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滿額折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莫切里以畢生奉獻的烈焰燃起音樂之愛,
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

為何聆聽古典音樂?如何從聆賞體驗中得到最多收穫?在本書中,指揮家約翰.莫切里以畢生的經驗、淵博的知識、深刻的理解,以及令人感同身受的鑑賞力,回答了這些問題。
莫切里是李奧納德.伯恩斯坦的門生,兩人曾經共事十八年;他也是在世界各地巡演、錄製唱片的知名指揮家。莫切里發行的唱片超過八十張,曾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利佛獎、戲劇桌獎、告示牌音樂獎、座艾美獎、金叉獎及德國錄音評論獎等獎項。在書中,他協助我們從古典音樂中獲得快樂和喜悅。他首先帶領我們略覽誕生於古希臘的音樂傳統,如何被羅馬帝國接納,隨後吸收來自全球各地的養分,形成從日本到玻利維亞都接受的古典音樂。接著,莫切里細談音樂,幫助我們理解欣賞古典音樂時所聽見的內容為何:作品如何透過聲音隱喻表達人類最深層的感受與情緒、如何承載歷史痕跡,以及每一場獨特的音樂會經驗如何一再刷新我們對作品的看法。
本書樸實無華、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

作者簡介

約翰.莫切里(John Mauceri)
全球知名指揮家、作家、教育家與製作人,曾在許多知名劇院登台,包括: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英國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at Covent Garden)、柏林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也曾與許多優秀交響樂團合作,包括:紐約愛樂、洛杉磯愛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Orchestre Nationale de France)、東京愛樂、以色列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交響樂團(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以及所有駐地倫敦的主要樂團。
他也曾於百老匯與好萊塢演出。他曾任都靈皇家劇院(Teatro Regio Torino)常任指揮,以及蘇格蘭歌劇院、甘迺迪藝術中心華盛頓歌劇院、匹茲堡歌劇院以及卡內基音樂廳美國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莫切里為好萊塢露天劇場交響樂團的創團指揮,該團是1991年洛杉磯愛樂為他成立的。自2006至2013年,他出任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名譽校長,也曾於耶魯大學任教十五年。
莫切里發行的唱片超過八十張,曾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利佛獎、戲劇桌獎、告示牌音樂獎各一座,三座艾美獎、兩座金叉獎及四座德國錄音評論獎等獎項。2000年獲柏林美國學院(American Academy)頒發柏林獎;2015年獲頒哥倫比亞大學迪森指揮獎(Ditson Conductor’s Award),肯定他以五十年以上的時間致力於演出與編輯美國音樂。
莫切里著有《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當代指揮大師的工作技藝、曲目觀點與後臺故事》(Maestros and Their Music: The Art and Alchemy of Conducting)等,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哈芬登郵報》等媒體刊物。現居紐約市。

名人/編輯推薦

「思路流暢、啟發人心⋯⋯莫切里巧妙地將年少至今的音樂經驗融入其中⋯⋯這本書對於熟知古典音樂的愛樂者,或準備投身其中的入門讀者而言,都可提供完美的導讀。」―― 《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卡羅琳.穆雷克(Carolyn M. Mulac)

「莫切里情感豐沛的書寫能夠激發入門者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引導古典樂迷以全新的方式聆聽音樂。」――《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古典樂迷肯定會喜歡莫切里對作曲家及其作品的討論。入門者會發現本書令人增廣見聞,但作者卻會提醒所有的讀者不要只聽他的話,而是要親自體驗、聆聽音樂。」――《書單》雜誌(Booklist),瓊.克博(Joan Curbow)

「作者對音樂的喜悅之情具有感染力……即使是對古典音樂非常了解的人,閱讀這本生動而熱情的入門書也會有所收穫。」 ――《柯克斯書評》(Kirkus)

「《古典音樂之愛》重新將音樂視為記憶的匯編,與懷舊、個人經驗息息相關,而且整體來說,也與音樂所帶來的樂趣有關,人們重新聆聽作品時可能發現無窮無盡的變化。」――出版觀察網站(Shelf Awareness)

「傑出的作品⋯⋯這本書帶給聽眾力量、信心與快樂。如果你投身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將會收穫滿滿。」――《紐約書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約翰.莫切里再次寫出精彩的作品。即使上了年紀還是受益良多,感謝這本書帶給我愉快的體驗。推薦給各位。」――歌劇演唱家瑪麗蓮.荷恩(Marilyn Horne)

「有些業餘愛好者以欣賞音樂為主要的娛樂,卻一直希望進一步認識古典音樂的語言,而且要比唱片的包裝說明文字與直覺更加深入;他們會感謝約翰.莫切里的這本書――讓理解音樂的運作幾乎如同欣賞音樂一樣令人愉快。」――《一千個小理智:自由主義的道德冒險》(A Thousand Small Sanities: The Moral Adventure of Liberalism)作者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

「由於伴我成長的父親對音樂的熱情澎湃如濤,我很快就在約翰.莫切里對心儀曲目的思索中迎來熟悉的喜悅之情,每一頁都是以他畢生奉獻的烈焰溫暖我們。正如莫切里告訴我們的,音樂將帶領我們前往『一趟非常值得的旅程』,而他的作品也是如此。」――《出名的父親:伯恩斯坦女兒回憶錄》(Famous Father Girl: A Memoir of Growing Up Bernstein)作者潔咪.伯恩斯坦(Jamie Bernstein)

「這本書讀來愉快,與其說打開了一道門,不如說像是一隻親切的手扶在臂膀上,以熱情與智慧引領讀者直達人生價值核心的美麗世界。」――鋼琴家、作曲家史帝芬.賀夫(Stephen Hough)

「這是莫切里在台灣出版的第四本著作,也的確如他所言,本書試圖總結他一生的感受。書雖不厚,但是信手拈來,提及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作品無數,話題還旁及其他領域,真的就像莫切里跟讀者促膝話家常:語調輕鬆,天南地北。對古典音樂接觸不多的人,會被親和誠摯所吸引,不致嚇跑;如果略有涉獵這個領域又有心深究的讀者,循著作者的提點,把作品找來印證,將會有許多飽滿而有趣的收穫。」――鏡好聽「時代奏鳴曲」主持人吳家恆

「指揮這個職業在大眾的眼中是是個神秘又吸引人的工作,人們總是好奇為何一支指揮棒可以帶領著台上台下的所有人沉浸在音樂之中。在莫切里大師的帶領下,
我們將一起認識指揮與音樂的前世今生,藉由莫切里大師的經驗與分享與您一同體驗這個工作的神奇奧妙之處。」──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助理指揮葉政德

前言

我沒入卡內基音樂廳的頂層包廂,周圍坐著兩千八百位陌生人,在星期天下午齊聚黑暗之中,聆聽莫札特與布魯克納的音樂。汽車和卡車的喇叭、我們腳下的地鐵隆隆、偶爾響起的警笛――這些城市的聲響都被大廳裡的談話聲抹去了,座無虛席帶來緩緩上升的音量。大衣塞在座位底下,向暫時的鄰居敷衍問候,我們仔細閱讀節目冊,等待燈光暗下。柏林國立管弦樂團登台,這個樂團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五七○年,樂手環坐在頂蓋掀起的鋼琴周圍。
我們的肉身隨著舞台點亮而消融,注意力集中在我們下方的音樂家身上,指揮兼鋼琴家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在熱烈的掌聲中登場。他背對我們坐下來,右手的手勢一揮,音樂就響起,是莫札特的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
甜美律動的A大調和弦騰空而起,柔和而優雅。我們身在何處、今夕是何年都無所謂了――音樂跨時永恆,絕對美麗。第二樂章開始,巴倫波因的獨奏是一段悲傷而哀愁的個人沈思,就如船歌般靜靜哼鳴,這種不同的節奏伴隨鋼琴與管弦樂團交替出無言的詠嘆調:真像是擁抱遺憾、慰藉與輕輕笑語的沉思。接著,整個樂團毫不猶豫跳入最後樂章:數千個快速音群、輕快的木管與歡樂的旋律把我們帶入一場對生命的禮讚――在文明和音樂的理想環境中,明亮的陽光與幽暗的烏雲相融為一體。
這時音樂會才進行一半。中場休息後我回到座位上,不禁對眼前舞台上的狀況感到好奇。一百位樂手佔據整個舞台,取代了大鋼琴與小型管弦樂團。莫札特的作品只有兩支法國號,現在變成了八支!木管與弦樂倍增,我的眼睛開始為雙耳即將迎接的聲響做好準備――一個全然不同的聲音世界。
布魯克納與莫札特都是奧地利的天主教徒;與莫札特不同的是,他是虔誠的教徒,人生目標為以他所譜寫的每個音符來展現上帝的偉大。布魯克納這個出身小鎮的男孩,從未忘記在鄰近家園的修道院擔任唱詩班的經歷,那裡有宏偉的巴洛克建築,還有他偶爾獲准演奏的巨大管風琴。他的青春期在聖弗洛里安奧古斯丁派修道院的樂音中渡過,成年後布魯克納創作恢宏的交響樂時,便以修道院的經驗作為音響與結構上的指引模板。
第九號交響曲是布魯克納的最後一部交響曲,創作時他已經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一八九六年撒手人寰時作品尚未完成。當我們經歷第九號交響曲的三個樂章後,就抵達生死交界的大門。
第一樂章從幾乎難以察覺的弦樂顫音開始,此時是D小調並非偶然。這正是貝多芬最後一部交響曲的調性,而且也是他的第九號交響曲。而正如聆聽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那般,我們在虔誠的寧靜中進入布魯克納的王國。這種寧靜感能將在場的所有聽眾拉入樂曲之中。我們聽見神秘的開場樂句,八支法國號角吹奏出具有英雄氣概的低沉旋律,過不到兩分鐘,管弦樂團就發出驚天動地的宣示,讓我們重新感受這座充滿無限可能的新宇宙。
強烈的渴望、美麗與消沈,這些主題相互交織,透過巴倫波因與柏林國立管弦樂團,布魯克納帶領我們探索崇高的神權與人性的脆弱,在每一次強大的上升之前,都有片刻的完全沉默。作家們曾將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形容成聲音構築的哥德式大教堂,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很像,但這些曲子都是十九世紀晚期想像出來的大教堂。而科隆大教堂就是一個縮影,始建於一二四八年,但直到一八八○年才完工。在黑暗時代,石匠們敲敲打打,在十九世紀則變成工程師監督工人將混凝土澆入模具。布魯克納的第九號交響曲並未完成,這使它成為效仿對象的完美隱喻――人類服侍頌揚上帝的半成品。
當然,這場音樂會有許多慶祝的理由。表面上是為了紀念巴倫波因一九五七年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次登台六十週年,活動亮點是為期一週的音樂會,展現他作為鋼琴家與指揮家的精湛技藝,並且演奏兩位重要古典音樂作曲家的作品,而他運用的技巧很難有音樂家能夠複製。
那天下午坐在卡內基廳,我還感受到一種交流――不僅僅是與在場的觀眾,還有自一八九一年柴科夫斯基從莫斯科到此指揮開幕音樂會以來,成千上萬曾經坐在同一地方的每一個人。所有坐過那個位子的聽眾都促進了這種延續性。
我們接下來將了解到古典音樂揭示了社群、天性、人類的抱負、勝利與弱點,以及我們希冀給予混亂固定形式的渴望。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音樂最初對人類有何意義。
音樂說到底就是個謎。我們為何作曲、演奏,人們為何聆聽音樂?所有物種都在創造讓自己活下去的條件,就只有人類再加上了音樂――這基本上來說,就是組織空氣的振動,進而帶來歡樂和共感。我們隨著音樂擺動身體,我們唱出音樂,我們利用音樂來讚揚靈性,我們運用音樂來慶祝與紀念事件,我們跟著音樂邁開前往戰場的步伐。只要我們想營造重要事件的環境,例如婚禮、葬禮、高中畢業典禮,我們就會播放音樂。當然有時我們會在週日下午買張票,坐在卡內基音樂廳黑暗的頂層包廂聆賞莫札特和布魯克納的音樂。
音樂會結束後,我們走到第五十七街和第七大道的交會口。天已經黑了,氣溫迅速下降。這個暫時共同經歷音樂的社群分道揚鑣,現在只剩一段記憶和一份節目冊。在二○一七年的紐約,藉由柏林國立管弦樂團以及其來自阿根廷、以色列、巴勒斯坦和西班牙四國國籍的音樂總監,我們這些觀眾接收到來自一七八六年與一八九六年的訊息。大家都心滿意足,各自散入這座八百萬人口的城市裡,我們心中都承載著「美好」二字,沒有比這更詩意的詞彙了。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希望在探索音樂欣賞藝術的同時,也告訴你為何古典音樂是西方藝術和人文表達的縮影,並向你介紹十八世紀初期在歐洲發展的地方潮流如何席捲全球,消弭東西方之別――畢竟從天俯瞰,地球上沒有虛線可將國家與文化區分開來。
巴倫波因當然也理解這個道理。他還與已故的巴勒斯坦裔美籍文化評論家薩伊德(Edward Said)共同創立了東西和平會議管弦樂團(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主要由來自以色列、巴勒斯坦、阿拉伯和伊朗的猶太人與穆斯林所組成的青年管弦樂隊,演出曲目的作曲家都是已逝的歐洲白人,而且大都是基督徒。樂團的一名年輕成員稱其為「人類實驗室」。 就像無國界醫生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一樣,他們演奏的音樂蘊含某種普世性,具有治癒的力量。
古典音樂豐富多元,有那麼多值得我們玩味的內涵;它可以在特定的時刻享受,也可以終生欣賞;正如我們會改變自己,它也可以改變形狀與形式。我的目標是幫助你更進一步享受古典音樂。古典音樂總是會帶給你源源不絕的發現。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音樂大哉問
第二章 古典音樂的核心
第三章 駕馭天/人性
第四章 時間:真實與想像
第五章 隱形的結構
第六章 仔細聆聽!
第七章 初次聆賞:編織連續之網
第八章 音樂會體驗
第九章 人生就是你的播放清單
致謝

書摘/試閱

第三章 駕馭天/人性(節錄)

音樂確實能夠駕馭「天性」(nature),而我說的這個英語單詞代表我們周遭的自然世界,也代表我們的內在──也就是「人性」(human nature)。我們當然不知道最初的音樂為何,但它的樣子不難想像,畢竟人類總是有樣學樣。我們可以利用聲帶、嘴巴與舌頭發出無數聲響。我們行走與呼吸時都是兩兩一組──左腳右腳,吸氣吐氣,心跳與呼吸的速度取決於我們的情緒以及當下的動作。生火、歌唱、吹哨,或是吹入風乾的動物骨頭發出聲音,人類學會這些事情是出於好奇、實驗精神以及模仿。你要是拿棍子敲打中空的木頭,你會忍不住想再敲一次。
下次參加音樂會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樂器,把注意力從音樂與樂手身上移開,想像發展出現代長笛與豎琴的數千年歷史,前者至少可以追溯到三萬五千年前,而距今約三千年前的大衛王正是一名豎琴手。
即使沒有考古學學位,你還是可以運用想像力發想長笛如何成為今天的樣貌。所有管狀、藉由吹氣發聲的樂器,基本上就是同一種樂器,都可能源自於骨頭、竹子、獸角或海螺殼。我們的祖先撿起這些自然物,不知為何就放進嘴裡吹氣,他們為何這麼做呢?看起來沒有實際目的可言。遠古的人們是在模仿風聲,還是他們認為吹氣能夠讓這些物件起死回生?人類的送氣為物件帶來新生命,一旦前人聽見聲音,即使這個動作根本毫無效益,他們也會一遍又一遍重複吹奏下去,塑造出他們想要的聲音效果,一次又一次地捨棄、改善與想像。幾千年後,德國人泰歐巴德.貝姆(Theobald Böhm)於一八四七年發明了現代長笛,一八五一年在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首度亮相。這把長笛奠定今天我們認可的樂器標準型態,一舉了結自石器時代以來,人類追尋最佳音色與可行性的漫長研發過程。
現在的管樂器材質多元: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由不同的木材製成;長笛能以銀、白金、黃金打造;銅管家族則使用鋅銅合成的黃銅。想像一下,過去的文明只要習得冶金學的奧秘,將銅與錫合成青銅,人類便開始用來製造武器、農具──還有樂器。古埃及墓穴就曾發現黃金與青銅喇叭。金屬製成的管樂器始終都比木管樂器大聲。你除了能在古埃及壁畫看到類似笛子與豎琴的樂器,還可以想像當年羅馬軍隊征服大片土地時,震耳欲聾的鼓聲和銅管伴隨著行軍的腳步,遠遠就預告他們的到來。當年凱薩大帝抵達埃及時,埃及艷后聽見的就是這種聲音。如今,我們在巴黎的法國國慶日或是曼哈頓的感恩節也可以感受到相同的震撼效果。
打擊樂器的歷史就更容易想像了。將木頭切成等寬等厚但長度不一的木塊,就是木琴的雛型。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以數學證明,震動物體的音高與其長度有關。取下動物的皮繃在中空的圓圈上,即可製成一種鼓:圓圈越大,聲音越低。隨著青銅的發現,人類打造出各式各樣的鐘、鑼、鈸,需要運用非常精密的鑄造工具製作,才能完全符合樂器發明家想要的聲音,創造出所有樂器中最深沈洪亮的波形──這種聲音後來在音樂裡代表教堂和寺廟的神聖與神秘。我們甚至創造出回應風吹的風鈴,讓大地之母的呼吸演奏人類發明的樂器,以此感謝地球賜予的恩惠。
你可能也會好奇,鋼琴、大鍵琴、風琴、鋼片琴的鍵盤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如何運用人類手掌的大小與形狀,同時演奏一個以上的音符?鍵盤解決了這個難題──但是需要技巧讓按下的按鍵能夠轉變成真正的聲音。試想這個挑戰該如何解決。(在管風琴鍵上按下一個音,風會吹過由鍵盤來開闔的音管,特定的音管或一組音管便發出像是來自遠方的聲音。)
最後還有一種樂器,取哺乳類動物的小腸扭絞、繃拉在兩點之上製成振動弦,然後以手指撥彈或以弓劃過使其振動。弓的材料是馬尾的粗糙毛髮,擦上松香可以使毛髮更為粗糙。最後把弦架在空心的木盒上,讓音量更大。這種樂器就是:小提琴!那段小腸也許能有其他實際用途,而不是成為一條琴弦,例如當作香腸的腸衣。你想想看,人類與動植物經歷了幾千年的互動,創造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然後將整座交響樂團帶到你面前熱身準備演出:這些技術奇蹟與悠久的文化史是人類與我們熟知、居住的星球共同取得的成就。這些樂曲可說是大地之歌。而我們甚至還沒開始談論為樂器以及窮極一生只求完美演奏樂器的音樂家所創作的音樂。
我們知道人性有各種面向,音樂也是其中之一。你可能會覺得:「我對音樂一無所知。」但其實即使你無法用專業術語來描述自己的音樂體驗,你也應該具備你所需的音樂知識。如果你不喜歡音樂,那也沒有關係。如果你對音樂感到好奇,那你有很多方式可以踏上這趟能夠豐富未來人生的旅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