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滿額折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去美國,最後卻變成僧侶回來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85298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逃跑並不可恥,而且有用!
笑中帶淚的人生奮鬥故事!

彭樹君/作家 專文推薦
Kaoru/「哈日劇」FB粉絲團版主
Linn/旅日部落客、Podcaster
Miho/日本觀光線上雜誌MATCHA總編、《東京 時時刻刻》作者
山女孩Kit/作家
石芳瑜/作家、《閱讀的島》總編輯
林日日/造型料理作家、日日.甜甜 版主
明太子小姐/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黃斐柔/作家
曾寶儀/作家、主持人
──真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二十九歲的年紀,
許多人煩惱著工作、愛戀、友誼、親情,
我卻在相親路上屢敗屢戰:
直接開口就要我生下兒子當繼承人,aka生產工具一直生;
提出一個月能否和朋友外出聚會都還要考慮一下,aka金絲雀養成記;
有著刻薄領班幫傭像要與女主人展開決戰,aka逆境求生實境live。
相親之戰,戰到最後唯有出逃才是解方!

我是英月,家中經營寺廟,曾在金融業上班,
領著旁人欽羨的高額薪資,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然而,某種空虛感不停襲來,

「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麼?」
「有什麼可以滿足我的人生?」

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中,找不到歸屬感。
在各方的壓力以及被逼到絕境後,
我選擇了出逃,
憑藉著「This is a pen」踏上了陌生的舊金山,一待就是十年。
年輕在這裡不是武器。一切重新洗牌!
做過餐酒館服務生、主持人、CM拍攝、語言學校櫃台人員、年菜製作等,
也在這塊土地上,有了不同的相遇。
以為再也不會回到日本,卻在為朋友的愛貓舉辦喪禮的機緣下,
重新認識佛教,從中體悟了人生。

【人生體悟有感金句集結】
◆即使是親生父母,我也希望他們不要擅自決定孩子的人生。我要用自己的判斷,走自己的人生路。這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正道。
◆並沒有解決問題、獲得救贖,而是在懷抱問題、呈現廢柴狀態的情況下,開闢一條能夠獲得救贖的路。
◆又冷又硬的冰,會因為陽光變成水。地獄般的地方,也能搖身一變成為重要的歸處。
◆接觸在各國成長的人們,或許反而讓我遇見在日本成長的自己。包含我自己在內,這裡的每個人都很拚命。拚命在生存。
◆所謂的歸處,並不是一個地點。而是「因為機緣成熟」而讓我想逃走,又「因為機緣成熟」讓我想回來奉獻的地方。這並不是因為努力,才讓這裡變成歸處。

作者簡介

作者
英月

生於京都市。現任真宗佛光寺派長谷山北院大行寺住持。銀行員時期,相親超過三十五次都沒有成功結婚,最後離家出走逃到美國。在美國參與電視廣告演出,也曾當過廣播節目主持人。回國後在大行寺舉辦「抄經會」、「講經會」,吸引日本各地的眾多信徒。在《每日新聞》上有電影專欄連載,也擔任資訊播報節目的評論員。著有《只要用心,就能讓自己展露原有的光芒》(2014年,日經BP社出版)、《親鸞聖人能夠消除你的煩惱》(2018年,春秋社出版)。

譯者
涂紋凰
輔大譯研所畢業。
曾任職日商,現為專職譯者。
喜歡推理小說和旅行,
偶爾塗鴉偶爾瑜珈。
近期譯有《如何做好研究論文》、《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高能團隊的關鍵ABCDE五法則》等書。
臉書交流專頁:小譯者的日常
賜教信箱:qtu2011@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Kaoru/「哈日劇」FB粉絲團版主

Linn/旅日部落客、Podcaster

Miho/日本觀光線上雜誌MATCHA總編、《東京 時時刻刻》作者

山女孩Kit/作家

石方瑜/作家、《閱讀的島》總編輯

林日日/造型料理作家、日日.甜甜 版主

明太子小姐/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

黃斐柔/作家

曾寶儀/作家、主持人

──真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我是英月,在位於京都正中央小寺院大行寺裡擔任住持。聽到寺院,應該會有很多人想到精舍、庭院還有佛像。大行寺供奉的主神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文化財──由鐮倉時代的佛像雕刻家快慶打造的阿彌陀如來像。但是,寺院並不是美術館。這些佛像只是將肉眼看不見的佛陀教誨,化為具象的形體而已。那麼教誨又是什麼呢?
我在沒有接觸過任何教誨的狀態下,或者是說沒有感受到教誨的必要性,就逃離傳授佛陀教誨的寺院。那是我二十九歲時發生的事了。不過,人生非常有趣,我在逃到美國之後,又和佛教相遇。真的是萬萬沒想到。結果究竟如何?在我進入正題前,我想先說說事情的開端。
當時,我從短大畢業,在都市銀行的總部工作。雖然已經是泡沫經濟崩壞後的時期,但銀行的薪資、員工福利都很好,每年也有好幾次長假。休假的時候,我會安排出國,吃美食、購物,把獎金和存款都花光。即便如此,下個月又會又薪水進帳。每半年還能領到一筆獎金,日子過得輕鬆快活。
這裡容我說個題外話。幾年之後,我久居美國,短暫回日本時,偶然在抽屜裡找到信用卡的消費清單。上面記錄為期四天的香港之旅,我刷卡買了一百萬日圓的東西。看到清單的瞬間,胃感到一陣強烈的刺痛感,不舒服的感覺還延續了好幾天。不僅如此,當時我在美國過著極度窮困的生活,如果有這筆錢的話,就算撐不到一年,也能游刃有餘地過上半年了。一想到這裡,我真的非常鄙視、討厭過去的自己。
當時的我完全不知道不久的將來會有這種心情,在銀行工作的自己,明明就不是什麼口袋很深的江戶之子,竟然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拼命地購物。我每個月都會從薪水裡拿一些餐費給娘家,但剩下的錢都能自由使用。平常熱衷於快時尚,現在想想自己還真是瘋了。竟然穿著隨便都超過十萬日圓的卡爾‧拉格斐品牌套裝或洋裝去上班。真的是有夠蠢。我強烈的虛榮心,真的是悲慘又滑稽。話雖如此,當時的衣服至今仍大量堆積在閣樓。現在已經一文不值了。我心裡仍有「不然把鈕扣拆下來用好了」這種窮酸的想法,畢竟那可是當初砸大錢買的東西啊!是說,我也在想,自己這麼寶貝以後不會穿到的衣服,到底是在執著什麼呢?
言歸正傳,話題回到我那荒唐的銀行員生活。雖然不是什麼好話,不過當時的我就是一個標準的愚蠢粉領族。豪邁撒錢的散財童子,工作表現平平,甚至只達最低標,卻很敢要求超越自身限度的權利。因為在銀行工作,所以當天沒有結算完畢就不能回家。儘管如此,還是日日在下班後到處飲酒作樂,即便我根本就不太會喝酒。
這樣的粉領族生活,不知道過了幾年。上司的一番話,我至今仍能清楚地回想起來。
「我一看到妳就火大。」
我還在對他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感到震驚時,上司接著說:「妳為什麼要假裝自己做不到?」我其實嚇了一大跳。因為我刻意偷懶是事實。你還真行,眼光銳利啊!狂妄的我在心裡給上司拍拍手。上司無視我的心境,給我最後一擊:「妳明明有心就能做到,看妳刻意不好好做的樣子我就火大。」
對他這番話,我在心裡吶喊:「你是笨蛋嗎?反正都領一樣的薪水,盡全力工作不就太蠢了。」但表面上我裝作一副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笑著帶過這個話題。我沒有在銀行出人頭地的野心,而且擔任一般職員只需要差不多就好的工作能力。我一直擅自抱持這種想法,所以上司的批評並沒有影響我的心情。即使上司對我有很高的評價,薪水也不會因此大幅上漲,這就是所謂的勞多益少。既然如此,我打的如意算盤就是當個愚蠢的粉領族輕鬆工作,徹底享受公司提供的好處和福利,這樣才划算啊。當個工作能力低落的輕鬆粉領族就好。我一直對這樣的理念深信不疑。
經過二十年的歲月之後,回想那段日子,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然而,當時我根本不這麼認為,還不斷抱怨,甚至堂堂正正地宣告自己會偷懶。就結論來說,當時我只是沒有自己想做的事而已。
心裡想著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一定有我的天職,有我能發光發熱的舞台。試圖藉由改變環境來突破現狀,但那其實只是以天職為名,找尋避風港的行為而已。而且,就算真的找到天職,大概也永遠找不到所謂的避風港。
不過,自己處在當下的時候,真的不會意識這一點。只會非常拼命地一直找那個虛無飄渺的避風港。我也不例外。
因為喜歡旅行,所以頭腦簡單地想說去當導遊。當導遊需要證照,我就去加入導遊派遣公司。參加講習之後,也曾以實地演練之名帶團。即便銀行的從業規則中嚴禁行員兼職副業,我還是這麼做了。
我帶過幾個當天來回的巴士旅行團,但是一路上我都很怕遇到認識的人,心驚膽戰地遊走於關西地區的觀光景點。同時,心裡那種「我到底在幹嘛?」的感覺一直揮之不去。因為我心裡開始猶豫,到底要不要真的轉職。其實,比較銀行和其他工作的收入、員工福利之後,我實在找不到辭職的理由。
如果喜歡旅行的話,自己去就好了。事情明明很簡單。心中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習慣逃避的思考方式,不允許自己這麼想。每當人覺得工作很辛苦、碰到瓶頸的時候,就會開始想要追求外面的避風港。我真的非常了解這種心情。
說真的,我不知道當初報考銀行的時候為什麼會合格。我這麼大一個人竟然能趁亂混進公司,真的很幸運。以我的實力,今後無論怎麼哄抬身價,也不可能找到比現在更好的公司。既然如此,死守這份幸運才是上上策,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即便只是這樣,為了貫徹輕鬆粉領族這條路,也不能讓上司器重我。一般人應該會認為,在尋找避風港之前,應該要打起精神,先在這裡站穩腳步才行!
但是我沒有。我覺得很空虛,非常、非常空虛。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一個很棒的職場。在這裡工作的我,最了解這一點。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雖然需要符合很多條件才在這裡工作,但也很令人滿足。話雖如此,我的心有沒有獲得滿足又是另一回事。
母親看到我這個樣子,說我「不知足」。她說得沒錯。在書寫這段文章的時候,我回想起當時的情緒,那種令人窒息的沉重、痛苦感又甦醒了。同時,我用客觀的角度回顧時,也會心想:為什麼?雖然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但當時的我到底為什麼會覺得空虛呢?雖然不是我母親說的,但我在想是不是因為當時的我不知足呢?
當時的我心中懷抱著空虛感,不,是被令人窒息的空虛感包圍。
就是因為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為什麼而活。
現在的我已經知道答案。我並不是對工作感到空虛。而是對自己的工作態度感到空虛。所以,就算換了導遊這個工作也一樣。問題不在工作,而在我自己身上。
我不像很多前輩為了找結婚對象或者賺錢而工作,所以對我來說工作沒有意義。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而工作?更進一步說,這個問題會連結到自己為什麼活著。
我只是按照世俗上的一般常識度過人生,從學校畢業後就去上班。當然,我不是吸空氣就能填飽肚子的人,所以也很重視工作能獲得的薪資。不過,在老家生活的我,在經濟面沒有什麼危機感。
雖然是我個人任性的說法,不過當時我覺得在一流企業工作,反而綁手綁腳。如果這間公司是公認的黑心企業,我就可以拍拍屁股揚長而去。運氣好的話,親戚朋友說不定還會覺得我辛苦而安慰我。然後我就可以對公司毫無眷戀、毫不執著地爽快辭職。
但我意外地在好地方工作,所以一旦辭職大家都會覺得疑惑,一定會問我為什麼離開這麼好的公司。而且連我自己到了關鍵時刻,心裡反而產生眷戀和執著,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辭職。然而,我到底是為什麼這麼想要找到其他的路呢?甚至還為此違反公司的從業規則,去做導遊的工作。
我心裡明白很多事情。雖然我想找個除了這裡之外的避風港,但是撥了算盤之後,考量自己的損失,就不打算離開銀行了。雖然心裡明白這一點,但是又無法不行動。因為只有在我動起來的時候,才能忘記內心的空虛感。我不是為了達到目的而行動,而是行動本身變成我的目的。如果不這麼做,我就會被空虛感壓垮。我只是透過身體的忙碌,逃避心靈的空虛而已。
剛好在那段時間,我有很多相親的機會。然而,接二連三的相親形成壓力,因此一度失去聽力的我,就這樣逃到美國去。然後在各種相遇之中,我又再度與佛教結緣。
那在我與佛教的教誨相遇之後,變得怎麼樣了呢?
就結論來說,我已經能活出自己的人生。我憑什麼說「活出自己的人生」呢?
這表示我能夠以自己樣貌生存。換句話說,我並沒有解決問題、獲得救贖,而是在懷抱問題、呈現廢柴狀態的情況下,開闢一條能夠獲得救贖的路。
這是我的故事。我想用我以前的故事,讓一些覺得自己的人生碰到瓶頸的人,能夠稍微輕鬆一點,所以才寫了這本書。為了你,也為了過去的自己而寫。

 

目次

推薦序 真正的自由 彭樹君
前言
第一章 地獄 除了此地之外的某處
地獄般的相親生活揭開序幕
我想決定自己的人生
只會「This is a pen.」就到美國去
我果然太天真了!
在美國學會「活在當下」
總之要有錢!
在美國年輕無法成為武器

第二章 貪嗔 拼命活下去
我的堅強有了成果!
因為極度貧窮而生出蠻力
弱肉強食是理所當然
沒想到又開始相親
相親的悲劇
過度執著於「避風港」

第三章 癡 不知道自己其實很無知的我
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LGBT的城鎮──舊金山
用語言作繭自縛
不要擅自評斷別人
我看起來像個男人嗎……!?
各種文化交融的語言學校
空虛感的真面目
從偏見之中解脫

第四章 光 有所發現的我
為了簽證而取得僧籍
遇見寵物鰤魚
貓咪的喪禮
與「機制」相遇
在開辦「抄經會」之前
什麼都不懂是無法抄經的
我逃離寺院卻在美國成為僧侶

第五章 淨土 活在「當下」
我跑回日本了!
「抄經會」帶給我的思考
我已經厭倦把錯推給別人了
(現在才)了解佛教
真正的佛教
揭露人生的秘密
你的歸處就在「當下」
結語

書摘/試閱

我是在二十九歲那年的春天,抵達美國的舊金山國際機場。我騙父母說:「我要去渡假,大概半年左右,最長也不會超過一年。」不過,我根本沒打算回日本。
行李只有兩個行李箱和一個小紙箱。裡面塞滿衣服等日用品、我喜歡的書和CD、收在小相簿裡的照片,還有為防萬一隨時可以賣掉變現的貴金屬。我微薄的存款都轉到外資銀行,以便能隨時從美國的ATM提款。身上帶著銀行的金融卡和信用卡,還有一點現金。順帶一提,銀行帳戶裡大約有一百萬日圓。我只有這些存款,就想在全新的世界包辦食衣住行,開始新生活。
與其說我缺乏規劃,不如說是莽撞冒失。都已經老大不小了,到底在想什麼啊?雖然是自己幹的好事,但現在想來還是令人擔心。不過,我當時什麼都沒想。我到美國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想要逃出日本、逃出京都。逃出當時身處的環境就是我的目的。到底有什麼事能把我逼到這個地步?答案就是相親。

 

地獄般的相親生活揭開序幕
雖然談這個很突然,不過我身材算是高大。身高一百七十三公分,體重是……嗯,這個不說也無所謂吧?在美國生活將近十年,我又向上長高四公分,橫向成長十公斤。現在也穩定維持這個數值,但簡單來說就是比以前更大隻了。看我這個樣子,母親說:
「妳既不可愛又不聰明,然後還沒事長這麼高。」
家人說話最不留情了。母親說得很對,我完全無法反駁。她還接著說:
「妳唯一的長處就是年輕,趁年輕的時候趕快結婚吧。」
因為這句話,我便開始相親的生活。那大概是我十九、二十歲左右的事了。
第一次相親的地點是大阪的希爾頓飯店。相親的對象也是寺院出身的孩子。我們已經交換過像履歷的自我介紹和照片,相親這天只要雙方見面即可。我從早上就開始抗拒,一點也不想去相親。我並非不滿意相親的對象。雖然事已至此,但我果然還是不喜歡,完全無法忍受自己的人生被別人操控。順帶一提,這裡說的別人,正是與我血脈相連的父母。
不過,相親當天不能臨時放對方鴿子,父母架著我搭上阪急電車,就這樣被帶到梅田。接著,我們抵達希爾頓飯店。挑高的大廳有一整面玻璃牆,初秋的陽光透進來仍然刺眼。然而,我的心就像冬天的日本海。心情沉重,腳步就像在大雪中蹣跚前進。「我不行了。沒辦法再往前走了。不要管我,你們先走吧!」雖然我很想這樣說,但少了我就沒辦法開始相親。可是,我真的不想去啊!
因此,我對父母說:「我去洗手間。」說完之後,我搭著手扶梯,假裝走進地下樓層的洗手間,就這樣逃走了。
逃走是無所謂,反正我也只是臨時起意,既沒有地方能去,也不可能逃一輩子。首先,我冷靜下來,走進附近的咖啡店,但心裡還是很煩悶。覺得對相親的對象、對方的父母都感到很抱歉。對媒人也很不好意思。他們都沒有錯。還有,對顏面盡失的父母也覺得愧疚。雖然這麼想,但我沒有回到飯店大廳,也沒有逃到家人找不到我的遠方,只是僵硬地待在咖啡店的座位上。因為這種半吊子的逃避方式,最後不到一個小時就被父母找到並帶回飯店。
在那之後,我也和很多人相親。大家經常誤會我相親的原因,不過我相親並不是為了繼承大行寺。大行寺早就決定由小我四歲的弟弟繼承,所以父母只是單純在找我的結婚對象而已。我相親的對象之所以都是寺院從業人員,是因為我們家的親戚幾乎都經營寺院,父母覺得找同業結婚比較好。
既然第一次相親都逃走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呢?
那只是因為我已經有刻板印象。我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是相親結婚,親戚也幾乎都是這樣,所以就像升學要考試一樣,我以為結婚前就應該要相親。我沒有特別渴望婚姻。如同從學校畢業之後,再怎麼不想上班也要去工作,工作之後就要結婚。結婚前,則是要先相親。在這些過程中,先不說自己的意願,我甚至沒有深刻思考過相親這件事。
因此,我一直覺得戀愛結婚只存在於偶像劇或小說世界。就像小孩沒有為準備考試讀書就會被父母罵一樣,父母也會要到了適婚年齡的女兒去相親。雖然我覺得很煩,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所以就放棄掙扎了。
說實話,我也是別有用心。反正都要相親結婚,那看條件選對象就好了。不過,臨到相親的時候,我又反感地逃走。腦袋裡雖然可以接受,但心裡還是很反抗,我就這樣不斷拒絕,直到二十五歲。母親對我說:
「妳連年輕這個唯一的長處都沒了。早點結婚吧。」
叮—接著我仍然繼續相親,但諷刺的是那個時候已經產生「相親」=「被迫」=「痛苦」的方程式,這種印象深植我心,所以還沒見到人我就已經先討厭了。這和相親的對象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即使是難得有緣見面,我也沒有好好面對相親的對象。在沒有好好面對對方,一直拒絕婚事的狀態下,轉眼我就二十八歲了。
母親淚如雨下地說:「妳心裡是不是有恨意?」
「有個老大不小又不結婚的女兒,是我們家的恥辱。妳是想殺了父母嗎?」
轟—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耳朵就聽不到聲音了。
在寺院附近的醫院沒辦法得知確切的病因,所以我到大醫院做了各種檢查。去醫院聽檢查結果的時候,看起來一臉好人樣的年輕醫師,好像是怕周圍的人聽到我會覺得很丟臉,所以低聲說:「我有個朋友是不錯的心理醫師,我幫妳介紹吧。」
也就是說,我的聽力完全沒有問題。無能為力的心情變成壓力,所以才以聽不見的症狀浮上表面。實際上,我聽得見醫師說的話,所以並非完全聽不見。
當時,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很差。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他們就是毒親。真的是對孩子有害的父母。我好想要出生在別人家……這種想法,就像鬧彆扭的小學生,吵著說:「某某同學的媽媽比較好!」不過我這樣說,對小學生實在太失禮了。
是說現在想起來,母親當時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在為自己的女兒做打算。女兒長得不怎麼可愛、頭腦不聰明,還長得人高馬大,最好趁年輕結婚。這樣女兒才會幸福。而且這樣的想法非常正確,父母為孩子著想是天經地義。
另一方面,我也有我這麼做的道理。即使是親生父母,我也希望他們不要擅自決定孩子的人生。我要用自己的判斷,走自己的人生路。這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正道。
也就是說,我們彼此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正理與正理互相衝突,就會引起爭執。這一點無論古今中外都一樣。因此,我決定逃離這個環境,離家出走。這樣說聽起來好像很帥,讓我有點不好意思。
其實,我離家出走遠赴美國的直接原因,就是相親。因為被迫相親,導致精神狀況受到壓迫而失去聽力也是事實。不過,這件事讓我心中不斷產生的東西,其實是「空虛感」。

 

我想決定自己的人生
我從小在大行寺長大。大行寺供奉的主神是阿彌陀如來立像。這尊神像出自鐮倉時代佛像雕刻家快慶之手,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文化財。很厲害吧!我雖然經常這樣自誇,但實際上大行寺只是一間小寺院,父母以公務員的身分在這裡工作,勤勉經營才得以維持現狀。不過,曾經和我相親的僧侶,大都來自規模大到令人失笑的寺院。其中甚至還有人經營學校。我曾和各派僧侶相親,但是過程中遇到不少鳥事。
京都的高級料亭中,庭院裡的竹筒添水之後發出喀咚的聲響。經過這樣一段如夢似幻的相親之後,我和對方單獨見面。在隨意聊天時,我說:「(結婚之後)一個月一次也好,想偶爾和朋友去吃個飯。」明明不是什麼需要特別確認的內容,對方卻低下頭陷入沉思。嗯?我說了什麼奇怪的話嗎?差不多過了五分鐘,對方在漫長的沉默之後擠出一句:「這件事請容我和家父商量一下。」
……啥?「我只不過是想跟朋友吃個飯耶!怎麼搞得好像很嚴重?是說,這種小事你自己決定就好了吧!」我拚命把這些話吞進肚子裡。不過,成為那位僧侶的妻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面帶笑容迎接客人。讓我更傻眼的是對方還說:「因為百貨公司的外商會來我們寺院,所以我希望妳不要在外面購物。」
除此之外,我還遇到這種事—相親後過了幾天,對方的親戚來到大行寺。那位親戚對著端上茶水的我說:「我想妳應該也知道才對,以後一定要生個男孩喔。」聽到這句話,我真的、真的只能用震驚形容。
對方只希望我笑容滿面接待客人,然後生個男孩。一想到這裡,我不禁覺得空虛,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結婚。

 

相親的悲劇
最初襲來的第一場悲劇是這樣的。
我前往相親的地點,和初次見面的對象打過招呼後,聊了一下天。對方露骨地盯著我半天才說:「妳不是會員吧?」
「咦咦咦?我是會員啊!我有付錢耶!雖然沒有付很多錢,但還是有付錢耶!」我很想這樣說,但這樣太不優雅了,所以只好把這些話往肚裡吞。我溫和地笑著說:「我是會員啊!」
過了十年,我現在才發現。因為我回答問題的方式,實在太不像會員了。我回答問題太流暢了,因此被當成詐騙集團也是沒辦法的事。這真的很無奈。我在日本都相親幾次了?少說三十次吧。我回日本之後,接受週刊採訪,正式公佈的次數是三十五次,但說不定早就超過了。畢竟我根本沒在數啊!
既然有這樣的經歷,我在相親界,已經算是半個專家。對方覺得我看起來不像會員,那也沒辦法。再加上,在日本與僧侶們相親,行為舉止必須得體,所以我應該讓對方留下很不錯的印象……沒想到,婚友社的老闆還因此特地招待我!這是怎麼回事?
完美演繹職場女性的美麗老闆,在有門僮的高級百貨公司頂樓餐廳招待我吃早午餐。從大片玻璃窗可以俯瞰聯合廣場。我正為該店的招牌料理「草莓奶油佐現烤布里歐麵包」滿心喜悅的時候,老闆竟然向我道謝。
「男會員們都給敝公司很高的評價,我們真的很高興,接下來也請您多多指教。」沉醉在草莓奶油之中的我,沒有想太多,天真地回答:「我才要請妳們多多指教。」
第二個悲劇就是從那天之後,婚友社介紹給我的人數暴增。我選擇十萬日圓左右的最便宜方案,結果受到等同百萬日圓,甚至超越百萬日圓的服務。聽說住在日本的女性會員如果想要婚友社介紹頂級富翁的話,每介紹一位需要花費百萬日圓。婚友社一直把那樣的對象介紹給我,真是太划算了,簡直划算到極點。這不是悲劇,而是幸運。順利的話,灰姑娘的故事就可以成真了!
我就這樣按照婚友社的介紹,一直去相親,就像工作一樣。
剛好在那段時間,我和一位像姊姊一樣的朋友在一起時,接到婚友社的電話。確認見面的日期、時間、地點之後,我掛斷電話,那位朋友露出前所未見的嚴肅表情。她正襟危坐,直直盯著我的眼睛,突然開口說:
「我不會因為職業歧視別人,也不會因此輕蔑別人。所以,妳說實話吧。」
我心想這個人到底在說什麼,但是看她這麼嚴肅,我一時也答不上來。我想當時我應該只是一臉呆愣。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表情太不值得信任,她緊接著說:
「妳到底在做什麼工作?SM女王?」
……好友啊!謝謝妳這麼擔心我,但是妳擔心的方向,是不是有點奇怪?
那位朋友聽到我講電話,擔心我是不是去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工作。的確,約見面的地方是飯店大廳沒錯啦。因為是約晚餐,所以時間當然是晚上。是說,為什麼是SM女王?她的說法是,考量我的個性,她只想到這種類型。喂,妳的想像也太奇怪了!
雖然聽起來很好笑,但其實這裡有個很重要的大問題。接到相親聯絡的我,很機械化地回應對方,用字遣詞和音調完全沒有展現出要去約會的興奮感,所以朋友才會以為那是工作,而且我自己也覺得相親約會越來越像工作。
其實,我也是別有用心。婚友社介紹這麼多人給我真的很幸運。雖然我覺得很划算,但重點不是能和很多人見面,更不是讓花出去的錢回本,而是能不能遇到讓我想分享人生、建立關係的人。
然而,因為我被眼前的這點好處蒙蔽,到處參加相親,結果讓自己越來越搞不清楚自己想要找什麼樣的對象、喜歡什麼樣的人。這就是第三個悲劇。
擁有豐富的相親經驗,讓我被誤以為是詐騙集團,這是第一大悲劇;婚友社利用我的豐富經驗,我也答應對方繼續相親,這是第二大悲劇。結果,完成相親的流程反而變成目的,完全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追求什麼,這就是第三大悲劇。我到底在搞什麼啊?
因此,為了了解自己對哪位婚友社介紹的人有好感,至少要知道自己有什麼需求、有沒有偏好的類型,我製作了某個法寶。
這真的很過分。你們聽了不要倒退三步喔!是說,連自己都對以前的我倒退三步了,更何況是別人。我到底做了什麼呢?
我用Excel做了表格。詳細內容我已經忘記了,但是大致是用五個階段評估「第一印象」、「對話」、「顧慮」、「外貌」、「住處」、「收入」、「財產」等內容。譬如說「第一印象」不好也不壞,那就是「三分」。「對話」聊得很開心,就給「四分」。如果對餐廳的服務生很冷漠,那就在「顧慮」這一項給「二分」。「外貌」如果不是我的菜,但一般人會覺得帥就給「四分」。「住處」在富翁村就給「五分」,「收入」也給「五分」。「財產」除了有幾臺車之外,還有飛機、遊艇,在全美各地都有房子,可以給「五分」。這樣總共有「二十八分」,平均值為「四分」。
把所有婚友社介紹給我的人都這樣算過一輪之後,出現很有趣的結果。大家的平均值竟然都一樣。
真是頭痛。這樣根本沒辦法選啊!但是啊,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我自己。不檢討自己,反而用數字評斷他人。完全不覺得這樣做很過分,還認真製作表格,我真的很沒品。應該是說,我根本就是垃圾中的垃圾。然而,當時的我根本沒發現,也發現不了。如果有時光機的話,我好想回到那個時候,在過去的自己頭上潑一桶水,讓自己好好清醒一下。可以的話,也想直接揍自己一拳。可是,即使我這麼做,過去的我一定也不會發現自己做的事有多卑劣、可恥。曾經銘刻於心的價值觀,不會那麼輕易崩毀。
結果,我在美國還是經歷了多次相親。然而,在美國也一樣,相親讓我覺得空虛,而且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儘管已經掙脫父母安排的軌道,發現自己可以往任何一個方向前進,但是我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離家出走逃到美國,拚命活下去的時候,我只想著當下的生活。該怎麼做才能吃下一頓?該怎麼做才能活下去?我根本沒有餘裕去想未來的事。待生活稍微穩定,眼光終於不只放在當下,有了展望未來的餘裕時,我卻迷失了。不對,我或許不是這個時候才迷失,而是終於有餘裕發現自己已經迷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98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