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童年: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
商品資訊
系列名:地球觀
ISBN13:9789863845942
替代書名: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2nd Edition with an Update a Decade Later
出版社:野人文化
作者:安妮特‧拉蘿
譯者:林佑柔
出版日:2021/11/03
裝訂/頁數:平裝/400頁
規格:23cm*17cm*2.8cm (高/寬/厚)
重量:596克
版次:1
商品簡介
★二十一世紀家庭與教育學界的里程碑★
★重量級社會學家安妮特.拉蘿的經典著作★
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
不同階級、不同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
他們的現在和未來有多麼迥異?
童年的不平等,也複製了未來的不平等……
【2003年初版,榮獲美國學界各項大獎】
★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SA)評審大獎
★美國社會學會(ASA)文化類、家庭社會學最佳書籍獎
★美國社會學會(ASA)童年與青年研究傑出獎、社會問題研究C. W. 米爾斯獎
【跨領域強力推薦】
★吳曉樂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李明璁 | 社會學家、作家
★周慕姿 | 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鴻彬 | 諮商心理師
★楊巧玲 |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藍佩嘉 | 《拚教養》作者
社會學家安妮特.拉蘿走訪了十多個家庭,帶著團隊深入教養現場,
觀察親子間的相處模式,也目睹家庭與體制的社會互動。
作者發現:階級是所有問題的出發點!
▌規劃栽培 vs. 自然成長,階級帶來的起跑點不平等
社會階級除了帶來不同的經濟條件和文化資本,也使得父母偏好特定的教養策略,
因此塑造了孩子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中產階級的父母傾向於規劃栽培的教養邏輯,貼近社會現實面、注重語言溝通能力,引導孩子長成主流社會偏好的模樣。當孩子面對權威機構,便不怕說出己見,堅持爭取有利的結果。
?勞動和貧窮階級的父母則傾向讓孩子自然成長,平時放任孩子放學後獨自看電視或上街玩耍,沒有長期為孩子培養社會化等相關能力,一旦孩子面對權威機構時卻容易因害怕而噤聲。
▌新增回訪記錄,研究更全面
睽違十年,安妮特.拉蘿再度上路,拜訪當時的研究對象。
這些孩子成熟了,家庭已不是人生中影響力最重的部分,
但無論其他外在因素,家庭始終是「階級複製」的主要關鍵。
不平等的階級,會帶來不平等的生命歷程。
童年,只是一切不平等的開始。
【本書特色與重要啟示】
◎社會學革命性經典,乃當代教養與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
◎本書為增訂新版,收錄十年後的追蹤結果,分析孩子的動向。
◎給當代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深入探討階級與文化如何影響教養。
【來自各界的無數讚譽】
「所以說,實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的能力從何而來?也許社會學家安妮特.拉蘿做出了最佳解釋。拉蘿針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做了引人入勝的研究,你可能以為,長時間研究十二個不同的家庭後,會得到十二種不同的教養觀念……但拉蘿發現的內容與預期截然不同。」
──麥爾坎.葛拉威爾,著有《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等書
「以案例研究家庭的豐富實證。本書針對不同階級的教養價值觀及實踐方式提出令人信服的論據,精彩的敘述說明受到廣大民眾的讚賞,同時也是教導階級與家庭生活的優秀教材。《不平等的童年》不但讓我們反思階級、種族,及教養方式的交集,進行深入質化研究的優點與困境論述時,這也是研究基本準則。」
──艾美.M.泰德曼《現代社會學:評論期刊》
「《不平等的童年》的重要性在於反駁了美國全國性政治論述中對文化缺陷的主流解釋,拉蘿對階級文化的觀點更加平衡,她對規劃栽培的分析成為文化性和社會資本分析的重要工具。」
──卡爾.史坦普爾《社會運動學國際評論》
「每個章節中,拉蘿穿插了額外的例證,如此的編排十分出色,顯示她的分析不只限於該章節探討的特定家庭,本書為社會及文化再製相關的研究帶來巨大理論貢獻。安妮特.拉蘿寫了本重要、極富吸引力的書──無庸置疑,社會學家在教學及研究兩方面都會廣泛使用這本書。」
──珍妮.M.史都柏《教育社會學》
「透過詳細描述親子互動,以及家長和體制的互動,安妮特.拉蘿探究階級如何形塑日常生活、語言使用,和體制三者之間的關係。」
──《族裔及種族研究》
「《不平等的童年》發人深省,拉蘿質疑美國是『機遇之地』──無論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達到極高成就──的說法。強烈推薦各大學術圖書館、專門圖書館,及大型公共圖書館收錄這本具敏銳度及平衡性的書籍。」
──《圖書館期刊》
「這是平易近人的民族誌研究,為現代美國的貧困階級、勞動階級,及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提供寶貴見解,針對『機遇之地』和『不平等之地』的生活做出仔細且引人關注的調查。」
──《出版者週刊》
「閱讀《不平等的童年》讓人激動,但理解其背後意涵後,實在讓人沮喪。」
──《蘇格蘭人報》
「談論社會階級社會化過程的優秀民族誌,本書以極清晰的方式勾勒出當代社會理論問題。」
──邁爾文.L.費恩,肯尼索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
「安妮特.拉蘿在精心研究並明確闡述的新書中告訴我們,只有不到兩成的美國人認為『出人頭地的原因中,種族、性別、宗教,和社會階層至關重要』。但正如她出色的研究指出,一切都跟社會階級息息相關──從跟權威人士握手時看著對方眼睛,到長時間與手足共用空間並發生口角。這是我讀過最具洞察力的作品之一,隨著美國階級差異的擴大,本書談論的主題日益重要。」
──亞莉.霍希爾德,著有《第二輪班: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時間麻煩》等書
「針對親子日常生活周詳的案例研究。拉蘿認為,中產階級和勞動階級在教養方面有著不同的邏輯,差異反映了不平等,同時也促成不平等的傳播。《不平等的童年》是重要、觸動人心的著作。」
──貝莉.索恩,著有《性別遊戲:學校中的男孩與女孩》
「拉蘿陳述了豐富的故事和細節,引領我們進入貧困階級、中產階級,及富裕的美國家庭生活,提醒我們階級確實是關鍵所在。《不平等的童年》詳盡闡述文化資源上的階級差異深深影響著向上階級流動、實現美國夢的機會。這本書帶有挑釁意味、令人不安,促成未來幾十年美國階級制度的爭論。」
──莎朗.海斯,著有《與孩子平起平坐》
「拉蘿深入了解孩子及家長在學校及家中的表現,檢視社會的變遷。對許多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來說,這類變遷已經將童年轉化成長期的生產工藝。拉蘿描繪這種『童年新世界』,她比較了中產階級理想的系統性栽培計畫,以及許多勞工階級父母仍採用的順應兒童發展,繪製出對美國家庭生活至關重要的新圖像。」
──保羅.狄馬喬,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
「安妮特.拉蘿的另一部經典之作。針對家庭生活及教養的階級分層,以及美國父母經歷的日常奮鬥,她提出了深刻見解,深刻地影響人們對不平等的看法。拉蘿的研究深具說服力,她的研究奠基於令人信服的民族誌證據。」
──亞當.加摩蘭,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及教育政策研究學教授
「透過比較設計研究法,安妮特.拉蘿探究日常生活的深刻細節。這份充滿抱負的民族誌研究顯示社會階層對兒童人生的影響。《不平等的童年》與席維爾、豪瑟、梅爾文.考恩,及皮耶.布迪厄等人的著作擁有同等地位,是社會階級和家庭生活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比較民族誌研究的珍貴範例之一。」
──米謝爾.杜尼爾,著有《人行道》及《史林的桌》
作者簡介
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在社會階層、家庭與教育等研究領域有卓越貢獻,曾任美國社會學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不平等的童年》是她的學術代表作,榮獲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SA)與美國社會學會(ASA)數個重要獎項,成為家庭社會學、教育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必讀經典,開啟親職教養研究之先河。
林佑柔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現旅居海外。仍未放棄組織布萊梅樂隊的夢想。
名人/編輯推薦
★李明璁 | 社會學家、作家
★周慕姿 | 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鴻彬 | 諮商心理師
★楊巧玲 |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藍佩嘉 | 《拚教養》作者
序
《不平等的童年》付梓出版後,書中提到的孩子們已經度過童年和青春期,長大成人。本研究走到尾聲時,我想知道這些孩子將來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其中,我對教養上的階級差異是否會繼續影響往後人生特別感興趣。因此,研究結束十年後,我重訪了先前深入研究的十二個家庭,這些年輕人已經十九到二十一歲。在新版中,我記述了後續研究的結果,寫成第四部的三個章節,也加上簡短的後記。新增的部分還包括附錄C的一個表格、新的附錄D,及修訂後的參考書目。第一版的資料保持不變。
目次
第一章 不同階級的兩大教養邏輯:規劃栽培以及自然成長
第二章 階級差異帶來經濟與教育的不平等:社會結構和日常生活的差異
【PART 1】行程與時間規劃的差異
第三章 規劃栽培的忙碌步調:排滿組織式活動的日程/中產階級孩子蓋瑞.塔林格
第四章 跟隨孩子的節奏:與同儕「鬼混」的自由時間/勞動階級孩子泰瑞克.泰勒
第五章 孩子的遊戲只是遊戲:在艱苦中學會自娛自樂/貧窮階級孩子凱蒂.布林達
【PART 2】不同的語言運用策略,帶來不平等的教育效益
第六章 從語言發展潛力:辯證和溝通能帶來有利優勢/中產階級孩子亞歷山大.威廉斯
第七章 語言只是溝通媒介:被動接受,無法表達己見/貧窮階級孩子哈若德.麥克拉斯特
【PART 3】與體制互動時的階級不平等
第八章 家長積極干涉體制:言傳身教的組織式規劃栽培/中產階級孩子史黛西.馬修
第九章 過度介入體制的風險:一路走偏的規劃栽培/中產階級孩子梅蘭妮.韓德隆
第十章 被拒絕的放任型家長:教育者埋怨無所作為的雙親/勞動階級孩子溫娣.戴佛
第十一章 害怕「學校」的家長:體罰管教與校規法律的衝突/勞動階級孩子小比利.亞尼里
第十二章 社會階級的決定性力量:原生家庭帶來的優勢與限制
【PART 4】不平等的童年,以及不平等的成年
第十三章 父母掌握並介入青少年生活的階級差異
第十四章 縱向民族誌的反思,以及各家庭對《不平等的童年》的反應
第十五章 脈絡下的不平等童年:量化分析的結果
後記
附錄A 方法論:田野工作的困境
附錄B 理解皮耶.布迪厄的研究
附錄C 初版表格
附錄D 二版表格
注釋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不同階級的兩大教養邏輯:規劃栽培以及自然成長(節錄)
晚春下午,蓋瑞.塔林格在自家後院的游泳池玩水。他是白人,今年小學四年級,住在市郊一棟有四間臥室的房子。一如多數傍晚,他快速打發晚餐,父親開車送他去參加足球訓練。這只是他參與的眾多活動之一,他弟弟在另一個球場參加棒球比賽。傍晚時分,他們的父母通常能放鬆心情,小酌一杯,但今天不是啜飲紅酒的日子,塔林格夫婦急忙換下工作服裝,要孩子們準備去球隊訓練。
就在車程約十分鐘的地方,小學四年級的黑人學生亞歷山大.威廉斯剛結束教學參觀日,準備返家,他母親開著皮面坐墊的凌志汽車來接他。現在是星期三晚上九點,亞歷山大的母親帶著疲憊下班,行程滿檔的星期四還等著她,明天得在清晨四點四十五分起床,出門工作,晚上九點以後才能回家。星期六早上八點十五分,她得送亞歷山大去上鋼琴課、去唱詩班練習,再去參加足球比賽。他們在黑暗中驅車,亞歷山大的母親輕柔地跟孩子談話,向他提問,並引導他發表自己的看法。
親子間會討論問題,這是中產階級教養孩子的重要特徵,就像許多中產階級父母,威廉斯女士和丈夫認為他們是有規劃地開發亞歷山大的才能。蓋瑞和亞歷山大這些中產階級的孩子,生活排滿了父母一手規劃安排的活動,父母確保孩子能獲得這些經驗,讓孩子接受規劃栽培(concerted cultivation)。在這類培育過程中,孩子建立起權利感(a sense of entitlement),權利感有很大的影響,讓孩子在學校環境中學會質疑成年人,認為自己和成年人平起平坐。
在稍遠的二十分鐘車程外,幾個孩子住的是藍領街區公共住宅,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童年。亞尼里先生是勞動階級白人,他去接上完補習班的兒子小比利,回家後,亞尼里先生小酌啤酒,比利看電視,然後騎腳踏車到街上玩。某些傍晚,他會和父親坐在家門外的人行道打牌。比利的母親是清潔工,下午五點半左右下班回家做晚餐,全家人再一起用餐。家庭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亞尼里女士每天都會打電話跟「一大家子」聯繫,比利的叔叔常常晚上順路拜訪,有時還會帶比利最小的堂弟一起過來。春天時,比利在當地棒球隊打球,他不像蓋瑞和亞歷山大那樣,一星期安排了四場活動,棒球是他今年唯一參加的組織式課外活動。白人勞動階級出身的溫娣.戴佛也住在同一條街上,她總是和堂姊妹們共度傍晚,一起擠在客廳地板上,邊吃爆米花邊看影片。
夏日傍晚,在更遠的地方,住在公共住宅的四年級黑人男孩哈若德.麥克拉斯特在家附近玩耍,兩個堂兄弟也和他一起玩。他們想打籃球,但花了一個下午還是弄不到球,只好看電視上的體育比賽。在暮光中,他們打了場水球戰,哈若德試圖讓鄰居拉法特小姐淋濕。人們坐在公寓外的草坪上,音樂和電視聲從敞開的門窗流洩而出。
比利、溫娣,和哈若德身邊的成年人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但由於經濟上的困頓,父母只能努力養家糊口、安排住房、應付不安全的環境、帶孩子去看醫生,還常常得長時間等待根本不會來的公車,還要給孩子洗衣、按時送孩子上床睡覺,並在隔天早上讓他們好好去上學。和中產階級的父母不同,勞動階級的父母不認為有規劃地教養孩子是教養的必要因素,他們特別不贊同參加家長排定好的休閒活動。他們不像塔林格家和威廉斯家的父母那樣注重規劃栽培,對他們來說,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不是引導孩子們說出感受、觀點,和思想;相反地,成年人和孩子間有一道相當明確的界線,家長傾向於下指示,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而不是用道理說服孩子。中產階級的孩子參與父母安排的活動,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的孩子對休閒活動有更大的控制權,大多會自由外出,和住在附近的親戚朋友一起玩耍,他們的父母和監護人讓孩子自然成長(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然而,這些孩子和父母仍要與社會中的重要體制互動,例如堅持推行規劃栽培策略的學校。對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而言,家庭教養的文化邏輯和體制標準不一致,造成了以下結果:採用規劃栽培策略的父母讓孩子們獲得權利感;比利.亞尼里、溫娣.戴佛,和哈若德.麥克拉斯特等孩子在體制中的經歷,則讓他們產生疏離感、不信任感,和局限感(sense of constraint)。
美國也許是機遇之地,同時也是不平等的國度。本書認為,父母的社會地位以無形但強大的力量,影響著孩子的生活經歷。深入觀察、訪談中產階級(包括中上階級成員)、勞工階級,及貧困階級家庭後,我們發現,不平等已經深入文化結構。本書前面的章節是對十二個九歲到十歲孩子的家庭密集觀察研究的成果,我認為家庭生活的各個關鍵要素緊密結合,成為一套「教養的文化邏輯」。換句話說,家庭間的差異似乎聚合成具有意義的模式,中產階級的父母傾向於規劃栽培的文化邏輯,勞動階級和貧窮階級的父母更傾向讓孩子自然成長。實踐自然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有很長的休閒時間,自己也會發起遊戲,成人和孩子間的界線分明,而且孩子們每天會和親戚頻繁互動。勞動階級和貧窮階級的孩子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但他們擁有更像「孩子」的生活,也擁有更高的自主權,得以免於成年人的介入,掌控自己長長的休閒時光。中產階級的孩子雖然無法長時間和親戚相處,也沒有很長的閒暇,但他們似乎可以獲得體制上的重要優勢,在規劃栽培的教養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有助於投入職場的寶貴技能。本研究中,中產階級白人和黑人兒童確實表現出某些重要差異,但最重要的分野與種族無關,如本書所說,差異主要是因階級而異。階級差異,包含階級對家庭生活與教養的影響,塑造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與世界。
文化期待
教師、醫生,和輔導員是以兒童為主要工作對象的專業人士,他們在教養孩子上通常有共識,但針對個別孩子或家庭的教養標準上,有時也會產生分歧,例如:孩子朗讀時讀錯單字,父母是否該讓孩子停下,並糾正發音?對此,教師有不同看法。輔導員對於母親是否過度保護孩子也有不同的標準。然而在大原則上,專業人士幾乎毫無爭議地認為,適當的教養方式能促進兒童的教育發展,教養標準包括和孩子交談、發展孩子對教育的興趣,並在學校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重要性。同樣地,教養標準強調跟孩子講道理的重要性,教導他們透過協商來解決問題,而非靠身體力量。由於人們普遍接受這些準則,這些準則也在在強調父母應該如何教養孩子的實際做法,因此形成了一個關於「如何教養」的主流文化期待,專業人士間對於教養主要原則的共識於是滲透到我們的社會之中,一小群專家可能就這樣塑造了一大群父母的行為準則。
兩世紀以來,專業人士的教養建議常常變動。過去,專家曾強力主張奶瓶餵養,也曾提倡嚴厲對待孩子與採用體罰的好處,並對父母縱容孩子的後果提出嚴厲警告。然而如今,這些見解已經轉變,專家們現在推崇母乳餵養,並主張對孩子表現出情感溫暖、以講理交涉。比起勞動階級的父母,中產階級父母似乎更迅速且徹底地改變了教養方式。當專業建議從奶瓶餵養轉向母乳餵養,從嚴厲管教轉向溫情同理,從責打管教轉為隔離法則(time-outs),中產階級父母都迅速地應對改變。此外,最近幾十年,美國中產階級兒童不得不面對所謂的「喪失恩寵」。因為擔心孩子的未來,中產階級父母致力於確保孩子能夠參與組織式活動,讓孩子未來有可能因此出人頭地。
中產階級父母審慎遵從當下的專業標準,採用規劃栽培,試著激發孩子的發展,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社交技巧。但對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而言,考慮到經濟和教養的艱巨需求,他們必須不斷辛苦工作,才能滿足舒適、食物、住所等其他基本需求,由於這些負荷,父母無暇刻意栽培孩子,或提供其他中產階級家庭會有的休閒活動。對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來說,支持孩子自然成長便已是很大的成就。
不同的教養哲學和方法會帶來什麼結果?簡單來說,這類差異會為下一代帶來不同的優勢。本研究發現,比起勞動階級和貧窮階級的家庭,中產階級家庭會進行更多交談,這種交流使中產階級的孩子擁有更敏捷的口語表達能力、更大的詞彙量、更熟悉抽象概念,也能更自在地面對權威人物。更重要的是,在體制和家庭環境下,與權威人士的互動技能也展現出差異,中產階級的蓋瑞.塔林格和亞歷山大.威廉斯還是小男孩時,就已經學會如何和成年人握手,在交流時也會看著對方的眼睛。在求職面試的研究中,學者發現求職者能給人留下好印象的時間不到一分鐘,並強調面試時眼神交流、有力的握手,及自在應對老闆的重要性。然而,像出生於貧困家庭的哈若德.麥克拉斯特,他的家庭成員交談時,通常不會看著對方的眼睛。此外,伊利亞.安德森指出,在他們居住的社區中,長時間看著對方的眼睛可能會帶來危險。麥克拉斯特家族代代相傳的社會能力有其價值,但在求職面試的場合中,哈若德的技能就不像蓋瑞.塔林格和亞歷山大.威廉斯的能力那樣派上用場。
本研究中,中產階級白人及黑人的孩子同時表現出了中產階級特有的權利感,好像他們生來便有權追求個人的偏好,並積極掌控體制下的交流互動。他們似乎在體制下處之泰然,坦然分享訊息並尋求關注,當然,總有些孩子比較外向,但中產階級的孩子普遍知道如何藉由互動來滿足偏好,例如:亞歷山大.威廉斯知道如何向醫生表達擔憂,因為新的止汗劑讓他腋下長出腫塊,亞歷山大的母親明確地訓練並鼓勵他對醫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另一個相似的例子是黑人女孩史黛西.馬歇爾,她來自中產階級,在母親的教導下,她向體操老師提出配合她個人的學習風格。因此,在這些與體制息息相關的「遊戲規則」裡,中產階級的孩子都受過磨練。然而,他們並不精通其他重要的社會技能,例如不擅長在週末及暑假時好好安排自己的時間、無法花上大把時間獨處,也無法在非強迫或非命令的方式下跟成年人出去玩。透過模仿或直接訓練,中產階級兒童學會如何讓規則為自己服務,他們的家庭生活強調說理論據和協商,未來若要進行體制的協商,這些特質能為他們帶來潛在優勢。此外,有權力者對這類交流做出正向回應時,即便這些中產階級的孩子只有四年級,他們已能為自己爭取優勢,向老師或醫生提出特殊要求,好讓對方調整常規做法,以符合自身需求。
相較之下,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的兒童在體制環境的互動中逐漸展現出局限感,不太會為了符合自己的偏好而改變與體制的互動方式。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的父母普遍接受權威,但有時仍會暗中抵制。這些父母有時不太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例如不知道孩子沒有完成功課。有時,他們會無視那些「毫無道理」的學校規定,例如某個男孩在課堂上纏著溫娣.戴佛,溫娣母親要女兒「還手」;比利.亞尼里曾在運動場上「痛揍」一個男孩,儘管之後被停學,他的父母還是對兒子感到驕傲。此外,這些父母也沒有能力要求學校回應他們的擔憂,例如,亞尼里女士抱怨著自己多麼「厭惡」學校,這給兒子比利帶來了面對重要體制時的無力感和挫折感。中產階級的孩子,例如史黛西.馬歇爾,他們會對專業人士提出要求,而且當他們成功運用規則、給自己帶來了好處的同時,也等於提高了自己未來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亦即透過傳承得來的個人技能,在各式體制下成長時,這些技能可以轉換成不同的價值。然而,勞動階級和貧困階級家庭的孩子面對這些體制時,通常無法從規則受益,也無法獲得成年後有用的資本。在規劃栽培邏輯下教養的孩子,透過合乎體制的模式,從權利感得到好處,但自然成長的孩子卻因此產生局限感。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