才的誕生,就是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創造奇跡。

哈佛的創新思維:給人生帶來不同
哈佛大學第24任校長內森•M. 普西(Nathan M. Pusey)在談到開發學生創造力時說:“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哈佛大學特別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開設創新思維課堂,就連課外活動也總是鼓勵學生勇於開拓創新、突破思維的極限。
2019年3月1日,第22屆哈佛商學院全球商業創新大賽決賽在上海哈佛中心舉行。這也是最能夠代表哈佛創新精神的“課外比賽”。它由哈佛商學院主辦,從1997年設立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21屆,是全球已知舉辦歷史最悠久的創新大賽。雖然比賽將重點放在哈佛校友的創業上,但是其中所體現的創新精神是跨領域、跨國籍的。
這樣的創新比賽也將哈佛大學的校風體現得淋漓盡致。哈佛的辦校宗旨是崇尚自由競爭和個人奮鬥,崇尚冒險和創業,強調個人的智慧、毅力以及創新能力。
現實的世界可能會有種種制約,但是我們的思想是沒有束縛的。
有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不是你存在於世界之中,而是世界存在於你的心中。”每一個人都是整個世界的反映,每個人心中都包含了宇宙的信息。透過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你甚至可以窺見全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你的思想可以無限放大,創新也藏匿其中。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用思想改變世界》一書中寫道:“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人的思想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力量,一個創新的想法,足夠撼動整個世界。只要你有足夠的信心,敢於突破思維的極限,一切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因為在很多時候,並不是困難使你失去自信心,而是你失去了自信心才讓事情變得困難。
一個人的想法是大腦的活動,它能夠支配和引導人類的行動。雖然想法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卻真真實實地存在著,並且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有想法的人來說,世界上並不存在無法解決的難題,只要敢想、會想,任何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喬布斯年輕時有一個新奇的想法:讓那些沒有計算機知識的人也能夠輕鬆自如地“玩轉”計算機。於是,他研發了蘋果電腦及手機,讓人們不再對計算機望而生畏。
他的想法不僅改變了人們對於計算機的認知,還讓智能手機走入平常人的生活。這便是一個想法改變世界的最好案例。
蘋果公司曾經貼出這樣的招聘廣告:“這個世界有瘋狂的人,你不能忽視他們。可能有人認為他們是瘋子,但我們認為他們是天才。因為這些人夠瘋狂,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而且他們確實在這麼做。”
不可否認,喬布斯創立的蘋果公司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功,就是由於公司裡有一群思想獨特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敢想敢做。

每個人的創新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人缺少創新能力,就會被一些陳舊且缺乏創意的思維定式所束縛,永遠不可能擁有一個靈活、有創意的頭腦,再怎麼努力也是白費。
創新思維來源於何處?創造力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
哈佛大學的華裔心理學教授高健曾出版過《企業家與創造力》一書,這本書按照人的思維習慣,將人分為了三類,包括左腦型、右腦型以及全腦型。
左腦主要是進行數學分析、邏輯思維以及掌握語言技巧;右腦則能將分散的信息綜合起來,同時對靈感、直覺以及思維比較關注。所以左腦型者對於計劃和組織工作十分擅長,右腦型者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全腦型人才則是左腦和右腦相互配合的人。
創造屬�全腦型中的一項活動,主要由五個階段構成,分別是準備階段、醞釀階段、頓悟階段、驗證階段以及應用階段。人在進行創造時,左腦和右腦之間是密切配合的關係,彼此協作。左腦進行的工作內容比較多,這些準備工作都非常艱巨,包括課題的確定以及課題的性質,接下來左腦開始醞釀,課題中涉及的內容此時要一一消化,然後把所有的信息整合起來;當醞釀逐漸完善並成熟時,創造者腦中就會出現一個清晰的思路,而課題問題也會隨之迎刃而解;之後進入到驗證過程中,右腦頓悟後的所有設想都會得到左腦的分析;最後用實踐來檢驗設想的可行性。這一過程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創新源於獨立思考,如果人沒有自己的想法,創新就無從談起。
有時候並不是我們真的缺少創造力,也不是因為我們的頭腦不夠聰明,而是束縛太多,我們受到的牽絆太多。每個人都充滿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是隨著我們漸漸成長起來,外部環境以及一些固有的知識就會慢慢將我們包裹起來,它們告訴我們“無規矩不成方圓”,讓我們遵循所有的條條框框辦事,最後我們就走進了死胡同。
要做獨立的自己,最先要保障自己的思想是獨立的,我們可以通過許多方面來尋找丟失的創造力,並且不斷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多思考,勤動手。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許多難題,如何運用我們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在思考中我們要暫時忘掉其他人提出的解決辦法,運用我們自己的創造力,重新尋找一條路,此時思考和創新就變得十分重要,只要我們勤於思考,積極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就可以輕鬆解決諸多問題。當我們擁有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我們要讓想像力飛翔,讓創造改變生活、改變世界。
在哈佛大學的教學中,教授不會讓學生尋找唯一的答案,而是讓學生懂得“問題的答案不是只有一個”。適應形勢變化,尋找創造性的解決方法,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尋找更多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還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創新需要質疑的精神,如果沒有了質疑,思考就會失去意義。
哈佛商學院教授、世界頂級管理思想大師拉凱什•庫拉納(Rakesh Khurana)曾經說過:“我希望你們敢於質疑陳規。作為教育者,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常提問,多尋依據,考慮多方觀點。同時,我希望你們也做個理想主義者,具有質疑精神的理想主義者,但不是一味地憤世嫉俗。多提複雜的問題,並努力對此做出解答。”
西方國家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學會質疑一切,哪怕是所有人都認同的權威。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往往能夠無所畏懼,敢於打破常規,而不會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每次放學後,老師都會給學生留下一個問題,讓學生獨立去解答,而且,這些問題通常在書本上找不到答案。比如老師會問:“你們認為相對論是否存在一些局限性?”儘管相對論屬�科學界的權威,但老師還是鼓勵學生們用批判性的目光去瞭解和思考。
這樣的教育機制會讓學生明白:自己有權利對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抱有質疑的態度,哪怕是那些被人們當成權威而不可侵犯的事情。正如哈佛大學的霍曼博士(Dr. Houmann)所說:“創造性思維有點兒像思維越獄,打破思維定式和常規套路,擺脫路徑依賴,把思路從已經久用的方法上移開,需要創造性的重複,從歷史和藝術中尋求靈感,而不是簡單重複。”我們也應該培養這樣的質疑精神,當我們開始產生懷疑時,大腦就已經開始進行創造性的思考了。

請教的智慧:打破砂鍋問到底
哈佛大學之所以成為世界一流學府,除了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教育資源、最完善的教學設備和最頂尖的師資力量,還因為它所具備的人文精神。這一精神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哈佛的核心課程,雖然其他名校也有類似的課程,但和哈佛相比都顯得稍有不足。
什麼是核心課程呢?就是學校專門給本科生提供一系列的基礎課,學生可以從中選擇幾門作為自己的必修課。這些基礎課讓學生在真正進入知識的細枝末節之前,能夠對自己置身的知識的海洋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掌握。這樣一來,學生在開始研究“樹木”之前,早已經將“森林”的地圖印在自己的大腦中,之後的學習再深入也不會迷路了。
哈佛的核心課程有7個板塊,分別為外國文化、文學和藝術、歷史學、道德倫理、定量推理、社會分析和科學,每個板塊又被細分為幾十個小的門類。這對一個充滿求知欲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場饕餮盛宴。
當選好自己的核心課程之後,學生就要踏上一場充滿新奇、冒險和收穫的求學之旅了。在這段旅途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全新的知識,會產生很多疑問,這時候就要發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對於自己所學習的知識,一定要吃透,要徹底理解、掌握和吸收。
哈佛大學第26任校長尼爾•陸登庭(Neil Rudenstine)曾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作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教育的本質並不是讓知識變得深奧,也不是讓學生的疑問完全得到解答,而是恢復人類天真的本性,激發學生產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天真的人,才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問題,關於自然,關於社會,關於人類本身……

美國維爾切克基金會在不久前正式公佈了2020年度維爾切克創新獎獲獎名單,著名女科學家莊小威獲得了生物醫學獎,轟動了整個學術界。莊小威曾在2014年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這次獲得維爾切克創新獎也算是對她的另一種肯定了。
莊小威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25歲時拿下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31歲時拿下“麥克阿瑟天才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34歲時在哈佛讀博士後,又被美國的《科技評論》雜誌譽為“與諾貝爾獎最接近的華人女性”;如今46歲的她,不僅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還是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
很多人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莊小威獲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呢?
從她的人生履歷中,我們或許就能找到答案。莊小威從小就對學習充滿興趣,中學時她是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但每門功課都特別優秀,還獲得過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第一名。莊小威當年的中學老師評價她說:“她上課非常專心,學習特別刻苦用功,求知欲強,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求知欲,她對學習充滿動力。
上課時,老師走到哪裡,她的目光就跟到哪裡,時刻聚精會神,一刻都不會落下。只要她對某個知識點產生了疑問,便會主動請教老師,直到把不懂的地方弄清楚為止。
對大多數人來說,物理是複雜難懂的,可莊小威偏偏喜歡物理,甚至把物理當成自己的好朋友。用莊小威自己的話來說:“物理有著很強的邏輯性,真的覺得物理非常美,非常嚴謹,很合我的口味。任何東西都有它的邏輯推理,不要死記硬背,注重邏輯推理,一連串下來,理解了也就全部學會了。”
她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希望能夠將所有物理定律都學得明明白白,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在中科大的那幾年裡,她的數學、物理考試幾乎是滿分,化學、計算機等課程成績也十分優秀。她喜歡向同學、老師請教問題,而且沒有得到答案,絕不罷休。她很喜歡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探索,學習知識,不就是應該抱著這樣的態度嗎?
在哈佛工作期間,她每天從早上10點工作到半夜12點,週末也沒有休息。平時除了吃飯,她幾乎所有時間待在實驗室裡。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後,她也收穫了無數成績。但真正促使她獲得成功的,還是請教的智慧:打破砂鍋問到底,才能掌握知識的真諦!

你應該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不要因為“好奇心害死貓”而停止追問。
小時候,我們認知有限,覺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新鮮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開始探索世界,開始發現越來越多的真相。然而,世界上的未知事物是無限多的,人的認知卻十分有限,所以我們探索世界的進程永遠不會終止,好奇心也永遠不會消失。
在2018年的“向日葵國際教育高峰論壇”上,哈佛大學本科招生委員會前高級招生官莎莉•香檳(Sally Champagne)曾明確表示:“考試成績只是招生官開始查看申請材料的起點,好奇心比好成績更重要。”或許你還在因為莎士比亞時代的那句古老諺語“好奇心害死貓”而擔心,而事實上好奇心只會害死貓,不會害死你。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人類對於好奇心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幾乎所有關於“創造”的活動以好奇心為基礎,比如創造力、創造性思維、創造技法、創造者的個性品質等。
約翰•曼森•布朗(John Manson Brown)有一句名言:“感謝上帝沒有讓我的好奇心硬化,好奇心讓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這樣的好奇心有如鐘錶的發條、發電機、噴射機的推進器,它給了我全新的生命。”好奇心會害死貓,但不會害死你。相反,好奇心還能夠幫助你打開全新的世界大門,讓你看到非同尋常的風景,並且幫助你獲得強大的創造力。
學習永無止境,“自以為懂了”是學習中會遇到的最大的敵人。
你肯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看一本書或者一份文件時,以為自己懂了,就含糊地跳過很多重點,可是回頭再看一遍時又會發現很多之前沒有在意的重要問題。學習也是這樣,很多人“自以為懂了”,其實並沒有掌握知識的要點。如何才能檢驗自己是否真的懂了呢?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經說過:“如果不能用淺顯的話來解釋,就不能說你已經充分理解。”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用最簡單易懂的表達方式,向5歲的小孩解釋你在做的事情,如果無法做到就說明你還沒有充分理解。對於自己沒有充分理解的事情,我們更不可能向別人解釋清楚。
而且,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一個人的知識架構決定了他對於世界的認知,也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但各種知識的積累、發酵以及習慣性的思維方式,也有可能產生另一種效應,那就是“思維定式”。一個人擁有某些“思維定式”也是正常的,可知識面過於狹窄,或者缺乏深度,就會讓“思維定式”隨時光臨我們的認知,影響我們的行為及決策。
探索知識的本質是為了尋找答案,所以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每個人每天都忙著看手機、上網、瀏覽新聞資訊。人們以為自己收穫頗豐,卻從來沒有進行過深度思考。很多人是這樣迷失自己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的現狀,每天渾渾噩噩、按部就班,對任何事都不求甚解。
平庸者的共性就是對複雜的事物不求甚解,因為缺乏深度思考,所以從未靠近事物的本質。要知道,人的大腦既是活躍的,也是懶惰的。如果我們沒有給大腦安排一些思考任務,它就會慢慢變得消沉下去,變得越來越遲鈍,甚至不願意做任何思考。
人的大腦一旦變得懶惰起來,整個人就會變得膚淺,學習和研究總是淺嘗輒止、不求甚解,最終導致學習和研究毫無進展。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學會深度思考,讓大腦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慢慢靠近事物的本質,“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們應該時常進行深度思考。用深度思考去解決問題,則會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有效率。當靠近問題的本質時,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並且獲得更多的知識。

精准的判斷力:助你快速找到突破口
有人問哈佛核心課程的設計者亨利•羅索夫斯(Henry Rosovsky):“何謂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亨利•羅索夫斯的回答是:“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寫作;在某些知識領域具有較高的成就;對宇宙、社會及人類自身有深邃的理解;勤于思考倫理道德問題,具有明智的判斷力和抉擇力;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於世界各種文化及時代有深刻的認識。”
雖然亨利•羅索夫斯的“界定”中提到了各種各樣的能力,但判斷力無疑是其中最重要、最應該被重視的能力。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精准的判斷力都能夠幫我們快速找到出口,讓我們正確地辨別事物的真假,做出最科學、合理的決策。
哈佛大學也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很多課程甚至專門為了提升學生的判斷力而開設。

熊耿畢業于哈佛商學院,先後在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戴爾計算機中國公司等任高層領導。他在談論美國幾所比較出名的商學院時曾說:“美國那幾個著名的商學院都各有特點,比如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為金融界培養了眾多的頂尖人才;麻省理工學院的斯隆管理學院以打造高科技企業的管理精英而著稱;哈佛商學院的強項是培養CEO,美國500強企業裡級別最高的三人中有20%出自哈佛商學院。”
熊耿認為,哈佛商學院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在教學中採用了案例教學法。學生從進入學院的第一堂課一直到畢業前的兩年多時間裡,至少需要分析、討論800多個案例。這些案例往往是在上課前幾天就發給學生,正式上課的90分鐘裡,學生開始進行分析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判斷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揮。
哈佛商學院所採取的“末位被淘汰制”會讓一小部分學生被淘汰,不過大多數學生能夠適應這種競爭和壓力,並且從中獲益。熊耿曾說自己就是哈佛教育模式下的受益者,尤其是案例教學法,讓他擁有了精准的判斷力。

所謂判斷力,就是一個人對於某個事物的真假、好壞、善惡的分析和抉擇的能力。它也是人對現實做出什麼樣的態度,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方式的決定因素。比如我們在學習中需要判斷力,對某個問題的答案進行分析和取捨,通過判斷來選擇最正確的答案。
人生中的“是非曲直、酸甜苦辣咸”,都是培養判斷力的溫床。
一個人的判斷力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可能需要從嬰兒時期說起,嬰兒剛出生時的“判斷力”大多出於本能,餓了就哭,渴了也哭,本能地判斷這樣的行為可以讓自己得到滿足。不過,這時候的判斷力還缺少主觀能動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於周圍的事物越發好奇,什麼都想嘗試一下,什麼都想探索一下,這時候判斷力就會快速養成,因為孩子必須去判斷各種事物的好壞、真假、是否有危險等等。人在成年後,判斷力仍舊會不斷提升,因為知識、閱歷在不斷增長,判斷力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著名思想家梁啟超說:“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怎麼樣才能不惑呢?最要緊的是養成我們的判斷力。想要養成判斷力,第一步,最少須有相當的常識,進一步,對於自己要做的事須有專門智識,再進一步,還要有遇事能斷的智慧。”
判斷力不足會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
判斷力不足會導致我們無法正確辨別信息的真偽,在學習中遺漏或偏信某些知識信息,在生活和工作中分不清輕重緩急,甚至不分青紅皂白。我們知道,在對某個事物進行判斷之前,需要搜集信息,信息足夠多了以後再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做出判斷:一是通過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經驗做出判斷;二是通過以往的經歷做出判斷;三是隨著事物的變化,不斷修正信息並做出判斷。無論我們以哪種方式進行判斷,都離不開三大要素,那就是大腦、知識和信息。
判斷力不足大多是因為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完善,抑或信息不足。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埃爾德•沙菲爾(Eldar Shafir),合作完成了一項對資源稀缺狀況下人的思維方式的研究,其結論是:“窮人和過於忙碌的人有一個共同思維特質,即注意力被稀缺資源過分佔據,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
穆來納森是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他在29歲時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50萬美元獎金,其著作也被《金融時報》極力推崇。穆來納森在做國際扶貧研究時發現,自己和窮人的心理焦慮程度居然十分類似:窮人們最缺少的就是金錢,而他最缺少的就是時間,兩者的共同點就是,給窮人金錢,或者給他時間,可能他們都無法很好地利用。
如果一個人長期匱乏一些東西,比如金錢、時間等,那麼他就會為了追逐這些稀缺的資源而讓自己的注意力被壟斷,從而忽視很多更有價值的因素,最終造成心理上的焦慮以及資源管理困難。簡單來說,當你被貧窮一直困擾時,你的判斷力和智力都會下降。
穆來納森將這一現象稱為“資源稀缺”。比如一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完善,那麼他在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時,就會無所適從,失去判斷力。再比如我們每天都面對著信息爆炸,很多人被各種海量信息轟炸得無法判斷問題,甚至有人通過“戒網”來擺脫信息過載,可事實上,正是因為“有效信息”的匱乏,信息過載的情況才會出現。

在面對浩瀚無邊的知識和信息爆炸時,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判斷力呢?
1.對於任何事物都不要過分確信
《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說:“如果我有魔法,最想消除的偏見就是過度自信。”我們在判斷一個自己不確定的事物時,總會經過多次分析、驗證,做出不同的應對方案,而在過度自信時,卻會失去這種謹慎。過度自信的人在做決策時,往往傾向于自我信念,而較少考慮到實際情況。
2.從概率的角度進行思考,有效提升判斷力
眾多心理學文獻都指出,哪怕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概率訓練,也能夠提高人的判斷力,並且讓我們能夠有效避開認知偏差,將不確定的部分量化體現。
3.懂得利用事件的“先驗概率”進行判斷
“先驗概率”就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或分析所得到的概率,在我們需要做出選擇或判斷時,從“過來人”的經歷或者相似的案例中瞭解到不同結果出現的概率是多少。值得注意的是,“先驗概率”所涉及的人或案例,必須與實際情況相吻合。
總之,有效提高自己的判斷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出分析和選擇,讓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更能找到問題的突破口,並且最終做出最正確、最科學的判斷。

第五章 高度專注的哈佛人: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

 

被忽略的專注力:在不斷突破中實現自我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倫•J. 蘭格(Ellen J. Langer)寫過一本名叫《專注力》的書。她在書裡說:“專注力是能與歲月對抗的力量,能讓人獲得新知,找到差異,從而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埃倫•J. 蘭格教授對於專注力的解讀可謂獨樹一幟,與其他很多書籍中提到的專注力不太一樣。她認為專注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極其重要,然而它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被忽視。很多年輕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自己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學習能力也很強,但是每天忙忙碌碌,埋頭於燈下“苦心”學習,最後仍舊一事無成—每天被老師批評、被家長說教,試卷上的得分慘不忍睹,額頭上還被貼上“差生”的標簽……
他們人生如此“慘淡”,卻只能埋怨自己無法充分釋放學習潛能,無法專注於學習,無法獲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其實,他們清楚自己有能力實現怎樣的學習目標,卻始終沒有實現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的努力白費呢?答案是:專注力不夠!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人們的專注力正在悄悄流失,而青少年群體成為專注力流失的“重災區”。那些缺乏專注力的青少年,有的不具備成長型思維,有的不懂得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有的不知道合理安排寶貴的時間,還有的讓自己的精力分散於各處……在生活與學習中,他們還要面對各種“干擾”,很難專注於同一件事情,比如他們在看書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偷偷看手機;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分神於其他事情,看一會兒動畫片,玩一局小遊戲;在思考的時候,也無法專心,甚至連窗外的麻雀叫聲都可以將他們的注意力帶走。
很多人品嘗到了缺乏專注力的苦果,但專注力問題仍舊被人們所忽略。
哈佛“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說:“專注,它是驅使人們更加優秀的內在動力。”
一個人能否成長為頂尖的優秀人才,背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主觀的與客觀的,但專注是突破自我、走向成功必備的心態。沒有誰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無限的事情,也沒有誰能在每個方面都取得卓越的成就。哪怕你智力超群、情商極高,也無法成為一個面面俱到的“全才”。現實的情況更令人焦慮,許多不乏聰明才智的年輕人,總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想著另外一件事情,在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卻將精力分散於其他瑣碎小事。他們腦海中有太多想法、興趣和欲望,卻唯獨沒有專注的精神,甚至忽略了專注力的重要性。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W. C. 科比(W. C. Kriby)教授在自己的著作《學習力》中寫道:“普通學生和優秀學生的差距,可能僅僅在於專注力。”學習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是有的人將時間和精力用在同一個問題上,始終保持著專注的精神;有的人卻將專注力分散,即使坐在教室裡自學,注意力也不在書本之上。
科比教授還在《學習力》中記錄了一次抽樣調查:他隨機選取了50名學生,詢問他們在上課時的專注程度如何。結果,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回答說,自己經常會在上課時望向窗外,如果自己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學習成績肯定會提高很多;有五分之二的學生回答說,自己會不由自主地走神,無法專心聽講;剩下五分之二的學生回答說,自己能夠在上課時保持一定時間的專注,並且最後學有所獲。還有一位學生告訴科比教授,自己坐在前排的時候,注意力便能夠集中,而當自己坐在靠後的位置時,便無法集中注意力,看幻燈片就像看娛樂電影一樣。

這些缺乏專注力的“差生”是真正的差生嗎?當然不是,只是因為他們缺乏專注力,所以學習之路變得步履維艱,甚至讓自己從優秀走向平凡,最終毫無作為。
只有重視並提高自己的專注力,才能在不斷突破中實現自我進步,獲得終身成長。
哈佛大學第22任校長阿伯特•勞倫斯•洛厄爾(Abbott Lawrence Lowell)說過:“想讓一個人的大腦發揮最佳的狀態,那麼就讓它不間斷地處理一件事情,這樣專注地去做、去想,最後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果。”
人的大腦在連續處理同一件事情時,才能夠發揮最大的功效,只有保持長久的專注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哈佛學子真的會啃書到淩晨四點半嗎?有,不過很少。作為頂尖學霸的聚集地,哈佛的學習氛圍自然很濃厚,哈佛學子都曾擁有傲人的學習成績,都勤奮好學,對未來充滿期望。不過,由於專注的程度不同,頂尖學霸們有了優秀和平凡的差別。

哈佛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尹希,在接受美國《世界日報》採訪時說:“現在的家長過多地強調後天努力,可人能用在努力上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做事專注和選擇感興趣的方向。我從小就對科學感興趣,便沿著這個方向努力學習,直到興趣變成我的事業。”在求學之路上,尹希總是“先人一步”,他12歲參加高考,13歲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習,17歲來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專注於學習,朝著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快步前進,直到成為哈佛終身教授。
現在,尹希一學期也只教一門博士生課,剩餘的時間都用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上。他很珍惜哈佛大學提供的與世界頂尖物理學家交流的機會,這一體制可以讓他更加專注於自己的科研事業。他打算用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專心投入自己的科研工作,希望能有所突破。

在尹希身上,專注力煥發出耀眼的光芒。無論是求學之路上,還是現在正在進行的科研事業中,他都完美地詮釋了專注的力量。
專注就是聚焦,而專注力的差別將決定學習質量的好壞。
這個世界並沒有真正的“差生”,只有專注於學習和缺乏專注力的學生。即使在人才濟濟的哈佛大學,學生之間也會因為學習的專注程度不同而產生差距,即普通學生與優秀學生的差距。
如果用凸透鏡在太陽下對準一張白紙,只需要很短時間,白紙就會燃燒起來。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同樣需要持續性的專注力。學習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專注就是會聚光線的凸透鏡,是學習中最具凝聚力和整合力的品質,也是提高學習成績和工作效率的最好方法。
在哈佛,每位學子都對知識充滿了渴望,不過學習的道路無比漫長,有時更像一場艱苦的賽跑,最終能夠到達目的地的人,其實並沒有更多有利的條件,因為大家都很優秀,只是有的人多了一份專注,多了一份執著,所以才能在學習之路上狂奔,最終攀上理想的巔峰。
可見,一直被人們忽略的專注力,才是幫助我們走向人生巔峰的最有效裝備!

排除外界干擾,專注地學與專注地玩
哈佛大學圖書館裡有一句名言:“你要像狗一樣地學習,像紳士一樣地玩。”
這句話聽起來十分通俗,所揭示的道理卻十分深刻:無論是學習還是玩耍,我們都應該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全力以赴,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以及全身心地放鬆休息。在學習狀態中,我們要心無旁騖,專注於學習;當學習任務完成之後,我們要放下疲憊的身心,專注於休息。哈佛學子能夠在這兩種狀態中自由轉換,讓自己獲得快速高效的學習力,同時又能讓自己放鬆身心,始終處於輕鬆愉悅之中。
不過,無論是學習還是玩耍,我們都很難做到不被干擾,因為外界的誘惑太多,更因為我們的欲望太多。所有人都難以避免被環境或個人雜念所干擾。因此,我們要科學地調節干擾因素,在一段時間裡專注地處理好一件事,才能有條不紊地專心學習。

有一檔名為《世界著名大學》的系列專題節目,第一期的“主角”便是百年名校哈佛大學。為了更好地還原哈佛大學的真實風貌和濃厚的學習氛圍,製片人謝娟和攝製組成員親自前往哈佛大學進行了實地採訪。
謝娟在哈佛大學發現兩個震撼人心的畫面:一是哈佛校園裡隨處可見睡覺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長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邊就餐的學生並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們知道那些倒頭就睡的人是學習太累了;二是許多學生一邊啃著麵包,一邊還在忘我地看書。
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讓謝娟深受感染,她採訪了幾位優秀的哈佛學子才知道,在哈佛大學,學生學習幾乎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不過,他們也樂在其中,因為有遠大的夢想。
一位在哈佛留學的北大女孩告訴謝娟:“哈佛的本科生,每學期至少要選修4門課,一年是8門課,4年之內修滿32門課並通過考試才可以畢業。一般而言,學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後的頭兩年內完成核心課程的學習,第三年開始進入主修專業課程的學習……而且,哈佛要求的作業量很大,學生在課後還需要花很多時間看書、預習案例……”
雖然哈佛大學學業壓力很大,但並不提倡學生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而應該“像狗一樣學,像紳士一樣玩”,讓學生在學習狀態和休息狀態中自由轉換。
謝娟和攝製組成員用鏡頭記錄哈佛學子的課餘生活,他們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活動,例如音樂會、戲劇表演、舞蹈演出以及其他藝術展覽等。不僅如此,哈佛每年都會舉辦藝術節,這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生活。學生在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活動中得到了藝術的薰陶和教育,同時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這也是哈佛大學的教育理念之一,讓學生在日後的學習與工作中學會勞逸結合。當我們完成一項緊張的學習任務之後,要學會轉換自己的注意力,從學習的狀態中抽離出來,全身心地投入到玩耍中,讓身心都處於放鬆的狀態。在盡情地休息一段時間後,精力和體力都得到了恢復,此時再轉換到學習狀態中,我們自然會獲得全新的動力,更加專注於學習。
當被外部環境干擾時,我們要學會主動排除,讓自己盡可能地保持專注。
不可否認,外界環境對於我們的影響巨大。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中充滿了各種干擾,比如隨時可能響起的手機鈴聲、五花八門的電視娛樂節目等,甚至窗外嘈雜的車流聲,都會影響和干擾我們的學習以及休息。我們如何才能主動排除這些外界干擾呢?
美國暢銷書作家菲爾圖(Felton)在《意志力是訓練出來的》一書中寫道:“用來對抗外界干擾最有效的訓練方法,就是讓自己置身於強烈的干擾下,長期鍛煉,就能做到不受干擾。比如你是一名大學生,你的注意力總是不能集中,那麼你可以這樣訓練自己:在環境最嘈雜的地方進行學習。我相信起初你會感到十分困難,但是當你堅持數日之後,你的注意力水平就會逐漸增強,不會輕易受外界的影響了,你會發現,自己坐在哪裡都能學習得很好。”
菲爾圖還指出,那些從黑人居住區走出來的孩子,雖然他們的生活環境嘈雜、惡劣,家庭成員眾多,但是他們往往比那些生活條件優越的白人小孩更加出色,為什麼呢?一是因為他們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二是因為嘈雜、惡劣的環境將他們的意志力鍛煉得更加出色。
我們都知道給土地除去雜草的最好方法就是種上莊稼。同樣的道理,一旦我們專注於眼前的正事,外部環境的干擾就會變成土地裡的“雜草”,形同虛設。比如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就跟著作者的思路走;在聽課的時候,就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運動的時候,心裡就只想著每個動作的要領;在思考某個問題時,就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問題……
保持專注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旦走起來,就別隨便停下”。
我們想要在學習中排除干擾、保持專注的狀態,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從一而終,一旦走起來,就別隨便停下。當你採取行動,走在路上時,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專注了。
如果我們選擇了一項任務,並且開始採取行動了,接下來需要做的便是排除外部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務上去,更為重要的是堅持,直到任務完成為止。
在行動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困難、障礙、瓶頸,這時候千萬不要放棄,而應該繼續堅持,從一而終。困難能夠解決,障礙能夠跨越,瓶頸也能突破,而且堅持還有可能帶來意外的收穫。生活中不是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嗎?當我們堅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注意力會越來越集中,很多問題迎刃而解,而且這些問題遠比你想像中的要簡單得多。
美國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曾經說過:“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這便是著名的“1萬小時理論”: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1萬小時,基本上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除了遠大的人生目標和遙遠的夢想,恐怕沒有什麼任務需要我們堅持1萬個小時了吧。

自律的生活準則,成就王者風範
哈佛大學作為全球頂級的學府,一直強調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因為在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脫穎而出,成就王者風範。如果缺乏自律,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也沒有主動學習的熱情,你又如何能夠避免被淘汰的命運呢?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裡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曾寫過一本暢銷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書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問題:從自律到幸福的唯一捷徑是什麼?
克萊頓•克裡斯坦森曾五次榮獲“麥肯錫最佳論文獎”,還被《哈佛商業評論》排在“當代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的第一名,與此同時,他還是一位暢銷書作家。
2010年,身患癌症的他在哈佛畢業典禮上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講,《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就是以此為基礎進行寫作的。克萊頓•克裡斯坦森希望在自己直面死亡的過程中,能夠將MBA(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理論運用到人生規劃及生活中。
在書中,他把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放在自律上,從自律到幸福生活則需要三個步驟:爭取事業成功,家人、朋友關係和諧,以及堅持正直。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教會我們如何進行思考,而不是告訴我們答案是什麼。一個人應該擁有怎樣自律的生活準則?如何將自律轉化為幸福?這些問題都需要自己去尋找答案,用克萊頓•克裡斯坦森的話來說就是:“生活的基本問題並不存在所謂的特效藥和快速方法。”從自律到幸福的唯一途徑究竟是什麼?我們還需要自己去思考……

生存的第一大難題就是克服自我障礙,並且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如果你連自身的障礙都克服不了,又如何去戰勝其他障礙呢?當你養成了自律的習慣之後,自然擁有了發展的動力及能力,這也是把夢想變為現實的首要條件。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不敢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是真的沒有能力去追求,僅僅是缺乏自律性而已。
自律的基礎是內心的期望,你所期望的是什麼,最後就能得到什麼。
一個人的自律性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是內心的期望,是一直想做的事情、一直想實現的夢想……它們會給你提供自律的動力。事實上,在很多時候,你所期望的是什麼,最後就能得到什麼,這便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者羅森塔爾效應。

在古希臘的美麗傳說中,有一位叫作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的雕刻家,他用象牙雕刻出一位清新典雅的美女,並且深深地愛上了她。皮格馬利翁每天對著自己雕刻的美女發呆,並且乞求天神能夠將她變成活生生的真人。他對美女雕像的愛最終感動了愛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神將美女雕像變成了真人,然後美女和皮格馬利翁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這個美麗的傳說不一定是真實的,不過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期待什麼就會得到什麼”,這也是心理“高度”所創造的奇跡。只要一個人能夠充滿自信地期待著,那麼真正相信的事情就會順利進行;相反,如果你認為自己期待的事總會受到阻礙,那麼這些阻力就真的會產生。這個理論是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邁克爾•羅森塔爾(Abraham Michael Rosenthal)提出的,他說:“皮格馬利翁效應還被稱為期望效應,它也是常識教育的基礎理論,只是它的價值沒有得到足夠認可罷了。”
自律就是有效地控制自我,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心理學家艾倫•J. 朗格(Ellen J. Langer)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獲得教授席位的女性。她在研究心理學方面和傳統心理學有一點不同:傳統心理學將研究重點放在“是什麼”上面,而她將重點放在“可能是什麼”上面。因為這一點兒區別,她又將自己的研究稱為“可能性心理學”,她所描述的並不是普遍的真相,而是尋找個別的可能性。因為在朗格教授看來,世界上並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能夠有效地控制自我,便能夠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朗格教授在“可能性心理學”中提出的第一個假設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者能變成什麼,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可是,人是習慣的動物,我們的內心思維及觀念很容易被既定的世界觀、慣例、偏見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所以我們的行為大多是先入為主、不假思索或想當然的結果。由於缺少突破性思維,所以我們很少去想事物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事實上,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個問題系統,而人們總是感到矛盾,既嚮往美好的事物,又在尋找美好事物中的缺點;既渴望完美,又不斷製造缺憾。人們總是用問題的眼光看待世界,總是把問題想得複雜,以為只要把問題解決了,世界就會變得美好起來,可事實並非如此。所以,你必須重視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看待自己,要留心自己擁有的,儘量往好的方面看,如此一想你就會發現,自己並沒有那樣不幸,自己比想像中更優秀。同樣,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也出現了轉機,變得有可能,甚至可以實現。這時,自律也就慢慢地形成了。
我們可以自律,但是不能自我,不能任何事情只做主觀判斷。
人們在做主觀評判時,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錯誤地認為一種籠統的、廣泛性的人格描述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且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這便是著名的“巴納姆效應”。它的產生和人的“主觀驗證”作用有關,只要一個人做出了主觀評判,他便能為自己的觀點找到各種各樣的證據,哪怕是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也能夠被聯繫到一起,直到它們完全符合“自我”的設想。
然而,主觀評判往往缺少客觀事實的支撐,因此會出現許多漏洞。比如有的人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主觀上認為自己一定能行,現實中自己卻沒有那樣的能力。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大衛•鄧寧(David Dunning)曾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撰文指出:“人們對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具有根深蒂固的看法,這些看法對自我評價的影響甚至可能超過真實表現本身,使人們對自己做出不切實際的判斷。”
可見,主觀評判不一定可靠,有時甚至會讓人曲解事實,出現“唯心主義”。
很多過度自律的人往往會被“已知”的知識和經驗所影響,特別是那些“理所當然”和“毋庸置疑”的東西。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思維定式,它們會讓我們的主觀評判出現偏見—對自己的偏見以及對他人的偏見。因此,我們可以讓自己保持自律,但是不能自我。只有順應現實、符合真理的自律,才能成就王者風範,使我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哈佛人生教條:想要成才,必先成人
在哈佛,“成人”是教育的基礎,“成才”是教育的目的。
哈佛的教育理念是以人文教育為本來對下一代進行培養,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人才。所以,人文教育是哈佛的傳統,也是哈佛的核心教育理念。每一位新生進入哈佛都會接受一堂道德教育課,這也是百年哈佛特有的傳統。在開學典禮上,哈佛校長還會親自歡迎應屆畢業生加入“有教養的人”行列中去。可見,哈佛大學十分看重學生的品格培養。
哈佛告訴學生的人生教條是:想要成才,必先成人。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發展學生的智力,把知識灌輸給學生,還是培養學生的品德,並且教會他們主動學習。尤其是在早期教育中,就像智力培養需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抓起,優秀的品德教育也應該從小開始薰陶,正如泰德•普林斯(Ted Prince)博士所說:“孩子的道德教育應從搖籃時期開始,因為當今社會所缺乏的不是頭腦而是品德。”

哈佛教授亨利•雷林(Henry Reling)在課堂上給學生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亨利•雷林教授十分看重的一位學生獲得了貝克學者獎。這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因為貝克獎分量不輕,能夠獲獎便能在自己的履歷表上加上永久性的一筆,並且得到學術界的一致認可。然而,這位獲獎的學生認真地看了看自己的成績,發現教務處算錯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是你,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這位學生的做法是,馬上撥通了教務處的電話,告訴教務處他們把成績算錯了,他不應該獲獎。這樣的“自首”行為讓他失去了一舉成名的機會,也失去了轟轟烈烈和萬眾矚目的生活。當那些獲獎的人與父母、院長共進晚餐的時候,他剛參加完一個面試,獨自走在冷清的街頭。事情就這樣擱置下來了,他一如往常,吃飯、學習、徹夜研究……
直到畢業典禮那一天,學院院長才把這位學生的經歷告訴所有的畢業生和來客。院長講完後,所有的學生和來客都站了起來,同時熱烈地鼓起了掌。
這位學生顯示出強大的人格魅力,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他身上有一種超越平庸、明辨是非的氣質,也讓我們看到了他是一位值得信任與尊敬的人。
亨利•雷林教授微笑著問學生:“如果是你們,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如果那位品格高尚的學生去你們的公司求職,你們會錄用他嗎?如果他是你的同學或同事,你會感覺怎麼樣?如果讓他來負責管理你的投資賬戶,你會放心嗎?”
如果信任與尊重是一筆豐厚的資產,那麼品格高尚的人一定是億萬富翁。
最後,亨利•雷林教授說:“希望你們可以獲得偉大的成功,用最正確的方式,憑藉自己的品格而獲得成功,因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比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更值得尊敬與信賴!”

在哈佛,教育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大學部和研究生部,這一點跟我國基本上一樣。其中,哈佛大學部的教育重在“成人”,也就是通過大學階段的教育讓學生掌握做人的原則與修養。
如果在“成才”之前,沒有學會“做人”,他又如何立足於社會呢?如果一個人完全不瞭解“人”的含義,那麼他在社會之中,頂多只是充當工具的角色,而不可能自覺地擔當起社會責任。這也是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品格教育的根本原因。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者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就曾明確指出:“多元智慧固然重要,但品德教育優先于多元智慧的學習。”
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規則,否則就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

你可能並不知道,哈佛大學曾經發生過一次重大的火災。著名的哈佛樓在那次火災中“喪生”,成為每一位哈佛人心中的痛點。
哈佛樓是一座圖書館,裡邊的書都是哈佛先生去世之後為學校捐贈的,為了紀念哈佛先生,學校特別建立了這座哈佛樓。但是,一場大火就把這一切給摧毀了。
火災發生後,慌亂的人群中有一名叫作約翰(John)的學生開始左右為難,為什麼呢?原來,約翰是一位典型的書蟲,平素常常泡在圖書館裡。書本上豐富的知識深深地吸引住了約翰,但有一件事讓他無可奈何,那就是圖書館明文規定,學生只能在館內閱讀,不可以把書帶出去,不然就會被開除。就在發生火災的那天下午5點,圖書館到了關門的時間,但約翰深深地被一本書吸引了,他很想立馬讀完。於是,他把這本書偷帶了出來。然而,他沒想到的是,當晚圖書館竟然遭遇火災,館中所有的書都化為灰燼,就剩他手中這一本了。
“我該把書交出來嗎?”約翰左右為難。經過反復考慮之後,約翰來到校長辦公室,羞愧地說:“先生,很抱歉,我私自把圖書館中的一本書給帶出來了,請您收回吧!”
校長聽了約翰的話,感覺十分驚喜,激動地接過書說道:“謝謝你為哈佛保存好了這份寶貴的財產,你先出去吧!”
哈佛的其他領導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都非常高興,還有領導提議表揚約翰。然而,兩天之後,學校張貼出了一份匪夷所思的告示,上面寫著:“約翰同學因無視校規,被勒令退學”。
這一消息對約翰來說如同五雷轟頂。哈佛的很多師生也覺得這一處罰太嚴厲了,紛紛勸說校長再給約翰一次機會。
校長表情凝重地說道:“約翰誠實地歸還了書,我很感謝他,也很讚賞他的態度,但同時,因為他違反了校規,我不得不開除他,我需要對哈佛的制度負責。”
校長的話擲地有聲,眾人都心服口服。

校長借約翰這一事件給全校師生上了一堂課:在任何時候,都要遵守制度,要能管住自己;反之,如果做不到,你就必須得承擔一定的後果。這也是我們在生活中必須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哈佛的老師都認為:只有對“人”充分理解,然後再經過專門訓練的“人才”,才是社會的精英,才能從各個方面為社會服務,促進社會發展。
這也是幾百年來哈佛對人才培養的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如今已成為美國大學教育的優良傳統。哈佛的一代又一代精英人物,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
中國有一句話叫“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接受,這個世界都是充滿“規則”的,而且有些規則必須遵守,它們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公司有規章制度,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遵守的。
而且,每個人都會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相應的“規則意識”,它也是一個人的行為規範,是為自己樹立行動準繩的意識,比如遵守法律、遵守社會公德、遵守交通規則等等。
如果人人都不遵守規則,生活將變得一片混亂。不遵守交通規則,事故將更加頻發;不遵守學校規則,學生和老師將變成一盤散沙;不遵守公司規則,公司也無法正常運營……如果你觸犯的是國家法律法規或者人倫道德,那麼更難立足於社會了。
哈佛大學之所以培養出了這麼多的精英人物,是因為他們在校園內一直被灌輸著遵守制度的思想,這也成為他們“成人”的基本要求。在往後的工作中,他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不做制度不允許的事,不打擦邊球,不自由散漫。

忍常人所不能忍,自我控制釋放的力量
只要談到“忍耐”以及“自我控制”,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哈佛大學最著名的“糖果實驗”: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找來數十位孩子,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桌子上的糖果,也可以等15分鐘後再吃,若選擇後者便可以多得到一塊糖,以此來測試孩子們的忍耐力。
之後長達數十年的跟蹤調查表明,那些忍耐力較強、懂得自我控制的孩子,工作生活多十分順利,基本處於社會精英階層,收入及社會地位也較高。
“糖果實驗”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大事業。

有一年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學校請來了《哈利•波特》的作者J. K•羅琳前來演講,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羅琳對所有的哈佛學子說:“你們都還很年輕,還沒有真正地踏入社會,也沒經歷過什麼失敗,甚至在你們眼中的失敗,在普通人看來已經算是成功了。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失敗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只要你能夠在失敗中站起來,就還有反攻的機會。”
羅琳告訴哈佛學子,她的父母從來沒有上過學,家庭也很貧困,年輕的時候她只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能夠慢慢還掉房子的貸款,將來老了能夠領到退休金就行了。但是她在上大學的時候,完全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每天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學校的圖書館裡寫故事。
大學畢業後的七年裡,羅琳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她不僅結束了自己短暫的婚姻,還失業在家,變成了一個窮困潦倒的女人。不過,這些失敗並沒有將她打倒。
在失敗中,羅琳又站了起來,重新做回了自己,開始將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用在小說創作中。如果之前她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失敗,那麼恐怕永遠無法安心進行寫作了。
羅琳告訴台下的哈佛學子:“你們肯定沒有經歷我之前那樣的失敗,如果你們不幸失敗了,請記得像我一樣重新站起來,只要信念還是堅韌的,就有機會將失敗變為成功。”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說過:“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
很多偉大的人在成功之前,也曾經歷過漫長而痛苦的黑夜,幾乎所有人無法逃脫失敗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你要做的就是再堅持一下。只要你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終究會將黑夜變成白晝。因為現在的忍耐只是一種為了達到某些志向而採取的智慧手段,也是一種為了達成遠大抱負而選擇的暫時退卻,等到時機成熟,你積攢夠了足夠的力量,自然能迎風飛翔。
自我控制就是忠誠於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他人所左右。
在多數情況下,人們的決定忠於現實,而非忠於自己。
所以有的人在做出某個決定後,會感到後悔不已,好像那並不是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在與競爭者進行博弈時,無論你要做出怎樣的決定,都要學會聽從自己內心的選擇,你想怎麼樣,就做怎樣的決定,而不是被別人的想法左右。
假如你在內心產生了自己的想法,這時你身邊的所有朋友都站出來告訴你,他們並不贊同你的想法,甚至與你的想法截然不同,你是選擇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被朋友的想法所動搖呢?事實上,面對這種情況絕大多數人會動搖,這種現象被稱為“韋奇定律”,它的提出者是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家伊渥•韋奇(Ewald Wedge)。
韋奇定律明確地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夠擁有主見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我們必須確定自己的主見是正確的,而不是固執的;沒有聽到他人的意見時不要有成見,聽過他人的意見後不要沒主見。當你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就不要讓他人的想法影響到你的信念。你有了目標就要忍耐,就要堅持走下去。如果你很確定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所以,自我控制其實很簡單,就是懂得自律,具有思維的獨立性。它不僅表現在排除外界因素干擾方面,也表現在思維主體自身的思想解放、打破常規方面。
我們每個人在進行活動和思考時,一方面要尊重事實,從當前的客觀情況出發;另一方面,還受到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思想、觀念的影響。雖然自我控制與一個人的天性有很大關係,可是它絕對是一種可以修煉和培養的能力,哪怕它的提升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欲望和生命一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我們必須學會控制某些欲望。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丹尼•羅德克(Dani Rodrik)說:“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一條戒律,那就是禁止貪婪。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用不屑的口吻說出貪得無厭、貪心不足、貪婪成性等詞語來鞭笞貪婪者。”
一個人進入社會後,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物質社會的利益,就會在心裡產生出種種嚮往。只是有些人這樣的欲望少些,而且非常克制,有些人的欲望卻多得連自己也說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滿足。正是由於欲望如此沉重,才會讓背負它的人因此疲憊不堪,並且隨時可能跌入深淵。
欲望人人都有,只要你能克制就能成為強者,而縱欲者的最終歸宿只能是滅亡。貪婪雖然能夠在理性的意志力下得到暫時的遏制,不過想要從心靈上徹底戰勝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想戰勝貪婪心理,就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享受自我掌控的感覺。

情緒控制:哈佛教你做自己的主人
每個人身上都藏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讓你神采奕奕,也可以讓你精神萎靡;它可以讓你如沐春風,也可以讓你遭遇狂風暴雨。這種神奇的力量就是情緒。
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e Buonaparte)有一句名言:“能夠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加偉大。”情緒是什麼呢?現代心理學指出,情緒就是一個人對於客觀事物的體驗,是主觀上的一種感受,比如我們常說的喜怒哀樂等等。這些情緒就像身體對你說的話,讓你知道自己正處於怎樣的境地,也提醒你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處理眼前的事情。
中國古典著作《禮記》中有“七情”之說,人的“七情”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而近代西方學者將人的情緒分為四種,分別是“喜、怒、哀、懼”。
情緒就像一把雙刃劍,有時會讓人焦慮不安、萎靡不振、滿腔怒火、悲痛欲絕,有時又會讓人冷靜理智、從容平和、精神煥發、舒適愉悅。正是由於情緒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學術界對“情緒”二字沒有統一明確的定義。反正它可以讓你得到加強,也可以削弱你。當你被負面情緒困擾時,注意力就會被削弱、分散,看待周圍的事物也如同戴上了有色眼鏡。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曾經說過:“情緒意指情感及其獨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狀態,以及一系列行動的傾向。”
很多時候,人的情緒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難以控制,由壞情緒引發的行為讓人無法容忍,行為所導致的後果更讓人難以承受。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情緒管理,努力成為情緒的主人。
情緒管理,就是用對的方式方法探索自己的情緒,然後調整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放鬆自己的情緒。簡單來說,情緒管理是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進行感知、控制、調節的過程。其核心是必須將人本原理作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緒得到充分發展,人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是從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完善人出發,提高對情緒的自覺意識,控制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不斷進行自我激勵、自我完善。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控制住自己的怒火;能夠在情緒低落時,給自己加油打氣;能夠在任何壞情緒來臨時,學會駕馭它們,而不是被它們所操控,那麼也就擁有了取得成功的力量。無論你的情緒有多麼糟糕,你都要學著去掌控,而不是放任自流。
哈佛經濟學教授詹納斯•科爾耐(Janus Kornai)曾經說過:“我把人在控制情緒上的軟弱無力稱為奴役。因為一個人被情緒所支配,行為便沒有自主之權,而受命運的宰割。”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成為情緒的主宰者,而不是讓壞情緒控制自己,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壞情緒對我們影響巨大,如果放任自流,只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因為一點兒小事就惱羞成怒,因為一點兒挫折就意志消沉;還有的人毫無理由地自卑,整天愁容滿面,精神不振。這些壞情緒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成長,讓青少年無法專心學習,也無法快樂地生活。
不僅如此,壞情緒還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中國民間就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羅非更加明確地指出:“人的心理對外界的應激表現為‘心理炎症’,即情緒反應。炎症和情緒調動了機體和內心的儲備能力,促成機體與內心的結構和功能改變。適度範圍內的應激,是人類適應環境、提升自身過程中的必然反應。過度的應激無疑會導致生理和心理的病理狀態。”
哈佛大學曾跟蹤調查了1600名心臟病患者,結果發現這些人中脾氣暴躁者與經常出現抑鬱、焦慮症狀的人的比例比普通人高三倍。我們控制好情緒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還是有涵養的表現。
當你發現自己無精打采、憂心忡忡、悶悶不樂時,為了健康著想,第一步是找出造成不適的原因,再合理疏導消極心理。
許多人將自己的情緒變化歸於外部的影響,卻忽視了身體內在的生物節奏。我們的健康水平、吃的食物與精力狀況,甚至睡眠狀況都能影響到情緒的變化。
有意識地察覺自己的情緒,便能讓情緒保持在“受控”範圍之內。
在毫無知覺的狀態下,我們可能會被情緒的洪流所吞沒,在黑暗中盲目地摸索,然而在有意識地覺察它們的瞬間,我們會像見到黑暗中的燈火一樣,豁然開朗,找到疏解情緒的出口。
我們應該如何有意識地覺察到不同的情緒,並且對這些情緒進行正確的調節呢?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脫困四問”,它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覺察並調節自己的情緒。
第一問,情緒(Emotion):我正處於什麼情緒之中?情緒的強烈程度如何?
第二問,事件(Event):什麼事件引發了這種情緒?要客觀真實地描述當時發生的事件,如果發現自己的表述有主觀傾向,則返回第一問,繼續認清自己的情緒。
第三問,目標(Target):我的初衷是什麼?
第四問,行動(Action):下一步,我應該怎麼辦?我能為此做些什麼?
當我們發現自己被困在某種情緒中時,便可以通過“脫困四問”來認清並調節自己的情緒,最終找到情緒的出口,為自己重新設定行動目標。
有意識地覺察,能夠幫助我們脫離茫然無知的情緒狀態,讓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正處於怎樣的情緒狀態中,這樣便有了管理情緒的意識基礎,我們也就不會再被各種情緒牽著走了。
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告訴我們:“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換一句言簡意賅的話來說就是:“你的生活是否一團糟,10%取決於外部世界,90%取決於你的情緒狀態。”
儘管情緒有它自己的想法,現實生活中也沒有人能夠完全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但是我們仍舊不能讓情緒放任自流,而應該儘量去控制好它,這樣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健康的身體以及長久的專注力。

第六章 哈佛的成功哲學: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座寶藏

 

我一定能學好:每個哈佛人的信念
每到開學季,哈佛大學的校報(The Harvard Crimson)都會對剛入學的新生進行一次詳細的問卷調查,主題不拘一格,從科學、政治、歷史,到文學、藝術、興趣日常等等。
2019年秋季入學期間,哈佛校報收集了1064名新生的資料以及問卷回答,約有65%的新生接受了調查,從中獲取的數據能夠充分顯示出新生的各種特點和心理傾向。除了老生常談的時間管理、學習計劃等主題,調查還專門提出了學生的“自我要求”,結果顯示有近八成的哈佛新生“自我要求極高”:78.3% 的同學壓力來源是自我期望,來自外界的壓力只占了 12.6%。這意味著,哈佛學生的自我要求遠高於外界壓力!

這也是每個哈佛人的信念,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以內在驅動力而不是外力來學習。
曾經的哈佛成功學導師愛默生說過:“相信自己能,便會攻無不克……不能超越恐懼,便從未學會生命的第一課。”我們也看到,優秀的人身上都有一種品質,那就是自信心。
自信是一種相信自己、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它讓人們準確把握自己,駕馭自己的優缺點,讓人們更容易接近成功。它能提高生命的價值,提高生活的質量。
哈佛大學不僅培養自信的學生,哈佛大學本身就是自信的代名詞。
哈佛一直是很多年輕人心中的求學殿堂,能夠進入哈佛求學的人,一定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哈佛對於學生的要求也是“自信!再自信”。
早在創立之初,哈佛大學就將自己定位在世界一流學府的行列,它有足夠的信心為世界培養出頂尖的人才,而這些人才能為全人類的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
如果你有機會行走在哈佛的校園中,一定能夠感受到歷史的積澱,哈佛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你面前,讓你折服於它的廣博與深重。這裡擁有各種膚色的面孔,能夠聽到世界各地的語言。由於哈佛的校園是開放式的,因此哈佛就像一個小型的聯合國,廣場上車水馬龍、街道縱橫。
在這所舉世聞名的學府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齊聚一堂,勤奮地學習知識,也獲得人生最寶貴的經驗。如今國際環境逐漸呈現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而百年哈佛憑藉自信的力量,始終走在世界的最前沿。這不僅是一種自信,更是一種風采!
自信正是一種堅定的理想、明確的目標和執著的追求。
自信是思維意識活動的一種表現,它產生於我們自己,很多難題和苦惱是自己造成的,因為我們總是會不自覺地用一根看不見的線將自己捆住。所以我們首先要面對自己,戰勝自己的缺點,將真實的自己釋放出來。當我們相信自己時,便不會因困難和苦惱產生動搖,便擁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自信由此成為人生的追求。
關於自信心的重要性,哈佛大學的奧格•曼狄諾(Auger Mandinuo)是這樣說的:“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品質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心。”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奧格•曼狄諾給青少年的建議是:
1.要有勇氣改變自己的命運
每個人的出生無法由自己決定,可是每個人的命運都緊握在自己手中,你想要獲得成功,就要有勇氣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2.要懂得如何發掘自身的財富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一個人因為少了一雙鞋子而悶悶不樂,那是因為他沒有看見那些少了兩條腿的人。”所以,你發現自己的財富,就能擁有更大的信心。
3.從自身的優勢出發,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世界不會一直停留在嚴寒的冬季,一個人也不會永遠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下。只要你懂得從自己的優勢出發,並且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那麼自信與成功將結伴來到你身邊。
自信很重要,但是不要過度自信,否則你只會處處碰壁。
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曾經說過:“事物本身並不會對人產生影響,能夠影響人的是對事物的看法。”
哈佛大學雖然要求學生樹立自信,但絕不是過度自信或盲目自信。因為大量的認知心理學文獻早已指出,人很容易過度自信,特別對其自身知識的準確性過度自信。作為行為金融學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過度自信理論”在很多職業領域有所體現,比如外科醫生、投資銀行家、律師、工程師等,他們在做判斷和決策時,都存在過度自信的特徵。
人之所以會過度自信,主要是以下兩種原因:
1.信息積累的後遺症
每個人都會通過知識和認知去理解世界,同時又會被“個性化”的認知體系限制住,掉進自我的世界裡,這就造成所謂的“一廂情願”“自己想當然”。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所獲取的信息在不斷增加,能力卻不一定有所提升,當信息積累得越來越多,而能力沒有隨之提升時,人就會產生過度的自信心。
現實世界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比如一個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後,就會誤以為自己取得成就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可事實上,這些方法放在其他領域並不適用。早些年的摩托羅拉、柯達等商業巨頭,也是因為沉浸在成功的海洋中,過度自信,而忽略了海洋之外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最終被商業的浪潮卷走。再比如經驗豐富的橋牌運動員,在叫牌的時候往往比缺乏經驗的橋牌運動員更自信,可他們時常無法贏得自己可以贏的牌局,因為他們很容易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情況下疏忽大意。
2.與“證實偏見”有關
什麼是“證實偏見”呢?就是人傾向於尋找和自己信念一致的意見和證據。比如有一個人喜歡看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打籃球,並且對科比參加的每一場比賽都充滿信心,就算科比哪次比賽失誤了,他也會找到各種證據為科比辯護,而不會尋找與自己觀點相悖的證據。這種行為就是“證實偏見”,它會讓人過度自信,因為它只讓人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讓人們更加樂觀地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去思考事實到底是什麼。
無論學習、工作或者做其他事情,我們都應該避免過度自信,對於信息,我們應該保持客觀公正的分析能力,不過分樂觀,也不過分悲觀。這就需要我們隨時反思、質疑自己,讓自己盡可能地保持理智。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掌舵者雷•達裡奧(Ray Dalio)曾經說過:“無論我們對自己的觀點有多自信,都應該尋找那些不同意我們看法的聰明的人去討論。”這是自我反思的最好方法。真正自信的人,應該用自己的實力去說話,而不是空口說白話。

走出自卑的泥潭,人生就有無限的可能
在任何一個課堂上,都會存在兩種學生:一是抬頭挺胸、專心致志聽講的學生;二是緊縮著脖子、不敢抬頭與老師對視的學生。這兩種學生似乎能夠很好地代表自信和自卑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青少年朋友被自卑所困擾,他們表現得意志消沉、頹喪,甚至是墮落。他們往往過於關注外界的評價,時時處處都顯得小心謹慎,於是很容易就否定了自己。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一個人自己都不認可自己,又如何得到別人的認可呢?如果一個人陷在自卑的泥沼裡,他能夠用千萬種理由來否定和貶低自己,比如自己的個子不高、自己不夠白、自己的眼睛不大、學歷不高、家境不好等等。
當一個人被自卑所束縛,那麼他在學習和生活中,總會表現得沒精打采、自我封閉。
如果青少年朋友心理自卑,不僅會在精神方面表現出迷茫、拘謹和懦弱等缺陷,在實際行動方面也會因為患得患失、裹足不前而失去很多重要的機會。

曾經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任研究員的加藤嘉一十分關注中美日關係,在哈佛任職期間,他將目光放在了那些在美國求學的中國留學生身上—他們的學習方式是怎樣的?他們如何融入美國社會?他們走出國門後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祖國?
加藤嘉一經常會在哈佛校園中尋找中國留學生的身影,想方設法地與他們交流,以此瞭解他們的情況。另外,他還會經常瀏覽哈佛校園網站,因為哈佛校園網上有關中國的論壇、沙龍特別多,而且還保持了相當的熱度。有時,校園網上的“亞洲中心”還會舉辦專門的講座,話題包含了中國金融、政治、海洋政策、外交關係等方方面面。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加藤嘉一發現中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彬彬有禮,但是在課堂上缺少熱情和自信,絕大多數中國學生即使沒有完全接受教授的意見,也不會進行過多的探討與追問。這樣的“謙遜”似乎有點兒過頭,甚至有一點兒自卑的嫌疑。
加藤嘉一將自己的觀點撰文發表出來後,有一部分中國留學生表示不認同,但是這也讓他們開始反省:什麼是真正的自信?什麼是真正的禮貌與謙卑?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卑?

一個真正自卑的人,總是喜歡用別人的長處與自己的短處相比,最後越比越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多了,從而形成自卑的心理。而心懷強烈的自尊感的人,認同並讚賞自己的一切,即使沒有將自信張揚出來,也算不上自卑,只是謙卑罷了。
自卑對於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為自卑心理會讓人產生焦慮的情緒,並且使人的注意力分散,最終不能獲得成功;同時,由於沒有成功,他們又自卑起來,這樣就會讓自己永遠處在自卑的惡性循環中。正因為如此,青少年朋友產生自卑的時候,就要用理性的態度去剷除它,要時刻謹記一句話:自卑的泥沼裡永遠無法長出成功的花朵!
自卑是沒有標準的,我們不能用別人的標準來給自己下定義。
著名作家拉塞爾•H. 康維爾(Russell H. Conwell)曾經說過:“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他們沒有成功和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習慣用別人的標準去衡量自己。”
在他的著作《鑽石寶地》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客觀來說,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同樣也在某些方面超過所有的人。比如在舉重方面,有多少人能夠比過保羅•安德森(Paul Anderson);在舞蹈方面,有多少人比亞瑟•毛瑞(Arthur Maury)更厲害;在擲鉛球比賽中,又有多少人能夠成功超過白利•歐布萊恩(Bailey O'Brien)。你知道自己永遠無法超過他們,可是你並不因此而產生自卑感,也沒有因此覺得自己不行,甚至覺得是一塊廢柴。”
拉塞爾•H. 康維爾明確指出,只有傻瓜才會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就算你在跳舞或者舉重上不如別人,但這並不能說明你是一個“不行的人”。
亞瑟•毛瑞和保羅•安德森在舞蹈和舉重方面無人能及,可是沒辦法拿起手術刀,將手術臺上的病人挽救回來,所以他們是“做手術不行的人”,而不能說他們是“不行的人”。這種判斷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是用自己的標準,還是用別人的標準。
很多人會產生自卑心理,就是因為他們習慣於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這樣做只會給自己帶來一種錯誤的感覺,認為自己永遠不如別人、自己身上的毛病太多,甚至認為自己沒有了價值,不可能獲得成功與幸福,而事實上,你可能並沒有別人評價的那麼差!
這個世界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你的自卑也是不確定的。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寫道:“生活中的不確定性,正是我們希望的來源。”這位心理學家身患殘疾,並且曾因此而感到自卑。他發現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能夠給人帶來希望,因為每個人都有超越自卑的潛能。
什麼是不確定性呢?在經濟學中,不確定性是指經濟行為者在事先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某種決策的結果,或者說,只要經濟行為者的一種決策的可能結果不止一種,就會產生不確定性。比如某人買了一隻股票,不知道股票未來的漲勢如何,因此就產生了不確定性。
在量子力學中,不確定性指測量物理量的不確定性。由於在一定條件下,一些力學量只能處在它的本征態上,所表現出來的值是分立的,因此在不同的時間測量,就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值,就會出現不確定值。也就是說,當你測量它時,可能得到這個值,也可能得到那個值,得到的值是不確定的,只有在這個力學量的本征態上測量它,才能得到確切的值。
在生活中,不確定性體現得更為明顯,凡是未來將發生的,我們無法準確預知的事物,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比如明天的面試能不能通過,接下來的約會是否愉快,期末考試能否順利通過等。生活中絕大多數事物具有不確定性。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觀看足球比賽呢?因為它的不確定性,沒有到最後一刻,誰也無法預知比賽的結果會是怎樣。假如生活是確定的,我們看不到任何可能性,也就沒有人願意去努力拼搏,更沒有人看得到希望了,因為一切都是確定的,無法做出改變。
人的自卑心理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沒有天生的自卑或者無法改變的自卑。所以,我們應該多看到事物的“不確定性”,而不是一味地認定自己就是“很差”“做不到”“沒能力”。
當你不再給自己內心設限的時候,你的人生就有了無限的可能性!

戰勝恐懼:原來恐懼並沒有那麼可怕
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恐懼的體驗,比如一個人身處幽閉黑暗的空間、突然出現的巨大災難、流落在異鄉的街頭等等。恐懼會讓人產生不安、憤怒、驚慌、抑鬱、嫉妒等負面情緒,還會讓人心生怯懦,畏首畏尾,做什麼事情都缺乏自信心。
哈佛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哈佛教授經常會鼓勵學生戰勝恐懼,勇敢承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這樣才能獲得學習的進步。而超越恐懼,再向前跨一步,就是勇氣。那些總是害怕、畏首畏尾、缺乏自信的學生,是沒有勇氣去冒險、去收穫的。
威廉•莎士比亞說過:“懦弱的人在沒死之前,就已經熬過很多次了;而真正的勇士一生只死一次。”有時候,你的內心害怕什麼,就會發生什麼,這便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凡是你害怕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比如你的口袋裡放了兩枚金幣,你很害怕這兩枚金幣會被壞人搶走,於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用手摸兜,檢查金幣是否安全。可是,你的這個小小的舉動被小偷發現了,最後你的金幣要麼會被小偷偷走,要麼就會因為磨破口袋而掉落。
墨菲定律在技術界帶來的影響更大,因為它會給技術人員帶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技術風險總是會由可能性變成突發性事件,讓人猝不及防。
恐懼感來源於未知,害怕未知事物是人類的本性。
其實,人類的絕大多數恐懼感來源於未知,害怕未知事物是人類的本性。比如在原始時代,人們就開始害怕未知事物,比如原始人離開自己的洞穴去未知的場所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不確定能否找到食物,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凶獸。
人類的大腦至今仍然存在這樣的意識—離開自己熟悉的場所是很危險的。
英國神學士詹姆士•裡德(James Reed)說:“人類的許多恐懼都來自對這個世界的不瞭解,來自這個世界對於人類的控制。為了讓人生變得更加完滿,人類就必須去獲取控制恐懼的力量。”
雖然現代社會發展迅速,人類文明快速進步,然而未知的事物仍舊源源不斷地出現,科學所能解釋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無法解釋的就變成了人類恐懼的根源。
面對未知事物,人類不能僅僅感到恐懼,還應該具有探索和冒險的精神。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恐懼感能夠為危機管理提供動力。當我們感到恐懼的時候,內心便會意識到危機的存在,這時候人處於警覺的狀態,“求生欲”也被激發了出來,改變由此而來……
恐懼感來源於內心,你越是害怕,越容易失敗。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瓦倫達效應”。這個心理學效應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美國有一位高空鋼索表演者,他的名字叫瓦倫達(Wallenda)。很遺憾的是,他在一次眾人矚目的表演中失足身亡了。事後他的妻子含淚說道:“我知道這一次他肯定要出事,因為他在上場前就一直說‘這次表演太重要了,一定不能失敗,絕對不能失敗……’而此前無論參與什麼表演,他只是專心為其做好準備,而不去想其他事情,更不會擔心表演的成功或失敗。”

人們把這種專心做事,而不在意這件事的意義和結果,不患得患失的心態,稱為“瓦倫達心態”,又把這種害怕失敗而導致失敗的情況稱為“瓦倫達效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也指出:大腦中的某些圖像會像現實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從而影響到人的行為及心理。比如一位籃球運動員在比賽前提醒自己一定要進球,而他的大腦中往往會出現“沒有進球”的情景,這一情景會直接影響到他的發揮,讓現實的情況向他害怕的方向發展—最終他真的沒有進球。
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不去考慮太多問題,不讓功利心帶來擔憂和焦慮,而是專心去做那件事情,那麼就會更加容易成功了。
成功者永遠都走在路上,永遠都活在當下,他們不會因為未知的事物而產生焦慮,也沒有時間去“想太多”,因為他們的時間都用在了努力奮鬥上。
恐懼感也有益處,就是成為“危機管理”的動力。
中國有一句俗語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一個人被蛇咬過之後,對於“蛇”的恐懼感會深藏在內心,以後看到蛇或類似於蛇的東西時,就會感到害怕。被蛇咬過之後,你可能不會出現危及生命安全的情況,不過內心受到的“傷害”卻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的內心會被植入一種叫作“害怕”的東西,下次遇到類似的事件時,內心的“害怕”又會浮出來。
這種條件反射的恐懼感,能夠成為“危機管理”的動力。
當我們的內心出現恐懼感的時候,說明自身正處於危機之中。這時,我們的身體和心理便會做出應激反應,並且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美國《危機管理》一書曾對《財富》雜誌排名前500強的大企業董事長和CEO做過專項調查,結果表明:80%的被調查者認為,現代企業面對危機,就如同人們必然面對死亡一樣,已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認,曾經受到嚴重危機的挑戰。
一個人在面對危機時的表現是好是壞,能夠顯出他內心的格局是大是小。
有的人在大風大浪面前仍舊巋然不動,有的人卻像驚弓之鳥,總被對未知的恐懼俘虜。在面對同樣的困難時,格局大的人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格局小的人卻只能看到失敗的影子。
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堅持你的角色需要很大的勇氣,勇敢起來,你還需要很多支持。”
當恐懼感出現時,我們也要鼓起勇氣,在抱著最大的希望的同時,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樣,當最壞的情況出現時,我們才能從容應對,不至於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或許有人會說,做最壞的打算不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現嗎?其實,做最好的打算或做最壞的準備,並不是有沒有信心的表現,而是一種面對困難的人生態度。

樂觀向上:將優秀當作一種習慣
拿破崙•波拿巴曾經說過一句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就是這種差異會造成巨大的差距。很小的差異指的是積極的心態還是消極的心態,巨大的差距就是指成功和失敗。”

2019年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來了兩位重量級的演講嘉賓,一位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另一位是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Al Gore)。此外,還有一位更耀眼的“明星”搶了兩位重量級嘉賓的風頭,他就是哈佛新任校長勞倫斯•巴科。
勞倫斯•巴科在演講中回憶許多“往事”,尤其是自己領導哈佛大學第一年的那些亮點。與此同時,他還談到了這個時代的“動盪不安”,比如穆斯林、猶太教徒和基督教禮拜者組織的暴力活動,全球氣候變化以及極端天氣給人類帶來的生存危機,等等。
在談到這些嚴峻的問題時,勞倫斯•巴科表現得一籌莫展,臉上的表情十分凝重。然而,在演講的最後,他突然變得情緒高昂起來,大聲說道:“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這是因為我在你們所有人中間生活和工作,因為我看到你們所做的事情,因為我知道你們能做的事有無限潛力。願我們在未來幾年互相尋找靈感,願我們的能力超越我們的期望。願哈佛繼續成為世界希望的源泉。能夠擔任校長我感到榮幸!”
最後幾句話充滿了樂觀與希望,雖然轉折有些突然,但全場的氣氛立刻沸騰起來。

這便是樂觀的力量!正如丘吉爾所說:“悲觀主義者認為每個機會都有困難,樂觀主義者在每一個困難中都看到了機會。”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天生就比較樂觀,但這並不意味著“樂觀”是一種無法在後天養成的品性。這全在於選擇,且是完全處於我們的掌控能力範圍之內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早醒來,我們是以焦躁不安的心緒還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迎接這一天的呢?研究表明:從長期來看,樂觀者能更好地應對壓力,他們生病的次數也更少,壽命也更長,而且他們要比那些消極的人更快樂、更成功。
樂觀的人更容易獲得快樂,而快樂是青春應有的基調!
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教師泰勒•本-沙哈爾指出:要好好控制住腦子的反應,你不能不隨時注意自己身心所處的狀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於追求著快樂的同時逃避痛苦,然而我們若是改變心態,就可以很快改變先前對快樂和痛苦的認知。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面對挫折、困難或不如意的時候,我們不妨讓自己的心態轉變一下,就會發現結果是截然不同的。一個人快不快樂,其實就在於他自己。
你認為自己處於某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會越發明顯。如果你認為自己很可憐,讓自己沉浸在苦悶之中,那麼你的生活就會真的很痛苦。如果你相信自己很快樂,並且能夠快樂地去生活,那麼你的生活也就真的很快樂。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倫•J. 朗格(Ellen J. Langer)教授指出:明白了歡樂並不等於快樂,並不能令我們最終得到解脫。或許你會以為,假如有個人住在好萊塢或迪士尼樂園所在的地方,一年到頭陽光充沛、充滿歡聲笑語,那麼他一定會比別人快樂。如果你這樣想,那麼你的看法就不免有些錯誤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總是認為歡樂就等於快樂。但事實上,這兩者之間很少有共通之處。歡樂就是人們在進行一種活動時,所得到的即時感受;快樂則往往是在活動結束之後才會感受到的一種成就感。所以快樂是更深入、更持久的情緒。歡樂與快樂的區別就在於,到遊樂場去遊玩,去看球賽、電影或者電視,它們全都是歡樂的活動,能幫助人們放鬆身心、忘卻煩惱,甚至會讓人哈哈大笑;但是,它們不一定會帶來快樂。
樂觀的人更容易戰勝厄運,因為樂觀的人會積極地面對,而不是消極地承受。
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當然是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蛻變和完善的人生。
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並沒有豐厚的家底或顯赫的出身,想要獨自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立足,就要時時刻刻面臨各種厄運與磨難,並且保持一顆堅強的心。
如果你在一次失敗之後自暴自棄、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的話,那麼失敗之後就只能還是失敗,之後是一連串的失敗。但是,如果在第一次失敗以後重新審視自我,鼓起追求成功的勇氣,你就可能獲得一定的成功。
樂觀的人更容易獲得幸運,成為“幸運兒”。
人們常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想成為幸運的寵兒,就要讓自己擁有幸運的氣場。樂觀而強大的氣場會吸引到更多的幸運。
如果幸運是一個概率問題,那麼深知概率的高等數學家們,又是否能更接近幸運呢?答案是否定的。在高等數學中,有專門研究隨機事件規律的公式,它讓我們知道生活中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也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處理隨機事件。但是這種隱秘的隨機性,人們越是研究它,越是會被它的錯綜複雜震撼—即使是高等數學家,也無法識破概率的奧秘,否則他們通過計算就能買到彩票的頭獎,而不需要任何運氣。
幸運的降臨,有時會很難,有時又很簡單,就像拋硬幣一樣,正面朝上或朝下的概率都是二分之一。不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室內的環境差異,空氣的濕度變化,氣壓的大小,拋硬幣的力度、方向,硬幣的磨損狀況,等等,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即使你已經拋出了九次正面朝上,第十次也不一定就是正面朝上,這便是幸運降臨的偶然性。

堅強的意志力:克服一切困難的決心
哈佛大學在研究“意志力對於生命個體的巨大作用”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資深的研究專家羅素•康達(Russell Konda)博士曾經說過:“古往今來,對於成功秘訣的談論實在太多了,但其實成功並沒有什麼秘訣。成功的聲音一直在芸芸眾生的耳畔縈繞,只是沒有人理會它罷了。而它反復述說的就是一個詞—意志力。任何一個人,只要聽見了它的聲音並且用心去體會,就會獲得足夠的能量去攀越生命的巔峰。”
羅素•康達博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一項事業,就是將“意志力能夠支配人生走向,讓人勇往直前,並且獲得自由”的觀點植入美國人的思想中。
什麼是意志力呢?意志力就是一個人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激勵自己不斷進步的能力和克服一切困難的能力。堅強的意志力能夠幫助我們掌控人生、控制情緒、戰勝困難,從容不迫地走向成功;而缺乏意志力讓人膽怯、畏懼、無所作為。
堅強的意志力和成功的欲望,都是一個人取得輝煌成就的必要條件。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青少年朋友,他們擁有過人的才學,也具備成就事業的能力,可是他們就是缺乏最基本的意志力,做事情沒有堅定的信念與決心,最終也是碌碌無為。

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是美國著名的媒體人。她所主持的脫口秀節目,曾經連續25年穩居美國脫口秀節目的頭把交椅,連張靚穎也是她的粉絲。
她不僅是美國最有錢的黑人女性,而且還得過18次艾美獎。
2011年,奧普拉成功轉型,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由她監製的現實劇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和收視率,而她作為新手製作的紀錄片《信仰》,也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
同時,她還被邀請出演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紫色》,而且第一次接觸電影就得到了奧斯卡獎的青睞,獲得了當年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不僅如此,以她的名字冠名的雜誌,每個月的銷量都超過250萬冊。她還創建了一個影響力巨大的讀書俱樂部,經她推薦的每一本圖書,都可以迅速登上暢銷書的榜首。她在推特上的粉絲數量超過三千萬,還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奧普拉對於美國社會民眾的影響之大,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奧普拉效應”。
這樣一位具有多重身份、扮演不同角色、影響力巨大的女強人,是如何做好自己的選擇,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在不同的角色間自由轉換,而且能夠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呢?
答案是堅強的意志力,是克服種種困難的決心,是堅持和永不放棄。
2013年,奧普拉受邀前往哈佛大學進行演講。她自信地站在演講臺上,面對著哈佛全體師生,鏗鏘有力地說道:“人生沒有失敗這檔事,所謂失敗只是讓人生轉個彎。有時難免會陷入掙扎,卡在困境中,不過你想創造的人生故事會帶著你走出去。”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堅強的意志力成就了奧普拉,讓她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成功橫跨多個領域,並且將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她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女強人,讓普通的奮鬥者望塵莫及。與奧普拉的成功相比,普通人可能要差很多個數量級,但是她在面對種種困難時所展現出的堅強意志力,卻是普通人可以效仿的。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我們自己想像的困難。
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會有能耐、機靈和知識。”假如一個人缺乏自信,沒有能夠控制自己的意志力,那麼他如何能夠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又如何能夠擁有創造和發明的可能性呢?
我們身邊的年輕人都很熱衷於自己的學業與工作,可是由於缺乏意志力,很多時候選擇了輕易放棄。他們時常對自己的才學以及自己所有的優勢表示出懷疑。他們不知道如何發掘自身的優勢,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通常表現為灰心喪氣、悶悶不樂。
當你被想像的困難所困擾時,不妨馬上行動起來,去做一點兒實際的事情。當你害怕的時候,就開始行動起來,當你開始行動時,就沒有時間害怕了。
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要害怕,更不要抗拒改變。
很多困難需要我們自身做出改變,而“害怕改變”是人的天性。因為改變就意味著承擔未來的“不確定性”,如果你一步走錯,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這時候,自我防禦機制就會站出來對你說:不要去冒險,你無法戰勝那些困難。如果你意志力薄弱,自然會順應天性,抗拒改變;如果你意志力堅定,便能戰勝人性的弱點,勇敢地做出改變。改變包括行為、生活方式的改變,還包括思維方式的改變。行為、生活方式的改變或許還算容易,思維上的改變卻很困難,因為改變思維意味著質疑甚至否定自己原有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再逐漸建立起全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就像給自己的思維做了一次手術,是痛苦而又孤獨的過程。
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說過這樣一段話:“你們這一代人比以往任何人掌握的知識力量都強大,這能夠讓世界快速發生改變。得益於科技的發展,每個人現在都有讓改變發生的工具和潛力,因此我們可以讓這個時代變成最好的時代。”
庫克認為,生命中最嚴苛的挑戰和最大的困難,就是知道何時突破傳統,做出改變。我們也應該如此,不再害怕困難,不再安於現狀,不再抗拒改變。當我們做出這些改變,勇敢向前踏出第一步之後,會發現所有的困難都迎刃而解了。


遵從內心:在自己的路中走向成功
在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並不是“經濟學導論”,而是泰勒•本-沙哈爾導師的“幸福課”。眾多學生聽完“幸福課”後,都懂得了“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中的最終目標”。一個幸福的人,必然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當我們在追求有意義而又快樂的目標時,我們就不再是在消磨時光,而是在讓時光閃閃發亮。
泰勒•本-沙哈爾導師在課堂上幽默地說道:“獲得人生幸福的要點有很多個,第一要點就是遵從自己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而選課,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候,他們在面對選擇或者困難時不知所措,或者被他人的想法左右,最終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選擇。很多人不都是如此嗎?面對未知的未來,不知道內心的真正渴求是什麼。當我們陷入迷茫之時,是停下腳步思考,還是一門心思地往前走呢?
或許你會閉上眼睛,聆聽內心的聲音繼續摸黑前進,可是所謂“內心的聲音”也有可能會欺騙你,它只不過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感性因素和隨機而生的靈感,與理智和成功相去甚遠。
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在自己的路上走向成功。
遵從內心,首先要有自覺意識。
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鐫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
千百年以來,人類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在你認識這個世界之前,你首先要學會認識你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在哪裡。不過,認識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的人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一個人的行為及決定,都會受到主觀意志的影響,也就是自己所做的事情,所做的決定,都是由“我”做出來的,而不是別人。所以,決策的優劣就在於這個人是否具有自覺意識。如果一個人不瞭解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那他如何找到出路呢?
人類之所以很難認清自己,主要原因就在於人類對於別人的正面評價通常採取接納的態度,而對於別人的負面評價—包括意見、建議等,通常採取拒絕的態度。這樣一來,人類總是看到自己的優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對於自己也沒有客觀的認識。
還有一類人恰恰相反,他們只看到自己的缺點,陷在自卑中無法自拔。
遵從內心並不是被自己的想法完全左右,而是客觀公正地認識自己,找到出路。
無論走多遠,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這是很多人會犯的錯誤,就是走著走著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方向。
你很努力地做好了一件事,然後又接著做另一件事,卻在不知不覺中誤入歧途,最後把最初的目標都拋之腦後了。無論如何,你都應該將最初的目標記在心中。
每當你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前行進了一段路程之後,不妨停下來想一想,看看自己是否走錯了路,是否把自己的目標給忘記了。儘管我們想將所有精力都花在實現夢想上面,但是經常會因為瑣碎的事而走了岔路。
很多人會因為一些很小的事而失去最終的目標,這無疑是可悲的。

在哈佛大學2016年的畢業典禮上,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發表了自己的演講,他說:“無論做什麼選擇,都要聽從內心,追隨直覺,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定義每個人的角色。”他認為,不論你的父母或社會壓力怎麼安排你的未來,只有做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才有意義。
在演講中,斯皮爾伯格圍繞著“遵從內心”提出了幾個值得深省的問題:
1.你清楚自己要什麼嗎?
2.想一想:你為什麼要上大學?
3.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4.你是否傾聽你內心的聲音,定義你的角色?
5.你逃避現實和痛苦嗎?
6.你是否珍惜家人和夥伴?
這些問題確實“直擊內心”。斯皮爾伯格不僅提出了這些問題,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做出了回答。他的目的或許只是引發學生的思考,而學生會做出怎樣的回答,將寫在自己的人生履歷上面。你只有遵從自己的內心,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演講結束後,當時的哈佛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oster)曾稱讚斯皮爾伯格:“作為一位非凡的故事講述者,他為沉默者帶來了話語,為歷史帶來了生命。”其實,在斯皮爾伯格自己看來,他只是聽從了自己的內心,追隨著直覺在做事,能夠在自己的路中走向成功,或許只是意外收穫!

不要走到了最後,才發現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的人忙於趕路,也有可能讓自己找不到出路,最後慌不擇路地走上錯誤的道路,等真正到達目的地之後,才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就走錯了。他們經歷了那麼多艱難險阻,花費了大把時光,卻發現最初的目的地才是自己真正的追求。
我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會經歷各種曲折,走了無數彎路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時,你更應該確定自己最初的起點,只要能確定最初想要的東西,即使走再多彎路也不會偏離最終的目標。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被挫敗於挫折面前,被拋擲於失敗的深淵;那些不敢面對現實的人選擇躲在角落裡痛哭流涕,始終抬不起頭來;那些心胸狹窄的人在落敗之後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燃起生活的信心……在挫折面前,你忘掉最初的起點,就等於失去了面對一切的勇氣。
當我們堅定了自己的初心和目標,始終遵從自己的內心前行,就不會再懼怕風雨和艱難險阻,即便曾經走了很多彎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也不會影響我們最終走向成功。

精力管理:充沛的體力是學習的基礎
從古到今,人們總是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智能”培養上,很少會重視學生的“體能”培養。這無疑是教育的誤區,因為強大的體能才是學習的基礎,其重要性不亞于“智能”。
許多人只知道哈佛大學裡都是“智力超群”的天才,卻不知道很多哈佛高才生都是傑出的運動員,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在各種體育賽事中獲獎無數,擁有高排名的學生隨處可見。這便是哈佛大學所強調的全面性優秀,他們不是為了培養“書呆子”。
在申請哈佛大學的學生中,專業的運動員會擁有很大的優勢,哈佛大學甚至將“體育”單獨列出來,其權重達到了25%。在“體育”要素的評判中,招生官會給學生進行打分,6分最低,1分最高,其中還有“+”或者“-”作為調整。最後,招生官根據4個要素進行總體的評估。可見,體能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哈佛的申請成功率,並且會對以後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哈佛大學才會將“精力管理”當成重要的課程講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只有做好精力管理,擁有了充沛的體能,才是學習的基礎。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精力最大化地產出,就要學會將自己的精力聚集到最重要的事情上,畢竟人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只有高效、有意義地使用自己的精力,才能彰顯專注的價值。

吉姆•洛爾(Jim Loehr)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超級暢銷書《精力管理》的作者之一。
他曾經對多名運動員和商業人士進行過心理輔導,並且幫助他們進行“精力管理”。在經過大量的實踐指導之後,他才發現人們對於“精力”一詞的瞭解並不透徹,既不知道精力的變化規律,也不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在他看來,精力管理甚至比時間管理更重要。
他在《精力管理》一書中寫道:“我們應該在精力充沛的時候做重要的事情,讓自己勞逸結合,作息要有規律,多進行有氧運動,累了就補充能量。只有善待自己的身體,身體才會善待你。同時,也要順應精力的變化規律去做事,而不是逆反規律……”

每個人擁有的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將有限的精力聚集到某一個點上,出色地完成某一項任務,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如果你不知道怎樣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讓它們分散于各處,自然無法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同樣,如果你的精力不足,卻還想保持專注的狀態,則會給大腦造成一種錯覺,讓大腦以為是專注力“不受控制”,其實是精力不足了。
生活在數字化時代,我們給自己安上發條,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學習、生活和工作。然而,面對與日俱增的社會壓力,我們的精力卻“捉襟見肘”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似乎比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更加重要,因為精力不足,專注力便會下降,我們也就無法正常地學習與工作。只有當我們精力充沛的時候,才能讓任務保質保量。
精力管理離不開體能訓練:要知道如何學習,更要知道如何運動
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約翰•瑞迪(John Ratey)寫過一本書名叫《運動改造大腦》,書中列舉了無數個真實的案例以及上百項科學研究成果,著重表達一個觀點:運動不只是為了健身、鍛煉肌肉,還能鍛煉大腦,增強學習力,改造心智,讓你更聰明、更快樂、更幸福!
有一句話叫“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僅能夠增強我們的體質,還能改善我們的精神狀態,讓我們精力充沛、精神抖擻。所以,我們不僅要專注地學習,也要專注地運動!
在運動過程中,人體的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都會大大增加,血液循環加速,身體會分泌大量的天然激素,比如腎上腺素、生長激素、內啡肽等。這時大腦會處於興奮狀態,並且獲得足夠的氧氣和能量,從而更加高效地運轉,精力自然得到提升。
哈佛腦神經專家麥金尼斯(McGinnis)博士也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規律適量的運動,超過6個月或一年,就會使部分區域的腦神經量增加,而這些因長期運動而增加的腦神經,正是控制我們記憶及思考的重要部分。”
從精神層面來說,喜歡運動的人,往往樂觀開朗、積極陽光,能夠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每一天的學習和每一天的生活。所以,我們必須給自己制訂運動計劃,並且每天實施。

精力管理離不開睡眠保障:只有會休息的人,才能高效學習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導師”泰勒•本-沙哈爾博士說:“最高效的人都是最會休息的人。”
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幾乎每天要睡20個小時以上,成年人每天至少也要睡79小時。可以說,睡覺是人類必不可少的行為。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也是我們保持精力充沛的基礎。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在睡眠的時候,身體正在經歷一個主動修復的過程:
1.睡眠能夠消除疲勞感,恢復人的體力
睡眠期間,人的體溫、心率、血壓會下降,呼吸及部分內分泌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而胃腸道及其他有關臟器合成並製造的人體能量物質得到增加,從而使人的體力得到恢復,疲勞感得以消除。
2.睡眠能夠養護大腦,恢復精力
由於睡眠狀態下,大腦的耗氧量會大大減少,有利於腦細胞貯存能量、恢復精力,所以睡眠充足的人往往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學習和工作的效率較高;而睡眠不足的人往往精神萎靡、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等。
3.睡眠能夠增強免疫力,康復機體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會針對侵入的各種抗原物質產生抗體,並且通過免疫系統將其清除,以保證人體的健康。睡眠不僅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還能夠使各組織器官的自我康復速度加快。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學習任務多麼繁重,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只有在睡眠中恢復了精力,我們才能更加高效率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精力管理離不開均衡飲食:豐富的食物才是你的精力之源
從生理學角度來說,精力來源於氧氣和血糖的化學反應。飲食與精力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英語裡有一句流行語“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是說,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飲食方面進行調整,從而讓自己獲得充沛的精力呢?
應該遵行少吃多餐的原則,最好能夠變三餐為五餐。這裡說的“五餐”並不是五頓飯的意思,而是三餐要儘量少吃,然後我們在三餐的間隙補充一些零食,比如堅果、水果、蔬菜沙拉等。這樣做能夠有效減少血糖的波動。
應該多吃一些低糖、綜合營養質量指數高的食物。營養質量指數,又叫營養素密度,是指食物裡某種營養素的含量,英文叫Nutritional Quality Index,簡稱NQI。無論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它們的含量越高,NQI值就越高,熱量則越低;相反,NQI值越低的食物,熱量則越高。
平時應該多喝水,保證身體的水分供給。喝水可能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精力再生方式,因為人的身體中水的含量約占70%,大腦中水的含量更是高達80%。很多時候人感到疲勞,並不是真的疲勞了,而是因為身體缺水給人帶來了疲勞感。

第七章 每天多學一點兒:哈佛一直堅守的行為習慣

 

從淩晨四點半開始:常人所不知道的秘密
“很難相信那只是個意外,從此淩晨四點的洛杉磯街頭,行人依舊稀疏,燈火依舊寥落,只是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了。”
前段時間,科比•布萊恩特意外去世的消息傳來,讓所有粉絲都為之心碎。即使你不喜歡看NBA,也知道他的名字,特別是那句“淩晨四點的洛杉磯”,幾乎家喻戶曉。很多人喜歡科比,不僅僅因為他精湛的球技和難以超越的戰績,還因為他的努力與勤奮。

科比曾經說過:“我最無法容忍那些懶人,我和他們的語言不同,也無法理解他們……如果我不說這些人又懶又蠢,那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
科比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淩晨四點的洛杉磯”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一次科比接受採訪,記者問他:“你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問記者:“你知道淩晨四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嗎?”
記者搖頭說:“不知道,那你告訴我,淩晨四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
科比撓撓頭,說:“滿天繁星,燈光寥落,行人很少。”
說到這裡,科比突然笑了,接著說:“其實究竟是什麼樣子,我也不太清楚。可是有什麼關係呢?每天淩晨四點的洛杉磯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中的洛杉磯街道上。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變化;兩天過去了,黑暗依舊沒有變化;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淩晨四點鐘的黑暗仍舊沒有變化,可是我變得肌肉強健了,有體能和力量,並且成為一名投籃命中率很高的運動員……”
科比的一席話讓記者動容,也因此產生了深深的敬佩感。

淩晨四點的時候,科比已經奔跑在洛杉磯的街頭,這時的你又在做什麼呢?
成長的經歷會告訴我們,每天多付出一點兒,一天不見回報,一個月不見回報,一年不見回報,但十年一定會有所回報的。為什麼期末考試拿第一名的是別人?為什麼站在領獎臺上的是別人?為什麼手捧鮮花走在紅地毯上的是別人?為什麼開名車、坐頭等艙的是別人?答案其實很簡單:只是因為別人每天多學一點兒,每天多付出一點兒努力。
淩晨四點半的哈佛校園,燈火通明,隨處可見移動的“圖書館”。
在哈佛大學,學生的學習很少需要導師的督促,他們往往自主學習,自己安排課餘時間去完成導師佈置的作業,或者學習其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即使到了深夜,甚至是淩晨,哈佛的校園裡仍舊燈火通明,隨處可見埋頭讀書的學生。
英國一家電視臺曾為哈佛大學錄製了一期名為《哈佛淩晨四點半》的節目,從淩晨四點半開始,將常人所不知道的秘密一一展現在大家面前:淩晨四點半的圖書館裡,已經座無虛席,學生們認真地看書、專心地做筆記、小聲地討論問題……
除了圖書館,哈佛校園裡的其他地方,比如學生餐廳、教室、實驗室,甚至醫療室,全部都是刻苦學習的哈佛學子。他們利用一切時間來學習,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深深地感染著每一位哈佛學子。對他們來說,哈佛大學就是一座不夜城,是世界上最好的求學聖地,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變成一座圖書館,甚至每一位哈佛學子都是一座移動的“圖書館”。
到底是什麼讓哈佛學子如此勤奮努力地學習呢?這和哈佛精神與哈佛學風有關。在哈佛校訓中,有一條很有代表性:“假如你想在畢業以後,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如魚得水,並且得到大眾的欣賞,那麼你在哈佛求學期間,就不會擁有閒暇的時間去曬太陽!”
哈佛學子勤奮努力、自信熱忱,懂得創新與行動,也懂得如何抓住機遇,這樣的學習態度能夠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多的能力,最終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只有不斷向前,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才可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你將變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哈佛學子為什麼能對知識如此癡迷呢?因為他們知道,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自己將變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現代社會,知識正在向資本靠攏,這意味著你掌握的知識越多,你收穫的資本也會隨之增多。時代的走向不正是如此嗎?一些在公司或企業上班的人也加入了學習大軍,而且他們的數量與日俱增,在今後,這種增長趨勢會更加明顯,這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充電”。但是為何這些上班族都需要如饑似渴地“充電”呢?因為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如果你缺少知識,那麼你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
曾經的石油大王約翰•D. 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說過一段話:“即使剝光我身上所有的衣服,拿走我的所有財富,然後把我扔到沙漠中,只要有一支商隊經過,我又可以成為一個億萬富翁。”洛克菲勒為何這麼自信?因為他擁有一種特別的財富,這種財富無人能偷走,但可以改變人的命運,這種財富就是知識。這足以證明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實用價值。
學習不僅僅在學校裡,還在人生中的每時每刻。
哈佛大學真的有人學習到淩晨四點半嗎?當然有,但不是全部,頂級學霸除了勤奮和努力外,還懂得學習的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學習力。正如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W. C. 柯比(W. C. Kirby)教授所說:“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成為學習的主人。”
柯比教授認為,在全新的時代,如果我們仍舊使用傳統的方法去學習,學習只會變成一個減值的過程;而以學習力去獲取知識,學習則會變成一個不斷增值的過程。他在《學習力》一書中寫道:“學習力就是一種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它讓孩子學會學習,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獨立地思考問題,並發揮自身的創造力來解決問題。”
除了改變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的培養,哈佛大學還經常告訴學生“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哈佛前任校長尼爾•魯登斯坦(NeilL Rudenstine)曾說:“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快速高效地學習。過去,一個人全部知識的80%是在學校學習階段獲得的,其餘20%則依靠在工作階段的學習;而現在完全相反,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不過占20%,而80%的知識就需要你在漫長的一生中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獲得。那種依靠在學校時學習到的知識就可以應付一切而受用終身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學習不僅在學校裡,它應該被當成一種“終身事業”。這也是哈佛大學希望學生能夠堅守的行為習慣—在人生中的每時每刻都不忘學習。

勤奮與拼搏:竭盡全力才能有所收穫
哈佛大學公開課教授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來中國演講時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塊土地再肥沃,如果不去耕種,也長不出甜美的果實;一個人再聰明,如果不懂得勤奮,也目不識丁。”
古往今來,但凡有所作為的人,無論科學家、政治家還是文學家,都離不開“勤奮”二字。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你必須保證自己時刻都在努力進步,才能將競爭者甩在身後。今天你懶惰了,明天你將趕不上競爭對手,因為每個人都在前進,時刻也不停息。
蘇格蘭著名的散文家和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說過:“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我沒有什麼學習天分!我不夠聰明!我努力了就是學不好!我不如別人!事實真的如此嗎?也許只有到了哈佛的校園裡,你才能找到不一樣的答案。哈佛學子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天才出於勤奮”的道理。或許我們並沒有太多的天賦,但是勤奮能夠讓我們變得出色起來。正如偉大的藝術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所說的那樣:“假如你沒有別人聰明,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能力,那麼勤奮將會彌補你的不足;假如你擁有明確的目標,做事的方法也很恰當,那麼勤奮將助你獲得成功!”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內閣成員趙小蘭畢業于哈佛大學。她的求學之路異常艱辛,雖然一直被身邊的人視為“天才”,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勤奮與努力。
剛和父母來到美國時,她連一個英文單詞都不認識,卻被父母安排插班。那時的學習十分困難,她只能把老師講解的內容用筆記本抄下來,晚上由父親翻譯成中文,方便理解和記憶。與此同時,父母還從最簡單的英文字母開始,將每天的娛樂時間用來給她學習英文。
經過幾年的勤奮學習,趙小蘭的英文水平突飛猛進。她可以進行正常交流,也能聽懂老師的課了。大學畢業之後,趙小蘭同時被芝加哥大學、沃頓商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等名校錄取,不過她還是希望能夠進入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儘管每年哈佛錄取女生的比例僅有5%。最終,趙小蘭從千萬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哈佛商學院企管碩士班錄取了。
趙小蘭對在哈佛求學期間的記憶十分深刻,每天早上八點開始,一直要上課到下午兩點半,課後還沒有休息的時間,因為要完成三項課題,就必須去圖書館找資料,每項課題至少要花費3個小時,因此每天都要忙碌到淩晨一兩點才能休息。
雖然在哈佛求學的那幾年很累很累,可那是趙小蘭受益最多的幾年。
在哈佛的畢業典禮上,趙小蘭被評選為學生代表,帶領畢業生隊伍與哈佛告別。她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東方女學生。
趙小蘭無疑是一個天才,不過在哈佛求學期間,她付出更多的還是勤奮與努力。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品質,她才從一個連英文字母都不認識的小女孩,到哈佛碩士畢業,並且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的首位華裔內閣成員和勞工部長。

每個人都懂得勤奮的道理,可是真正能夠用實際的行動去證明和詮釋它的人少之又少。勤奮努力的學習之所以能夠創造出天才,是因為其中包含著堅持與頑強,也包含著勇氣與智慧。如果能夠將這些品質結合起來,並且付諸現實的行動,那麼你便擁有了成功的基礎。
真正的勤奮是“竭盡全力”,而不是“盡力而為”。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付出的勤奮與努力,與我們所得到的回報成正比。當我們感到學習有一定壓力的時候,也許並沒有竭盡全力。“盡力而為”與“竭盡全力”是存在差別的,前者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後者卻讓自己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開發。
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應該明白一點,那就是“盡力而為”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只能說明你比一般人付出得更多,卻無法讓自己超越平庸的界限。只有“竭盡全力”,讓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你才能取得更突出的成功!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戶樞不蠹”,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的門軸經常轉動,就不會被蟲蛀蝕。這就是說經常運動的東西不容易腐壞,我們的大腦就是如此,勤於動腦,才能更加聰明。青少年正處於大腦活躍期,如果沒有讓腦細胞活躍起來,就會陷入一種低沉的抑制狀態,時間久了,自然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現象。
在應該拼搏的年紀,就應該努力向前,而不是對惰性投降。
心理學家將人的惰性分成兩種,一是行為上的惰性,二是思想上的惰性。
行為上的惰性比較容易被察覺,要克服也比較容易。發現自己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或者行為上有偷懶的現象,我們只要進行相應的糾正就可以了。
思想上的惰性更加可怕一些,它就像一種慢性疾病一樣,在無形中影響我們的思想。我們看到有人表面上整天都在忙碌,似乎一點兒也不懶惰,可是收集了信息卻發現不了問題,發現了問題也沒有立刻採取行動去想辦法解決。由於很少動腦思考,這些人大腦始終處於封閉狀態,有的人工作好幾年了,水平一點兒也沒有得到提高。由於惰性思維的影響,他們沒有實現自我突破,也沒有進行自我約束。
人的惰性行為很多時候也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外部環境“允許”,人的惰性就越嚴重。
當你養成勤勞的習慣時,惰性行為自然就會煙消雲散了。因為一個人在勤奮做事的時候,行為和意念都是統一的,類似懶惰這樣的消極行為一般都沒有潛入的機會,更不可能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在勤奮努力的同時,你最好運用最積極的方式進行自我肯定,比如你可以說“我會變得越來越勤奮的”,而不能說“我再也不偷懶了”。
這樣的自我暗示能夠給你積極的力量,讓你克服拖延與懶惰。

汲取知識:哈佛最貴重的資產
哈佛大學的第2任校長亨利•鄧斯特(Henry Dunster)經常對學生們說:“祈禱,然後去學習!”
哈佛學子最大的信仰,就是知識。新生進入哈佛大學後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培養從圖書館裡查找與自己所學課程相關書籍的能力。平時,哈佛的圖書館裡總有無數學生走動,他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享受著汲取知識的快樂。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不同,而知識結構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高低。無知的人就像井底之蛙,看到的永遠只有那一小方天空;知識淵博的人卻像空中之鳥,自由翱翔於廣闊的天際。
日積月累的知識會以無形的狀態保存在大腦中,在需要的時候,大腦會分析、篩選、總結這些知識,最後得出最好的生產勞動方法。這便是知識的產生過程和利用價值。

進入哈佛大學就讀的學子,他們的學業是十分繁重的,競爭也是十分殘酷的。比如哈佛商學院採用的學制是兩年制,在第一學年,學生的課程安排非常繁重,主修課程達到了11門,而學校規定一年級的學生成績中,最少有10個“良”,如果成績單中出現的“及格”和“不及格”超過了8個,那麼這些學生就“觸網”了,他們若想直接進入到二年級學習,需要向成績委員會遞交請求,成績委員會會根據學生的請求、“觸網”的原因以及教授的評價來決定是否通過。請求通過的學生可以繼續升學,沒有通過的學生就要被迫退學,但是這些退學的學生還有權利再次申請到哈佛大學讀書。
事實上,每年“觸網”的人數都低於5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不會因“觸網”而離開學校,相反,就算只有5個人會被淘汰,這種威脅還是巨大的。因為評分不是以整個年級來劃分範圍,而是在班上按照百分比進行分配的,我們都知道即使是一群智者同行,也會有落後的一名,所以學生們面臨的挑戰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為了不致在殘酷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許多學生每天學習的時間超過了13個小時,最多的達到18個小時,他們在淩晨一兩點鐘睡去,還要在第二天的八點半趕去上課,可以說每天大腦都很疲憊。

由此可見,哈佛學子的學習任務有多麼繁重,競爭有多麼殘酷。這裡的競爭無時無刻不在,永遠讓人處在極度的緊張和疲憊當中。然而在學習強度如此大的哈佛大學,雖然學生們承受了巨大的學習壓力,但學校並不提倡學生用學習去佔據所有的時間。學校認為學生在學習時要竭盡全力,但是也不能忽視“玩”的重要性。所以,哈佛學子的課餘生活同樣精彩。
學習要一步一個腳印,知識要一點一滴積累。
很多人在努力尋找成功的最佳途徑,事實上,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
通過學習,我們能夠不斷擴充大腦中的知識量,而豐富的知識能夠幫助我們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並最終幫助我們打開成功的大門。哈佛大學之所以可以聞名世界,是因為這裡培養出的學子們都擁有豐富的知識,他們用知識武裝了自己,改變了世界。
不過,我們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也需要記住一點:學習要一步一個腳印,知識要一點一滴積累。雖然知識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但是獲得知識沒有捷徑。因此在求學的路上,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努力學習。“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要勤奮學習,我們就會收穫更多的知識,同樣也會收穫更多的財富。願朋友們盡情遨遊在知識王國中,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一句廣泛流傳在哈佛大學的話。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我們也可以看出即使是身處哈佛大學的“天之驕子”也要不停地學習,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與時俱進。
學習貴在堅持,我們只有不停地學習,才能有所進步。所以我們每天只學習一兩個小時,勝過一天學習六七個小時後,間斷好多天再學習。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連貫的學習有助於鞏固我們已經學到的知識,同時也在刺激我們的大腦不斷掌握並吸收新知識。如果學習不能做到持之以恆,那麼我們很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半途而廢不僅是意志薄弱的表現,同時也證明你是一個行動上的矮子,不能堅持長久的實際行動,最終會被成功拒之千里之外。
知識不應該放在大腦中,而應該被轉化應用于現實之中。
我們發現很多從哈佛大學畢業的人成了社會的成功人士。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學以致用,能夠將所學應用到現實中去。哈佛大學培養了一批智者,因為他們懂得一個道理:只有反復應用所學,才能掌握真才實學。
那麼我們在學習時如何將學習到的知識轉變為應用能力呢?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提高自己應用知識的能力:
1.積極思考
無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複習舊知識,思考能夠讓我們收穫更多。
2.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單一的,因此即使是過去解決了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嘗試用其他方法去解決。而在解決新問題時,我們的大腦更是會高速運轉起來,因為大腦神經受到了全新的刺激,此時會積極調用大腦儲備的知識。
當你真正懂得學習的真諦後,便能獲得精神上的極度愉悅。
一個知識貧乏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空白的,並且在空白中無聊度日。而一個知識淵博的人,能夠看到世界的無限風光,並且在知識的海洋裡找到屬�自己的快樂。
英國散文作家威廉•哈茲裡特(William Hazlitt)說:“書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內心,詩歌薰陶人們的氣質品性。少小所習,老大不忘。”對求知欲很強的人來說,獲取知識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你可以在歷史中穿梭,在宇宙中遨遊,也可以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欣賞到各地風光。
知識是開闊人們思維的寶典,它除了在實際生活中做你的好幫手,還可以在精神上給予你愉悅,在心靈上給予你撫慰。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說:“人們追求幸福有消極和積極兩種方式,消極的方式旨在追求感官刺激,積極的方式旨在消除痛苦和不愉快。”
獲取知識就是製造快樂,同時也為你日後成為強者打好基礎。

正視無知:你不可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
“你所知的越多,未知的就越多。”
這是一個哲學上的論題。一個人如果擁有了淵博的學識,並且智慧通達,他從來不會覺得自己“知道”很多,更不會輕易下定論,反而會認為自己“知道”的東西太少,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無知,也能容納有別於自己的真知。這或許才是智者的象徵。
中國有一句古話:“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類對於知識的攝取是十分有限的,而知識本身浩瀚而無窮盡。即使再博學多才的人,也有自己的知識盲區,因此大方承認自己不懂、不會,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相反,那些不懂裝懂的人,才顯得更加愚昧無知。
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正視自己的無知,才能讓自己知道更多。

很多人認識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都是從《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那個會抽煙的小女孩開始的。那時她才11歲,在電影中的表現便得到了專業影評人的認可。18歲那年,她因為出演《星球大戰》獲得了金球獎提名,在演藝事業上可謂平步青雲。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她將繼續自己的演藝事業時,她卻以全A的成績接到了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的錄取通知書,從電影界的新星變成了哈佛學霸。她在哈佛深造的幾年裡,學識和演技都得到了提升,這也是自我修煉的過程。
從哈佛畢業以後,她憑藉在《黑天鵝》中的出色表現,摘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之後,她又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愛與黑暗的故事》,並且在戛納電影節上備受好評。
2015年,她被邀請回哈佛大學做了畢業演講。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畢業生們:“正視自己的無知,並把它轉化為財富。”很多人說她是學霸,她卻認為自己“無知”。
她回憶說:“在剛進入哈佛大學的時候,我完全應付不過來,我覺得一周要讀完1000頁的書完全是不可能的,而要寫出50頁的文章是我永遠也不可能做到的。當我看到身邊的同學說出‘哈佛的作業太簡單了’的時候,我簡直嚇壞了。那時,我覺得自己特別無知……”

或許正是因為自己“無知”,所以她才有了更多學習的動力,才能填補更多的知識盲區。娜塔莉•波特曼是真的無知嗎?並不是。很多人對她的評價是:和一般的美國人相比,她智商非常出眾;和一般的美國大學生相比,她仍然非常出眾;即使是與一般的哈佛學子相比,她也毫不遜色!她正視自己的無知,並且懂得將無知轉化為財富。
真正的無知者,既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外面的世界。
著名荷蘭哲學家貝內迪特•斯賓諾莎(Benedictus Spinoza)在談論“無知”時,曾經有過這樣一段著名的言論:“無知的人不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擾亂,從未享受靈魂的真正和平,而且過著對上帝、對萬物似乎一概無知的生活,活著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範圍內,簡直可以不動心,而且由於理解他自己、上帝、萬物都有一定的永恆的必然性,他也就永遠存在,永遠享受靈魂的和平。”
在斯賓諾莎看來,真正的無知者,既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外面的世界,就像“牆頭草”一樣會隨著外力左右搖擺,自己也無所謂靈魂的真正和平;而有知者既瞭解自己,也瞭解外面的世界,生活裡也總是有自己的思想與認識,所以他們活得快樂,並且擁有信仰。
當然,現實中無知者與有知者並沒有如此涇渭分明,因為有的人總以為自己知道得很多,卻不願意接受自己“無知”的事實。於是,他們滿足於“知道”的錯覺,停止對知識的獲取,就那樣迷迷糊糊地生活著,還以為自己活得很清醒、很有意義。
你要知道什麼是核心競爭力,並不是知識越多越優秀。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以為自己學的知識越多,就越優秀。獲取更多的知識,確實能讓你的能力得到提升,但如果只是門門略懂,樣樣浮於表面,這樣的“全才”也不能稱為優秀。
從人類知識的存儲量來看,現在短短一百年產生的知識量,已超過從前幾百萬年的總和,未來人類的知識總量還會越來越多。而人的大腦運作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人們想用有限的精力去獲取無限的知識,顯然有點兒不切實際。因此,人類社會才出現了“分科治學”,社會分工也越來越專業化和細緻化,這都說明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專業性人才”,講究的是“核心競爭力”。
投資界權威人物沃倫•E. 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曾說:“我只投資我看得懂的公司。”儘管他與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大潮擦肩而過,但他仍舊是股票投資界的泰斗,仍舊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之一。因為他只會將自己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有限的事情上,只專注於自己瞭解的領域。對於其他領域的知識,他可能瞭解不多,但他並不會覺得自己無知。
再看看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年輕人不滿足于“專一職業”,於是涉足多個行業,擁有多重身份,過著多元化的生活,他們自詡為“斜杠青年”,卻無一精通。他們在任何領域停留的時間都不長,對於知識的獲取也只是淺嘗輒止,這樣的“全才”優秀嗎?
如果總是游離在不同的領域,哪怕花費了大量時間去學習與工作,真正能夠進入腦子裡的東西也少之又少,因為你始終在“蹚水”,而沒有潛入那個領域的“深水區”。
一個人所獲取的知識量只是知識體系的廣度,而對於已有知識的精通程度是知識體系的深度。所以真正優秀的“全才”,應該以知識體系的廣度為基礎,以知識體系的深度為發展方向,先“全面”再“專注”,建立在“全才”基礎上的“專才”才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這也是哈佛大學“核心課程”的設計初衷:開始研究“樹木”之前,先將“森林”的地圖印在自己的大腦中;有了“森林”的地圖之後,再研究“樹木”的細枝末節。

努力才會優秀:世界會為奮鬥的人讓路
那些到過哈佛的人,都會被哈佛學子身上那種勤奮和努力的特質震撼。世界頂級學府的氛圍就是,哪怕到了深夜,教室、圖書館、實驗室裡都有學生在奮力前行。
在哈佛,時常可以看到學生一邊啃著麵包,一邊拿著書本忘我地學習。到底是什麼精神,讓哈佛學子不分晝夜地學習,即使面對種種誘惑也能夠安心坐下來看書呢?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力和堅強的意志力,哈佛學子又如何能夠做到如此努力呢?

一位名叫“Zhu”的哈佛學子在網上分享了這樣的學習日常。
他說:“我馬上就要成為‘大三黨’了,在哈佛度過了一半的大學時光,此刻內心有一種懷舊的感覺,無論如何,對我而言,這都是一個自我反省的好機會……同時,在這個時間點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大學生活再適合不過了……”
Zhu給自己制訂了每日計劃,他選擇將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寫在紙質日曆上,而不是輸入穀歌日曆。他在紙質日曆上劃分出六個區域,每天占一個區域,這樣每天要做的事情就可以有對應的區域,這就是他的周計劃了。
他是如何實施自己的周計劃的呢?首先在本子上寫下自己的計劃,完成一件就畫掉一件,這個過程能讓他的內心產生一種滿足感,他也能真切感受到每天在校園內度過的時光。
最後,他分享了自己寫在紙質日曆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周的日常安排:
1.學術。他在哈佛修哲學和政府雙學位,每個專業都要分別修兩年的課程;另外還有兩門課程,一個是政治理論簡介,另一個是政治研究方法,其中有三節課都要寫論文。所以,一周大多數時間他在忙著讀書寫文章,有幾份作業截止日期到了,簡直忙得要死了!
2.課外活動。這一周他還要參加超多的社團活動:一份工作,一份學期的實習,一個女學生聯誼會,一堆專業預備組織,一個文人晚餐會,等等。
3.社交活動。這周他還有8次和朋友一起吃飯的安排。週六晚上的舞蹈秀是學生的華麗大秀,每年都一票難求!週五到週六之間他會參加4個派對。週末就放鬆一下,每兩周出去玩一次釋放壓力,否則他感覺這種快節奏的生活要把自己逼瘋了。
一周的活動這麼多,他是怎麼度過的呢?答案是熬夜。他坦言自己在一周裡可能會熬夜好幾次,有時直到清晨,直接透過窗戶看到了日出!

這就是哈佛學子所付出的努力!如果你有夢想需要實現,必須會面對各種困難與問題,所以你只能堅持,不斷努力,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可能性。無論什麼時候,堅持就會靠近希望,堅持就會消耗逆境的影響力,而天平總是會傾向真誠和努力的那一方。
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努力就是時刻向前,永不停歇。
哈佛大學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一個人是否能夠獲得成功,完全取決於他在業餘時間是否足夠勤奮!如果你能夠在每晚抽出2個小時來閱讀書籍、學習功課、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討論或者演講,那麼你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正在發生質的改變。如果你能將這一習慣堅持數年,成功也就觸手可及了。
每個人每天的工作時間相差無幾,付出與回報也差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當別人利用業餘時間休閒娛樂的時候,你就必須利用這些時間來學習充電,不斷為自己增加籌碼,直到成功來臨。要知道,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一樣,別人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有人說魯迅先生是一位難得的天才,可是他自己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天才,而他之所以可以取得那樣的成就,只是因為他將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工作上。在一篇文章中,他這樣寫道:“其實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絕不會就是一首好詩。”
如果哈佛大學是所有優秀學生的起跑線,那麼在哈佛學習的努力程度,將決定他們日後獲得多大的成就。能夠進入哈佛大學深造的人,肯定都擁有過人的天賦,可是哈佛的每一位學子仍然要拼命地學習,因為他們都明白:最優秀的人,往往是最努力的人。
在應該努力的年紀,絕不能優柔寡斷,只有適應成長,才能自我蛻變。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誰能夠無所顧忌、勇往直前,誰就是勝利者。而那些優柔寡斷的人,只會落後,然後被無情地淘汰。
所以,當你面對人生中稍縱即逝的機遇時,應該當機立斷,迅速做出決策,該拼搏就拼搏。因為行為上的遲緩不僅會增加決定的錯誤概率,還會導致寶貴機遇的錯失。
《哈姆雷特》中有這樣一句話:“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懦夫,決心的熾熱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情在這種考慮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有時候小心謹慎並不是壞事,有時候你卻應該放下過多的思考,勇往直前。
成長本來就是痛苦的,因為那是一個不斷剝落、不斷癒合的過程。這樣的蛻變不僅需要頑強的忍耐力,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時候,你要做的是給自己足夠多的勇氣,而不是處處優柔寡斷。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你想要考慮得絕對周全,準備得面面俱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美國勵志大師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所說:“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條件都具備以後才去做,那就只能永遠等待下去。”
你只有不斷努力,才會讓自己變得優秀,這個世界也會為奮鬥的人讓路!

哈佛的奮進精神:堅持理想並有實現的決心
2019年3月20日,哈佛大學第29任校長勞倫斯•S. 巴考來北大做訪問交流,並且在“大學堂北大講壇”發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講,名為《真理的追求與大學的使命》。
勞倫斯•S. 巴考出生于美國一個普通的移民家庭,本科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後來到哈佛大學攻讀研究生,曾擔任塔夫茨大學校長、麻省理工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
2018年7月,勞倫斯•S. 巴考成為哈佛新一任的校長,名氣也越來越大。
在談到哈佛與北大之間的聯繫時,勞倫斯•S. 巴考說:“哈佛和北大都有著對高等教育的堅定信念,兩校的學生和學者之間有著深厚的聯繫和緊密的合作。無論是藝術和建築,醫學和公共衛生,還是工程和環境科學,它們在各個領域中共同創造的知識,都將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有人問他,哈佛的成功秘訣是什麼?他回答說:“人們常常問我哈佛成功的秘訣。我們所有的成功,都是在他人的幫助下實現的。如果沒有全球其他優秀高等院校的挑戰和激勵,如果不能向同行學習、與他人合作,我們絕不會像現在這麼成功。”
在演講的最後,他滿懷期待地說道:“我希望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青年們都能理解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教育將幫助你實現夢想。”

這是哈佛校長對於夢想的解讀:只有接受教育,通過學習,積累知識,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知識是人類進步的橋樑,一個人如果知識匱乏,那他永遠也得不到進步。
現代社會的強者,都知道有意識地積累知識,開拓自己的眼界,增長自己的見識。擁有知識的人是幸福的,因為知識的強大力量能夠幫助我們戰勝一切困難。
世界的構造,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只有強大的知識才能幫我們看清事物的內在,遇到問題也能夠輕鬆解決。相反,如果不注意知識的積累,當問題出現時,我們就會一籌莫展,最後與成功失之交臂。
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曾經說過:“知識就是力量!”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人,他們並沒有強健過人的體質,也沒有聰明過人的天資,但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積累豐富的知識,他們戰勝一切,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了人類中的強者。
實現夢想需要自我激勵—相信並時常鼓勵自己。
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教授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發揮至80%90%,即一個人在得到充分的激勵後,所發揮的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4倍。可見,自我激勵對實現夢想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以說,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激勵後產生的。通過不斷的激勵,一個人發揮出自己的內在潛能,然後促使自己朝向夢想努力,並最終登上成功的頂峰。
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先有夢想,並對自己的夢想加以肯定,進行正面的自我宣言,不斷地教育自己、塑造自己、激勵自己。成功永遠屬�那些擁有夢想,並敢於為夢想而奮鬥的人。假如你已經有了屬�自己的夢想,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這證明你已經擁有了目標,有了成功的渴望,這是值得慶賀的。接下來就看行動了。
永遠不要輕視信念的力量,永遠不要放棄堅持理想的決心。
一個人的行為總是會受到信念的支配,而我們能夠創造出來的結果,又是通過行為產生的。因此,哈佛校園裡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你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促成什麼樣的結果。”
如果我們從字面上來解釋“信念”二字,也會得到有趣的結果:“信”就是自己說過的話,“念”就是今天的心,“信念”就是“今天我的心對自己說的話”!
你是否還擁有自己的夢想,抑或被生活所埋沒,將夢想深藏於心底,不敢輕易說出來,更沒有為之付出行動呢?作為青少年,最不應該缺乏的就是理想,只要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與信念,並持之以恆地付出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收穫一個美好的人生。
優秀的夢想家不會整天抱著飯碗空想,而會用實際行動走向人生的舞臺。
著名的西點軍校有這樣一句名言:“在放棄之前,先問問自己是否真的已經竭盡全力。”
人們經常會成為空想的俘虜,整天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擺脫一切束縛,去世界的盡頭看看;自己會努力存錢,開一家屬�自己的咖啡廳;辭掉工作去環遊世界……
結果人們又如何對待自己的這些“夢想”呢?可能從未出過遠門,可能一直沒有存到錢,可能一直困在工作中,為了工作而工作……這不是很可悲嗎?
《拆掉思維裡的牆》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有一個夢想,那就去捍衛它;如果你有一個目標,那就去爭取它。走起來!當你走在人生之路上,沒有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處的人,也沒有必要輕視那些走在你後面的人。因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腳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成功就是越走越近,這可能是對成功最好的定義。


第八章 溝通是質變的起點:從今天開始編織人脈

 

有效溝通:哈佛人從來不會輸在表達上
在大多數人看來,溝通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似乎只要張嘴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但當溝通陷入困局的時候,人們又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原本簡單的問題也變得複雜了。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足不出戶,便能與外界溝通;無須用腳步去丈量大地,也能知曉各地奇聞;不用走進購物商場,也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娛樂信息化時代,電子通信技術飛速發展,似乎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簡單,無論是社交網絡的飛躍式發展,還是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服務AI化,抑或是即將迎來的5G時代,都將最大限度地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
不過,現實的情況卻讓人有些頭疼: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人根本找不到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的平衡點,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反而讓語言的功能性變得越來越薄弱,人與人之間的語言溝通和表達,正走向一個不被需要的尷尬境地。
正因為如此,現代人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溝通問題。
哈佛大學也很重視培養學生的溝通力,每一位哈佛學子都深知溝通的重要性,更不會讓自己輸在表達上。懂得溝通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Lev Tolstoy)就曾說過:“與人交談一次,往往比多年閉門勞作更能啟發心智。思想必定是在與人交往中產生,而在孤獨中進行加工和表達。”

有一位年輕人被哈佛錄取了,不過因為他從小生活在一個較為沉悶的環境中,所以性格比較內向,也不善於與人溝通。在上課的時候,即使自己有些地方沒有聽懂,或者存在一些疑惑及異議,他也沒有勇氣向教授請教;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在學術上有很好的見解,也沒有勇氣表達出來,這讓他萬分苦惱。後來,他遇到了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情況才有所改善。本-沙哈爾教授說:“你擁有滿腹才華,卻因為不懂得溝通而無法施展,所以你必須鼓起勇氣,提高自己的溝通力。”在本-沙哈爾教授的不斷鼓勵和再三引導下,他終於有勇氣在同學、教授和一些專家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很快在學術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時時刻刻都需要溝通。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才華,而是我們溝通出了問題。現代心理學家和人際專家將溝通分為三個層次,深刻地理解這三個層次,能夠幫助我們瞭解自己正處於哪個溝通段位,自己的溝通能力如何。
層次一:完整、正確地傳遞信息
溝通最基礎的層面是信息的傳遞。完整、正確地傳遞信息是溝通的第一步,大多數人處在此階段。古人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如果沒有完整、正確地傳遞信息,溝通將無從談起。哪怕是經驗豐富的公司高管,也需要接受自下而上的信息傳遞,而無法憑空做出決策。下達任務也是如此,必須由上而下地傳遞信息。
層次二: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方案
當我們具備最基礎的傳遞信息的能力之後,就要進入溝通的第二個層次—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方案。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各自擁有不同的觀點。你必須學會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方案,這樣才能在必要的時候佔據溝通的制高點。
層次三:說服和贏得支持
溝通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當然不是追求溝通時間的長短和溝通次數的多少,而是讓對方接受並支持我們的建議。如果我們的用意是說服對方,就要從對方的需求出發。若從自己的所思所想出發,即便你情懷無限,也不容易被認同。
在瞭解完溝通的三個層次之後,我們還必須學習一些必要的溝通技巧。雖然這方面的書籍數不勝數,但真正有利於我們的、能夠應用到實際溝通中的並不多。事實上,任何一次溝通都可以簡單地分為開場、過程和結尾三個部分。
請注意,你的開場白將決定溝通的基調。
一段好的開場白,能夠引起對方的好奇心,能夠激發對方的聊天欲望,還能夠體現出自己的學識、能力、風度、志趣等。所以,高效溝通的第一個重點就是說好你的開場白。
讓我們來看看馬雲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一段經典的開場白:
“今天到全世界去,在任何地方都在討論人工智能,從一種技術的概念到今天確定成為一場勢必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我相信就像今天的世界一樣,我們對這場技術革命有期待,有擔心,有希望,也有困惑。”
短短幾句話的開場白,既說明了AI技術的發展現狀和宏大遠景,又將科技發展與人類未來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最後將希望、擔心和困惑放在“我們”自己身上—從遠大的世界觀縮小到個體感受,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這樣經典的開場白,讓馬雲迅速成為全場的聚焦點,也充分展示了這位互聯網大咖的眼界格局與演講實力!
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學會承上啟下。
所謂溝通,就是讓原本不相通的事物變得相通,將不相連的事物連接起來,讓個體信息相互交流。為了讓溝通更加和諧、順暢,在開展實際對話之前,你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承上啟下的工具式溝通,你才能讓你們的對話從淺水區邁向深水區,才能讓聊天從一個話題完美轉向另一個話題。
比如你在講述一個故事的時候,為了不讓故事脫節,你必須學會承上啟下的工具式溝通,讓故事的高低起落、轉折過渡都顯得自然而然,而不會過於突兀。
在溝通的最後,給對方留下想像的空間。
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開場白就像溝通中的開胃小菜,能喚起對方的溝通欲望,而好的結束語像飯後清茶,能夠洗淨油膩,讓人滿口留香。
心理學家將溝通中的開場白與結束語稱為“記憶符號”,一個人的記憶與印象都會受到“記憶的系列位置”的深刻影響,而一件事情從發生到結束的整個過程中,開始和結尾是最重要的兩個“記憶符號”,它們甚至會起到左右整個記憶的作用。所以,在溝通的最後,你一定要給聽眾留下很多想像與思考的空間,給聽眾一種“言盡而意未絕”的效果。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過:“語言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我們的意願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們靈魂的解釋者。”在嶄新的時代,我們必須具備高效的溝通力,這樣才能擁有與時俱進的力量,時間在不斷流逝,我們也要不斷進步。

善於提問:總是被忽略的學習技巧
哈佛大學裡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
溝通就是有問有答,除了表達,提問在溝通中也佔據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挖掘更重要的相關消息的必用的手段和方法。如果說溝通是一道方程式,那麼提問就是解方程。提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溝通的質量以及溝通的效果。
提問提得好,不僅能讓對方樂於繼續溝通下去,自己還可以在溝通中佔據主導地位;提問提得不好,溝通可能會中斷,自己也會比較被動。你的口才很好,舌燦蓮花,你也很善於傾聽,但如果你不會提問,很可能一開口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或者一些無法引導對方繼續談下去的話,導致瞬間冷場,讓溝通無法繼續下去。

哈佛大學教育專家托尼•瓦格納(Tony Wagner)曾提出未來年輕人必須具備的“七項基本生存能力”,它們分別是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協作和領導能力、靈活性和適應能力、獲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口頭和書面溝通能力、好奇心和想像力。
托尼•瓦格納教授將“溝通能力”也列入了未來年輕人必備的“七項基本生存能力”的行列中,他還特別強調溝通中的“提問”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托尼•瓦格納教授說:“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會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珍視孩子們提出的問題,鼓勵他們繼續提出各種各樣的好問題。千萬不要忽略提問題這件事的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你今天早上吃什麼?”“你是否喜歡經濟學?”“你在課本上亂寫什麼東西?”“你想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同樣,在溝通中除了談話,我們還應該學會提問,這也是常被人們忽略的一種技巧。

前段時間,有一條推特火了,點贊的人數有好幾十萬,它的內容是這樣的:
“最近我漸漸把‘這件事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的想法,替換成‘這件事想要教會我什麼?’,然後我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改變了。”
有一些網友在評論中說道:“這句話改變了我的生活,讓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事實上,真正改變他生活的並不是這句話,而是“提問的方式”。
如果你提出的問題是“這件事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那麼,只會將自己帶入負面消極的聯想中,感覺那句話是在宣洩一種情緒,而你得到的答案也會是負面消極的,比如“我的運氣不好”、“我的能力太差”、“我實在過得很不好”、“沒有人會喜歡我”等等。
相反,如果你提出的問題是“這件事想要教會我什麼?”,則會將人帶入正面的思考中,人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哪怕是一件很壞的事情,但是它教會了我們什麼,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歷與經驗,它也會變成一件具有價值的“壞事”。

同一件事情,由於提問的方式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前者消極,後者積極;前者像是情緒的宣洩,而後者讓自我得到提升。
在溝通交流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很多人窮極一生去尋找人生的答案,卻不知道自己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朝著錯誤方向奔跑的人,永遠也到不了目的地。
提問也不是多問、勤問就是好的。提問也是有講究的,問的時機、重點、頻率、速度等都至關重要。提問要適時,把握好時機;提問要適度,內容要適度,速度要適度,數量也要適度。比如你提出的問題不具體,答案涉及的範圍很大,那麼對方可能很難做出回答。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提出一個具體而優質的問題呢?
在《學會提問》一書中,尼爾•布朗(Neil Browne)和斯圖爾特•基利(Stuart Keeley)給我們總結了一套簡單易學的提問方法—5W1H與3V組合提問法,適合每一個人學習和借鑒。
1.什麼是5W1H
Who:誰?
When:什麼時候?
Where:在哪裡?
What:做什麼?
Why:為什麼?
How:怎樣?
2.什麼是3V
Vision(願景),就是一個人希望達到的狀態、真正渴望得到的東西。
Value(價值),就是一個人在判斷事物時所重視的價值觀。
Vocabulary(常用語),就是一個人在平時的對話中的常用詞語。
通過5W1H與3V組合提問法,我們能夠更好地剖析事物,拋棄複雜的表像,從而提出具體而優質的問題。5W1H與3V組合提問法看起來就像堆積木一樣,能夠幫助我們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還能夠幫助我們進行自我挖掘,並且讓我們進入深度思考。
美國“批判性思維國家高層理事會”主席理查德•保羅(Richard Paul)說過:“一個不善於提問的人不會成為優秀的批判性思維者,答案不能推動思維的發展,真正能推動思維發展的是問題。很多人之所以渾渾噩噩地活著,並不是因為缺少一個一針見血的回答,而是沒有一個讓人醍醐灌頂的問題,把他們從慣有的思維中拉出來。”
哈佛學子從來不會放棄每一次提問的機會,當他們在課堂上產生疑惑的時候,當他們發現某個不確定的事物時,他們都會通過提問的方式尋求解答。學會正確提問,讓自己的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和優質,這樣才更容易找到“核心答案”,溝通才會變得更加簡單。

共同進退:有競爭才會有突破
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競爭對手,有的會成為我們的敵人,有的會成為我們的朋友。
或許你曾想過無數種方法讓自己的對手消失,但是有一種方法絕對值得你去做,就是將對手當成你的朋友。想要做到這點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你只要以寬容之心包容你的對手,以共贏為目標就行了。這樣你自然會得到對手的青睞,並且讓其成為你的朋友。
相反,如果你總是以抵抗的心理面對你的對手,那麼你與對手的損失可能會升到頂點,最後兩敗俱傷。因此,為了和對手共同進步,獲得雙贏,你要學會將對手當作朋友,這樣你會少一個對手,同時也讓各自的事業達到頂峰。
如果我們將目光放得長遠一點兒就會發現,不僅人與人之間需要共同進退,在競爭中獲得發展,公司與公司、組織與組織,甚至國家與國家,都需要這樣的良性競爭。

哈佛大學也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地方。每一位哈佛學子都知道自己身邊有無數的競爭者,所以他們進入哈佛大學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搞清楚自己能夠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什麼是選修課,什麼是必修課,然後根據個人的特點來制訂整個學期的計劃以及每週、每天的計劃。
計劃制訂好之後,他們便要爭分奪秒地去實行,稍有鬆懈就會被競爭者超越。
一位畢業於哈佛的學霸回憶自己的求學生涯時說:“你自己選擇以怎樣的速度去飛速地奔跑。否則的話,你會被甩出去。”現在他在一家跨國公司當經理,哈佛教會他與身邊的競爭者共同進退,在競爭中獲得發展與進步,如今事業如日中天,也多虧了有哈佛的求學經歷。
在哈佛,有一種被極力推廣的教學模式,那就是“業務演練”。學生在“業務演練”中會按“公司”分組,然後這些“公司”展開激烈的競爭。雖然“公司”是虛擬的,但其運營模式與現實無異,所以在“業務演練”中,學生的各種能力顯露無遺。
哈佛學子心裡很清楚,在殘酷的競爭之下,以往的成功再也不是吹噓的資本,稍有落後就意味著被淘汰。在競爭中,自己的所有能力都施展出來了,比如文化水平、科學大腦、組織才能等等,自己的各種潛能也得到了激發,雖然時刻緊張,但也時刻在進步。

良性競爭能夠促進競爭雙方共同進步,惡性競爭會讓競爭雙方兩敗俱傷。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機遇,你身邊的朋友也有可能變成你的競爭者。面對這種情況,你既要保證彼此的情誼不受到損害,又不能失去進步的機會。
朋友與對手看似相互對立,其實並不矛盾,將朋友當作競爭對手,不僅能夠促進彼此間的良性競爭,還能夠讓彼此都獲得進步。這時候,無論朋友還是對手,都變成了你人生中的一面鏡子,時刻提醒你要善於反省,不斷突破自我。
在惡性競爭中,你的眼睛將變成凸面鏡,不僅扭曲了對手,也扭曲了自己。如果與朋友進行惡性競爭,你不僅會失去友誼,也無法獲得成功。而在良性競爭中,即使朋友變成了對手,你也能夠在對方的閃光處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時也看到自己的“人無我有”之處。
競爭的最好結果不是一個人的脫穎而出,而是兩個人的共贏。
無論在競爭關係還是合作關係中,一方取得了勝利,就意味著另一方的失敗。這種非黑即白的策略並不完全適合人類社會,因為你的勝利必定會讓對方陷入失敗,同時也讓自己陷入危機中。所以,競爭的最好結果就是追求“共贏”。
比如一些商家總想著如何給消費者洗腦,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可仍然會適當地讓利給消費者。在銷售員與消費者的博弈中,消費者希望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高價值的商品,所以銷售員有時候不得不退讓,比如告訴消費者:“如果您購買的話,我們將給您8折的優惠!”如果消費者認為某電器產品的維修費太高了,銷售員會說:“如果我們給您提供半年的免費維修服務,您能夠接受嗎?”通過這樣的“雙贏”方式,銷售更容易獲得成功。
現實中的殘酷競爭也是如此,你在進步的同時,你的競爭者也在追趕;同樣,你被競爭者超越時,也會竭盡所能,奮力向前。這樣的競爭收穫的便是“共贏”。
朋友可以變成競爭者,競爭者也可以變成朋友。
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被一些錯誤的感覺欺騙,比如在競爭中,你以為身邊的人不是敵人就是朋友,或者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種錯誤的認知觀念,常常讓你吃盡了苦頭。對於敵人和朋友,很多人的認識都是固化的,這就導致了感覺上的偏差。
世界大戰期間丘吉爾告訴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樣的認識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自己的固化思維。友誼不是合作的必要條件,哪怕是敵人,只要滿足了關係持續、互相回報的條件,也有可能合作。而朋友不一定都會給你帶來益處,與朋友合作的時候也經常會出現分歧。
現代社會中,競爭是一種常態。如果你身邊沒有強大的對手,自己的潛能也得不到發揮,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所以說,你不能害怕或拒絕身邊的競爭者,他們很有可能就是你成長和進步的助力。我們更不能固執地看待對手與朋友的關係,即使對手也能成為朋友,而朋友可能是最強勁的對手。

找准關鍵:突破瓶頸最有效的方法
微博上曾經有個熱門話題:上學的時候,你最討厭哪種人?評論和點贊數最多的回答是:那種長相、氣質極佳,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考高分的“校園女神”。你仔細想想,這個世界真的存在這樣的“女神”嗎?有,而且她就在我們身邊,比如哈佛才女—許吉如。

24歲那年,許吉如剛從哈佛畢業回國,因為參加了北京衛視的《超級演說家》一炮而紅,網上的點擊量上億,連汪涵都主動邀請她參加節目。由於她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演講天賦,所以有名的大節目都爭相邀請她參加……年紀輕輕的她,為何會如此受追捧呢?
原因就在於她敏銳的思維和具有洞察力的眼力,她總能把複雜的事物理得很清楚,在煩瑣的關係中找准關鍵點,從而看到問題的本質。這種能力不僅體現在她的演說中,還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在一次演說中說到了幫一對雙胞胎兄弟突破學習瓶頸期的故事。
幾年前的一天,鄰居阿姨突然愁眉苦臉地對她說:“還有3個月,你兩個弟弟就要考試了,這半年他們幾乎每週末複習,上補習班都花了好幾萬,可怎麼學都達不到分數線,我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是不是我家孩子就只能是這個水平了?”
她找兩位弟弟聊了聊,很快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他們只會死磕知識點,根本沒有計劃,也沒有方法,更不懂得尋找外援。這樣學習下去,他們恐怕累死也無法突破瓶頸。
於是,她幫助兩位弟弟制訂了詳細的學習計劃,並且告訴他們:“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成績越好的學生,越知道如何‘利用’外援幫自己學習,不僅省下時間,還能更快突破。”
隨後,她又告訴他們一些實用的學習方法,來提高學習的效率。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兩位弟弟果然突破了學習瓶頸,憑藉優異的成績和麵試表現,分別拿下香港耀中國際學校和香港美國國際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之後,他們還用她教的方法,一個改掉了一直都很難糾正的英語發音問題,另一個在數學競賽中拿了獎學金。

可見,我們只要找准關鍵,突破學習瓶頸也不是什麼難事。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遇到什麼問題,如果我們沒有找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那麼付出再多努力也是白費。這就像一個人生病了,沒有找到病因一樣,胡亂下藥是無法將病根治的。
深度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找准關鍵,看清事物的本質。
什麼是深度思考?就是不斷逼近事物的本質思考,從混亂到秩序,從表像到本質,從碎片到整體,從抽象到具象的一個思考過程。通過深度思考,我們能夠找到更重要、更深刻、更本質的關鍵點,也就是透過重重的表層,追本溯源,找到問題的核心所在。
深度思考的重點在於過程,它又完全有別於思考的過程。我們是如何進行深度思考的呢?當我們發現未知的事物時,會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全新的概念,或者在面對書籍類的事物時,會在大腦中思考和發現它全新的一面。這樣的思考算是深度思考。
比如,我們在樹林中發現一種未知的生物,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將它與自己心中已知的概念聯繫起來:“這是一隻貓還是一隻狗?或者是一隻狐狸?”這個過程只能算是“思考”。
如果眼前的未知生物與大腦中的所有概念都不相符,這時我們就會從各種角度進行觀察,甚至慢慢靠近那個生物,從它的外形、顏色、氣味等方面,去識別它究竟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們會對這個未知的生物,進行深入的思考,一面尋找它與已知概念的共同點,一面嘗試著有沒有全新的發現……這一系列的思考活動,便能稱為“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如何找到更重要、更深刻、更本質的關鍵點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進行深度思考時,想要找到更重要、更深刻、更本質的關鍵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時,我們必須走許多彎路,犯許多錯誤,甚至走進思維的死胡同。如果遇到這種糟糕的情況,首先要給自己多一點兒思考的時間,並且允許自己“犯錯”。因為每個人都會犯“思考上的錯誤”,“犯錯”只是為了加深思考,並且避免犯更多的錯誤。
另外,有的問題本身就已經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信息檢索的重點,我們很容易便能抓住其核心和關鍵點;有的問題則需要在信息的檢索和交互上浪費很多的時間,因此我們不能操之過急,而應該在一種不省略思維過程的前提下充分思索,從而有了各種新發現,然後一步步靠近問題的核心和關鍵點。
我們應該如何運用深度思考來找准事物的關鍵所在呢?
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蕭亮在新書《深度思考:透過表面看本質的六步思考法》中給出了答案。深度思考“六步養成法”的步驟是定義、抽離、辨別、篩選、設計和反饋,從一團亂麻中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方便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具有現象和本質兩重屬性,現象是本質的外在表現,本質是現象的內在根據,現象離不開本質,本質也離不開現象,沒有無現象的本質,也沒有無本質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正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一個明智的人就是一個不會被表面現象所欺騙的人,他甚至預見到了事情將往哪一方向變化。”
當我們擁有隨時隨地都能“找准關鍵”的能力後,解決問題就會變得異常簡單。

學會欣賞:向成績更好的人學習
每個人都有一種心理傾向,就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與欣賞。如果你能夠以欣賞的目光去看待身邊的人,至少會有兩種收穫:一是良好的人際關係,二是對方的優點。
中國有一句古語叫“見賢思齊”,意思是說:看到德才兼備的人,要努力向他看齊,讓自己也變得同樣優秀。這便是見賢思齊帶來的榜樣的力量。然而,有的年輕人學習成績平平,很少有努力與進步,就是因為他們始終自我感覺良好,不知道向身邊優秀的同齡人看齊,也不知道自己和真正優秀的人有多大的差距。只有固定型思維的人,才會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適區,不和他人競爭,不向他人學習,永遠如同井底之蛙一樣,滿足於現狀。

2019年的錄取季,哈佛大學發生了一件極具爭議性的事情:哈佛大學在向一位學生發出錄取通知書兩個月之後,又撤銷了那位學生的入學資格。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那位被撤銷入學資格的學生曾在2017年編輯谷歌的共享文件時,使用了大量對黑人群體具有侮辱性的語言,並且多次詆毀一位女性。雖然他公開表示道歉,但哈佛仍舊強硬地表示,不會錄取任何有歧視言論的學生。
哈佛是多元文化的彙集地,對各國留學生而言,如果不能以欣賞、認同的目光去看待他國文化,那麼教育將無法正常進行。只有以欣賞的目光去看待文化差異,我們才有可能打破界限,實現多元文化的融會貫通。抱著歧視的目光只會讓社會更加混亂。

哈佛教授經常會鼓勵學生欣賞並認同他人,尤其是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因為只有與優秀者為伍,我們才能讓自己也變得優秀起來。如果你想像雄鷹一樣在天空翱翔,就要向群鷹看齊,努力與群鷹並肩飛翔,而不是與燕雀為伍,整天在枝頭嬉戲;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樣馳騁大地,就要向群狼看齊,努力與群狼一起奔跑,而不是與鹿羊同行,整天在林間漫步。
學會欣賞別人之前,我們首先要學會尊重。
哈佛情商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曾經說過:“要做到尊重每一個人,就要善於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現代社會對於“成功者”的定義有很多種,比如學習成績優異、為人處世得當、個人事業有成等等,都是“成功者”的重要標誌。只要你能找到一個人的閃光點,無論他的身份和地位是怎樣的,你都會發自內心地尊重、認可和欣賞他。
一個人的尊嚴是建立在平等和公正的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以平等公正的態度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面對比自己優秀的人,我們不能失去自己的尊嚴,可以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卻不能成為別人的影子;面對不夠優秀的人,我們也不能過於驕傲,要看到他人身上的閃光點,然後進行平等的交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願,所以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比如意見出現分歧時,要學會尊重對方,而不是固執己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尊重成功的人,表明自己對於成功的嚮往、追求和欽佩;同時也要尊重失敗的人,表明自己對於失敗者的同情、鼓勵和安慰。
讚美是最好的認同,也是最好的欣賞。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從而顯示出自己的優秀。因此,情商高的人會抓住人的這種心理,利用讚美來拉近彼此間的關係。
讚美別人,你有可能也會得到同樣的讚美,這是心理學上的“互悅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兩情相悅”。這種人際交往中經常會出現的心理規律可以總結為:“假如你想得到別人的讚美與支持,那麼就要讓別人喜歡你,同時也讓別人知道你喜歡他們。”
無論是讚美別人,還是接受別人的讚美,我們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讚美也不能太過分
正如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所說:“如果你只是想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那麼你就無法給別人真誠的讚美,更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2.讚美一個人應該是真誠的,不能“假大空”
那些並不真誠的讚美之言只會讓別人反感,甚至感覺受到了侮辱。所以,讚美應該是具體化的,要有事實的根據。
3.讚美應該是發自內心的
當別人獲得了成功,或者在某些方面表現得足夠優秀,而你從內心認同時,你所發出的讚美才是最有價值的。請你千萬不要為了迎合或討好別人而違心讚美別人,因為這樣的讚美是毫無意義的。
欣賞他人的過程中,我們也慢慢看清了自己。
古人雲:“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在欣賞他人的優點時,往往能夠發現自身的缺點,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一個欣賞的眼神,可以讓對方獲得深深的“認同感”;而那些不懂得欣賞他人的人,總讓人感覺懷有偏見,他的否定中也常帶著抨擊與諷刺。
欣賞並不是羡慕,欣賞更像是對自己的期許,是有了學習與奮鬥的目標。人人都有“小氣”的時候,特別是看到別人成功時,嫉妒心總會不自覺地生長。這時候,我們如果能夠將嫉妒轉化為欣賞,便能讓自己的心靈得到釋放,同時也有了努力奮進的力量。

懂得分享:一起成長更顯自我價值
哈佛大學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事實上哈佛教授們都很鼓勵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多進行交流與探討,多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

有一位哈佛教授在課堂上問學生:“假如你有5個蘋果,你會怎麼做?”
學生沒有想太多,直接回答說:“我會自己吃掉一個,另外四個分給朋友。”
教授似乎對這答案很滿意,忍不住好奇地問道:“為什麼?”
學生回答道:“我吃一個蘋果,能品嘗出蘋果的味道,吃5個蘋果還是品嘗出蘋果的味道,不如與別人分享,讓別人也品嘗蘋果的味道。這樣,5份蘋果的味道變成了1份蘋果的味道與4份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教授贊許地點點頭,微笑著說:“這就是我今天要教大家學習的內容—分享越多,收穫越多。”

當今社會講究的是合作共贏,個人英雄主義早就行不通了。如果一個人想獲得更多,必須要學會與人分享。因為分享越多,收穫也越多。任何個人都沒法擔當全部,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在與別人相互幫助的基礎上。許多時候,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我們才能認清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而且,你在分享的同時,也會收到別人分享的知識,這就是資源互換。
青少年正值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在獨立鑽研的同時,要學會與大家分享新發現、新成果,相互磋商,彼此分享,創造一種積極互助的關係。合作能夠產生合力,分享能讓人領先一步。正如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所說:“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蘋果,那麼我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人將各有兩種思想。”
分享的內容最好是你最擅長或者最熱愛的領域內的知識。
所謂“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或許你已經在自己的領域內頗有建樹,但是在你不瞭解的其他領域,仍舊有太多值得探索和學習的東西。如果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收穫一些有趣或有用的知識,那麼你最好能夠分享你最擅長和你最熱愛的領域內的知識。
醫生、廚師、消防員等職業的人才,或許已經無法讓人提起興趣,但是像私人理財師、AI技術研發者、旅遊體驗師等新興職業人才,他們所分享的知識與行業內的故事,也許能夠讓人提起興趣。除了分享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內的知識,還有人喜歡分享自己最熱愛的事,比如比爾•蓋茨(Bill Gates)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談到自己所熱愛的慈善事業,那時他沒有提及自己的微軟帝國,沒有提及自己的創業之路,而是希望更多人瞭解、支持自己所熱愛的慈善事業。
為什麼我們往往更認同那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有所成就的人呢?因為很多人會“迷信”權威,比如人們喜歡聽沃倫•巴菲特談股市上的風雲變幻,喜歡聽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談宇宙膨脹和光速,喜歡聽馬雲談電子商務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喜歡聽任正非談華為是如何打入國際市場的……當這些大佬在談論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內的知識時,大多數人會頻頻點頭道:“說得真有道理!”相反,如果讓沃倫•巴菲特談宇宙、暗物質,其效果可想而知……
“最擅長的”代表著你在某個領域的專業性,“最熱愛的”代表著你對某件事情產生的持續的興趣與動力,兩者都會在你的頭頂打上“專業和可依賴”標簽。
分享能夠帶來收穫:分享的東西越多,收穫的東西也越多。
學會分享可以使我們學會關心他人,關心自己;欣賞他人,欣賞自己;有效地團結協作,交際磨合;注意權衡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和作用,處理好人際關係;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走出封閉的自我,積極接納別人的看法,能夠與他人進行心靈的溝通。
一個懂得分享的人,生命就像加利利海的活水一樣,豐沛而且充滿活力。只有懂得與別人交流和分享,我們才能夠在智慧和情感的分享中不斷地提升與發展。
有些人自我定位能力太弱,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時你可以學習一下美國著名的蓋洛普公司所提出的“優勢理論”,它明確地指出: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就在於他是否能夠避開自己的短處,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你的優勢在哪裡,就集中精力去學習、突破,讓優勢慢慢拓展為自己所擅長的專業技術或專業知識。
如果你想講述的內容並不是自己所擅長的,那麼請選擇你最熱愛、最想分享的內容,並且在第一時間告訴對方,你熱愛此事,對此充滿了熱情。
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讀書多,騎馬少,做別人的事多,做自己的事少。最終的時刻終將來臨,到那時我但願聽到‘他活著對大家有益’這樣的話,而不是‘他死時很富有’。”是的,分享才能共贏。所以青少年應該切記,任何時候都不要吃獨食。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才是一個富有愛心與責任心的人;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才是一個知冷暖、知風雨的人;一個懂得分享的人,才是一個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才是一個成就大事業的人。

互動交友:打造一生受益的優質朋友圈
在這個重視社交、憑藉人脈就能打天下的新時代,人際網絡的組建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它不僅是人生高度的基本標誌,也是人際交往中“群分圈子”的基本符號。
中國有一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只有相似的物種才會聚集在一起,只有共同的愛好者才會聚集起來。這些愛好相同、特點和語言相同的人聚在一起,便組成了生活中的“人際圈子”。
生活中的“圈子”也花樣繁多,比如運動圈、文學圈、攝影圈和舞蹈圈;還有因為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曾經做過同一件事情而形成的同學圈、同事圈;有因為喜歡同一位作家或明星而相聚在一起的粉絲圈;有為了達到某個共同目標而相互合作及制約的商業圈……有形或無形的圈子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甚至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
哈佛校園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觀念:“你認識誰比你是誰更重要!”
在哈佛,學生們的校園生活核心可以總結為3S:study(學習)、sleep(睡覺)、social(社交)。由於學生擁有的時間很有限,有時無法維持3S的平衡,這時他們寧願選擇放棄sleep(睡覺),也要保留自己的有效social(社交)。
“人脈”在哈佛校園中並不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相反,哈佛會大方地向每位學生傳授“人脈課”,有一些來自政界或商界的旁聽生,還會利用哈佛深厚的人脈關係網拓展自己的人脈圈子。哈佛人脈課的授課模式也非常實用化,教授會根據大家的職業背景,把大家組織起來,形成背景多樣化的小組,課前課後,學習小組可以展開討論,用案例的方式進行分析。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康尼•張(Connie Zhang)在進入哈佛大學之後,才真正懂得人脈圈子的重要性。她先是在北大完成了國際經濟專業的學習,之後順利進入全球頂尖的製造巨頭GE,隨後又踏入萬千學子心馳神往的哈佛商學院深造。
在哈佛,她最大的感觸就是“如果你通過努力成為優秀的人,那麼就會有另外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願意為你提供幫助”。哈佛教會她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利用人脈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認識了許多優秀的人,拓展了自己的人脈圈子,也獲得了許多難得的機會。後來,克萊頓•M. 克裡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從講解知識的老師變成了指引她人生方向的導師。她覺得自己認識克萊頓•M. 克裡斯坦森教授,是在哈佛的最大收穫。

在講究團隊協作的現代社會,人際網絡的建立對於人生格局的影響十分重大。
如果你能夠有意識地拓展自己的人脈圈,那麼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怕,無論做什麼都更容易獲得成功。因為廣博的人脈總能夠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你最大的幫助。
人脈將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及事業成就。
有人認為,圈子就是個人資源與社會資源進行交換、整合、匹配的一種魔方。善於借用圈子,整合人脈,處理人際關係,你便左右逢源,青雲直上。
從社會學意義上講,圈子就是社群、部落、團體,通俗地講,圈子就是關係網。
無論圈子具有怎樣的定義,它對於人生的影響力都是無比巨大的。因此,你想要擁有成功的人生,就要有意識地組建自己的人際圈子,與各個行業的人相互合作,實現共贏,而不是忽視圈子,孤軍奮戰。一個人的力量永遠無法和團隊的力量相提並論。
積累人脈要有明確的目標性,不能盲目地進行交友。
一個人在拓展自己的人脈圈子時,通常會考慮到自身的需求,無論是為了挖掘自身的潛力,發揮自己的特長,讓自己的優勢變成財富,還是為了改正自己的缺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的競爭力得到提升,又或許是為了讓自己的事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那麼,什麼樣的人脈圈才能稱得上優質的人脈圈呢?首先,組成圈子的人應該都是優秀的,這份優秀應該建立在個人情況之上。通常優秀的人有三種:一是經驗比自己多的,二是關係比自己好的,三是實力比自己強的。優秀的人脈要根據自身的需求來核定。
如果你缺乏可利用的資源,就多結交一些擁有豐富資源的圈子;如果你缺乏資金,就結交一些富人組成的優質圈;如果你缺乏人脈,就結交一些擁有廣闊人脈關係的優質圈。
只有與創建者相比,水平更高一等的人組成的圈子才能算是優質圈。因此,要組建一個優質的人脈圈子,你就要多結交一些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千萬不要只和比自己水平低的人為伍,那樣只會讓自己不斷退步,甚至變得自負與慵懶。
形式上的人脈圈只會讓你日漸消沉,只有實質性的圈子才能助你進步。牛頓曾經說過:“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能成為巨人。”
我們去結識一些比自己優秀的人,並不是攀龍附鳳、趨炎附勢,而是為了取得成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與優秀的人為伍,我們也會變得優秀起來。正如暢銷書《圈子對了,事就成了》中的一句話:“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還需要找到自己的憑藉,找到乘涼的大樹。借勢、順勢、造勢,因時而動,因勢利導,方能成事。”
在組建人脈圈子時,你要學會利用“互惠原則”。
中國人一直很重視“禮尚往來”,在與人打交道時,只要態度和氣,對方也同樣會以和氣的態度對待你。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杆“公平秤”,“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欠債還錢,理所當然”“你犯狠,我比你更狠”……
在心理學上,人的這種行為被稱為“互惠原則”。
“互惠原則”在生活中的表現為:“別人給予你了,你就給予別人;別人在剝奪你,你就想辦法剝奪別人;別人懷疑你了,你也開始懷疑別人;別人愛你了,你也開始愛別人。”
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們懂得利用互惠的心理策略,不失時機地做出讓步,並且要求對方給予一定的回報,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這樣的心理策略,要比“硬碰硬”的短兵相接更好。

第九章 保持決勝的姿態:向哈佛學習如何管理壓力

 

“哈佛式”解壓:輕鬆應對每一次考試
在快速發展並且充滿競爭的時代,每個人所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任何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如何排解自己的壓力,情緒就會變得十分不穩定,最終導致失望、悲觀、沮喪等情緒,甚至出現失眠、噁心、頭暈等症狀。
無論我們擁有多充沛的精力,都不可能永遠像機器一樣運轉不停,只有懂得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才能讓自己處於最佳的狀態。那些不知道排解壓力的人,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只有懂得適度地放鬆自己,才能讓自己勝任更多的工作,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走得更遠。因為背負著沉重的包袱緩慢前行,不如釋放壓力,輕裝上陣,這樣我們更容易達到成功的終點。

哈佛“幸福學”導師泰勒•本-沙哈爾博士曾在自己的積極心理學課堂上發表一個觀點,那就是“壓力本身並不是問題,適當的壓力對我們甚至還有益處”。
泰勒•本-沙哈爾博士明確指出,壓力可以培養我們的忍耐力,讓我們學會調整作息,從而更好地應對危機。比如我們在健身過程中,肌肉也在承受一定的壓力,肌肉纖維在一定時間內甚至會被撕裂,我們通過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讓撕裂的肌肉再生長出來,並且比以前更加強壯。這便是肌肉承受壓力後的變化,撕裂—補充—生長,循環往復讓我們獲得更加強壯的肌肉,以及更加完美的身材。壓力作用於我們精神的時候,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讓我們的大腦去應對,再通過解決問題獲得更強的能力。但是去過健身房的人都知道,天天練只會造成肌肉拉傷,反倒是隔一天一練或隔兩天一練才能獲得效果。只有過大、過頻的壓力才會壓垮我們,沒有恢復的時間,才是造成我們抑鬱、焦慮、心理不適的罪魁禍首。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精神狀態快速恢復呢?
泰勒•本-沙哈爾博士的建議是:給心理一個“恢復時間”,這種心理層面上的休息才是我們應對壓力的方案。那麼心理層面上的休息有哪些呢?泰勒•本-沙哈爾博士的推薦是冥想、瑜伽(短期休息)、健身、午餐(中長期休息)、休假(長期休息)。這些休息方式都有助於我們恢復精力,從而獲得持續的力量,引導我們在工作中做到最佳。
泰勒•本-沙哈爾博士還在課堂上開玩笑說:“結合我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實在陪伴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我就已經獲得了一種高級形式的休息了。雖然在陪他們的過程中免不了又跑又跳,但是身心是完全放鬆的,心理上是十分愉悅的,如果此時沒有工作壓力的干擾,這種休息方式無疑會使我們獲得高層次的心理舒適。”

確實,適當的壓力可以磨煉人的意志,鍛煉人的能力,讓人不斷進步。可是如果壓力過大,甚至超越了自身所能承受的極限,那麼就會使得自己身心俱損,甚至被壓力打垮。因此,當你感到自己壓力巨大的時候,不僅要學會承受,還應該學會如何去給自己減壓。
一直處於高壓狀態下,只會讓你越走越艱難。
很多人以為整天工作,讓自己始終處於高壓之下,就能夠擁有較高的效率。其實,效率和花費的時間不一定成正比。在巨大的壓力下,你還迫使自己不斷工作,只會讓你的體力和創造力受損。所以,作為擁有遠大理想的人,你必須花時間去休息和放鬆,當你真正平靜下來之後,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力量再次出發。
這時,你一定會感到輕鬆愉悅,並且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一旦你瞭解到工作結果比工作過程更讓人感到滿足,你就更有動力去工作了。
面對巨大的壓力時,你應該學會克制感性的思維,進行理性的思考。
我們都知道,人是感性的動物,無論是小商品的選擇,還是大型商務活動的策劃,甚至是選擇一生的伴侶,我們都會受到感性思維的影響,有時會做出並不理性的選擇與判斷。
感性思維最大的特點就是觸發你的衝動情緒,當你面對巨大的心理壓力時,思維會自動切換到感性思維模式下,讓你出現煩躁、抑鬱、悲觀、絕望等負面情緒,甚至做出一些極度不理智的事情。每個人都會受到感性思維的影響,可是你不能因此被感性思維控制。
只有理性思考才能幫助你戰勝自己,從根源上釋放內心的壓力。
找到釋放內心的壓力的方法,可以讓奮鬥之路走得更加輕鬆,更加長遠。為了讓你的壓力得到釋放,讓你的身心更加放鬆,你可以嘗試著這樣去做:
1.休息時間多與人交流,促進與他人的良好關係;
2.適當的運動可以讓你身心放鬆,記得選擇適合自己,並且自己喜歡的運動;
3.音樂的降壓功能是最顯著的,你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讓自己在舒緩或者躁動的音符間漸漸放鬆下來,然後再深吸一口氣。這樣壓力就會煙消雲散了;
4.再大的壓力,你也可以用筆“畫”掉。畫畫能夠表達一個人的情感,從畫中也可以讀到作畫者的心靈。當你面對壓力的時候,可以畫一切想畫的東西,甚至可以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畫出來,然後會心一笑,壓力自然就沒了;
5.美國著名營養師喬伊•鮑爾(Joy Bauer)說:“食物的力量是無窮的。”以什麼樣的方式攝入什麼樣的食物,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心情、記憶力及皮膚。為了維持每天的身體所需,我們必須從外界攝入一定的食物,因為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可以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性格習慣,還可以幫助人們緩解心理上的壓力。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負重的遠行,你只有學會給自己減壓,才能輕裝上陣,走得更加長遠。否則,你就會越走越艱難,在獲得成功之前,就先被壓垮了。

在批評中進步,那些促進你成長的聲音
在美國律師協會認可的兩百多所法學院裡,哈佛大學法學院與耶魯大學法學院一直排在前兩位。能夠在哈佛法學院讀書的學生,自然會終身引以為傲。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哈佛法學院畢業生杜羅(Duro),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曾就讀於哈佛法學院而感到自豪,反而寫了一本書來批評哈佛法學院,書的名字是《哈佛新鮮人—我在法學院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杜羅對教育頂端的哈佛法學院進行了無情的批評:“學校內覆蓋著一層華而不實的假像,充斥其中的是將此地神化的虛幻信仰以及一大群盲目的信徒。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大家不知反省地崇拜它。這種象牙塔內的自吹自擂的態度持續到現在,許多教授依然時時刻刻傳遞類似的信息。”杜羅甚至在書中直言不諱:“哈佛法學院教授的自戀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到了‘令人厭惡的地步’。許多法學院的教室,特別是法學院新生第一年的教室是使他們感到孤獨、尷尬、蒙受羞辱的地方……”
面對如此嚴苛的批評,哈佛法學院的態度則要顯得“紳士”許多。對於杜羅在書中提到的某些問題,哈佛法學院表示會“考慮改革”;而對於書中言辭過激以及言不符實的地方,哈佛法學院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畢竟杜羅一直聲稱自己抱著“批評中理性改革的信念”,所以,哈佛大學也在批評聲中做出了反思,並且制定了相應的改革完善措施。

百年哈佛都有遭受批評的時候,更何況普普通通的人呢?
無論一個人有多麼優秀,肯定都有做錯事的時候,肯定也遭受過批評—父母、老師、長輩、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批評。遭受批評並不算是一種愉快的經歷,批評可能會讓你感到委屈、急躁,甚至憤怒。但一個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緒,其實是由於不能正確對待批評。如果對批評都能有正確的態度,能換一個角度去看待批評,那麼批評就會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重要的“醒世恒言”,更是促進我們成長的聲音。
大多數人在遭受批評時,會產生反抗情緒,而不是虛心接受。
通常當一個人受到批評時,潛意識裡都會立刻產生一種反抗情緒。有的人會立刻跳腳說“絕對不是那樣!”,有的人又會委屈地掉眼淚說“我受了冤枉”,有的人還會憤怒地反駁“你才那樣!”。總之,大部分人一聽到批評,心就會馬上被攪起波瀾,進而情緒也就變得激動起來。但是誰又能不做錯事?誰又能沒有缺點?有人幫忙指出錯誤與缺點,但受批評者甚至連話都不讓人家說完,就用惡劣的態度去對待他人,更有甚者,憑藉自己位高權重,對批評者施加壓力。這樣一來,的確,周圍再也沒有批評聲了,可這樣真的好嗎?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做法吧!

愛德華•史丹頓(Edward Stanton)是林肯在任期間的軍務部長。有一次,他生氣地罵林肯是“一個笨蛋”,因為林肯干涉了他的工作。原來,林肯當時為了取悅一個很自私的政客,簽發了一項命令,要調動軍隊。但史丹頓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並大罵林肯,說他簽發這樣的命令簡直就是笨蛋行為。林肯輾轉從他人口中聽到史丹頓說的話之後,並沒有發火,而是非常平靜地說:“假如史丹頓說我是個笨蛋,那我一定就是了。因為他幾乎很少出錯,所以我想我得親自去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林肯果然去見了史丹頓,瞭解具體情況之後,他才知道是自己簽發了錯誤的命令。於是,林肯當即收回了命令,並誠懇地向史丹頓表示了歉意。

當時身為總統的林肯面對批評,並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下令解除史丹頓的職務,而是平靜地思考,認真地去聆聽。林肯能誠懇地對待他人的批評,因此也避免了很多錯誤。
感謝生命中所有的批評,讓我們活得更加清醒。
哈佛大學中有這樣一句名言:“不能耐心地聽取批評,你就無法接受新事物。”
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批評,因為批評就像刺蝟,看著難看,碰上了也扎手。但刺蝟性格溫順,舉止憨厚可愛,有些人還將其當成寵物。其實,批評也是如此,雖然乍一聽上去很難聽,可換個角度來看的話,批評會對每個人有無窮的幫助。所以,我們向批評鞠個躬、道聲謝吧,因為批評是老師,它會讓人少走許多彎路。
因此,我們還應該感謝批評我們的人,無論對方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無論批評使我們惱羞成怒還是幡然醒悟,無論批評讓我們無地自容還是良心發現。感謝批評我們的人,惡意的批評更令我們刻骨銘心,如果我們懂得調整心態,就會發現批評無所謂惡意還是善意,因為競爭無處不在,不能內省激發向上的力量,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面對善意或惡意的批評,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我們要學會分辨,有的批評是善意的,是有人發自內心地希望我們變好;有的批評卻是惡意的,甚至是故意抨擊和諷刺我們的。所以,你所面對的批評,無論是好是壞,無論是接受還是無視,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選擇。你肯定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吧?
如果你不知道某些批評是否對自己有價值,可以嘗試著這樣去做:
1.將批評寫下來,不要摻雜自己的情感;
2.刪除那些難聽、污蔑、充滿人身攻擊的字眼;
3.檢視重點:在剩下的內容裡,檢視你沒做好或者需要調整的部分;
4.調整或拋棄:如果有值得你去調整的部分,那就盡力調整;如果沒有,那就把這張紙揉成一團扔進垃圾桶裡!
通過這樣的檢視,我們能清楚地知道,這個批評是否值得我們反思。

再堅持一下:哈佛人直面困難的決心
從小到大,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雞湯”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只有最執著的人,才能取得好成績,只有努力了才能找到好工作,過上好的生活。
不過,現實的世界總讓我們措手不及,甚至難以接受。我們看到,在現實中,有人刻苦學習,不分晝夜地背誦課文、單詞和語法;也有人成天玩樂、各種舒坦。星期天,有人忙著逛街,和遊戲隊友披甲廝殺;有人卻趴在書桌上啃書,解析各種幾何題……可想而知,這兩種人最終會有怎樣的回報。
一個人是否能戰勝困難,順利解除危機,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堅定的信念,有沒有為了成功而堅持下去的決心。只有決心把事情做好時,我們才會拿出更多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決不輕易放棄,哪怕前面看起來真的無路可走,也要勇敢地走下去。這不是盲目,而是一種執著的求索精神,在這種精神面前,所有的困難和危機都將變得渺小起來。
不信,我們看看哈佛學霸張勝男的故事:

張勝男有一個非常洋氣的英文名叫“Cicy”,她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國際化”的氣息。上大學時,她所創立的“青年力量”公益組織影響力巨大;大學畢業前,她的足跡遍佈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做實習生、志願者以及職業講師;她還拒絕了哥倫比亞大學的offer,選擇了夢想學府哈佛;2016年,她更是成為羅德獎學金的13位最終候選人之一……
這些光榮事蹟讓張勝男成為年輕人眼中真正的“偶像”。很多人說,她的成功之路不可複製,畢竟世界上的天才並不多。張勝男卻從未把自己當成天才看待,無論做什麼事情,她的眼裡只有四個字—堅持到底。在她看來,任何困難只要再堅持一下都可以解決。
張勝男“堅持到底”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
小時候,家人給張勝男報名蹦蹦跳跳英語班,她學得非常開心,也學得非常好,時刻拿出小本子來背單詞。後來她又學習了新概念英語,小小年紀的她已經夠資格在成人班裡跟著學,3篇課文一個小時,她往往一節課就能全部記住。
小學時她學習珠心算,老師對她說:“勝男再努力點兒,成績會更好!”她把老師的話聽進了心裡,每天回到家都堅持練習,這樣堅持了好幾周,珠心算水平果然突飛猛進。
初中時要背誦英文單詞,她便用家裡的錄音機錄製了每篇課文後面的新單詞,然後一遍遍放給自己聽寫。這樣執著的學習態度,讓她的學習成績始終遙遙領先于同學。
這樣的堅持讓張勝男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她相信堅持到底就能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不過在堅持的道路上,除了一帆風順,還有驚濤駭浪。當挫折與打擊襲來之時,我們應該再堅持一下,還是勇敢放棄呢?
高考遭遇“滑鐵盧”,讓張勝男的人生跌入低谷。她只能從第一志願北京大學滑檔100多分去第二外國語學院。雖然她的心裡暗藏著不服和傲氣,甚至認為自己高中三年的努力都白費了,但是她仍舊沒有選擇放棄,讓自己意志消沉下去,而選擇堅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大一那年,張勝男參加了一個國際交流活動,第一次自己出國。古老而神秘的埃及成了她的首選地。她以為埃及就是一個黃沙漫天、金字塔陪伴著夕陽的世外桃源,沒想到現實中的埃及卻是一個在戰火中分崩離析的國家。
從埃及做志願者回國後,她在朋友圈裡寫了一句話:“此生遼闊,何必輕易束手就擒。”
她漸漸認識到,大多數人對於世界的認知,還是來源於新聞或媒體報道,至於世界真實的面貌是怎樣的,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與自己所擁有的物質生活與教育資源相比,世界上很多同齡人無疑是貧瘠而可憐的,她能夠為這些人做點兒什麼呢?
她內心又有了堅持的方向,於是將腳步邁向了更遠的地方—印度、越南、以色列、摩洛哥、歐洲和北美。她每去一個地方,都會關注那裡的風土人情,去認識最真實的世界。
2016年,張勝男從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後,已經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offer,但是她選擇再等一年來申請哈佛。在這一年她申請去了德國和哥倫比亞當志願者,還挑戰了羅德學者項目,並且成為羅德獎學金的13位最終候選人之一。雖然最後落選了,但是她十分坦然地說道:“成功和失敗都不會改變一個人,它們只是人生動態平衡中的高低點。”
她的堅持最終換來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哈佛大學的offer。現在,她在哥倫比亞政府項目中工作。有人問她:“為什麼有那麼強的意志力堅持做一件事呢?”她笑著回答:“做一件事應該出於興趣而不是恐懼,堅持下去要靠熱情而不是意志力。”
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只要能夠“再堅持一下”,就擁有了獲得成功的力量。

如果你的堅持沒有得到任何回報,只能說明你堅持的時間不夠長久。
今天你堅持下去,繼續為明天的目標努力,克服心理上的懶惰,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那麼今天的你就是成功的。今天是明天的基礎,今天的事情做好了,明天才有可能成功。所以,你要繼續努力,絕不能習慣失敗,路是自己選的,即使再苦再累,跪著也要走完。始終要記住,夢想一旦在路上,你就要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實現為止。
當危機降臨時,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堅持能帶給你出路。
當危機出現時,你應該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想著逃避。因為就算你現在躲過了,以後還是要面對。所以,逃避沒有任何意義。只要你懂得堅持,懂得執著的藝術,生活中的一切危機都會迎刃而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只知道逃避的人,遇到困難就會選擇退縮和放棄,無論什麼事都無法堅持。
這一刻選擇了放棄,下一刻就無法再堅持,以後你更不可能再堅持了。這一刻選擇堅持,下一刻就不會放棄,一直堅持下去,到最後你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1天和10天的區別不大,1年和10年卻可以有天壤之別,這便是執著的藝術。成功就是再堅持一下,因為你離成功可能只有一步之遙。
成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一如既往地堅持,才能看到最終的勝利。很多人往往在成功的前一步突然放棄,因為一連串的打擊和折磨讓他們看不到希望,產生了錯誤的判斷,其實他們只要再多堅持一下,就能獲得成功。
人生目標的實現不可能一帆風順,生活中的磨難並不比機遇少,特別是當你接近成功的時候,磨難會越來越多,你的鬥志也會在漫長的旅程中越來越薄弱。這個時候,如果你沒有堅定的信念,就沒有辦法繼續堅持下去。
那些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依然把自己所有的激情全部投入到前方的道路上,哪怕危機重重,他們也不會放棄。正是因為他們多堅持了一下,成功就這樣出現在他們面前了。
永不放棄的人,遇到多大的阻礙都能找到堅持的理由,而不是放棄的藉口。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讓失敗更有價值
失敗是每個人成長之路上都會遇見的“不速之客”。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失敗,可是又無法避免。很少有人能夠瀟灑地告訴自己:“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這是一句苦澀的安慰,更像是自我欺騙。大多數人在失敗之後便選擇了放棄,很少會給自己重來的機會。
當一個人被失敗的體驗包裹之後,他的思維圈層就難以突破。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將自己定義為“失敗者”,這樣即使自己有能力獲得成功,也會因為放棄掙扎而重複失敗。
有的人之所以獲得了成功,笑到了最後,是因為他們有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即使自己失敗了,他們也永遠都不放棄重來的機會,如此一步步靠近目標,一點點獲得成長,最終厚積薄發,站在了人生的最頂峰。一個人只有屢敗屢戰,最終才有取得輝煌的成就的可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迎難而上,這才是成功者的個性,見難而退則不會有希望。
在面對同樣的困難、挫折與失敗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有的人在失敗後選擇了輕易放棄,讓失敗成為定局;有的人在失敗後,卻選擇再試一次,這樣的堅持讓他們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不同的選擇,自然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有一位美國女孩,家庭環境十分不和諧。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她而去,父親整天只知道喝酒,根本不管她。
由於對愛的極度渴望,她早早就開始談戀愛,可是遇人不淑,15歲就有了墮胎的經歷。
她知道,除了自己打拼,她別無選擇。然而過了很多年,她的生活依然沒有穩定,結婚不久的丈夫又提出了離婚。而這時候,她又被確診患上了生殖系統疾病……
擁有這樣的一生,她是不是擁有充分的理由去抱怨和墮落呢?然而她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不斷給自己重來的機會,努力給自己尋找一條出路。在好朋友的建議下,她開始將自己的真實經歷寫進書中。沒想到,她寫的書贏得了讀者的強烈興趣與認同。
這位美國女孩就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50周第1名的《生命的重建》的作者路易絲•海(Louise Hay)。她沒有因為生活陷入絕境而發出半點兒抱怨,反而勸導人們要學會忍耐,要給自己重來的機會,她在《生命的重建》中一心講述自己調整生活以及戰勝疾病的經歷。

當我們遭遇現實的打擊、錯誤或者失敗的時候,可以跌倒,但是不能趴下,更不能失去內心的堅強。如果我們在一次失敗之後就自暴自棄、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的話,那麼失敗之後就只能還是失敗,之後是一連串的失敗。但是,如果在第一次失敗之後重新審視自我,永遠都不放棄重來的機會,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獲得一定的成功。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願意承認失敗。
在現實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會經歷無數的困難、挫折和失敗,如何在重重打擊之後重新出發,並且從失敗的經驗中尋找未來的出路,才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問題。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失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他們從來不敢正視自己的失敗,只知道怨天尤人。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特裡法則”,它源于美國田納西銀行前總經理L. 特裡(L. Terry)的一句管理名言:“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為正視錯誤的人將得到錯誤以外的東西。”
在每個人的意志行為中,出現錯誤與失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對待錯誤與失敗的態度將決定我們的未來。儘管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了並不可怕,跌倒了就要再爬起來……可現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很多人害怕失敗,在失敗後也沒有及時爬起來,而是破罐子破摔,長時間沉溺在失敗的陰影中。人類時常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這些看上去很簡單並且理所當然的事情,有些人往往難以做到,實在讓人感喟不已。
永遠不要選擇放棄,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
哈佛“幸福學”導師泰勒•本-沙哈爾說過:“每個人必須經歷蹣跚學步才能走出優美的步伐,每一粒沙都要經歷千辛萬苦才能成為珍珠。同樣,每個人也要經歷無數次失敗,經歷在失敗之後的堅持不懈,才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身邊從來不乏這樣的青少年—因為一次的失敗就選擇了放棄,也有一些青少年因為成功而不斷進取。世界上沒有人能不努力就直接成功,因為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當然也沒有人能從走向目標的第一步直到最後一步都是成功的。一個人只有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去做每一件事,成功了,不驕傲,失敗了,不氣餒,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強大的抗挫力,哈佛人是這樣成長的
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有時殘酷的打擊會給我們造成嚴重的損失,不過換一種角度去看待挫折,卻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挫折也能給我們帶來成長,甚至激發我們的潛在力量。
當你經受住挫折之時,你便完成了自我的超越,有機會打破以往既定的思維模式,漸漸遠離那些不成熟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只要你沒有被挫折打垮,無論怎樣的挫折都會帶領你走向自我進步的道路!這樣看來,挫折也並不是那麼讓人討厭了。
相反,那些沒有正視挫折的人,最終都會被打敗,人生也會陷入困境。

鄧琳曾是別人眼中的“天才少女”,從復旦大學畢業後留學于美國哈佛大學,曾獲自然科學碩士、哲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等成績。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哈佛女學霸,卻因為從小嬌生慣養,事事被安排得妥妥當當,在進入社會後變得不堪一擊,在挫折面前變得軟弱無力。僅僅是因為畢業後沒有很快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她就患了精神病。
誰也不願相信,擁有如此高學歷的人,居然會被一點兒小的挫折打敗。
可事實就是如此,學歷再高,知識再淵博,如果你沒有一點兒抗挫能力,又如何立足於社會,讓自身的才華得到施展呢?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直面挫折,不斷適應並努力做出改變的人;另一種是害怕挫折,在挫折中苦苦掙扎的人。其實,人的體內原本就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在挫折中憤然崛起便是其中表現的方式。不知道如何面對挫折的人,就是放棄生命潛能的人,他們終將無法成功。
除了智商和情商,你還必須知道“逆商”。
1997年,美國心理學家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提出了“逆境商數”這個概念,簡稱“逆商”。這一概念的提出,花費了保羅•史托茲好幾年的時間。
那時候,人們才知道,世界上不僅有智商與情商,還有逆商。
在一次發佈會上,保羅•史托茲說:“為什麼在資本、智力與機遇都相似的條件下,有人能夠平步青雲,越來越成功,有人卻一敗塗地,越來越失敗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們面對逆境的能力不同,也就是個人逆商不一樣……”
由此,人們開始重視逆商,甚至將它當成一種能力來培養。
當挫折來臨的時候,你選擇了放棄,就等於承認了失敗。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有一些人雖然努力過,但是效果不明顯。因為他們身處逆境,那漫長而毫無希望的征途讓他們感到厭倦了。於是,他們選擇停滯不前,甚至逃避。
發現逆商背後隱藏的力量,你可以扭轉敗局。
一個人的逆商是高是低,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抗壓程度與危機意識。
心理學家保羅•史托茲指出,想要對逆商進行更加全面的認識與衡量,發現逆商背後的力量,就必須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考察:
1.控制
在遭遇挫折時,你是否能夠控制好局面?人的控制能力分為兩種,一個是對自身的控制,二是對外部環境的控制。
2.歸因
你是否知道自己身處逆境的原因是什麼?當身處逆境時,逆商較低的人會下意識地將引發逆境的原因歸咎於外界;而逆商較高的人會主動承擔責任,相信改變自己就能控制好所有局面。這便是高逆商者和低逆商者在歸因上的區別。
3.延伸
你是否會讓逆境延伸並影響到其他方面?高逆商的人能夠將逆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而不會任其延伸、擴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在困難出現時或者工作遇到瓶頸時,高逆商的人絕不會因此將壞情緒帶到工作以外的正常生活中。
4.耐力
你能夠在逆境中堅持多久?在高逆商的人看來,任何逆境都只是暫時的,他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走出困境,所以他們往往擁有戰勝挫折的驚人耐力。低逆商的人卻認為逆境是不可能被打敗的,自己也努力過,但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工夫,所以他們只會認命,在逆境中畫地為牢,一直消沉下去。
當你通過以上4個標準去衡量自己的逆商時,你就會發現隱藏在逆商背後的力量。你的人生屬�你自己,無論你遭遇了怎樣的挫折,身處逆境還是順境,都應該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
高逆商者擁有“強者”的認知,對成功懷揣強烈的自信心。
當挫折出現時,低逆商者只會自怨自艾、手忙腳亂,而高逆商者會勇往直前,始終保持強者的姿態。在高逆商者的認知裡,自己就是一位可以戰勝挫折的強者。
或許低逆商者從一開始就沒有看到成功後的喜悅,而只看到失敗時的痛苦。因為在真正行動之前,他們就已經產生了畏懼與退縮的心理。
高逆商者卻會通過對環境的分析,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退縮,也沒有想過實現目標會一帆風順,因此會竭盡全力去戰勝挫折,走出逆境。

絕不氣餒的精神:攀登更高的山峰
中國有一句話叫“成王不驕,敗寇不餒”,意思是取得成功的時候,不能驕傲;遇到挫折與失敗後,也不能氣餒。無論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事,都要有攀登更高峰的勇氣!
這也是哈佛教給學生的絕不服輸、絕不氣餒的精神。
為什麼人們都害怕失敗呢?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失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此他們從來不敢正視自己的失敗,更不知道從失敗的經歷中吸取教訓與經驗,而只知道怨天尤人。那些遭遇失敗的人,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過這一頁,仿佛自己的錯誤有多麼不可原諒似的。可是,成功與失敗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失敗就很難成功,也沒有哪一個成功可以跨越失敗而獨自存在。當我們遭受失敗甚至陷入困境之時,應該怎麼辦呢?
下面這個故事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

一位小男孩出生于澳大利亞,他一出生就嚇壞了所有的醫生和護士,因為他身體只有可樂瓶那麼大,而且沒有肛門,腿還是畸形的。
醫生看著育嬰室裡奄奄一息的“可樂瓶”,對他的父親說:“這個孩子活不過24小時!”
可是,“可樂瓶”頑強地活了下來。在他度過危險的24小時之後,醫生又斷言他活不過1星期、1個月、1年……事實證明,“可樂瓶”的生命力遠遠超過醫生的想像。
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可樂瓶”不僅活了下來,還一天天地長大了。
你可以想像一下,由於身體上的殘疾,他度過了一個怎樣的童年,又擁有怎樣的青春。
上小學時,幾位淘氣的同學用繩子綁住他的手,用膠布封住他的嘴,然後將他扔進垃圾箱裡,又在垃圾箱外面點起了火。在滾滾濃煙中,“可樂瓶”幾乎要窒息了,瘦小的身體不斷掙扎,直到老師發現後將他救了出來。
17歲的時候,“可樂瓶”的畸形腿像尾巴一樣翹了起來,讓他的行動更加不便。於是,家人帶他去做了腿部切除手術。手術後,他用滑板代步,行動更加自如,卻變成了“半個人”。
青春期的“可樂瓶”也和其他男孩子一樣,敏感、脆弱、任性,他忍受著同學們好奇和嘲笑的目光,同時也努力學習。高中畢業後,他趴在滑板上去找工作,結果都被拒絕了。有誰願意聘請一個“可樂瓶”呢?人們甚至不知道他能做什麼。
在失敗無數次之後,“可樂瓶”終於在一家雜貨鋪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好心的店主讓他幫助擰螺絲釘。那時候,他感到很開心,笑得很燦爛,因為自己終於可以自食其力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父親的朋友邀請他去宴會上說一說自己的經歷,結果他短暫的演講轟動了全場。他表現出超強的演講天賦,也在演講中找到了丟失太久的自信。
演講結束之後,他一個人來到海邊,望著洶湧澎湃的大海,內心無比激動……
如今,“可樂瓶”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激勵演講大師,他的經歷讓人驚奇,也感動、激勵了無數人。這位身高還不到1米的演講大師,曾經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同台演講,曾經受過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接見。他喜歡各種運動,如駕車、釣魚、游泳、跳水等。他前後去過190多個國家,巡迴演講800多場。現在,他還擁有一位美麗的太太和一個健康的兒子,命運之神最終還是眷顧他。他的名字就是約翰•庫提斯(John Coutis)。
這位演講大師還來過中國,並且對中國記者說:“來到中國,我經常聽到朋友們說‘我今天過得不快樂’。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不快樂,就像我自己並不會覺得自己有多不幸,因為還有人比我更不幸。當我沮喪的時候,就想我是正常人,我也會經歷人生的起落,這樣我就有了繼續奮鬥的動力!”

每一個人都是自我命運的建築師。你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去面對逆境,足以證明你的逆商是高還是低,而命運會根據你的表現來給你打分,並且最終判定你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永遠的失敗者。當你因為心理誤差或者外界干擾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時,不要以為它會影響你一生的方向,因為很多大的失敗是由一連串小的錯誤組成的,只要能夠避免某一個環節上的小錯誤,就能避免造成敗局的大錯誤。
這和中國的“亡羊補牢”十分相似,當羊圈出現破損,羊被狼叼走時,主人開始查找原因,修補漏洞,避免了之後的損失。如果主人沒有發現窟窿,也沒有進行及時的修補,那麼整圈羊可能都會被狼叼走了。所以,當失敗不可避免地出現之後,我們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灰心氣餒,而是立刻行動起來,彌補自己的錯誤,讓失敗的影響逐漸縮小。
在巨大的挫折面前,成功者只會迎難而上,不會被困難擊倒。
我們應該讓自己擁有永不服輸的精神,這不是一種口號,而是你應該切實去做的事情。只要你有一顆永不服輸的心,有一種越挫越勇的意志,內心就會升騰起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氣,生命也將閃耀絢爛的光芒。
一個人進步與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如果在困難中停滯不前,或是隨便就放棄,那麼就不可能看到成功。只有堅持下去,才是唯一的出路,特別是陷入危機的時候,堅持的意念會產生強大的動力,幫助我們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
每個成功的人都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他們正是在這些失敗當中,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如果因為一兩次失敗就放棄,你自然不可能獲得成功。
如果不能成為走得最快的人,那就成為走得最遠的人。
在漫漫人生路上,能夠脫穎而出的人,並不一定是走得最快的那個,而往往是走得最遠的那個。
其實,逆境並沒有那麼可怕,每當你走過一個困難,便離成功近了一點兒。如果能夠在逆境中始終保持這樣的進步,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你也終將會走向成功。
如果人是茶葉的話,命運就是一壺溫水或滾燙的沸水。茶葉在沉浮之間釋放了怡人的香氣,生命經歷挫折與坎坷才能散發出光彩。人生也像沏茶一樣,只有經歷沸水的浸泡,才能在沉浮中散發出幽香;只有保持絕不氣餒的精神,你才能攀登更高的山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